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管理沟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发布时间:2024-07-08 05:10:01

管理沟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对于沟通障碍 个人认为是自信的问题 相信自己 勇敢面对问题 时刻相信:我能行 我可以

关于项目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汇总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项目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汇总,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1

[1]建设项目管理,石振武主编,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2]全国高校建筑与房地产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编,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3]赵铁生,工程项目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4]张月娴、田以堂,建设项目业主管理手册,1998年4月

[5]王英军,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年

[6]丛培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1996年1月

[7]申立银、曾赛星、王锋等,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12月

[8]李志鼎、齐伟峰、谢留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华鼎管理咨询网,2003年5月

[9]谭术魁,房地产项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H月

[10]丁晓欣、聂风德,建设项目规范高效操作规程,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l月

[11]吴之明、卢有杰,项目管理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潘蜀健,房地产经营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13]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投资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4]刘荔娟,项目管理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5]顾祖惠、施佳燕,工程项目经理管理实务与技巧,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

[16]刘洪玉,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

[17]林知炎、陈建国等,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18]马士华、林鸣,工程项目管理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19]邱龙华,项目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2

[1]建设项目管理,石振武主编,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2]中国企业的十大管理模式,祝晓东,周海涛编著一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一5一6

[3]企业管理:使命、流程、工具,骆守俭等编著,一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4]流程制胜,李国良编著,一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5]工程项目管理,(美)古尔德,乔伊斯著:孟宪海译,一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

[6]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美)肖费勒伯格,霍尔姆编著;周爱军译,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中国建设网

[8]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3月

[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论研究

[10]五大趋势

[11]建设工程投资控制,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知识产权出版社,

[12]丁斌,吴剑琳编著,项目管理教程,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一02,121一122

[13]张青林.项目管理与建筑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4

[14]乌云娜.项目管理策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5]李涛,张莉.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0.

[16]宁云才.项目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2

[17]王志平.管理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3

[1]戚安邦著,《现代项目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

[2] Dennis Lock主编,李金海等译,《项目管理》(第8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

[3]吴守荣主编,刘长滨主审,《项目采购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4]汪小金著,《理想的实现―项目管理方法与理念》,人民出版社,2003,10。

[5]王忠宗著,《采购管理实物》,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8。

[6]张月娴,田以堂主编,《建设项目业主管理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4。

[7]何伯森编著,《工程招标承包与监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0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汇总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8] J. Rodney Turner主编,戚安邦,耿岚岚,于玲译,《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

[9]李开运主编,李新军主审,《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

[10]谢勤龙,王成,崔伟.企业采购采购业务运作精要:基于EPR,SCM电子商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

[11]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The PMI Project Management Fact Book (2nded .)[M].Upper Darby,PA,USA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01.

[12] The view of inside the profession〔J. PM Network, September1997:31.

[13]Ward JL. Project Management Terms [M].Arlington,Virginia,USA :International,2000.

[14]Kashiwagi,Dean T. The construction delivery system of the information age .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1999,8(8):111一114.

[15]石勇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6月

[16] 陶敏,彭磊.采购战略与策略分析:从采购角色的转变谈起.现代管理科学,2003(2)。

[17]周克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10月。

[18]冯子楹,何永春.项目采购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19]王忠宗.采购管理手册.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

[20]龚晓海.工程建设企业质量管理:2000版工509000族标准在工程 建设企业的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4月

[21]王槐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1月

[22]陈宝胜,孙静春.应用ABC/ABM方法优化企业采购过程.管理工程学报,2002(2)。

[23]魏红梅,魏红敏.战略成本下的采购成本控制.辽宁财税,2003(3)。

[24]常剑峰,孟强.价格信息库:采购控制的基础.内蒙古财经,2002(1)。

[25]李晓东,张忠臣.基于WEB的建设项目采购管理模式的研究.商业研究,2002(5)。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企业沟通管理

[提要] 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的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前者与组织目标密切相关,后者则会影响到组织成员的士气和组织凝聚力,管理者应根据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来分别制定不同的沟通管理办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沟通管理效果。

关键词:沟通过程;正式沟通;非正式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5日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但正式沟通往往是利用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来传递信息,且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企业的组织目标。非正式沟通则往往与企业的正式要求无关,它是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为渠道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是职工关心或者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两者对于企业有效率的运营都不可或缺。下面从沟通过程管理、正式沟通管理、非正式沟通管理等角度来分别进行阐述。

一、沟通过程的管理

沟通过程可以分为七个步骤。一是“信息”,即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观点、想法,这是沟通的起始点,这些观点和想法也必然是沟通的对象;二是“表现”,指的是将想法、观点用一定的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媒体形式可能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录像等一切可以承载信息的载体,这些载体必然方便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三是“传递”,指的是发送者将文字传输给接收者,将图形展示给接收者,或者播放动画、录像等;四是 “接受”,接收者接受这些媒体,相应的接收形式可能是认真聆听、仔细阅读、或者观看;五是“翻译”,接收者一边聆听、阅读、观看,一边试图理解发送者发送的媒体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这是一个过程;六是“理解”,这是一个状态,表示接收者已经聆听、阅读、观看完毕相应的包含观点、想法的媒体,表示翻译阶段的最终结束;七是“反馈和噪音”,反馈是指接收者将自己理解得到的想法观点等传递给信息发送者,以便信息发送者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的接收。反馈是“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逆过程;“噪音”是指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一切干扰和扭曲信息传递的因素,如难以辨认的字迹、录像播放过程中的噪声和强光干扰、信息接收者的理解能力等,这些所有影响接收者充分理解发送者想法的因素,称为噪音。

为了保证各个员工可以获得清楚和明确的信息,应该对沟通的七个步骤加以管理和控制。比如在翻译阶段,应该根据沟通信息的内容、接收对象、事情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信息承载介质。如果是涉及到企业的业务相关的信息,用文字和数字的形式无疑更加符合现实,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可以留下今后查阅的依据;另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有助于人们仔细反复阅读和加深理解。而那些与业务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的沟通,用语音等形式可能比较适宜,这种沟通方式拥有沟通速度快,信息量大,反馈速度快等优势。对于接收者的翻译阶段,员工应该仔细阅读收到的文件,认真观看播放的视频资料,这样才可以深刻理解信息中包含的真实意图和观点。对于反馈的管理,企业中的人员在理解完毕收到的信息后,应该及时将自己理解的含义反馈到信息发送者那里,以查看自己是否真正把握了信息发送者的意图。而在信息沟通的任何阶段都应该避免噪音的干扰,如果是纸质版的文件,尽量要用电脑的文档资料,而避免用手写的文件,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字迹不清楚而带来的沟通干扰,工作场所应该保持一定的安静,这样在进行口头沟通时,就不会有噪声的干扰。而强光的干扰也是要避免的,企业在播放录像动画的时候,应该避免阳光或者强烈灯光干扰收看者。

二、正式沟通的管理

正式沟通即是以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进行的沟通,比如上下级的意见交流、日常会议、市场调查、组织间的访问等。正式沟通是围绕组织的正式目标展开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消除于无形之中;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协调各个个体、要素、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企业也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目标市场、国家法律政策、先进技术、竞争者的竞争策略等信息,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因此,正式沟通对于企业的运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应该加强对正式沟通环节的管理。方法如下:

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上下级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定期进行信息的交换,交换的信息内容必然是有关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自己所管辖的部门范围内应该定期召开部门全体员工会议,在会议上,一方面员工之间可以加强对工作的经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群策群力的解决。建立总经理信箱,该信箱的存在是为了鼓励普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通过该信箱,总经理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设立总经理接待日,在该接待日,任何人都可以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进行问题的反映,提出自己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或者对企业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映。上述这些内容应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落实下来,认真执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书面的文件上。

2、沟通双方应该有真诚的态度。企业的正式沟通可能是上下级之间对于工作进行信息交流;可能是上级对下级进行工作安排,命令发布;可能是下级在工作遇到挫折感到沮丧时,领导者对其进行鼓舞使其恢复信心;也有可能是同事之间就工作经验或者在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沟通的双方有一个正确的沟通态度,即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协作一致共同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努力。领导者应该真心实意地对下属进行关心和爱护,在其工作上出现困难的时候,予以工作方法上耐心的指导,在其出现沮丧等情绪时,对他进行鼓励,在他工作做出了成绩的时候,上级应该对其进行奖赏和肯定。在工作上有来往的同事之间应该树立互相帮助的氛围和习惯,这样才可以减少协作成本,才可以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团结一致共同解决该问题,而不是互相扯皮,互相推诿。当然,这种沟通过程中的真诚应该来源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企业应该树立健康、积极、团结的组织文化,并使得这种价值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拥有这种组织文化的企业更加容易建立畅通、有效的正式沟通渠道。 3、企业与外界环境的沟通管理。外界环境与本企业也在发生着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外界环境包括的要素有供应商、竞争者、政府机关、顾客等。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密切注视供应商供应能力的变化,即供应商供应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本企业产品的影响。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价格。如果供应商的价格提高,那么企业应该及时寻找替代的供应商或者考虑对供应商进行并购来减少自己的供应链风险。企业也应该密切注意获取竞争者的信息,因为竞争者的市场策略会影响到本企业的市场策略,如果竞争对手采取了降价策略,本企业是否跟随降价或者干脆价格不进行变动,而是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如果竞争对手开发了新产品并且投入市场,本企业是否应该对这种新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而考虑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要么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带来影响,要么干脆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国家准备对本行业提高税收,企业是否应该拿出相应的降低成本的策略?如果国家准备投入替代产品的行业,本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企业应该密切注意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人的消费欲望总是无止境而且喜新厌旧的,企业应该多做市场调查,关注消费偏好的转移,设计和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欲望。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市场情报的获取、国家法律政策的获取,这些都涉及到企业的正式沟通。企业应该重视本组织与上述因素的沟通。

三、非正式沟通管理

非正式沟通是企业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系统为渠道进行的沟通,传播的是职工感兴趣的信息或者是与职工利益相关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毕竟人们的活动不仅存在于工作之中,也存在于生活和情感之中。而非正式沟通的对象往往与上述内容相关。

非正式沟通有如下特点:非正式沟通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非正式沟通中的信息是与职工利益相关,因此传播速度要大大快于正式沟通,因为正式沟通的信息传播要经过一些正规的程序。通常,企业内部信息都是通过组织内部的正式沟通渠道,或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地进行书面的或口头的传播。这势必造成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由此会导致一个时间差,即人们需要适当的信息的时刻和信息最终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而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由于它是一种多方位的信息传递方式,即信息传递不仅可以是垂直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斜向的甚至是跳跃的,信息通道全方位发散,使信息的传递更迅速。此外,这种信息由于是个人之间的私人交流,所以信息传递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24小时内全天候进行有效传播,这无疑也加快了它的传递速度。

非正式沟通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中的信息内容往往会被夸大和曲解。这是由于每个传播信息的人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会掺杂个人的情感评价,如此信息的片面和扭曲都是容易产生的;非正式沟通可以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当一个员工传播别人感兴趣的信息时,该员工自然而然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完成了与人打交道的行为,与他人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满足了社交需求。

非正式沟通和谣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虽说两者在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一致,即谣言和非正式沟通都是依靠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都是与职工利益相关或者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但是非正式沟通大多是在传播以真实性信息为基础经过夸大的或者片面的信息,而谣言则完全是无中生有,是与事实的真实性完全背离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会很准确,研究表明,非正式沟通中信息的准确性高达80%。一些信息适宜从非正式沟通渠道获得,如公司的背景、内部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上司的喜好、公司内部一些未成文的约定俗成的做法等等,是根本无法从正式渠道获得的,而这些有时却是员工在一个组织中工作所必须了解的。

无论管理者喜爱还是厌恶非正式沟通,它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于组织之中,并且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管理者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非正式沟通。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非正式沟通呢?

1、非正式沟通作为伴随着人类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沟通方式,不是管理者通过消灭打击否认就可以阻止其传播的。如果管理者试图消灭阻止打击非正式沟通,势必在组织人群中形成逆反心理,同时也会在暗示组织人群,正在传播的非正式沟通信息非常可能是真实的,有一句俗语来形容这种逆反心理就是,解释就意味着掩饰。但是,也并不是说管理者对非正式沟通就无计可施,堵不如疏,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正式沟通渠道,各种标准如工资标准、人事变动等方面信息完全透明化、公开化,就可以打消人们的疑虑和议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关于这方面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

2、对于非正式沟通中产生的错误信息,可以考虑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加以修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可以考虑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予以澄清。双管齐下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纠正非正式沟通产生的错误信息,由于新的非正式沟通信息是完整的,更加真实的,更加具有可信性的,因此可以很快替代原先的错误信息。如果问题很严重,组织内的士气和凝聚力已经被非正式沟通的错误信息所影响,此时还可以通过召开全体职工会议、下达文件指示等方式予以澄清和纠正。

3、管理者可以将自己想传递但是又不便于从正式沟通渠道传递的信息从非正式沟通渠道传递出去,从而达到某种管理效果。如管理者可能要面临人事选举,他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向他的员工表示未来他的计划和打算,从而赢得这些员工的支持。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听到从正式沟通渠道听不到的信息,从而可以在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依据之一。如管理者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某个员工性格特征和优缺点,以及从事的其他社会活动是什么,从而为将来的人事调动和工作分配决策打下基础。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员工的主导需求是什么?如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这样管理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坚,王妙,甘敬东.社会沟通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刘美芬.管理沟通:再造企业凝聚力[J].阶梯,2010.

[3]张翔,赵燕.企业内部有效沟通障碍的分析及其改善[J].宜春学院学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管理沟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员工全球化企业管理沟通工作的对策论文

摘要 :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员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管理多元化背景下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对于全球员工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全球化;全球员工;跨文化管理;管理沟通

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全球化的到来,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不断发展,直接推动了许多国际化企业的形成。这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结构日趋复杂,所以对实行跨文化管理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坚持实施“走去去”战略,并在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推动了我国企业国际化。许多企业开始进行跨国投资跨国并购,这也使得对全球化员工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要对不同地区的员工进行管理,必须要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几种环境:

一是政治与法律环境。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并且这些制度在不断变化,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与法律环境差异。这主要包括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法律环境。

二是经济与技术环境。全球化的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当地的经济技术环境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措施对公司员工进行沟通和管理。主要包括当地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情况,科技人员的素质数量等。

三是文化环境。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不同,政治因素一般带有强制性,而文化因素具有习惯性。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处文化环境,才能更好进行管理工作。

二、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1.语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应该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障碍了。一般来说,由于英语的普及和使用范围较广,跨国公司母公司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英语,母公司的语言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公司所使用的语言。但是语言本身具有复杂性,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球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即使使用英语,但各个国家的因为也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许多跨国管理人员语言沟通能力差,这导致了文字的表述和翻译成了一大问题。在语言沟通中,比较鲜明的差异和障碍体现在对话的合理的方式和沟通语境高低不同,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这两方面有明显差异。

2.文化障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管理沟通工作。众所周知,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在文化上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是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样差异性就是跨国公司进行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困难。例如,在公布一个坏消息的邮件中,英国人往往比较直接,开门见山提出坏消息,并乐于讨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结尾处表示道歉和遗憾。而亚洲的管理人员,在语言上则尤为含蓄模糊,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在逃避这个问题。这就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造成的。

3.价值观不同不同地区的员工,他们从小所处的文化环境有所不同,导致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世界观有较大的差异。例如,西方注重个人主义,东方注重集体主义;东方人注重稳定和谐,西方人追求变化;西方人往往不惧风险勇于挑战,东方人往往喜欢规避风险;西方人主张合理的利己主义,东方人则注重为他人服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这些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员工在处理同一事件中有不同的方法,这往往也会成为一种沟通障碍。

4.认识障碍认识是指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和认知,而这些看法和认知也会影响人们沟通和决策。例如,相对于亚洲和一些中东地区,西方管理人员往往比较尊重女性。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些日本经理人把女性看做管理工作中的累赘。

5.非语言沟通不同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握手,轻吻,面部笑容,站立姿势,眼神交往手势等方式交流沟通。例如在美国人们有手势“O”表示可以,但在法国则表示零钱或者无用的东西,而在巴西则表示低级庸俗。由于非语言沟通方式的差异,也可能在不同员工沟通交流和管理工作中造成误会,从而影响管理沟通工作。

三、解决工作障碍的对策建议

1.尊重文化差异最主要的就是要尊重文化差异。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有其特殊性。企业管理沟通工作工作中必须包容员工的这种文化差异,尊重其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的不同,并不一定就会是企业管理沟通工作中的障碍。当然,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会使企业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提供不竭动力。

2.加强语言培训和学习正是由于语言沟通障碍的存在,使得管理沟通工作难以很好进行。所以,对员工和管理人员的语言培训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得管理人员和员工上下级和同级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必须对他们(特别是管理人员)进行语言培训。提高起沟通技能和能力,才能客服管理沟通工作中的障碍,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文化培训要对公司的全体员工进行文化培训,使他们充分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使其可以更快的融入不同地区的文化环境。这有利于加强员工和管理人员,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其可以更好的尊重其他人的文化背景,接受差异,从而创造更和谐的公司氛围。

四、培养全球化的管理者

要对全球化员工进行管理工作,培养全球化的管理者相当重要。可以借用麦考尔提出的'培养领导才能的模型,这个模型指出,除了被培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企业的战略和管理机制和最后想等到管理人员的才能都是很重要的关键要素。这个模型关键在于从目的出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目的和企业发展要求的需要,决定需要什么样的全球管理者,然后反推回去,然后选拔满足要求的管理者进行全球化的培养,并针对他们缺乏的才能,尽可能提供好的环境和内部机制去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的全球化管理者。要在实践中,强化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一是招聘和选拔外国员工。为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下工作的员工制定不同的薪酬制度和福利政策。为外派人员提供多种服务,例如提供后勤保障。

二是参与国外战略经验规划设计,努力使得公司在国外的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行,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并向管理层提供有关决策信息。

三是分析当地的法律法规。

例如劳工医疗保险规定,劳动合同条款。保证公司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四是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组合趋势及当地劳动力教育水平。五是研究当地文化价值观与规范。例如,所在地区员工的工作特征,对待奖励的态度,同时了解当地公司和政府以及利益相关群众的关系。

目前,跨国公司的几种人员配备方法也十分值得研究和注意。

一是多元中心法。将每个子公司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它们一定的自主权,主要由当地人对分部实行全面的本土化管理,总部的管理人员也很少被派到国外分支机构工作。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可以消除语言障碍,避免了外派人员及其家属人员对当地文化的适应问题,也可以减少文化培训课程的费用支出;可以使公司管理具有延展性;能为公司节省大量开支。

二是全球中心法。跨国公司从世界范围看待经营,以能力作为公司招聘、选拔和晋升的主要条件,不管国际、语言和地区差异。这可以使得有才华的管理人员遍布公司的国内外。采取此种方法的原因如下:高管人员的跨国经历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高管人员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可以随时从一个国家调配到另一个国家;管理人员具有非常开放的心态能适应不同职务。

三是地区中心法。地区中心法反映了跨国公司的地区战略和组织结构。它采用局限性的手段雇佣大量管理人员。在特定的区域具有决定权,但也只是限定在这一区域内有效。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公司的兴起与普及,使得公司员工结构文化背景多元化的趋势加剧。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如果工作人员缺乏跨国、跨文化交流的技巧,文化差异的摩擦常常会导致管理者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的摩擦,这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增大公司内耗。解决文化差异,对全球员工进行跨文化管理是跨国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跨国公司必须把文化的敏感性和技巧性结合起来,并且运用在战略和组织结构中。

参考文献:

[1]马春光著.国际企业跨文化管理[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晓萍.跨文化管理(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韩承敏.跨文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企业沟通管理

[提要] 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的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前者与组织目标密切相关,后者则会影响到组织成员的士气和组织凝聚力,管理者应根据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来分别制定不同的沟通管理办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沟通管理效果。

关键词:沟通过程;正式沟通;非正式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5日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但正式沟通往往是利用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来传递信息,且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企业的组织目标。非正式沟通则往往与企业的正式要求无关,它是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为渠道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是职工关心或者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两者对于企业有效率的运营都不可或缺。下面从沟通过程管理、正式沟通管理、非正式沟通管理等角度来分别进行阐述。

一、沟通过程的管理

沟通过程可以分为七个步骤。一是“信息”,即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观点、想法,这是沟通的起始点,这些观点和想法也必然是沟通的对象;二是“表现”,指的是将想法、观点用一定的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媒体形式可能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录像等一切可以承载信息的载体,这些载体必然方便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三是“传递”,指的是发送者将文字传输给接收者,将图形展示给接收者,或者播放动画、录像等;四是 “接受”,接收者接受这些媒体,相应的接收形式可能是认真聆听、仔细阅读、或者观看;五是“翻译”,接收者一边聆听、阅读、观看,一边试图理解发送者发送的媒体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这是一个过程;六是“理解”,这是一个状态,表示接收者已经聆听、阅读、观看完毕相应的包含观点、想法的媒体,表示翻译阶段的最终结束;七是“反馈和噪音”,反馈是指接收者将自己理解得到的想法观点等传递给信息发送者,以便信息发送者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的接收。反馈是“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逆过程;“噪音”是指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一切干扰和扭曲信息传递的因素,如难以辨认的字迹、录像播放过程中的噪声和强光干扰、信息接收者的理解能力等,这些所有影响接收者充分理解发送者想法的因素,称为噪音。

为了保证各个员工可以获得清楚和明确的信息,应该对沟通的七个步骤加以管理和控制。比如在翻译阶段,应该根据沟通信息的内容、接收对象、事情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信息承载介质。如果是涉及到企业的业务相关的信息,用文字和数字的形式无疑更加符合现实,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可以留下今后查阅的依据;另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有助于人们仔细反复阅读和加深理解。而那些与业务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的沟通,用语音等形式可能比较适宜,这种沟通方式拥有沟通速度快,信息量大,反馈速度快等优势。对于接收者的翻译阶段,员工应该仔细阅读收到的文件,认真观看播放的视频资料,这样才可以深刻理解信息中包含的真实意图和观点。对于反馈的管理,企业中的人员在理解完毕收到的信息后,应该及时将自己理解的含义反馈到信息发送者那里,以查看自己是否真正把握了信息发送者的意图。而在信息沟通的任何阶段都应该避免噪音的干扰,如果是纸质版的文件,尽量要用电脑的文档资料,而避免用手写的文件,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字迹不清楚而带来的沟通干扰,工作场所应该保持一定的安静,这样在进行口头沟通时,就不会有噪声的干扰。而强光的干扰也是要避免的,企业在播放录像动画的时候,应该避免阳光或者强烈灯光干扰收看者。

二、正式沟通的管理

正式沟通即是以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进行的沟通,比如上下级的意见交流、日常会议、市场调查、组织间的访问等。正式沟通是围绕组织的正式目标展开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消除于无形之中;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协调各个个体、要素、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企业也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目标市场、国家法律政策、先进技术、竞争者的竞争策略等信息,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因此,正式沟通对于企业的运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应该加强对正式沟通环节的管理。方法如下:

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上下级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定期进行信息的交换,交换的信息内容必然是有关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自己所管辖的部门范围内应该定期召开部门全体员工会议,在会议上,一方面员工之间可以加强对工作的经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群策群力的解决。建立总经理信箱,该信箱的存在是为了鼓励普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通过该信箱,总经理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设立总经理接待日,在该接待日,任何人都可以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进行问题的反映,提出自己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或者对企业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映。上述这些内容应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落实下来,认真执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书面的文件上。

2、沟通双方应该有真诚的态度。企业的正式沟通可能是上下级之间对于工作进行信息交流;可能是上级对下级进行工作安排,命令发布;可能是下级在工作遇到挫折感到沮丧时,领导者对其进行鼓舞使其恢复信心;也有可能是同事之间就工作经验或者在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沟通的双方有一个正确的沟通态度,即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协作一致共同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努力。领导者应该真心实意地对下属进行关心和爱护,在其工作上出现困难的时候,予以工作方法上耐心的指导,在其出现沮丧等情绪时,对他进行鼓励,在他工作做出了成绩的时候,上级应该对其进行奖赏和肯定。在工作上有来往的同事之间应该树立互相帮助的氛围和习惯,这样才可以减少协作成本,才可以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团结一致共同解决该问题,而不是互相扯皮,互相推诿。当然,这种沟通过程中的真诚应该来源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企业应该树立健康、积极、团结的组织文化,并使得这种价值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拥有这种组织文化的企业更加容易建立畅通、有效的正式沟通渠道。 3、企业与外界环境的沟通管理。外界环境与本企业也在发生着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外界环境包括的要素有供应商、竞争者、政府机关、顾客等。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密切注视供应商供应能力的变化,即供应商供应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本企业产品的影响。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价格。如果供应商的价格提高,那么企业应该及时寻找替代的供应商或者考虑对供应商进行并购来减少自己的供应链风险。企业也应该密切注意获取竞争者的信息,因为竞争者的市场策略会影响到本企业的市场策略,如果竞争对手采取了降价策略,本企业是否跟随降价或者干脆价格不进行变动,而是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如果竞争对手开发了新产品并且投入市场,本企业是否应该对这种新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而考虑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要么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带来影响,要么干脆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国家准备对本行业提高税收,企业是否应该拿出相应的降低成本的策略?如果国家准备投入替代产品的行业,本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企业应该密切注意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人的消费欲望总是无止境而且喜新厌旧的,企业应该多做市场调查,关注消费偏好的转移,设计和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欲望。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市场情报的获取、国家法律政策的获取,这些都涉及到企业的正式沟通。企业应该重视本组织与上述因素的沟通。

三、非正式沟通管理

非正式沟通是企业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系统为渠道进行的沟通,传播的是职工感兴趣的信息或者是与职工利益相关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毕竟人们的活动不仅存在于工作之中,也存在于生活和情感之中。而非正式沟通的对象往往与上述内容相关。

非正式沟通有如下特点:非正式沟通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非正式沟通中的信息是与职工利益相关,因此传播速度要大大快于正式沟通,因为正式沟通的信息传播要经过一些正规的程序。通常,企业内部信息都是通过组织内部的正式沟通渠道,或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地进行书面的或口头的传播。这势必造成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由此会导致一个时间差,即人们需要适当的信息的时刻和信息最终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而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由于它是一种多方位的信息传递方式,即信息传递不仅可以是垂直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斜向的甚至是跳跃的,信息通道全方位发散,使信息的传递更迅速。此外,这种信息由于是个人之间的私人交流,所以信息传递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24小时内全天候进行有效传播,这无疑也加快了它的传递速度。

非正式沟通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中的信息内容往往会被夸大和曲解。这是由于每个传播信息的人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会掺杂个人的情感评价,如此信息的片面和扭曲都是容易产生的;非正式沟通可以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当一个员工传播别人感兴趣的信息时,该员工自然而然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完成了与人打交道的行为,与他人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满足了社交需求。

非正式沟通和谣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虽说两者在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一致,即谣言和非正式沟通都是依靠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都是与职工利益相关或者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但是非正式沟通大多是在传播以真实性信息为基础经过夸大的或者片面的信息,而谣言则完全是无中生有,是与事实的真实性完全背离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会很准确,研究表明,非正式沟通中信息的准确性高达80%。一些信息适宜从非正式沟通渠道获得,如公司的背景、内部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上司的喜好、公司内部一些未成文的约定俗成的做法等等,是根本无法从正式渠道获得的,而这些有时却是员工在一个组织中工作所必须了解的。

无论管理者喜爱还是厌恶非正式沟通,它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于组织之中,并且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管理者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非正式沟通。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非正式沟通呢?

1、非正式沟通作为伴随着人类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沟通方式,不是管理者通过消灭打击否认就可以阻止其传播的。如果管理者试图消灭阻止打击非正式沟通,势必在组织人群中形成逆反心理,同时也会在暗示组织人群,正在传播的非正式沟通信息非常可能是真实的,有一句俗语来形容这种逆反心理就是,解释就意味着掩饰。但是,也并不是说管理者对非正式沟通就无计可施,堵不如疏,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正式沟通渠道,各种标准如工资标准、人事变动等方面信息完全透明化、公开化,就可以打消人们的疑虑和议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关于这方面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

2、对于非正式沟通中产生的错误信息,可以考虑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加以修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可以考虑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予以澄清。双管齐下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纠正非正式沟通产生的错误信息,由于新的非正式沟通信息是完整的,更加真实的,更加具有可信性的,因此可以很快替代原先的错误信息。如果问题很严重,组织内的士气和凝聚力已经被非正式沟通的错误信息所影响,此时还可以通过召开全体职工会议、下达文件指示等方式予以澄清和纠正。

3、管理者可以将自己想传递但是又不便于从正式沟通渠道传递的信息从非正式沟通渠道传递出去,从而达到某种管理效果。如管理者可能要面临人事选举,他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向他的员工表示未来他的计划和打算,从而赢得这些员工的支持。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听到从正式沟通渠道听不到的信息,从而可以在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依据之一。如管理者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某个员工性格特征和优缺点,以及从事的其他社会活动是什么,从而为将来的人事调动和工作分配决策打下基础。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员工的主导需求是什么?如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这样管理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坚,王妙,甘敬东.社会沟通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刘美芬.管理沟通:再造企业凝聚力[J].阶梯,2010.

[3]张翔,赵燕.企业内部有效沟通障碍的分析及其改善[J].宜春学院学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管理沟通论文范文参考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下面我给大家分享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企业沟通管理

[提要] 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的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前者与组织目标密切相关,后者则会影响到组织成员的士气和组织凝聚力,管理者应根据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的特点来分别制定不同的沟通管理办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沟通管理效果。

关键词:沟通过程;正式沟通;非正式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5日

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这两者都遵从沟通固有的步骤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但正式沟通往往是利用企业的正式沟通渠道来传递信息,且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企业的组织目标。非正式沟通则往往与企业的正式要求无关,它是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为渠道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是职工关心或者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两者对于企业有效率的运营都不可或缺。下面从沟通过程管理、正式沟通管理、非正式沟通管理等角度来分别进行阐述。

一、沟通过程的管理

沟通过程可以分为七个步骤。一是“信息”,即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观点、想法,这是沟通的起始点,这些观点和想法也必然是沟通的对象;二是“表现”,指的是将想法、观点用一定的媒体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媒体形式可能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录像等一切可以承载信息的载体,这些载体必然方便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三是“传递”,指的是发送者将文字传输给接收者,将图形展示给接收者,或者播放动画、录像等;四是 “接受”,接收者接受这些媒体,相应的接收形式可能是认真聆听、仔细阅读、或者观看;五是“翻译”,接收者一边聆听、阅读、观看,一边试图理解发送者发送的媒体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这是一个过程;六是“理解”,这是一个状态,表示接收者已经聆听、阅读、观看完毕相应的包含观点、想法的媒体,表示翻译阶段的最终结束;七是“反馈和噪音”,反馈是指接收者将自己理解得到的想法观点等传递给信息发送者,以便信息发送者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的接收。反馈是“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逆过程;“噪音”是指沟通过程中存在的一切干扰和扭曲信息传递的因素,如难以辨认的字迹、录像播放过程中的噪声和强光干扰、信息接收者的理解能力等,这些所有影响接收者充分理解发送者想法的因素,称为噪音。

为了保证各个员工可以获得清楚和明确的信息,应该对沟通的七个步骤加以管理和控制。比如在翻译阶段,应该根据沟通信息的内容、接收对象、事情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信息承载介质。如果是涉及到企业的业务相关的信息,用文字和数字的形式无疑更加符合现实,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可以留下今后查阅的依据;另一方面,文字性的内容有助于人们仔细反复阅读和加深理解。而那些与业务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的沟通,用语音等形式可能比较适宜,这种沟通方式拥有沟通速度快,信息量大,反馈速度快等优势。对于接收者的翻译阶段,员工应该仔细阅读收到的文件,认真观看播放的视频资料,这样才可以深刻理解信息中包含的真实意图和观点。对于反馈的管理,企业中的人员在理解完毕收到的信息后,应该及时将自己理解的含义反馈到信息发送者那里,以查看自己是否真正把握了信息发送者的意图。而在信息沟通的任何阶段都应该避免噪音的干扰,如果是纸质版的文件,尽量要用电脑的文档资料,而避免用手写的文件,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字迹不清楚而带来的沟通干扰,工作场所应该保持一定的安静,这样在进行口头沟通时,就不会有噪声的干扰。而强光的干扰也是要避免的,企业在播放录像动画的时候,应该避免阳光或者强烈灯光干扰收看者。

二、正式沟通的管理

正式沟通即是以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进行的沟通,比如上下级的意见交流、日常会议、市场调查、组织间的访问等。正式沟通是围绕组织的正式目标展开的,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问题消除于无形之中;企业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协调各个个体、要素、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企业也只有通过正式沟通才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获取目标市场、国家法律政策、先进技术、竞争者的竞争策略等信息,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因此,正式沟通对于企业的运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应该加强对正式沟通环节的管理。方法如下:

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上下级之间根据业务的需要定期进行信息的交换,交换的信息内容必然是有关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自己所管辖的部门范围内应该定期召开部门全体员工会议,在会议上,一方面员工之间可以加强对工作的经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群策群力的解决。建立总经理信箱,该信箱的存在是为了鼓励普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通过该信箱,总经理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设立总经理接待日,在该接待日,任何人都可以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进行问题的反映,提出自己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或者对企业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映。上述这些内容应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落实下来,认真执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书面的文件上。

2、沟通双方应该有真诚的态度。企业的正式沟通可能是上下级之间对于工作进行信息交流;可能是上级对下级进行工作安排,命令发布;可能是下级在工作遇到挫折感到沮丧时,领导者对其进行鼓舞使其恢复信心;也有可能是同事之间就工作经验或者在协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沟通的双方有一个正确的沟通态度,即应该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协作一致共同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努力。领导者应该真心实意地对下属进行关心和爱护,在其工作上出现困难的时候,予以工作方法上耐心的指导,在其出现沮丧等情绪时,对他进行鼓励,在他工作做出了成绩的时候,上级应该对其进行奖赏和肯定。在工作上有来往的同事之间应该树立互相帮助的氛围和习惯,这样才可以减少协作成本,才可以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团结一致共同解决该问题,而不是互相扯皮,互相推诿。当然,这种沟通过程中的真诚应该来源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企业应该树立健康、积极、团结的组织文化,并使得这种价值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拥有这种组织文化的企业更加容易建立畅通、有效的正式沟通渠道。 3、企业与外界环境的沟通管理。外界环境与本企业也在发生着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外界环境包括的要素有供应商、竞争者、政府机关、顾客等。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密切注视供应商供应能力的变化,即供应商供应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本企业产品的影响。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产品价格。如果供应商的价格提高,那么企业应该及时寻找替代的供应商或者考虑对供应商进行并购来减少自己的供应链风险。企业也应该密切注意获取竞争者的信息,因为竞争者的市场策略会影响到本企业的市场策略,如果竞争对手采取了降价策略,本企业是否跟随降价或者干脆价格不进行变动,而是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如果竞争对手开发了新产品并且投入市场,本企业是否应该对这种新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而考虑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这些变化要么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带来影响,要么干脆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国家准备对本行业提高税收,企业是否应该拿出相应的降低成本的策略?如果国家准备投入替代产品的行业,本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企业应该密切注意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人的消费欲望总是无止境而且喜新厌旧的,企业应该多做市场调查,关注消费偏好的转移,设计和开发相应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消费欲望。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流、市场情报的获取、国家法律政策的获取,这些都涉及到企业的正式沟通。企业应该重视本组织与上述因素的沟通。

三、非正式沟通管理

非正式沟通是企业以个人或者非正式系统为渠道进行的沟通,传播的是职工感兴趣的信息或者是与职工利益相关的信息。非正式沟通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毕竟人们的活动不仅存在于工作之中,也存在于生活和情感之中。而非正式沟通的对象往往与上述内容相关。

非正式沟通有如下特点:非正式沟通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非正式沟通中的信息是与职工利益相关,因此传播速度要大大快于正式沟通,因为正式沟通的信息传播要经过一些正规的程序。通常,企业内部信息都是通过组织内部的正式沟通渠道,或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地进行书面的或口头的传播。这势必造成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由此会导致一个时间差,即人们需要适当的信息的时刻和信息最终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而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由于它是一种多方位的信息传递方式,即信息传递不仅可以是垂直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斜向的甚至是跳跃的,信息通道全方位发散,使信息的传递更迅速。此外,这种信息由于是个人之间的私人交流,所以信息传递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24小时内全天候进行有效传播,这无疑也加快了它的传递速度。

非正式沟通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中的信息内容往往会被夸大和曲解。这是由于每个传播信息的人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会掺杂个人的情感评价,如此信息的片面和扭曲都是容易产生的;非正式沟通可以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当一个员工传播别人感兴趣的信息时,该员工自然而然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完成了与人打交道的行为,与他人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满足了社交需求。

非正式沟通和谣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虽说两者在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一致,即谣言和非正式沟通都是依靠个人或者非正式组织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传播的都是与职工利益相关或者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但是非正式沟通大多是在传播以真实性信息为基础经过夸大的或者片面的信息,而谣言则完全是无中生有,是与事实的真实性完全背离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往往会很准确,研究表明,非正式沟通中信息的准确性高达80%。一些信息适宜从非正式沟通渠道获得,如公司的背景、内部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上司的喜好、公司内部一些未成文的约定俗成的做法等等,是根本无法从正式渠道获得的,而这些有时却是员工在一个组织中工作所必须了解的。

无论管理者喜爱还是厌恶非正式沟通,它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于组织之中,并且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管理者应该小心谨慎地对待非正式沟通。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非正式沟通呢?

1、非正式沟通作为伴随着人类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沟通方式,不是管理者通过消灭打击否认就可以阻止其传播的。如果管理者试图消灭阻止打击非正式沟通,势必在组织人群中形成逆反心理,同时也会在暗示组织人群,正在传播的非正式沟通信息非常可能是真实的,有一句俗语来形容这种逆反心理就是,解释就意味着掩饰。但是,也并不是说管理者对非正式沟通就无计可施,堵不如疏,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正式沟通渠道,各种标准如工资标准、人事变动等方面信息完全透明化、公开化,就可以打消人们的疑虑和议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关于这方面的非正式沟通的信息。

2、对于非正式沟通中产生的错误信息,可以考虑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加以修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可以考虑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予以澄清。双管齐下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纠正非正式沟通产生的错误信息,由于新的非正式沟通信息是完整的,更加真实的,更加具有可信性的,因此可以很快替代原先的错误信息。如果问题很严重,组织内的士气和凝聚力已经被非正式沟通的错误信息所影响,此时还可以通过召开全体职工会议、下达文件指示等方式予以澄清和纠正。

3、管理者可以将自己想传递但是又不便于从正式沟通渠道传递的信息从非正式沟通渠道传递出去,从而达到某种管理效果。如管理者可能要面临人事选举,他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向他的员工表示未来他的计划和打算,从而赢得这些员工的支持。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听到从正式沟通渠道听不到的信息,从而可以在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依据之一。如管理者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某个员工性格特征和优缺点,以及从事的其他社会活动是什么,从而为将来的人事调动和工作分配决策打下基础。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了解到员工的主导需求是什么?如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这样管理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员工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坚,王妙,甘敬东.社会沟通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刘美芬.管理沟通:再造企业凝聚力[J].阶梯,2010.

[3]张翔,赵燕.企业内部有效沟通障碍的分析及其改善[J].宜春学院学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沟通管理论文三千字

管理沟通与团队合作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管理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企业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而在高校等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提高管理的水平,有效地与部门之间沟通交流是成功的关键。对高校外部沟通而言,为了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距离,加强高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人们需要掌握谈判与合作等沟通技巧。对高校自身而言,为了更好地在现有的政策条件允许下,实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服务于整个社会,处理好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公众、高校与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都离不开熟练掌握和应用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对个人而言,建立良好的管理沟通常识。逐渐养成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让每个教职员工去做最擅长的事情,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作到这些。了解教职员工,不但要观察教职员工的工作行为,还要注意多与他们进行沟通,特别是管理沟通,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员工对高校管理和部门管理的建议,了解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并让教职员工自己对自己进行工作评价,以便统一教职员工与直接上级对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团队合作的目标,完成日益复杂的高等教育工作,实现宏伟目标。一一、管理沟通的成效管理沟通既是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间的情感互访。组织内部的沟通可以使得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意见倾向、价值观和劳动结果,他们的积极性源泉和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的效率等,可以及时控制、指挥整个组织的运转,为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沟通的重要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沟通,实现组织的目标。沟通不仅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组织内部各部门、人员也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沟通还能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而通过沟通建立起来的那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使彼此能坦率讨论个人感情和个人问题的信心和信任正是管理者求之不得的,以此提高组织内部员工士气,增进人际关系和谐,为组织的顺利发展创造“人和”的条件。充分的沟通既可以促进管理者改进管理。又可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员工提高信心,积极主动地为本组织和本部门地发展献计献策,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使管理工作更富有成效,组织能够蓬勃发展。二、高校人才的特点首先,高校的人才队伍与别的行业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更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更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有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这种自主也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工作方法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有宽松的组织气氛。其次,高校中广大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的成果往往是长期智慧和努力的结果,这给短期的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而且成果的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定性定量度量的。教学是双方互动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样性的。再者,高校的人才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所以他们有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三、沟通的前提是合理使用人才沟通的前提是人才的使用,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人才,就谈不上什么有效的沟通。要用好人才,首先必须识人,应该通过日常的工作和有意识的考验,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做到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在招聘引进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把一流人才和一点五流的人才区别开来使用。对待一流的人才,必须给他一流的待遇、一流的岗位,并给他充分的授权,因为作为一流人才,一般已经被社会所认同,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各种各样的机会,在他没有对新单位建立深厚的感情之前,只有通过给他与能力相适应的较高的工资待遇和管理职务,才能使他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同,才能对单位建立感情,为教学科研全心全意的工作,否则的话,就不能轻易录用,以免他今后因为抵挡不住其他巨大的诱惑而辞职,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既然请出了诸葛亮,如果不让他当军师,诸葛亮也早晚要离开。对于一点五流的人才,是我们构建团队的主要力量。那么,何谓一点五流人才呢?所谓一点五流人才,就是指那些在原来单位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人才,他们具有很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强烈的上进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原来的单位或被忽视、或被压制,个人的才能不被充分认同,如果我们在发现他的才能后,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赋予重大的责任,他们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业务的中坚力量,而且由于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到新的岗位后才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只有我们才能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所以对新的岗位有很强的知遇感和归属感,而一旦离开此岗位,就很难被其他单位所认同,因此,这些人是所在的单位的核心力量。在我们以往招聘的人员中,有很大一批人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人才。对这些一点五流人才的使用,必须讲究方法,一般的程序是:培训一信任一授权一约束一考核一奖励。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和充分沟通,使他们能够迅速地透彻了解新岗位的工作任务,发展方向,认同学校的理念和价值观,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内容统一起来,从内心进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的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就高等教育而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极为重要,但如何来考察教职员工对高校的忠诚度呢?这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区别对待。对于引进的一流人才,通常都自视甚高,工作的选择范围较广,他们的忠诚度是很低的,刚开始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较高的薪水和职务来吸引他,只有通过时间的磨练才能逐步建立忠诚度,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一点五流人才,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把他们当作一流的人才使用。对于教职员工的个人品质,也只有通过时间和重大事件来检验,尤其是在涉及到个人的利益、声誉、职务、金钱等问题时,才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最好时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我们使用~ 个人时,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授权,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当然,信任和授权也不是没有约束的,必须建立在较为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上,让每个人都非常清晰的了解业务活动的界限,认识到违反原则的后果。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如何充分调动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往往比个人的能力更加重要, 因为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但团队的集体智慧却是可以无限拓展的。而团队合作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各种流程,首要的是管理流程的建立。

----‘项目管理是一门科学’,这是早些我对项目管理的一个认识,说它是科学因为它包括着项目管理中方方面面的管理知识和管理体系。一说到项目管理,人们自然就想到它的八大要素: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风险、采购、沟通,一个成功的项目与这些因素是紧紧相关,不可分离的。但是在项目的实际参与中,在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项目管理中的哪个因素,与其关联最多、涉及活动最多的是项目干系人(stakeholders),项目干系人一般包括客户或者用户、项目团队、项目公司的管理层等一些主要的利害关系者。项目管理中时间、成本、质量、人力、风险、采购等很大一部分是与人的沟通、于人的管理,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如何组建一个成功的项目团队、如何在项目中发挥团队的所有潜力、如何与客户的关系日趋完善、如何做到让客户满意,这些都是在“沟通”管理中项目经理所必须及掌握的要素。要做好各要素沟通,要实现于人的管理,就应站在这些“项目干系人”的角度上,从他们的需要及利益出发,最大限度的通过项目实现他们的价值,如果脱离这些,那么项目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举一个在项目管理中实际遇上的案例:年前,我们接到一个有关商务管理系统开发的项目,当时用户提供的需求只是七、八页的几张纸,反馈说已经是最清楚最详细的需求,并且包括了需要的几张报表,接到该单后,我们开始最初的需求调研,由于与我们沟通的客户工作人员一直未能提供其它相关资料,于是,我们按其提供的需求分析其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转化为系统模型,并一环一环地与客户进行确认,在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细化调研及分析后,我们整理出六七十页的需求,当要与客户进行确认时,客户的部门经理一句话否定了我们的所有工作:“这不是我们要的啊,虽然我们现在是按这个流程,但要上系统,我们的流程也要变,基本上不是按这个方式进行的啊!”这是项目经理在一开始,在与客户沟通前所忽略的问题,需求调研就是要与客户就其所需要的功能、流程、操作等需要为基础,而且需求决策者必须是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所以项目经理如果在与客户进行需求调研及交流前,在充分考虑项目的需求性及可行性后,列一个需求管理(包括详细的沟通计划及要求沟通)计划,考虑需求沟通中所需的人员、资源、时间的要求,才可以保证需求调研的准确性,虽然有些因素是客户方照成的,但我们应该站在其角度上,为其考虑一些存在的客观及主观因素,这就是在沟通前没有充分考虑一些假设或约束的因素,沟通要求并没有充分明确列举。在具体活动中可参考下图“项目管理—沟通管理的活动要求”同样也是该项目,由于项目经理并未把一些过程的实际及交流情况及时反映给部门经理,虽然有些责任并不是我们应该承担的,但因受到客户的投诉,部门经理自然就将所有的责任归究于项目经理了。在调整了活动方式及沟通方式后,我们又花了二个多星期进行需求的再次调研及分析,最终分析出的需求文档已经和原来的完全不同,页数也上升到200多页,客户的满意度自然达到100%。而先前所花费的二个星期时间就等于无用功,该项目的成本也比预先估计的要翻了好几翻(因为实际调研出的需求功能比原先估计得要多出许多)。软件开发中需求管理的沟通方式影响到需求基线的准确性,同样在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及项目经理对团队的建设技巧也是直接影响到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过程中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项目进展、识别潜在问题、征求建议以改进项目绩效”,如果在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未把好沟通这道关,也有会产生意料之外的项目失败,曾经听过同行的这样一个例子,某公司在开发一套考核绩效管理软件,项目需求做得非常的完善,系统分析地也十分明确、清晰,但在开发阶段,项目经理发现系统分析其中一个中间层的函数出错,因为该功能模块由他一个人负责开发,当时他直接就对其参数进行了修改,也并未及时和其它编程人员进行沟通说明,过后也就忘了这件事,但当项目接近尾声时,系统突然出现一个大的Bug,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最后在花了大量的人力、精力进行查询后,才发现就是这名项目经理更改的参数出了错。如果当初名这项目经理能及时和其它人进行沟通,这种错误完全能够避免。但这些错误延误了系统在合同期内的交付,影响到客户的利益,最后几万元的项目反而赔偿用户损失近十万。所以,项目过程中的沟通有时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同样一个好的配合团队能使项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认识这么一位软件开发项目经理,他项目管理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项目活动中,他考虑到各项目成员的物质、精神的需要,在与客户沟通时,他注重的是客户需要什么,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每次他带的项目总比别人的进度要快,成本要低、项目团队配合融洽、每个成员神采奕奕,这是令其它项目经理所羡慕不已的。沟通在项目管理中,有其必然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1995年,斯坦迪什集团研究发现,与IT项目成功有关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用户参与、主管层的支持、需求的清晰明确。所有这些因素都依赖于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项目经理除了在项目前期编制良好的沟通计划外,更要懂得如何科学地管理团队,如何艺术化的与‘项目干系人’进行沟通,站在各角色人的立场上,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需,这样才能做到通过我们的项目成果使客户得到最大的收益,让客户满意,这样才能实现一个项目的成功性目标。在最近的一个外包项目中,我们项目组在前期就对与分包商之间各阶段工作的数据采集、成果验收、评审依据等沟通形式进行了明确的细化要求,这样在操作上双方都有一个清晰地沟通形式及目标,项目进展就较为顺利许多。说到项目管理是一门艺术,不仅仅表现在与“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的八大要素硬背起来谁都会,但如何灵活地驾御它,使这些要素操作上更灵活化,更适合实际的项目运作中去,这就需要项目经理艺术化的管理、技巧上的操作,管理条条要求是定死的,但人是活的。无论在哪个领域的项目管理中,这些沟通技巧都是通用的并配合掌握着其它项目管理要求的相关要素进行着的。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项目管理”这门艺术,灵活地通过“沟通”管理,保证项目极大限制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引导项目迈向成功的目标,是每个项目经理应给予考虑并慎重实施的。

管理学人际沟通论文参考文献

《管理学》教材及参考文献

《管理学》是2012年6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斯蒂芬.P.罗宾斯。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管理学》教材及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及参考文献

教 材 :

《管理学》丁家云谭艳华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管理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丁家云谭艳华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管理学》,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郭咸纲著《西方管理学说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张兰霞:《新管理理论丛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美]哈罗德·孔茨等著:《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美]杜拉克著:《杜拉克管理应用词典》,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7.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8.[美]托马斯·卞明斯等著:《组织发展与变革精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闫海峰、王端旭著:《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创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加雷恩·琼斯著:《当代管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版.

著:《管理沟通:案例分析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杜栋:《管理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徐国华等:《管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尤利群主编:《现代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芮明杰:《管理学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必修核心课程编译组:《管理创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

18.俞文钊主编:《管理的革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普华永道变革整合小组著:《管理悖论--高绩效公司的管理革新》,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0.陈伟:《创新管理》,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美]彼德·杜拉克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22. [美]托马斯·卞明斯等著:《组织发展与变革精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英]亚当斯·乔利著:《创新》,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管理学》读后感

以前对于管理学,只觉得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自从读了管理学这本书,才觉得其实管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我先说一下这本书。它分了六篇,第一篇是概论,他详细介绍了管理的定义,职能,性质,对象及方法等。让我们对管理以及管理学有了大致的定位,也让我们觉得有机会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是我们的幸运,应为他将伴随我们一生。

后五篇,分别是按照管理的五大职能具体来介绍的。第一篇是决策,把它放在第一的位置足见他的重要性。虽然书中讲的决策大部分是与企业有关的,但是我觉得他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决策也有指导性的意义。就如书中所说的决策由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关于决策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决策的方法。集体决策方法中有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三种方法,其实这三种方法也是叫我们学习知识的三种方法。头脑风暴法创造了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再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用这种方法不仅能让我们勇敢的表达出我们创造性的想法,也能加快思维速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我较为欣赏的一种方法。名义小组技术我觉得是一种完全激发潜能的方法,它要求你必须调动你全部的精力去为你的观点寻找证据,我觉得它必须建立在小组人员都有一些独特性想法的基础上。德尔菲技术换言之就是向老师或专业人员请教的方法。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成为我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第二篇讲的是组织,我觉得这一篇是在教我们认识企业的。它介绍了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等,让我们充分认识他的运作及发展。其中最吸引我们的便是人员配备,它介绍了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还有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程序和方法以及考评和培训。这些对于我们以后的就业有极大的`意义,值得学习研究。

第三篇是领导,他介绍了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对于一个公司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第四个是控制,这个词是与信息紧密相连的,信息是管理控制,乃至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在生活中学会控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当你掌握了生活中的最新信息时,就可以合理安排生活,让你的生活道路充满花香,生活的步伐有条不紊的延续下去。管理企业需要不断更新的最新信息,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最后一个是创新,一个企业需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层级结构创新,文化创新等等。创新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保证。而对于我们来说也需要创新,我们不能永远活在自己设定的生活模式中,而是要更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完善自身,活出精彩。

虽然这本管理学书大部分是围绕管理企业展开的,但从对企业的管理中,我也领悟到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多分充实,少份遗憾。

对于沟通障碍 个人认为是自信的问题 相信自己 勇敢面对问题 时刻相信:我能行 我可以

【1】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查尔斯·E·贝克:《管理沟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彼得·德鲁克:《全球沟通管理学精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约翰.巴尔多尼:《向领导大师学沟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拉里.金:《沟通现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保罗·阿根狄:《企业沟通和威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公司内部管理沟通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沟通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管理沟通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企业的管理沟通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沟通能力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叙述了管理沟通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管理沟通;问题;对策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不是员工个人生产效率的简单加总,而是取决于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因此企业内部良好的管理沟通不仅能够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着激励作用,还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绩效。因此,研究分析企业沟通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一个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管理沟通的表现

企业的管理沟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沟通。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制定企业决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制定决策的依据在于企业内部经营信息的有效反馈。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市场外部经营环境的管理沟通。通过与外界高效的沟通,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有效信息分析客户需求,利用各种外部资源满足客户要求,为企业带来更多利益。

2.企业管理沟通的重要意义

管理沟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数据、多信息的时代,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内部高效的信息沟通。良好的沟通氛围不仅能够提升公司文化,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还能够为决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克服企业遇到的困难。因此,管理沟通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良好的沟通是融入市场的关键

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管理不能守旧,应对企业管理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前提就在于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由于管理沟通具有全面性、多维性,它使企业正确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判断市场走向,从而使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

3.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管理沟通的不重视

由于受阶层观念的影响,许多管理者认为领导的思想就是最高思想,只重视高层领导的意见,而忽略员工的想法,这就导致决策者不能够听到基层的声音,决策质量不高。再者,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员工没有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积极性就会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

企业管理沟通效率低下的现象十分普遍

沟通效率的低下主要体现为沟通不够及时、不够深入。这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沟通渠道造成的。由于缺乏良好的双向沟通,企业员工的建议不能上传到领导者的耳中,领导者的决策信息不能准确及时下达,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中,由于领导者不够重视,管理者不作为,缺乏系统的管理沟通体制已是常态。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的沟通管理没有重点。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组织领导,员工缺乏积极性,不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同时,沟通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一整套的信息反馈机制,这就导致沟通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不能达成沟通共识,不利于企业发展。第二,管理者缺乏沟通技巧。管理者本身缺乏专业的沟通能力,通常只凭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择沟通的方式。由于缺乏语言沟通技巧、倾听能力,再加上不同岗位之间的.专业差异性以及员工知识经历的不同,企业的内部沟通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4.针对管理沟通问题的对策

增强管理沟通意识

企业管理者应当从根本上认识到管理沟通的重要性,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地与员工进行平等交流,注重员工的建议。同时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积极鼓励员工发表看法和意见,让员工真正融入企业中。管理者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技能,掌握沟通技巧,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内部沟通的积极性,不断优化沟通管理过程。

成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

为了高效进行企业内外部的沟通交流活动,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协调。这一部门应当配备专门的管理沟通人才,定期对其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还应当对整个企业的信息情报具有整体把握能力,组织和控制企业全部的沟通活动,根据各种信息的整合为决策者提出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沟通机构,大大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能够权责分明,奖惩分明,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建立健全完整的沟通机制

健全完整沟通机制的关键在于有着一整套沟通制度提供支持。企业应当了解自身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企业应当保证内部的沟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方面纵向沟通,而应是横跨整个企业整体的纵、横向相结合的沟通。建立员工、管理者、领导者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使得下面的声音传上去,上面的决策传下来。奖惩分明,鼓励员工多提建议和意见,让员工明白基层的建议对企业的发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管理沟通制度的执行力,企业领导和员工应当严格按制度办事,确保制度得到有力执行。

参考文献:

[1]要仲华.企业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2014(12):99.

[2]蒲玉,武亚斌.中国企业管理沟通问题与对策[J].商情,2013(48):234.

关于内部控制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内部控制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考文献

1.王利彦、张继东 《企业内部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XX年年8月出版;

2.示嫣红 《企业内部控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3.颜梦玉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家天地》XX年年第11期;

4.李连华 《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 《会计研究》 XX年第2期;

5.张岳麓 《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 《企业改革与管理》 XX年10月;

6.邹歆贤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大众科学》 XX年年第16期。

【拓展内容】

crm论文参考文献

[1]郭愈强,樊玮.数据挖掘技术在民航CRM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5(31):169-171.

[2]刘彬,白万民.浅析数据挖掘技术在CRM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01(17):16-17.

[3]杨虎猛,朱汝岳.金融业分型CRM系统探索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07(30):259-261.

[4]徐国庆,段春梅.数据挖掘技术在CRM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02(12):38-40.

[5]王一鸿.体检中心CRM构建及数据挖掘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6]潘光强.基于数据挖掘的CRM设计与应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

烟草论文参考文献

[1]柯晨丹《试析新时期我国烟草行业的现状及对策》

[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3]李景武《烟草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其对策》

[4]田蔚《自主创新: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5]《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6]钟陆文《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7]唐铭坚、谭礼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

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1]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发改规划(2012〕209号,2012.

[2]李苏.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04) : 12-14.

[3]张洪程.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杨汉明.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州学刊,2001(4) :46-50.

[5]孙晓康.现代农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

[6]阎寿根.标准化:农业和名牌战略的'基础[J].中国农村经济,2000(9):24-26.

[7]张灵光.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R].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网站,2002.

[8]刘兵.农业标准化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7(6) :21-23.

[9]王林枫,谭学智.从“永胡”和“嵩胡”的兴衰谈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J].大众标准化,2008(3) :51-53.

[10]章家恩,陈建军,骆世明.我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 (3) : 157-159.

[11]陈红金,何乐琴.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7 (4) :368-371.

[12]金仁耀,汪刚.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1(2) :231-235.

[13]虞轶俊,白玲,王健,吴声敢,杨桂玲.浙江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 (5) :30-33.

[14]骆浩文.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15]周洁红,刘清宇.基于合作社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研究一来自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 (6) :88-97.

[16]曾建民.发迖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及其效果评价[J].农村经济,2003(9) :45-47.

[17]杭州市农业概况.杭州市政府站一杭州农村经济情况一杭州市农业概况.

[18]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杭州市委[2013]3号文件.

[19]赵敏.杭州市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探讨[J].杭州农业科技,2012(增刊):7-11.

[20]杨敏.杭州农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11): 705—708.

[21]朱时建,潘贤春,杨欢欢.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杭州农业科技信息网一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

[22]王小刚.战略绩效管理最佳实践:实战案例解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3]Zahara Merica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gencies in assessing HACCP—theMalaysian procedure. Food Control,2000(11):371-372.

[24]陈晓丹.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25]管志刚.常州市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 2007. 12.

[26]郭学考.成都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农业大学,2012. 6.

[27]熊明华浙江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对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4.

[28]林兰泸州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1. 5.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