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与家乡外乡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8 19:08:56

与家乡外乡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是写在论文的最后面,例如: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

〔4〕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5〕傅道春.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百度百科是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收集起来的,可以在搜索该参考文献的具体出处,按格式写上即可。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_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吉尔伯特罗兹曼[美]:《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4]哈罗德。伯尔曼[美]:《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5]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版。

[6]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8]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一一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强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180-1980年).

[12]贺w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屈春梅:《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权司法制度之影响》,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14]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法学》,1995年第8期。-

[16]张正平:《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十大趋势》,《法商研究》,1996年第1期。

[17]张涵:《民事法学研究评述》,《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1期。

[18]吴德星:《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5期。

[19]公王样:《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20]李有星:《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9月。

[21]赵朴英:《关于实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河北法学》,1998年第3期。

[22]张爱球:《法制现代化的概念解读》,《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9月。

[23]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

[24]刘作翔:《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道路》,《西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5]汪太贤:《试论实现中国法治的模式选择》,《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26]汪进元:《法治模式论》,《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

[27]池海平:《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28]刘笃才:《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走向法治之路—20世纪的中国法治变革》,中国民主

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29]世伦、姚建宗:《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和类型》,《法制现代化研究》(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

[30]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人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1]刘旺洪,《国家与利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邻居不是陌生人———社会学家谈新型邻里关系 2005年3月28日7:32 [来源:洛阳晚报] 谁都有家,有家就有邻居。然而现在的邻里关系与以前相比已经是大相径庭。过去一个单位的人们住在一幢楼或一个院里,家长之间是同事,孩子们是同学、是伙伴,彼此见面打招呼,平时有空常串门,逢年过节礼尚往来。可现如今随着一幢幢商品房的崛起,在独门独户的居民楼里,邻里之间更多的是陌生、是漠然、是戒备,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人甚至称中国城市陌生居住时代已经到来。对此,有社会学家指出——邻居不是陌生人,城市社区和每一位居民都要通过社交功能的完善以及健康心理的培育,共同创建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有些人或许还会怀念这样的“幸福时光”:以前因为住房紧张,住在一个楼层,一个院里的几家人共用一个厨房、共用一个卫生间,就像“一家人”一样,你尝尝我家亲戚带来的特产,我帮你照看照看放学的孩子,关系十分融洽。而现在,似乎真的是经济发展了生活提高了,可邻里关系倒退了。长期从事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震宇说,这不能简单看作是社会道德的滑坡。她指出,疏离化和都市化是现在社会的特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单位的统一分房集中居住没有了,天南地北素不相识的人由于商品房的购买成了邻居。从陌生到熟悉必然会有一个过程,可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志趣的不同,邻里关系彼此疏离是不可避免的。王震宇表示,以前由于居住条件所限,邻里之间产生了许多“张家长、李家短”的纠纷。现在居住条件改善了,房间的居住功能也相对完备,在个人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保持了相对的独立空间,邻里之间的纠纷明显少了。加之一些给陌生人开门引起的治安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城市居住者的警惕和防范心理增强,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现在邻里关系今不如昔,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当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客观认识。王震宇指出,创建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和每一个居住者都应该为此而努力。因而她建议,作为社区要完善自身功能,多为社区居民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和形式,通过适当的健身和文娱活动鼓励和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消除邻里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每一个城市居民更是要培养健康的社交心理,树立邻居不是陌生人的观念,既要对危险事物保持防范心理,又不能把自己孤立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邻里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增加彼此的联系和交流,从而逐步形成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提供者: 吕淮波 发表时间:2005-6-8 21:05:24 来源于:五楼安徽众城高昕律师事务所 作者:吕淮波 律师 浏览次数:223 --------------------------------------------------------------------------------——邻里关系两人谈 主持人:社会提倡的良好的邻里关系是什么? 笔者:邻里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形形色色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邻里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他们之间如何相处,能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邻里关系,除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外,最主要的取决于邻里之间对建立他们之间的关系持什么样的态度,遵循什么样的行为准则。 我们社会倡导的邻里关系是那种遵守法律规范、符合社会公德,邻里之间有一定的思想感情交流,能够友好往来、互谅互让、守望相助的关系。 主持人:请你从工作、生活的角度谈谈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的意义。 笔者: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具有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比如从生产互助的角度看,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这一点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或者经营单位,各个家庭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对有限的农村邻里间表现的尤为明显。就目前的城市现状而言,由于许多家庭中的成员面临着下岗再就业的问题,因此良好的邻里关系也有利于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走上再就业之路。许多家庭事实上在这方面已尝到了甜头。 再比如,从生活互助的角度看,一个家庭在生活上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甚至是不幸,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其处在邻里关系较好的环境里,这个家庭往往能及时得到邻里们的安慰和同情,照顾和救济,由此能及时地克服困难,摆脱不幸。这些得到过邻里帮助的家庭,当他的邻居发生困难时,相信他们也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因此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活上相互扶助。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许多传统的美德,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远亲不如近邻”、“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就是这种传统美德在邻里关系中的写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大地倡导、发扬这些传统的美德。 另外,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分析,良好的邻里关系还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这也正是今天我们为何要选择“邻里之间”这一话题进行交流的主要原因。 主持:良好的邻里关系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有何意义? 笔者: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治安问题,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促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具有的意义,至少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邻里之间矛盾的化解,能够直接避免或者减少邻里间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在一个邻里关系良好的环境里,邻里之间往往能够自觉地采取互谅互让的方法,求得他们之间矛盾的化解,和和气气地解决好他们之间形成的纠纷。相反在一个邻里关系不良的环境里,邻里之间常会为一些丁点小事一触即发产生矛盾,轻者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重者大打出手,酿成流血事件,进而引发治安甚至是刑事案件。在社会发生的治安和刑事案件中,因不良的邻里关系酿成的占有相当的比例。 主持:良好的邻里关系还能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笔者:是这样的。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净化一个社区的社会风气,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持高不下,已成为社会治安的大问题。因此,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青少年身心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他们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强,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易受到客观环境和风气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表达了这种影响的作用。在一个长辈们讲法律、守公德,能够友好往来,能以互帮互助、互谅互让的态度处理邻里关系的环境里,青少年从小耳濡目染更多地受到正面地教化,他们就不易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反之生活在一个经常打打闹闹,邻里不安环境下的青少年,他们潜移默化更多地受到负面的影响,就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正说明了这一问题。 主持人:现在基层单位正在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的活动,请你从这一方面谈谈邻里关系对这一活动的影响。 笔者: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对违法犯罪现象的群防群治。邻里关系处得好,邻里之间必然会相互关心,当发现可能诱发违法犯罪的不安隐患时,往往能够互相提醒,共同设防,从而能够较大程度地防止或者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当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又往往能够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众人一心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从而能够有效地制止犯罪、打击犯罪。反之邻里关系处得不好,邻里之间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问他家瓦上霜,就难以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中形成合力,就极易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导致这一社区违法犯罪发案率的上升。 从以上谈的三点中不难看出,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我们不可忽视这一重要的工作。 主持人:最后请你对这一话题作一总结。 笔者:邻里之间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能共居一地,左右为邻实在是一种缘份,我们应当十分地珍惜;善待他人,善待邻里,实际上正是善待自己;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他人,更有利于自己。社会治 安的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共居一地的人建立起良好的邻里关系,为创设安宁、和谐、文明的生存环境而共同努力。 农村邻里是农村居民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经久相处、友好往来,自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它与其它农村社会群体相比,具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地域性,也就是它是一种地缘群体。二是情感性。也就是说,它是以情感为基础结合起来的群体。三是选择性。也就是人们加入哪个邻里群体,具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四是非正式性。也就是说,邻里是一个非正式群体。农村邻里的结构是指农村邻里的单位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从结构上看,农村邻里包括同质邻里和异质邻里两大类。前者是由同一血缘同一文化层次、同一职业、同一社会地位的家庭所构成的邻里。后者是由不同血缘、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所构成的邻里。农村邻里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第一,它具有生产上互助的功能。第二,它具有生活上互助的功能。第三,它具有社会治安的功能。第四,它具有社会化的功能。第五,它具有感情交流和思想交换的功能。第六,它具有调解纠纷和协调关系的功能。因此,我们要通过引导农民建立合理的邻里结构,加强邻里的精神文明建设等途径来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现代化要求的邻里关系。 新邻里关系邻居对于我们,是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纽带。“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话足以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关系是社会中的重要公共关系,如果运转良好,将对人群素质、道德水平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住房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也许不再为争过道而面红耳赤了,不必担心隔墙有耳了,可我们又都被水泥壁垒裹住了。与此同时,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你当然有权利说邻居对我来说无所谓。然而,当一个社会正在感慨邻里关系的缺失、人际关系的恶化的时候,新邻里关系的萌动,也许就意味着某种变化和希望——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社会的灵魂,被我们淡忘的邻里关系正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据调查,现在邻里之间打招呼的比例比十年前下降了,但互助互惠的比例却上升了。新邻里关系极大地体现了“人性化”——人们多了双向选择的空间。 现在的邻里关系已经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也就是说,表面上的寒暄也许少了,但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却科学有效起来。新邻里关系注重的是大家和睦相处但绝不干涉“内政”,强调的是一种距离感——众所周知,距离常常产生美。很多高尚社区都设有“住户服务中心”和“业主委员会”,邻居们有什么事情不再相互麻烦,而是直接到住户服务中心,这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化运作。 人们总是怀念从前的大院生活,说那充分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但这种密切和热闹是建立在住房窘困逼窄的基础上。说到底,是一种无奈——七十二家房客的拥挤造就了亲密,空间窄小,人的气魄也小了。相互之间了解得太多,彼此都熟悉彼此的性格和脾气,任何事都可以不胫而走,根本谈不上隐私权。 社会科学家认为,十多年前的邻里纠纷80%是与住房相关。随着住宅质量的改善,公共、私人领域划分得十分明确,从前因公私领域混淆而引起的纷争也就自然消失了。 新邻里关系实际上是居住条件改变下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条件改变了,人的思维随之而改变,一味强调某种氛围显然有点不合实际。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很深奥的社会哲学。 新邻里关系关键词:楼距, 会所 ,业主委员会, 社区建筑风格 ,私人领域 。 房子之间的距离合理,就会有好邻居。好邻居,是离我们不远不近的那个人。 上世纪70年代,邻里之间最常见的问题是谁占了谁家的走廊,谁家的煤池过了界,寸土寸金,战事纷扰。今天的房子,公用面积和私人领域已区分得相当清楚,新出现的问题是,我们的家离别人的家多远才是最合适的,多远才会让我们感觉到社区给我们的归属感,才会让我们感觉到隐蔽的生活乐趣不会被侵犯。 好的房子,应该看得到好的风景,同时应该是邻居眼中的风景,篱笆围成的花墙,让界线变得友好,即使是玫瑰上的刺,防备的也不是摘花的手。好房子和好房子之间的距离,仿佛心和心之间的距离,应该不远也不近。 随着社会流动和职业流动愈加激烈,人们对非利益性、非工作性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种需求。当同事、事业伙伴与竞争对手都在不断变化,我们更期待一种在家庭之外的稳定但与经济利益无关的关系。所以,好房子属于好的社区,好的社区应该有一个让我们感觉公共关系流畅的会所,在那里,邻居与邻居之间可以有良好的合作,能够找到想找的人。会所使我们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感,丰富了家的内涵。会所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我们的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之外,它帮助我们认识一群和我们有一样生活习惯的邻居。 好的邻居之间应该有一种互助关系。比如,一起打球,一起修花墙,一起为孩子钉秋千架。除了现实中的合作,网络世界中的合作也让邻里关系变得进退自如。邻里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有乐趣的奉献,体现自己事业之外的价值。合作与互助,让邻里关系成为最有趣的社会关系和最轻松的社会关系。担任业主委员会的一份工作,有时候就是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乐趣。 好房子和好房子之间、好房子和社区之间、好房子和自然之间、好房子的主人之间应该有默契。有默契才协调,协调才完美。 默契就是你的房子很豪华但并不会显得突兀,不会盛气凌人,不会铺张。 默契就是别人家门口是竹篱笆,你的门口就不会是罗马柱。 默契就是你的邻居不会让孩子摘你种的花,不会半夜把收音机开得声很大。因为默契,你的房子才更有价值,你的生活才更有乐趣。 好房子不但应该有一个大的私人空间,更应该有一个尊重私人空间的社区环境,最应该有一个与你互相尊重私人空间的邻居——没人半夜敲你的门,没人拿走你信箱中掉出来的报纸,没人问你房子是不是一次性付款。周末,你们都打开门互致问候。你的南瓜成熟了,你摆一个在邻居家的门口。 尊重,就是你和你的邻居们都遵守生活中的潜在规则。 那种建立在狭小空间里的热闹和亲密,永远地一去不返了。 正如瑞纳花园住户服务中心主任于永启所说的,为业主服好务是物业管理的生命线,业主满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业管理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业户有事找物业已经蔚然成风,谁还会开口麻烦邻居呢?何况,事无巨细,住户服务中心都会倾力解决,小到水管漏水、钥匙遗失,大到负责房屋租赁、转让等等,一派全面包揽的势头。 优秀的物业公司已经进入创建品牌阶段,随时随地与业主保持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是他们的必修课。物业公司通过各种沟通方式让广大业主知情、认可、支持,也要把近期内广大业主的要求和呼声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收集汇总,作为改进工作方法的重要依据。“住户服务中心”与“维修中心”24小时全天候,随时接受咨询和投诉,物业公司监控中心有网络电话直通每家每户,并在每个楼幢的入口处设有“友情提示板”。就这样,过去那种建立在狭小空间里的热闹和亲密一去不返了,邻居们通过“住户服务中心”的调控,之间的距离一天比一天适中,渐渐散发出亲切的美感。 邻里关系,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公共关系,是否运转良好,往往对这个社会中的人群素质、道德水平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住在豪华的房子中,但邻里关系缺失,亲人朋友关系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扩大带来的空间距离拉大而日渐疏远,如果生活中只剩下同事、客户等外围公共关系,生活将变得干涩乏味。 我所经历的邻里关系 怀旧的心态,用心理学分析,就是有过滤作用,把美好的留下了,把不愉快的给过滤掉了。 我住在高高的大楼上面 (鲁鹏,媒体主编) “我住在高高的大楼上面,回想那过去的好时光……” 这是我自己瞎编的歌词。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在耳边飘起,我就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哼哼,惆怅、忧伤、郁闷,无言的感觉瞬间弥漫了空空荡荡的大小房间。 我在这所谓的高档小区栖身已有几年,居住环境提升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我内心的孤独感却与日俱增。直到最近,我才知道我住的这栋楼里住着12户人家,我与他们很陌生,时间长了,彼此知道是从一个门洞进出的,大家见了面,只是礼节性地点点头,仅此而已。 现代人似乎习惯了做一个冷漠的面具套在脸上,做一个厚厚的茧把心藏起来。几年来,我不记得有邻居来敲过我家的门。我呢,只是在准备装修房子的时候,走进正在装修的邻居家学习过。小区里有业主委员会,都是些什么人,我不清楚。业主委员会能干什么,我也不得而知。我们这个小区的物业感觉还比较正规,经常在楼底下贴个告示,发个通知啥的。小区里还有超市,平常想买点什么,一个电话就会送上门。家里的下水道堵过,门把手坏过,麻烦过朋友,找过物业,物业服务态度是好,但价格很贵。 我搬来时,儿子尚小,顽皮得很,尽管我们整天教育他、训斥他,还用筷子揍过他的屁股,叫他不要在地板上蹦来跳去,否则楼底下叔叔阿姨要有意见,可时不时终也免不了弄出点动静来。楼下,年轻的夫妻没有孩子,男的上来很委婉地提过意见,时间一长,人家也不说了。我们实在是抱歉得很。 有一天,我们家的对讲门铃忽然在半夜响了,里面传出一个男的声音,说是楼上的邻居,忘了带钥匙。第二天,我爱人告诉我此人是个韩国人,我这才对上号。有一个女的和他住在一起,那女的经常在晚上10点左右牵着条小狗出来溜。女的是不是他的妻子,是不是韩国人,我都不清楚。 后来,韩国人走了。又来了一个人,也是韩国人。韩国人不懂中国人的风俗,端午节,我爱人把几棵艾蒿放到他的门前,他觉得莫名其妙。 不管怎样,儿子终于有了一个小伙伴。一楼长期空在那儿的西单元新住户搬进来了。西单元住着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女儿女婿、小外甥。这一家姓什么,干什么,我一概不知。小外甥不到2岁的样子,叫豆豆。姥爷经常抱着外甥在院子里玩,我们每天从他家门前过,儿子就和豆豆熟了。每次经过,小豆豆隔很远就叫我儿子,“牛牛,牛牛”。 牛牛愿意和羊羊玩,羊羊住在隔壁的楼上,牛牛和羊羊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是今年春节在楼底下放焰火认识的。牛牛去过一次羊羊家,玩到晚上10点多不回来,玩疯了。后来,他妈妈就不让他去人家家里了,可能羊羊的妈妈也是这样想吧。不相干的人在家里一玩就玩到晚上10点多,是够烦人的。 我是个球迷,我知道我的邻居里也有好球的。因为我经常在周末看球看到半夜,中场休息时,到阳台上抽烟,能听到邻居家的电视响。可惜,我们无法沟通。 唉,人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那种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满院子飘着饭香、鸡犬相闻的日子不会再有了。社会的确是进步了。有时,我夜里躲在阳台上看远处的大海,就想高高的大楼里面,和我一样困惑的人应该不会是少数吧?说到底,人活着,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 我的童年,天下一家 (张先生,私营业主) 弄堂里的邻居给我最快乐的记忆就是童年时的游戏岁月。跟着哥哥灵巧地穿越一条又一条错综复杂的小径,余音不绝的喊叫声就是伙伴们的集合号,不一会儿一群娃娃们便攒在一处空旷地带。所谓的空旷最多只有5平米左右的空间,但那却是我们童年的乐土。香烟牌子,弹子球,四国大战常常出现在那里。有一次,一个朋友还曾从邻家的厨房里偷出了一瓶烧菜用的白酒,我们几个有生第一次尝到了燃烧般的辛辣和刺激。 如今的高楼大厦,虽然没有了婆婆妈妈的闲话,成人的耳根得以清净,但孩子们的心里却是寂寞的。我的孩子才3岁大,但他却只懂得盯着电脑看色彩斑斓的游戏软件。我想,等他长大了,童年的记忆一定比我们舒适,但却不一定比我们快乐。邻居对于他的记忆可能只有那扇装着猫眼,冰冷的铁门。 现在,我住在一梯两户的公寓里,邻居都是相熟的,但关了家门后,却也不多来往。也许有了独立的空间,隐私权保住了,但邻居间心底的照应也被关在了各扇门的后面。每个城市其实都一样的。时代前进了,社会进步了,人文明了,但激情永远消逝了。现代的城市,有的只是温情,淡淡的,让人怅然若失。 回忆筒子楼 (李一曼,媒体编辑) 我过去住的筒子楼是个三层楼房。原来是单位的招待所,后来分给了没有房子的干部们,一家一间,三家共用一间当厨房。一层楼的人家共用一个有两排水龙头的洗漱间和一个有三个蹲位的厕所。 每天一大早,洗漱间两排面对面的水龙头边就挤满了人,好像军营或是大学生宿舍一样,大家互相只是点个头来不及说什么话,只顾低头刷牙洗脸,一片哗哗的流水声。隔壁的厕所更是紧张繁忙,因为不分男女,谁先进去谁就为同性人占领了地盘,所以我们女同胞一般起床后先把脸盆往洗漱间一放,就赶紧钻进厕所,为的是其他姐妹一会儿可以接连不断地进来方便。我通常是一边刷牙洗脸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厕所的动静,里面的女同胞方便完了就大声喊:“谁来?”我赶紧放下毛巾跑过去,我进去后,里面的人才出来,像交接班似的。这个环节如果交接不好,留下空当,女厕所就会变成男厕所,再要改朝换代可就难了。 夏天冲凉可是个麻烦事,筒子楼年久失修,洗漱间的门早就没有了,有人在门上挂了个布帘子,因为是公共场所,使用频率太高,没几天帘子就或壮烈地躺在地上浸在水里,或凄惨地不翼而飞,时间长了就没人再有耐心去挂新帘子了。走廊上人来人往,所有下班的人做饭的人都在这条走廊上来回穿梭,开着大门冲澡?男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水龙头哗哗地就冲起来,我们女同胞就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不出来。等天黑了,我们才蠢蠢欲动,一个人在外面把守,暂时冻结了走廊的人口流动,里面的人连灯也不敢开,没门帘更不会有窗帘,摸着黑三把两把地赶紧冲完,还得换别人进来。 筒子楼的生活是半集体的,集体洗脸上厕所,集体做饭刷碗筷,时间长了,感觉筒子楼里的人像一家人似的。我那时经常做饭的时候菜放到锅里才发现没盐了,旁边的小金顺手就把她家盐罐递过来,因为如此方便,所以我就更加忘记买盐买酱油,反正也缺不了。 住筒子楼冬天挺难过的。一间不大的房间,没有地方再安煤炉,八十年代已有石英电暖器,各家都用它取暖,一晚上要停电好几次,然后大家都一起出来看怎么回事,通常是保险丝烧断了,有人拿着手电,有人站在凳子上换保险丝,其余的人都围着看,灯亮了,大家松了口气回家,感觉上是大家共同烧断又共同修好了保险丝。我儿子那时还很小,一间房子住不下保姆,只好把他送到奶奶或姥姥家,我家没有孩子就不用烧电暖器了。有一年冬天非常冷,屋里的温度是0℃,我正在复习功课准备夜大的考试,冻得实在坐不住了,我就打开录音机随着音乐跳迪斯科取暖,不一会儿就跳出了汗,也把全楼的孩子都吸引了过来,他们推开我家的门,挤着小脑袋看我跳舞,我一招手孩子们就呼拉拉全进来了,我说跟着我跳,小家伙们就全扭了起来,我家好像开起了迪斯科舞厅,我要继续看书的时候,孩子们都不想走了。 我早就住上了单元套房,暖气煤气一应俱全,也不再停电了。关上门是自己一家人的天地,打开门可再没有筒子楼的热闹了,甚至住了好几年还不知道楼道里的邻居姓什么。而且我现在绝不敢忘了买盐和酱油,即使发生断顿,也不好意思为了一勺盐敲开邻居的防盗门,只好关上煤气,下楼到市场上去买。这时不免就怀念起筒子楼来了。 逃出老房子 (乔天呓,39岁,大学教师) 不瞒你说,我是从老房子里“逃”出来的,而且再也不想回去。房子很旧,里面住了许多户人家,谁家有什么事都瞒不住,甚至连隔壁男主人夜里打不打呼噜都听得到。邻居大妈见天问你吃没吃,从公共走道里走一趟,每一家的情况你不想看也直往你眼睛里钻,每天一到烧饭的时候,一走廊的油烟呛得人睁不开眼,至于夫妻吵架、孩子挨揍更是全院尽知。针对公共空间,每家每户巧取豪夺,由此成为各种战役的导火索。 居委主任管劝架 (王淑香,70岁,前居委会主任) 我当居委主任多年,你说那时邻居关系好是好,但是一个礼拜里面,没有三两桩邻里纠纷不过关。抢公用位置啊,你盘踞一只煤炉,我垒一个煤池,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打得鼻青眼肿。我这个居委主任成了“劝架专家”。 那时候,一家绊嘴,八家来劝。隔壁邻居其实不是隔着墙壁,而是隔着一块三合板。小夫妻间有点小矛盾,非常容易变成邻居吃饭时凑在一起议论的当天新闻。现在想起来了,住在那样的环境里实在是蛮艰难的。 邻里敬如宾 (陈乾,外企部门经理) 今天,邻居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也体现着都市人的文明与素质。一切美好的交往从微笑开始,微笑点头

与家乡特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中国的八大菜系之外,有很多的地方特色菜,离开家乡十载岁月,自己很少做饭的人,凭着年少时的记忆回忆着家乡菜的风味.革命老区江西那片红土地位于长江中下流交接处的南岸,负江带湖,翠峰环立,沃野千里,风光绮丽。江西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的特点,加上江西河湖众多,适宜种植水稻和发展水产业,故江西一向也被誉为美丽富绕的鱼米之乡。一、赣菜的沿革与特征江西在秦汉时期,鱼米之乡的特色已趋明显,据东晋时人雷次宗云:江西"地方千里,水路四通„„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雷次宗:《豫章记》。江西饮食文化就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又取八方精华,从而形成了今日有独特风味的赣菜。江西传统饮食,据罗金先生研究,具有"两概括,一综合"的特点,详见罗金先生:《江西古代饮食特点》,《江西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罗金先生指出:所谓两概括,即吴楚饮食文化的概括,南北饮食文化的概括;一综合,即俗家饮食与佛道宗教文化的综合。江西属吴头楚尾,部分地区又属越,所以江西人的饮食习惯具有吴、楚、越的特点。嗜辣成性,不亚于湖南、四川。赣西地域,连炒盘小白菜都要下大量辣椒粉,故此,人们常以"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来概括江西、湖南、四川三省嗜辣习惯。佐以甜味,这原为吴菜风味,但赣抚平原也喜在菜肴中放糖,如红烧肉、糖醋鱼之类,这都属吴菜风味。吃生吃鲜,这又为越菜风味,如赣南、赣东的鱼生、鱼丸、鱼泡、烫鲜虾、活鲤鱼等。赣东属吴越之"越",赣南属百越之"越",所以江西的越菜风味既含浙江风味,又含广东风味。广东人喜食蛇、蛙、鼠,赣南人也喜食之。由此可见,江西饮食文化兼有蜀、湘、鄂、皖、浙、粤风味,在多种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江西由于地处南北主要通道之上,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南来北往者络绎不绝。客商们为江西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饮食制作,并融进到江西的饮食文化之中,使江西古代饮食具 有南北饮食的概括性。如峡江的牛肉炒粉,将西北回民吃牛肉的习惯与江西人爱吃米粉相结合,形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大众小吃;江西的锅贴饺子,本为北方食品,但因江西盛产植物油,贴饺时下油多,配馅时下料重,特别姜末、葱花、胡椒粉、热水烫面擀皮,成为独具特色的江西锅贴饺。江西古代饮食,具有俗家饮食与佛道等宗教饮食综合的特点。江西以道教为中心,自张道陵于江西创符派道教后,丹炉派道教亦于江西境内传开,葛玄祖孙先后在江西开炉炼丹。受道教影响,江西饮食很注意养身之道,药膳成了江西饮食的一大特色。如暴炒枸杞叶、肉炒车前草、木槿花蒸蛋、百合焖肉、油炸天门冬、淮山墩肉等大众菜,既芳香可口,又有防病养身之功效。二、赣菜的构成与菜式(一)构成赣菜是由南昌、鄱阳湖区和赣南地区菜构成。这三地菜肴的共同特色是:味浓、油重、主料突出、注意保持原汁原味。在品味上侧重咸、香、辣;在质地上讲究酥烂、脆、嫩;在烹调上以烧、焖、蒸、炖、炒见称。炒菜重油,保持鲜嫩,如赣州名菜"小炒鱼"。蒸或炖的菜,保持原汁,不失原味,既保全营养,又有补益,如"清蒸荷包红鲤鱼"、"清炖乌骨鸡"。焖制的菜,酥烂,味香而浓,如久负盛名的"三杯鸡"。这三地菜肴的不同之处是:南昌菜吸取了本省和外地的一些地方风味的长处,善于变化,花色品种较多,讲究配色造型;鄱阳湖区的菜则以烹制鱼、虾、蟹水产品见长,选料注重活生时鲜,味道清鲜;赣南菜制作精细,注重刀工火候,汁浓芡稠,对鲜鱼的烹制有独到之处,如"小炒"、"鱼饼"、"鱼饺"素有赣州"三鱼"之称。(二)菜式赣菜的菜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既有各种筵席菜,也有适应家庭便宴和民众聚餐的菜肴。江西筵席菜肴有以鱼为主的鱼席,也有以咸鲜兼辣的地方风味菜肴,并配以时令蔬菜、水果,组合新颖,品种繁多。江西传统筵席的主要菜肴品种有:海参眉毛肉丸、三杯鸡、红酥肉、南丰鱼丝、文山里脊丁、清炖武山鸡、清蒸荷包鲤鱼、炒血鸭、小炒鱼、炒石鸡等。家庭宴会菜式,习惯用全鸡、全鸭、全鱼制作的菜,此外,号称四星望月的粉蒸鱼就是一道著名的家宴菜。常用的家宴菜有:白浇鳙鱼头、红松鱼、香菇炖鸡、炒米粉、永新狗肉等。大众化菜式亦称家常菜,这种菜式取料方便,制作简单,一般家庭随时都可制作,餐馆中也有家常菜的供应,常见的家常菜有:腊肉、米粉肉、家乡肉、黄瓜拌肚尖、糖醋鲫鱼、炒三冬等。另外,单独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赣西地区萍乡市的家常菜的风味特点:1、辣、基本上每道菜都会见到不同的辣椒:有的是新鲜的,有的是干的红辣椒,会根据菜的原味来配上不同辣度的辣椒,有点“万里江山一片红”的感觉。无辣不成菜,好像成了经典的口传秘诀了!2、原汁原味这是每道菜的本色的真实口味,保持主料的味道是每道菜的关键,不允许作假,像其他地方的菜,苦的加糖将原味改变,就和做人一样,必须真实,绝对不允许存在做作与虚伪;所以放辣椒时会根据菜的原味来配料,目的就是这个了,比如夏天苦瓜(又称“凉瓜”)的,做出来的菜就是苦的,不管是做成鸡蛋苦瓜还是其他菜品,可是菜还是苦的,吃完后嘴里会留下一种凉凉的余味;还有就是冬天的腊肉,有的会就用蒸,熟透后就会散发出香喷喷的气味,有点香飘千里的气势,吃完后余香留口;有时也会将蒸熟的腊肉加入辣椒粉和其他佐料加以过火炒,风味就有了香辣的特点。3、熟乍一看,不知情的人都会不以为然,在大陆,谁家还吃生的不成,不是指一般的生与熟的概念,比如:经常在菜的配料里面出现的大蒜、姜、辣椒等,必须熟透才行,家乡的人都不吃生的,一般只要大蒜五分熟都不会吃的,还有很多的主料都是必需做熟才才行,这就是地方口味的特点了。在北京八年的生活,已经习以为常了,也经常可以看到食客们吃生的大蒜、大葱、甚至是辣椒,在萍乡绝对是见不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4、货真价实分量绝对真实,这就是家乡菜的第一大特点,从来不在乎每道菜的分量,绝对的货真价实,实惠是外来的客人的第一感觉,也是家乡人的一大特点;记得本人有一次回老家请同学吃饭,不到一百元人民币,干掉了一大桌的美味佳肴,一般在稍微消费水平高一点的南昌或者长沙,也许就该四百到五百元了,更不用说到了京城了,应该在六到八百元人民币。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小的细节,因为笔者也离开家乡近十载,只是凭着对家乡菜的记忆写出来的,也已经不忠于和喜欢辣味了,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吧?没有借口,努力改变!为了自己没有办法,在最初来到广东深圳时,也是不习惯没有辣椒的日子,后来逐渐可以离开它了,也许“时间会改变一切”说得没有错!最后向大家介绍几家在北京的比较传统或者说正宗点的江西风味餐馆,绝非商业广告,有的是本人以江西人的口味去品尝过的或者老板就是老乡而且是朋友哦:1、北京赣江人家饭庄饭庄内部装修是按照江西乡下农家的风调设计的,饭庄老板是赣南人,同时又是做装饰装潢的;走进饭庄可以看到用南方下雨时,农民伯伯用来挡雨的斗笠、蓑衣,用来耕地用的犁耙、锄头等等,别有一番情趣哦!特色的老家土菜、自制米酒、而且是正宗的龙南人主理,主料都来自江西特产、土产。2、赣南人家大酒楼老板是江西人,厨师、服务员,还有一些菜的原料也大都来自江西,属于一家比较老的酒楼,里面的装修不是很好,顾客主要是附近几大小区的住户,还有一些远道而来知道的老乡会在此聚餐。所有菜品都是很“土”的,没有吃过的,会以为到了农村,当然也有一些北方的大众菜,也许是为了照顾一些吃不习惯或者不适用的顾客吧!3、江西瓦罐这家瓦罐是有很久的历史的了,在清风街2号那个小区建起来就有了,从别的地方搬迁过来的,很多都要在中午或者晚上早点到才能吃到瓦罐,很多闻名而来的因为时间晚了,而吃不到瓦罐,还有就是里面的地方太小,因为服务员多数都是外请的,服务不是太热情,人稍微多一点,点菜时就需要等待,菜品和风味还是属于正宗的江西地方风味,大多数的原料也是来自江西土产;人均消费在40元左右;就在北三环马甸桥的西边,双秀公园东,三环路南,开车的需要在北太平庄桥从西往东开,最大的好处就是饭店附近有停车的地方而且停车不用收费。4、江西瓦罐在复兴门桥西南路西,笔者只是很久以前和朋友去过一次,那次主要是玩去的,所以对于食物没有太多的在意,已经不是有太多的记忆。另外在亚运村附近有三两家江西瓦罐和江西风味的餐馆,爱好的食客朋友可以搭伴去吃,一般消费都是很低的,在京能够吃到江西正宗风味的地方还有好几家,以后在笔者亲自去试验过后再向朋友们推荐好了!爱那山、爱那水、爱那人、那竹林、那里的一切,家乡的一切,亲人的所在,吃着家乡的美味念着家乡的亲人,身在异乡流浪的客!参考文献:《江西文化史》《江西饮食指南》楼主~你看这个行吗?

粥秀文化一枝花——论粥食与文化的延伸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把规模化生产和餐饮文化发展锁定在连锁化同步行进中,更有一些企业把睿智目光聚焦膨胀在挖掘宣传餐饮文化基础

[1]夏日“粥文化”[J]. 精品(健康),2007,(8). [2]艺恬. 源远流长的中国药粥文化[J]. 食品与生活,2005,(3). [3]文君. 米食粥文化[J]. 垦殖与稻作,2004,(1). [4]竹林君. 食粥文化[J]. 中国保健营养,2003,(4). [5]周宇. 中国粥文化漫谈[J]. 食品与生活,2002,(3). [6]傅维康. 粥品与粥文化[J]. 医古文知识,2001,(4). [7]孙启明. 我国的粥文化(Ⅰ)[J]. 家庭中医药,2000,(8). [8]孙启明. 我国的粥文化(Ⅱ)[J]. 家庭中医药,2000,(9). [9]治平. 药粥文化源远流长[J]. 食品与生活,1999,(4).

与家乡胡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的最古老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我去了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 胡杨,是最坚忍的树。能在零上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 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那种遇强更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村庄,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所有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最包容的树。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它们和谐共生。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能深达20米去寻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根植于大地。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枝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大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在塔里木我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枯杨,它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着。 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两千年前,西域为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三十六国的西域文明。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 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他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仍然留下。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入地即干的沙土上,就能化出漫天的甘露,让这批战士继续屹立在那里奋勇杀敌。 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的胡杨,我担心他们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想哭,想为那些仍继续拼搏的战士而哭,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也许这些苦涩的泪水能化成蒙蒙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然而我不会哭,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疗治,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胡杨,或称“胡桐”。它和一般的杨树不同,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的含盐量很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照样枝繁叶茂。人们赞美胡杨为“沙漠的脊梁”。 胡杨有特殊的生存本领。它的根可以扎到1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取地下水,体内还能贮存大量的水分,可防干旱。胡杨的细胞有特殊的机能,不受碱水的伤害;细胞液的浓度很高,能不断地从含有盐碱的地下水中吸取水分和养料。折断胡杨的树枝,从断口处流出的树液蒸发后就留下生物碱。胡杨碱除食用外,还可制造肥皂,或用来制革。人们利用胡杨生产碱,一株大胡杨树一年可生产几十斤碱。胡杨是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在六千多万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它是落叶乔木,树高15——30米,幼树和嫩枝上密生柔毛。叶子变异很大,在幼树或嫩枝上的叶呈线状披针形,而中年树上的叶于却变成卵形或肾形,所以又称异叶杨。开紫红色披针形花,结长椭圆形葫果。胡杨还能从根部萌生幼苗,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 胡杨生长较快,它的叶子可作饲料,木材耐水耐腐,是造桥的特质材,也可用于造纸和制作家俱。胡杨林可以阻挡风沙,绿化环境;保护农田,是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两岸或地下水较高地方的重要造林树种。 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树被世居于此的维吾尔族人称为“英雄树”,有“长着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烂一千年”的说法。胡杨是随青藏高原隆起而出现的古老树种,中国塔里木盆地分布着世界最大的胡杨原始森林。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带,胡杨可将根扎进地下1O多米,顽强地支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 置身塔克拉玛干沙漠,看着一株株与命运抗争的胡杨,令人由衷地感叹生命的顽强。从合抱粗的老树,到不及盈握的细枝,横逸竖斜,杂芜而立。然而,无论柔弱,无论苍老,总有一抹生命的绿色点染着枝梢。很少有人能够明白,正是无言流淌的塔里木河孕育出这一片片不屈的生命。 在沙漠腹地生活着二十多种土著动、植物,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适应着干旱多风的大漠。塔克拉玛干沙生植物仰仗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及其发达的根系,顽强地生存着。有人测量了红柳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比值竟达20:1。芦苇发达的水平根系是其得以在沙地上稳定扩散种群、维持群落繁衍的根本保证。大部分多年生植物就是*根茎繁殖和延伸的。 除了很繁,沙生植物的另一特点是种子或果实长有冠毛或翅片,可以借助风媒传播后代。如芦苇、沙拐枣、罗布麻、*枝葱等。但在缺少地表水的沙漠瀚海中,大量的种子很难找到发芽的机会,只有在低洼、潮湿的丘间地上才有可能生根。 沙漠植物还有许多特点。如多乳汁的夹竹科植物罗布麻、菊科*枝鸦葱、萝藦拉牛皮消等,不仅有利于抵御风沙的破坏,还可以减少酷热和于旱引起的强烈蒸发。还有一些植物叶片虽然退化,或变成膜、鞘、革质等,同样也可以抵抗狂风,减少蒸发。漫长的冬季,那些枯而不落,甚至是枯而不黄的植物成了沙漠中又一迷人景色。

沙漠沙漠,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沙漠有仙人掌、有骆驼……但是我最敬慕的是沙漠英雄树——胡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胡杨 作文 初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胡杨作文初二1

胡杨,一个神奇的树种,有着类似于凤凰涅槃的生长:春夏为绿,深秋为黄,冬天为红。胡杨树生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松!胡杨有顽强的性格,也有独特的美。人称“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所以我们应该如胡杨一样挺拔,一样坚韧。三毛说过:“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这就是胡杨精神,不仅挺拔坚韧,而且永垂不朽。所以作为我们应该学习胡杨,一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具备必胜的信心。胡杨立定于沙海之中,深根于戈壁滩之上。在茫茫戈壁默默地期待着一个又一个的明天,没有任何生命能和胡杨相比,没有一 种植 物那么持久地坚守在一片贫瘠和少水的沙滩。也正是这一份信念的坚守,才成就了胡杨三个千年的不朽传奇。作为学生我们在面对学习的困难时,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坚持,少一些懒惰多一丝勤奋,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那么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节节高,我们将会吸取知识食粮,投身于试卷的海洋,努力提升自身的学识。二是要敢于拼搏,才能在逆境中成长进步。胡杨是唯一能在戈壁沙漠上扎根的树种,可以忍受沙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的忍耐力极强、其根扎于地下可伸展五十多米,以吸取地下水分。这就是它为什么能适应恶劣环境的生长,这是何等的拼搏精神。我们在面对失败,面对恐惧时,应该勇往直前,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难题不应该放弃,而是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且积累 经验 , 总结 分析,避免以后犯错。三是要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发展生存的空间。胡杨树一般矮小粗壮,中间常有空洞。这是因为只靠地下水维持树的生长是很艰难的,其树的内层老年部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便自行退让,枯死,久而久之变形成了非细菌性腐蚀的中空,而树的外层仍然生机旺盛的生长。这种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生长模式,使得胡杨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毅然立定于大漠沙海之中,深根于戈壁荒滩之上,有了“沙漠的脊梁”的美称。因此学习过程中,总结错误的经验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吸取老师的经验 方法 ,学长学姐的教学 笔记本 最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 学习方法 。

胡杨树,象征着坚韧不拔,永不退缩的精神。在碰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希望我们保持一种胡杨树的精神,不畏强暴,战腥风、斗血雨的精神意志,抒写自己高中生活华丽的篇章。

关于胡杨作文初二2

2019年的金秋十月,我们一家人来到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的金塔沙漠胡杨林旅游。这个季节是观赏胡杨林最好的季节。

一进景区大门,就看到了沙海,那里长满了沙枣树。沙枣树干上是没有刺的,但枝条上是有刺的。它有着很好的耐旱、耐风沙的能力。因为景区面积很大,所以我们乘坐景区电瓶车游览。看完了沙枣树,我们直奔金波湖,主景区是以金波湖为中心的胡杨林。当我看到蓝天、白云、阳光映衬下的胡杨林,不禁感慨道:“世间竟有如此美丽动人的风景。”那金黄的颜色,黄的纯粹、黄的热烈,让人感觉到它的热情。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胡杨林的倒影与蓝天、白云形成水天一色的美景。倒影中的胡杨林是那样的柔美,仿佛是一副美妙绝伦的油画。我和哥哥来到一棵胡杨树下,仰视着它。透过树叶的缝隙看到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感觉所有的景色都成了五彩的童话色。十月的胡杨,绿色的树叶有的已经变黄,树叶的形状有些像枫树叶。已经变黄的胡杨树,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戈壁滩中如钻石一般璀璨夺目。忽然一片树叶打着旋儿随微风飘舞着,直到最后才勉强地落到地上。

沿着沙土铺就的林间小道,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观赏。站在湖边,环顾周四周,我不由得感叹:“太美了!”说起胡杨林,不得不引用一句话:“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这是说胡杨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十分珍贵,被世人称为“英雄树”。由于风沙和干旱的气候影响,很多胡杨树造型奇特,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宛若游龙,有的像骏马扬蹄,有的如盘龙虎踞,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使我更加迷恋。人们常说胡杨的品格是坚毅、自强不息,在风霜雪雨中忠诚地守望家园。而我却觉得那一排排的胡杨树就像是守卫国门的哨兵,千百年来,胡杨就像战士一样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胡杨树更让我感受到了在逆境之中,不退缩,不放弃。

十月份的甘肃,白天总是很短。下午5点天就慢慢暗下来,温度也跟着下降了。傍晚时分,胡杨林由金黄色变成了浅橘色。那颜色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依然能闻到沙枣花扑鼻的清香;依然能感受到白杨树挺拔耸立的样子;依然能看见胡杨树守护边关的姿态。再见,胡杨林。终有一日,我会回来看你。

关于胡杨作文初二3

在一片荒凉的沙漠里,有一棵美丽的胡杨树。她和可爱的仙人掌是好朋友,可是他们只是笔友,一次也没有见面,只能写信给对方。那些信都是老实的骆驼在负责传送。

终于有一天,胡杨树想和仙人掌见面。于是,她让骆驼把仙人掌送过来。骆驼小心翼翼地把仙人掌包起来,免得刺痛自己,放在两个驼峰之间就上路了。从日出走到夜幕降临,骆驼终于到了胡杨树下,骆驼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就趴在树下休息。

在胡杨树旁,还住着一条凶狠的蛇和一只凶恶的蝎子,他俩经常在一起干坏事。蝎子发现骆驼背上有一个包裹,以为里面是很多美食。他飞快地跑回去和蛇商量,该怎样把包裹抢过来。蛇想了想说:“要不等骆驼睡着了,我把他的脚都缠住,你就把包裹拿过来?”蝎子挥舞着自己的两把大毒钳,连忙点头说:“可以,就这么办!”

这时,月亮已经高挂头顶了,周围一片安静。骆驼在胡杨树下睡得正香呢!蛇偷偷地把骆驼的脚都缠住,蝎子趁机爬上驼峰。就在这危急时刻,胡杨树发现了这两个可怕的家伙又要干坏事了,她屏住呼吸,赶紧用力摇动自己的身子,让树叶飘落在骆驼的头上。骆驼的鼻孔被树叶盖住了,他猛地打了个喷嚏,醒了过来。骆驼发现自己的脚被蛇缠住了,就用力挣扎,把蛇给踩死了。蝎子已经爬进包裹,发现包裹里是棵多刺的仙人掌,慌乱中蝎子的腹部还被刺扎痛了。他气急败坏地从包裹里爬出来,跳到沙地上想逃跑,正巧被骆驼一脚踩死了。

胡杨和骆驼都在为彼此的勇敢和机智感到高兴,仙人掌探出头说:“这真是一次惊险的旅行啊!”

关于胡杨作文初二4

有人喜爱险峰峻岭上的苍松翠柏;有人喜爱婀娜多姿的垂柳,我却更钟情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顽强不屈的胡杨。

去年暑期,我有幸去了一趟新疆,亲眼目睹了生长在大沙漠里的原始树种——胡杨。乘车从新疆库尔勒出发,汽车如一叶扁舟,颠簸了三个小时后来到轮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漠公路便从这里伸进了沙浪滔天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举目望去,沙漠中的沙丘一个接一个,沙漠公路像黑色长龙在沙海上翻腾,远处用枝条、芦苇扎成的草栅栏为公路挡风防沙;以柔性草和碾压的芦苇材料扎成不同尺寸的方格像龙鳞庇护着这条交通动脉,也像一张神奇的大网罩住了下面肆虐的沙。夏天干热空气升腾形成沙漠奇观——龙卷风,远望像股股大漠孤烟,又宛如根根擎天玉柱。这里极其干燥,虽然中午酷热,却感觉不到出汗,因为汗液刚从皮肤探出头,就被扑面而来的干热风一掠而去。在这里,每颗沙子都张着吞噬生命的大口。一刹那,我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这个世界的可爱。

胡杨从大漠中伸出绿色的大手向人们致意。我走进胡杨林,脚步异乎寻常地缓慢,出于对胡杨树生存艰难的理解,以及顽强生命力的敬重,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不愿踩着任何一股胡杨树周围的粗根,胡杨树生长在干旱的沙漠中,因其具有非同一般的顽强生命力,所以被人们誉为英雄树,这一点我是很赞赏的。

它们已经在这里与黄沙苦斗了几千年。胡杨不像钻天杨笔直伟岸,也不像垂柳婀娜多姿。它甚至有些怪诞,根部得水气之先长成柳,树冠干旱缺水变为杨,你一个人兼容了男女两种性格,既英勇顽强,又能以柔克刚。为了生存它不停地改变着性格,改造着自身。胡杨冠疏杆粗,那是它剃去绿发避日,撑起肚皮储水,与风斗,与沙斗,枝如铁,杆如钢,冠如伞,筑起了一道沙漠风景线。

胡杨树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显示出勇士的豪迈气慨,它的生命旅程正是一个人人生的浓缩。春天胡杨树枝头现出嫩绿的幼芽,就是人的童年时代,吸取营养快速成长,夏天胡杨树枝叶蓬蓬勃勃,好似人步入青年时代而生机勃发,秋天胡杨树用满树金黄的叶子,恰似人到年富力强之际正好创造人生的辉煌,冬天胡杨树在寒风中落尽最后一片叶子,如同人生最后的谢幕。

胡杨生命力极强,缺水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干枯的胡杨形态怪异,它们像与风沙肉搏的尖兵,弹尽粮绝,困死沙场,临死余怒未消,气炸胸膛。多少年过去了,今天仍然能看到白森森开裂的树膛,他们有的如怪兽仰面长啸,仿佛发誓来世变狮化虎也要再战沙魔。

我爱沙漠中的胡杨,它油绿的枝叶没有春天的幼苗那样娇嫩,但它也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如何使人生像胡杨林一样绚丽多彩,是胡杨树给我的思考——珍爱生命,无愧光阴。

关于胡杨作文初二5

“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大家还记得《西风胡杨》这篇让无数人震撼的课文吗?伴随着日出,我们开着车朝向往已久的胡杨林驶去。你是不知道啊,我们为了看胡杨林,是驾车一千七百公里路赶来的。

终于,在星期三早上六点三十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一内蒙古额济纳旗,这里也有很壮观的胡杨林。走进胡杨林,放眼望去,满是一片金黄,我仿佛走进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看到这如画一般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加快步伐,投入了胡杨林的怀抱。

胡杨真不愧是美丽而又坚韧的树。胡杨树干粗壮结实,就算长在蛮荒之地,它也是卯足了劲儿往上长,毫不屈服于自己的生长环境,即使那些倒下去的胡杨也不腐朽。胡杨的树叶跟银杏树叶不一样,它的树叶犹如一个个金黄色的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秋天,胡杨的树叶大部分是呈黄色的,少数叶子是红黄相间和黄绿相间。黄的似金,红的似火,绿的似翠。

突然,有一阵微风吹来,胡杨的树叶轻轻摇曳着,像金黄的波浪。仔细一听,耳边传来“沙沙沙”悦耳的声音。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所有烦心事都抛到脑后了。

胡杨真是千姿百态啊!有些胡杨是两棵长到一块儿了,不过树干没有挨着,但是树枝却都延伸到对方那里去了,形成一种友好的亲昵的感觉。嘘,听!胡杨在说悄悄话。我偷偷跑过去,想听听它们在说什么。嗯,它们在说:“你看怎么有这么多人来看我们?”“肯定是因为我们太美了!”有的则独树一帜,自己静静的斜着身子站在湖畔边,欣赏着如镜一般清晰的湖面上的自己。看到这么亭亭玉立的树,我怎能按捺住自己的激动呢?便让老妈给我和胡杨拍了一张合影。再往前走,我看见了一大片壮阔的胡杨林,秋风吹来,胡杨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好像在向我们齐声高呼:“欢迎你的到来!”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去繁华的都市看祖国的繁荣富强,但是我们看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宏伟壮观,领略到了胡杨林的美丽壮阔。

关于胡杨作文初二5篇相关 文章 :

★ 描写胡杨树的作文

胡杨,号称沙漠三剑客之一,是新疆特有的植物,它生活在沙漠,是古老的杨树,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胡杨树很希奇,同一棵树上可以生长着三种叶子,有的像杨树的叶子,椭圆形;有的像弯弯的眉毛,是柳叶;有的像火红的枫叶,故又叫“三叶树”不同的叶子集于一棵树,很事奇特。夏天胡杨的叶子很厚,上面有一层像蜡一样的东西,你知道吗?因为新疆夏天太热,水分容易蒸发,这层蜡是为了不让水分蒸发。秋天新疆最美的季节,也是我们去胡杨林最好的时候,那时,叶子黄了,叶子落下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天空中飞舞。这时我们进去烧烤,那可太好了,吃着烧烤,欣赏着胡杨的金黄,那可太美了其实我最佩服胡杨树了,它可以活一千年,然后死了,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犹如我们新疆人,我从小就要学习胡杨树这种不屈向上,永不倒下的精神。我赞美你,胡杨,不久的将来我也是一个永不屈服的胡杨。多少年来,胡杨历经磨难却始终没有倒下,它们坚强,坚韧不拔的品质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与家乡桂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我爱家乡的桂花树优秀作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得家乡有一棵上千年的桂花树,每逢金秋十月便会飘香四起,金黄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为火红的金秋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得那时每到桂花开放的那几天,我便会与几个小朋友相约到桂花树下玩耍,最常玩的就是几个人在树下拉直一块布,之后一个人爬到树上摇动树枝。接下来就是漫天的花瓣雨了。小伙伴们坐在布上一边享受着花香一边吃着手里的零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呀!

这株桂花树大得几个大人把手拉起来也抱不完呢!我和我最好的伙伴每晚吃饭过后都会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这里骑自行车,我总喜欢从桂花树的花台上骑着车冲下去,做出一些危险的动作来显示自己的勇敢,父母开始很担心,但时间一长,他们就习以为常了。

每到被父母打骂或感到不快时,我都会来到这里。伤心时我会抱着树哭,不快乐时我会不停的在桂花树上爬上爬下,直到不再伤心为止。

这棵桂花树,是我童年的“平安港”,也是我的“避风港”。这里充满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可是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搬家了,我离开了这棵桂花树。当我再度伤心时,我就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妈妈知道我在找什么,于是。就给我买了一株兰花草,但是这株兰花草怎么也代替不了家乡的那棵桂花树在我心中的位置。

我离开家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闻着不时飘过我鼻尖的桂花香,我脑海中悠远的记忆又被勾起。

我的家乡有一棵很出名的桂花树,这棵桂花树有了百年的历史。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久的历史,家乡的这一棵桂花树有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是一个关于孝的传说。

百年以前,这里没有桂花树,但是在如今桂花树这方土地上有一幢小房子。房子是用木头与茅草搭建起来的,房子里住着两个人,她们是母女,虽然生活条件不富裕,但是她们依旧会开心的度过每一天。

但是,后来在风雨交加的一天里,她们的房子被狂风吹垮了,母亲因为这场灾难重病在床,此后生活的重担就全部压在了年纪不大的女儿身上。女儿不仅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还要四处做工,微薄的工资不仅要给母亲买药,生活中所有的开支也都压在上面。尽管这样,可女儿无怨无悔,就算是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她也会坚持将躺在床上的母亲抱起,然后搀扶着她慢慢散步。

女儿这一坚持,就坚持了十几年,为了母亲,也因为放不下母亲,女儿选择终身不嫁。

家乡里的人们最后都被女儿的这种种举动感动了,众人都认为从女儿身上散发出来的美感染了这方圆十里的人,为了让后人们记住这一事件,于是在这里种下了一棵桂花树,用此来纪念这位女儿的一片孝心。

时光流逝,这里早就不见了那一座小木屋,有的是一棵撑天的桂花树。

每年的秋天,这棵桂花树就会开满桂花,桂花香飘出了十里之外。而在桂花树下乘凉的人们说说笑笑的,有时那些长辈们也会朝着我们这些小辈说上一遍这个故事。我想等将来我老了,我也会坐在这棵桂花树下对着晚辈讲述这个故事,让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下去。

“八月挂花遍地开”,在我们家乡有许多桂花树,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散发着清香。那淡淡的清香,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桂花树不开花时,满树茂密的叶子,树根儿十分粗壮,深深地扎在泥土里面,每个大的树杆上长出了许多小的树杆,他们交织在一起,树干上长满叶子,一丛丛一簇簇,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油油的,像玉石般晶莹剔透,显得更加青翠欲滴,桂花叶是椭圆形的,树叶子的边缘上还有一些齿轮,和别的树比起来显得充满生机,给世界增添了新的光彩。

开花季节,还要仔细的在绿丛中找细花,拨开绿叶,可见那桂花,那小巧的花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从叶子间冒了出来,密密麻麻的小花,犹如一粒粒小珍珠,淡淡的黄色,花朵上都有四片花瓣,花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是一个花骨朵儿,还有的已经绽放。

每当八月时节,整个空气里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那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使人心旷神怡。

桂花还可以做成桂花糕,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喝着桂花茶,吃着桂糕,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事情。可以治情养性。桂花也可以做成酒,做出来的桂花酒色泽金黄。晶莹剔透,酒味芬芳醇厚,口感生香,口味绵长,有输筋活血,增加热量,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让人更加的健康。

桂花有不张扬,不图名利和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环卫工人也有这样精神,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把街道扫得一尘不染,为城市增加了色彩。

我爱家乡的桂花树。

春去秋来,秋姑娘来了,她带来了凉爽的天气,带来了黄叶飞舞,还带来了秋日里静悄悄绽放的桂花。

桂花树远看像一把绿底黄花的大伞。走近一看,桂花树的主干有大碗口那么粗,颜色偏褐色,上面布满了纹理,摸上去十分粗糙,就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皱纹。主干向上分出来三条树杈,沿着树杈一直向上又分成了无数条树枝,细如拇指一般,好像千手观音似的。

树枝上长满了一朵朵金黄的桂花,每朵桂花只有四片花瓣,看起来只有米粒那么大,好似倒挂着的金钟似的。小巧玲珑的花蕊在浓密绿叶的衬托下,就像夜空里的星星在闪耀。桂花好像各有个性,它们散布在树的不同位置,有的在树叶之间悄然向外望,有的在树梢上迎风飞舞,有的在树枝边缘自娱自乐,一朵挨着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热热闹闹的,仿佛碎金一样闪着光。桂花真是整棵树最美最耀眼的风景啊!

金秋时节,不论在校园的哪里,那浓烈的香气一定会扑鼻而来,沁人肺腑。读书或者写字的时候,感受着那一阵阵的幽香,我的劲头更足了。

桂花是秋天的宝,它把一身的宝贝献给了人们。桂花可以泡茶,味道清香四溢;桂花可以酿酒,味道香醇浓郁;桂花还可以制作成桂花糕,味道甜而不腻;桂花还可以做药,作用是化痰、止咳、生津。

金秋十月,那金色的桂花,给秋天带来一股迷人的香气,给大自然带来了美丽,我爱桂花!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总能看见学校门口的那棵桂花树,让我不由联想到家乡的老桂花树。

家乡的老桂花树,听大人们说有70到80年了,因为他们小时候就有了。桂花树一年四季都很美,我很喜欢。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慢慢地苏醒,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大雁也从南方飞回来了,树木也吐出新芽,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桂花树是四季常绿植物,但你若仔细看,会发现桂花树的顶部,有着青黄色的小嫩叶,它与老树叶比起来,就显得稚嫩,老树叶显现出一种老练的感觉。当别的树开花了,它连花苞也没有,可它并不着急,因为这时还不是它一展风采的时候。

夏天,有的果树结了果子,柳树的嫩叶变得青翠,太阳炙烤着大地,桂花树依旧如以前一样,不过嫩叶变得更绿了,这时,这树下便是乘凉的最佳之地,树叶子吸收了夏天的暑乞,而老树花树像一把绿伞,遮住了阳光,制造出阴凉的地方。

秋天,一簇簇小黄花挂满了整棵树,绿色的大伞,因为这些小花的点缀。更加美丽。秋风吹过,吹落了桂花,树底下满是,密密的,像一张带香味的黄色地毯,此番景色。拿一把椅子坐在树下,那该多美好呀!黄昏时候,夕阳的光辉照在到桂花树上,看上去就像一棵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神树,多么夺目。

冬天白雪纷飞,雪儿落在树上,老桂花树像穿上了一件绿白相见的衣裳,在冬天里很美丽。

我爱家乡的老桂花树,它承载了我的家乡的怀念,更爱四季的老桂花树!

富丽堂皇的牡丹,雍容华贵的玫瑰,高贵典雅的荷花,都比不上家乡那沁人心脾的桂花树。

外婆家的桂花树虽然比不上银杏树的挺拔秀丽,它的树干不似桃树那样千姿百态,显得有些笨笨的,高也不过三四米,但显得婀娜多姿。虬龙般的枝叶向四面八方伸展,上面长满密密麻麻的叶子。桂花树的.叶子呈椭圆形,样子像一叶叶小舟,每片树叶差不多长十厘米,宽六七厘米。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虽然它没有枫叶的鲜红,没有银杏的金黄,可是却四季常绿,可供药用。“八月丹桂满枝黄”,农历八月左右,桂花犹如一颗颗黄色的星星竞相开放。桂花个头很小,一朵花有四片小巧玲珑的花瓣,但一棵树能开几百朵甚至几千朵桂花,一簇簇,一串串,虽不似梅花,桃花那样艳丽多姿,但桂子花开,香飘十里。我想假如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栽上桂花树,那么家家户户都将香气扑鼻,空气中弥漫着香味,人在花香中流连,留下一时的感受“好香呀!‘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花香’。”

桂花开的时候,可以把它摘下来,再晒几天既能泡桂花茶,又能做成又香又甜的桂花糕。在古时候,还有人把桂花放置在枕头中,这样,不仅能缓解疲劳,也能让人整日在花香中萦绕。告诉你一个秘密:桂花的果实椭圆形,熟时呈紫黑色。果实一般在4—5月间成熟,当绕在花香果皮由绿色逐渐转变为紫蓝色时即可采收,每个果实约3厘米大小,可以用来润肺止痛。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桂花那甜甜的香味仿佛是秋天的使者,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我最爱家乡的桂花树。

八月,繁华热闹的步行街上,多姿多彩的桂花树特别引人注目。

极目远眺,那一棵棵美丽的桂花树,有的好似一把大伞,为树下的人们遮阳挡雨;有的像一个超大型的香蘑菇,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沁人心脾;还有的颇似一位士兵,挺拔直立地站在那里,守卫着咱们家乡的步行街……

来到桂花树下,只见粗壮的树干上树枝纵横交错,树枝上长满了繁密而清秀的绿叶。那一片片叶片上,花纹杂乱。有的像一幅迷宫图,让人眼花缭乱;有的长成花朵样,让人心生爱恋;有的颇似钻石的外形,让人爱不释手……

最惹人眼球的,还是那一朵朵玲珑娇媚的桂花。桂花很小,像米粒那么大,一簇连着一簇。它们有的穿着浅黄色的衣服,有的披上了金灿灿的大衣,有的还戴着时髦的米黄色礼帽呢!

一阵微风拂过,树枝轻轻摇晃,好像在向我点头问好。树叶沙沙作响,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桂花也调皮地挣脱树妈妈的怀抱,随着风儿在空中曼舞。不一会儿,淘气的桂花便飘飘悠悠地落下,整条步行街就下起了阵阵桂花雨。

小朋友们伸出双手并在一起,用小小的手掌去接那一朵朵飘然而下的桂花,生怕它们落到了地上摔痛了似的。风儿轻轻吹着,飘落到地上的桂花便争先恐后地在地上打起滚儿来,忽东,忽西,忽南,忽北,你追我赶,好不热闹。短短几分钟,整条步行街就铺上了金黄色的毯子——步行街,已经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了!

阳光洒在棵棵桂花树上,满树的桂花,似点缀绿叶的颗颗碎金,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我,醉在满街的桂花香里了……

在我的家乡苏州,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家门口的院落里有一棵小桂花树,那里便是我童年美好回忆诞生的地方。

那颗桂花树虽然不算大,但却是组成我童年美好回忆的大块拼图。那翠绿的叶子并不茂盛,可一旦到了凌晨,你再看,会看到几颗“珍珠”,那几颗“珍珠”点得不偏不倚,使人从哪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最美的时候便是夕阳西下之时,被夕阳烧着了的天空中挂着一个正在下落的太阳,此时还没有轮到桂花树上场,别急,慢慢看。过了一会儿,太阳便与桂花树合为一体了,这时候,也正是最美的那一瞬间。此时的桂花树在红日的映照下几乎成了全黑,远看那颗桂花树的轮廓好似是嵌在了太阳的正中,给人感觉比任何世界奇观都要美妙。

在所有树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桂花树了,我爱它那朴素的美,更爱它那诱人的香。

一旦花季来到,平淡无奇的桂花便会成为令人无法忽视的贵重之物。此时此刻,人们注意的不再是花的颜色,而是花蕊中飘过数百里的香气。桂花那迷人的香气,让人们如痴如醉,玩疯了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也终于静下心来,嗅一嗅这清香。人们似乎都被这花给迷住了,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这桂花树。

桂花香,桂花做的糕更香。每到桂花飘香不久时,我便会跑上前去摇桂花。这桂花雨一下,把我们的身子都染上了香气,后来制成桂花糕,香香的,甜甜的,好吃极了。

桂花树、桂花、桂花糕,虽然一样都成了回忆,但是桂花的香气、品质却永记心中,摇桂花时似乎还是昨天。

啊!我爱家乡的桂花树!

傍晚,吃过晚饭,热气慢慢退了。太阳落下山坡,天边只留下一片灿烂的红霞。

和朋友漫步在校园中,走过一段路,忽然,我发现了一株桂花树。这株桂花树很大,树干的数目不计其数,有些树干都快伸到地上了。树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校园的桂花树!

我们在树下止了步。朋友说这里是“桂花的天堂”,可老师不许学生去采摘,桂花散出浓郁的香气,闻起来让人神清气爽。我忍不住凑近些看,却不见桂花。明明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却不见桂花,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朋友突然说:“上课了”,我们只好急忙跑回教室。

过了几天,吃过早饭,我和几个同学回教室读书,又走过那段路,我们在桂花树下停了一下。忽然看到了一朵桂花,接着看到了第二朵,第三朵……原来桂花树开花了!有些花还调皮地藏在树叶后面玩起了捉迷藏。一阵风吹来,桂花的清香让我们有些眩晕,亦浓亦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正在陶醉中的我突然被朋友推了一把。他对我说:“快走,我们还要读书呢!”听到这句话,我猛地回过神来,我赶紧跑向教室,可还是忍不住回头看那些被我抛在身后的茂盛的桂花树。我百般留恋,桂花那么美,一瞬间,还以为我的眼睛我。

那“桂花的天堂”的确是桂花的天堂啊!

每一个人都喜爱自己的故乡,喜爱故乡的某一处风景,某一道佳肴,某一位故人。而我最喜欢的是故乡的桂花树。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妈妈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闻到了一阵清香。眼前一亮,两竖排的桂花树挺立在我们面前,像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士兵,守卫着我们的祖国。我兴奋的叫了起来:“妈妈,妈妈,快看,那是桂花树哎,真是香气逼人!”妈妈意味深长的说:“是呀,俗话说,八月桂花满枝黄,而且还香飘十里呢!”我听了,立刻跑到某一棵桂花树下面,闻着它的清香,真是香气扑鼻、怡然自得啊!

说起桂花树,我的一个好朋友的老家在浙江。他有一次从浙江带回来一些桂花糕,与我们一起分享。还带了一些桂花树的照片。我们一边吃着桂花糕,一边看着桂花树美丽的照片,真是享受啊!吃完后,同学们纷纷赞叹桂花糕真好吃,吃起来口感细腻,芬芳四溢。我也跟着赞不绝口。

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由得想起我以前故乡的桂花树。虽然他没有浙江的好看,但是她就是我童年的好伙伴,也是我童年的回忆,我和它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从未忘记。看到这张照片,我仿佛闻到了故乡桂花树的清香,重温了一下我的童年时代。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幸福,更是那么的快乐!

这就是我故乡的桂花树,我爱我的故乡,更爱我故乡的桂花树。

有的人喜欢亭亭玉立的玉兰花,有的人喜欢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的人喜欢品格高尚的荷花,而我喜欢金灿灿的、香气扑鼻的桂花。

我们家乡就有一棵桂花树,我很喜 欢。 春天来了,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毛毛雨从天上轻盈的飘落下来。桂花树冒出了许多嫩红的新芽,不久就长出了许多新的叶子,给春天增添了无限活力。

夏天,桂花树长得更加茂盛了。茂盛的枝叶遮挡着阳光,给我们带我丝丝凉意。桂花树像一把绿色的遮阳伞,我们在伞下快乐地游戏,欢乐的笑声传遍整个家乡。秋天,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我总似有约。那一簇簇,那一串串黄金般的桂花,好似明白我们的期待,在阳光下怒发,散发着幽香,飘到老家的每一个角落。这醇香,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那如繁星般的云集的花朵,如金,又似田黄般地展现在绿叶中。这香,这叶,这色,不是牡丹胜似牡丹。

寒冷的冬天来到,村子里大部分树木的叶子都掉光了,唯有它在三级严寒中斗霜傲雪,永葆青春。

桂花树的叶子是绿色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花是黄色的,花芯是淡淡的黄色,花很小很小,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桂花开花的时候,满满的开满整棵树,远远望去,好像闪着黄色的明灯﹔黄色的桂花开了,好像点亮着黄色的街灯。

桂花不但香,美丽而且还能做桂花糕,桂花茶,用处可大了!亭亭玉立的那棵桂花树,飘飘洒洒如黄蝶的桂花,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香飘十里,使我难忘。

啊!我爱家乡的桂花树!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桂花优秀作文350字(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家乡有很多桂花,马路边、家属院、单位办公区等,都种满了桂花,它已被确定为我市的市树。桂花树形态优美,亭亭玉立的树干上,满是狭长翠绿的叶子,是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

春天来来了,经受了风霜考验的桂花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和原来的老叶,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

到了每年的八月,正是桂花开放的时候,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香香的,甜甜的桂花的香味。桂花只有米粒大小,它们相依相偎,竞相开放。细嫩的花柄托着四片淡黄色的花瓣,小巧纤细,却尽力向外伸展,露出了黄褐色的花蕊,让人感到它是那么娇小,那么玲珑。

桂花虽小,但香气很浓。素有“桂花十里飘香之美称”那浓郁的香气令人陶醉,让人舒坦。

桂花气味辛温、无毒,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疼等功效,其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极高。新采摘的桂花可以做桂花酒、桂花糕、桂花糖等。桂花糖可以放在粥里,也可包在汤圆里,尝一口,只觉一股甜丝丝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桂花,真让人喜爱呀!

我的'老家在福建,金秋十月,有一种花盛开了,在十里之外就能闻到它的香气,这是什么花呢?告诉你吧,这就是我家乡的桂花。

桂花的品种很多,有银桂、金桂、丹桂、四季桂……我最喜欢的是丹桂。丹桂刚开放的时候是金黄色的,身体很小,比米粒还要小。如果你不仔细在绿叶中寻找,那就休想找到一颗桂花。等它全开放得时候,花儿一簇一簇的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金黄色的绒球漂亮极了,而且在大老远你就能闻到它的香味。

站在桂花树下,一阵秋风轻轻吹过,就像下起了小雨,可是这比“雨”又多了一份清香,多了一份色彩。有的调皮地落在小朋友的身上,有的又安静地落在地上。

妈妈告诉我,桂花不仅美丽、香气扑鼻,它的用处也很多。新鲜的桂花可以做成桂花糕、桂花饼等甜点,晒干后还可以做桂花茶、桂花酒。每年桂花盛开时,外婆都会用桂花做好吃的桂花糕邮来给我吃。吃着美味的桂花糕,妈妈会哼起她小时候的歌谣: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语缤纷入梦甜……

这就是我家乡的桂花,又香、又美、又迷人的桂花。

每当一阵秋雨过后,清晨,那一阵阵令人陶醉的桂花芳香,便会夹着清新的空气从窗外飘来……桂花是我家乡的市花,不论是杨公堤还是校园里,不论是西湖边还是小区里,都可以见到桂花的身影。

桂花不像柳树那样婀娜多姿,也不像松柏那样傲然挺立,但它带给你一种期盼感,让你期盼它能开出最香的花儿。桂花很小,它一簇一簇的,藏在深绿色的枝叶里。站在远处看,那小小的花儿像天空中的繁星,隐隐约约,眨着细小的眼睛,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当桂花完全绽放时,我和同学们喜欢站在桂花树下摘桂花,我们把那朵朵娇小,美丽的花大把大把地撒在别人的头顶上,一会儿,我们便不像在摘桂花,而像在打“桂花仗”了!撒下的桂花有的夹在头发间,变成了一个个黄色的小发夹;有的散落在地上,仿佛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

有时,我会忍不住摘下一朵吃下去,或摘几朵回家用热水泡着喝,慢慢地看着那些小花瓣由金色逐渐变成棕色。“桂花茶”虽然味道不浓,但香味却非常迷人,我心里也像喝了蜜那样甜!校园里的桂花又开了,每朵花儿都散发出缕缕清香,那香味让我陶醉,让我更加热爱它的娇小,热爱它渺小中透露出的不平凡的美丽……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桂花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家小区门口,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桂花树。我可喜欢那棵桂花树了!

秋天到了,从远处看,桂花树像一棵金子树。走近一看,小巧玲珑的桂花镶嵌在棕色的树枝上,与翠绿的叶子交相辉映,真是美丽极了。

桂花树的树干又粗又大,要两个我才能围起来呢!它那深褐色的树干上长着许多手指般粗细的树枝,真是难以置信!叶子有墨绿的,有翠绿的,还有黄的呢!许多叶子之间,长着数不清的桂花,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瞧!它们金黄金黄的,一朵一朵簇拥在一起,有的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一起耳语嬉戏,有的像一群妇女围坐在一起高声谈笑,还有的像几位商人在谈生意……

看着看着,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小小的桂花。微风吹来,我们翩翩起舞,我们招来了蜜蜂做客,它们从我们身上采取花蜜。不时还会飘来几只美丽的蝴蝶。我们给它们问好,它们也给我们表演舞蹈。

随着微风,桂花的香味飘散开来,引得附近的居民都来观赏,小区门口也因这一树桂花热闹起来。我非常喜欢这既引人注目又香气四溢的桂花!

拉开教室里的窗帘,透过窗子,看见操场的那棵桂花树。我久久凝望着。

假如我变成一朵桂花,长在操场一棵桂花树的高枝上,看着你在操场上玩耍,奔跑。你会从这么多桂花中认出我吗?

当你课间休息时,坐在桂花树下静静地看着冰心的《繁星春水》,我要透过阳光,把我的影子照在你的书上,你绝对想不到那娇小的影子是我的。

当你因找不到我而着急,在操场上寻找我时,我是绝对不会变回你的好朋友,因为我还 要默默地陪伴你。

中午的课程结束了,你在篮球场上飞快地奔跑着。突然,你摔倒了,我本以为你会立马站起来,但你却久久地坐在地上。你的汗水与泪水从脸上滑落,你受伤了。一阵风吹过,我的香气随着风飘到了你的身边,香气化为你的动力。你猛地站起来,断掉对方的球,一个三步上篮,球进啦!我高兴地随风摇晃,恨不得立马变回你的好友为你庆祝。

放学了,我乘坐着风婆婆的大巴车,飘到你的身边,变回你的好朋友。“你去哪儿了?”你的语气中有些着急,也有些责怪。“嗯... 不告诉你,这是个秘密。”我们在欢笑声中结伴回家了。

桂花树还 在那儿,气味清香,就如同我们的友谊挥之不去。

今天上体育课集合时候,一股淡雅、清幽的芳香正朝我迎面扑来,这香味扫退了烈日的炎热,送来无边的清凉。没错!这香味就是香。

闻着这香味,仿佛我也变成了一棵桂花树。虽然我们样貌平淡无奇但在内心深处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在雨天的时候,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有些没带伞的小会躲在我身下,即使叶子们已经被雨水压弯了腰,我还是叮嘱它们不要动,以免雨水淋湿了小的头发。在桂花们盛开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当着我的面把它们摘下撒向空中,这很美;有的小朋友把它们摘走想回家做成桂花饼吃;有的小朋友摘走则想要做成香水。虽然我很心疼,但是桂花们有带给了小朋友们快乐,我又很高兴。

阳光下,一缕缕阳光像一支支箭一样射过叶子们之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哟!那个图案不就是一棵桂花树吗?细雨下,我贪婪地吸吮着落到泥土中的雨点,让叶子们和桂花们都充满营养,叶子们会变得更加翠绿,桂花们的香味会更加浓。

不知道是谁叫了我一声。哦!原来是解散了,们叫我去玩耍了,要是他们没有叫我该有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继续做我的“桂花树梦”了!

桂花又开了,淡淡的颜色和浓浓的香味让我回味无穷。这时,我的思绪飞到了小学。当时我也在这里欣赏桂花,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心情,但是身边少了一个人。小学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她。她有一张甜美的嘴和一双明亮的眼睛。我记得她最喜欢的花是桂花。她喜欢米饭。好香!是桂花。桂花开花了!她飞到眼前的桂花树前,仰起脸,闭上眼睛。一阵微风吹来,桂花缓缓落下,花香四溢。我惊呆了!她就像一个美丽的桂花公主。那一瞬间似乎刻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抹去。后来,毕业后,她去了一所外国学校。她告诉我,她错过了小学旁边的桂花,想让我给她带一些。我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于是我拿了个小包,跑到小学的桂花树那里。看着这么优雅的桂花,真的舍不得摘下来。于是我站了起来。给更多人带来香味。我扎好包,跑回家。我马上给她打了电话。她很兴奋,不是吗?我马上过来!不到十分钟,她就跑到了我家。我把桂花递给她。她轻轻地打开袋子,高兴地嗅了嗅。她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微笑。第二天,她给了我一个装满桂花的小香囊。我深情地看着她,我们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桂花开花了,朋友,你现在没事吧?

在我家里珍藏着一盒至今还散发着香气的褐色桂花,说起这盒桂花呀,还有一段故事呢!

那是在一节语文课,老师突然叫我们把眼睛闭上五分钟,准睁开谁就没法去经历这次神奇的体验。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只好乖乖地闭上了眼睛,心里觉得很好奇。

不一会,我听到了“沙沙”的响声,像树叶被风儿吹动,又像是春蚕在咀嚼桑叶,还带着一股股淡淡的香气,我好像来到了一个美丽的仙岛,这里有芳香的七色花,还有一群蝴蝶在翩翩起舞呢!

我真想睁开眼偷偷看一下,但是我不想错过这个神奇体验的机会。

时间过得可真快,五分钟结束了,我们睁开眼睛,哇!原来老师手里举着一束桂花!“同学们,这就是大白然给我们的神奇礼物——桂花,朴素淡雅的桂花总是默默地给人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传说,摇桂花可以实现你的许多梦想,我现在就有一棵桂花树,谁想摇?”同学们纷纷举了手,我也不例外。没想到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我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美滋滋地走上了讲台,摇起了“桂花树”。这一摇,我的头上,身上,脚上,都落满了桂花,我感觉自己成了个“桂花公主”。老师乐呵呵地说:“祝愿陈果同学心想事成!”我兴高采烈地同到了座位上。

课间我把身上的桂花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放在一个盒子里。其实,这个盒子里装着的何止是一盒桂花,而是装着我“摇桂花”时的无限乐趣以及老师对我无尽的希望呀!

秋天,像一位金色的仙女,悄悄降临在人间。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桂花也从沉睡中醒来,绽开她灿烂的微笑。我家门前的空地上,就种了几棵桂花树,秋天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开花,只需一夜时间。正如诗中所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桂花开。桂花一开花,就是一大丛一大丛的开,一簇簇的,美丽极了!桂花多了,香气也就浓了,只要路过这一条小道,就会闻到桂花的清香,我家前前后后,没有一家是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家门前种了两种桂花,一种是橘黄色的,另一种是淡黄色的。如果你摘下一朵桂花,你会发现:桂花很小,只有四片花瓣,桂花大都是橘黄色的,桂花的花蕊都是淡黄色的,茎很细,很小,是绿色的。桂花的外表虽然不怎么迷人,但它的香味却非常馥郁。

桂花的香气迷人,桂花的用处也很多哩!桂花可以泡成桂花茶,可以做成桂花糕、桂花汤圆、桂花酒等,还可以把桂花放进粥里,或用桂花做成香囊挂在身上。

桂花很美,风一吹,满树的桂花落下来,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从天上飞落下来,就像一阵桂花雨。桂花落在地上,给大地妈妈铺上了一条软绵绵的被子,像一层地毯一样铺在地上,踩上去还有沙沙的声音,好听极了!

这就是桂花,又香、又美、又迷人的桂花!

八月,小区里桂花又开了。

在山浩花园小区,有一排排桂花树。妈妈说,世界上最简单最优雅的花是桂花。它的小花瓣散发出迷人而悠长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而当桂花以最迷人的方式绽放时,香气真的难以忘怀。桂花成了我妈最喜欢的花,但我会仔细观察。桂花既有清厚的特点。它芳香四溢,独特的香味带着淡淡的清香,总能把人带到一个美好的世界。树上开满了金花,点缀着整棵树的绿叶。远远地看着满树的金花,好像满树都是金子;特写,树枝节间环绕的花朵,就像一家人几十个人,紧紧拥抱,谁也不想分开。凑近头仔细看,发现每一朵开放的桂花都有四片花瓣,中间有一朵淡黄色的花芯;有些半开的花,像害羞的小姑娘,害羞又害羞。又看了这个那个。一棵树至少有几万甚至上亿朵花。多少!它有一种强烈的香味。一味令人讨厌的香味。攻击人心令人耳目一新。当我做完作业,闲暇时来到走廊,微风会带着桂花香亲吻我的鼻子和脸。我闻到了一股清香,里面有一丝甜味,让人久闻不厌。享受美丽的气息,慢慢的,我对桂花有了一种爱的感觉。看,摇曳的桂花树在风中摇曳。嗯?那是什么?像一只金色的蝴蝶,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挥之不去地飘着,飘落下来,飘到地上,一片片黄色的小花瓣,带着浓浓的香味,飘到妈妈的头发、身体和鞋子上。我张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是桂花雨!啊!我抬起头,桂花落在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抚摸着我的脸,告诉我。桂花盛开,今年的桂花特别香,特别美!

秋天,是桂花盛开的季节,那淡淡的清香么多么的吸引人呀!我们学校的桂花也开了,十分美丽。

一进校园,就会闻到清香四溢花香。看,就是从花坛那儿发出来的。花坛中的花虽开的不多,但香气扑鼻。这时,已经开放的桂花树高大的站在那儿,十分威武。在望一下上面,满目堆青叠之中,点缀着一簇簇米黄色的桂花,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向外好奇的望着美丽的世界。从远望去,她是那么的素雅,那么玲珑,那么引人注目,好像又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静静地看书,一会儿飞来一只蝴蝶在它身边翩翩起舞,一会儿飞来一只蜜蜂来采摘花蜜,一会儿又飞来一对小鸟在这儿唱歌。谁说春天才生机勃勃,我们校园的秋天难道没有生机吗?浓郁的花香,叫人一闻就充满无穷的活力。

下课时,刚上完一节课的我们,便会跑到花坛边,有的在桂花树下写作业;有的在下面玩耍打闹;有的就会拿起一个小瓶子,将飘落下来的桂花树花瓣放里面作一个记念;还有的将花瓣放进书包等文具里,文具就会充满秋天的气息;而我,就喜欢下课后拿起一本作文书在桂花树下看,有时看一半上课了,我就会从地下捡起一个飘落花瓣做书签。

啊,秋天的桂花不但美丽,还是我们快乐的天堂,我爱桂花,你呢?

秋风飒飒作响,带着天空的清香,轻轻的开了金色的树,没有任何声响,没有任何声响。院子里,桂花悄然绽放。

桂花在青翠的枝头舒展着柔美的身姿,在清晨的阳光下微笑,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望着远方飘渺深邃的天空。

一阵风吹过,桂树旋转,晶莹的桂花随太阳倾泻而下,像一只轻盈的蝴蝶,纷纷升起,闪着浅浅刺眼的光,在空中飞舞;像一个衣衫飘动的柔弱女子,想在风中起舞。真的是好的。“摇金如玉,吹龙,吹龙,如瑶台遇月下。”

秋风中,一点幽静的幽香不时从优雅美妙的舞蹈中慢慢弥漫。

深吸一口气,桂花的清香在我的胸前缓缓飘散,明明清新淡雅,却香了十里,那么浓烈,那么清爽,不妖不腻,沁人心脾。总是那么淡定,那么纯净,简直就是“为什么要浅红深红,而且是花中第一类。”啊!

阳光流入风中,融化成桂花香。浓浓的,幽幽的,成群的桂花挤在一起,枝叶环绕,飞来飞去,轻声说笑。

在漫天飞舞的桂花雨中,李刚的“枝满妆,十里香,十里香,引你雅思”不断在我耳边回荡,渐渐的,悄无声息,悄无声息的,带着花香的美好流进了我的心里。

“八月桂花遍地开”,又是一年秋天到,校园里的桂花树又开花了。秋天是属于桂花的季节,十里之外,就能闻到它的香味,让人怎能不喜欢它呢?

桂花一共有四种:丹桂、银桂、金桂和四季桂。清晨,当我们漫步在校园里,远远地就能闻到桂花淡淡的香味,让人不由自主迈开脚步走向桂花树,几棵桂花树树干高大挺拔,枝叶密集而坚硬,树冠像一把碧绿的大伞;定睛一看,一簇簇,一串串金黄色的桂花,和小米粒差不多大,像一颗颗金黄色的小芝麻,

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有四片花瓣,把花蕊包得紧紧的,生怕别人碰它似的;凑近一闻,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总想一下把桂花的香味闻个够。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桂花纷纷落了下来,像夏天里的点点繁星,这时,让我不禁大声喊:“哇!下桂花雨啦!下桂花雨啦!”桂花雨洒了一地,

仿佛在地上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走在上面,软软的,香香的。听大人说:用落下的桂花晒干做枕头,又香又软,而且还有名目的作用;桂花还可以食用:做桂花饼、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等,还可以制作桂花香水,桂花发油,悠闲时,折几枝桂花摆在窗前,整个屋子香气四溢——

秋天的校园有了桂花树的点缀,秋意就更浓了,桂花有了绿叶的衬托显得更好看了。有人喜欢艳丽的玫瑰,有人喜欢傲霜开的腊梅,我喜欢桂花树,喜欢它那粗壮的树木,喜欢它默默发出的清香。

校园里长了一些桂花树,每到金秋时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桂花那淡淡的清香。摇桂花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件令人快乐无比的事儿。

班主任顾教师仿佛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带我们走进桂花树。教师将全班分成两组,我们女生抢先跑到树下,抱起树枝兴奋地摇了起来。树叶像蝴蝶一样在空中婆娑起舞,桂花像天上闪亮的繁星一样向下飘落,又像仙女下凡似的,还仿佛一只只萤火虫随风飘舞。啊!更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雨有的落在我耳旁,跟我说起悄悄话;有的落在我的鼻尖上,仰起天真的小脸向我甜蜜地微笑;还有的落在我头上,给我戴在金色的花环……。我不禁自语道:细细香雨淡淡风,竞摇桂子庆丰年,儿童知道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怎么样,感觉不错吧。我们女生还没玩够,男生就迫不及待地一溜烟钻了进来,有的抱住树干使劲地摇,有的“傻乎乎地”仰起头咧开嘴站在那里,还有的干脆坐在地上,美美地做着梦……。班上一调皮小子从树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大声叫道:“本桂花王子到了,尔等还不快出来迎驾”。看着他满头的桂花和那顽皮的样儿,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俯后仰、东倒西歪。瞧!大伙儿陶醉的样子,那种幸福和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菊香、兰香,比不过桂花香;金雨、银雨,比不过桂花雨。桂花,你为秋天倍增光彩;而我面前的桂花雨,更为秋天增添了那朦胧的诗意,桂花让感受到幸福,令我终生难忘。

在我家乡的`花园里,有一棵美丽的桂花树。在许多春夏秋冬,它默默无闻地发芽、发芽、开花......

春天,桂花树发芽了。那个蓓蕾好亮好绿好可爱!它默默地向我们传递着春天的消息。在甘甜的春雨下,花蕾渐渐长成绿叶,叶绿如玉。一阵春风风吹来,满树的小叶子在树枝间移动和低语。远远望去,桂花树就像穿着绿色的连衣裙,随风起舞。

炎热的夏天,桂花树上嫩绿的叶子长成了我手掌那么大的绿叶,茂密的枝叶被挤压着,撑起一把巨伞遮住烈日。在树荫下,我们留下了嬉戏玩耍的美好回忆。

凉爽的秋天,桂花宝宝骄傲地摊开黄色的衣角,让我陶醉。“桂花十里”,我带着这种香味来到了这棵桂花树。这时秋风映入桂花树眼帘,很快天上就下起了桂花雨,桂花宝宝们纷纷从树上跑下来。有的穿着衣服打我后背,有的手里左右跳,有的头发里钻来钻去,都很活泼!

冬天桂花树的叶子还是绿的,但是桂花宝宝玩捉迷藏,再也找不到了。一场冬雪过后,枝叶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仿佛大树穿上了冬衣。这时,桂花树又开始酝酿冬天的美景,准备再把美献给人。

桂花,我爱你的活力和美丽,我爱你默默美化家乡的精神!

周六,妈妈说要给我做桂花糕吃,让我陪她一起去采桂花,本来无精打采的我,瞬间来了精神。

我们找了一个袋子就兴致勃勃的出门了。到了公园的小山坡了,哇!好漂亮,金灿灿的,就像结的果实挂满了枝头。看到人们在树下采摘桂花,我急忙跑了过去,找了一个没人的桂花树也开始摘起来。

一开始从下面采摘还比较好一些,但是上面的就比较慢了,身高有限,采摘的范围也就有拘谨。这时,一阵风吹过,桂花散落在下来,突然心生一计,抓起树干轻轻一摇,桂花哗哗的往落,但是落的太多,接不住几个就都掉在地上了。妈妈说:“这样不行,太浪费了,我们还是一点一点摘吧。”于是,我们只好另外采取措施,我负责上树,妈妈负责在下面拿袋子,别说,这个办法还真挺好,不一会儿,就已经小半袋子了。“好了,下来吧,我们不摘了,这些够了。”妈妈在下面讲道。“啊,这么快啊,我还没摘够呢。”说完,往下一蹦,不料脚下没站稳,坐在了地上。“哈哈,我们下次想吃的时候再来摘嘛,也给人家留一点对不对,不能一次性摘完啊。”妈妈一边拉我起来一边说道。也是的,人不可以这么自私。摘多了吃不完也是浪费。虽然不舍,但是还是伴随着花香跟着妈妈回家了。

每年八月,是桂花开得最美的时候,我也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好好地赏一赏它……然而,今年的桂花可是开得格外灿烂,一朵朵橘黄色的小花,像极了那忙碌、从不休息的小蜜蜂,为人们送来这八月独有的香味。

这几天,院子里的桂花可是到处都是,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香甜。早晨起来,推开窗户,便可以看见一片金黄色的“稻浪”,顿时人放松身心,充满自信。夜间散步时,也不难认出那是桂花,一朵朵桂花也好似那在微风中起舞的小精灵,之后慢慢飘落在人们的手中。

要说我最喜欢的花是什么,那我必然要选桂花,虽说桂花没有像国色天姿的牡丹那样鹤立鸡群,也没有像娇滴滴的桃花那样要专门受人照顾、栽培,可是它却有自己独特的美。桂花不大,但是它却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意义,没有放弃自己的价值,虽说它小,生命很短暂,但是它却在自己短暂的生命中尽情绽放、用尽全力,我想,这是大自然给人类上的最重要的一课,这也才是人世间最珍贵、最应该学习的真理吧!

一说起桂花,许多人就会想到“金桂飘香”这个词。是的,桂花很香,金桂更香。桂花有许多种类: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月月桂、紫桂等。我爷爷家就种了好几棵不同种类的桂花树。

一说起桂花,许多人就会滔滔不绝。是的,桂花是那么美,当然得不吝言辞了。桂花刚开时,花是嫩黄的花苞,从远处看,就像一个个小点,夹在浓绿的树叶中,若隐若现,香味慢慢渗出。过了几天,桂花更香了,大老远人们就能闻到一股香味。但花儿在哪儿呢——害羞的桂花躲在叶子后面哩!你看它,由五六个小瓣组成的小黄花,娇小玲珑,十分可爱,多像藏在绿荫后面的害羞的姑娘啊!

一说起桂花,许多人就会想起它的树干和树叶。是的,它们也有它们的特点。桂花的树干粗壮挺拔,很是威武。而树叶呢?它可以做成叶脉书签,永久保存。

一说起桂花,许多人就会想起它的用处。是的,桂花有许多用处。桂花炸出的油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桂花糖,吃起来有一股桂花的香味。桂花还可以熏茶,喝了这种茶,满口清香。据说桂花还可以制成化妆品······它的用途真广啊!

桂花,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玫瑰的浓艳重彩,没有菊花的千姿百态。但是,它美而不刺眼,显得那样朴素大方;花香而不刺鼻,闻着是那么的清新舒畅。我想:做人也应该像桂花那样,不争名夺利,不哗众取宠,却有益于人民,有利于社会。

与乡下那个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吉尔伯特罗兹曼[美]:《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4]哈罗德。伯尔曼[美]:《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5]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版。

[6]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8]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一一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强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180-1980年).

[12]贺w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屈春梅:《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权司法制度之影响》,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14]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法学》,1995年第8期。-

[16]张正平:《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十大趋势》,《法商研究》,1996年第1期。

[17]张涵:《民事法学研究评述》,《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1期。

[18]吴德星:《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5期。

[19]公王样:《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20]李有星:《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9月。

[21]赵朴英:《关于实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河北法学》,1998年第3期。

[22]张爱球:《法制现代化的概念解读》,《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9月。

[23]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

[24]刘作翔:《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道路》,《西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5]汪太贤:《试论实现中国法治的模式选择》,《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26]汪进元:《法治模式论》,《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

[27]池海平:《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28]刘笃才:《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走向法治之路—20世纪的中国法治变革》,中国民主

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29]世伦、姚建宗:《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和类型》,《法制现代化研究》(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

[30]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人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1]刘旺洪,《国家与利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论沈从文的宗教情怀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精神是指深入探究人类命运问题,渴望减轻人类苦难,并且恳切希望将来会实现人类美好前景的一种终极关怀态度。沈从文正是这样一位具有深沉宗教情怀的文学家。在他的文学世界中饱含着博爱的基督教精神,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和追求心性自由的佛教精神。 一、沈从文的基督教情怀 基督教虽然在16世纪末就传入了中国,但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在留学欧美的作家身上表现更为普遍。而自诩为“乡下人“的沈从文既没留过学,甚至没受过正规的现代教育,基督教文化却对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沈从文接触基督教是从读《圣经》开始的。1922年夏,二十岁的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虽满怀文学救国的崇高理想,却连基本的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不熟悉,更何谈文学创作!当时身边唯一的师傅是一部《史记》,随后不久从燕京大学朋友处偶然得到一本破旧的《圣经》,他立即喜欢上了《圣经》“那接近口语的译文”和“部分充满抒情诗的篇章”,并从“反复阅读中”,“得到极多有益启发,学会了叙事抒情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沈从文作品自然、流畅、平白的风格,与《圣 经》有一定的传承渊源关系。而《圣经》所蕴涵的仁爱、善良、怜悯也成为他精神的寄托与支柱之一,他从中找到了不属于任何宗教派别的精神安慰,支撑他战胜一切困难与挫折。后来,沈从文认识了著名的教会学校燕京大学的一帮学生,如董秋斯、张采真、司徒乔、韦丛芜等。沈从文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间接地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这使他对教会生活、基督教知识有一定了解。1925年7月至1926年间,沈从文在其亲戚———曾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办的北京香山慈幼院里做事。慈幼院是一个慈善和救助机构,具体由中国基督教非圣职人员经办,沈从文在做事中也与不少基督教信仰者有往来,耳濡目染,受到一定影响。他因此写了一系列有基督教影响的作品,如《蒙恩的孩子》、《第二个狒狒》、《用A字记下来的事》等。 基督教“最根本的精神永远是爱———一种完全无私的精神,一种尊重他人并为他人寻求最高的善的行为”沈从文接受的主要就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他在1933年回答有人提出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写作”时说:“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沈从文爱美丽,也爱永恒;爱世界,也爱人类。这种爱完全是一种宗教行为,闪烁着关爱人类未来的宗教情怀。 沈从文之所以接受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仇恨和冷酷的世界里。在湘西,沈从文难以忘记的是军队中那些血淋淋的杀人场面,无数无辜百姓被军队长官以“土匪”的名义杀掉;在北京,沈从文体验最深刻的是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冷漠。从湘西到北京,生活空间的位移并未改变现实的严酷。人们之间缺少温情,找不到爱繁衍的土壤。既然现实中已经不存在爱,那么,爱又在何方呢?沈从文想到了《圣经》———一本充满爱意的圣书。他非常欣赏耶稣的“博爱”精神,并从中找到了永恒的精神慰籍。 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爱逐渐内化为作家的一种心理内趋力,形成沈从文特有的“爱人类”“爱有生”“爱善”“爱美”的“爱的哲学”,伴随着沈从文漫长的一生。 二、沈从文的道家情怀 作为一种文化哲学体系,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个性的一派。崇尚自然,强调以自然为本体的天人合一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当效法自然并且顺应生命的自然,这样才能保持人的纯正本性,保持人性的健全和恒久。强调“天道自然无为”,推重自然人性观是庄子和老子哲学的共通之处。道家的人生观为生命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质量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式,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京派作家身上或多或少都闪现出道家文化的影子,尤以沈从文为代表。 湘西古朴原始、神秘奇丽、浪漫洒脱的苗族文化氛围喂养滋润了沈从文的心灵和感情。这种地域性文化呈现出某些和道家文化相同的价值取向,如对自然的顺应,对与自然相契的人性的凸现等。沈从文拥有浓烈厚重的乡土情结,在他笔下的湘西世界里,人们终日与古朴、宁静、和谐、美妙如画而又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为伴,拥有原始、野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的人性、人情、道德与孕养他们的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完全是自然孕育造化的精灵。他们性情所至,率力而为,不受任何陈规陋俗羁绊,也不为任何世俗礼法约束。四狗和阿姐在山雨洗净了的大自然中“撒野”(《雨后》),儿子特意筑路以方便母亲去庙里与和尚相会(《沅陵的人》)。湘西民间的道德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这种道德是纯审美的,它体现了人们的习惯、乐趣和愿望,反映了生命的需求和生命的趋向,完全符合人的生理自然和心理自然,彰示出生命的自由,生存的洒脱。 对人性的歌颂是庄子哲学的要义所在,沈从文的生命观、价值观明显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其对健康的人性有着天然的倾心,他在《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中明确了自己的立场:“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4]在他笔下,农民、兵士、水手、娼妓、童养媳等等,都具有一种生命本性的美。他还在《水云》一文中宣称:“我是一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5]他笔下的画面与庄子“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很相似,庄子思想中宣扬清淡无为、反对约束、恢复本性等特点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均有体现。沈从文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风日里长养着”的自然之子,这里的女子心地善良、温柔却刚强,体现着自然人性中和静柔美的一面;这里的男子诚实勇敢、,带有自然原始发力量与生命的冲动。这就是沈从文所认可的自然的人性和生命的本真状态,自然健康的人、人性是沈从文写作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 三、沈从文的佛教情怀 佛教虽然产生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并形成了中国本土特点的禅宗。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禅宗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自由境界的文化理想。沈从文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心性论”为他思考“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使他掌握了人类自身的独特思维方式-———反视内心,从而体现出他对人类生命本质 认识的深刻性。沈从文最早接触到佛教,是他还在陈渠珍部下当兵的时候,当时他正处在精神上极度苦闷和困惑之中,内心有股难言的苦恼和寂寞需要向人倾诉,并希望有人能对他精神上紊乱的思绪进行疏导和启发。这时候,他饱读诗书的姨父聂仁德适时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为沈从文带来了儒家理学、佛学、西方近代哲学等以前他闻所未闻的人类文化精华。他在《从文自传》写道:“(聂仁德)为人知识极博,而且非常有趣味,我便常常过河去听他谈‘宋元哲学’,谈‘大乘’,谈‘因明’,谈‘进化论’谈一切我所不知道却愿意知道的问题。”这种谈话显然也使他十分快乐,因此每次所谈的时间总很长很久。但这么一来,“我的幻想更宽,寂寞也就更大了。”这里提到的谈话内容,根据沈从文后来思想的发展轨迹来看,其中佛学对他的影响最大,后来他读了大量的有关佛教经典。他在一本抗战时期出版的盗印本《月下小景》上的题字中写道:“(在武汉大学教书时)教书时间既不多,因此有四分之一时读书,有机会把碛砂藏内诸故事经卷大致看过一次或二次。”他很多作品如小说集《月下小景》中的小说、散文《七色魇》等都是直接以佛经故事为题材。 追求心灵自由是沈从文对佛教精神最深的感悟。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要摆脱个体生命的束缚,达到永恒的自在状态,必须扩张个体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无限自由。沈从文所感悟到的心灵自由是有“神性”的生命,也只有这样的生命才可以与日月同辉。他在追求心灵自由时主要凭借文学创作的方式,因为“凡知道用各种感觉文字去捕捉住此美丽神奇光影的,此光影在生命即终生不灭。”也就是说,文学创作是 心灵自由遨游的一种方式,而且感悟心灵自由时必须在一个清静的地方,同外物完全隔绝,“心有所悟,若有所契,无渣滓,少凝滞,”从而进入心灵自由的境界。正因为沈从文执着于生命的“神性”,才使他在现实的“人”的生活中感到精神上有无穷的困惑,不时发出“人生可悯”的慨叹! 综观沈从文的“神性”思想的全部内涵,其最核心部分就是要摆脱日益使人性异化的虚伪、堕落的社会生活,葆有一颗真心,恢复人之为人的神性生命。佛教心性论的明心见性思想为他提供了直指内心的思维方式,而大乘佛教的入世精 神又使他不逃避现实社会,呈现出一种天真、勇敢的进取精神。佛教对他毕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晚年还说过:“七四年六月过苏州重买《法苑珠林》一部,作为纪念。四十年人事变迁极大,童心未失,和所读诸佛经有相当关系。”童心未失,生命的“神性”常在,这是沈从文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他的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所在。参考文献:1、(英)詹姆士.里德.基督教的人生观[M].上海:三联书店, 1989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9卷)[M].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3、郭国昌.论沈从文的宗教精神.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5月4、袁启君,论沈从文的宗教情怀,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