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阳明心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19 05:20:20

阳明心学毕业论文

认真反思了最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似乎有一种不同的感觉。看过了《传习录》之后,自己也发现很多事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倒也没有太多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是心境的变化。 记得很久之前,在一个语文暑假作业中看到一篇对于中国当代的批判,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阳明心学对于日本的影响,写到了东乡平八郎的“一生俯首拜阳明”。从那以后,心里头种下了一颗关于阳明心学的种子。少年时代面对学业的繁复,也没有心思去看看真正的关于阳明心学的著作,只会看一些武侠玄幻类的作品来放松心情。在大学毕业后,作为一个农民之子,在走入社会后,见多了灯红酒绿的浮华世界。会天然的有种不自信,会很自卑,说话也不敢大声。虽说工作中做得认真负责,还很出色,但是那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如影随形。而在这时候,闲来无事,看过了《王阳明.一切心法》后,觉得这本书并非自己想得那么好,只是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对于一些心学的问题,用一些近现代西方哲学观点去解读,一味地以唯心主义来嘲讽。让人大感失望,要真如此,怕是阳明学就不会墙内开花墙外香了。三十岁的男人,真的是差别特别大的一群人。有人浑浑噩噩地做职场人;有人结婚生子打拼事业;有人朝不保夕食不果腹;还有人为找对象疲于奔命。而我自己的三十岁,处在了更深的迷茫中,一种深深的绝望,对于从事的工作,对于自己的行业。而这个时候,认真从《传习录》开始读起,在学习《传习录》的时候,也会看看视频网站上一些讲解。夹杂着看着市面上其他一些书,更多的时候是边看边思考。只读书不思考,会变成写书人的传话筒;而只思考不读书,会构筑一个偏执的小岛;边读书边思考,想不通的从各种平台寻找答案。终于,我看完了完整的《传习录》。怎么说呢,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总有人用鸡汤来理解心学,必须承认,心学里有鸡汤的成分,但是和鸡汤文以及成功学不同的是。心学以行为主,以边走边用边看为辅,两者不可缺少,既要以理施行,又要以行证理,同时要沉淀心境。而鸡汤文是什么,是不负责任地喊口号,不具备实际操作性,这帮人既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人性。等到韭菜们都觉悟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一套玩不下去的时候。让你积极勇敢,相信自己内心原有的力量,这肯定不是鸡汤。生活其实就是这样,心态得积极主动,用一种更宏大的价值观去看人生中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小事。你就会发现,一下子就变得好开阔。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尽力去做,不问结果,只顾前行。当然其实现在的人更多的是权衡利弊,但只要自己觉得没问题,不要犹豫不决,决定好就去做。王阳明先生能够在五百年之前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到现在的人类,必然是有他的独到之处,而最精辟的就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作为一个俗人,其实真说阳明心学或者传习录带给自己什么,我只能说带给自己真正的自信。这种从内心生出来的自信,会让你不必在乎外界怎么说。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工作中,来自外人的干扰太多了,做自己真的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而阳明心学正好提供了这个心理基础,让你不必慌张。一切看淡,不服就干。

。“心学”作为新儒学(宋明理学)的重要一脉,究其源,正如研究者所普遍认可的,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陆九渊。不过与陆九渊相比,阳明乃至整个阳明后心学显然面对的问题要更多。若以新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体系看,其形而上的理论架构的真正建立者在于朱熹。而后起的阳明学恰恰不得不面对朱熹这一形而上的显学文本,无论是从历史的渊源、语词的使用还是体系的建立上,都是如此。这是作者本人对“心学”与新儒学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此观点贯彻于本论文的始终。因此,本论文始终坚持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横向的义理陈述中,始终保持着纵向的历史观察,于传承、变化中阐明不同的心学家的全新的提问方式、思考方式。就阳明文本讲,既有与新儒学体系割舍不断的历史因缘,同时其自身又有前期、后期的不同阶段。本论文所采用的阳明心学前期、后期的阶段划分,是以“致良知”宗旨的提出为分水岭的,这与以前的研究者有较大不同。王阳明之开悟“致良知”宗旨,其一个重大的转变在于提问方式的转变。就其早期(开悟“致良知”宗旨以前)讲,两个核心的命题是“心即理”(如展开了讲,则是“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理也。”)与“存天理,去人欲”。“心体”、“性”与“天理”诸范畴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对宋儒的表述方式的继承,就其特征言,是“预设”。宋儒对“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陈述有一个“客观”的方式,在王阳明,此“客观”的方式没有了,但诸范畴作为“预设”却被现成地继承下来。因此,在回答“心体”、“性”与“天理”是什么的问题上,王阳明的表述方式无疑就欠缺了一些东西,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开悟“致良知”宗旨后所提出的“理障”、“无善无恶”的问题,正是对早期“心体”、“性”与“天理”的“预设”的悬搁。而“良知”的最大特征是由“预设”走上“现成”,是人在道德践履之感应中的当下呈现。就整体上讲,良知是一个“知情合一”的范畴,不过,阳明既以“知”命名它,则“知”的意义的彰显是阳明良知说的特色。“知”的意义可就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情感的自觉,可以说是“情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感应之契机,即“能视听言动的”(所谓感应正是在“视听言动”中实现的),可以说是“知觉”。不过,阳明对早期的“体”的预设的悬搁是不彻底的,故“体”可以由“情”(包括“情觉”)与“知”(即“知觉”)上溯去讲。由“情”(包括“情觉”)上溯讲“体”,则所谓“无善无恶”可以看作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善”的表述方式,其境界则展现在“拔本塞源”论与《大学问》的“万物一体”观中。由“知”(即“知觉”)上溯讲“体”,则“无善无恶”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其境界亦可展现为感应中的“万物一体”,但此“一体”却只是痛痒无关的不作“障碍”。从后者讲,则阳明有失儒者矩镬。由“预设”到“现成”,王阳明所带给我们的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中国心灵哲学的整体性特征的缺憾,心灵主体的分裂、解构已不可避免,否则,不仅仅认知理性无法开出,道德理性精神也不能挺立。这些,进一步表现在阳明后心学之“荡越”、演化过程中。于阳明后心学,本论文择王畿、王艮、颜钧、何心隐、罗近溪、刘宗周与黄宗羲七人而言,并于王畿后附论聂豹。择此七八人,以其各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阳明文本本身的一些问题,有些并提出了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其最著者为颜钧,为何心隐,为罗近溪,为刘宗周。如颜钧“神道设教”之玄虚,何心隐道德他律之冷峻,罗近溪由“理念”而“信念”(对于“善”)的淳朴,刘宗周于“体”上探寻“过”、“恶”的因子。他们各自凭借对儒家道德哲学的敏锐的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此四人中,三人隶属泰州,以王艮开其端也。王艮于阳明弟子中,可谓半路出家,而出身卑微,故其学说中绝少超越意识,即有超越意识,亦多属不自得处,是依样画葫芦。王艮之开泰州,可以说得之无心,然其后确实一代高似一代,至刘宗周,泰州已成为新一代的“显学”文本。当刘宗周欲重新于泰州之“荡越”中树立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学时,不得不面对泰州的“显学”文本,故表现为其义理,则过恶由隐微之“几”(所谓“意根”、“独体”都可以此“几”字当之)上见,工夫之“主静”却在于“善补过”。而王畿作为阳明“亲承末命”的得意弟子,于阳明自有其“调适上遂”的一面,但承阳明于“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弊”发挥下去,就最终脱离儒者之矩。黄宗羲以江右可补救龙溪之“弊”,依我看,此江右如其包括聂豹(黄宗羲也确实是以聂豹忝居其一),则不足补龙溪之弊。聂豹之“归寂”正是阳明由“知”(即“知觉”)上溯言“体”之“归谬”。黄宗羲作为哲学史家,自有其观察问题的敏锐处,亦不可避免其唐突。以哲学史家敏锐的眼光,能于义理上简单清楚地讲出理学家所要说明的问题,但问题的简化却带来了一些结论的唐突。就这一点讲,黄宗羲显然不如其师刘宗周深刻。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阳明心学致知班毕业论文

阳明心学274――做一名追光的人    ——致知班毕业优秀学员代表发言           (2021年1月24日星期日) 尊敬的博仁导师、大爱付出的志愿者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致知班11小组的学员陈涛,来自山东济宁市。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致知班就要毕业了,很荣兴家人们给我这个机会分享,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纵有千言万语、万千感悟,不知从何说起。借此机会,就和大家分享我最深切的体会——做一名追光的人。       阳明心学是与儒家学说一脉相承的,是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特别向往、特别想学习的一门学说。就是因为有这个想法,所以时时寻求学习的机缘。很庆幸通过朋友介绍,牵手了阳明心学的系统学习。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深切感受到,它就象和煦的阳光一样,时时照见我的良知之心,使我的工作生活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让我成为一名追光的人。       阳明先生在开篇就提出: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因为是自己一直向往学习的学问,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精心学习,认真对待,力争学有所成。从诚意班、正心班、格物班、到即将毕业的致知班,我坚持走好每一步,对待每一篇功课,认真写好每一次作业。我从没有一次应付自己的功课,我知道,有了第一次应付,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于无数次。所以,每次我都精心对待、认真完成、从不放纵自己。       每天早晨,我都按照规定动作,认真读原文,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就在听导读时专注地听博仁导师的讲解,当还不明白时,就去查阅相关资料,直至清楚明白理解为止。也许这陷入了“文字相”,但是,理解了原文,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直至运用阳明心学指导实践,更有帮助。对于博仁导师的导读,有时听两三遍,对于好的文章,我都把博仁导师的导读收藏起来,以便以后再学习。在写每日心得时,我是真正地感悟每篇中的要义,找出触动内心深处的那个点,就围绕触点而抒写心得体会。有时候,听了一遍、两遍,没产生感悟点时,我就放下,过一会再读原文、听导读,直至产生感悟点为止,这就是我每天写心得体会的要诀。       特别是在致知班,每天早晨要贴花、传家书,我都提前做好准备,还当了组长助理。很惭愧没尽到应尽的助理职责,这里我应责善的地方,也是我的一个心结,以后再有机会,我一定“改过自新”,尽职履责,服务家人。这虽是每天的必修课,看起来没有多大的用处,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就是了。别看这么小小的举动,但是意义重大。既锻炼了我的责任心,又培育了我的协作意识,更体现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在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我有过徘徊、有过彷徨、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在家人们的精神感召下,在家人们的劝说指导下,我一路学来,一路蜕变,没有掉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要是个人的话,真的早就不学习了,都是因为有这么好的团队,带动着我、鼓励着我、激励着我,一起砥砺前行,才走到了今天。从读原文、听导读、每天写心得、到一早贴花、传家书,让自己由起初的不情愿、有情绪,到现在逐步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学习的习惯,使自己的心理更加纯粹、更加干净、更加大气,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沉稳、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一毕业,早晨不再读原文、听导读、贴花、传家书,还真有点舍不得,真有点不习惯,更担心形成的好习惯,随着不再学习,把自己再打回原形。       结束就是新的开始。虽然致知班结束了,但又开启了笃行班的新征程。无论是过往的一年,还是未来的学习,感恩阳明心学的智慧指引,感恩博仁导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更感恩所有无私、大爱付出的志愿者家人们,在你们的感恩感召下,让我们在笃行班见!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又一个100天结束了。伴随着致知班的结束,我的心性成长也潜移默化又有了很多进步。

老实说,我不像一些老师在致良知上有异常巨大且显著的收获,这大概与我23岁时入门“身心灵”,而后进入心理学专业有关。但它的确 促进了以往知识的整合。

这其实也恰恰是提醒自己每天都要读专业类书籍,一个之前没太在意的好处: 阳明心学其实也是心理学的范畴 。不知不觉,我已在做这部分工作200多天,不包括额外刻意阅读、学习。

也因每日阅读原文、写功课、日行一善及反思中获得新的体悟。虽平日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也从1300多天的日记中获得了莫大的成长,但阳明心学的学习的确令我 越来越笃定这条路应该怎么走下去,要走多远。

随着觉察越深,作为第三者观察者的感受越加清晰,即便有些事还不能瞬间转变行动,但会马上看到自己的意动,然后充满善意地“看着”她, 以一种实体形象出现在我心里,微笑淡然任由她吐槽发泄,负面能量就消散的很快,掉在情绪里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短了。

也不再非要静坐冥想才能安抚探索自己,即便在路上、在骑行,同样可以,这个发现令我欣喜不已!

有很多事都不再纠结,极个别情况下,才会有剧烈的情绪起伏。

从功课内容便能看出,大部分是对原文的联想和感悟,偶尔有自己身上发生事件的心理历程,但 梳理的过程也是挖掘内心深处想法的过程。 通常整件事情写完已经了悟,有了新的视角和深度。

有天上午,接完孩子回来却被锁在门外,尝试几次密码,不对,没怎么用过都不记得了~边阅读原文、边回忆密码、等待客服解答。

原以为可能是没电,却不曾想指纹头坏了。精心准备的午餐,1-2个小时了也没吃上~ 密码不记得,备用钥匙也没带,天猫精灵没连接。 客服准备请人过来换,但官网购买,到货需要几天~ 担心暴力开锁直接搞坏了~

虽然很麻烦,但并没有太焦躁,继续阅读原文,写作业,手机下午很可能没电~

虽然很想用“一拍大腿!太好了!事上练的机会又来了”,但只是很平淡地转了念: 说不定很快有转机,即便没有,还能坏到哪里去?

没过太久,房先森记起了管理密码,尝试数遍,重新设置也就进了门。

我后来在日记中写道: 当臣服眼下,甚至低一低头,谦卑地接纳当下,不抱怨、不指责,从中看到生活给予我的,自然便有了新的结果。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点点滴滴了解自己,世界也越来越清明,极少数的情况下会出现茫然,但很快就会想起自己的初心。

最初学习阳明心学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对古代文字、智慧有更多的了解和浸入。这得益于我对古文的喜爱,甚至说是热爱,每日原文阅读这点会增加我借此文言文的密度,从而提升古文写作的能力,颇为受益。

最后:

阳明先生临终前道:“此心光明!”后安然而去。

我仿佛看到先生的音容笑貌, 相隔千百年,那种笑颜中透着从容坦荡,铺面袭来 ,不禁泪盈满眶~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没有任何不甘或遗憾、唏嘘或期望,一切事宜皆已了结 。虽不定能至,但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

感恩阳明先生的智慧指引,博仁老师的解读,所有志愿者老师们的担当与付出,以及9组小伙伴们的陪伴!感恩所有遇见!

研究阳明心学论文2000字

大明,弘治六年(1493)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会试,未能如愿。但他没有因落第而一蹶不振,又重整旗鼓,倍加努力。然后,四处找来朱熹的著作如饥似渴,刻苦钻研。当时王阳明和好友钱氏意气相投,乐意探讨如何效法成圣的问题,最后他们二人商量后决定,想要成为圣贤,务必精通朱熹所言之“格物穷理”。 两个好友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朱熹的著作中,有句程颐说的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得来全不费工夫,恰好就地取材。王阳明父亲办公的地方有不少竹子,他们二人就开始“格竹子”,于是,二人绞尽脑汁,日夜思考,但彼此毫无进展,没有格出其所以然。 三天之后,钱氏因疲劳过度而病倒了,无奈之下 不得不放弃“格竹子”;当时王阳明偏不信这个邪,更加发奋精进,夜以继日地全力“格竹子”。七天之后,王阳明身体彻底透支,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因此,二人概叹说:圣贤不太容易做,也没有力量去格物了。就这样折腾了一番就浅尝辄止,“格物”之事没见分晓就已经偃旗息鼓,放弃了格物之学。17岁时,王阳明又开始潜心修炼神仙养生之道,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他就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王阳明初次“格物”为什么会遭到失败呢?根本愿因在于他没有按照朱熹的教诲去“格物穷理”。后来清初的朱子学者陆桴亭对王阳明的这一做法也持批评的态度,他认为王阳明没有通透朱子格物穷理之旨。 在末学看来(只代表个人拙见),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是: (1)从《阳明先生大事年表1472——1529》中可见一斑。在“格竹”之前,先生12岁时,虽有“惟为圣贤方是第一”的鸿鹄之志;但并未具备有关圣贤之学的基础,除广信上饶大儒娄谅之外,并无得道高人的点化。 (2)年纪尚小也是一个问题。毕竟王阳明“格竹”是才十七八岁,而且才短短七天时间,离悟道尚远,缺乏一定的社会体验。回顾历史,如此年纪见性悟道者实属稀有;“道”乃形而上学,万物之体,不能轻而易举便可得道,需要具备一定的信心和定力。 (3)因王阳明求道心切,想急于求成;故欲速则不达。由于,悟道之心太过强烈,波动的思绪难于平静。所拥有的欲望愈大离道愈远,咫尺天涯,不能洞见无为之旨。 (4)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聪明和愚钝与道没有多大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道坚定不移的信心。圣人孔子之弟子——曾子虽头脑愚钝,但他为什么掌握了儒家精髓,得到了孔子真传。据说,孔子学派分为八派,唯曾子一派发扬光大。朱子如此解释格物:格物之“格”乃“尽”之意,穷尽事物之理,是为格物。宇宙万物都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源上来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要先穷尽“分殊”之理,经过积累之后,才能悟出大的“一理”。 王阳明“格竹”失败20年之后,具备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也夯实了悟道的基础。在贵州龙场的窝石椁内,经过长期的修行后,一天夜里恍然顿悟了“心即理”的高度统一中,切身体悟到“格物致知”。 事实上,王阳明“龙场悟道”之核心就是“心学”。探究出世之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子主张“心外求理”;而王阳明主张“心内求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二者相较之下,我认为,王阳明先生所悟才是至上真谛。因为一切万法皆具在内,而不在外。

这次的毕业论文是对我们过去一年学习成长践行的一个总结,我还是从进入阳明心学的缘起说起吧。刚开始知道阳明心学是看一位学生每天都在读书,有的时候跟他说几句话,他也只讲重点,从不闲谈,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在读些什么,他就告诉我在学习阳明心学,而且学习之后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变,每天都会给自己规定很多文章来读,并且从不落下,就算有事情耽误了,晚上不睡觉也会补上,他说这是每天的功课,必须要做完,不能够留到明天。他的这种自律引起了我的好奇,是如何的力量能够做到如此自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我之前也有读过,但也没有如此魔力。之后他看我感兴趣,就发来了我们第九期诚意班的报名链接,告诉我就是在这里边学习让他得到了改变。我当时处于一种好奇的状态也报名进入了诚意班,因为只有一个月,并没有什么压力,我也就顺利毕业。但诚意班结束之后我们进入百日正心班,那是需要三个月,这个期间刚好赶上寒假与过年,我的寒假基本在出行的路上,过年也是聚会与玩耍,根本静不下心来读原文、听导读、写作业,想想这一切事情会成为我的负累,就此有了放弃的念头。但一个月的诚意班已经有了某些习惯,在放弃的时候有很多的不舍,那中间的一周也是处于郁郁寡欢的状态,好像生活中少了什么一样,之后在我学生还有咱们学习小组群里同学的劝导下,我又重新进入了正心班的学习,并且保证学完一年,从这之后也就坚持到了我们致知班毕业。       但在格物班与致知班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事情,格物班开班不到一个月,我就要手机停用三个月,而我们每天是要听导读、写作业、上交功课的,我却没有办法每天拿到手机,这期间就有了很多纠结。我把这一切消息告知我们姬春娟组长的时候,她就开始帮我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最后终于在她不懈努力下我得到了提前写好功课组长代为上传的允许,就这样,我基本一周或十天左右可以拿到一次手机,就写好近段时间的作业和周六的家书,一次性的转发给我们组长让她每天帮我提交一篇,而自此我的每天读原文也便换成了我们的纸质版。可是导读呢,就有一部分落下了,因为手机消息存储时间的关系,有一些消息我是看不到的,但即便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到了毕业进入致知班。当进入致知班的时候又出现了事情,我们需要每天早上传家书,这个是不允许代传的,而在当时我差两周就可以完成三个月的事情拿到手机,我不想在坚持了两个半月之后败给最后两个星期,当时不仅纠结,并且很难过,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组长又开始不停地为我的事情奔波,因为此时我没有手机,没有办法去联系任何人,她就帮我各方面联系,也层层遭到拒绝,在我自己都要放弃的时候,她却冲破千难万阻,毅然决然地坚持下来。我不知道她用了多少方法,想了多少办法,最后,我的情况被予以特殊对待,两个星期家书的代传也成就了我致知班的继续学习,但此时我的心里却隐隐有种感觉,有一天我会因为手机的关系而退出我们的线上学习,因为手机停用对于我来讲是比较常见的,所以最终在致知班毕业,完成了一年的学习之后我决定停止第二轮的学习,一个是因为手机的关系,另一个我也做到了当时对他人的承诺。虽然有很多的不舍,但对于这一年的学习还算圆满,因为我有认真去走好每一步,对待每一篇功课,认真写好每一次的作业,也做到了坦然。虽然即将离开这个线上平台,但致良知已经扎根在我们心里,相信不管走到哪里,致良知是永远引领我们向前的灯塔,我们会一直以致良知为指引,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要说学习到什么那真的太多太多了,有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终极目标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让我们知道人生的终点应该是如何的,当我们站在生命终点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回顾我们的一生,拥有怎样的人生才不负世上走一遭;也有告诉我们如何立志的“立志圣则圣,立志贤则贤”,这个是人生的起点,有了志向我们才有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不然,浑浑噩噩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就像小人常立志一般,而我们要做到的是君子立长志;也有教会我们自律的“觉懒看书,则且看书”这个便是在我们有了志向之后的奋斗过程,因为每个人难免出现懈怠,在这时我们就应该事上磨,境上练,不想读书的时候偏偏让自己读书,以此来磨练我们的性子,真正做到自律;更有让我们时常自省的“君子常错,小人无过”这个则是告诉我们时刻要内观自己,我们不是完人,也许在自己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已经犯了错误,那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从自己的内心去革除过错,让私欲无处停留。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我们自律、自省、慎独、时刻保持恩悲敬。但我最喜欢博仁老师的两句话,一句是“我的人生我选择,我的选择我负责”,我觉得这句话道出了一种责任与担当,我有选择的能力,也有负责的勇气,我觉得人生就该如此,要自己坚定不移地选择自己人生所要走的路,而选好之后自己踏实、勇敢的向前走,也要承担接下来所有事件的发生。另外一句就是“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除”,我觉得这句是一种自我斗争的过程,战胜别人很容易,最难的是战胜自己,我们经常会给自己放水,找很多很多的借口让自己处于舒适圈中,所以我们就要时刻告诉自己,我们的心中也有贼,我们要去除它、攻破它,这样才能够寻得那个清澈明净的自己,真正走在致良知的路上。       说到收获那也是非常大的,就拿自律与慎独来说,一直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自律与严谨,但自从在阳明心学线上课堂学习以来,看到同学们每天所做的事情,所写的功课,我才知道自己以往所谓的自律真的仅仅只是擦边球,根本谈不到自律。通过这些学习,我觉得自己还有一些差距,但我已经从开始第一步的未知进入到第二步已知,因为从懵懂状态进入到慢慢觉醒,这是一种思维的提升,是一种自我审视的开端,并且之后升级到了第三部的行动,这是将自己的思维践行的实证,是与生活接轨的诠释,只是博仁老师说“把事情处理在未发生前”,自己现在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很庆幸已经有了觉知,就慢慢可以进入到“知行合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转换,以前的自己在事情发生之后总有些许悔恨,而现在的思维却是,总结已经发生的,考虑还未发生却可以预测的,尽量将事情圆满,应变突发情况,而且也会告诉自己,在下一次要注意,事情要处理在发生前,而不是在之后有任何的抱怨或者埋怨。从这些可以看出内心多了自我的反省,遇事不再焦虑,而是懂得自检,分析与检讨自己在事件中行为的偏差,已备下一次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       在学习阳明心学期间,我们的每天读原文、听导读、写作业自己从未落下,也因此效仿我之前的学生,每天会给自己找出文章来读,也从未落下。这一切的自律让自己都感觉有些惊讶,当这一年走过来回头去看,才发现有些看起来很难做的事情也就一天天这样做下来了,比想象中容易很多,这就又说到了博仁老师的那句“所有的困难都是想象出来的”,我不会应付每天的功课,因为当我有事要忙出现应付念头时,马上又有一个声音跟我讲,如果你今天应付了一次,你会连续不断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如果没有第一次你永远不会开始第一次,所以我就听从了另外一种声音,永远不开启第一次,从此便没有了应付。但也有很多次功课都是在喝水的时候或者去卫生间的间隙拿出手机赶紧写两句,也有在走路的时候想到一点写一点,慢慢积累出来。其实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又有哪一件事情如此用心去做呢?博仁老师说天大地大功课最大,只要你有吃饭睡觉的时间,就有写功课的时间,现在想想真是这样子的,当你把功课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也就不觉得做不到了。我也因此改变了很多习惯,因为早上传家书睡觉不再关机,在我的四象限法则里功课也被放到了紧急又重要的事件当中。其实这一切的发生与改变无不显示着功课与学习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人生每一件事情都能够像我们的功课一样去对待,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我们是做不到的呢?我们学习阳明心学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语言,更应该是学习一种精神,一种自律的精神,一种致良知的精神。       不管接下来同学们是否持续学习,我想这种精神要持续不断地留在我们的心中,融入到我们的血脉,让它指引我们的余生,让我们在以后对待每一件事情都像对待阳明心学的功课一般,都像对待我们群组的家人一般,那我们在人生终点的时候也可以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话来,我们的人生也便是无悔的人生,相信它也会照耀更多的人,用爱与良知去传递更多的美好给这个世间。

王阳明心学论文参考文献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用四句话就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字面上理解,阳明心学似乎是唯心主义,实际上阳明心学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 ,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跟西方的黑格尔哲学如出一辙,更精妙绝伦的是阳明心学不仅适用于哲学范畴,在心理学方面也是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大部分理论。由于王阳明是以儒家为核心,同时精通释,道,兵等等。可以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式的思维跟方法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至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我觉得从知行合一上来讲:可以身体力行,教孩子从实践中学习,并且理解事物的逻辑,掌握解读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致良知来讲:要教育孩子要善良,遵循自己的内心。

孔孟朱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学前教育影响,我认为要注重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一、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去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身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二、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之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阳明教育论文题目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2.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以下题目作为参考:

1、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 (或其他形象)

2、 试析《诗经》中的婚恋诗(或选“战争诗”、“农事诗”)

3、 建安文学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4、 论宫体诗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心理

5、 唐代宫廷诗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6、 浅谈唐代边塞诗的演变

7、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

8、 唐传奇中的侠客形象

9、 唐五代曲子词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

10、 宋词的跨文化传播(需选定一个角度)

汉语言文学呢,我一向建议从三个方向去写,一个是文学,一个是语言学,一个是民俗学。

对于文学呢,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明清小说居多。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明清小说其实研究得很多很多了,再难翻出新意了。真的。如果老师没有特别的要求,而你也没有什么好的方向呢,我建议几个题目,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比如明代宦官专权对文人文风的影响,比如正德文坛的大佬,李梦阳啊,王阳明啊。

比如你可以写才子佳人小说,将其中的媒介,媒约的叙事功能做一个演变对比。

比如你可以写诗歌,如果选唐诗我建议你写李贺和白居易,一个诗歌辞赋化,一个诗歌通俗化。

如果你写人,那么有很多比如袁枚,他的翻案诗值得研究研究。

如果你写当代文学,我建议写金庸或者网络玄幻,金庸呢其实有一个点,关于对传统侠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引申出一个点,如何处理情和义的关系。至于网络玄幻小说呢,我建议和先秦神话联系起来,比如山海经里面神话形象的重构。

至于选择语言学呢,这个一般不建议写,很麻烦的。比如你要写语言暴力现象,可以从语义—语用角度分析,可以集中在动画动漫上。还有的写网络新兴词缀,要是从模因理论还行。至于民俗学呢,写的一般偏少,但是真心好写。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00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00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00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00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00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00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00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00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00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00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00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