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矿山顶板灾害预警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2024-07-08 11:30:15

矿山顶板灾害预警研究论文集

地下采矿和地下工程开挖,最基本的生产过程就是破碎和挖掘岩石与矿石,同时维护顶板和围岩稳定。如果对地下洞室不加以支撑维护,则洞室围岩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破坏,这种现象在采矿界称为地压显现。由地压造成的灾害,对矿井来说,主要表现为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隆起、岩壁垮帮、支架变形破坏、采场冒落、岩层错动、煤与瓦斯突出及岩爆等。因采空区处理不当而引起的大规模地压灾害在地面表现为地表开裂、地面下沉、建筑物倒塌、水源枯竭等。对于煤矿,尤其是露天煤矿,常常表现为滑坡、崩塌、倾倒等边坡失稳及其引起的地面变形破坏。而煤与瓦斯突出是高瓦斯煤矿开采过程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地压灾害。这里主要讨论危害大、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的冒顶垮帮、岩爆、煤与瓦斯突出。

(一)冒顶垮帮

1.冒顶垮帮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地下洞室开挖后,由于卸荷回弹,应力和水分的重新分布常使围岩的性状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围岩岩体承受不了回弹应力或重新分布应力的作用,就会发生变形或破坏。围岩岩体变形及破坏的形式和特点,除与岩体内的初始应力状态和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围岩的岩性和结构(表92)。

冒顶事故是对矿山工人人身安全威胁大且发生频率最高的矿山地质灾害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种矿山每年工伤死亡人数中有40%死于矿坑冒顶,死亡频率占各种矿山地质灾害之首。

表9-2 围岩的变形破坏形式及其与围岩岩体和结构的关系

续表

(据张倬元等,1994)

湖南锡矿山南矿的开采实践表明,当失去支撑能力的矿柱达到全采场矿柱60%左右时,采空区顶板就可能冒落。而一个采空区的冒落会在相邻采空区引起连锁反应,导致采场地压急剧增大,采场和巷道严重破坏,人员伤亡。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金属矿山冒顶事故死亡人数均占井下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3~1/2,日本为,美国为,英国、俄罗斯、波兰和比利时等国约占30%~50%。

我国冶金矿山顶板冒落及其他地压灾害死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25%~27%;大中型统配煤矿近年发生的重大死亡事故中,顶板冒落灾害占30%左右。

顶板冒落或侧壁垮帮的征兆有:顶板掉渣由小而大,由稀变密,裂隙数量增多、宽度加大,煤帮煤质在高压下变软,支架压坏、折断,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多,淋水量增大等。

2.采空区处理方法

防止采空区大冒落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充填”、“崩落”、“支撑”、“封闭”8个字(隋鹏程,1998)。

1)充填法:采空场采矿开采完毕后,要及时用碎石、尾矿砂、水沙、混凝土等物质充填采空区,从而起到支撑顶板、减小其承受上覆岩土体压力的作用。如湖南锡矿山南矿在3次大冒落后,新采区地压剧增,地表不断沉陷,为保证安全,对采空区进行了全面充填处理,充填率达,使地压活动得以缓和。

2)崩落法:指利用深孔爆破的方法将采空区围岩崩落,充填采空区。

3)支撑法:以矿柱或支架等支撑采空区,防止其发生危险变形。

4)封闭法:常用来处理与主要矿体相距较远、围岩崩落后不会影响主矿体坑道和其他矿体开采的孤立小采空区。封闭这些小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围岩突然冒落时空气冲击波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

为有效预防冒顶垮帮,还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方案,避免片面追求产量而采富弃贫,坚决杜绝开采保护矿柱的乱采行为;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顶板管理;根据围岩应力集中大小与分布形式,采用声发射监测技术及其他测定地应力方法,预测预报顶板来压的强度和时间,掌握地压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面作业规程、支护规程、采空区处理规程等。

(二)岩爆

岩爆又称冲击地压,是指承受强大地压的脆性煤、矿体或岩体,在其极限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向自由空间突然释放能量的动力现象,是一种采矿或隧道开挖活动诱发的地震。在煤矿、金属矿和各种人工隧道中均有发生。

岩爆发生时,岩石碎块或煤块等突然从围岩中弹出,抛出的岩块大小不等,大者直径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小者仅几厘米或更小。大型岩爆通常伴有强烈的气浪巨响,甚至使周围的岩体发生振动。岩爆可使洞室内的采矿设备和支护设施遭受毁坏,有时还造成人员伤亡。

1.岩爆的类型和特点

由于发生部位和释放能量的差异,岩爆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它们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张倬元等,1994)。

1)围岩表部岩石破裂引起的岩爆:在深埋隧道或其他类型地下洞室中发生的中小型岩爆多属这种类型。岩爆发生时常发出如机枪射击的噼噼啪啪响声,故被称为岩石射击。一般发生在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掘进爆破后2~3h,围岩表部岩石发生爆破声,同时有中间厚、边部薄的不规则片状岩块自洞壁围岩中弹出或剥落。这类岩爆多发生于表面平整、有硬质结核或软弱面的地方,且多平行于岩壁发生,事前无明显的预兆。

2)矿柱围岩破坏引起的岩爆:在埋深较大的矿坑中,由于围岩应力大,常常使矿柱或围岩发生破坏而引发岩爆。这类岩爆发生时通常伴有剧烈的气浪和巨响,甚至还伴有周围岩体的强烈振动,破坏力极大,对地下采掘工作常造成严重的危害,被称为矿山打击或冲击地压。在煤矿中,这类岩爆多发生于距坑道壁有一定距离的区域内。四川绵竹天池煤矿就曾多次发生此类岩爆,最大的一次将约20t的煤抛出20m以外。

3)断层错动引起的岩爆:当开挖的洞室或坑道与潜在的活动断层以较小的角度相交时,由于开挖使作用于断层面上的正应力较小,降低了断层面上的摩擦阻力,常引起断层突然活动而形成岩爆。这类岩爆一般发生在活动构造区的深矿井中,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

2.岩爆的产生条件与发生机制

岩爆是洞室围岩突然释放大量潜能的剧烈的脆性破坏。从产生条件来看,高储能体的存在及其应力接近于岩体极限强度是产生岩爆的内在条件,而某些因素的触发则是岩爆产生的外因(张倬元等,1994)。

围岩内高储能体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岩体能够储聚较大的弹性应变能;②在岩体内部应力高度集中。弹性岩体具有最大的储能能力,受力变形时所能储聚的弹性应变能非常大,而塑性岩体则无储聚弹性应变能的能力。

从应力条件看,围岩内高应力集中区的形成首先需要有较高的原岩应力。但在构造应力高度集中的地区,岩爆也可以发生在浅部隧洞中,甚至有可能发生在地表的基坑或采石场中。

洞室围岩表部岩爆经常发生在如下一些高压力集中部位:因洞室开挖而形成的最大压应力集中区,围岩表部高变异应力及残余应力分布区以及由岩性条件决定的局部应力集中区,断层、软弱破碎岩墙或岩脉等软弱结构面附近形成的应力集中区。

对地下洞室造成破坏的岩爆主要有三种形式:岩体扩容、岩石突出和振动诱发冒落。岩体扩容是指由于岩石的破碎或结构失稳而使岩体体积增大的现象,如果扩容的幅度很大且过程较为猛烈,就会给洞室造成危害。当远处传来的扰动地震波能量较高时,可直接将洞室围岩碎块以非常快的速度(可达2~3m/s)弹射到洞室中而形成灾害,这就是以岩石突出形式发生的岩爆。振动诱发岩石冒落是当洞室顶部有松动岩块或存在软弱面时,在扰动地震波和巨大重力势能作用下发生垮落的现象。

3.岩爆的预测及防治

(1)岩爆的监测预报

对岩爆灾害的预测包括对岩爆发生强度、时间和地点的预测。由于地下工程开挖和岩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岩爆的预测工作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开挖情况以及扰动等许多因素。以往的岩爆记录是预测未来岩爆的重要参考资料。

岩爆的预测预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①在试验室内测量煤岩或岩块的力学参数,依据弹性变形能量指数判断岩爆的发生几率和危险程度;②现场观测,即通过观测声响、震动,在掘进面上钻进时观察测量钻屑数量等进行预测预报。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岩爆预测预报方法有钻屑法、地球物理法、位移测试法、水分法、温度变化法和统计方法等(张斌等,1999)。

1)钻屑法或岩心饼化率法:对于强度很高的岩石,若钻孔岩心取出后在地表发生饼化现象则表明地下存在较高的地应力,可根据一定厚度岩心中岩饼数量的相对大小来进行判断。在钻进过程中,还可借助钻孔中的爆裂声、摩擦声和卡钻现象等动力响应进行辅助判断。

2)地震波预测法:利用已发生岩爆(诱发地震)的信息来预测未来开挖过程中的岩爆,并建立岩爆次数、大小、分布及其与地应力场变化的关系,从而预报大中型岩爆的时空位置及数量和大小。此外,还可以利用单道地震仪对掌子面及前方岩体进行监测,如沿水平线每隔1 m逐点测试岩石弹性波速度,采用强度概念推测发生岩爆的可能性等。

3)声发射(A-E)法:声波发射A-E法即Acoustic-Emission方法。此方法的建立基于岩石临近破坏前有声发射这一实验检测结果,它是对岩爆孕育过程最直接的监测预报方法。其基本参数是能率和大事件数频度,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岩体内部的破裂程度和应力增长速度。岩爆发生前通常有一个能量的积蓄期,这一时期是声发射平静期,可以视为发生岩爆的前兆。这种方法可望在现场对岩爆进行直接的定量定位监测,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监测和预报方法。

岩爆预测是地下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目前已建立了一些可行的准则。挪威曾采用巴顿的方法,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e)与地应力(σ1)的比值(α=Re/σ1)作为岩爆的判别准则:

1)当α=5~时,有中等岩爆发生;

2)当α<时,有严重岩爆发生。

我国在一些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巴顿法进行预测。例如贵州天生桥电站,根据巴顿法判断隧洞施工中可能有中等岩爆发生,工程开挖的实际情况证明预测基本成功(张倬元等,1994)。

此外,由于岩爆属于一种诱发地震,地震震级和发震时间的预报方法可用来预测岩爆的震级和发生概率。

(2)岩爆的防治

岩爆的防治问题虽然目前尚难彻底解决,但在实践中已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根据开挖工程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1)设计阶段的防治对策:

·洞轴线的选择:人们通常认为洞轴线方向应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以改善洞室结构的受力条件。然而,使洞室相对稳定的受力条件是围岩不产生拉应力、压应力均匀分布和切向压应力最小。在选择轴线方向时应多方面比较选择,以减少高地应力引发的不利因素。

·洞室断面形状选择:洞室断面形状一般有圆形、椭圆形、矩形和倒U形等。当断面的宽度高比等于侧压系数时,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洞室断面形状。

2)施工阶段的防治对策:

·超前应力解除法:在高地应力区,洞室开挖后易产生超高应力集中。为了有效地消除应力集中现象,可采取预切槽法、表面爆破诱发法和超前钻孔应力解除法等提前释放地应力。在岩爆危险地带钻浅孔进行爆破,造成围岩表部松动带,可有效防止破坏性岩爆的发生。开采煤层时,首先开采无冲击地压或一般冲击地压的煤层,作为解放压力层。回采时,要用全面陷落法管理顶板,不要留煤柱;对不易冒落的顶板要采用深孔爆破法或强力高压注水法强制放顶。

·喷水或钻孔注水促进围岩软化:在洞室的易发生岩爆地段,爆破后立即向工作面新出露围岩喷水,既可降尘又可缓释围岩应力。因为注水使裂纹尖端能量降低,裂纹扩张传播的可能性减小,裂纹周围的热能转为地震能的效率随之降低。从而减少剧烈爆裂的危险性。

·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岩爆是高压力集中的结果,因此,开挖时可采取分步开挖的方式,人为地给围岩岩体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使其内部的高应力得以缓慢降低,从而达到预防岩爆的目的。

·减少岩体暴露的时间和面积:在短进尺、多循环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应及时支护,以尽量减少岩体暴露的时间和面积,防止或减少岩爆发生。

·岩爆发生的处理措施:一旦发生岩爆,应彻底停机、躲避,对岩爆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并如实记录,仔细检查工作面、边墙或拱顶,及时处理、加固岩爆发生的地段。

3)合理选择围岩的支护加固措施:使开挖的洞室周边或前方掌子面的围岩岩体从单向应力状态变为三向应力状态,同时,围岩加固措施还具防止岩体弹射和塌落的作用。主要的支护加固措施有:①喷混凝土或钢纤维喷混凝土加固;②钢筋网喷混凝土加固;③周边锚杆加固;④格栅钢架加固;⑤必要时可采取超前支护。

(三)煤与瓦斯突出

在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从煤(岩石)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间突然喷出大量煤(岩)粉和瓦斯(CH4,CO2)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大量承压状态下的瓦斯从煤或围岩裂缝中高速喷出的现象称为瓦斯喷出。突出与喷出均是在地应力、瓦斯压力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伴有声响和猛烈应力释放效应的现象。煤与瓦斯突出可摧毁井巷设施和通风系统,使井巷充满瓦斯与煤粉,造成井下矿工窒息或被掩埋,甚至可引起井下火灾或瓦斯爆炸。因此,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炭行业中的严重矿山地质灾害。

1.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煤与瓦斯突出是地应力和瓦斯气体体积膨胀力联合作用的结果,通常以地应力为主,瓦斯膨胀力为辅。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是固体煤块(粉)在瓦斯气流作用下发生远距离快速运移,煤、碎块和粉尘呈现分选性堆积,颗粒越小被抛得越远。突出时有大量瓦斯(CH4或CO2)喷出,由于瓦斯压力远大于巷道内通风压力,喷出的瓦斯通常逆风前进;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明显的动力效应,可搬运巨石、推翻矿车、毁坏设备、破坏井巷支护设施等。

发生突出的煤层具有瓦斯扩散速度快、湿度小,煤的力学强度低且变化大、透气性差等特点,大多属于遭构造作用严重破坏的“构造煤”。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多,突出最严重的煤层一般都是最厚的主采煤层。突出的时间多发生在爆破落煤的工序。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随采掘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矿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地应力分布状况、煤质软硬程度、煤层产状以及厚度和埋深等。一般说来,煤层埋深大,突出的次数多,强度也大。

此外,水力冲孔和震动放炮可使地应力作用下的高压瓦斯煤体在人为控制下发生突出。

2.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4种:

1)首先开采没有突出危险或突出危险性较小的煤层。由于受采动影响,地应力以弹性潜能得以缓慢释放,煤层因卸压而膨胀变形,透气性增大,或者因层间岩石移动形成裂隙与孔道,有突出危险的煤层中瓦斯缓慢排放而使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明显下降,从而避免或降低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

2)在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内均匀布置钻孔并预先抽放一定时间的瓦斯,以降低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并使地应力下降、煤层强度增加。

3)在工作面前方一定距离的煤体内,超前钻探一定数量的大口径钻孔,使煤层内的瓦斯得以提前释放。

4)利用封堵、引排、抽放等综合方法处理洞穴内积存的瓦斯。

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造成严重危害,必须加强煤层顶板管理和地应力监测,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1 辽宁某菱镁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青海国土经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 福建省安溪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浅谈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 关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探讨 化工矿产地质 2005/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 太原市西山虎峪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及防治 山西建筑 2005/1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 我国金属矿山固废整治任重道远 环境经济 200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7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国土资源导刊 200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湖南郴州市矿业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国土资源导刊 200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9 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 矿产资源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1 东北地区矿业开发态势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研究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郴州市矿区生态环境状况与土地复垦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0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3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西部矿山环境警报 百姓 2005/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云南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议 中国工程科学 2005/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矿山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探讨 中国矿业 2004/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探讨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信息在线 河南国土资源 2004/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现状及其展望 江苏地质 2004/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探讨 中国矿山地质找矿与矿产经济——中国矿山地质找矿和矿产经济研讨会论文集 2000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1 辽宁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探讨 化工矿产地质 2004/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2 现代测绘技术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地位与应用展望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3 地质灾害:人为因素有多少? 南方国土资源 2004/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4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研究与发展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4/0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5 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地球科学进展 2004/S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6 江西省某钽铌钨锡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7 南岭地区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4/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8 甘肃西成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9 沿河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 贵州地质 2003/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0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化工矿产地质 2003/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1 龙门山石灰石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的治理保护 露天采矿技术 2003/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2 地质灾害特征及影响 四川气象 2003/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3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四川地质学报 2003/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4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四川环境 2003/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5 鞍山市铁矿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对策研究 世界地质 2003/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6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7 广西主要突发性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南方国土资源 2003/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8 福建省矿山开发造成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福建水土保持 2002/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9 江苏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江苏地质 2002/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0 浅析煤炭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策 煤炭技术 2002/1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1 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战略思考 山东地质 2002/05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2 开阳县矿山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1/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3 福建省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防治建议 福建地质 2001/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4 攸县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湖南地质 2001/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5 包头市石拐区煤矿矿山地质灾害严重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1/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6 马鞍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上海地质 2001/S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7 云浮硫铁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采矿技术 2001/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8 矿山环境问题与对策 云南环境科学 2001/S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49 浅议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及防治措施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2001/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0 我们如何远离地质灾害 中国减灾 2001/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1 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浙江地质 2001/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2 开创地质灾害防治新局面 中国地质 2000/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3 云南省矿山地质灾害及防治 中国地质 2000/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4 开发与保护同步 资源与环境共举 中国地质 2000/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5 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对策思路 江西地质 2000/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6 辽宁省采矿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治 辽宁地质 2000/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7 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四川地质学报 200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8 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云南环境科学 2000/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59 阜新地区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04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0 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资源.产业 2000/08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61 矿山环境当如何 资源.产业 2000/09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请查收,本人非地质专业,不足之处请包涵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

山西省是中国的煤炭产业大省,分析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现状,着重探讨山西省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据此提出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以期使煤炭产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煤炭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解决对策

引言

山西省煤炭储量很丰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煤炭的开采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山西省地质结构等影响,要更多的注意煤炭安全开采工作,在发展煤炭产业时,做好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煤炭产业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尽管现在引入了一些新技术,但是开采煤矿本来就是一件充满危险的工作,矿底的情况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就更要重视煤矿开采的安全问题。煤炭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当前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加强煤炭产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增强煤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一、山西省煤炭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山西省的很多煤矿都是在地下作业,加上地形的影响,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事故等频发,而且毫无节制的开采导致开采条件更加复杂化,也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山西煤矿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煤矿周围自然环境差,地质结构复杂,这就容易造成灾害;b)矿井数量很多,但各自开采,导致矿井林立,生产能力分散且低下,对于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c)受山西省经济发展限制,机器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且安全设施并不合理;d)参与煤矿开采的工人都是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综合素质差。山西省很多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很容易受到管理者的自我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煤炭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1-2]。

二、山西省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煤炭开采是一项高危作业,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总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设备落后、地质条件影响等都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煤炭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因为煤矿产业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但是在山西省的很多地方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20世纪的生产总承包制,没有形成多元的企业结构,没有广泛地使用高新技术,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以生产经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方式,同时煤炭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逐层负责的机制,这就在整体上使山西省的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水平落后。

开采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

山西省目前煤炭生产方面缺少专业的人员指导,因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大多煤矿都是私人产业,由于经营者对于煤炭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多工人都是外地来的打工者,他们在工作前都没有进行详细的员工培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因为煤矿工人的上班时间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工作时间,平均时间都在10h~14h,在长时间的黑暗中工作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极易发生意外事故[3]。

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中国对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以下的各省煤炭安全监察局,但是,各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就没有那么详细了。山西省内因为从事煤炭方面的工作者数量很多,并没有全面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体系,这就导致山西省内的煤炭安全管理监察工作不完善。同时,在山西省很多煤矿企业内部并没有达到国家对煤炭安全管理监察的标准,不能做到对于煤矿危险源的监控动态化、系统化,导致监察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

灾害的认识及防范措施不足

近年,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注重对煤矿生产和经营者的安全管理培训,煤矿工作人员及管理者的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由于近年开采煤矿的数量增多,但对地质资料不了解,使得开采难度增大了很多。同时,过分重视生产而忽视安全工作,导致发生地表坍塌、人员伤亡、瓦斯爆炸事故,这些事故都证明了山西省目前煤炭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健全[4]。

三、对策分析

建立煤矿生产过程人员管理电子监控系统

煤矿作业是一个很危险的工作,难免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在一些矿井中,会存在隐瞒不报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煤炭安全管理部门提高现有的技术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监督、监察方法,加强对矿下工作人员的监测,同时重视工作人员的`考勤系统,确保能够及时了解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同时,可以安装RFID射频识别系统,加强对人、车、物等信息数据的采集,更好地监测矿井情况,引进新的技术尽可能做到对于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

引进新技术重视管理

不论何种行业,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位,尤其在煤炭开采工作中,更要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标准等。在矿下工作,要做到人与机器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工作效率。要想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实施,就需要加强操作人员作业的可靠性及机器的稳定性。同时,也要做到安全的物流管理,及时传递生产工序中的安全物品,从而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应用信息技术远程实时监测危险源

为了更好地达到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就需要合理运用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及时收集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传送到煤炭安全管理中心,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同时,也要设计好传感器的灵敏度,做到提前预警,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5]。

加快资源整合

山西省煤矿众多,这就吸引了很多投资商去开采煤矿,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众多小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清理越层开采的小煤窑,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大力惩治非法开采者。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山西省煤矿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做到安全管理。为了实现更快的资源整合、提高煤炭安全管理水平,应该关停不合法的小煤矿,同时加强大煤矿的国有化控制,淘汰落后的生产企业,从根本上提高山西省的煤炭安全生产条件[6]。

四、结语

煤矿生产是一项复杂而有长久的工程,煤矿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山西省作为中国的煤炭大省,在煤炭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尽可能提高山西省煤炭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晓煜,付建华,梁嘉琨,等.煤矿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苏曾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4):182-183.

[3]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4]付飞.煤炭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分析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7(3):11-12.

[5]陈伟伟,梁钊.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3):112-113.

[6]姜兴国,孙磊,刘景波.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技术,2006,25(2):142-143.

摘要 :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煤矿行业因其生产环节以及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安全管理更显的尤为重要,唯有完善好煤矿安全技术管理机制,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长久持续健康发展,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立足于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表明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分析总结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煤矿行业更好更快的安全发展。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煤矿安全生产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社会的影响性相对较大,因此,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一旦做不到位,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会损坏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小到煤矿企业,大到社会,都造成一定的威胁。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前提和保障,更是促进煤矿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煤矿行业一般都作业于安全隐患较多、危险系数较高的环境中,因此,进行科学完善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不仅是保护人身安全的需要,更是有效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益的重要保障。

一、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矿工人的综合素质低下,威胁安全生产

当前,我国煤矿企业也正在进行各种改革,用人体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这样的变化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好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却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威胁。煤矿企业的合同制临时性工人的增多,不仅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而且由于临时性的煤矿工人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打工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存在着较强的临时雇佣观念,缺乏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安全生产的知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都比较薄弱,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与此同时,煤矿管理人员大多来源于煤矿中吃苦耐劳的生产先进者,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科学性的认知,甚至存在着煤矿出煤免不了违章的错误思想。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的煤矿事故都源于违章操作,对安全生产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过分重视生产产量,忽视安全生产规程

煤炭行业的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导致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过分重视煤炭生产的产量,忽视安全生产规程,没有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更没有正确的引导企业的煤矿工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生产流程。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煤矿生产和煤矿安全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能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而是将煤矿生产的产量看的更加重要,认为煤炭生产的产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产量是硬标准,质量是次标准,安全是软标准。尽管很多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了安全风险抵押制度,但是实施的力度还比较小,甚至只停留在表层。在生产作业规程学习的环节,甚至很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是象征性的读一读,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生产人员的思想中。

欠缺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力量薄弱

当前,很多煤矿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以往存在的很多安全管理机构当作不必要的部门就行撤销或者合并。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大幅度的减少,这就更加使得安全生产的管理力量更加薄弱。与此同时,煤矿企业中现存的安全管理人员也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不仅是安监人员,又是瓦检人员,致使安全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难以明晰,很难做到监管到位,对煤矿生产造成一定的生产隐患。另一方面,很多政府部门派驻的安全管理人员最终被依附于企业的合并科室里,在职责履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阻碍和束缚,很难最大限度的发挥职责与权力。

安全生产投足力度不足

我国的煤炭企业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就是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大部分的煤炭企业都面临着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具体分析原因:①很多煤炭企业的负责人只是注重煤炭生产的产量,加班加点进行煤炭生产,致使煤炭生产的机器设备老化陈旧,机械安全生产事故频发。②当前煤矿市场并不十分景气,煤炭供大于求,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并不乐观,资金周转不开,使得安全生产的周转资金减少,煤炭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安全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的几率。与此同时,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和管理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甚至招聘人员都更侧重于廉价的劳动力,却忽视了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解决对策

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强制安全生产管理

我国针对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出台了多项明确的法律法规,比如《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呈现表明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已经上升到了法律法规的强制层面。煤矿企业应该以此为起点,严格落实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借助法律的力量,强化企业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力度,依法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在企业内部深入宣传法律法规的内容,树立煤矿生产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另一方面,企业的相关部门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不断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整顿。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我国的煤炭企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逐步由单一生产到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不能要依靠生产产量,更要注重安全生产。因此,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更要不断的推进,加大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由过去的软指标慢慢变成硬性指标考核的一部分,将安全生产考核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去抓,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经济增长力度。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人人有责。将安全生产管理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营造一个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责任制氛围,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完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

煤矿职工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提高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企业应该不断对用工制度进行合理的配置,对煤矿工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加大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宣传,同时,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在煤矿企业高产高效生产的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持续进行。

三、结语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煤矿行业更是国家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领域,国家对煤矿行业更是提出了“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政策方针。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完善更是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力完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石新,王文涛,肖石英.中国煤炭企业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张志呈,李春晓.我国煤矿事故多发性和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3]刘文俊,周志强,李石新.煤矿企业员工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安全文化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

[4]吴平德,陈建国.建立长效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实现安全生产[G]//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5]周小燕.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危险源辨识和绩效测量规范运行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摘要: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首先,对安全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提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培训;设备;作业人员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对人民的生活、国内的安定团结、我国的国际形象均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国内近年来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研究从未中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基于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对该论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更深刻的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进而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让煤矿安全事故消弭于无形。

一、安全管理的概念界定

何谓安全管理呢?樊亚静(2015)在《某基层储备仓库仓储安全管理研究》中指出:“安全管理是人类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按照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对于这种概念界定作者较为认同。为了对安全管理更好的进行理解,我们可以将安全管理的概念简化为:为防止出现安全事故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手段。

二、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那么,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下面,作者简要论述如下:

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存在不协调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始终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一直以来并未形成较为系统、稳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之间也存在不协调的局面。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体制与机制不协调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多个部门同时管理一个煤矿,但是这些部门均缺乏足够的权力。很多地方部门只是在一味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却未做出足够努力。

(2)煤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存在交叉,且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也相对不够,造成了安全管理出现混乱。

煤矿作业设备存在不安全因素

对于一个煤矿来说,安全生产应始终放在第一位。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很多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均是因为相关作业设备存在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例如,煤矿在引进新设备时,新设备的质量存在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有一部分煤矿作业设备由于年久失修,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相关人员对这些设备未及时进行检查和修理,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存在很多小煤矿,这些小煤矿在安全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较为欠缺。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因此,也很容易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即使是一些大型煤矿在安全管理体制方面也并不是那么完善。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发现,虽然很多煤矿均建立了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却并未有效执行。一旦发生事故才会真正重视起来。这种情况目前也普遍存在。

对煤矿作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有部分煤矿并未对煤矿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下井之后很容易会做出某种不安全行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这种情况在大型煤矿中存在的较少,对于一些小煤矿来说则体现的较为明显。为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质量,尽可能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必须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提高煤矿安全管理质量的相关对策

存在问题必须要及时有效予以解决。为有效解决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

协调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

为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协调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煤矿管理权赋予特定部门,打破多个部门对同一煤矿进行管理的格局。除此之外,还应赋予该管理部门足够的权力,便于该部门对煤矿安全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2)建立监察部门,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定期抽查和长期监督,一旦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必须要对煤矿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追责。这样的做法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机制的进一步协调。

对煤矿作业设备进行管理

煤矿作业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种情况,煤矿在引进新设备时,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一旦发现引进设备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予以更换,并严格禁止这样的设备投入生产。除此之外,煤矿还应该安排专门人员对作业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作业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要予以及时修理或更换,从而更好地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健全煤矿的安全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煤矿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之后,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一旦发现相关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欠缺,必须要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尤其是一些小煤矿,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除此之外,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之后,相关部门还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检查,检查煤矿是否有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煤矿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进而用体制促进安全,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煤矿作业人员的培训

为有效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在工作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培训考核通过之后方能正式上岗。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工作之余,还应该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1)指派本煤矿内资深的老员工对大家进行专业培训,传授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安全工作经验。

(2)从外部聘请专家对本煤矿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结束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实上,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赘述。希望文章的写作可以充分引起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有效进行煤矿安全管理,进而有效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它不仅关乎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亚静.某基层储备仓库仓储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李俊.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2).

[3]汪永芝,吴健斌.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1(5).

[4]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

临潼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研究论文

一、内容概述

本成果是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研究与服务工作开展9年来的系统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隐式统计预报法、显式统计预报法和动力预报法等3种方法,系统开展了两代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预警技术方法(隐式统计预报法和显式统计预报法)研究与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分区研究了不同地层、构造、气候等条件下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并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在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开创了中国大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先河,为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借鉴,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1.地质灾害区域预警原理

提出了地质灾害区域隐式统计预报、显式统计预报和动力预报等三分法,设计并开发完成了地质灾害隐式统计和显式统计预警两类系统。

(1)隐式统计预报法

隐式统计预报法把地质环境因素的作用隐含在降雨参数中,在某地区的预警判据中仅仅考虑临界降雨参数建立模型。隐式统计法可称为第一代预报方法,比较适用于地质环境模式比较单一的小区域。第一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采用该方法设计实现,在2003~2007年应用。

(2)显式统计预报法

显式统计预报法是一种考虑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叠加建立预警判据模型的方法,它是由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空间预测转化过来的,该方法可以充分反映预警地区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并随着调查研究精度的提高相应地提高地质灾害的空间预警精度。显式统计法可称为第二代预报方法,比较适用于地质环境模式比较复杂的大区域。该方法基于地质环境空间分析,通过网格剖分计算单元的地质灾害“潜势度”、合并单元分析结果后区划实现的,克服了仅仅依据单一临界雨量指标的限制,在临界诱发因素的表达、预警指标的选定与量化分级等方面可进一步升级。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采用该方法设计实现,并在2008年以后应用。

(3)动力预报法

动力预报法是一种考虑地质体在降雨过程中在地-气耦合作用下研究对象自身动力变化过程而建立预警判据方程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解析方法。动力方法的预报结果是确定性的,可称为第三代预报方法,因需精密仪器检测,目前该方法只适用于单体试验区域或特别重要的局部区域。该方法主要依据降雨前、降雨中和降雨后降水入渗在斜坡体内的转化机制,具体描述整个过程中斜坡体内地下水动力作用变化与斜坡体稳定状态变化的对应关系。成果第一完成人在四川雅安创建了第一个试验区。

2.第一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预警区划:根据中国地貌格局、地质环境特征及其与降雨诱发型崩滑流地质灾害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以全国性分水岭、气候带、大地构造单元和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一级分区;以区域分水岭、历史滑坡泥石流事件分布密度、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年均降雨量分布等,进行二级分区。将全国划分为7个预警大区、74个预警区。

临界降雨判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滑坡泥石流与降雨关系研究,制作滑坡泥石流与不同时段临界降雨量关系散点图,散点集中成带分布,其上界可用β线表示,下界可用α线表示。利用1日、2日、4日、7日、10日和15日等过程降雨量,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判据模式图,作为临界降雨判据。

预警专用符号:设计制作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专用“符号”。从2005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图片时,同时配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动画,增强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的视觉冲击力,也提高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社会影响力和全民防灾意识。

预警软件系统:2003~2006年,模型采用第一代临界雨量判据法,基于C语言开发了预警预报软件。2007年,模型仍采用第一代临界雨量判据法,基于ArcGIS开发了第二套预警预报软件。

3.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预警模型建立过程:①地质灾害预警分区,将全国分为7个预警大区,分区建立预警模型;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图层编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基础信息、地质灾害历史发生实况等,共编制预警信息图层30个,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系统,主体图层的精度从第一代的1∶600万提升到1∶100万;③地质灾害潜势度计算;④统计预警模型建立。

(1)显式统计预警模型方法

根据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理论,显式统计预警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质环境因素、降雨因素,即不同于临界降雨模板法,预警模型中既要考虑降雨因素的作用,还需要特别包含地质环境因素的指标。地质环境因素复杂多样,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降雨因素选取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选取“地质灾害潜势度”(G)作为地质环境条件因素的综合指标;当日雨量(Rd)、前期雨量(Rp)作为降雨诱发因素的指标;以G、Rd、Rp 作为输入量,以历史地质灾害点的实际发生情况作为输出量,开展统计分析,建立显式统计的预警模型,通用函数如下:

T=G+Rd+Rp

式中:T为预警指数,据此确定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G为地质灾害潜势度,是地质环境条件的量化指标;Rd为日雨量,是地质灾害发生当日的雨量,预警分析时为预报雨量;Rp为前期累计雨量,是地质灾害发生前的累计雨量。

(2)预警专用符号

设计了第二代预警动画符号,在中央电视台(CCTV-1)发布预警产品图片时,同时配发预警符号动画和播音员播音的形式,第二代预警符号的逼真性和美观效果有显著提高。

(3)预警软件系统

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架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系统和Map-GIS平台,具有方便的图层管理、预警计算、自动成区等功能,能够实现日常预警预报自动服务工作,集成了两代模型方法、地质环境背景、降雨数据等实时查询、便利的交互操作。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2003~2011年,第一代和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应用了9年,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639次,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站发布1133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152次。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还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2010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预警预报服务。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发与服务9年来,明显提高了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广大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尤其是通过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共同配合应用,对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促进社会稳定,保护重要基础设施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比较广泛的认可。此项工作也得到了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以及孙文盛部长、徐绍史部长等领导的肯定和赞赏。

典型实例检验:

2007年8月19日,国家气象中心降雨预报结果显示:在浙江南部、福建全境、广东东北部有暴雨(50mm);其中,浙江南部局部、福建大部、广东东北局部有大暴雨(100mm),福建东部沿海局部有特大暴雨(250mm)。在综合分析地质灾害“潜势度”、气象预报雨量、气象前期实况雨量后,采用全国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软件Prediction,自动生成了预警结果。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反馈,本次预警时段全国共有较重大的地质灾害点105处,其中福建80处、浙江10处、云南5处、湖南10处。其中,90处灾害点在5级预警区范围内,3处灾害点落在4级预警区范围内,6处灾害点在3级预警区范围内,另有6处灾害点落在预警区范围之外。

三、推广转化方式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有多篇研究论文在核心、EI等期刊发表,多次进行学术大会交流,专著《中国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与应用》已出版,且依据显式统计预警模型研发的第二代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软件系统和发布系统取得了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自2003年起至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中,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合作示范的带动下,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223个市、1035个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自2003年6月至2010年,通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地质灾害调查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等方式,全国各地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356起,避免人员伤亡万人,避免财产损失亿元。鉴于这8年取得的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且得到社会认可,2010年10月14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签订了《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

因此,随着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需求的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必将持续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并在地质灾害防治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联系人:刘艳辉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据检索统计,世界上约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过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研究或预警工作。其中,中国香港(Brandetal.,1984)、美国(Keeferetal.,1987)、日本(Fukuzono,1985)、巴西(Neiva,1998)、委内瑞拉(Wieczoreketal.,2001)、波多黎各(Larsen&Simon,1993)和中国大陆等曾经或正在进行面向公众社会的降雨引发区域性滑坡、泥石流的早期预警与减灾服务工作,预警的地质空间精度达到数千米量级,时间精度达到小时量级。这些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在地质灾害多发区或敏感区开展或完成了比较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拥有比较长期且比较完整的降雨与滑坡、泥石流关系资料,或在典型地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降雨遥控监测网络和先进的数据传输系统。

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基于气象因素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理论原理可初步划分为三大类,即隐式统计预报法、显式统计预报法和动力预报法。

隐式统计预报法

隐式统计预报法把地质环境因素的作用隐含在降雨参数中,某地区的预警判据中仅仅考虑降雨参数建立模型。隐式统计预报法可称为第一代预报方法,比较适用于地质环境模式比较单一的小区域。由于这种方法只涉及一个或一类参数,无论预警区域的研究程度深浅均可使用,所以这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最易于推广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限空间范围,且地质环境条件变化不大的地区,如以花岗岩及其风化残积物分布为主的中国香港地区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应用和深化这一方法。

这种方法考虑的降雨参数包括年降雨量、季度降雨量、月降雨量、多日降雨量、日降雨量、小时降雨量和10min降雨量等。实际应用时,一般只涉及1~3个参数作为预报判据,如临界降雨量、降雨强度、有效降雨量或等效降雨量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的预警方法抓住了气象因素诱发地质灾害的关键方面,但预警精度必然受到所预警地区面积大小、突发性地质事件样本数量、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和地质环境稳定性及区域社会活动状况的限制,单一临界降雨量指标作为预警判据的代表性是有限的。

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Onodera et al.( 1974) 通过研究日本的大量滑坡,提出累计降雨量超过 150 ~ 200mm,或每小时降雨强度超过 20 ~30mm 作为判据。Nilsen et al.( 1976) 发现美国 Alameda,Califor-nia 在累计降雨量超过 180mm 时,滑坡将频繁发生。Oberste-lehn( 1976) 认为累计降雨量达到 250mm 左右,美国 San Benito,California 将发生滑坡。Guidicini and Iwasa( 1977) 通过对巴西 9 个地区滑坡记录和降雨资料的分析,认为降雨量超过年平均降雨量的 8% ~17%,滑坡将滑动; 超过 20%,将发生灾难性滑坡。Caine( 1980) 全面总结了全球的可利用数据,给出了不同地区诱发滑坡暴雨事件的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滑坡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当然不可能适用于全球所有地区( Crozier 在 1997 年证明) ,仍不失为探讨诱发滑坡临界降雨值的里程碑。

Brand et al.( 1984) 在中国香港研究表明,大多数滑坡由局部高强度短历时降雨诱发,而前期降雨量不是主要因素,除非是小型滑坡。Ng and Shi( 1998) 认为降雨的持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发滑坡的因素。中国香港地区预测 24h 内降雨量达到 175mm 或 60min 内市区内雨量超过 70mm,即认为达到滑坡预报阈值,即由政府发出通报。中国香港平均每年约发出 3 次山洪滑坡暴发警报。

Ganuti et al.( 1985) 提出了临界降雨系数( critical precipitation coefficient,CPC) 的概念,并总结出当 CPC > 时,将有 10a 一遇的滑坡发生; 当 CPC > 时,将有 20a 一遇的滑坡发生。

Glade( 1997)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确定诱发滑坡的降雨临界值的 3 个模型,并在纽西兰北岛南部的 Wellington 地区进行了验证。3 个模型要求的基本数据为: 日降雨量、滑坡发生日期和土体潜在日蒸发量( 通过 Thornthwaite method 方法计算得到) 。降雨强度临界值Glade( 1997) 的模型 1———日降雨模型( daily rainfall model) ,只使用日降雨量参数,简单地分析诱发滑坡和不诱发滑坡的日降雨量( Glade,1998) ,得出最小临界值和最大临界值,即在最小临界值以下,没有滑坡发生; 在最大临界值以上,滑坡一定发生。降雨量等级划分以20mm 为一个等级; 降雨过程雨量临界值 Glade( 1997) 的模型 2———前期日降雨量模型( an-tecedent daily rainfall model) ,考虑了前期降雨的影响。他认为决定前期情况有两个主要因素: 前期降雨的历时时间和土体含水量减少的速率; 土体含水状态临界值 Glade( 1997) 的模型 3———前期土体含水状态模型( antecedent soil water status model) ,他认为除了前期雨量,土体含水量和潜在的蒸发量对滑坡的影响也很大。

刘传正在 2003 年 5 月主持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过程中,利用地质灾害发生前15d 降雨量建立滑坡、泥石流发生区带的临界过程降雨量创建了预警判据模式图,并结合具体区域( 2003 年28 个区、2004 年以后74 个区) 进行校正的方法。该方法适应3 级预报的要求界定了 α 线和 β 线作为预警等级界限。3 年多来汛期的预警成果发布检验与应用证明,该方法在科学依据上是成立的,但限于预警区域过大、基础数据和地质灾害统计样本数量太少,准确率有待提高,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开展地质灾害数据集成研究的迫切性。

另外,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机构在单条泥石流监测与预警建模方面进行了多年持续不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显式统计预报法

显式统计预报法是一种考虑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叠加建立预警判据模型的方法,它是由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空间预测转化过来的(CarraraA.,1983;HaruyamaH.&KawakamiH.,1984;BaezaC.&CorominasJ.,1996;CarraraA.,CardinaliM.&GuzzettiF.,1991;刘传正,2004;殷坤龙,2005)。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区划研究仍是当前的研究主流,而利用之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与发布则多处于探索阶段。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反映预警地区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并随着调查研究精度的提高相应地提高地质灾害的空间预警精度。显式统计预报法可称为第二代预报方法,是正在探索中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地质环境模式比较复杂的大区域。

基于地质环境空间分析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时空预警理论与方法是根据单元分析结果经过合成实现的,克服了仅仅依据单一临界雨量指标的限制,但对临界诱发因素的表达、预警指标的选定与量化分级等尚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诸多问题。

因此,要实现完全科学意义上的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必须建立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与地质环境空间分析耦合模型的理论方法———广义显式统计模式地质灾害预报方法,预警等级指数(W)是内外动力的联立方程组。即

中国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与应用

式中:W为预警等级指数;a为地外天体引力作用,包括太阳、月亮的引潮力,太阳黑子、表面耀斑和太阳风等对地球表面的作用,a=f(a1,a2,…,an);b为地球内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断裂活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等,b=f(b1,b2,…,bn);c为地球表层外动力作用,包括降雨、渗流、冲刷、侵蚀、风化、植物根劈、风暴、温度、干燥和冻融作用等,c=f(c1,c2,…,cn);d为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作用,包括资源、能源开发和工程建设等引起地质环境的变化,d=f(d1,d2,…,dn)。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地区圣马提俄郡的滑坡敏感性图为代表,利用多参数图的加权(或不加权)叠加得到区域滑坡灾害预测图。

20世纪80年代,CarraraA.(1983)将多元统计分析预测方法引用到区域滑坡空间预测中,并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与推广。如HaruyamaH.&KawakamiH.(1984)利用数学统计理论对日本活火山地区降雨引起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度评价。BaezaC.&CorominasJ.(1996)利用统计判别分析模型进行了浅层滑坡敏感性评估,结果斜坡破坏的正确预测率达到,有力地说明了统计预测的适用性。CarraraA.,CardinaliM.&GuzzettiF.等(1991)将统计模型与GIS结合,应用于意大利中部某小型汇水盆地的滑坡危险性评估,实现从数据获取到分析、管理的自动化,结果证明统计分析与GIS的综合使用是一种快速、可行、费用低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与制图方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RS、GIS和GPS等“3S”技术联合应用使快速处理海量的地质环境数据成为可能,出现了地质灾害空间预测模型方法应用研究逐步从地质灾害危险评价与预警应用相结合的新态势。

刘传正等(2004)创建并发表了用于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和预警的“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时空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简称“四度”递进分析法(AMFP),并在三峡库区(54175km2)和四川雅安地质灾害预警试验区(1067km2)进行了应用,结果是可信的。

李长江等(2004)将GIS和ANN(人工神经网络)相互融合,考虑不同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背景,建立了给定降雨量的浙江省区域群发性滑坡灾害概率预报(警)系统(LAPS)。

宋光齐等(2004)根据地貌、岩性和地质构造几率分布,基于GIS建立了给定降雨量的四川省地质灾害预报系统。

殷坤龙等(2005)以浙江省为例探索了基于WebGIS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问题。

由于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机制,目前我国的预警探索工作走在世界前列。

动力预报法

动力预报法是一种考虑地质体在降雨过程中地-气耦合作用下研究对象自身动力变化过程而建立预警判据方程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解析方法。动力预报方法的预报结果是确定性的,可称为第三代预报方法,目前只适用于单体试验区或特别重要的局部区域。该方法主要依据降雨前、降雨中和降雨后降水入渗在斜坡体内的转化机制,具体描述整个过程斜坡体内地下水动力作用变化与斜坡体状态及其稳定性的对应关系。通过钻孔监测地下水位动态、孔隙水压力和斜坡应力-位移等,揭示降雨前、降雨过程中和降雨后斜坡体内地下水的实时动态响应变化规律、整个坡体物理性状变化及其变形破坏过程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含水量、基质吸力、孔隙水压力、渗透水压力、饱水带形成和滑坡—泥石流转化因素条件下,选用数学物理方程研究解析斜坡体内地下水动力场变化规律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确定多参数的预警阈值,从而实现地质灾害的实时动力预报。

目前,这种方法局限于试验场地或单个斜坡的研究探索阶段,必须依赖具有实时监测、实时传输和实时数据处理功能的立体监测网(地-气耦合)作为支撑才能实现实时预报。由于理论、技术和经费等方面的高要求,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重要的小区域或单体的研究性监测预警。

据研究,美国旧金山海湾地区的6h降雨量达到4in()时,就可能引发大面积泥石流。为了监测降雨期间地下水压力的变化,研究人员设置了若干个孔隙水压力计以观测斜坡中地下水压力变化。旧金山海湾地区实时区域滑坡预警系统包括降雨与滑坡发生的经验和分析关系式,实时雨量监测数据,国家气象服务中心降雨预报以及滑坡易发区略图。

在我国,刘传正等(2004)在四川雅安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区进行了大气降水与斜坡岩土层含水量变化的分层响应监测,发现不同降雨过程和降雨强度下,斜坡岩土体的含水量相应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研究降雨在斜坡岩土体内的渗流过程直至出现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机理。

2003年8月23~25日是一个引发多处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的典型降雨过程,可以作为分析实例。以8月19日15时的含水量为背景值,则8月23,24和25日降雨过程分别对应第96,120和144h的含水量,4个层位的记录曲线明确反映了随累计降雨量增加斜坡岩土体含水量急剧增加,第一、二层位达到过饱和状态,且含水量急剧增加出现于第121h,即24日15时之后,滞后于降雨时间约20h。各层含水量峰值出现于第151h,即接近滑坡呈区域性暴发时间(26日零时,对应第153h)。该分析未考虑沿裂隙的地下水渗流作用(图)。

图 四川雅安桑树坡监测试验点第1~4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分析对比隐式统计预报法、显式统计预报法和动力预报法3类方法,我们认为,未来的方向是探索地质灾害隐式统计、显式统计与动力预警3种模型的联合应用方法,以适应不同层级的地质灾害预警需求。研究内容包括临界雨量统计模型、地质环境因素叠加统计模型和地质体实时变化(水动力、应力、应变、热力场和地磁场等)的数学物理模型等多参数、多模型的耦合。3种模型的联合应用不仅适应特别重要的区域或小流域,也为单体地质灾害的动力预警与应急响应提供决策依据。

火山灾害研究论文

地球末日天机美国25日凌晨报道,华盛顿、纽约、洛杉矶几个大城市突然相继出现一些儿童的奇怪行为,他们突然间都相继不约而同说起一些人类听不懂的语言,而调查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深蓝儿童,据称有人第一时间破译了他们的预言,并翻译如下:(1)2010年3月份到5月份,全球爆发新一轮H1N1变种,当秘密死亡人数较多时候,各国才正式由媒体确认,为的是之前不造成社会恐慌。到5月份结束,全球将有至少3万人死于H1N1,其中美国及加拿大最严重,其次为中国。(2)2010年3月份—9月份,中国大概四分之一地区将会持续半年干旱,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6月份最严重将会出现在云南省,半年的旱灾会导致中国1万左右的人死亡。(3)2010年5月份,全球冰山会有相继消融,结果将导致包括南美洲、亚洲一些地区海平面升高,日本、上海会首当其冲。(4)2010年6月,卡特拉火山会继艾雅法拉火山后大规模喷发,以此引发的洪水将会使3万人死亡,10万人无家可归,扬起的火山灰影响冰岛乃至整个大西洋沿岸城市,1年后,将会有2万人陆续死于呼吸疾病。(5)2010年9月至10月,全球多个地区持续高温,其中记录到非洲最高气温点度,上海度,超历史水平。(6)2010年末,全球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社会舆论原因为诺亚方舟的建造。传言真正的建造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俄罗斯。但中国除了上海外,也纷纷在各地秘密建立庇护所,其中拉萨将会有大量飞机进出,社会舆论将方舟的建造地又转向拉萨。(7)2011年2月,全球二十国峰会举行,商量应对金融危机,全球将有至少200名超级富豪参与,峰会举行地在美国旧金山。最后达成协议为一方面政府下调银行利率,另一方面将保证诺言方舟的建造,结果将会使得俄罗斯、美国、中国、等国在今之后逐渐占据金融主导地位,而加拿大、日本等国逐渐沦为发展中国家。(8)2011年3月,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震级为级,死亡人数飙升到18万人,相隔不到半个月,唐山再次地震,震级为级,死亡人数为11万人,专家称全球将进入地壳活跃时期。(9)2011年5月后,各国地区相继出现大大小小地震和火山喷发,其中日本富士山将于8月份发生大火山喷发,熔岩将淹没大阪半个城市,造成至少16万人死亡和失踪。(10)2011年9月份,地理专家称地球磁场正在迅速减弱,太阳粒子暴更于11月份侵入地球磁场层,其间各国多次发生飞机坠毁事件和水下潜艇对撞事件。(11)2011年12月,将出现全球最著名的外星人事件,□1星的编队到达美国51区,讨论全球灾难应对事件,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等秘密出席会议,事后联合国要求美国公布谈判视频。(12)2012年2月,国际天文台专家发现一颗离地球3亿光年的小行星正侵入太阳系,体积为地球的三分之一,预测11月至12月其间将撞击地球,全球专家讨论应对策略。(13)2012年3月,菲律宾发生超级大地震,震级记录为级,包括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将受牵连,连同激起的海啸造成50万人死亡,100万人无家可归。(14)2012年4月,联合国正式宣布全球进入灾难时期,5月地理专家发现地球磁场发生完全两极交换,多地区发生时空交错现象,一些未来人出现,告诉现代人2012年12月22日凌晨地球发生大灾难,他自己则为届时的幸存者,来自2025年后。(15)2012年6月,百慕大三角、麦田怪圈查明,百慕大三角等类似事件乃地球局部零磁场发生时空转移的结果,麦田怪圈为外星人的杰作,包括屠牛事件也为外星人借此研究人类基因的结果。(16)2012年7月,联合国宣布诺亚方舟建造成功,俄罗斯有3台,中国有2台,每台可容纳100万人,可抵挡海啸、地震、火山熔岩的攻击,7月底,美国51区借助外星人力量建成3艘宇宙超级飞船,每艘可容纳60万人,据称届时人类可以飞达太阳系任何一个星球生存。(17)2012年8月,联合国正式宣布末日将于未来5个月内来临,开始选取特定人员搭乘诺亚方舟和超级飞船,其中国家首脑、国家各方面最优秀专家人才以及深蓝血统人员将在选取范围内,另外公开船票发售,诺亚方舟门票为20亿欧元,超级飞船门票为30亿欧元。(18)2012年9月,天文学家预计小行星将于3个月后撞击地球,预测将会撞击大西洋,激起的海啸会波及半个地球,届时这半个地球无人能幸免。(19)2012年9月底,美国芝加哥发生级大地震,造成美国100万人死亡,地震波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加拿大30万人死亡,墨西哥17万人死亡,加勒比海海啸造成领近国家古巴、阿拉斯加死伤无数。(20)2012年10月,太阳风暴再次肆虐,造成亚洲、南美洲等地区大面积电网瘫痪而停电,从此,地球半数国家进入黑暗时代。专家预测下一次最强太阳风暴将于12月底袭击地球,届时全球电网彻底瘫痪,从10月到12月,由于太阳辐射死去的人数将暴增到1亿。(21)2012年11月,世界人口统计数字为37亿,人口从2010年8月开始就已经出现负增长,在过去三年里,人口减少了30亿。(22)2012年12月初,方舟和超级飞船的门票销售完毕,各国预计登船人数为:中国100万、俄罗斯95万,美国150万,日本20万,超级飞船预计登船人数为美国80万,中国50万,俄罗斯20万,其他国家相对较少。以此来保证人类和物种可以在末日后继续繁衍。登船时间为12月15日至12月20日。(23)12月5日、12月12日,12月13日美国、中国、日本相继发生超级大地震,地震波及邻近国家,多个城市成为废墟,主震国家几乎瘫痪,整个地球处于临近毁灭状态,墨西哥、冰岛分别在12月7日到20日发生超级火山,多个城市被淹没在熔岩当中。(24)12月20日止,5艘方舟各就各位待命,3艘飞船已经飞往火星。12月21日美国时间下午17时11分,最强太阳风暴爆发,席卷的太阳风把太阳熔岩喷向地球,霎时间,非洲、南美洲、亚洲、欧洲等地一片火海,灾难造成未登船的15亿人死亡,美国时间晚上11时36分,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在大西洋靠东部地区,引发的海啸波及半个地球,灾难再次导致未登船的18亿人死亡。(25)12月21日至12月22日凌晨,人类一直挣扎在火海、熔岩和海啸中,天空变得黑暗灰蒙,天空到处时不时闪现火光,大气层受到破坏,空气成分改变,将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取代。剩下的未登船人类将全部窒息而死。(26)12月22日凌晨04时,大量外星飞船突然介入,天空各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外星飞船,闪耀着五彩的光芒,据称来自银河总系的几百个星球编队,他们到来目的仅仅为了收拾残局,他们接出方舟所有人类,但在保证人类继续繁衍后,地球将进入外星人统治时代,12月22日起,人类开始新纪元,但由外星生命支配,进入与之前毫无关系的文明,太阳也无能为力再为地球照明,光明和能源将由外星人的宇宙空间供给,该宇宙空间能转化其他星系的光源和能量给地球使用。在这之后的30年内,地球人将慢慢死去,最终,地球沦为银河总系外星人的领土。 》---【白花开了

自己做,寒假作业不能抄答案

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爆发能喷出多种物质。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是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1] 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质结构。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一段时间内没有喷发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是它也带来了许多好处。许多宝石都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也能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某些火山还能变为风景区,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公布的地震定位及震源机制,海地地震发生在“恩里基约-芭蕉园”断层的左旋走滑断层,这一断层的类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相似,它每年要承受约7毫米的板块移动。达到里氏7级的地震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陆续引发余震,其中一些余震的震级会比较高,导致进一步损失。-----关于板块进一步阐述,同时地震引起海啸又可展开【世界最大超级火山恐六十万年来首度喷发】北京时间1月26日消息,美国科学家表示,世界最大的超级火山——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恐临近喷发,而一旦喷发,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可能会被火山灰埋没。据悉,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自2004年以来一直以创纪录的速度升高。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一旦爆发,它的破坏力将是圣海伦斯火山1980年喷发时的一千倍。届时,熔岩会被喷到天空中,毁灭植物的火山灰云也会喷涌而出,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以外的地方将覆盖厚达10英尺(约合3米)的火山灰。美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将不适宜居住,火山喷发还会向空中释放有毒气体,令数以千计的航班停飞,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倘若真如科学家预测的那样,这将是它60万年来首次爆发。在过去210万年间,这座火山曾三次大规模喷发,研究人员表示,它恐怕会在不久后再次喷发。据研究人员介绍,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自2004年以来一直以创纪录的速度上升——仅在过去三年,其地面就以每年3英寸(约合厘米)的速度升高,这是192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快速度。不过,由于受困于数据的缺乏,他们并没有发出全面的警告,也不能对下一次灾难何时降临做出准确预测。一旦最终爆发,其破坏力将使得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相形见绌。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在2010年4月爆发,喷发出的火山灰在天空四处飘荡,致使世界各地的空中交通瘫痪了数日。海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Haiti)面积27797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是东加勒比海岛国,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人口903万(2010年地震前)。黑人约占95%,黑白混血人种和白人后裔占5%。 -----人文地理

灾害研究综述论文

去无忧在线(wwwvooyoocom)就好了,那有很多

分布•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极广,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和高原山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上存在着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全国600多座城市90%都存在防洪问题,西高东低的地理地形有利于洪水的汇集和快速到达下游,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发生在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水和沿海风暴潮灾害。由于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集,而且95%的人口生活在沿江、沿河的平原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经济较为发达,因此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我国暴雨洪水形成的主要特点是:①暴雨集中,强度极大,从而形成江河洪水峰高量大,全国不同历时的最大点暴雨记录和不同流域面积的最大洪峰流量都与世界各地相应的最大记录十分接近,甚至超过。②高强度、大面积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带,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和时序规律,夏季集中出现的雨带主要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北部。③江河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同时又存在重复性和连续性,一个流域重复出现类似的特大洪水和连年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屡见不鲜。④沿海风暴潮灾害主要由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引起,其中少数登陆台风深入内地与从西南部产生的气旋性涡旋北上,往往在局部地区产生特大暴雨。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突然、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当程度的混乱。一次灾难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事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⑴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⑵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⑶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⑷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⑸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持续一年。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城市灾害研究论文

.amfknklodksfan ;dskjlka jbfjlkd

注: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论文。除署名外,吴庆洲为唯一作者。一、建筑历史研究1. 浅谈真武阁的建筑艺术. 南方建筑,1986,32.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古建园林技术,1987,1:31~35,1987,2:58~62,1987,3:61~643. 广济桥历代的建设. 岭南文史,11-12:82~874. 圣索菲亚大教堂. 世界建筑,1989,6:117~1205. 肇庆梅庵. 建筑史论文集(八):21~33.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6. 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 古建园林技术,1992,1(总34):42~51,1992,2(总 35):49~557. 圣保罗大教堂. 世界建筑. 1994,1:69~728. 我国佛教塔刹型制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4,4(总45):21~28,1995,1(总46)13~179. 南汉遗迹药洲园建筑设计. 华中建筑,1995,2:57~60,1995,3:70~7310. 建筑文化的承传、融合与演变. 中外建筑,1996,1:4~711. 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 华中建筑,1997,2:28~36,1997,3:16~21,1997,4:6~ 1212. 春秋至六朝麒麟演变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7,3(总56):58~6113. 环境生态与传统民居. 第八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 香港,199714.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建筑学报,1998,4:5715. 德庆三元塔修复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1999,1(总62):36~4116. 中国建筑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长江建设,1999,2:12~1317.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 华中建筑,1999,418. 曼荼罗与佛教建筑. 古建园林技术,2000,1(总66):32~34;2000,2(总67):30~3319. 龙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华中建筑,2000,4:23~2720. 防洪防匪的大宅——光仪大屋. 小城镇建设,2001,6:72~7321.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建筑学报,2001,8:62~6422. 瑰玮独绝,另树一帜——佛山祖庙建筑研究. 佛山市博物馆编. 佛山祖庙. 文物出版社,200523.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古建园林技术,2006,4(总93):43~50,2007,1(总 94):50-5324. 台湾道教建筑脊饰艺术. 世界建筑导报,2006,7:12~1725. 杨大禹、吴庆洲.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精神.建筑师,2007,5(总129):83-9026. 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中国园林,2007,10:73-7727. 仿生象物——传统中国营造意匠探微.城市与设计学报,2007,9,28:155-20328. The Small Dujiang Weir ,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Baojiatun in Anshun of Guizhou Province 2012年东亚建筑国际学术会论文,2012,.香港29.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Practical Case : Baojiatun Watermill.吴庆洲.徐好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2年最佳遗产保护实践会议论文.2012,~29.克罗地亚30. 吴庆洲、徐好好.贵州鲍家屯水碾房保护和修复研究回顾.南方建筑.2013,1:92~95二、城市规划和城市史研究1.古台州城规划建设初探. 城市规划,1986,2:54~572.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 新建筑,1987,3:66~693.北方雅典爱丁堡. 城市规划,1989,4:57~604.古惠州城与西湖. 岭南文史,14:103~1075.吴庆洲,叶荣贵. Modernized City, Cultural Tradition,Local Features. 转变中的亚洲城市和建筑国际学术 会议论文,1989,11. 北京6.中国古代的城市水系. 华中建筑,1991,2:55~617.历史文化名城牛津. 国外城市规划,1991,4:40~438.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活教材—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古建园林技术,1995,2(总47):53~609.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 建筑学报,1995,8:45~4710.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华中建筑,1996,2:31~4011.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中外建筑,1996,4:32~3412.中国古城规划与宇宙模式. 纪念刘敦桢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南京,199713.中国古城选址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0,9~10,9:31~36,10:34~4114.郑力鹏、吴庆洲. 佛山福贤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城市规划,2001,10:37~ on Citywall and Moat Military Defence System of Nanjing City in Ming Dynasty.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 研讨会论文. 南京,2004,1116.斗城与水城——古温州城选址规划探微. 城市规划,2005,2:66~6917.明南京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建筑师,2005,4(总114):86~9118.周霞,冯江,吴庆洲.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 例. 城市规划2005,8:93~ Urban Can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东亚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日本,京都,2006,10、华 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61~6920.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书系总序. 建筑师,2011,1:91~ on Urban Construc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Tortoise City of Ganzhou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龟城赣州营建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建筑师,2012,1(总155):64~7323.丽江历史文化述论.中国名城,2014,11:47~5224.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52~57三、建筑和城市防灾研究1.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 华南工学院学报,1984,2:127~1402.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 城市规划,1984,3:28~34 3.中国古代城市防洪初探. 城市规划汇刊,1985,3:12~184.我国城市防洪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城市规划汇刊,1985,3:47~525.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 清华大学. 建筑史论文集,1987,8:1~20,清华大学出版社6.历史上梧州城的水灾及防洪措施. 珠江志通讯,1988,1:32~347.伦敦城特大火灾及其重建. 新建筑,1988,4:568.唐宋明清京都排水排洪系统的研究. 城市规划,1988,6:35~379.兼有防敌和防洪作用的台州古城. 古建园林技术,1989,2(总23):55~ Protection of China’s Ancient Cities from Flood Damage. DISATERS. 1989,volume13,.惠州西湖与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89,4:7~ Measures against Flood Impact Along Pearl River. 国际住宅学术讨论会论文,,英国, 谢菲尔德13.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290~29614.广州古代的城市水利. 人民珠江,1990,3:36~3715.中国古城的选址与防御洪灾.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2:195~20016.我国防御洪涝灾害的综合体系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2,4:23~2717.现代城市防洪的方略与措施. 长江建设,1995,1:15~1818.现代城市水害的剧化及防御对策. 城市规划,1995,3:41~4319.汕头市防御洪潮灾害的方略与措施及减灾对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 城市与工程减灾基础 研究论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我国21世纪城市水灾风险及减灾对策. 灾害学,1998,2:89~ Urban Flood Hazard And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in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1999年国际建筑 师协会第20届大会论文. 中国可持续发展,2001,4:23~2922.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 规划师,2002,1:12~1323.对20世纪中国洪灾的回顾. 灾害学,2002,2:62~6924.中国古城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 城市规划,2004,4~ Flood: Experience & Hazard and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洪水经验与可持续 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 越南,胡志明市,2006,3,1026.历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灾特点及减灾对策. 新建筑,2008,4:112-11427.荆州古城防洪体系和措施研究.中国名城,2009,3:34~4028.寿州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中国名城,2010,1:37~4129.借鉴古代经验,防暴雨城市涝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创新—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745. 重庆出版社,201030. 汉魏洛阳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及措施.中国名城,2012,1:67~. 论北京暴雨洪涝与城市防涝.中国名城,2012,10:4~1332. 古代经验对城市防涝的启示.灾害学,2012,3:111~11533. 襄阳古城历代防洪体系的建设及减灾措施.中国名城,2013,4:47~5234. 吴庆洲、李炎、吴运江、刘小刚.城水相依显特色,排蓄并举防雨涝—古城水系防洪排涝的历史经验的借 鉴与当代城市防涝的对策.城市规划,2014,8:71~77四、建筑教育与研究1.继承先师事业,培育精英人才——谈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新建筑,2004,4:62~642.中国建筑史学近20年的发展及今后展望. 华中建筑,2005,3:126~1333.建筑安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教育的世纪重任.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中国建筑 教育.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龙庆忠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史博士点30年回顾.南方建筑,2012,2:48~535.纳精英,育人材,带队伍,求发展——当系主任八年往事回顾,南方建筑,2012,5:11~12五、报刊文章 built to avoid flood damage. CHINADAILY. November 5,1996: Décor Stems from Mythology. CHINADAILY. December 31,1996:93.探秘:福寿沟造就不涝古城.光明日报.2011,8,12:15

楼主真够找乐的了 600字也叫论文啊?顶多叫作文~~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