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畜牧业市场容量变化趋势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9:05:56

畜牧业市场容量变化趋势研究论文

全球生猪产量大幅下降

中国为全球猪肉产量和消费量最高的国家,2018年非洲猪瘟导致中国生猪产量大幅下降。根据美国农业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生猪产量为亿头,降至自2013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18年同比下降。

中国生猪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从存栏量来看,2019年初全球生猪存栏量为亿头,较2018年同比下降。其中,中国的存栏量占到了世界的,自2014年后连续5年下降。欧盟和美国生猪存栏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和,占比较2018年均有所下降。

2019年全球生猪出栏量为1087亿头,较2018年同比下降,其中,中国生猪出栏量占全球的比重为,较2018年下降了个百分点。欧盟和美国生猪出栏量市场份额较2018年有显著提升,占比分别为和。

全国生猪出栏、存栏量锐减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等导致的需求强力拉动,我国生猪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但近年来,行业环保政策要求日趋严格,大量中小散户推出行业,加“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到亿头,较2018年同比下降。

2019年我国主要生猪养殖企业中,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量排在前列,出栏量分别为1852万头和1025万头。正邦科技、新希望股份和天邦股份生猪出栏量均小于1000万头。

受环保政策和行业周期性和波动性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近年来呈下降趋势。201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有亿头,至2019年下降至亿头。

中国香港地区为内地生猪主要出口地区

经历了价格持续增长之后,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餐饮业受影响严重,同时居民个人猪肉消费需求也有所下降。2020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但价格下降并未影响企业的投资热情。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猪养殖产业,各大公司纷纷布局养殖项目。

其中,京基智农表现最为活跃。2020年5月18日签约汕尾市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随后京基智农在徐闻县生猪产业项目引种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出栏100万头商品猪。5月22日,公司宣布建设年出栏5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

疫情过后,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升,生猪养殖业需求端将会有所增长。加上国家政策的刺激和非洲猪瘟的好转,预计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会有所扩大。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加快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经济管理是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业经济管理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策略

【摘要】 发展地区畜牧业的循环经济可提高粮食产量。减少污染、开辟新能源、增加农民收入。可参照禽-粪-饲料、畜-粪-渔-果、畜-沼-菜、草-畜-草等的循环模式发展。应采取的主要 措施 有:大力宣传、调整农牧业结构、秸秆过腹还田、先行示范、逐步推广、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相结合等。促进欠发达地区畜牧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畜牧业循环经济 模式措施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畜牧业是农业的转化产业,上连 种植 业,下连运销加工业,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畜牧业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意义深远。

l.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是提高粮食产量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食粮畜禽数量大增,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建设的日益扩大,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今后粮食的增产只能靠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现阶段,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大量的使用化肥,一是导致投入的边际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上升;二是土地板结,地力下降,致使粮食单产很难有大的提高。有效利用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不仅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地有机物质含量,而且还可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的产量,真正达到以农养畜,畜返哺农,促进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开辟新能源,缓解农村燃料紧缺

燃料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活,影响到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农户燃料以煤、柴、秸秆为主,成本高,污染大,一些地方因燃料缺乏而砍林木、挖树根、铲草皮,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畜禽的代谢物――粪尿,是较理想的沼气原料,沼气的热值较高,5000J/m3,相当于lkg原煤或标准煤。据测算,每头牛的粪便每年可产沼气600m3,相当于500kg标准煤,如果合理应用,相当于每头牛直接增加经济效益300元以上【l】。利用畜禽类粪便生产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动物粪便不能有效利用给农村环境带来了较大污染。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对畜禽粪便进行再处理、再利用,可大大减少空气臭味和蚊蝇、病菌的滋生,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保障人畜健康;秸秆过腹还田、循环利用,可减少以往焚烧秸秆、随意丢弃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净化农田和大气环境;扩大人工种草、减少林木砍伐,可尽快恢复林草植被,保持水土,净化空气。

可形成新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据统计,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极低,70%的农作物秸秆被当作垃圾烧掉。农作物秸秆和粮食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产品,是发展食草畜禽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加大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力度。发展秸秆饲料【2】。如果将农作物秸秆全部开发,全市可增加几十个加工厂,增加上千人就业,每亩农作物秸秆还可增加数百元的经济收入。

2.全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模式

在畜牧业的发展上,应转变方式,变可持续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把畜牧业和农业、加工业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畜多-肥多-粮多-畜多的良性循环。根据全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可走如下发展模式:

禽-粪-饲料(有机肥料)循环

该循环就是将鸡粪作为饲料原料,鸡粪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蛋白质等可利用有机物质,将鲜鸡粪晾干,再用鸡粪膨化机进行膨化即可。膨化出的鸡粪不仅无臭味,而且色泽淡黄,有炒香味,可替代粮食饲料喂养畜禽。用同样 方法 制成有机肥后,可完全替代化肥,而成本仅是尿素价格的一半。

畜-粪-渔-果循环

该循环就是将畜禽粪便稍加处理(消毒)后,直接撒人鱼塘, 捕鱼 后,用鱼塘水浇灌果树,实现三赢【3】。此循环已被全国许多地区应用,效益十分显著,不仅降低了养鱼成本,而且减少了果树的施肥量,提高了果肉含糖量。

畜-沼-菜循环

经测算,每头标准畜可年产600多立方沼气,产生的沼气可以解决农户照明和生活燃料需要。除了将沼气用于生活之需外,还可把富余沼气通人种植蔬菜的大棚里,用于冬天增温,还可把沼液、沼渣作为蔬菜使用的肥料,用此肥料所生产的蔬菜能达到绿色要求。

草-畜-草循环

种草养畜是提高畜牧业效益和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其效益。用牧草养奶牛,经济效益比种粮食高,并且能提高乳脂率,还能大幅度提高产奶量。

3.全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我们认为,现阶段我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可采取如下措施:

大力宣传,提高农民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意识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农民明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科学道理和综合效益。农民才能转变为自觉行动。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 教育 和技术的普及来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要积极引导科技人员进行畜牧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再利用开发研究,并在农村搞好模范试点,推广和普及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调整农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源开发为依托,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退耕种草和饲用玉米面积。基于目前约三分之一粮食用作饲料的现实和饲料粮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应按人畜分粮的要求,对现有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把饲料生产纳入种植计划,促进土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改变过去种玉米以收籽实为主的传统,把青贮玉米、高蛋白玉米等专用玉米的种植作为调整玉米品种的主导方向.以解决冬季多汁饲料缺乏问题。

推行秸秆过腹还田,提高秸秆的饲料利用率

目前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途径主要有:秸秆直接还田、秸秆堆沤还田、秸秆气化作能源、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等【4】。上述方法,有的生产成本高,有的技术尚不成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秸秆利用问题。秸秆过腹还田,在我国目前是一项技术上最成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好的利用方式,具有秸秆利用量大、节约饲料用粮、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等综合优势。

先行示范,逐步推广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关的技术如何配套、工作如何开展,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应尽快选择一批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乡村,通过财政扶持,先行试验示范【5】。在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上,应以资源利用量大、覆盖面广、技术成熟、投资相对较小的秸秆过腹还田、新式沼气池推广等为主进行示范,取得 经验 后再在全市推广。

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相结合

发展循环畜牧业,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由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转变为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6】。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把发展重点放在促进畜牧业规模成长和质量提高上及有效物质循环利用上,依靠科技进步,注重产业升级和功能开放,真正使可利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母瑾,王林喜,邱清廉.重视解决“养牛致贫”现象[N].北方经 济报, 2005-Ol- 12.

[2] 滕有正,鸟海芝.草原循环经济与畜牧业产化经营[J].内蒙古 财经 学院学报, 2007,28(1):25-28.

[3] 林天锋.努力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 院学报,2005, 22(5):97-101.

[4] 林向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23 (1):23-26.

[5] 郝继明.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着力点[J].贵阳学院学报,2007,2 (1):50-54.

[6] 刘学敏.循环经济机制与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7,23(1): 21-22.

试谈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就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措施,以此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管理:经济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加快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畜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一)建设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现代畜牧业建设的进程和水平。畜禽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是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特征。现代畜牧业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以发展高效、生态、品牌畜牧业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建设现代畜牧业,要通过改善生产环节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规范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扩大优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提高畜禽的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为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可能。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根本措施,通过建立优势产区,以畜牧企业为龙头,以培植世界知名品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不断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畜牧业与消费者健康畜牧业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深远,可以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从积极影响来看,畜牧产品消费大大有助于人们的健康。从不利影响来看,主要是畜牧业生产中的公共卫生问题,如药物残留的影响(瘦肉精、抗生素等),动物疫病的影响(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牧产品的安全性如何,饲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发展现代畜牧业,就是通过舍饲化、集约化和企业化,一方面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提供出更多的畜产品,另一方面更好地控制药物科学合理使用,更好地防控禽流感等各种动物疫病,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三)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畜牧业,是新阶段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已达600多元,占到现金总收入的30%,在一些畜牧业主产省超过了50%,四川省已超过60%。建设现代畜牧业,可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不断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仅有效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而且带动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食品、制革、毛纺、畜牧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目前,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达1亿多人。2005年与我国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兽药等产业的产值超过了8000亿元。2005年饲料工业的产量达到1,07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八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产值为2742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 渠道 ,成为繁荣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不断提高发展现代畜牧业管理水平,实现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目标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积极发展畜牧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一要突出抓好优质高产人工牧草、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和农副秸秆加工利用,不断提高牧草的利用效益。二要着力搞好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充分发挥草地生态屏障功能,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同时,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要充分利用冬闲地突出抓好多年生牧草和一年生牧草及粮草轮作的种植。加强草原防火、鼠虫害防治、对草原灾害、草原纠纷和草原违法处理率达100%;及时监测、及时治理、减少损失,提高草地生态建设服务能力。三要着力推行畜禽清洁生产,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运用生态养殖新理念、新工艺,积极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无害化处理及利用等生态养殖技术,大力推行猪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畜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关键。

产业化是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畜牧产业化经营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可有效地将分散的个体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既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解决畜牧业效益低的问题。

(三)坚持科学管理这个理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兴牧的第一要务,加快畜牧业科技体制和兽医体制改革,着力提升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畜牧兽医人才资源配置,加大对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快现代畜牧科技知识的更新和普及,全面提高畜牧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懂管理、善经营的畜牧企业家,带领和帮助农牧民发展畜牧生产。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行动,增强农民应用科技、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让传统农民转化成现代农民和现代农业企业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高效、低耗的现代化畜牧业,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科技进步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支撑。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保护环境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根本?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从而达到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的目的。

(五)加速畜牧产业化经营。

要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持续增收的能力。要鼓励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基地、树立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将初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环节利益统一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更主要的是通过联结加工,进一步拓宽市场,增加系统的整体效益,企业发展,农民收益稳定,消费者满意。这是现代畜牧业的基本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现代畜牧业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光荣而又神圣的事业。因此,积极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略,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不断加大畜牧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是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市场容量变化趋势是指在不考虑产品价格或供应商的策略的前提下,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吸纳某种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数目,实际上就是总需求量。若要办理养殖,需要结合市场行情、供需情况、产品价格等综合评定,制定可行性计划,不同地区的价格也会有所差异,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应答时间:2020-12-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烤肉市场容量变化趋势研究论文

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长期发展趋势良好。

1、未来餐饮业一定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分层次消费。各种菜肴大杂烩,公务、商务、家庭消费通吃的餐馆将被特色鲜明的品牌餐馆代替。定位不同的人群的特色餐饮业态将应运而生,实现持续发展。

2、与此同时,实力较强的大型餐饮企业可能将投资触角伸向其他领域,涉足如经济型酒店、旅游、园林等,实行多元化经营。为扩大规模,很多中餐企业选择了多品牌战略。

3、中国的餐饮行业是朝阳行业中蓬勃发展的一种传统产业。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餐饮业营业额连续20多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将保持18%以上速度发展,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

注意事项:

1、近几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食品安全等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影响,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也相应降低,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已出现明显放缓迹象。餐饮业已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律,拐点到来。餐饮业发展现状“步入十年低谷”。

2、伴随着强势的消费升级,大众饮食消费快速增长,服务对象以及需求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元。同时,科技的进步也重塑了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支付行为等消费环节。复杂多变的需求以及科技的不断推动,使得饮食这一传统服务行业迎来了新一轮转型升级的机会。

3、稳定的消费增长强化了餐饮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展望,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和跨界竞争者。随着饮食行业市场前景以及利益驱动的形势下,进入这一领域的经营者必然会大大增加,不可避免地要带来激烈而残酷的竞争。

餐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全聚德(002186)、湘鄂情(002306)、西安饮食(000721)、华天酒店(000428)、宝商集团(000796)等。

本文核心数据:餐饮行业收入规模、餐饮行业连锁化率、特许加盟情况

1、餐饮连锁化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25569亿元增长到2019年46721亿元,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为39527亿元。

餐饮业中的特许经营业态近来随着餐饮业的发展而兴起,据统计,我国餐饮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目前餐饮连锁化率为5%,距离同年美国30%的水平还有6倍的进步空间,发展空间较大。

2、特许加盟业态发展较快

据《中国餐饮加盟榜》,2019年时我国餐饮加盟店增长率明显高于整体餐饮门店增长率。2019年餐饮加盟门店在一线城市增长率比三线及以下城市更高,其中正餐与休闲食品餐饮加盟店在一线城市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100%。

总体来看,快餐是最主要的餐饮加盟品牌,占比达到了29%;其次是休闲音频,占比为21%;其他品类占比均在20%以下。分城市线级来看,一二线城市的加盟店增长率比三线及以下城市更高。

注:由于2020年特殊情况餐饮行业受影响较大,顾选取2019年正常情况下的数据作为参考。

3、特许加盟品类变化多样

从特许加盟品牌TOP10来看,2019-2020年均排在前十的品牌有胖哥俩肉蟹煲、德克士、杨国福麻辣烫、杨铭宇黄焖鸡米饭与张亮麻辣烫五个品牌,其中以快餐和风味小吃的品类为主。可以发现,2019年时特许加盟发展较快的品类是火锅烧烤和风味小吃,到2020年休闲饮品与食品新上榜,同时快餐的品类分布最多。

注:蓝底的为持续在榜的品牌。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1、首先写市场容量的需求量和市场占有率就是指你的产品在这个数据里面的比例。2、其次描述市场容量趋势在一定时间内是涨还是跌,用数据形容。3、最后总结自己的看法即可。

——原标题:2020年中国小吃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依托外卖小吃行业率先回暖

小吃行业率先回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餐饮收入达到46721 亿元,比上年增长,保持着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2020 年1-9 月全国餐饮收入仅25226 亿元,同比下降,受疫情冲击较大,目前餐饮业仍面临较大的消费回补压力。

小吃产业作为餐饮业最大的赛道,具有商户数量多、交易规模大、从业人员多、民生联系紧等特征,在促消费、稳就业和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强韧性,恢复情况好于餐饮业整体。调查研究发现,小吃受众日益年轻化,“90 后”“95 后”是重要消费群体;地域小吃特色鲜明,推动小吃多元融合发展;小吃品牌加速连锁化,鸡肉食材受到品牌商户的青睐;网红品牌不断涌现,网红小吃消费成为新时尚。

近年来,消费者的外卖习惯进一步养成,我国外卖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艾瑞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餐饮外卖产业规模为6536 亿元,相比2018 年增长。小吃价格亲民、出餐速度快、市场空间大,在餐饮外卖中的占比较高。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小吃在餐饮外卖的订单量占比达到60%左右,交易

金额占比超过50%。2019 年小吃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交易额同比增长。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 年1-8 月,小吃外卖的订单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订单金额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

小吃行业的需求侧升级和供给侧改革

随着社会购买力的增强和人均GDP 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过去小吃的人均消费多定位在30 元以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小吃花费40-50 元甚至更多。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2019 年小吃品类人均消费价格为 元,30元以上的订单量占比为,交易额占比为,成为小吃品类的主力消费区间,且41-50 元及50 元以上价格区间的订单量增速较快,分别达到和,远高于小吃品类整体的增速。

与此同时,需求侧的变化正在推动着小吃产业供给侧的升级。2019 年,交易均价为31 元以上价格区间的小吃商户数实现了正增长,而交易均价为10 元以下价格区间的小吃商户数下降了,产业结构正在优化调整。以粥为例,过去粥的价格普遍在10 元以下,在曼玲粥店、宏状元等品牌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粥搭配各种小食做出了新花样,整体品类价格也随之上涨,甚至能达到31-50 元的价格区间。曼玲粥店等小吃品牌的成功具有启示意义,随着小吃消费群体趋向年轻化,创新的菜品、个性化的门店、良好的消费体验等已成为小吃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小吃受众年轻化

美团研究院和中国饭店协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吃消费群体日益年轻化,主要集中在20-35 岁的年龄段,其中,26-30岁年龄段的订单量占比达到,“90 后”、“95 后”是小吃的重要消费群体。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9 年未婚群体小吃消费订单量占比高达,未婚群体订单量是已婚群体订单量的 倍。

一二线城市小吃规模大,四五线城市小吃增速快

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小吃订单规模大,订单量的占比分别为、和。随着下沉市场对小吃消费需求的增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小吃需求增速较快,小吃订单量增速分别达到、和。

小吃商户多集中在人口大省或经济大省

小吃商户多集中在人口大省,全国小吃商户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山东省和江苏省,其中广东省的小吃商户数在全国的占比为,同样为2019 年人口第一大省;山东省小吃商户数在全国的占比为,是2019 年人口第二大省;江苏省小吃商户数在全国的占比为,是2019 年人口第五大省。

从各城市小吃消费情况来看,广东省同样是小吃消费大省,位居全国小吃消费订单量榜首,在全国的占比为,远超其他省份,其中广州市和深圳市的消费贡献显著。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分别位列小吃订单量榜第二、三、四名,订单量占比分别为,和。

从小吃订单量增速来看,西藏自治区、青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贵州、广西等省近来由于旅游经济和网红小吃的崛起,增速一直位居Top10。

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青海省等旅游人数较多,结伴消费较为普遍,客单价均处于较高水平。

小吃加速连锁化

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2019 年小吃品类店铺数量排名前五的品牌是福建沙县特色小吃、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鸭脖、肯德基;新增商户增长最快的品牌是华莱士、正新鸡排、肯德基、麦当劳、福建沙县特色小吃;订单量排名前五的品牌为福建沙县特色小吃、肯德基、麦当劳、张亮麻辣烫、正新鸡排。

老字号小吃品牌焕发新活力

目前,美团平台收录的在商务部注册且认证的老字号小吃品牌已超过60 家,其中,庆丰包子和五芳斋商户数最多,分别收录293 家和211 家。从扩张速度来看,2019 年扩张速度最快的是五芳斋,2019 年美团平台新增五芳斋商户57 家,其次是知味观和大福来。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餐饮市场用量变化趋势研究论文

餐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全聚德(002186)、湘鄂情(002306)、西安饮食(000721)、华天酒店(000428)、宝商集团(000796)等。

本文核心数据:餐饮行业收入规模、餐饮行业连锁化率、特许加盟情况

1、餐饮连锁化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25569亿元增长到2019年46721亿元,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为39527亿元。

餐饮业中的特许经营业态近来随着餐饮业的发展而兴起,据统计,我国餐饮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目前餐饮连锁化率为5%,距离同年美国30%的水平还有6倍的进步空间,发展空间较大。

2、特许加盟业态发展较快

据《中国餐饮加盟榜》,2019年时我国餐饮加盟店增长率明显高于整体餐饮门店增长率。2019年餐饮加盟门店在一线城市增长率比三线及以下城市更高,其中正餐与休闲食品餐饮加盟店在一线城市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100%。

总体来看,快餐是最主要的餐饮加盟品牌,占比达到了29%;其次是休闲音频,占比为21%;其他品类占比均在20%以下。分城市线级来看,一二线城市的加盟店增长率比三线及以下城市更高。

注:由于2020年特殊情况餐饮行业受影响较大,顾选取2019年正常情况下的数据作为参考。

3、特许加盟品类变化多样

从特许加盟品牌TOP10来看,2019-2020年均排在前十的品牌有胖哥俩肉蟹煲、德克士、杨国福麻辣烫、杨铭宇黄焖鸡米饭与张亮麻辣烫五个品牌,其中以快餐和风味小吃的品类为主。可以发现,2019年时特许加盟发展较快的品类是火锅烧烤和风味小吃,到2020年休闲饮品与食品新上榜,同时快餐的品类分布最多。

注:蓝底的为持续在榜的品牌。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餐饮行业由来已久,发展充分,当前市场空间挖掘已经比较到位,随着进一步城镇化、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行业呈现温和增长面貌。餐饮行业快速回暖餐饮行业在经历了“十二五”期间的洗牌和整合后,高端需求受到抑制,但是随着消费升级驱动的大众餐饮的快速上升,餐饮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回暖。2015和2016年两年间,餐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增速,并因此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餐饮行业市场规模餐饮行业作为满足居民“衣食住行”四大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的行业,规模庞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达万亿元,同比增长。但同时,餐饮行业又是一个很分散的行业,2016年餐饮行业从业人数达万人,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仅占全国餐饮收入的。2017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占餐饮收入的比例仅,数量庞大的中小商家在餐饮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餐饮是消费行业中的重头戏。近几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餐饮在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自2014年起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比重从2014年的上升至2017年年的,。预计2018年餐饮收入比重将继续上涨,为。餐饮行业店多人少、两极分化、淘汰率高竞,饭店酒楼为追求菜品的口感、色泽、味道、制作工序的标准化,甚至会定制专门的调味品。草根调研了解到,一般调味品占餐饮门店成本的10%,部分高端酒楼餐饮成本占比可达30%。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重回扩张带动行业规模化和高效化发展在经历了行业的洗牌和整合后,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重回扩张,收入增速在2014 年和2015年两年间出现了快速反弹。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一批高效运营、快速扩张的连锁品牌,大中型餐饮企业的回暖将进一步推动餐饮行业转型升级,从产品、服务、质量、效率等多个角度实现提升,以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和品质化的需求。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稳定上升,规模以上餐饮企业保持长时间增长有了托底,确定性高,稳定性强。餐饮行业在总量上保持温和增长,但内部充分竞争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餐饮业每年洗牌70%,餐饮行业处于结构性过剩的状态。餐饮业进入门槛低,从业人数众多,从2013年开始从业人数就超过了千万级,2016年从业者达到2300万人,全国餐饮企业数量超过320万家。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餐饮行业的互联网化飞速发展。从最初的点评模式开始,团购、外卖等诸多模式不断涌现,当前,餐饮行业已成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中互联网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订外卖、在线预订、团购都已经成为消费者就餐的常规选择餐饮行业的经营管理难度大还表现在几个特征上:规模效应弱、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低附加值、品牌粘性差异化大等。作为天然存在的刚需行业,餐饮业整体形态、产品和服务都在不断迭代当中,发展前景广阔;如能精确对接需求,餐饮企业依然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政策利好为了支持餐饮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多次出台利好政策,2016年3月商务部发布了《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引发了《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而自2016年5月1日起,旨在降低企业税负的“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餐饮业改为缴纳增值税。系列政策下,餐饮行业有望保持平稳的增长。

我国餐饮行业规模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行业集中度较低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发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从七八十年代的“吃饭难”到九十年代的“吃饱”,再到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不断追求吃特色、吃健康、吃营养、吃便捷、吃文化、吃休闲。

中国餐饮行业伴随经济发展,不仅成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升的见证,也逐步成为扩内需、促销费、稳增长、惠民生的支柱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2011年突破2万亿,2015年突破3万亿,2018年更是突破4万亿,达到万亿,占国民经济产值的。2019年餐饮行业收入为万亿,同比增长。

尽管近年来增速有所下滑,但仍远高于GDP增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10月,中国餐饮业累计收入为295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

国内餐饮市场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2020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数据,2019年,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占到全国餐饮收入7%,百强企业集中度虽有所上升但是依旧偏低。随着餐饮市场进行资源整合、餐饮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餐饮百强企业内部两极分化仍然比较明显。

预计2026年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元

虽然2020年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疫苗也在普及接种过程中,未来我国餐饮行业依然会持续增长且会更加的多元多样。而且我国餐饮行业品牌会加速发展,低碳餐饮更加的普及,餐厅信息化程度加快都将助力餐饮行业的发展。预计到2026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0亿元以上。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绿色化妆品市场趋势研究论文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缓慢增长,中国占比第二

化妆品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美丽的需求而兴起的。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近年来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据Euromonitor数据,2009-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复合增速仅,其中2015年负增长,至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4996亿美元。

2、中国化妆品行业景气度高,体量大且增速快

从国内化妆品市场角度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超过日本化妆品市场规模,并保持全球最高增速发展。

3、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大

美国虽拥有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但其人均消费只排在第七位,2019年人均消费282美元。反观中国,2019年人均仅消费50美元,仅是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11%、16%、17%和18%。

4、疫情后恢复迅猛,中国化妆品行业延续高景气度

受疫情影响,Euromonitor预计202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078亿元,同比增长,2021年增速提升,此后恢复10-11%的增长。据此,前瞻预计到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9000亿元。

5、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巨大

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高达4777亿元,同比增长,增速高于全球。

绿色消费呼唤绿色营销 论文关键词:绿色消费;特征;绿色营销;实施内容 论文摘要:绿色消费,即可持续消费,是消费者要求企业生产并销售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全球绿色消费的不断兴起与壮大,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绿色营销形式的产生企业开展绿色营销也可以不断促进绿色消费群体的发展壮大和成熟 绿色消费,即可持续消费,是一个全新的消费概念最早对绿色消费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的重点是勾画出关心环境保护的特殊人群的特征据1990年的一份全球性的调查报告显示,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绿色产品;在我国,有的人愿意使用绿色产品,还有的人表示愿意购买绿色产品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了绿色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1.绿色消费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消费主体具有绿色消费意识 (2)绿色消费既要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需要,又要有利于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 (3)绿色消费的对象是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 (4)绿色消费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和谐协调融洽发展的自然观;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协调的社会观 (5)绿色消费过程和方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模式 (1)加强对绿色消费模式和方式的分析一是加强研究,协助确定地球所能长期负担的全球范围内均衡的绿色消费模式二是应当改变现有的衡量经济进步和增长的方式三是应细致的评价一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四是应致力于研究从能源密集型生产转为劳动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生产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2)改善公众信息意识一是要改变驱动不可持续消费的社会文化和心理传统因素以及价值观念,需要对绿色消费的道德观进行讨论二是需要新的关于绿色消费的宣传活动,要更多地发展信息网络,以便交换关于绿色消费的信息 (3)帮助消费者做出绿色消费的选择其挑战性在于为支持绿色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建立更广泛的和深层次的公众需求 全球绿色消费的不断兴起与壮大,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绿色营销形式的产生绿色营销就是在绿色消费这一概念驱动下产生的,英国威儿斯大学肯毕提(kenpeattIe)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具体内容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分别阐述: 1.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己朝着绿色企业的方向发展和努力为此,企业就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具体包括: (1)绿色营销战略计划 企业制定的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包括绿色技术开发计划绿色产品开发计划清洁生产计划环保投资计划绿色教育计划和绿色营销计划,等等 (2)绿色企业形象塑造战略计划 企业应积极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统一绿色产品标志形象识别,加强绿色产品标志管理 2.搜集绿色信息,开发绿色资源 企业要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搜集绿色信息是相当重要的企业为了适应绿色战略的要求,在进行绿色营销的同时,还要开发绿色资源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外资企业占据了80%,本土只占据20%。其中,前六名皆为外资品牌。生物多肽护肤,抗污染,无添加护肤,绿色化妆品是化妆品的发展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化妆品也成为日常生活的用品,今天我们就不聊哪个化妆品好用怎么辨别真假,而且从大体上去了解现在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化妆品行业的现状根据中研普华的统计,排名前二十的企业中出现了上海家化、伽蓝集团、百雀羚、韩束、云南白药等多家本土。从市场前二十的占比来看,外资企业占据了80%,本土只占据20%。其中,前六名皆为外资品牌。2017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更是达到了4851亿美元。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983亿美元。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化妆品市场仍旧强劲,特别是日韩品牌。跨国公司的霸主地位依然无法撼动,其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及营销能力,牢牢占据化妆品产业领先地位,排名前列的公司依次是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和资生堂,合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欧美日企业引领全球美容理念和产业发展方向,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格局仍将延续。成熟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很高,如加拿大化妆品市场,宝洁、欧莱雅和露华浓三大品牌合计占比达到80%。根据工商信息查询,截止2020年4月,中国累计注册化妆品类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等类)96万多家,存续51万家左右,在业21万多家。目前在业的企业中,5000万注册资本以上的企业有14795家,1000-5000万注册之间的企业有65261家,其余企业为注册资本金小于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截止2020年4月,国内化妆品许可生产企业数量为5287家,广东省占比,为2892家,占比最高。化妆品行业发展潮流潮流一:生物多肽护肤未来6~10年,主导美容护肤品市场的将是生物多肽护肤美容品,其中又以生物多肽护肤和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的新产品开发为热点。国外生物多肽护肤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现在,不仅亚洲人对传统生物多肽护肤的接受程度较高,美容趋势也在改变。生物多肽护肤科技含量高、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目前很多国外生物医学公司已经进入国内化妆品市场,例:润泉贝儿生物多肽护肤等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生物多肽护肤将成为全球美容护肤品研发关注的焦点。目前,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大公司都已经或正准备启动在生物多肽护肤将项目,耗费巨资研发生物多肽护肤品精髓。潮流二:抗污染近年来,为了对抗汽车尾气、灰尘杂质、电脑辐射、外部毒素的入侵、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等,许多有远见的化妆品公司开始着手研发抗污染、抗紧张类护肤品,如碧欧泉、兰蔻、雅诗兰黛、倩碧等推出了各自针对性的抗污染、抗紧张类的护肤品。潮流三:无添加护肤“无添加”来源于日本,规定了102种不能添加到化妆品中,对皮肤构成敏感、损害的成分,以避免出现“香污染”、“色污染”、“油污染”,这已成为生产和消费的趋势。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对无添加并没有统一标准,但有一个原则,即必须具备4个主要特征:一是不添加有害人体(皮肤)的物质,比如含汞的美白剂、激素成分等;不添加没有确切功效成分的物质;不添加纯度达不到要求的物质,因为达不到要求的物质会成为人体皮肤致敏源;不添加多余的辅助材料。潮流四:绿色化妆品绿色商品的种类包括:食品、日用品、保健品、家电、化妆品、建材、服装、礼品、照明用品等。目前,“绿色化学”的概念已经开始被一些化妆品公司所接受,并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如欧莱雅的研究人员使用木糖——一种从山毛榉木中提取的天然糖分,一种可再生的原材料,研制用于皮肤护理的全新的活性分子。以上就是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好的了解化妆品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生产着一对新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们的消费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这一新的消费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了出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经济的世纪,绿色消费的世纪。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绿色消费与绿色产业,将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绿色消费为什么很重要?如何培育绿色消费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如何建立绿色消费体系?这是本章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绿色消费是当代消费发展的大趋势 1.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它代表生命,代表健康与活力,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与谐,有益于身体健康,环境优美。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统称。具体讲,绿色消费应包含健康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等要点。 2.绿色消费的产生 绿色消费的产生,要从人类经济发展的问题谈起。人类的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与地球大自然系统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不断地从自然取得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尔后又不断将废物排放到自然,经过自然的“净化”作用,重新转化为自然物质。人类出现以来,就是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逐渐积累,终于达到了今天巨大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自然资源并不无限的。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必须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一方面,人类向自然取得物质资料,要以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而自然界许多资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对于这些资源,就不能过快地将其耗尽;另一方面,人类将排出物返还自然,要以自然的“净化”能力为限,否则,就只能是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这种不平衡就不断地出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资本主义大工业与城市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大工业“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 如今,这种情况果然严重地摆在人们面前,使人在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人们终于开始觉醒,“绿色”观念逐步形成。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1968年3月,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高达在国际开发年会上发表了“绿色革命-成就与担忧”的演讲,首先提出了“绿色革命”的概念。从此,“绿色”一词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1971年,加拿大工程师戴维·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了绿色与平组织。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成长的极限”,报告提醒世人重视资源的有限性与地球环境破坏问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将自己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协调起来,寻求生态、能源、人口三者协调、健康发展,与大自然与谐共处,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文明”。“绿色消费”就是在这一“绿色运动”中提出来的。 3.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实现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蓝图。《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一项全面的行动纲领,要求在全球、国家与地方三级以统一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处理环境发展问题。会议还发布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具体界定国家权利与义务的原则。《21世纪议程》将环境、经济与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统一的政策框架,具有划时代意义。《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联合国环境署在1994年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与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与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可见,绿色消费已经包含在可持续消费的范畴之内了。 近二、三十年来,绿色消费迅速成为各国人们所追求的新时尚。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与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日本消费者更胜一筹,对普通的饮用水与空气都有以“绿色”为选择标准。“绿色革命”的浪潮一浪高一浪,绿色商品大量涌现。绿色服装、绿色用品在很多国家已很风行。瑞士早在1994年就推出“环保服装”,西班牙时装设计中心早就推出“生态时装”,美国早已有“绿色电脑”,法国早已开发出“环保电视机”。绿色家具、生态化的化妆品,也走入世界市场;各种绿色汽车正在驶入高速公路;使用木料或新的生态建筑材料建成的绿色住房,也都已出现。总之,绿色消费已渗透到人们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生活消费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 培育绿色消费环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绿色消费的问题,首先是个环境问题。环境好了,污染根除了,自然也就容易实现绿色消费了。 1.绿色消费环境的定义 绿色消费环境,就是指没有人为破坏,没有污染,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与谐一致,适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具体表现在大气、水质、土壤、植被、生物等各个方面,适合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就自然环境来说,本来就是“绿色”的,今天的环境问题,完全是由人类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与其说是“建立”,不如说是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疏通河流,消除污染,将山变绿,水变蓝。 按照环境的范围,消费环境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全球宏观消费环境;城市、集镇、社区中观消费环境;家庭住宅微观消费环境。这三个层次的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机制除了相同点之外,又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建立绿色消费环境,每个层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从地球的全局来看,即从宏观来看,主要表现在大气、水、气候等总体环境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因此,宏观层面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就是人类要通过改变自己的生产与消费模式,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逐渐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使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增多等方面的问题逐步缓解,使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第二,从中观的层次来看,城市、集镇、社区的绿色消费环境的培育,主要是消除区域内的污染,给人们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条件,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 第三,从微观的层次来看,即从人们的住宅条件来看,就是要建立绿色住宅,使居民身体更加健康,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2.绿色消费环境培育原则——5R原则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地球的资源及其污染容量是有限的,必须把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必须节制消费,以降低消耗,减少废料的排放以减少污染。其中最为紧要的是: 节约用水。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000亿立方米的水量,但是,其中有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占整个水量的极少部分。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其次,还要减少废水排放。应当加强废水管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直接排入自然水体。除了水,空气污染也应重视,要减少废气排放。大气所受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燃烧煤所产生的烟尘,汽车、机动车尾气等。,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 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与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消费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选票”,看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就选购哪种产品,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引导生产者与销售者正确的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为了节约资源与减少污染,应当多使用耐用品,提倡对物品进行多次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次性用品风靡一时,什么“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袋”、“一次牙刷”、“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高昂的代价。在发达国家,曾风靡一时的“一次性使用”风潮正在成为历史。许多人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以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许多大旅店已不再提供一次性牙刷,以鼓励客人自备牙刷用以减少“一次性使用”给环境所造成的灾难。我国应当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珍惜资源。 (4)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cycle) 垃圾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必然产物。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垃圾中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垃圾产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垃圾处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现有的办法是拉去填埋,但这种方法侵占土地、污染环境,不是长久之策。而将垃圾分类,循环回收,则可以变废为宝,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经济资源。 (5)救助物种,保护自然(Rescue) 在地球上,生态是一个大系统,各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形成无形的生物链。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人是地球最高等的动物,但实质上也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链,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应当爱护树木,爱护野生动物,要将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重新建立起来。 3.建设绿色消费环境的途径 (1)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建设,科学制定环保的政策、规划; (2)生产者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生产; (3)消费者必须强化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绿色消费; (4)创建绿色消费文化,弘扬绿色文明。 第三节 开拓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开拓绿色产品是绿色消费的物质基础。为了推进绿色消费,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绿色产业基础,生产丰富的绿色产品供人们消费。 1.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定义 (1)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自身没有或较少对环境污染的产品,以及比传统的竞争产品更符合保护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要求的产品及服务。绿色产品的范围极广,有食品、洗涤用品、机动车、照明、家电、服装、建筑材料、化妆品、染料等无污染、无危害、可循环使用的各种产品。在绿色产品中,最受关注的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与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真正的绿色食品,要有绿色食品标志。 国际上绿色食品或与之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Organic Food),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从科学的范畴来说,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是两个级别不同的“绿色”概念。有机食品是比绿色食品更高层次的“绿色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除有机食品外,还有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他们被统称为有机产品。 从1996年开始,上面所说的两种绿色食品区分为A级与AA级,其中AA级绿色食品完全与国际接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机食品,各项标准均达到或严于国际同类食品。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绿色食品与天然食品是不同的。对“绿色食品”国家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纯天然”的,并不一定是“绿色”的,也不一定是最佳的。 (2)绿色产品的生产 绿色产品的生产,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就是要根据绿色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从“绿色”着手进行:第一个环节是设计。绿色产品要求产品质量优、环境行为优。第二个环节是生产过程。要求实现无废少废、综合利用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工艺。第三个环节是产品本身的品质。比一般产品更体现以人为本、提高舒适度与健康保护及环境保护程度。第四个环节是废弃物便于处置。如对产品的可降解性提出要求,塑料、润滑油、洗涤液等产品,可降解就是质量指标之一;再如,各企业对自己生产产品的回收、回用及有效处置都应建立系统,一次性餐具、各类包装、报废汽车及计算机零件的回收及处置则成为考核指标。 至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要求就更严格了。根据有机产品加工与贸易的基本要求,有机产品的生产,必须根据以下五个环节进行:原料必需是来自已经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与野生(天然)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只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与香料等辅助原料与《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贮存与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加工、贸易全过程必需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 (3)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学原理,按照国际标准化产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技术,协调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健康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广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全部;狭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食品深加工、饮料、食品包装、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与人类其他生活用品等。为了更加突出绿色产品来源于最佳生态环境,又称“绿色产业工程”。“绿色产业工程”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而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有关行业为一体的宏大系统工程,属于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绿色产品认证的意义 (1)有利于强化品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2)通过了认证无异于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3)获得认证的产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4)获得了认证的产品可以节省第二方审核的精力与费用,能有效地避免产品责任,能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3.如何发展绿色产业 (1)树立绿色意识; (2)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3)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 (4)创立绿色品牌; (5)提高绿色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第四节建立绿色营销体系 绿色营销是绿色消费不可缺少的条件,绿色营销将逐渐成为联系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的重要纽带。 1.绿色营销的定义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与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营活动,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商品与服务,通过营销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保护及改善,确保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安全、卫生、方便,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需要贯彻“5R”管理原则。这里的“5R”管理原则,是指研究(Research):重视研究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减少(Reduce):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循环(Recycle):对废旧物进行回收处理与再利用;再开发(Rediscover):变普通产品为绿色产品;保护(Reserve):积极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发展我国的绿色营销已刻不容缓。实施绿色营销不仅是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消费的大势所趋,也是国际营销战略的大趋势,对此,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付诸行动。 2.发展绿色营销的意义 (1)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消费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 (2)可以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利于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可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

体检行业市场趋势研究论文

大,你想说明什么?

简单原创这个都不是问题的v

中国健康体检市场正在快速崛起 健康体检,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健康体检行业作为医疗服务的子行业,相比国外的专业健康体检行业而言,我国专业健康体检行业起步晚,属于朝阳产业。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强化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人们对慢病管理和健康体检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拉动了整体市场的快速增长。目前由于行业发展原因,我国健康体检行业仍以医院等医疗机极为主,民营机构作为新兴势力,正在快速崛起。需求拉动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增长 从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来看,我国城市居民保健支出额从1990年的元增长到2016年的元,年复合增长率为;农村居民人均保健支出额从1990年的元增长到2016年的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10-2018年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趋势图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从健康体检人次数来看,健康体检人次从2011年的亿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2011-2018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数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商产业研究院综合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居民卫生保健支出随之出现大幅增长,健康体检市场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日常保健、定期检查对于健康的重要性,“预防优先”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个人体检的意愿及频次都将进一步提升。对比国外,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大 总体来看,2016年健康体检的人次仅亿,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根据相关数据,美国、日本与德国的健康检查率已经高达、和,也就是说我国健康体检的覆盖率还很低,可提高空间还很大。因此,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健康体检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健康体检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大。各国体检覆盖率对比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2011-2018年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增长趋势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健康体检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02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内健康体检行业不断发展,行业监管不断完善。2009年9月1日《健康体检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后,国内健康体检市场逐渐规范。2016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容量已经超过1200亿元,预计2017-2020年市场容量CAGR为20%左右,到2020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专业体检市场份额也逐年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健康体检市场前景巨大。2011-2018年我国体检市场规模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健康体检将向连锁化和健康管理发展 随着健康体检市场的发展,现有的专业体检机构的发展方向将发生改变,连锁化和健康管理化将作为他们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1、连锁化 市场格局将被打破,专业健康体检市场将会横向整合,重新洗牌,从而形成具有真正意义上网络优势的龙头企业。那些现金状况更好、融资能力更强的企业在内生性发展和外延式并购方面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现。2、健康管理化 成熟的专业体检机构将会进一步开发客户资源,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服务(VIP会员服务、健康家庭服务等),向更深入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发展。健康管理和多元化未来将成为健康体检机构的业绩增长的另一重要突破口。

这个行业规模正在不断增长1⃣2018年,健康体检人次预计达到亿人次,市场规模达到1498亿元。近几年,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以及消费升级,国民健康体检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呈现井喷发展的趋势。从健康体检人次数来看,健康体检人次从2011年的亿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据前瞻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有望达到亿人次。2016年我国体检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100亿元,2017年市场规模突破1300亿元。据前瞻预计,2018年全年,健康体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体检人次的增加,我国健康体检市场前景巨大。2⃣2019年,预测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达到1680亿元。与医院诊疗服务相比,体检服务可以说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同时,由于目前健康体检不属于基本医疗范畴,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因而,健康体检机构基本上是社会资本投资的盈利性医疗机构;体检服务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低竞争、高利润、稳发展”的经营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形成了一个“黄金投资区”,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据前瞻预计,2019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亿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3284亿元。截至2018年末,10%为民营或社会资本办独立或连锁健康管理或体检机构,其中以慈铭、爱康国宾、美年等为代表,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健康体检机构能提高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及更好的医疗环境。预计在未来的5年,民营健康体检机构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据前瞻预计,2019年,专业体检机构市场规模达到185亿元,到2024年,规模达到558亿元。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