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8:01:35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四、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中心内容之一。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实施与改进、施工规程的制定与贯彻、施工过程的安排与控制,都是以保证工程质量为主要前提,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保证。 1、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依据年度质量工作计划,我经理部明确落实了从内业质量管理到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质量方针,严格履行合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相关内容见:桂水电万质[2008]003号,桂水电万质[2008]004号, 桂水电万质[2008]006号,桂水电万质[2008]009号,桂水电万质[2008]014号),并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培训等工作,把合同规定的质量管理要求明确落实到各施工员、各部(室)、各施工队各位员工。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在原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检查验收方面,我部依据合同要求在认真做好甲供水泥、粉煤灰、钢筋及工程设备检验工作的同时,也对自购以及自产材料(如砂石料、外加剂、预制砼管、钢构件及管扣件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验收的同时对相关材料的生产日期、材质检验报告及合格证等证书进行查验。杜绝了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产品。自进场以来,我部共抽查检验水泥27批次;钢筋28批次;粉煤灰3批次;速凝剂及锚固剂8批次。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经抽查检验均符合要求。(2)在中间产品检验方面,我部严格对其进行收集和取样,特别是混凝土抗压、抗拉试块以及锚喷和砂浆砌筑的试块,已检验成型60组,均满足设计强度要求。(3)在工序检验方面,目前我部施工项目主要有浆砌石砌筑、混泥土浇筑、回填、土石方开挖、锚喷支护以及防护施工,在施工检验工程中全部实行“三检制”,并以合同为依据,严格按照相关验收规范进行检查验收。(4)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我部实行边施工,边验收,边完善。做到在每一个工序中都有完善的验收资料,工序评定与验收同时进行,最终单元工程评定在测量和试验资料完成后进行,一般不超过28天。目前我部在质量验收方面资料较为齐全,衔接性较好,满足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资料的相关要求。(5)左岸非溢流坝段边坡及坝槽土石方开挖质量控制2008年我部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左岸非溢流坝段的边坡及坝槽开挖。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我部将施工质量控制范围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①事前控制1)在施工前依据合同及相关要求制定质量保证措施;2)在施工前认真审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开挖、爆破施工方案,并向监理提交《爆破设计审批表》;3)加强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开挖施工质量要求;4)加强火工材料、检测仪器、施工放样及控制网的检查与交底。②事中控制 我部自2007年10月份进场以来,紧跟合同进度,在2008年8月25日开始对左岸坝肩进行爆破开挖,且将左岸坝肩与坝基的开挖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核心内容进行质量控制。左岸边坡开挖最大高程为▽,属于高边坡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我部发现左岸边坡地质整体完整性虽然较好,但各方面地质缺陷如斜层崩塌性裂隙、熔融性裂隙等地质缺陷严重,且该岩石性质属于中硬岩石。在左岸坝肩是开挖施工中,因预先没有具备进行爆破试验的条件进行爆破试验以取得爆破参数,我部就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开挖进行试验,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分析研究,不断完善爆破参数,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确保了左岸坝肩开挖的质量。目前左岸大坝开挖已至▽1390高程,总的来看,工程形象良好,边坡开挖验收优良率超过90%,我部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左岸坝肩开挖得到良好质量关键在于严格控制了测量放样、钻机安装、爆破布孔及装药等环节的质量。并且得益于以下相关控制措施: 1)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主要监控方法是现场检查、旁站、测量、试验。在测量放样工作中严格对施工现场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参考标高以及施工控制网等数据资料进行质量检查控制;在预裂爆破施工过程中,我部以《广西水电工程局云南万家口子水电站爆破试验》的相关参数为基础,结合实际岩石地质情况、水工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在钻机构架、钻孔、装药、开挖等工序上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超欠挖,减少爆破震动对基岩的破坏,保证开挖质量。2) 工序交接检查中: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如钻机安装不到位或不稳固,则不能进行打孔;孔深不符合设计要求则不能进行装药;在装药过程中相关技术负责人必须现场跟踪,保证装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减少人为误差;开挖时有专人负责,防止破坏开挖面。 3) 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中,制定相关管理方案。做好“三检制”的同时及时通知监理等相关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并进行施工照片、录像的收集。(相关内容见桂水电万质[2008]012号) 4)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如地质缺陷等,及时汇报监理、设计及业主方,做好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的处理工作。③事后控制 在工程竣工时,及时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建档,并报请监理组织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评定。并对本次施工进行总结,采纳有效的控制质量的施工方案,不断完善开挖质量。总的来说,在08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过程中,我部全程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效果良好,特别是在主体工程左岸坝肩及坝基开挖过程中,从测量放样、钻机安装、预裂爆破控制到主爆区分层分段爆破质量控制,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将现场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按照合同要求,努力将云南万家口子水电站建设成优质工程。这是我们工程局的一些质量管理控制资料:我这里还有一些关于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责任制等相关质量管理资料。现在质量管理好的后辈较难寻,有意与我QQ联系395379633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来源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低劣的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1984年《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精神,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了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各地、各部门相继成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十几年来,这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目前的监督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暴露出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如:政府监督机构应在监督制度中扮演什么角色、第三方监督机构如何有效发挥其作用、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且易于执行等。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健康发展,急需进一步探索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制度。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在此,有意利用相关的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笔者对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和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目的是寻求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新体制、新模式,为改革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提供依据。该课题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维护公众利益的需要。目前广州市,乃至我国在建设质量监督的管理、作用方面,还不能适应建筑业高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还不能达到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期望,“豆腐渣”工程时有出现,建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损害了公众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2)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建设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变化。单位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承包方式日趋多样化,由国有、集体经济成分,变为国有、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工商户并存的形式。二是建设工程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私人和外商投资越来越多。三是建设工程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四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施工企业从人员到设备都是自己的,现在的人员通过劳务分包的形式解决,设备通过租赁的形式解决。五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很多新技术在建设工程上得到了应用,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安全技术、劳动技能、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六是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引发了新的危险因素,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要求。这些都要求加快监督工作改革进程,探索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3)改革完善政府质量监督是建筑行业管理国际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国际化接轨要求我们改变、完善现有模式,确立符合国际惯例、法治健全的游戏规则。二、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1984年以前,国内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推进,以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作为标志,国内在该课题的研究与应用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从我国建设工程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来看,受两种主流思想的影响较大。1、第一种思想是:强化政府职能,用“有形的手”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种思想在1984年——2000年间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阶段,各级政府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国家相关政府统一制定相关监管条例和规定,由这些机构强制执行,政府的监管机构通过深入到建设工程的每一个工作细节来保证质量;在安全监督方面,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向施工队发放施工许可证,要求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专项安全整治活动。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2、第二种思想是:强调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立法职能,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这一思想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起主导作用。这种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转化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强调政府的立法职能和宏观管理职能,建立良性的市场机制,用市场力量对建设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这种思想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在建筑质量监管方面,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79号令),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监督,主要内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二)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成果 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政府监督管理是国际惯例,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较成熟,经济体制较完善,积累了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的丰富经验,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现状的了解和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国情,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监督管理水平,发达国家的监督管理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美国与德国不同,英国和法国不一样,但它们有共性和共同的特点。1、 管理思想发达国家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基于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的法制化管理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其管理思想的实质有以下几点:①坚持“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质量责任思想,质量到位,责任到人,质量责任终身制。②建立和健全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体系,规范建设工程的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保证工程质量。③重视质量观念的建立,使质量管理成为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自觉行为。政府通过立法和严格的执法检查监督来引导和规范各行为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④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的思想,尤其强调和重视对投资前期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⑤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三大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以规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2、管理模式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精简,管理集中,建立环境、交通、建筑集成化的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非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督管理。美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人员可以是建设主管官员,也可以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者委托业主聘请的、经政府认可的外部专业人员。监督检查严格,而且涉及面广,从设计图纸、建筑规范、消防防火、卫生环保、到抗震措施、残障人通道等,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审核检查,任一项变更都必须经过批准并记录在案,每天的检查都是根据流程由电脑安排。对于大型项目如会展中心、体育馆等要派人专驻现场检查指导,特殊项目要请专家督促检查,专家检查后要签名盖章以示负责。通过严格的检查和层层严格地把关,从而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德国: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实行间接管理,主要采取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和授权,由国家认可的质监工程师组成的质量监督审查公司,代表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在工程质量检查中,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由承包商负责送到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法国: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而是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使建筑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法国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按照《建筑职责与保险》的规定,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均须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质量检查公司必须取得由政府相关委员会审批颁发的证书,并 2 至 3 年复审一次,质量检查公司在接受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任务后,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阶段开始,直至工程竣工,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给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3、管理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立在严格、完善的法制基础上的,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1)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政府职能。政府管理不是站在企业的对立面,不是“领导”,而是“服务”,无论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国内建筑市场的管理,还是国外市场的开拓,无不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2)监督管理机构社会化,民营化,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以更科学、更客观、更专业的方法,组织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3)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对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预防和控制,实行风险管理,进行工程质量保险和担保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健康等目标的必要措施。(4)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研究基于控制论、信息论、价值工程理论等现代管理学理论之上的新的管理方法,增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5)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监督管理方针。质量的创造者是人,质量的控制者也是人。建设过程中主体和监督人员的素质是实现质量的核心,把对各层次人员培训评价作为有效落实质保体系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建设主体和监督主体,质量人员的培训,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保证工程质量。三、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方案,建立与应用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分析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案例。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论述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探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研究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模式与借鉴查阅资料,分析论述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和模式,并分别总结呈现美国、德国、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论文的主要框架如下: 第l章绪论 l.1 课题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中质量与寿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项目法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2. 4 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3.1 建设工程的概念及其特性 3. 2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监督的主要内容3.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协调性3.4 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制与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目前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形式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思想 国外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及手段4、2 发达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1美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4、2、2德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2、3法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4.3、发达国家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对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启发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4、3、1建立与广州实际相符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4、3、2完善处罚细则,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4、3、3规范质量监督行为,完善监督方法 4.4 本章小结第5章 质量监督实例分析5、1 某私有制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5、2 某国有企业办公楼的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5、3 完善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意见5、3、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发展方向及定位5、3、2改革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5、3、3对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不同的质量监督模式5、4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展望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1、研究方案作为一名从事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十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笔者在开展监管工作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也产生了不少想法,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践和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新时期合理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研究方法:阅读文献,数据统计分析,考察访谈,归纳综合,思考创新研究对象: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和改革实地访谈:工程师专家2名、技术人员2名、主管单位2名文献、资料、数据来源:数据库、图书馆、网络、科研机构、企业年鉴等2、研究步骤本研究在导师悉心指导下,进展比较顺利,基本步骤如下1、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2、查阅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与导师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讨并接受指导,确立研究课题4、确定研究方法,寻找研究材料5、进行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数据搜索收集6、阅读文献,统计分析,归纳综合,思考创新7、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8、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完善论文3、进度安排(1)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2)2008年5月完成论文写作交导师审查(3)6月根据导师意见修改定稿3、预期达到的目标构建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探索更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预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主要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团难: 1、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收集、尤其是对国外现行建筑管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收集可能不够全面,分析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由于我国建筑业面临的很多问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自己水平有限、时间有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上存在能否全面合理的问题。 解决的主要措施: 1、多请教导师,得到导师的指导; 2、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多查、多阅读相关的资料。 3、利用自己从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掌握的信息,多思考、多分析。 4、多向身边的同行学习,吸取一些实践中的有用的信息。六、主要参考文献:1、陈友芳 《警惕滑入坏的市场经济》2003年3月2、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2000年3、彭明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2004年4月4、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 建[2000]151号5、徐波 《徐波同志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13日6、香港公开大学《经济理论与实务》 2002年10月7、Avinash K. Dixit,Barry J. Nalebuff 《THINKING STRATEGICALLY》20028、徐波 《徐波同志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5年2月21日9、徐波 《徐波同志在全国建筑安全生产联络员第三次会议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2005年8月11日10、贾留福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转变》 建筑时报 2004年11月11日11、张艳海.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综合控制与优化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1999. 12、黄金枝编著.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13、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1(3):1—6.14、高齐圣,张嗣瀛.复杂科学与质量管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4):130—131. 15、王祖和.工程质量持续改进[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科版),2002,21(3):58—62. 16、余立中.大型项 目建设“独立第三方综合考评”制度和模型的研究与实践[J].建筑经济,2005,(274):39-41.17、 李定荣.李开孟.建设项 目可行性研究[M]天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18、罗福午 建筑结构缺陷事故的分析及防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9、橱伟军.赵传智.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0、赵国藩.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1、何水清,王 善, 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J]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1993 22、李晓梅 既有混凝土房屋的使用寿命和完损程度评价[D]上海:同济大学,1996 23、李田.刘西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8,(4):40-45 24、 贡金鑫.赵国藩 考虑抗力随时间变化时结构可靠度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98.(5):43—51.25、赵挺生 现存建筑物可靠性评价[U].建筑结构,1998.(10):41—4526、国家科委政策法规司编.中国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7、诸大健.20世纪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8、刘兴东,高拥民.建设监理理论与操作手册.宇航出版社,1993 29、宋子良.理论科技史.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0、亚洲企业应当为管理风险补课.参考消息,2004,02-24(4)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及特点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防为主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坚持这项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避免出现工程事故之后才进行检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在工程施工阶段便着手展开质量控制措施,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全面的施工管理,通过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理念进行贯彻落实,从源头开始抓起,对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进行控制。

坚持质量为首的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中,应该坚持将质量放在管理的首位,坚持质量为首的原则。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充分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将其放在施工管理的首要位置。城建单位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对单位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最终促进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的提高,将质量管理的概念贯彻到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

房屋工程质量特点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主要有:安全可靠性,建筑产品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用途需求,同时也要具有安全可靠性,以此来保证人们的安全。反映使用功能的质量特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功能性质量属于对建筑工程的一个客观反映。另外艺术文化性也是其工程质量一个显著的特点,建筑工程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性,以此来体现出建筑的本质,吸引人们的目光。

2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一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管理人员整体安全意识不高,并且其中部分开发商为了增大其商业效益,对于可建造区域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常出现建筑大面积违规现象这就使得房屋建筑的整体工程质量下降,导致房屋建筑的安全可靠性降低。其二是对房屋建筑中的施工措施没有进行合理安排。在施工措施合理安排方面没有具体保障,这就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了施工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对今后使用此建筑的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使得房屋建筑过程中的整体施工质量下降。因此,针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原因需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可行策略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需要加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树立,使其认知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采取积极措施创设施工质量管理环境。例如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对重要工程进行跟踪检查等,通过质量意识与企业文化的交融,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进而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应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增强其质量意识,促使其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同时,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技术标准,规范其施工行为,从意识与行为两个层面上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基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综合把握,以高度的责任感与质量意识为指导,认真落实质量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同样重要。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总体施工水平,如果施工材料没有达到施工前要求的预期指标,那么施工材料则会影响施工作业,例如,一些不法的开发商使用低质量的施工材料,在施工工程结束后,会对日后使用的居民产生生命安全问题,像在2014年某地房屋倒塌事件就是由于其楼盘开发商采用低质量的水泥与钢筋导致的,使用低质量的水泥和钢筋会对楼房的坚固性和抗重力承载力产生影响。其结果导致在此楼房居住的居民居住一个月后,突然发生楼房整体震动现象,当时在此楼房居住居民以为发生地震,匆匆逃离此建筑,在震动半个小时以后,此楼房瞬间倒塌。此现象的发生就是由于不法开发商使用劣质施工材料进行房屋建筑施工,因此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第一点:在材料选取上有关部门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督,防止偷换材料以及拿劣质施工材料滥竽充数的状况发生。第二点:有关部门做好质量检测工作,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突击性施工材料检查,这样就防止不法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施工。第三点:加大对施工材料投资,能减少因想节省成本选取劣质的施工材料的现象发生。

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分为前控制阶段,中控制阶段和后控制阶段三个阶段,前控制阶段包括对施工的日程安排管理,对施工进度的估量计算,安排好施工日程是保证施工工期按时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在施工前控制阶段,应该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中控制阶段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好施工中因天气因素、人为因素和突发事故因素等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以上三种因素等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在发生以上几种情况时,施工管理人员做好施工安排工作。

总之,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宄,从人、原材料、机械设备、工艺等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出发,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以供参考。

建议你着手外墙保温材料的开发研究及提出外墙保温施工的裂缝处理方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的论文

摘要: 针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及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等方面,且结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需求,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的效果,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建筑工程发展期间施工单位由于在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面疏于管理,致使各类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的情况频频发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范与管理对策,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将结合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多具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及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等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标准规范等执行工作[1]。但是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全面的问题。或者一些建筑工程单位尽管建立了工程管理制度,但是实际的管理体系却“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效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千篇一律,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建设的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施工的目标,保证施工的质量[2]。但是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单位在质量体系认证期间,将以往的文件适当整改后交付应对。为了片面追求工程建设的进度,采用分包或者转包等方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等等,质量控制的效果差强人意。

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速度较快,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很多农村居民加入到工作建筑活动中,满足了建筑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但是由于很多工人的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不足,故而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影响,随之而来增加了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且缺乏全面、细致的岗前培训情况下,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频频发生,对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材料质量影响较大,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建筑材料采购期间可能会引入一些难以满足要求的材料,对供货商的资质要求相对较低[3]。建筑工程单位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材料价格的考量不周。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在材料管理方面很多施工现场存在着任意堆放的情况,建筑工地的库房条件相对较差,实际的防雨、防火工作不够完善,也会致使材料腐蚀、浪费问题的发生,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期间,可以通过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方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

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

建筑工程单位需要从安全管理的视角出发,在施工安全管理期间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均需要保持质量安全意识,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4]。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岗位等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划分,将“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融入其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则需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督,实施动态性的监督与管控,深入了解当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5]。比如可以由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工作中存在错误或者工作质量不佳的人员进行处罚,对于工作质量较好,检测结果较好的工作人员、项目负责人员等进行奖励,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认识到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使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期间,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指导。在上岗前实施安全技能的考核,结合考核的结果实施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指导,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保持质量安全防范意识。建筑工程单位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由专业的讲师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定期对员工的技能考核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需要组织其重新学习。同时,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的指导,实施施工技术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结合现场的情况,优化施工的程度,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监督,将各类新理念、新技术及新工艺有效串联,持续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建筑施工期间原材料的质量为常见的影响因素,故而需要全面提升其重视程度。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材料采购部门的管理。企业应培养采购人员分辨材料质量好坏的能力,且结合具体的施工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各个材料参数的准确性,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等。加强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指导,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建筑工程单位在采购材料期间,需要选择资质较好、实力较强以及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在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前期,需要实施全面的市场调查。全面了解当前市场中相关材料的价格,波动的情况等。调查了解材料供应商的社会形象、服务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及时排除不良的单位,选择信誉度较高、社会评价较好的单位,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建筑工程供应材料需要保证其质量,避免质量较差的材料混入其中。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科学的检测方式及时检出不合格的材料,及时记录检测的情况,如果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则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期间,还需要对材料管理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保证其湿度、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与雨水进入,降低材料腐蚀、破坏等问题的发生,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其应用效果。

3结束语

质量安全与居民安全、社会稳定密切关联。建筑行业需要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方式,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全面发挥监督与管理的作用价值,在保证建筑工程单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冬海.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153~154.

[2]刘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7):126~127.

[3]李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194.

[4]卢毅,罗柳生.试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江西建材,2014(11):277~278.

[5]吴瑞卿,黄俭,关而道.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J].工程质量,2012,30(S2):4~7.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及特点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防为主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坚持这项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避免出现工程事故之后才进行检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在工程施工阶段便着手展开质量控制措施,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全面的施工管理,通过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理念进行贯彻落实,从源头开始抓起,对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进行控制。

坚持质量为首的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中,应该坚持将质量放在管理的首位,坚持质量为首的原则。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充分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将其放在施工管理的首要位置。城建单位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对单位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最终促进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的提高,将质量管理的概念贯彻到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

房屋工程质量特点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主要有:安全可靠性,建筑产品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用途需求,同时也要具有安全可靠性,以此来保证人们的安全。反映使用功能的质量特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功能性质量属于对建筑工程的一个客观反映。另外艺术文化性也是其工程质量一个显著的特点,建筑工程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性,以此来体现出建筑的本质,吸引人们的目光。

2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一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管理人员整体安全意识不高,并且其中部分开发商为了增大其商业效益,对于可建造区域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常出现建筑大面积违规现象这就使得房屋建筑的整体工程质量下降,导致房屋建筑的安全可靠性降低。其二是对房屋建筑中的施工措施没有进行合理安排。在施工措施合理安排方面没有具体保障,这就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了施工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对今后使用此建筑的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使得房屋建筑过程中的整体施工质量下降。因此,针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下降的原因需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可行策略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需要加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树立,使其认知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采取积极措施创设施工质量管理环境。例如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对重要工程进行跟踪检查等,通过质量意识与企业文化的交融,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进而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应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增强其质量意识,促使其树立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同时,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技术标准,规范其施工行为,从意识与行为两个层面上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基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综合把握,以高度的责任感与质量意识为指导,认真落实质量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同样重要。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总体施工水平,如果施工材料没有达到施工前要求的预期指标,那么施工材料则会影响施工作业,例如,一些不法的开发商使用低质量的施工材料,在施工工程结束后,会对日后使用的居民产生生命安全问题,像在2014年某地房屋倒塌事件就是由于其楼盘开发商采用低质量的水泥与钢筋导致的,使用低质量的水泥和钢筋会对楼房的坚固性和抗重力承载力产生影响。其结果导致在此楼房居住的居民居住一个月后,突然发生楼房整体震动现象,当时在此楼房居住居民以为发生地震,匆匆逃离此建筑,在震动半个小时以后,此楼房瞬间倒塌。此现象的发生就是由于不法开发商使用劣质施工材料进行房屋建筑施工,因此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第一点:在材料选取上有关部门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督,防止偷换材料以及拿劣质施工材料滥竽充数的状况发生。第二点:有关部门做好质量检测工作,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突击性施工材料检查,这样就防止不法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施工。第三点:加大对施工材料投资,能减少因想节省成本选取劣质的施工材料的现象发生。

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分为前控制阶段,中控制阶段和后控制阶段三个阶段,前控制阶段包括对施工的日程安排管理,对施工进度的估量计算,安排好施工日程是保证施工工期按时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在施工前控制阶段,应该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中控制阶段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好施工中因天气因素、人为因素和突发事故因素等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以上三种因素等影响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在发生以上几种情况时,施工管理人员做好施工安排工作。

总之,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顺利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宄,从人、原材料、机械设备、工艺等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出发,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以供参考。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比较复杂的工作,质量管理的效果将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对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建筑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与建筑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以国家质量管理为基础标准,继而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以期能够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纳米远程手术机器人系统;控制系统;漏采;开关任务

在科技发展的现阶段社会,我国的经济已呈现出成熟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因此给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为了减少开支,相应地减少了工程管理结构的人员质量;另外,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是由一些专业的著名建筑师制定的,但是在各个建筑单位中只有一张黑白分明的纸张,部分人员为了应付相关检查,所以并不能够完好地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来看,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知识,将所学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建筑实际工程当中去,合理的应对突发事件[2]。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的建筑历史比较悠久,在1950年我国提出了质量第一的建筑工程发展方针,通过精心设计与加工,能够进行相关施工与管理,因此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质量优秀的工程。举例来说,人民大会堂以及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物。1980年,我国逐渐从西方国家引进了TQM理论进行相关管理,但是此时建筑企业尚在初级阶段摸索中[3]。即使我国目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体制发展已经过了很多年,但是建立其的质量监督制度与施工图纸审查制度等仍然处在破旧立新的阶段中,整体上的水平仍然达不到所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建筑工程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落实许多准备工作,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需要对相关建筑工程文件进行透彻掌握,对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再根据户主的要求为建筑工程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对建筑工程体系制度进行相应完善,制定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规范。另外,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为建筑工程提供相应的机械设备,为建筑工程的后续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保证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审查工作,加强对承包单位质量监督体系的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与否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进入到现场施工之后,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进行严格审查,明确投标文件是否有现场工作人员是否相符;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制度与质量水平考核制度进行相应检查需要注意潜在的问题,对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改造,解雇不符合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严格控制作业技术交底,承包单位保证单位技术交底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相应检查能够明确作业活动质量的高低,通过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交底工作使得建筑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质量标准以及相关工作内容,继而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方式,避免出现盲目施工现象。其次,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材料,材料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好现场材料的质量,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控制体系。从上述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机构需要根据材料进场的要求以及材料特征制定出相应的规范,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需要对技术进行相关说明,认真审查相关要求。在质量管理人员确认好材料合格之后使得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现场中,没有经过检测的材料一律不能够应用到现场施工中去。

建筑工程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慢慢新形成,且能够从后期时间的发展中观测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状况。从上述角度来看,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质量工程的严格控制,避免出现烂楼状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以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参考文献:

[1]陈宇.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4(19):577-577.

[2]周海波,孙昌礼.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阐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4(13):8749-8753.

[3]饶关洪,刘昌明.加强工程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建筑技术,2010,41(10):949-95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够贪图眼前利益不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经得起风雨的房屋建筑,才能够保障施工人员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房屋建筑

1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1)施工组织不到位,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施工作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及时的整改,而是一味的根据最初的设想进行工程施工。(2)材料检验不到位,许多材料并没有经过检验试验直接进入工地进行使用。许多的材料供给方依靠关系供给原材料,原材料的标准很难达到施工的要求。(3)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施工速度慢,很难达到预期的要求。(4)检验不客观,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房屋检验验收过程中,检验人员故意放水,将不合格的建筑当做合格验收,造成了后续购买者的许多困扰。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策划

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策划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成败,在策划制定过程中要制定关于质量的方针、目标、计划等工作内容。

对于工程项目的全面了解

在进行房屋施工过程前要熟悉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对设计图纸中关于房屋建筑的主体机构、节点构造、排水线路、照明通暖等项目进行仔细的核对。对设计图纸中以上各问题或者对图纸有任何疑义要向设计团队或者设计单位提出书面建议。在了解完图纸之后要对即将建设的工地进行详细的勘探工作,并对所有可能遇见的问题在图纸上进行详细的标注工作。

进行全面编制施工应急预案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施工进程按照当初的设想进行,必须对施工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全面编制施工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其中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的进程,水电的供给,消防设施的完善,需要的工具设备维护工作,不确定因素的应急工作,随着工程的进展对所有的可能性的问题进行重新的设计工作,才能够防患于未然,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是保障建筑最终成型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相关人员狠抓质量,实时监督。在控制施工质量的时候应该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环境变化、机器操作磨损和操作问题引起的细小差异。否则可能对建成后的整体造成损坏和不安全的风险出现。施工控制的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跟脚首先要做的是对于质量的管理,其次是对于客户需求的满足。(2)团队核心管理。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团队核心竞争力,所有的工程进展都要经过核心团队的策划和指挥,因此对于核心团队培养是工作的中心,他们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好坏。(3)预防为主。建筑具有整体性,不具返工性的特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是以预防为主。所以对于核心团队和施工人员应该做好预防措施,保证房屋建筑质量。(4)恪守职业道德。在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核心的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道德规范,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施工,不能够消极怠工,滋生腐败。质量控制的因素在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要注意五个因素的控制。第一是人的控制,也就是人员规范性的整体控制,按照基本规范和操作进行施工工作;第二是材料的控制,对于材料来说必须是检验合格的;第三是对于机械设备的控制,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护避免不准确造成施工方面的失误;第四是技术的控制,在控制过工程中要仔细讨论认真研究关于技术的应用,保障施工的质量,降低成本;最后一点是环境的控制,掌握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于房屋建筑的影响,以此来加强房屋建筑的质量。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影响质量的因素众多

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不仅仅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更多的是施工人员对于操作方法,规章制度、建筑工艺和资金筹备等人为因素。

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看似宏伟的建筑物,其实是由局部的细微操作构建而成,这些细微的操作如有不慎就会造成局部甚至是整体的质量事故,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材料、器材和环境的变化,否则可能出现大的问题。

容易产生第一二判断错误

所谓第一判断错误是由于仪器的不精确造成的,在检验的过程中往往可能因为机器的不精确导致数据计量出现错误,进而导致合格产品检验的结果为不合格。而第二判断错误是由于第一次检查时合格了,第二次放松了对于检查的标准,导致不合格的产品结果为合格。因此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对于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对于产品的验收结果的正确性。

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施工的质量的好坏还受投资和进度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投资的快慢、大小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成正比。因此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关于质量和投资的关系。

4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1)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局部和整体的质量,防止返工和检验不合格的现象产生。(2)有效地调动资金,控制施工的进度,做到有序施工。(3)保障原材料进口的控制,保障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使建筑完全符合建筑要求。(4)保障市场的占有率,让消费者满意,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房屋建筑在市场上销售,保障消费者的既得利益。

5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够贪图眼前利益不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经得起风雨的房屋建筑,才能够保障施工人员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裴国忠;山西建筑2007-07-01

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建设研究论文

深度探索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是旅游业管理中心的领域内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本文中,科学发展观,分析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新知识,深入挖掘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发展的指导下,旅游业,打造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近20年来,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反思传统发展,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只是一种手段,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中央共同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光明之路。旅游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必要的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打造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 演绎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主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并出现全面的公共活动,文化旅游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的元素。 文化内涵,一直是一个不同的问题。我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对整个的文化内涵,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文化广度。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的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也说明了文化内容丰富,广泛宣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细分文化,旅游,文化的分支之一。 2。文化层次。文化具有独特的层次结构,包括表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层,中间层和中间层,制度文化的教育和文化。因此,“文化之邦的文化和心态整个对立的互动旅游活动,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物质的状态过渡的中间部分的心态,一个连接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为确保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业水平,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以确保方向和指导意义。“因此,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 3。文化歧义。因为文化涵盖范围很广,有学者提出是一个自然和文化的模糊的概念,其内容的具体和抽象,模糊模糊的文化和文化,让我们了解,研究文化,我们有时有浅表的理解。“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差异和发展。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实践中创造一种产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今天的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不断交流信息材料和动态的开放系统,稳定和发展在反对派不断实现自我维持和自我更新。文化的时代,在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人口流动所造成的旅游文化,旅游和目的地不解释了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更好的。 结合的文化旅游产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文化的理解不是简单相加,它不局限于传统文化领域,也不仅仅是专注于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等形式的明显表征,但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固有的自然法,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旅游和文化的一般形式,相同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层次架构“,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餐饮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和自然景观旅游客体文化领域,游客还涉及自己的文化,兴趣爱好,行为,想法和信念,以及其他文化学科领域的质量,还涉及到文化旅游服务,商品文化,管理文化,文化指南,政策和法规,如旅游文化中介“。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旅游文化,旅游和文化建设将更加有目的,有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先进的旅游和文化旅游产业引领发展的方向。旅游业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经济和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先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要求,与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引领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现代旅游的游客,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施的高消费游客最伟大的成就是精神的喜悦和难忘的回忆,所以就没有文化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经济,文化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文化旅游产品,并挖掘自己的文化,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为了吸引旅游者,为了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旅游经济是竞争的核心。旅游产业的竞争性质是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和文化等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物质需求是较低级别,轻松满足的需求,但其最终目标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先进和复杂的需求,更难以满足。由于地理,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难以模仿和复制性,可比性低,容易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一个强大的旅游竞争力的文化发展带来了一些独特的种族和地理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突出文化特色,形成了跨区域的旅游和文化性状,是培育旅游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手为主的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以建立持续保持旅游经济的深度。 3。文化旅游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发展的原动力其实存在于文化,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经验表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越来越依赖于收入增加的数量和内容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旅游和文化交流的更高程度的整合,旅游和文化等因素,更多的旅游更经济发达。例如,在北京大观园,从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国王收费制度开始,继续探索红楼文化,按“红楼梦”的配方研制新型红楼宴梦,红楼宴舞,挖掘文化内涵,使企业成为国内旅游企业和品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游历广泛深入文化旅游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资源。 2002年,海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旅游资源普查,5个种的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占四个,其中中国的调查,文物位列其中。这反映旅游业对文化和其固有的文化属性的依赖,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化资源,帮助发展一个结构良好的,适应多种旅游期权产品,在形成高品质的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活动的发展,以满足高层次游客的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旅游大国的游客从选择。 5。旅游与文化的互动。游客通过旅游活动,学习理解了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也将带来自己的文化在该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居民,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发展和保护文化资源,文化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许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量的游客继续参观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影响更负面的部分,最明显的是当地文化的商业化是不正常的,这样的变化,那些原本独特的文化作为当地的基本社会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以吸引游客参观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会失去这些目的地的吸引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失去了维持其基本的生存。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益最大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关键是要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过程中,建立工业健康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关系,从而提升工业质量,获得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旅游业发展。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议,“旅游支持旅游”,“五个共同”的发展思路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从旅游行业的原因,外事接待然后逐渐清醒的认识,在某一时期内的一些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粗放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自然资源和社会损害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经济数字难以估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业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和效率,通过挖掘旅游文化的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2。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功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经营,参与产业发展的人趋势目的地,旅游投资管理人员,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相互交织,只有政府可以协调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和实现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要提高管理水平政府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代表先进文化,引导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旅游的旅游环境。由于中国的法律建设旅游业的逐步完善,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在旅游行业的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和其他的短期行为是仍然在旅游经济的侵蚀是不健壮的身体,严重的威胁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创建一个公平和诚实的商业环境,提高旅游业的形象,旅游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以改善旅游建设大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企业,旅游企业自律,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诚信守法。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促进品牌的发展。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发展,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的核心是,在分析当地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的方向和发展的文化主题风格,清晰的定位是围绕主题,通过旅游产品得到反映,不断丰富文化,创意升级。其中,通过明确主题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关键,其本质在于旅游文化资源一概而论,探索,最终团结的精神升华的区域特点,个性化,然后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渗透,表现在各个方面的旅游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5。强调对旅游业的影响,社会和文化以及前瞻性研究。后期开始中国的旅游业,旅游业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深度扩展能力;手,羽翼未丰,恰逢中国加入的世贸组织很大的变化,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都面临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挑战,使中国旅游业客观不可能亦步亦趋地照搬西方的发展国家。同时,因为对中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是很短的,集中对旅游业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再加上影响其少直接和容易到检测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社会和文化旅游业,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结果才逐渐显露出来,但是一旦结果表明,其后果将无可挽回,这是值得注意的,这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经济和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这种现象,对文化旅游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在这个阶段的内容主要旅游区,包括商业化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传统文化的衰退,种族和文化的异化和文化旅游示范效果等,在这些研究中,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也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应注意良好的成果共享和研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6。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夯实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旅游专业教育放在经济学的背景下,旅游,文化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文化重视不够。事实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服务基础上的文化基础,但文化水平低的旅游从业者,来自不同文化的认识不足,文化,旅游和文化内涵的“白化”缺失的一环,而不是游客背景做帮助情绪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容易水平,不能满足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并逐步从一个简单的移位生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业务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在其历史和文化,民俗的了解程度,有必要改善环境做服务员,做教官,每到旅游工作者通过言传身教给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味。 旅游业四大产业相结合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功能,但盲目追求经济忽视文化和其他功能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度发展旅游资源和永久继续使用的要求,以提升产业层次,整合的文化元素,品牌运作。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教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由政府和有关各方,深度挖掘旅游和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进旅游业的成熟,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1]谢春山。旅游文化 - 中国旅游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1,(3)。 [2]安宇,沉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建设文化强省的江苏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匡勇。弘扬优秀文化,加强意识[N]的位置。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看看下面两篇文章就差不多了!.中国旅游法制建设进步大 依法治旅格局基本形成旅游业是依托性、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必须以法制为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旅游业,其法制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加快建立、逐步强化的过程。尤其是“九五”以后,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法制建设也日新月异,推动着我国跻身世界旅游大国行列。一、旅游法制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我国旅游法制建设最初较多的表现为行政手段管理,随着国家法制建设步伐的整体推进和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加快进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治旅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主要表现在:1、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八五”期间旅游法制规范的内容,许多都是直接与旅游企业的经营密切相关,如旅游价格、外汇兑换、旅游商品生产、外汇报价结算、厕所收费、门票价格等,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特征;“九五”以后,这些项目因大都下放到了旅游企业,立法规范的内容陆续转向管理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经营规则等方面,反映了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的逐步转变。2、由单项内容逐步向综合方面过渡。“八五”期间,旅游立法规范的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大多针对某一事项做出规定,如旅行社的质量管理、旅游签证的通知、对客人服务的基本标准、旅游投诉的规定、旅游发展基金的征缴、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旅游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处理程序等,反映了旅游立法逐步建立的过程。“九五”以后,旅游立法规范的内容明显趋向于综合,涉及一个方面的法规、规章明显增多,如旅行社管理、导游员管理、出国游管理。以出国游为例,以前出台过多个规范性文件,后来被1997年的部门规章、2002年的行政法规所取代。3、规范范畴逐步从传统转向新兴领域。“八五”期间,旅游立法基本以旅游接待和经营方面内容为主,比较集中的是旅行社、涉外饭店等,即旅游业起步发展以来的传统产业范围;“九五”以后,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大旅游”从概念变为了现实,旅游立法也就拓宽了领域,如合资旅行社、内河游船评定星级、旅游漂流管理、旅游标准化管理、旅游规划管理、旅游统计管理、优秀旅游城市创建等。4、由行政手段为主加速转向法制化。“八五”期间,旅游法规性文件大多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的,即使国务院发布或批准下发的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此间出台的旅游规章、规范性文件多达45个,其中占相当数量的是以《通知》的形式。“九五”以后,随着《立法法》的实施,旅游法制化工作加速走向正轨,此间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约减少了50%,而行政法规出台了2部,即《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十五”以来,现已修订了1部行政法规(《旅行社管理条例》)、出台了1部行政法规(《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和5个部门规章,旅游的立法规格、法律效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二、一些领域的旅游法制渐成体系旅游业至今尚未有一部综合性的旅游大法,但近年来某些领域的旅游法制已取得较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以旅行社业为核心的旅游法制体系。1.旅行社业的旅游法制建设日趋健全。旅行社被喻为旅游业的龙头,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行社数量快速增加,由1996年的全国4252家,增加到2001年的10532家。为及时加强对旅行社市场的管理,1996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旅游业首部行政法规——《旅行社管理条例》。为贯彻好《条例》,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先后出台一些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管理规定》、《关于加强旅行社审批和登记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和规范旅行社门市部管理的通知》等,形成了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加入WTO以后,为及时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又加快修订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增加了有关“外商投资旅行社”的内容,使《条例》囊括了对各种类型旅行社的管理。2.导游管理有法可依。导游员是旅游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服务者,与旅游消费和接待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全国现有导游员15万人,以及大量季节性的临时导游员。199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这是旅游行业的第二部行政法规,明确了导游资格考试制度、导游证制度、导游分等定级、导游工作职责与处罚,为建立政治业务素质双过硬的导游队伍提供了法律保障。为贯彻好这个《条例》,国家旅游局1999年8月出台了《导游证管理办法》,2001年12月出台了《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增加了对导游实行分级管理、登记制度、记分管理、年审管理的规定,强化了对导游人员的日常管理。3.出境旅游管理逐渐步入法制化。为加强对出境游管理,1997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出台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出境旅游已达万人次,因私出境旅游明显加速增长。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务院决定2002年7月1日起实施《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这是旅游行业的第三部行政法规,从管理手段上向法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根据新的管理办法,出境游组团社由67家扩大到528家;随后出台了《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服务标准》;10月28日,国家旅游局又发布了《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使出国游管理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地方旅游法制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地方旅游法制是全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以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快速成长,地方旅游法制建设步伐也抓紧跟进。1.省市旅游立法起点较高。“八五”期间,国家层次的旅游立法尚以规范性文件为主,省市则大多以政府名义制定了旅游规章,据统计,仅加快旅游业发展方面的就有18个省份,属综合管理的有2个省份。“九五”时期,除10来个省份出台了政府规章外,21个省份、7个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出台了由省人大发布的地方旅游法规(旅游业管理条例)。2.绝大多数省市已制定了旅游《条例》。1995年6月22日,海南省第一届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旅游法规。此后,各省加快了旅游立法步伐,截至2002年11月上旬,除吉林、青海、天津、上海四省市外,已有27个省份制定了旅游《条例》,占全国省份总数的87%(除台湾);厦门、青岛、深圳3个单列市出台了《条例》,占全国单列市总数的60%。此外,武汉、哈尔滨、郑州、广州、大同、成都6个大城市也报经省人大批准出台了旅游《条例》。3.旅游立法适应了地方旅游发展需要。各省市除了制定综合性的政府规章、地方法规外,还出台了不少针对性较强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旅游安全、设立分支机构、旅游度假区、旅游商品生产、旅游企业所得税返还、旅游景点征收专用资金、散客服务、特殊旅游项目、景区景点讲解等。当前,各地为了与世贸规则接轨,抓紧了对地方旅游法规的修改,海南、广西等6省市已基本完成修订,北京、山东、内蒙古、湖北、陕西、云南等10省区市已把修订列入计划。可以相信,这对促进入世以后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四、旅游行政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八五”以来,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旅游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加强旅游执法被提上重要工作日程。特别是“九五”以后,随着旅游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旅游执法实践大量增加,旅游执法水平也有了明显进步。1.旅游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壮大。“九五”以后,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国家旅游局成立了旅游质量监督监理所(即“质监所”),专门负责受理旅游投诉,以后全国逐步建立起国家、省级、旅游城市三级质监网络,现在岗人员近千人。其中,四川省质监所是行政编制,陕西、云南、青海、宁夏4省区的质监所与行管处合并执法,12个城市成立了旅游执法(稽查、监察)大队,其他100多家质监所的一部分被赋予了一定行政职能,成为旅游行业管理的重要补充和旅游行政执法的重要力量。2.日常性的旅游执法数量增多。受理旅游投诉和进行旅行社业务年检,是旅游执法的日常性、经常化内容。据统计,2001年全国各级质监所接受旅游投诉(仅统计了29个省区市)6966件,正式受理5738件,结案5417件,结案率达到94%。在2001年的旅行社业务年检中,1142家旅行社被暂缓通过年检、并分别受到限期改正、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整顿、停业整顿等处分,占参检的;293家没有通过年检,被注销、吊销营业许可证或自动提出歇业,占总数的。3.专项旅游执法活动成效明显。“九五”以来,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一直被作为工作重点。1995年底至1996年,打击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经营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4093件;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首季,集中开展对出境游市场的整顿,重点查处旅行社挂靠承包、“黑社”、超范围经营、零负团费、虚假广告等;2002年上半年开始的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已出动检查人员万人次,检查导游9万人次,现场检查率达到60%,1700名违规导游被扣分处罚,查处了一大批违规违法经营者,打击了旅游市场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欺客宰客行为,旅游市场秩序和环境有了比较明显改善。此外,各级人大每年开展的专项旅游执法大检查,督促和推动了旅游行政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行政执法所引发的一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督促旅游执法人员进一步学法、懂法、用法;各地举办的形式多样的旅游执法培训班,对提高旅游行政执法水平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当然,由于旅游业发展形势一日千里,现行旅游法规的一些内容很难跟上快速发展的旅游现实,加上国家至今尚未出台一部《旅游法》,因此,我国旅游法制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全行业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和探索。2.论我国旅游立法的滞后性及其完善健全的旅游立法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建立和良性发展的法制前提和保障。加快旅游立法是培育、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应对和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建立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步骤。许多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和法制比较完善的国家,旅游法律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成为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以部门法为主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框架体系,但是从部门法的角度看,我国旅游法律还存在着严重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已给发展旅游业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出现了一些企业为了赚钱,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幌子下搞出破坏环境、糟踏资源的项目,扰乱旅游经营市场、侵害游客合法权益,使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大环境的建立面临严重的挑战。这种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基本法和单行法空白。旅游基本法属于我国旅游法律体系中的“宪法”,是各级、各类旅游立法的渊源和依据。旅游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对于旅游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但自建国以来,我们尚未制定过一部全面、系统的旅游的基本法律或单行法律。九届全国人大以来,不断有代表建议国家应将旅游法的制定颁布作为当前旅游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专门力量,加快旅游产业法律体系的建设[1]。事实上,旅游基本法的缺位使得整个中国旅游法制建设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也使得地方性旅游立法活动缺乏可供遵循的立法根据和原则。这种状况也是引起目前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国家级旅游立法数量少,层次低,旅游法律体系很不完备。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但至今没有一件专门调整旅游关系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调整旅游关系的行政法规仅有三件[2],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规章也仅有六件。总体上看,现行的法规、规章在立法层次上没有对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原则和措施作出根本性的规定,也没有对旅游业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关系作出有效的约束和调整。所以,在我国旅游法律体系中,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在数量上供给严重不足,在立法的位阶上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有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立法思想过时,内容简单、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三是地方性旅游立法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实现和保障旅游业在本地产业中的支柱性地位,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旅游法规。但由于各地市场经济和旅游业发育程度不同,这些地方性旅游法规立法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不一,个别的还存在与国家政策导向相抵触的现象。同时由于其适用范围分别仅限于本行政区域,因而无法实现对整个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也不可能统一协调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更无法实现跨省、跨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法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法的运行与作用的发挥不是仅仅依靠一部法律或地方性立法,而是由成龙配套的一系列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结构合理有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来共同发挥作用。旅游立法也应当是多层级、全方位发展。要加强和完善旅游立法,首先要合理协调“两级”的立法关系。国家立法要先于地方立法,要在宏观上能够规范和引导地方立法;地方立法要与国家立法相互协调,增加国家立法在地方的适应性,细化国家立法的可操作性;要调动“两级”立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在规范、保障、引导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产业建立、旅游市场秩序维护及旅游监管体制创立与运行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加快国家级旅游立法的进程。国家立法涉及到以下几个层次的法律法规:一是完善旅游大环境的法律。这类国家级大法的重点是解决旅游发展的法治大环境问题。涉及到的主要法律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保险法、食品卫生与安全法等。这些大法对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法律已经制定,现在需要逐步修订和完善。二是加快制定旅游法。旅游法是规范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性实体法和部门法。同时该法作为规范旅游业的“宪法”,还要为旅游单行法、国务院旅游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旅游法规提供立法依据和指导。所以,旅游法对旅游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旅游法》的内容应重点放在:“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确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原则和措施,确立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制度,规定对旅游者权益的保障等”[3]方面。三是健全旅游行政法。这是由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旅游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等形式出现。国务院旅游法规的内容一般操作性比较强,制定程序也不像制定旅游法律那么复杂。目前主要有《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还有一些行政法规如税收、出入境管理、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等涉及到旅游方面,但这些都不是针对旅游业发展而专门颁布的旅游行政法规,在适用上有一定局限性,有的还不相协调,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修订。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旅游行政法规的类型与数量还远远不够,与旅游大国不相适应。应当尽快制定和颁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旅客权益保护条例》《旅游饭店管理条例》《旅游安全与旅游保险条例》等行政法规。四是搞好部门规章的配套工作。这是由国家旅游局单独制定或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各种调整特定旅游关系的行业性规范。部门规章已有近20件,其中由国家旅游局颁布的13件。这些部门规章是目前我国旅游行业中遵循得比较多的规范,包括一些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是调整全国旅游工作的主要规范。这类旅游规章需要进一步清理、补充、修改。第三,地方立法的重点是要抓紧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旅游条例、旅游资源保护条例、旅游市场行为的监管及游客利益保护等地方性旅游规范[4],细化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拓展地方旅游立法的空间范围;注意把比较成熟的由政府颁布的行政规章及时上升为稳定的地方法规。这样既可以完善地方立法,又可以为旅游基本法的制定和颁布积累丰富的地方立法经验。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的论文

摘要: 针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及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等方面,且结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需求,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的效果,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建筑工程发展期间施工单位由于在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面疏于管理,致使各类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的情况频频发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范与管理对策,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将结合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多具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及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等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标准规范等执行工作[1]。但是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全面的问题。或者一些建筑工程单位尽管建立了工程管理制度,但是实际的管理体系却“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效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千篇一律,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建设的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施工的目标,保证施工的质量[2]。但是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单位在质量体系认证期间,将以往的文件适当整改后交付应对。为了片面追求工程建设的进度,采用分包或者转包等方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等等,质量控制的效果差强人意。

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速度较快,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很多农村居民加入到工作建筑活动中,满足了建筑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但是由于很多工人的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不足,故而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影响,随之而来增加了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且缺乏全面、细致的岗前培训情况下,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频频发生,对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材料质量影响较大,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建筑材料采购期间可能会引入一些难以满足要求的材料,对供货商的资质要求相对较低[3]。建筑工程单位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材料价格的考量不周。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在材料管理方面很多施工现场存在着任意堆放的情况,建筑工地的库房条件相对较差,实际的防雨、防火工作不够完善,也会致使材料腐蚀、浪费问题的发生,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期间,可以通过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方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

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

建筑工程单位需要从安全管理的视角出发,在施工安全管理期间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均需要保持质量安全意识,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4]。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岗位等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划分,将“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融入其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则需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督,实施动态性的监督与管控,深入了解当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5]。比如可以由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工作中存在错误或者工作质量不佳的人员进行处罚,对于工作质量较好,检测结果较好的工作人员、项目负责人员等进行奖励,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认识到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使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期间,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指导。在上岗前实施安全技能的考核,结合考核的结果实施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指导,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保持质量安全防范意识。建筑工程单位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由专业的讲师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定期对员工的技能考核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需要组织其重新学习。同时,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的指导,实施施工技术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结合现场的情况,优化施工的程度,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监督,将各类新理念、新技术及新工艺有效串联,持续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建筑施工期间原材料的质量为常见的影响因素,故而需要全面提升其重视程度。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材料采购部门的管理。企业应培养采购人员分辨材料质量好坏的能力,且结合具体的施工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各个材料参数的准确性,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等。加强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指导,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建筑工程单位在采购材料期间,需要选择资质较好、实力较强以及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在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前期,需要实施全面的市场调查。全面了解当前市场中相关材料的价格,波动的情况等。调查了解材料供应商的社会形象、服务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及时排除不良的单位,选择信誉度较高、社会评价较好的单位,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建筑工程供应材料需要保证其质量,避免质量较差的材料混入其中。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科学的检测方式及时检出不合格的材料,及时记录检测的情况,如果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则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期间,还需要对材料管理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保证其湿度、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与雨水进入,降低材料腐蚀、破坏等问题的发生,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其应用效果。

3结束语

质量安全与居民安全、社会稳定密切关联。建筑行业需要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方式,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全面发挥监督与管理的作用价值,在保证建筑工程单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冬海.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153~154.

[2]刘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7):126~127.

[3]李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194.

[4]卢毅,罗柳生.试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江西建材,2014(11):277~278.

[5]吴瑞卿,黄俭,关而道.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J].工程质量,2012,30(S2):4~7.

质量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尤其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

摘要:现代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有别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它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动态的质量管理 方法 ,本文从通过对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思路和对策,为完善项目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建设项目;现状;质量管理;施工工序管理

1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工程项目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的复杂度较之以往呈指数级倍增,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需要通过更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

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手段落后,不重视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不能实现全面、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

建筑市场不规范

一些地方政府和建筑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建筑市场的行政规定和管理要求贯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甚至不落实,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有的业主不管工程大小,结构难易、层次高低,都指明要一级以上企业参与投标,要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承担施工任务,结果抹杀了差别化竞争,使高低资质、大小企业同时涌向一个工程项目,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化竞争,加重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同时,派生出施工方无资质挂靠有资质,低资质挂靠高资质,建造师资格证书出借等诸多违法违规行为,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运行.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手工作业和简单的辅助工具,市场准入壁垒低,许多缺少资本的小企业和个人大量涌入。

参加人员质量意识差

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和态度的综合表现.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企业高层领导对质量问题没有高度重视,把企业目标重点定在利润、进度上,没有树立起只有高质量才能带来高效益的超前意识,导致管理层及基层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

目前大多建筑公司领导对“质量第一”的 口号 讲的多,落实的少,而把主要目标锁定在抓进度、保工期上,对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很少重视.公司管理层质量意识不强,从而使质量监督层的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视,使他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建设工程的业主并不是合格的市场主甚至不是完全的法人主体,在建设工程项目时,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有的建设单位不是完全的法人主体,建设资金的使用、施工单位选择、建筑标准的选择等,都不能自主决定,经常受到其主管单位的影响,无法承担发包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缺乏市场意识,破坏与承包方的平等交易关系。

阻碍市场机制的发展,而且投资责任机制不健全,片面追求低造价,片面追求高标准,短工期,这些都阻碍了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分包工程,致使一个项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施工队伍,施工水平的差异及现场缺乏统一管理,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质量评定标准,单位工程中如果有一个分项或分部工程不合格,那么整个单位工程就被评为不合格工程。

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

建筑质量发生问题,一般都认为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实际上其中一些问题是由于设计不到位造成的。现在很多设计单位实行的是谁承揽工程谁设计,这样在单位内部形成固定搭配,形成这几个人对某一类设计非常熟练,但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工程,其他设计人员又不易介入,致使设计单位的设计优势及专业之间的互补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设计质量。

另外建委设计质量监督站,对设计质量的监测是每年抽验,这样致使很多建筑设计得不到及时检测,为设计质量事故埋下隐患。

4 施工工序管理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就是根据对重要的质量特性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要求,而选择的质量控制重点部位、重点工序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 措施 。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中各环节或部位的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全面、合理地选择质量控制点,在加强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经常处于受控状态。

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

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

关键的分部分项工程

如剪力墙结构中的钢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

关键的工程部位

如民用建筑的卫生间,关键设备的设备基础及一些关键的隐蔽工程等。

薄弱环节

即经常发生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或承包商施工质量控制无把握的环节。如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渗、漏水问题);又如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由于建筑单位初次施工,缺乏 经验 ,必须作为重点加以控制。

关键工序

如混凝土浇筑中的振捣,它对浇筑质量影响很大,又如CFG桩的钻孔,对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

如混凝土的强度,回填土的含水量、灰缝的饱满度等。

关键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

主要为人、材料、机械、环境和方法,如重型构件吊装的关键因素是人和机械,砌筑砂浆强度的关键是材料。

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质量控制点设置后,要对质量控制点进行管理、实施,这样才能使质量控制点发挥其作用。在质量控制点的实施中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有计划地组织进行过程质量审核,对审核的内容、时间、频次、人员等作出具体的部署,每年一般不得少于两次;

审查各接口部门的工作质量,接口部门之间的衔接应其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把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控制措施进行交底,务必使相关人员真正了解,并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形成书面的质量控制的交底文件;

质量管理人员要配合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对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要进行旁站监理;

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认真操作,保证各环节的施工质量;(6)按规定做好检查,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取得准确客观的第一手数据,形成书面的质量控制文件;

运用数理统计技术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和缺陷分析,找出过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过程质量控制能力。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施工中的质量检查是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人员通过质量检查或旁站监控,来确保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质量控制人员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其重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严格按方案施工

对每个方案的实施都应通过方案提出、讨论→编制→审核→修改→定稿(审批)→交底→实施几个步骤进行。

施工中有了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及操作性强的技术交底,就能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施工现场整洁规矩,机械配备合理,人员编制有序,施工流水不乱,分部工程方案科学合理。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极有力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实行“三检制”和检查验收制度、执行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为了能够使“三检制”充分发挥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这样一环扣一环,环环不放松,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如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这道工序完成后,应在质量控制人员对模板安装质量和钢筋规格、数量及绑扎质量等进行检查,形成质量检查文件签字认可后,才允许混凝土浇筑。这样就形成了分包自检、总包复检、监理验收的三级

检查制度。

成品保护质量检查

由于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容易出现二次污染、损坏和丢失,影响工程进展,增加额外费用。制定成品(半成品)保护的主要措施,并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易受污染、破坏的成品和半成品要进行标识和防护,质量控制人员应对成品保护质量经常进行巡视检查,要求分包单位对成品采取“护、包、盖,封”保护措施,发现现有保护措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工序交接检要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另外,为保护成品,还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防止后道工序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

5 结语

随着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内企业也面临着走出去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契机,努力营造我国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新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06(06).

[摘要]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同行业的竞争力度。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才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那么建筑工程的检测质量控制也就成为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本位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以及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优化措施。提高工程建筑质量,扩大建筑工程的收益提出一些借鉴思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关键要点;强化措施

建筑工程行业竞争的激烈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这是竞争的核心。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慢慢的与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不断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确定各项质量指标都满足国家的标准,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建筑安全是建筑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施工过程中最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严格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建筑质量与安全的考核与负责。

从技术管理入手,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是非常繁琐的工程建筑项目,所需要的工序不仅种类多而且复杂。这就需要有多种施工班组,对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很艰难的,要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到位,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技术管理。建筑是施工过程中技术到位了,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首先,加强技术工人技术培训,提供工人技术水平,让施工人员切实按照施工的图纸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标准去落实。其次,合理安排建筑工程过程中工程计划,保证各个环节有序稳定的进行;最后就是要做好技术交底与施工工序之间的交接工作,加强技术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符合标准。在最后交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术问题,对于工序进行交接时要做好质量检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提高产品质量。

从材料管理入手,提高材料选择的质量

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对供应原材料的'厂家进行严格的筛选,不仅仅只考虑经济方面,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质量,要把握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与资金的使用。对材料的选择应该进行“三检”,要对材料进行层层把关,同时还要避免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材料成本。

切实做好人员管理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项目工程的管理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建筑工人是工程项目的主力与中坚力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个人每个环节对建筑施工都是至关重要,所以各司其职,建立合理科学的奖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现错误的要进行惩罚,同时还要将工人的工资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等因素连接起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优化措施

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完善

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要从整个工程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进行质量的控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在设计、决策环节应保证购入质量到位的建筑用材、设计出可靠、科学的图纸,并制定专门方案加强施工质量监管,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要在建筑施工前严格进行建筑地实地勘测,对每一个可能对建筑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考虑,防患未然,避免引起建筑质量问题。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还应该选择科学的施工设施,并且选择优秀的管理者来进行设备维护,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来进行建设。

提高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与监督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为建筑施工做好各个环节的安全控制,不管是在建筑材料或者其他方面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尤其是建筑材料更要严格把关,防止建筑材料出现问题。其次是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督,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责任感以及专业技能,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最后就是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要对建筑施工的全局进行把控,确保能够使用正确的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提高施工者的技术能力

要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者的技术能力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管理人员,这个管理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等等。其次,对于一些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完善质量目标责任制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还应该完善自身的质量目标责任机制,就是要对建筑施工的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以及项目经理等各类负责人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有监督控制,责任到人,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并对所有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加以明确,保证一切质量工作均由专门责任人负责并有相应的标准。例如要保证所有人员都要认真遵循权、责、利原则,要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工作任务,促使他们能够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与配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从完善前期施工的准备工作,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材料的选择,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完善质量目标责任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玉柱,刘岩.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5(30).

[2]陈超,王霞.浅谈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4(01).

[3]陈子龙.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

[4]王国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5]胡春玲.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基础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6(05).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

[摘要]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同行业的竞争力度。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才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那么建筑工程的检测质量控制也就成为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本位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以及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优化措施。提高工程建筑质量,扩大建筑工程的收益提出一些借鉴思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关键要点;强化措施

建筑工程行业竞争的激烈促进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这是竞争的核心。随着生活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慢慢的与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所以不断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确定各项质量指标都满足国家的标准,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建筑安全是建筑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施工过程中最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严格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建筑质量与安全的考核与负责。

从技术管理入手,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是非常繁琐的工程建筑项目,所需要的工序不仅种类多而且复杂。这就需要有多种施工班组,对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很艰难的,要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到位,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技术管理。建筑是施工过程中技术到位了,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首先,加强技术工人技术培训,提供工人技术水平,让施工人员切实按照施工的图纸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标准去落实。其次,合理安排建筑工程过程中工程计划,保证各个环节有序稳定的进行;最后就是要做好技术交底与施工工序之间的交接工作,加强技术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符合标准。在最后交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术问题,对于工序进行交接时要做好质量检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提高产品质量。

从材料管理入手,提高材料选择的质量

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对供应原材料的'厂家进行严格的筛选,不仅仅只考虑经济方面,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质量,要把握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与资金的使用。对材料的选择应该进行“三检”,要对材料进行层层把关,同时还要避免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材料成本。

切实做好人员管理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项目工程的管理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建筑工人是工程项目的主力与中坚力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个人每个环节对建筑施工都是至关重要,所以各司其职,建立合理科学的奖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现错误的要进行惩罚,同时还要将工人的工资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等因素连接起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优化措施

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完善

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要从整个工程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进行质量的控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在设计、决策环节应保证购入质量到位的建筑用材、设计出可靠、科学的图纸,并制定专门方案加强施工质量监管,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要在建筑施工前严格进行建筑地实地勘测,对每一个可能对建筑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考虑,防患未然,避免引起建筑质量问题。建筑施工单位还应该还应该选择科学的施工设施,并且选择优秀的管理者来进行设备维护,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来进行建设。

提高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与监督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为建筑施工做好各个环节的安全控制,不管是在建筑材料或者其他方面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尤其是建筑材料更要严格把关,防止建筑材料出现问题。其次是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督,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责任感以及专业技能,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最后就是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要对建筑施工的全局进行把控,确保能够使用正确的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提高施工者的技术能力

要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者的技术能力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管理人员,这个管理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等等。其次,对于一些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完善质量目标责任制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还应该完善自身的质量目标责任机制,就是要对建筑施工的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以及项目经理等各类负责人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有监督控制,责任到人,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并对所有施工相关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加以明确,保证一切质量工作均由专门责任人负责并有相应的标准。例如要保证所有人员都要认真遵循权、责、利原则,要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有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工作任务,促使他们能够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与配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要从完善前期施工的准备工作,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材料的选择,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与监督以及完善质量目标责任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玉柱,刘岩.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5(30).

[2]陈超,王霞.浅谈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4(01).

[3]陈子龙.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

[4]王国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5]胡春玲.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基础上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6(05).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显得日益重要论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建筑工程管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1)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建筑企业只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的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才可以使建筑企业不断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在创新模式上落后于他人,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边跑,直到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出局,所以,建筑企业只有不停的创新管理模式,改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 方法 ,才能使建筑企业在社会上站稳脚根,提高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质量。

2)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要求。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突破性的创新思维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管理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发展才可以使建筑业平稳健康的发展下去,并为建筑公司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展,由此可见,想要建立现代建筑企业制度,就必须创新。

3)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创新是管理科学的要求,所谓管理科学是在满足现实的需要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能够为企业工程管理提供较为科学的方法,从而使企业工程管理从理论转变成行为,这对建筑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具体标准

1)要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适应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虽然说建筑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合同及其所规定的范围,但是最终却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从市场中获取项目,在市场中操作项目,在市场的竞争中提升能力,进而进入到新的竞争中,因此市场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需要适应市场需求。

2)要符合生产力发展需求。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劳动工具日益先进,设备配置新,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工具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因而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当从生产力发展的三个要素出发,对劳动工具、劳动者进行协调,采用更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方式。

3)要利于创建企业品牌地位。在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到品牌效应和 企业 文化 实质,要有利于企业品牌地位的创造,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并对 企业管理 层进行及时更新,保证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充实。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1)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管理模式是项目管理的精髓,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现阶段,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老旧的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管理问题的产生。因此,要对我国建筑业进行内在剖析,建立健全符合建筑行业生产经营特性的体系结构,使其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能够符合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2)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原则。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必须要符合弹性生产力原则和刚性产业结构的原则。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要做到充分放权,适当的将权利下放给项目部,形成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充分体现项目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同时要降低行政成本,实现符合贴进市场的要求。

3)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理念。施工企业作为项目 承包合同 的履约主体,同时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最终承担者。要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者的思想转变才能真正带动和推动整个项目管理的观念创新,从而为项目的管理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的环境。施工企业要加强项目的管理,就必须明确并处理好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工期目标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确定目标时要进行各方面的比较,通过对目标的影响分析,选择最优化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项目有效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近年,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形式也不断创新,建筑行业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建筑行业施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质量问题,建筑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人们的居住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建筑施工项目中,管理者凭借具体的手段、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监测与管理,以确保建筑项目顺利实施和建筑质量。

一、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因素

(一)材料

建筑施工材料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以及 其它 的半成品和构配件等。建筑施工材料是工程建筑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工程建筑的最终质量,建筑施工材料的选用合理、保管方法得当、性能达标、产品合格对建筑工程的最终成果影响重大。因此,施工材料在进入建筑现场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不予以进入现场,进场的施工材料需按照材料的种类和材质进行分类堆放,以减轻发放时的工作量。

(二)人

建筑施工中人员是建筑质量实现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中的人员因素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测人员等。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组织和安排施工,若管理人员的工作未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工作于建筑施工的第一线,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直接参与者,若出现问题,那么建筑工程质量必然出现问题。监测人员若监测不合理,那么将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相关人员的要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选拔优秀的人员,正确地用人员,以及做好人员的管理。

(三)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指对建筑项目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项目技术环境、项目作业环境、项目管理环境和项目周边环境等。项目技术环境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等,项目作业环境包括防护 措施 、施工作业面的规模等。项目管理环境包括管理关系的选用和合同结构的确立等,项目周边环境包括项目四周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环境条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一定影响,有利的环境条件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不力的环境条件则会阻碍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并影响其质量的控制。

(四)施工工艺与方法

建筑施工工艺与方法是指实际施工中选用的施工措施,包括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措施、先进的施工工艺、正确的施工操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三大必备因素,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倡导新方法、新工艺在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创新和完善施工工艺与方法,增强施工工艺的技术能力,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建议

(一)控制施工时的质量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质量控制点管理,对部分重点工程或薄弱环节建立相关的控制措施和检查制度。(2)质量管理手段,对质量进行随时监控,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3)调整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实际施工与方案有出入时,灵活进行施工方案调整。(4)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在发挥传统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应不断吸收新技术、新工艺的优点,并将其与传统工艺技术相结合,进行创新后应用到施工的实际中,提高工程质量。

(二)控制竣工阶段质量

建筑工程的竣工阶段意味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束,同时也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也能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简述竣工阶段应由该建筑项目的各参建方共同对项目质量进行客观、精确的等级评定,此外,为确保该建筑项目的顺利竣工和通过验收,应让相关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让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和质量标准有计划地进行建筑施工活动,确保建筑工程的按时保质完成。

(三)加强质量管理监督

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应加强质量管理监督,建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职能目标、业务职能的责任分配、施工标准、施工流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的内外沟通协调等。建立健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监督体系,才能使施工过程有据可依和有法可查,才能明确管理权利,使管理权利层层分配,是建筑工程的每一项质量管理都能够不缺位、不错位,才能够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提高其施工效率。

三、结束语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完善和发展亦是如此。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是该项工作的开展又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企业只有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对策来控制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进而实现该建筑工程对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整个社会的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比较复杂的工作,质量管理的效果将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对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建筑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与建筑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以国家质量管理为基础标准,继而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以期能够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纳米远程手术机器人系统;控制系统;漏采;开关任务

在科技发展的现阶段社会,我国的经济已呈现出成熟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因此给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为了减少开支,相应地减少了工程管理结构的人员质量;另外,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是由一些专业的著名建筑师制定的,但是在各个建筑单位中只有一张黑白分明的纸张,部分人员为了应付相关检查,所以并不能够完好地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来看,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知识,将所学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建筑实际工程当中去,合理的应对突发事件[2]。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的建筑历史比较悠久,在1950年我国提出了质量第一的建筑工程发展方针,通过精心设计与加工,能够进行相关施工与管理,因此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质量优秀的工程。举例来说,人民大会堂以及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物。1980年,我国逐渐从西方国家引进了TQM理论进行相关管理,但是此时建筑企业尚在初级阶段摸索中[3]。即使我国目前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体制发展已经过了很多年,但是建立其的质量监督制度与施工图纸审查制度等仍然处在破旧立新的阶段中,整体上的水平仍然达不到所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说,建筑工程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落实许多准备工作,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需要对相关建筑工程文件进行透彻掌握,对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再根据户主的要求为建筑工程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对建筑工程体系制度进行相应完善,制定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规范。另外,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为建筑工程提供相应的机械设备,为建筑工程的后续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保证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审查工作,加强对承包单位质量监督体系的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与否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进入到现场施工之后,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进行严格审查,明确投标文件是否有现场工作人员是否相符;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制度与质量水平考核制度进行相应检查需要注意潜在的问题,对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改造,解雇不符合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严格控制作业技术交底,承包单位保证单位技术交底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相应检查能够明确作业活动质量的高低,通过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交底工作使得建筑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质量标准以及相关工作内容,继而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方式,避免出现盲目施工现象。其次,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材料,材料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好现场材料的质量,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控制体系。从上述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机构需要根据材料进场的要求以及材料特征制定出相应的规范,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需要对技术进行相关说明,认真审查相关要求。在质量管理人员确认好材料合格之后使得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现场中,没有经过检测的材料一律不能够应用到现场施工中去。

建筑工程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慢慢新形成,且能够从后期时间的发展中观测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状况。从上述角度来看,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质量工程的严格控制,避免出现烂楼状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以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参考文献:

[1]陈宇.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4(19):577-577.

[2]周海波,孙昌礼.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阐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4(13):8749-8753.

[3]饶关洪,刘昌明.加强工程试验检测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建筑技术,2010,41(10):949-95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够贪图眼前利益不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经得起风雨的房屋建筑,才能够保障施工人员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房屋建筑;房屋建筑

1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1)施工组织不到位,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施工作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及时的整改,而是一味的根据最初的设想进行工程施工。(2)材料检验不到位,许多材料并没有经过检验试验直接进入工地进行使用。许多的材料供给方依靠关系供给原材料,原材料的标准很难达到施工的要求。(3)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未能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施工速度慢,很难达到预期的要求。(4)检验不客观,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房屋检验验收过程中,检验人员故意放水,将不合格的建筑当做合格验收,造成了后续购买者的许多困扰。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方面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策划

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策划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施工的成败,在策划制定过程中要制定关于质量的方针、目标、计划等工作内容。

对于工程项目的全面了解

在进行房屋施工过程前要熟悉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对设计图纸中关于房屋建筑的主体机构、节点构造、排水线路、照明通暖等项目进行仔细的核对。对设计图纸中以上各问题或者对图纸有任何疑义要向设计团队或者设计单位提出书面建议。在了解完图纸之后要对即将建设的工地进行详细的勘探工作,并对所有可能遇见的问题在图纸上进行详细的标注工作。

进行全面编制施工应急预案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施工进程按照当初的设想进行,必须对施工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全面编制施工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其中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的进程,水电的供给,消防设施的完善,需要的工具设备维护工作,不确定因素的应急工作,随着工程的进展对所有的可能性的问题进行重新的设计工作,才能够防患于未然,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是保障建筑最终成型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相关人员狠抓质量,实时监督。在控制施工质量的时候应该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环境变化、机器操作磨损和操作问题引起的细小差异。否则可能对建成后的整体造成损坏和不安全的风险出现。施工控制的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房屋建筑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跟脚首先要做的是对于质量的管理,其次是对于客户需求的满足。(2)团队核心管理。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团队核心竞争力,所有的工程进展都要经过核心团队的策划和指挥,因此对于核心团队培养是工作的中心,他们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好坏。(3)预防为主。建筑具有整体性,不具返工性的特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是以预防为主。所以对于核心团队和施工人员应该做好预防措施,保证房屋建筑质量。(4)恪守职业道德。在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核心的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道德规范,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施工,不能够消极怠工,滋生腐败。质量控制的因素在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要注意五个因素的控制。第一是人的控制,也就是人员规范性的整体控制,按照基本规范和操作进行施工工作;第二是材料的控制,对于材料来说必须是检验合格的;第三是对于机械设备的控制,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及时维护避免不准确造成施工方面的失误;第四是技术的控制,在控制过工程中要仔细讨论认真研究关于技术的应用,保障施工的质量,降低成本;最后一点是环境的控制,掌握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于房屋建筑的影响,以此来加强房屋建筑的质量。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影响质量的因素众多

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不仅仅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更多的是施工人员对于操作方法,规章制度、建筑工艺和资金筹备等人为因素。

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看似宏伟的建筑物,其实是由局部的细微操作构建而成,这些细微的操作如有不慎就会造成局部甚至是整体的质量事故,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材料、器材和环境的变化,否则可能出现大的问题。

容易产生第一二判断错误

所谓第一判断错误是由于仪器的不精确造成的,在检验的过程中往往可能因为机器的不精确导致数据计量出现错误,进而导致合格产品检验的结果为不合格。而第二判断错误是由于第一次检查时合格了,第二次放松了对于检查的标准,导致不合格的产品结果为合格。因此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对于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对于产品的验收结果的正确性。

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

施工的质量的好坏还受投资和进度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投资的快慢、大小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成正比。因此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关于质量和投资的关系。

4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1)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局部和整体的质量,防止返工和检验不合格的现象产生。(2)有效地调动资金,控制施工的进度,做到有序施工。(3)保障原材料进口的控制,保障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使建筑完全符合建筑要求。(4)保障市场的占有率,让消费者满意,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房屋建筑在市场上销售,保障消费者的既得利益。

5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够贪图眼前利益不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经得起风雨的房屋建筑,才能够保障施工人员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裴国忠;山西建筑2007-07-01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