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故事会杂志的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4-07-07 14:20:31

故事会杂志的历史沿革

1、进入中国邮政书报刊总店-《故事会》。

2、通过“起期”和“止期”选择想要订阅的时间。

3、点击立即购买就可以付款订阅了,订阅后中国邮政会按期邮寄配送。

2019年《故事会》杂志的价格是:单价5元,年价120元。

扩展资料:

《故事会》(Stories),曾用名《革命故事会》,是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管,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物。

《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7月为双月刊,1974年3月《故事会》改刊名为《革命故事会》,1979年1月《革命故事会》恢复原刊名《故事会》,2004年1月《故事会》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5月中国知网显示,《故事会》总下载次数3382次、出版文献量1639篇。据2018年5月超星期刊显示,《故事会》文献量37篇、2014年影响因子为。据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显示,截止2016年《故事会》总发文量614篇、平均引文率。

看读者的要稍微多点 关于《读者》2006-10-13 9:20:00 作者:本站 来源:读者杂志社 由读者杂志社编辑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读者》(半月刊)杂志是我国享有良好声誉的综合类期刊。自1981年创刊迄今,《读者》杂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凝聚着几代出版人的心血和智慧,历经25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达到2006年月平均发行量898万册,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期刊发展的成功之路。 多年来,《读者》杂志以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不渝地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深刻的人文关怀;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以渐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赢得了海内外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十五年来,《读者》杂志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杂志社积极调整办刊思路,适时整合刊物内容,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方面加大力度,改革创新,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而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稳步攀升,2006年4月达到创记录的1003万册,已连续6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占有国内期刊市场1/30的份额。目前,《读者》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近百万册。从创刊到现在,《读者》在国内累计发行11亿册,品牌影响力大大增强。 新世纪以来,读者杂志社陆续创办了三种新的期刊,目前编辑出版有《读者》(半月刊)、《读者》(乡土人文版)、《读者欣赏》、《读者》(原创版)、《读者》(繁体字版)、《读者》(盲文版)(与盲文出版社合作)、《读者》(维文版)(与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等系列杂志及《读者(精华本)》、《读者(合订本)》、《读者丛书》及多媒体光盘、明信片等相关文化产品。读者杂志社正在努力不断挖掘开发《读者》这一品牌的价值链。 关于《故事会》◆ 《故事会》�0�31963年7月创刊,目前已累计发行了3亿余册,阅读人数15亿以上 ◆ 注册商标“说书俑”为刊徽,曾被评为中国最佳吉祥物之一 ◆ 1994年《故事会》�0�3被中央电视台评为“读者最喜爱的全国十大杂志”之一 ◆ 1997年入选中国首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1998年《故事会》�0�3平均期发397万,位居当年度单语种单行本发行全国之最 ◆ 199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期刊联盟出版的《世界期刊概况》介绍,1997年全球期刊发行量最大的50名刊物排名中,《故事会》�0�3在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6,1998年《故事会》�0�3这一排名上升至第5 ◆ 1999年1月,《故事会》�0�3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 1999年10月,入选中国第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 1999年12月,《故事会》�0�3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最高奖) ◆ 2001年11月,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 ◆ 2003年1月,《故事会》�0�3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 2004年1月,《故事会》正式改为半月刊 ◆ 2005年1月,《故事会》�0�3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2008年4月,《故事会》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期刊◆ 2008年,《故事会》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 ◆ 2008年7月,由《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中文版发布的2008“世界媒体高峰会暨(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中,《故事会》杂志被评选为“故事类期刊”的标杆品牌◆ 2009年,《故事会》商标第四次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主编:何承伟常务副主编:吴伦副主编:姚自豪(上半月·红版) 夏一鸣(下半月·绿版)发稿编辑:鲍放 周吟 吕佳 郑继文 朱虹 邢悦 叶小萌 杭帆美术编辑:李宝强 电脑制作:郭瑾玮 通联:归依玲编辑部电话/传真:、64332325(上半月版)、64336469(下半月版)制作发行部主任:张凯广告业务: 电话: 主管/主办: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杂志社地址:上海市绍兴路74号 邮政编码:200020

1963年7月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本仅有96个页码、32开本的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故事会》作为一本大众喜欢的刊物,直到今天还是出版发行的,甚至还增加了手机书刊的内容。更加方便大众阅读。

故事会1963年创刊,截止2013年,总计阅读人次已经超过15亿。甚至在2016年3月24号,《故事会》更是在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杂志移动传播百强位列第14位。

创刊50多年,故事会一直坚持挑选百姓最关注,最喜欢的故事,坚持传播正能量,坚持用自己的力量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社会极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纸媒逐渐被手机电子书所取代,《故事会》能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坚守初心,努力打造一个真正贴近百姓的书刊,符合我们当下社会文化建设的要求,实属不易。

西北美术杂志发展的历史沿革

《国际美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创办的双月刊杂志,杂志主要聚焦美术家与艺术品市场,及时反馈美术动态,致力于挖掘美术原创新人,向海内外推介美术名家,是广大美术爱好者掌握艺术市场最新润格走向的平台,兼有艺术交流与收藏鉴赏的功能。主要面向著名浙商领袖、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浙商在各国的商会。杂志栏目:名家精品 重点介绍 精品欣赏 书画精英 学术交流 美术原创

新媒体绘画与古代绘画方式的差异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当代绘画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早期的先锋性,革命性已被世俗的生存所演变。中国最早的绘画,就是写字,写象形文字,它既是字也是画,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本文将会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 现代绘画中的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新的工业时代发展,更多的科技发展,都成为艺术的表现工具。新媒体艺术是多媒体艺术,很多元素融合产生的一种艺术,三个表现: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思想。在李旭的《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中提到过新媒体技术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方式和技法,同时也对绘画艺术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孙海新的《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中提到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但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更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式,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更为契合,大大增加了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艺术的受众群体,给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在王嘉馨的《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讲到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媒介形式飞速发展,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也逐步脱离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实现了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的全媒体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逐步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并成为承载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已经从实物转变为可以在虚拟空间传播的图片和视频。 中国传统绘画是基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之一。谭通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中说过自宋朝开始,我国绘画艺术理论与表现技巧逐渐成熟,进入繁荣时期。绘画主流风格从客观事物再现逐渐转向主观意识表现,艺术审美意趣及标准有所改变。任安静在《略论中国传统绘画》中提到过中国画家用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再现世界,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风格多样、语言形式丰富。经过历史的积淀,中国传统绘画汲取了外来文化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貌。探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可以体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巨建伟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说过,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主观性表现的艺术特点,主观性表现就离不开对造型的高度归纳和提炼,或是对细节进行强调和夸张。这种表现性决定了中国画特有的图像感。我认为新媒体绘画方式更便捷一些,更能够让我们接受,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我们生活节奏的极具加快,与电子产品相结合的绘画方式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的绘画效率。 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陈曦在《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中说过,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人们以新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工具,运用于艺术实践中,由此诞生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中的一种——数字图像艺术,在20世纪前期应运而生,1970年后微型电脑开始普及,操作也越渐简便,数字绘画创作过程从单纯地模仿传统媒介走向利用电脑程序的自主创作,数字绘画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本文将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架上绘画艺术的人文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数字绘画艺术的文化转向,即其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的转变,绘画创作观的转向。程之希在《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提过,新媒体艺术及其特点从矿石染料、蛋彩画的出现到扬·凡艾克发明并开始运用油性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从现代化学颜料的发明到绘画材料的界限被打破,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不断涌现,促使新的艺术媒介产生并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爆发,个人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影像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艺术家们也开始发现这些新技术的艺术价值。于是,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应运而生。"新媒体"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吕华斌在《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讲过,新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媒体的整合和替代,扩大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艺术受众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而是开始面临着双重身份,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传播阶段过渡。与此同时,新的媒体数字化和虚拟化方法使传统绘画艺术开始实施并具备着无限扩展的通信空间,降低了媒体信息传播和发布的平台与标准,并建立了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通信系统,切实达到了绘画艺术的世界化发展。 新媒体绘画方式具有随机性,可无限扩张,可无限放大不失真的特点,比如Bill Viola的作品,很多年来,Bill Viola都在使用高清摄影机捕捉人和水的动作,有时是人穿越水帘,有时是人坠入水中,还有时是人遭到水的侵袭。他把他捕捉到的人与水的画面再用慢镜头的形式,在高清屏幕上把这一动作的过程,放大给观者看。无论是作品的制作过程,还是展示过程,Viola的作品都是基于数码科技而形成的,所以算是早期的新媒体艺术的代表。   这幅图是一个著名的Time Based Media的作品,来自于Bill Viola 1996年的视频装置作品,“The Crossing”,现收于古根汉美术馆。这个作品的描述是“Two-channel color video installation, with four channels of sound; 10 min., 57 sec.” 可以看出,视频,音效,动画播放的长度,屏幕/投影的大小,都是这个作品的创作元素。李梦梦在《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中说过,我不知道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视像装置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活。的确,他将生活过成了艺术,又于艺术中参悟生活,并在对神秘主义艺术的迷恋中踽踽独行。比尔·维奥拉,美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影像为主,是国际上公认的视觉影像装置艺术的先驱。宋玉青在《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提过,观念摄影的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扩展与变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它的主体是用摄影来带给人们视觉感受,在于通过摄影的方式带给人们一些观念,摆脱没有意味纠缠探索的过程,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的地位,也向人们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作为当今时代最为推崇的影像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自20世纪末就开始以流动的影像为载体来创作,探索生命意识的感知现象,也表达对生命、时间、世界的思考,将艺术回归到本质。林梓也在《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提到,在摄像技术发明以来,这个疑问成为图像制作者们津津乐道的迷思。对于很多在二战后崛起的图像理论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摄影和影像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先天的界线,因为两者都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机械装置从现实中攫取一部分景观来构成图像的。相机的快门正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基本工具。新媒体绘画方式目前在自发的阶段,发展得很快,早已经有了一套有别于架上艺术的特性。 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是光与空间运动(Lightand Space Movement)的先驱艺术家,他把光作为唯一的操作媒介,制造出无数的视觉空间。在进入到特瑞尔“光的空间”的时候,给与了我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日常所感的距离、颜色、大小都会产生奇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感觉失去了平衡,产生一种眩晕感。  肖庆在《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说过,新媒体艺术空间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和独辟的灵境。艺术家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新媒体艺术空间,受到技术手段的制约,遵循科学理论的原则,集中体现了技术与人的感知觉和行为方式的契合。新媒体艺术空间所具有的交互、沉浸、多感知性的艺术审美特质,扩充了人们观念中对空间意识的理解,影响到艺术的审美范畴,并正在对观众的艺术体验产生重要影响。陈齐悦在《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提到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信息多样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媒体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媒体形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一项重要的产业。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成为新媒体在吸引受众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成为了新媒体行业的一项研究内容。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有关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方面的一些问题。张璇在《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讲过,当代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媒体运用的多元化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普及,新媒体技术也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文章探索了当代技术的发展如何对新媒体艺术产生影响,提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艺术家们逐渐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介应用,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单从新媒体艺术的的视觉角度来看,通过科技手段,产生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在视觉表达上往往更加丰富,给与观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 中国最早的绘画与绘画材料和载体的变化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 古今的绘画方式有很多种,相比较传统的绘画方式,新媒体绘画方式能够使画面更加精确。本文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如今我们能够凭借科技的力量采用新媒体的绘画方式探索自己与之相适的表达方式,潜心构建自己作品的文化价值,创建出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旭,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j].传媒,2019(24):77-79.) 2.(孙海新,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j].美与时代(中),2019(09):142-143) 3.(王嘉馨,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牡丹,2018(36):74-75) 4.(谭通,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j].文化月刊,2020(11):190-191) 5.(任安静,略论中国传统绘画[j]. 美术育研究,2020(20):16-17) 6.(巨建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j]. 中华书画家,2020(10):124-129) 7.(陈曦,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2014(17):69) 8.(程之希,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j].西北美术,2013(04):5-7) 9.(吕华斌,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j].大观(论坛),2019(11):29-31) 10.(李梦梦,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j].城市地理,2020(05):102-107) 11.(宋玉青,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j].艺术家,2019(08):149) 12.(林梓,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2017(11):6) 13.(肖庆,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6):146-152+157) 14.(陈齐悦,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86-187) 15.(张璇,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j].明日风尚, 2020(19):154-155)

这个挺多的,《美术期刊》,《国家美术》,《艺术与设计》,《新美术》这些书籍都能看懂的。《新美术》不错,这个是国美出版社出版的。《美术观察》,《美术大观》也能看懂的。《美术研究》和《世界美术》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这两本也不错的。《美苑》,《西北美术》这个很多讲敦煌艺术,这些也挺好的。《艺术广角 》,《书画艺术》,《艺术市场》,《中国书画报》这些比较正规的。这些基本都能看懂的,希望可以帮助你,亲。

标题:新媒体绘画与古代绘画方式的差异一. 前言(约150字) General Statement(背景概述)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当代绘画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早期的先锋性,革命性已被世俗的生存所演变。  Thesis Statement(全篇论文的论点)           中国最早的绘画,就是写字,写象形文字,它既是字也是画,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  Map Sentence(论文结构概述) 本文将会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 二. 正文  (每段约400字)400*3=1200 段落1(正方) -  中心句 现代绘画中的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新的工业时代发展,更多的科技发展,都成为艺术的表现工具。新媒体艺术是多媒体艺术,很多元素融合产生的一种艺术,三个表现: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思想。 1. 李旭提到,新媒体技术改变了绘画艺术的创作方式和技法,同时也对绘画艺术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李旭,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j].传媒,2019(24):77-79.)2.孙海新说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但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更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式,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更为契合,大大增加了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艺术的受众群体,给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孙海新,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j].美与时代(中),2019(09):142-143) 3.王嘉馨讲述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媒介形式飞速发展,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也逐步脱离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实现了传统绘画艺术传播的全媒体发展。(王嘉馨,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牡丹,2018(36):74-75) [4. Concluding Statement]结论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逐步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并成为承载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已经从实物转变为可以在虚拟空间传播的图片或视频。段落2(反方) -  中心句 中国传统绘画是基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之一。 1. 谭通说过,自宋朝开始,我国绘画艺术理论与表现技巧逐渐成熟,进入繁荣时期。绘画主流风格从客观事物再现逐渐转向主观意识表现,艺术审美意趣及标准有所改变。(谭通,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j].文化月刊,2020(11):190-191) 2. 任安静提到,中国画家用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再现世界,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风格多样、语言形式丰富。经过历史的积淀,中国传统绘画汲取了外来文化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貌。探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沿革和价值取向,可以体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任安静,略论中国传统绘画[j]. 美术育研究,2020(20):16-17) 3. 巨建伟讲述,中国传统绘画具有主观性表现的艺术特点,主观性表现就离不开对造型的高度归纳和提炼,或是对细节进行强调和夸张。这种表现性决定了中国画特有的图像感。(巨建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j]. 中华书画家,2020(10):124-129) [4. Concluding Statement]结论句:我认为新媒体绘画方式更便捷一些,更能够让我们接受,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我们生活节奏的极具加快,与电子产品相结合的绘画方式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的绘画效率。段落3 (自己的立场)-  中心句 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1. 陈曦说过,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息息相关。人们以新媒体技术作为主要工具,运用于艺术实践中,由此诞生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中的一种——数字图像艺术,在20世纪前期应运而生,1970年后微型电脑开始普及,操作也越渐简便,数字绘画创作过程从单纯地模仿传统媒介走向利用电脑程序的自主创作,数字绘画这种新兴媒介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艺术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艺术欣赏的方式。本文将数字绘画艺术与传统架上绘画艺术的人文特征进行比较,探讨数字绘画艺术的文化转向,即其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的转变,绘画创作观的转向。(陈曦,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2014(17):69) 2.程之希提过,新媒体艺术及其特点从矿石染料、蛋彩画的出现到扬·凡艾克发明并开始运用油性颜料进行绘画创作,从现代化学颜料的发明到绘画材料的界限被打破,科技日新月异,新材料不断涌现,促使新的艺术媒介产生并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信息革命爆发,个人电脑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影像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艺术家们也开始发现这些新技术的艺术价值。于是,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应运而生。"新媒体"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程之希,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j].西北美术,2013(04):5-7) 3.吕华斌讲过,新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媒体的整合和替代,扩大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艺术受众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而是开始面临着双重身份,并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传播阶段过渡。与此同时,新的媒体数字化和虚拟化方法使传统绘画艺术开始实施并具备着无限扩展的通信空间,降低了媒体信息传播和发布的平台与标准,并建立了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通信系统,切实达到了绘画艺术的世界化发展。(吕华斌,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j].大观(论坛),2019(11):29-31) 三. 例子。用具体例子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例子1 - 中心句 新媒体绘画方式具有随机性,可无限扩张,可无限放大不失真的特点,比如Bill Viola的作品,很多年来,Bill Viola都在使用高清摄影机捕捉人和水的动作,有时是人穿越水帘,有时是人坠入水中,还有时是人遭到水的侵袭。他把他捕捉到的人与水的画面再用慢镜头的形式,在高清屏幕上把这一动作/过程,放大给观者看。无论是作品的制作过程,还是展示过程,Viola的作品都是基于数码科技而形成的,所以算是早期的新媒体艺术的代表。1.李梦梦说过,我不知道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视像装置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活。的确,他将生活过成了艺术,又于艺术中参悟生活,并在对神秘主义艺术的迷恋中踽踽独行。比尔·维奥拉,美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影像为主,是国际上公认的视觉影像装置艺术的先驱。(李梦梦,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j].城市地理,2020(05):102-107) 2.宋玉青提过,观念摄影的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扩展与变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它的主体是用摄影来带给人们视觉感受,在于通过摄影的方式带给人们一些观念,摆脱没有意味纠缠探索的过程,并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的地位,也向人们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作为当今时代最为推崇的影像艺术家,比尔·维奥拉自20世纪末就开始以流动的影像为载体来创作,探索生命意识的感知现象,也表达对生命、时间、世界的思考,将艺术回归到本质。(宋玉青,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j].艺术家,2019(08):149) 3.林梓提到,在摄像技术发明以来,这个疑问成为图像制作者们津津乐道的迷思。对于很多在二战后崛起的图像理论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摄影和影像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先天的界线,因为两者都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机械装置从现实中攫取一部分景观来构成图像的。相机的快门正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基本工具。(林梓,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2017(11):6) [4. Concluding Statement] 新媒体绘画方式目前在自发的阶段,发展得很快,早已经有了一套有别于架上艺术的特性。例子2 - 中心句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是光与空间运动(Lightand Space Movement)的先驱艺术家,他把光作为唯一的操作媒介,制造出无数的视觉空间。1.肖庆说过,新媒体艺术空间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和独辟的灵境。艺术家通过数字技术构建的新媒体艺术空间,受到技术手段的制约,遵循科学理论的原则,集中体现了技术与人的感知觉和行为方式的契合。新媒体艺术空间所具有的交互、沉浸、多感知性的艺术审美特质,扩充了人们观念中对空间意识的理解,影响到艺术的审美范畴,并正在对观众的艺术体验产生重要影响。(肖庆,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6):146-152+157) 2.陈齐悦提到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信息多样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新媒体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媒体形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一项重要的产业。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成为新媒体在吸引受众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成为了新媒体行业的一项研究内容。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有关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方面的一些问题。(陈齐悦,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86-187) 3.张璇讲过,当代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媒体运用的多元化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普及,新媒体技术也具有更强的包容性。文章探索了当代技术的发展如何对新媒体艺术产生影响,提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张璇,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j].明日风尚, 2020(19):154-155) [4. Concluding Statement]艺术家们逐渐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介应用,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单从新媒体艺术的的视觉角度来看,通过科技手段,产生一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在视觉表达上往往更加丰富,给与观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四、 结论 (Restatement or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 (NOTHING NEW); final comment(约150字) Restatement of the Thesis Statement (重述中心论点) 中国最早的绘画与绘画材料和载体的变化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纸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绘画的方式。 古今的绘画方式有很多种,相比较传统的绘画方式,新媒体绘画方式能够使画面更加精确。 Recapitulation of the Map Sentence  (Note: Present perfect tenses)(重述论文结构) 本文从古代与现代的绘画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再进行讲述如今的绘画趋势,概括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次讲述现代绘画方式的优势,最后讲述新媒体绘画的发展状况。Concluding Sentence. (结论句) 如今我们能够凭借科技的力量采用新媒体的绘画方式探索自己与之相适的表达方式,潜心构建自己作品的文化价值,创建出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艺术。五、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李旭,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j].传媒,2019(24):77-79.) 2.(孙海新,论新媒体与绘画艺术的结合[j].美与时代(中),2019(09):142-143) 3.(王嘉馨,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牡丹,2018(36):74-75) 4.(谭通,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艺术表现[j].文化月刊,2020(11):190-191) 5.(任安静,略论中国传统绘画[j]. 美术育研究,2020(20):16-17) 6.(巨建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图像学关系浅析[j]. 中华书画家,2020(10):124-129) 7.(陈曦,新媒体技术下的数字绘画艺术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2014(17):69) 8.(程之希,新媒体艺术与当代绘画[j].西北美术,2013(04):5-7) 9.(吕华斌,新媒体视阙下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j].大观(论坛),2019(11):29-31) 10.(李梦梦,比尔·维奥拉 “影像艺术中的伦勃朗”[j].城市地理,2020(05):102-107) 11.(宋玉青,浅析观念摄影与比尔·维奥拉的影像艺术[j].艺术家,2019(08):149) 12.(林梓,比尔·维奥拉的光晕[j].艺术与设计,2017(11):6) 13.(肖庆,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06):146-152+157) 14.(陈齐悦,基于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86-187) 15.(张璇,浅析当代技术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j].明日风尚, 2020(19):154-155)

药事管理学历史沿革论文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药事管理概述一、药事管理的相关概念二、加强药事管理的重要意义第二节药事管理学科一、药事管理学科的形成二、国外药事管理学科发展情况简介三、中国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四、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定义与内容五、药事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六、药事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药事管理研究一、药事管理研究的性质二、药事管理研究的特点三、药事管理的研究内容四、药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题第二章 药学、药师与药学职业道德第一节药学一、药学的概念二、药学形成与发展三、药学的社会功能和任务第二节药师一、药师的概念二、药师的类别三、药师的职责第三节药师法与执业药师管理制度一、药师法概述二、我国《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第四节药学职业道德一、药学职业道德的意义和特点二、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三、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四、药学职业道德规范五、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思考题第三章 药事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第一节我国药事管理体制概述一、药事管理体制二、药事组织的含义三、药事组织分类四、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第二节我国药事管理组织机构一、药品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二、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三、药品检验机构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其他直属事业机构第三节国外药事管理体制一、美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及机构二、日本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及机构三、世界卫生组织思考题第四章 国家药物政策与制度第一节国家药物政策与国家基本药物一、国家药物政策的定义和发展二、国家药物政策的目标与内容三、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目录第二节国家药品储备制度一、建立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的重要意义二、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的发展历程三、我国现行国家药品储备制度《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简介第三节医疗保障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政策一、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历程三、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四、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政策第四节药品价格管理一、药品政府定价原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有关规定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药品价格管理规定四、政府定价的适用范围五、药品价格改革和发展方向思考题第五章 药品监督管理第一节药品一、药品的定义二、药品的分类三、药品的特殊性第二节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一、药品质量二、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三、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第三节药品标准一、药品标准的含义及类型二、制定药品标准的原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药品注册标准第四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二、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五节药品召回管理一、药品召回的含义和分级二、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三、法律责任思考题第六章 药品管理立法与《药品管理法》第一节药品管理立法概述一、药品管理立法与药事管理法的概念二、药品管理立法的基本特征三、我国药品管理法的发展与历史沿革第二节《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一、总则二、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三、药品经营企业管理四、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五、药品管理六、药品包装的管理七、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八、药品监督九、法律责任十、附则思考题第七章 药物研究开发与药品注册管理第一节药物研究开发概述一、新药的定义二、药物研究开发的类型三、药物研究开发的特点四、我国药物研究开发状况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五、国外药物研究开发状况第二节药品注册管理概述一、国内外药品注册管理的发展概况二、我国药品注册管理的发展第三节我国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一、药品注册的相关概念二、药品注册的管理机构三、药品注册分类四、《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第四节药物临床前研究一、药物临床前研究内容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第五节药物临床研究一、药物临床研究内容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第六节药品注册的申报与审批一、新药的申报与审批二、新药审批管理三、仿制药的申报与审批四、进口药品的注册管理五、非处方药的注册管理六、药品补充申请的申报与审批七、药品再注册管理八、药品批准文号和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的格式第七节药品注册检验、注册标准和说明书一、药品注册检验二、药品注册标准三、药品名称四、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第八节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实施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二、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类型三、药品的专利保护思考题第八章 药品生产管理第一节药品生产管理概述一、药品生产二、药品生产企业三、国内外药品生产管理概况第二节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一、药品生产企业的开办条件、申请与审批二、《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三、药品委托生产管理四、药品生产监督管理第三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认证管理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产生与发展二、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主要内容三、GMP认证管理第四节国际标准化组织及ISO 9000族标准一、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二、ISO 9000族标准三、GMP与ISO 9000的比较思考题第九章 药品经营管理第一节药品经营管理概述一、药品经营管理的概念二、药品经营活动的特点三、药品经营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四、药品流通的特殊性第二节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一、药品经营许可证制度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五、加强药品现代物流发展六、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第三节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认证管理一、GSP的产生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三、GSP认证管理思考题第十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第一节概述一、医疗机构概念及类别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第二节药事管理组织和药学部门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二、药学部门第三节药剂管理一、药品采购与保管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三、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四、处方管理五、调剂管理第四节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临床药学概述二、合理用药三、临床药学的主要任务四、临床用药管理的实施思考题第十一章 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第一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一、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概述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品种范围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规定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制第二节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的概念和品种范围二、生产管理三、经营管理四、使用管理第三节放射性药品管理一、放射性药品的概念和品种范围二、放射性新药的研制、临床研究和审批三、放射性新药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四、放射性药品的包装和运输五、放射性药品的使用思考题第十二章 中药管理第一节概述一、中药的概念二、中药的品种与分类三、中药的特色和优势第二节中药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一、《药品管理法》涉及中药管理的规定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涉及中药管理的规定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涉及中药管理的规定四、《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中药新药的研制管理规定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规定六、《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管理规定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涉及中医药管理的规定八、《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对中药饮片监督管理规定第三节中药品种保护一、中药品种保护的目的和意义二、《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适用范围三、中药品种保护管理部门四、中药保护品种的范围和等级划分五、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六、申请中药品种保护的程序七、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措施八、法律责任第四节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一、《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及其原则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分级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管理规定四、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名录第五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概述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主要内容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第六节中药创新与中药产业发展一、中药创新与现代化发展历程二、《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三、《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涉及中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四、《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中药产业的主要内容五、《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涉及中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思考题第十三章 药品信息管理第一节药品包装、说明书与标签管理一、药品包装与包装材料的管理二、药品标签的管理三、药品说明书的管理第二节药品广告管理一、广告与药品广告二、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三、药品广告的审批四、违反药品广告管理的法律责任第三节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一、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定义与分类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的申请与审核三、互联网药品信息内容的发布要求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五、处罚情况思考题参考文献

如何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对医疗保险用药和定点药店进行必要管理对药品试验的管理初探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漠拉比王朝用其楔形文字颁布的法令中,有两条惩罚医药使人致死致残的条文。公元前11世纪,中国西周王朝建立了六宫体制,属天官管的医师为“众医之长,……掌众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药事。”13世纪,欧洲西西里王国的腓特烈二世颁布的一系列卫生法令中规定,药事管理从医药管理中分离出来。1407年,热那亚市颁布的《药师法》,是最早的法定药师职业标准。1683年,布鲁市颁布法律,禁止医生为自己的病人配药。1546年,德国出现了西方国家的第一部法典。1617年,伦敦药师协会成立,标志欧洲药学职业建立,药事管理范畴扩展。中国的药事管理学建国初期,我国对药品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调整政策、下达命令进行约束,如五十年代的查禁烟毒,六十年代查禁滥用麻黄素、安钠咖等案件。文革期间,药政管理被认为是“管、卡、压”,已经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药政管理规章被废除。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我国加强了对药品的监督管理,1985年7月1日,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5年10月,张静宇、王玉祥编写了《药政管理学概论》一书,由北京军区军医学校出版,作为内部资料交流。在此之前,国内尚无一本系统地研究药政管理的专著,也没有把药政当做一门学问进行研究。该书的编者把药政管理当做一门科学,参考有关文献,力图从管理学、史学、药学、医学、法学等方面概述药政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与方法。该书中的第一篇把“药政管理”叫做“药事管理”。1988年2月,张静宇、王玉祥主编了《实用药事管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书号:ISBN 7-80020-044. 2/)。从药事管理、药品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药品遴选、药品审批和法律监督等六个方面,概述了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为从事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医院药房、药品检验、药政管理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提供了参考。1988年8月,李超进等编著了《药事管理学》一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书号:ISBN 7-117-00632-3)。作者以药学的社会和管理原则为重点,概述了药学事业管理发展简史和现代管理科学基本原理、内容、方法,简介了国外有关情况和经验。此后,药事管理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华西医科大学率先组建了药事管理教研组,开始讲授药事管理学。后来,各药学院校也陆续开办了相同的课程,涌现了大量的研究药事管理的文章、论文,卫生部因势利导,开办了《中国药事》杂志,为研究药事管理的人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改革历史的杂志

<新周报>里边记载的历史事件都比较有代表性,并且还有评价...希望对您能有素帮助

1、《大众考古》:

《大众考古》为中国第一本面向社会大众兼具专业权威的科学普及性考古学杂志,2013年7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大众考古》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江苏人民出版社主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具体承办,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担任总编辑兼主编。

2、《文明》:

《文明》杂志于2001年12月正式创刊,秉承以影像记录世界,展现中国人的人文情怀,传承人类文明的理念与哲学。《文明》作为被众多国际组织和美国,以及欧洲等许多重要国家广泛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国家文化品牌,是以北京为中心和起点,连接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3、《看历史》:

《看历史》是2007年成都传媒集团出版的杂志,是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入点的新锐新闻杂志。《看历史》杂志的前身是 《国家历史》杂志。全国各大城市报亭、书店有售。经新闻总署批准,2010年4月更名为《看历史》。

4、《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集事实政论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资讯类杂志,刊物依托人民日报特有的时政优势和丰富的报道资源,以“读时事历史,揽天下风云”为宗旨,立足时事,钩沉历史,纵横中外,斟酌古今。

5、《文史月刊》:

《文史月刊》是由山西省政协主管,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大型国家级文史档案及人文社科类学术杂志。该刊记述中国包括山西近百年来历史大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变迁,深刻揭示历史发展运作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众考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看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人文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史月刊

《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

《纪实》半月刊 ,讲述历史人物,邮发代号2-393

漫画历史故事杂志电子版

火影动漫网!!自己去看文学的话去北大文学网!!!

《漫友》,不过没以前好看了,东西太杂了,也很少出现我们风息神泪的漫评了,不过COSPLAY不错,我们华丽的山殿时不时会出现在《漫友》上,这就是支持我买这套杂志的动力了,动画100和漫画100区别不大,可爱100没看过,COSPLAY100帅的棒棒声,好象快出来的样子~~ 《COMIC新视点》我最喜欢的杂志,有很棒的日本漫画连载,也有很棒的漫评,也有很棒的COS~也便宜~~当然还有很棒的BBS~ 《动感新势力》,一般是一VCD一CD,收录的歌MV,还有剪辑很不错,很棒~~ 《卡通王》,国内原创漫画连载的杂志,如果要支持国产就看它吧,个人认为上面的漫画比《漫友》好看也要华丽得多~不足可能是少年比较少,大部分是少女的东西~~我真的认为卡比《漫友》好看,至于为什么我买的 《漫友》比《卡通王》多我也不太清楚 《动漫贩》,有点贵。

14。8元啊,但很厚,编辑部与日本的联系很密切,评论啊等等的都比较强。

很专业的动漫杂志。 《动漫时代》,这个是国内最早的两本动漫咨询杂志之一,有三个版本,附赠磁带、CD或者双VCD。

重点在音乐和咨询,评论文章也很不错。 《花与梦》 ,和日本的那个差不多吧,不过有少年和少女两期(好象),看过几本还挺好看的~华丽的连载啊~~ 《漫画公主》,以前看的杂志,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我好久没看到过有卖了55~~基本上与《花与梦》风格差不多,就是排版要好点,内容要多点封面要华丽点,翻译要独特点~~ 《新干线》,很强大的杂志,要啥来啥~~发展什么的全面~~增刊很多~~不过前段时间停刊了,现在好象又复刊了~强烈推荐~~~非常非常非常好的杂志,别看我把它放最后就怀疑它的不好哦,我可用了3个非常来形容它有多精彩~ 以上 说说不怎么好看的吧 《动漫周刊》,很贵的报纸,但把它当作杂志看就便宜了,画面不错,不过读者群偏小,多次去买都被小学生给抢完了后俺就再也不看它了 《卡通先锋》,《壹动漫》,还是那句话,读者适应年龄太小了,估计就13,14岁的样子,偶老了~~ 顺便再推荐3耽美杂志,CJ的小孩子不要看哦~~ 1,耽美季节,(漫画连载) 2,阿多尼斯,(小说连载+BL广播剧翻译) 3,最爱,(漫画连载) 。

美学者的历史研究显示,数百(甚至数千)年前,在南亚洞穴中发现古老的漫画;在佛教寺庙中,一份十二世纪遗留的日文故事图画滚动条、中国古代仰韶文化时期人民的陪葬用品与德国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前大幅故事图,皆可见早期漫画文化足迹。漫画文化学家均认为漫画的起源,应该以石雕造型、洞窟壁画…等图腾为出发点。当在十七、十八世纪时,英国的一位讽刺画家荷加思就正式为「近代漫画」揭幕。

而对于中国漫画,有人说,漫画“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说得对,也有人说,“我国早就有漫画了”说得也对。这是因为,我国确实很早就有漫画。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中的画家黄慎就画过《有钱能使鬼推磨》,那是18世纪的事。后来罗聘还画过《鬼趣图》,借鬼来讽刺人间不平等。15世纪的明朝皇上宪宗也画过《一团和气图》。那是世界上还没有“漫画”这么一个画种。过时候谁也不知道那几幅画就是漫画。

及至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才从报纸刊物上见到外国(西方的)漫画,于是也就出现了我们的漫画家。可见那时漫画是从国外传进来的。

民国七年沈伯尘独立出版了「上海泼克」。他传播了西洋黑白的技法,也扩大了漫画的题材,是早期漫画史上重要的一页。一直到民国十二年「文学周报」发表了「子恺漫画」,引进日本漫画,以单纯轻松的线条描写家庭琐事和社会某一层面。其童稚纯真的感情,颇受青少年和知识分子的欢迎,也是中国采用「漫画」名称之始。

日本传统意义上的漫画指开玩笑的、逗乐的画。

现在的漫画除了传统的单幅或四格讽刺漫画外,主要指新型漫画。新型漫画在最初传入中国时叫做卡通画;在日本较为通用的称谓叫做ic;在美国常用cartoon。新型漫画的裨是以格为单位的画,并用画面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它的风格打破以往的传统,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形式,像极了电影分镜头剧本。而新型漫画是直接以画面代替了镜头,把信息传达给读者。因此,新型漫画的最高境界称为电影感。

日本把1945年前的漫画称为“史前”。明治以后是漫画称为“史前”。

明治以后是漫画向家庭、少年渗透的时期,也陆续有了专登漫画的杂志、

报纸,但多为单幅、四格漫画。到了二战以后日本复兴的年代,漫画家从压

抑的气氛中解放出来,漫画文化初露端倪。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大师,他

的出现是日本新型漫画崛起的标志。他就是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之

神”的手冢冶虫。日本评论家如此评价他:“今天的日本漫画,是从第二次

世界大战战败的焦土中如慧星般登场的漫画家手冢冶虫带领出发的,他那戏

剧性的内容和视觉性的表现方法令众多读者欣喜若狂”。

日本漫画的崛起逐渐带动了东南亚地区漫画的发展。韩国、新加坡、马

来西亚、台湾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地区漫画已从最初的模仿到渐渐形成了

自己的漫画风格。中国漫画的发展较为缓慢,还处于初级阶段,形成自己的

风格党有待时日。

大洋彼岸的美国,漫画在cartoon兴趣的带动下,于六十年代初期诞生

了。英雄漫画这种体裁从一开始就成为美国漫画的主流,并标志着美国漫画

体系的形成

漫画(ics或manga)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

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但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

为了区分起见,把前者称为传统漫画,把后者称为现代漫画(过去亦有人称连环漫画,今少用)。而“动漫”中的漫画,一般均指现代漫画。

【概述】 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人们把漫画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 “ 第九艺术 ” ,漫画艺术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土耳其是现代漫画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他们也把漫画升格为与其它绘画艺术同属于美术范畴,和绘画、雕塑、版画、摄影、建筑并称为当代艺术六大门类,漫画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正是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养料,使漫画发挥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漫画发展方兴未艾,一批执着追求漫画艺术的漫画家们,努力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漫画创作之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10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的 “ 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 ” ,为使大赛更具国际化水准,特邀国外著名漫画家和国内有成就的漫画家组成评审团,按照国际惯例制定大赛评选规则,尤其注重评选具有艺术特质的漫画作品。

这次大会标志着21世纪中国漫画走向艺术化的开端,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漫画正在融入世界漫画之林,这次大会揭开中国漫画艺术与世界漫画艺术接轨的新篇章。 【起源和发展】 朔本求源,漫画自诞生那天起,就标志着它高贵的艺术血统,据史料记载,早在十五世纪的欧洲一些夸张变形人物形象就出现在绘画作品中。

有史可查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和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在他们的素描稿和油画中频频出现一些夸张变形人物造型,尤其是贺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时髦婚姻》、《性格与漫画》等,标志着近代西洋漫画的形成。而有"现代漫画之父"之称托马斯·罗兰森。

他虽然受到贺加斯很大影响,但在人物造型上以及立意上更具有现代意识的漫画特征,奠定了现代西方漫画的风格。 也许是漫画的夸张变形特征,以及指桑骂槐的隐喻性,在它萌芽期就成为教派之间斗争中血不见刃的利器。

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它又承担起政治派别斗争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讽刺漫画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漫画逐渐向多元化拓展。

虽然20世纪以来漫画家继续用其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不过随着个性化社会的到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自身生活和感觉的体验,曾经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漫画,发展成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幽默画,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漫画不断派生出不同风格和内涵的漫画艺术作品,使漫画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提及现代漫画的时候,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所指的不仅仅是政治讽刺的漫画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应该说讽刺漫画是当代漫画发展的鼻祖。 十七世纪的欧洲,在英国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一批优秀漫画家筑起了英国现代漫画的黄金时代,诞生了大讽刺漫画家威廉·贺加斯。

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一些大都市纷纷创刊漫画杂志,漫画家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他们用讽刺幽默的画笔描绘都市生活以及为市民宣泄心中的情绪,深得人们的喜爱。1841年英国伦敦《笨拙》(Punch)讽刺杂志创刊,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掀起了批判风潮,而这股风潮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中国、日本也感染了这股热潮。

由于漫画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科学精神的影响,以人为本、关注人性。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各种类型的漫画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个时期出现了幽默漫画、多格漫画、长篇连环漫画等等。

而漫画的成功商业运作,当数二十世纪的日本和美国,漫画已成为这两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他们把十九世纪一只独秀的漫画开山鼻祖英国远远地抛再了后面,并开创现代漫画的新纪元。

【漫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愿望以及对生活的记录,所以绘画成为记载人类发展最基本手段。这个时期绘制的人物具有了漫画的原始雏形,但并不具备漫画的功能,所谓的漫画是现代人赋予它特有的精神元素。

什么是漫画?在字典上,我们无法为我们所认知的漫画找到一个确切的解释。不同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以及不同民族赋予它不同的定义,但是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漫画是笑的艺术。

然而,如果仅仅把漫画理解成笑的艺术,显然是片面和肤浅的。其实,这种笑的艺术已涵盖了一切美的形态。

有人曾把漫画比喻成绘画、哲学和文学的 *** 体、混血儿,它既有绘画特征又具有哲学和文学理念,是涉及绘画、哲学和文学的 “ 边缘 ” 艺术。这种解释虽有些调侃之意,但道出了漫画艺术的基本特性,单从这一点来讲,漫画有别与其他的门类的绘画艺术。

那么如何正确公正地为现代漫画。

《超有料漫画中国史3》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