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白附子药理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5:26:25

白附子药理研究进展论文

白附子是中药材的一种,可能很多人都对它不是很了解,但是它具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和功效的哦,对于提高体质有一定的好处和效果的呢,你知道白附子的作用和临床的应用吗,来看看相关的一些内容介绍吧。

白附子的作用

1、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白附子可以有祛斑的作用,对于美容养颜去除脸部的黑色素有一定的好处。

2、现代研究:药理研究显示,白附子具有钙通道阻滞,减慢心率,显著抗炎等作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癫痫,脑血栓和不明原因头痛等。

附子应用于临床,辨证配伍得当方可事半功倍,古人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肉桂则补命门,得生姜则发散。附子临床应用常入煎剂,久煮久煎可使其成分生物碱、乌头碱受到破坏,以去其毒性。白附子在服用的时候要注意搭配的禁忌,以免有毒的物质对身体健康不利。

关于白附子的临床营养和作用,你都知道了吧,白附子可以有祛斑的作用,对于去除脸部的黑色素有好处,而且还有预防脑血栓和头痛的效果哦,大家可以更多的去了解一些这样的小常识哦,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

早期洗胃。

静脉输入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盐水,注意保温与呼吸情况。

使用拮抗剂阿托品 (Atropine) 直至心律恢复正常为止。

民间验方用生姜、甘草各15g、金银花 18g 煎服;或以绿豆 120g、甘草 30g, 煎汤频服。生白蜜也有一定解毒作用。

避免附子中毒

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

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

严防超量用药;

大剂量用附子,必须用水先煎1 ~3小时以上;

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毒性大大减低,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

配伍宜忌

常与人参、肉桂、麻黄、细辛、桂枝、白术、甘草、人参、黄芪等配伍使用。附子反半夏、瓜萎、白蔹、贝母、白及,恶蜈蚣,故不宜配伍。养生禁忌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中药含附子 熬时切莫加冷水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药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以拯救患者,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附子中毒绝非只和剂量大小有关,“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包括药材质量不好、炮制方法不当、长期过量使用、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当等。”

“我们临床发现,很多市民不懂正确煎煮含附子的中药。”“这类药一般要先煎附子1~2小时。掌握火候有一个诀窍:取一片煎过的附子,咬一口慢慢咀嚼,如果没有麻口的感觉,表明煎煮火候到了,这时可以放入其他药物,如果仍感觉麻口,则需继续煎煮。”因此,很多有经验的中医生通常会在处方中“附子”这味药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去麻”。

另外,煎煮含有“附子”的中药一般耗时较长,有些市民煮药时发现水干就中途加冷水。“这样可能增加附子的毒性,应属大忌。”煎药前应充分估计好水量,一次性加够;如果中途发现水快煎干,应该先关火、待药冷却后再加入适量冷水,然后重新开始煎煮、计时;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开水。

白附子

(一)白附子的介绍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独角莲多年生草本,生于潮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及土壤肥沃处。分布于北纬42°以南及包括西藏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辽宁、吉林、湖北、江苏等省区栽培。

带根块茎作种栽种的当年可收获,不带根的多种1年。冬季倒苗后,挖起块茎,小的作种,大的加工作药。将块茎堆积发酵,使外皮皱缩易脱,装在箩筐里,放在流水中踩去粗皮,晒干。也可不去粗皮,切成2至3毫米厚的薄片,晒干。

白附子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至5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环纹及根痕,顶端具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无臭,叶淡,嚼之麻辣刺舌。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二)白附子食疗作用

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毒辣窜散;

具有祛风痰,通经络,镇痉止痛,散结解毒的功效;

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阴疽肿毒辣,毒蛇咬伤。

(三)中药白附子的作用

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现代研究:药理研究显示,白附子具有钙通道阻滞,减慢心率,显著抗炎等作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癫痫,脑血栓和不明原因头痛等。

(四)白附子常用配方

治癫痫:皂角60g,关白附15g,半夏、天南星、乌梢蛇、全蝎各90g,蜈蚣半条,僵蚕45g,姜汁糊丸绿豆大,每服3丸,米汤送下。

治中风半身不遂:关白附、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研末,每次3g,热酒调服。

治痰厥头痛:关白附、半夏、天南星各等分,研末,生姜汁蒸,为丸绿豆大,每次15g,饭后生姜汁送下。

(五)白附子做法指导

内服宜炮制后用。

风痰壅盛,经脉拘急,肢体不遂者,可与天南星、半夏、川乌等配伍,以加强祛痰通络之功。

若风邪侵袭面、风痰阻滞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者,可与僵蚕、全蝎等同用,以散风止痉。

痰气结聚颈项而致瘰疬肿痛者,可用鲜品捣烂涂敷患处;或与半夏、贝母、连翘等同用。

……    [内容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bái fù zǐ

giant typhonium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yphoni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Typhoni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iant typhonium rhiz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白附子为药名,出自《名医别录》[1]。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e. 的干燥块茎[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Rhizoma Typhoni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giant typhonium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2004)》)

禹白附、鸡心白附[1]。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 Engl.的块茎[1]。主产河南、陜西、四川、湖北[1]。

辛、甘,大温,有小毒[1]。入肝、胃经[1]。

白附子具有祛风痰,镇痉,止痛,散结的功效[1]。

1.治中风痰壅,口眼㖞斜,面神经麻痹,偏正头痛,癫痫,小儿惊风,破伤风[1]。

2.治痈肿,瘰疬痰核,喉痹肿痛,蛇、虫咬伤[1]。

白附子为眼科常用化痰药,具有祛风化痰,通络解痉止痛的功效:

(1)用于风痰壅盛,口眼歪斜,目偏视,上胞下垂等,常与胆南星、全蝎等合用。

(2)用于眼部痞块、囊肿,突眼证等,常与昆布、海藻、赤芍等配伍。

(3)用于风痰所致目珠疼痛,如三叉神经痛、眶上神经痛,常与全蝎、僵蚕、防风等药配伍。

煎服:3~;或入丸、散服[1]。一般炮制后用[1]。外用以鲜品捣敷;或熬膏涂[1]。

孕妇忌服[1]。

白附子生品一般不内服,外用适量。孕妇忌用。

本品含肌醇、皂苷、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1]。

动物试验证明有镇静作用,炮制后此作用增强[1]。本品还具有抗结核杆菌、抗凝血等作用[1]。

白附子

Baifuzi

TYPHONII RHIZOMA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有时残存。内皮层不明显。薄壁组织中散有大型黏液腔,外侧较大,常环状排列,向中心渐小而少,黏液细胞随处可见,内含草酸钙针晶柬。维管束散列,外韧型及周木型。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或类球形,直径2~29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12分粒组成,以2~4分粒者为多见。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柬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针晶长约至97(136)μm,螺纹导管、环纹导管直径9~45μm。

(2)取本品粉末10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一甲醇(3:1)混合溶液100ml,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液蒸于,残渣加丙酮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附子对照药材10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如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不得过(附录ⅨH 第一法)。

不得过(附录ⅨK)。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

除去杂质。

同药材。

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

每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

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味淡,微有麻舌感。

(1)粉末黄棕色。糊化淀粉粒团块类白色。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针晶长97~136μm,螺纹导管、环纹导管直径9~45μm。

(2)同药材[鉴别](2)。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3~6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白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白芍药(学名: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in Journ.)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根并入药。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地下部块状或粗厚;叶基生或茎生,大,互生,羽状或三出复叶或深裂;花大而美丽,单生于枝顶或有时成束,白色;萼片5,宿存;花瓣5-10,但在栽培种中的常为重瓣;雄蕊多数;花盘环状或杯状;心皮2-5,离心发育,结果时变为蓇葖,每个有种子数颗。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中国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芍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作用(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白芍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白芍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能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4.镇痛作用:白芍能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对吗啡抑制扭体反应有协同作用,并能对抗戊四唑所致惊厥

5.抗菌作用。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芍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作用(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 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白芍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半乳糖胺 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白芍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能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中药本草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的药理研究进展论文

1、每天饭后服用2瓶白藜芦醇产品(燕窝胶原蛋白肽饮品),服用期间尽可能在口腔多停留片刻,尤其舌下粘膜多接触,有利于粘膜充分吸收,如果糖尿病患者建议饭后2个小时后服用即可;2、每天坚持2瓶的白藜芦醇,身体亚健康状况并不明显的朋友,又特别渴望减肥的人士,建议每天3瓶;3、建议每次服用白藜芦醇15分钟后多喝水,有助于提升新陈代谢水平,帮助排除体内的垃圾和毒素,如果身体严重缺水,容易导致代谢失调,尤其有便秘历史的朋友,务必服用白藜芦醇15分钟后尽量多喝水;4、渴望减肥和增强排毒的朋友,建议空腹和睡前服用,如果睡前服用后难以入睡的客户,改成空腹服用即可,这样有助于燃烧脂肪和促进排毒解毒的能力;5、渴望增肥和改善亚健康的人,建议饭后服用为佳,有助于营养的代谢、吸收和利用。白藜芦醇的服用禁忌:1、糖尿病患者—-早晨八点以前服用。2、鼻子过敏者—-可以一早起来就空腹服用,然后躺上十分中再起来,吸收会更好。3、瘦身者什么时候吃—-单纯瘦身者,不要晚上服用;其它什么时候服用都可以。因为瘦身者会需要RESERVE在肌肉与脂肪里进行减脂作用。4、需要降低内脏脂肪者—-白天服用更好。5、尿酸、坏胆固醇过高,肝脏不好者—-早上服用、中午服用、还有下午四点服用。6、过敏性患者—-白天服用,要加大剂量,并且需要坚持。7、骨刺患者—-可以软化骨刺,缓解疼痛;可以增加服用次数。8、有腹水的癌症患者—-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可一天多服用几包。9、洗肾的人怎么使用—-洗肾完后服用,一次一包,一天两次;洗完后服用一包,然后晚上过几小时后再服用一次。

白藜芦醇服用方法:每天1-2包,开口即饮(当做饮料来饮用即可,不要做任何稀释)。产品采用一次性真空包装,一次服用1小包,服用时不要立刻吞咽,建议含服在口腔13分钟左右可以像使用漱口水一样,使得白藜芦醇的有效成分跟口腔黏膜充分接触吸收;每天服用2包,连续服用2-3天建议选择在睡前和空腹服用(有胃病的患者,建议饭后服用即可),如果遇到急性疼痛的话,也可服用舒缓症状。白藜芦醇服用方法的注意事项:1、成年人一天服用白藜芦醇的安全使用剂量最高不要超过4500mg/天。建议饭后一小时内服用。2、由于白藜芦醇的水溶性不高,身体需要分泌一些消化液,例如胆汁帮助消化,所以在服用白藜芦醇前最好能吃些东西,不要空腹服用,以免影响吸收效果,本品不能代替药品。3、尽量不要与其他药物同食,白藜芦醇最大的副作用是血液稀释,这可能会给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了解白藜芦醇是否与其他药物产生交互作用很重要。4、防治关节炎时,服用白藜芦醇要注意,如出现服用后疼痛不减反而增加的症状要立即停食,白藜芦醇一般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效,但注意不要过量,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士不应服用白藜芦醇,大量服用白藜芦醇会导致失眠,焦虑等亢奋情绪产生,与维生素C同食会有助于抵消此副作用。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疾病。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技工作者对白藜芦醇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揭示其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聚,预防心肌硬塞、脑栓塞,对缺氧心脏有保护作用,对肥胖者可以起一个控制与减肥作用,对烧伤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心输出量下降有效恢复,并能够扩张动脉血管及改善微循环。同时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白藜芦醇的提取和工业化生产,已经初具规模。1998年美国艾尔·敏德尔编撰《抗衰老圣典》时,将白藜芦醇列为“100种最热门有效抗衰老物质”之一。中国农科院花生研究所禹山林研究员和国家著名医药专家毛文岳教授说,有关花生中白藜芦醇的研究开发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营养课题之一。迄今美国宇航局已将花生定为航天食品,常吃花生制品,可缓解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延缓衰老。白藜芦醇保健食品将会成为21世纪营养健康的新时尚。退烧与止痛作用白藜芦醇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发挥治疗功效, 具有一定的解热和止痛活性。在完整小鼠和大鼠身 上的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可在不影响血压的情况下 赋予胃黏膜抵抗因胃分泌受压制而导致的应激性溃 疡的能力。抗癌、抗突变作用1993年,Jayafilake等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芦醇和顺式白藜芦醇都具有抗癌活性,其原因是它们可以抑制蛋白质-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Jang等研究小组进一步指出,白藜芦醇在癌症发生的3个阶段即起始、 增进和发展过程中,都有较大的防癌活性, 且对癌症发生3个阶段都有抑制乃至逆转作用: 一、抑制起始作用。减少自由基形成,诱导Ⅱ期药代酶增多,拮抗二恶英作用; 二、抑制增进作用。抑制环氧合酶(COX),抑制过氧化氢酶;三抑制发展作用。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分化,诱导癌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可望作为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抑制剂,诸多医学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卵巢癌、皮肤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97年1月,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药学院的 John Pezzuto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葡萄的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抗癌活性》的论文,引起医学科学界的轰动。论文证明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与癌症各过程相关的细胞活动。作为抗氧化剂、抗突变剂和抗炎剂,白藜芦醇显示出对癌症的化学预防能力,能够防止细胞癌病变并阻止恶性肿瘤扩散,还能抑制蛋白铬氨酸激酶,通过阻止激酶功能而起抗突变作用,还可抑制细胞炎。白藜芦醇还可抑制细胞发炎。而细胞发炎与关节炎和其他疾病有关。白藜芦醇同时还能抑制蛋白 酪氨酸激酶这一催化酪氨酸磷酸化的物质。该激酶 包含在有丝分裂调节的细胞内的细胞质信息传导 中。利用白藜芦醇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可能是通 过阻止激酶功能而起抗突变作用。心血管保护作用在民间,早已用富含白藜芦醇的中药虎杖治疗和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冠心病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1、调节血脂;2、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作用;3、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内皮细胞增殖;4、保护血管平滑机细胞,抑制其增殖;5、抗白细胞作用; 6、拮抗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作用;7、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功能。有研究在内毒素或凝血酵素诱导的血小板激活作用的实验中发现,用白藜芦醇洗涤的血小板预孵化后,在生理血浆浓度中脂多糖单独或脂多糖和凝血酵素激活的血小板对胶原质的黏附被阻滞。用白藜芦醇预处理的血小板黏附纤维蛋白原也受到阻滞。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是研究较多的一类植物抗毒素,其心血管保护作用渐渐地成为研究热点,可望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开发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其作用机制远未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预防心脏和肝脏损伤白藜芦醇可抑制小鼠肝部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 的沉积。其同样可通过抑制小鼠肝部脂肪过氧化反 应而促使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胺酸转氨酶水平上 升。通过分析血清中这2种酶,可得到心脏和肝脏 是否良好的诊断信息。抗血栓功能白藜芦醇可抑制脂氧合酶合成,该酶存在于白 细胞、心脏、大脑、肺和脾中。因此白藜芦醇可防止 血管中血液凝块的形成。且在使用可乐宁这种抗高 血压药物治疗后,它同样可抑制血小板的集结。提升免疫系统活性白藜芦醇还可通过增强免疫系统而促进烫伤愈合。有人研究了白藜芦醇在恢复烫伤小鼠的受抑制 细胞性、体液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的功效,对 白藜芦醇的受控使用提供了一种药物依赖式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不同程度严重烫伤小鼠的研究显示, 白藜芦醇可恢复其受损功能,如对抗原信号的回应 能力、增生能力、白细胞介素Ⅱ合成能力和通过淋巴 细胞的抗体合成能力。严重烧伤的动物在利用受控 白藜芦醇治疗后,其嗜中性粒细胞水平及其黏附率 恢复到接近普通水平,而且存活时间延长。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白藜芦醇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主要通过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多羟基芪类物质大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当白藜芦醇在μg /mL时,能明显抑制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H2O2 引起的氧化溶血,对小鼠心、肝、脑、肾的体内外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的抗氧化诱除自由基和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理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因为这些生理代谢涉及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许多生理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症、病毒性肝炎、胃溃疡、炎症与过敏反应等。抗炎、抗菌作用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通过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在抗炎过程中改变血小板的活性达到抗炎。延年益寿意大利比萨的一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葡萄 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助鱼儿延寿。接受实验的100 多条鱼中,30条每天被喂少量白藜芦醇,60条被喂适量,20条被喂以很大分量,结果第1组鱼没见什么效果,第2组鱼的寿命延长了27% ,第3组鱼的寿命延长了50%。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白藜芦 醇对脊椎动物也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减肥降脂作用因为白藜芦醇有着抗癌、抗氧化、抗炎、抗菌的作用而爱到人们的喜爱,植物来源中说到因为法国人常饮高脂肪物中含有白藜芦醇,所以法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底于其它西方国家,从此信息中可得知白藜芦醇因为有效地压制高脂肪的防治作用。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把白藜芦醇及其制品作为膳食补充剂开发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是一种抗氧化成分,其实在红酒中就含有这种成分,不过这个成分的争议也是很大的,因为它不仅功效繁多,而且也存在副作用!

1退烧与止痛作用

白藜芦醇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发挥治疗功效, 具有一定的解热和止痛活性。在完整小鼠和大鼠身 上的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可在不影响血压的情况下 赋予胃黏膜抵抗因胃分泌受压制而导致的应激性溃 疡的能力。

2抗癌、抗突变作用

1993年,Jayafilake等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芦醇和顺式白藜芦醇都具有抗癌活性,其原因是它们可以抑制蛋白质-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Jang等研究小组进一步指出,白藜芦醇在癌症发生的3个阶段即起始、 增进和发展过程中,都有较大的防癌活性, 且对癌症发生3个阶段都有抑制乃至逆转作用: 一、抑制起始作用。减少自由基形成,诱导Ⅱ期药代酶增多,拮抗二恶英作用; 二、抑制增进作用。抑制环氧合酶(COX),抑制过氧化氢酶;三抑制发展作用。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分化,诱导癌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可望作为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抑制剂,诸多医学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卵巢癌、皮肤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97年1月,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药学院的 John Pezzuto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葡萄的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抗癌活性》的论文,引起医学科学界的轰动。论文证明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与癌症各过程相关的细胞活动。作为抗氧化剂、抗突变剂和抗炎剂,白藜芦醇显示出对癌症的化学预防能力,能够防止细胞癌病变并阻止恶性肿瘤扩散,还能抑制蛋白铬氨酸激酶,通过阻止激酶功能而起抗突变作用,还可抑制细胞炎。白藜芦醇还可抑制细胞发炎。而细胞发炎与关节炎和其他疾病有关。白藜芦醇同时还能抑制蛋白 酪氨酸激酶这一催化酪氨酸磷酸化的物质。该激酶 包含在有丝分裂调节的细胞内的细胞质信息传导 中。利用白藜芦醇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可能是通 过阻止激酶功能而起抗突变作用。

3心血管保护作用

在民间,早已用富含白藜芦醇的中药虎杖治疗和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冠心病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1、调节血脂;2、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作用;3、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内皮细胞增殖;4、保护血管平滑机细胞,抑制其增殖;5、抗白细胞作用; 6、拮抗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作用;7、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功能。有研究在内毒素或凝血酵素诱导的血小板激活作用的实验中发现,用白藜芦醇洗涤的血小板预孵化后,在生理血浆浓度中脂多糖单独或脂多糖和凝血酵素激活的血小板对胶原质的黏附被阻滞。用白藜芦醇预处理的血小板黏附纤维蛋白原也受到阻滞。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类植物抗毒素,其心血管保护作用渐渐地成为研究热点,可望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开发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其作用机制远未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预防心脏和肝脏损伤

白藜芦醇可抑制小鼠肝部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 的沉积。其同样可通过抑制小鼠肝部脂肪过氧化反 应而促使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胺酸转氨酶水平上 升。通过分析血清中这2种酶,可得到心脏和肝脏 是否良好的诊断信息。

5抗血栓功能

白藜芦醇可抑制脂氧合酶合成,该酶存在于白 细胞、心脏、大脑、肺和脾中。因此白藜芦醇可防止 血管中血液凝块的形成。且在使用可乐宁这种抗高 血压药物治疗后,它同样可抑制血小板的集结。

6提升免疫系统活性

白藜芦醇还可通过增强免疫系统而促进烫伤愈合。有人研究了白藜芦醇在恢复烫伤小鼠的受抑制 细胞性、体液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方面的功效,对 白藜芦醇的受控使用提供了一种药物依赖式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不同程度严重烫伤小鼠的研究显示, 白藜芦醇可恢复其受损功能,如对抗原信号的回应 能力、增生能力、白细胞介素Ⅱ合成能力和通过淋巴 细胞的抗体合成能力。严重烧伤的动物在利用受控 白藜芦醇治疗后,其嗜中性粒细胞水平及其黏附率 恢复到接近普通水平,而且存活时间延长。

7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白藜芦醇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主要通过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机制发挥抗氧化作用。多羟基芪类物质大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当白藜芦醇在μg /mL时,能明显抑制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H2O2 引起的氧化溶血,对小鼠心、肝、脑、肾的体内外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的抗氧化诱除自由基和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理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因为这些生理代谢涉及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许多生理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症、病毒性肝炎、胃溃疡、炎症与过敏反应等。

8抗炎、抗菌作用

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白藜芦醇通过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在抗炎过程中改变血小板的活性达到抗炎。

9延年益寿

意大利比萨的一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葡萄 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助鱼儿延寿。接受实验的100 多条鱼中,30条每天被喂少量白藜芦醇,60条被喂适量,20条被喂以很大分量,结果第1组鱼没见什么效果,第2组鱼的寿命延长了27% ,第3组鱼的寿命延长了50%。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白藜芦 醇对脊椎动物也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10减肥降脂作用

因为白藜芦醇有着抗癌、抗氧化、抗炎、抗菌的作用而爱到人们的喜爱,植物来源中说到因为法国人常饮高脂肪物中含有白藜芦醇,所以法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底于其它西方国家,从此信息中可得知白藜芦醇因为有效地压制高脂肪的防治作用。目前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把白藜芦醇及其制品作为膳食补充剂开发白藜芦醇。

肿瘤作用:在白藜芦醇的多种药理作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抗肿瘤作用,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表现为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和发展3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其可通过多种机制对人类肝细胞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大概的机制有:①通过抗氧化、抗突变、抑制自由基、诱导二相药代酶、抗二恶英的作用发挥抗起始活性;②通过抗炎、抑制环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而在癌的促进阶段起抑制作用;③通过诱导人早幼粒白细胞的分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保护心血管作用:近年来,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抗氧化作用:为了更好的维持机体稳定,清除自由基,人体内存在着天然的抗氧化系统,大量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在微量浓度时便可以有效的激活机体的抗氧化酶或阻止其氧化。

抗炎作用:体外实验发现,白藜芦醇能抑制脂多糖激活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从而抑制致炎因子一氧化氮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该途径是通过下调核因子κB的活性而产生的。白藜芦醇抗炎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细胞因子生成量,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发生或减轻炎症程度以及缩短炎症持续时间。

抗菌作用:白藜芦醇最初作为一种葡萄类植物在受到真菌感染、紫外线照射等不利条件作用时产生的植物抗菌剂而为人所认识。研究分离葡萄茎的STS基因并将其转到烟草中,发现这些烟草在受到病原菌感染时,感染部位有反式白藜芦醇的聚集,且其合成与烟草抗灰霉()的能力正相关。亦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对人的皮肤真菌和皮肤细菌也有抑制作用。

雌激素样作用:在白藜芦醇对雌激素依赖的人乳腺癌细胞株及人卵巢癌的作用研究中发现其既可作为雌激素拮抗剂,同时也具有内在拟雌激素活性,抑制人乳腺癌的生长。因此,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植物雌性激素添加剂添加到药物或食品中,可防止女性在绝经期后体内雌性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预防更年期骨质疏松:众所周知,红葡萄酒对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白藜芦醇被认为是其中的有效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每天从葡萄酒中摄入100μg的白藜芦醇(约4杯)能有效增加绝经女性的骨密度,这除了与该物质能激活碱性磷酸酶(骨矿化的关键酶)之外,还可能与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白藜芦醇抑制骨吸收有关。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动物实验来证实。

由于白藜芦醇抗氧化能力较强,且体外试验证明其对许多生理疾病都有预防的作用,所以对其安全性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在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分别给予CD大鼠的白藜芦醇受试剂量为、和 g/(kg·d),结果28天的观察发现,在 g/(kg·d)时,大鼠没有表现出不良反应,但在和 g /(kg·d)时,雌性和雄心大鼠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水、呼吸困难和肾脏毒性以及血清中肝酶的增加, 表明在高剂量时白藜芦醇有一定的毒性。

在人体层面,有研究发现,当白藜芦醇摄入量超过时,人体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超过1g时不良反应就会更多,包括腹部不适、腹泻等。临床研究中也有因发现白藜芦醇可能引起肾脏问题而终止的案例。而人们通过正常膳食摄入的白藜芦醇很少,FDA将白藜芦醇的安全性评价为GRAS(即一般认为安全),适量食用也不用太担心。

白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题目

白芷 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命白茝(音柴)。 来源:为伞形科多处生草本植物白芷(杭白芷)、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的干燥根。均为栽培。 植物形态:白芷,多年生草本,高2~3米,根少分歧,直立圆形,中空,表面有沟纹,叶互生,茎下部叶为三出状分裂,叶柄全部成鞘状抱茎,叶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表面绿色,背面灰白色至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仅叶脉上有短刚毛。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瓣5片白色,双悬果长椭圆形。 杭白芷和白芷近似,但植枝较矮。茎及叶鞘多万诶黄绿色,根上部近方形,皮孔大而突出。 产地:杭白芷生产于浙江省杭州的笕桥。川白芷,生产于四川省遂宁、温江、崇庆等地。禹白芷生产于河南省禹县,长葛等地。祁白芷生产于河北省安国县(祁州)。 性状鉴别:圆锥形有方楞,头大尾细,长10~15厘米,中部直径2~5厘米,顶端方圆形,有茎痕。皮孔横长多排列成四行(俗称疙瘩丁或瘌蛤蟆皮)。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皮层有棕黄色油点(分泌腔),形成层显棕色环,略方形。气芳香,味微辛苦,质较佳。 以根粗,头部类方形,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以根肥大均匀,就爱你赢,粉质足,香气弄厚者为佳。 以根调肥壮均匀,皮细,坚硬,光滑,粉质足,香气浓,不抽皱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又含比克一白芷素、新比克一、白芷醚及白芷毒素等。 药理作用:解表、祛风、止痛。 1、镇痛。 2、兴奋中枢。动物实验证明,少量白芷毒素可兴奋延脑的呼吸中枢,血管舒缩中枢,故可见呼吸增强,血压上升。可作为延脑兴奋药,对毒蛇咬伤后由于蛇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有治疗作用。前人对本品兴奋中枢的作用也有一定认识,认为其气芳香,能通九窍; 3、抗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又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且对人形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发表散风。消肿止痛。 主治:感冒头痛、鼻塞,鼻渊疼痛(鼻窦炎),眉棱骨疼,痈肿疮疡。 临床应用: 4、用于治疗毒蛇(如金环蛇等含神经毒的毒蛇)咬伤,在中草药蛇药方剂内往往加有白芷,可能是取其兴奋中枢作用。 一般认为白芷性燥烈,发散较甚,因此,血虚所致的头痛不宜应用。 用量:3~9g。

你昨晚火锅吃的过隐吗?嘴不肿了吧

白芷是常用的中药,它能够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白芷有什么药理作用。

白芷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lg相当生药lg)4g/kg,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的炎症(P<)。

2.解热镇痛作用:用蛋白胨皮下注射于大白兔背部造成的高热动物模型,1g白芷或杭白芷煎剂15g/kg,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小鼠灌胃白芷或杭白芷煎剂8g/kg,对腹腔注射1%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作用与氨基比林8mg/kg类似,P<。小白鼠热板法试验,给药前痛阈在30分钟以内者,灌胃给于白芷或杭白芷8g/kg,给药后60分钟,白芷及抗白芷对痛阈值明显提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和。

3.解痉作用:所含的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欧前胡素还能增加兔子宫的收缩力和蚯蚓肌的紧张性。东莨菪素对雌激素或氯化钡所致在体或离体大鼠子宫痉挛有解痉作用,其ED50为。

4.对心血管的作用:本品所含的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素对猫有降血压的作用,50mg/kg降低动脉压50%,作用维持时间为小时。异欧前胡素与N-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可使猫动脉压降低的时间延长5-10倍。还能降低离体蛙心的收缩力。

5.抗菌作用:白芷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所含的氧前胡素体外试验对11种菌株有抗菌作用;欧前胡素亦有抗菌作用花椒毒素;对人型结核杆菌H37RV的MIC为100mcg/ml。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6.光敏作用:本品所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发生红肿、色素增加、素皮增厚等。光敏活性以花椒毒素为最强,香柑内酯次之,异欧前胡素乙较弱。光敏活性物质可用来治疗白癜风。异欧前胡素为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临床用红斑量测定证明有效。

7.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和自当归素具有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异欧前胡素的ED50 100μg/ml。

8.抗辐射作用:白芷甲醇提取物1g/kg于X线照射前5分钟腹腔注射,对小鼠皮肤损害有防护作用。

9.其他作用:小量白芷毒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景使用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

临床报道:现代以本品外用治关节积水、带状疱疹、银屑病等疾患有效。

白芷食疗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芳香升散;

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鼻塞,鼻渊,湿盛久泻,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瘙痒疥癣,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禁/宜人群

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论文

1、附子是植物乌头的子根,乌头的母根就叫乌头,乌头的块根叫天雄,这是一家三口,附子算是少爷了。2、生附子为阳药,用于心阳不足,心脏衰弱时一般剂量三钱(12-15g),急救时可用至五钱(20-25g),炮附子用于表虚证,可以补下焦的阳气,可以补肾,比如桂附八味丸即用炮附子。下焦阳的源头来自心脏,心阳在,但下焦较为寒湿时,用炮附子。3、用易经能看得很清楚,心脏是离卦,离中虚,中间是阴,外面是阳,肾为坎卦,刚好阳在中间,阴在外面。当你阴很盛的时候,心火(阳)就会慢慢变小,就好像水太多了,心脏要慢慢停下来,生附子下去,心脏的力量就会加强,把离卦外面的阳给补回来。如果是肾脏,阳在里面,坎卦中间的阳,这个虚了可以用炮附子来壮它。

……

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去甲乌药碱对异搏定所致小鼠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明显防治作用,能改善房室传导,加快心率,恢复窦性心律。对甲醛所致家免窦房结功能低下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窦房结与房室结功能趋于正常,S-T段及T波恢复正常。

另外,附子正丁醇、乙醇及水提物均对氯仿所致小鼠室颤有预防作用。附子水溶性部分可对抗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律失常,其中尤以水提物作用最为明显。以上说明附子对心肌电生理有不同影响,可能与所含不同成分有关。

附子剂量过大,可导致心律失常,应引起注意。

心肌保护作用

附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大鼠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对心电图S-T段升高有抑制作用。去甲乌药碱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附子抗心肌缺血作用可能与增加心肌血氧供应有关。大鼠在冰水应激状态下,因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并引起心肌损伤。附子水煎剂能对抗此种应激性损伤,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附子冷浸液和水煎液均能抑制寒冷引起的鸡和大鼠的体温下降,延长生存时间,减少死亡数。此作用与附子强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有关。50%附子注射液腹腔注射,能显著提高小鼠对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延长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提示其对心、脑有保护作用。

抗炎、镇痛

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附子煎剂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对甲醛、蛋清、组织胺、角叉菜等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乌头碱类生物碱也有抗炎作用。

附子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附子可使动物肾上腺中维生素C和胆固醇含量减少,尿中17-羟类固醇增加,血中嗜酸性白细胞降低,碱性磷酸酶和肝糖原增加。

进一步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到,腹腔注射乌头碱,可使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以上说明附子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骨上腺皮质系统发挥抗炎作用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到下丘脑室旁核CRH神经细胞及正中隆起神经纤维明显增多增深。提示附子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可能是通过兴奋下丘脑CRH神经细胞所致。

另有实验发现,动物切除双侧肾上腺后,附子仍有抗炎作用,说明附子除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外,本身可能还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生附子及乌头碱能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生附子能明显提高小鼠尾根部加压致痛法的痛阈值。附子液腹腔注射和附子水煎醇沉液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乌头碱是附子所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既是毒性的成分,又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对阴虚、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影响

研究表明,阴虚证表现为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功能偏亢;阳虚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对甲状腺机能减退阳虚证模型动物,附子能减少M受体数量,降低CGMP系统反应性,使之趋于正常。而对甲亢和氢化可的松所致的阴虚证模型动物,附子可使β受体数量增加,CAMP系统的反应性进一步升高。

所以,附子可使阴虚证进一步恶化,使阳虚证得到改善。另外,虚寒证时内分泌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均处于低下的状态,其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的含量降低,5-HT的含量升高。

而附子可使脑中的NA、DA和5-HT的含量呈反向变化,提示附子还可通过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来调整机体到平衡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从分子水平阐明了附子的助阳机理。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附子煎剂可抑制胃排空,但却能兴奋离体空肠自发性收缩活动,而具有胆碱样、组胺样的作用。生附子、乌头碱对大鼠离体回肠肌则有收缩作用,此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故可能与兴奋胆碱能神经系统有关。附子水煎剂还能抑制小鼠水浸应激性和大鼠盐酸损伤性胃溃疡的形成。

平喘

去甲乌药碱具有显著的平喘作用,很小剂量即能松弛豚鼠气管,并随剂量加大而作用增强。去甲乌药碱可明显对抗5一HT所致平滑肌痉挛,对抗组胺所致豚鼠呼吸道阻力增高。

提高免疫功能

生附子能引起大鼠血压下降及心率减缓。附子注射液可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补体含量。

抗氧化

去甲乌药碱还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超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对平滑肌的作用

消旋去甲基乌头碱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贵州乌头所含的生物碱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有抑制作用。

此外,消旋去甲基乌头碱能使小鼠血浆中环磷酸腺甘量增加,这有助于对变态反应的抑制。

刺激神经

乌头、附子和乌头碱能刺激局部皮肤、粘膜和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产生瘙痒与热感,继而麻醉,丧失知觉。

抗心肌缺血

其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心肌的供血供氧。对麻醉犬的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附子能明显减少其损伤范围雨减轻其损伤程度。去甲乌药碱具有相同的作用。

抗凝

其水煎剂灌服能明显延长凝血酶消耗时间,并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翅长,使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延长,表明附子具有抑制凝血功能和抗血栓的作用。

促进内分泌作用

附子、肉桂、鹿角片、仙灵脾、补骨脂、肉苁蓉复方,能使大鼠用地塞米松降低的血浆皮质酮和雌激素受体均得到明显升高。但这是复方中许多药所起的综合作用,尚不能说明一定是附子的作用。

抗寒冷

其水煎液对冷冻所致小鸡和大鼠的体温下降有保护作用,并能延缓冷冻所致的死亡时间。

促进葡萄糖氧化

乌头碱可促进脑灰白质细胞的呼吸,促进脑皮质葡萄糖的氧化,促进葡萄糖生成乳酸和增加耗氧量。

促进蛋白质合成

附子可促进肝中蛋白质合成。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类生物碱,以中乌头碱活性最强。

附子的治病验方

治白浊

熟附子不拘多少,研为细末,每服6克,加入三片姜、一碗水煮至六成,趁温服下。

治月经不调

熟附子(去皮)、当归等份,每次以水煎服9克。

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去掉皮和脐研为细末,用葱汁加面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服10丸,清茶送下。

治久患口疮

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用醋、面调好贴在脚心上,男贴左脚,女贴右脚。第二天换下。

治牙痛

附子31克(烧灰)、枯矾0.3克,共研为末,擦牙。

治脚气肿痛

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治月经不调

当归、附子(炮)各等份,研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八分,空腹温服。

养生药膳

附子泽泻狗肉汤

原料:狗肉150克,制附子、桂枝、山萸肉各9克,泽泻、生姜各12克,盐适量。做法:先将狗肉洗净切成块。  再将桂枝、制附子、山萸肉、泽泻、生姜洗净,备用。 接着,将桂枝、制附子、山萸肉、泽泻、生姜和狗肉放入锅中,先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熬煮3小时。待肉熟后去药渣,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疗功效:本汤具有强肾固精、涩精利水之功效,尤其适用于腰酸肢冷、肾阳不足者服用。

附子炖羊肉

鲜羊肉250g,炮附子10g。先将羊肉洗净,切块,同放砂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再改为小火炖煮l.5~2个小时。去其药渣,分数次喝汤吃肉。本品有温经散寒,祛风胜湿,补养气血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冷痛。

附子酒

附子30g,白酒500g。先将附子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一周后,即可饮用。本品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四肢不温,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冷泻,畏寒怕冷,腹中冷痛等。

麻黄附子甘草汤

治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

处方: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作法: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罪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

处方: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

作法: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长,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

中药附子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有大毒。

(二)毒理试验  熟附片水煎剂小鼠灌服的LD50为/kg。腹腔注射的LD50为/kg2.毒性反应: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产地、加工炮制、水煎时间均会影响乌头碱的含量和毒性程度。120摄氏度水煎40分钟,附子的毒性仅为生附子的l/5~1/350,灌服的LD50在l00g/kg以上。

室温和配伍也能影响附子的毒性。寒冷能降低附子的毒性。附子与甘草、干姜同用,可明显降低毒性;与麻黄同用或饮酒能增强毒性。

(三)临床观察有毒。制附子毒性小,在常规剂量内罕有中毒者。大剂量使用如30g以上,引起全身发麻的情况还是有的。

《毒性》

神经系统:口舌、四肢和全身发麻,并有紧束感,烦躁不安,头晕、头痛、神智不清;痛觉消失或减弱,阵发性抽搐;或双目失明。

消化系统:严重呕吐恶心、流涎腹痛、腹泻、肠鸣亢进。

循环系统:心慌心悸、血压下降、心律不整,甚至发绀、四肢厥冷。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循环呼吸衰竭,是致命主因。

导致中毒的原因

导致附子中毒的原因颇多,有药材品种不清、炮制方法不当、内服剂量过大、煎煮时间过短以及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等多方面,而其中最为重要或多见的原因是煎煮时间过短所致。因此,凡附子作汤剂内服,必须煎至口尝无麻感为度,以免中毒。久煎除对镇痛、抗炎的作用有一定影响外,并不影响强心作用。

解救方法

下列是一般文献上建议的解毒方法,不一定经过确实的临床验证。

早期洗胃。

静脉输入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盐水,注意保温与呼吸情况。

使用拮抗剂阿托品 (Atropine) 直至心律恢复正常为止。

民间验方用生姜、甘草各15g、金银花 18g 煎服;或以绿豆 120g、甘草 30g, 煎汤频服。生白蜜也有一定解毒作用。

避免附子中毒

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

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

严防超量用药;

大剂量用附子,必须用水先煎1 ~3小时以上;

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毒性大大减低,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

配伍宜忌

常与人参、肉桂、麻黄、细辛、桂枝、白术、甘草、人参、黄芪等配伍使用。附子反半夏、瓜萎、白蔹、贝母、白及,恶蜈蚣,故不宜配伍。养生禁忌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中药含附子 熬时切莫加冷水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药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以拯救患者,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附子中毒绝非只和剂量大小有关,“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包括药材质量不好、炮制方法不当、长期过量使用、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当等。”

“我们临床发现,很多市民不懂正确煎煮含附子的中药。”“这类药一般要先煎附子1~2小时。掌握火候有一个诀窍:取一片煎过的附子,咬一口慢慢咀嚼,如果没有麻口的感觉,表明煎煮火候到了,这时可以放入其他药物,如果仍感觉麻口,则需继续煎煮。”因此,很多有经验的中医生通常会在处方中“附子”这味药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去麻”。

另外,煎煮含有“附子”的中药一般耗时较长,有些市民煮药时发现水干就中途加冷水。“这样可能增加附子的毒性,应属大忌。”煎药前应充分估计好水量,一次性加够;如果中途发现水快煎干,应该先关火、待药冷却后再加入适量冷水,然后重新开始煎煮、计时;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开水。

白附子

(一)白附子的介绍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独角莲多年生草本,生于潮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及土壤肥沃处。分布于北纬42°以南及包括西藏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辽宁、吉林、湖北、江苏等省区栽培。

带根块茎作种栽种的当年可收获,不带根的多种1年。冬季倒苗后,挖起块茎,小的作种,大的加工作药。将块茎堆积发酵,使外皮皱缩易脱,装在箩筐里,放在流水中踩去粗皮,晒干。也可不去粗皮,切成2至3毫米厚的薄片,晒干。

白附子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至5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环纹及根痕,顶端具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无臭,叶淡,嚼之麻辣刺舌。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二)白附子食疗作用

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毒辣窜散;

具有祛风痰,通经络,镇痉止痛,散结解毒的功效;

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阴疽肿毒辣,毒蛇咬伤。

(三)中药白附子的作用

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现代研究:药理研究显示,白附子具有钙通道阻滞,减慢心率,显著抗炎等作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癫痫,脑血栓和不明原因头痛等。

(四)白附子常用配方

治癫痫:皂角60g,关白附15g,半夏、天南星、乌梢蛇、全蝎各90g,蜈蚣半条,僵蚕45g,姜汁糊丸绿豆大,每服3丸,米汤送下。

治中风半身不遂:关白附、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研末,每次3g,热酒调服。

治痰厥头痛:关白附、半夏、天南星各等分,研末,生姜汁蒸,为丸绿豆大,每次15g,饭后生姜汁送下。

(五)白附子做法指导

内服宜炮制后用。

风痰壅盛,经脉拘急,肢体不遂者,可与天南星、半夏、川乌等配伍,以加强祛痰通络之功。

若风邪侵袭面、风痰阻滞经络,症见口眼歪斜者,可与僵蚕、全蝎等同用,以散风止痉。

痰气结聚颈项而致瘰疬肿痛者,可用鲜品捣烂涂敷患处;或与半夏、贝母、连翘等同用。

(六)白附子的副作用

白附子的副作用是有的,例如很多爱美女士会利用白附子做面膜,但一晚上过后会发现脸部有些红肿,这个和白附子是有关系的,因为白附子的药性属温,味辛,是带有毒性的,所以会导致出现红肿现象。在使用前应该听取医生的指导。

黑附子

黑附子可减轻肝肾损害顾名思义,黑附子就是黑色的附子,是盐附子的升级版。盐附子是用盐水浸泡晒干而成,而黑附子是盐附子和甘草、黑豆炮制而成。在功效方面,它和盐附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功效相同,为什么又分出一个种类呢?中医师解释说:“这种炮制方法是为了降低生附子的毒性,与盐附子比较,黑附子加入了甘草和黑豆,可以减少对肝肾的损害。”

注意事项

本品辛热燥裂,非阴盛阳衰之证不宜服用。孕妇忌用。反半夏,瓜篓,贝母,白芨。白蔹。

附子的炮制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巴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净制 盐附子,除去杂质及表面盐霜,取盐附子加水浸泡至盐尽为度。

切制切薄片、晒干。除去皮、脐、切片。蒸透后切节极薄的顶刀片,晒干。

2017-12-08  同春堂 【名称】 : 附子/附片/黑附子 【分类】 : 温里药 【功用】 :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性味】 : 大辛. 大热。有毒 【归经】 : 心、脾、肾经. 【用法用量】 : 一钱至三钱,一般认为最好先煎。 【使用注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药名及炮制】 :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用豆腐同煮,然后去豆腐,乾燥。(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水梫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方例】 :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 (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 注意药物的配伍 有益的配伍: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不仅能加强温里作用,且可减少附子毒性,故在祛寒剂中三者常一起应用,其原理是三者配伍后生物碱发生了化学变化,使毒性大大降低。     不宜的配伍:附子反贝母、栝楼、白芨、白蔹、半夏,畏犀角,故附子与上述药物不宜配伍。 附子配伍治六顽疾 附子,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其药大辛大热,刚燥善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临床应用只要辨证恰切,配伍得当,可治各种病症,尢其对疑难急症、沉寒固疾,屡起捷效。现举例如下: 附子配麻黄治疗肾咳 肾咳,又称肾经咳嗽。证见咳嗽,腰背引痛,甚则咳涎等,是肾受寒邪所致,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麻黄散寒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助麻解表、助附温经。麻附相配,一发一补,使表解而无损于阳。如治朱姓老妇,值秋咳嗽30年。近旬咳呕并作,涕泪痰涎俱出,甚至小便失禁,伴形寒,腰背酸痛,苔白,脉弦,诊断为肾咳证。药用附子5g,麻黄3g,旋覆梗10g,代赭石20g,党参15g,制半夏10g,陈皮10g,甘草6g,细辛3g,服10剂后症状消失。 附子配桂枝治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年届40~55岁之间,月经从不正常到绝经,其所表现的生殖生理变化和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症侯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认为肾气渐衰,天癸 将竭,冲任虚衰,精血不足,调节阴阳相对平衡的功能失常,出现肾虚症状,治用桂附地黄丸。方中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附子温补脾肾、扶阳散寒。桂附相配,温经散寒,又生肾气。肾以肾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所以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药中,意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如治王妇患更年期综合征2年,畏寒肢冷,气短懒言,面色晦暗,面浮足肿,大便溏薄,月经紊乱,腰酸,寐劣,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治用附子6g,桂枝6g,党参10g,炒白术15g,茯苓15g,山萸肉10g,山药15g,丹皮10g,泽泻10g,生地10g,服药45剂而诸症皆平。 附子配干姜治慢性腹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有外邪、内伤,有虚证、实证,外邪与湿胜有关,所谓“湿胜则濡泄”。内伤与脾虚有关,所 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泄泻日久不愈者脾阳虚衰,进而导致脾肾阳虚,常见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物,便大便次数增多,肠鸣纳差,腹中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用附子配干姜温肾暖脾,力宏效速,《证治要决》谓“附子无干姜不热”。如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 附子配薏苡仁治阑尾包块 阑尾包块是阑尾坏疽或化脓经抗菌消炎治疗后热退痛止,血象正常。但阑尾形成包块或硬结,体质虚弱,右下腹部稍有隐痛不愈,在恢复过程中其阑尾包块日久难消,用薏苡健脾化湿、导浊下行,配附子药宏力专、直达病所而温里散结。苡附合用,使阳气通、凝浊化,包块自散。若加清热解毒的败酱草,名薏苡附子败酱散,古人专治肠痈证。现代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阑尾包块效果较好。如治汪姓患阑尾包块20多天未愈,来中医诊治。证见神疲乏力,右下腹稍隐痛,怕冷,大便通畅,纳可,苔薄白腻,脉细弱。B超提示:右下腹阑尾包块4×。治用薏苡20g,附子5g,穿山甲10g,桃仁10g,败酱草15g,赤芍15g,红藤20g,莪术10g,皂角刺10g,牡蛎20g,治疗1月余,复查B超阑尾包块消失。 附子配大黄治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病机非常复杂,其病位在肾脾,由于长期的慢性肾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致肾功能不全或衰弱。临床表现为腰酸,乏力,颜面浮肿,纳差,苔薄腻,脉沉细,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数增高。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用附子温补脾肾,配大黄泻下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可使肠道再吸收增加,致合成尿素的原料氨基酸量减少,使血中的必需氨基酸浓度增加,致尿素氮合成体蛋白;可抑制体蛋白分解,致血中尿素氮及肌酐下降,促进肝肾组织合成尿素减少;可促进尿中尿素氮的排泄。因此,附子大黄,寒热并用,温阳降浊,用治慢性肾衰、尿毒症效果显著。如治张姓患慢性肾功能衰竭2年余,头昏,神疲,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双下肢水肿,按之似泥,纳可,苔白腻舌胖,脉沉细。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458umol/l,尿酸553umol/l,血压150/90mmHg。证属脾肾阳虚。药用:附子6g,生大黄(后下)15g,黄芪30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党参15g,蛇舌草30g,生白术15g,汉防己12g,调治3月,水肿消退,余症消失,复查尿蛋白:阴性,肾功能示:尿素氮,肌酐126umol/l,尿酸315umol/l,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附子配白术治肺心衰 肺心病是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反复发作所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而出现右心代偿不全及呼吸衰竭。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肺,累及于心,病变多端,但与脾肾有关。临床表现为面色灰暗,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四肢清冷,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舌质淡胖,口唇紫绀,苔滑腻,脉沉细滑等一派脾肾阳虚证。附子入心脾肾经,温肾阳气,增强心搏,白术补脾利水,附术合用,既能温壮脾肾之阳气以祛水湿,更能增强心脏功能以供血供氧,使心肺功能得以恢复。如治黄姓患慢性肺心病3年,下肢水肿1月余,咳嗽胸闷,心悸气促,动则更甚,小便短少,形寒肢冷,苔白腻,舌胖质瘀紫,唇绀,脉沉细有止歇。药用:附子10g,白术20g,茯苓20g,黄芪30g,丹参20g,白芍10g,陈皮10g,党参20g,桂枝6g等,治疗3周,尿多肿退,咳止气平,诸症向安。附子为通十二经纯阳要药  附子辛热,有大毒,其性走而不守,功能助阳补火,散寒除湿。附子为百药之长,功兼通补,温补阳气,有利于气血复原,散寒通阳,可促使气血畅通,对经治不愈的难治病,余每在辨证基础上辄加附子而获效。 配麻黄温肺化饮治肺胀 附子味辛,辛入肺经,故能温肺散寒,助阳固表,与麻黄配伍,宣补并用,攻补兼施,则善治肺胀咳喘。肺胀一证,饮邪充斥,淹蔽阳气,以致阳不外卫,无能御邪,稍一冒寒触风,即可引动伏饮,挟感而发,证属本虚标实,此非一般宣肺化痰药所能胜任,三拗汤、华盖散、小青龙汤等之麻黄功在宣散,温阳之力多嫌不足,惟有加入附子一味,温扶阳气,庶可克敌,临床凡见咳喘频发,咯痰清稀,背俞寒冷,舌苔白腻等阳虚阴凝证者,取小青龙汤加附子投之,每能奏效。 配生脉养心温阳治胸痹 附子主入手少阴心经,功能大补心阳,其性走而不守,善于祛除寒邪,疏通血气,用治胸痹有一举三得之妙。心居阳位,为清旷之区,凡心阳不足,阳气失于斡旋,寒邪乘虚而入,两寒相得,凝滞气血,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则胸痹心痛。证见脉细而微,舌胖而淡属阳微阴弦者,当取附子汤温阳散寒;若见脉虚而数,舌红质干属气阴两亏者,则宜附子合生脉散同用,用附子振阳,生脉养阴,共成复脉之师。 配茵陈暖脾化湿退阴黄 附子性大热,不仅祛寒,尚能燥湿,故张元素谓:“附子温暖脾胃,除脾湿。”与退黄专药茵陈相使而用,温阳化湿,专治阴黄。黄疸发病,当以湿邪为要,所谓“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性粘滞,缠绵难祛,最易遏气损阳,故而黄疸日久不退,必然损伤阳气,加重水湿的停滞,遂成阴黄变证,症见肤色如烟熏,舌润脉沉,治此当在茵陈剂中,佐以少量附子,振奋脾阳,以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效。 配石苇温肾通淋疗尿石 附子气雄,擅补肾阳,温膀胱之气,与石苇等清利通淋之剂同用,则有温阳行气,通淋排石之力。石淋一证,肾虚气化失利为本,湿热蕴结下焦为标,肾主水,司二便,肾阳旺盛,气化有权,生化有序,湿热无以蕴结,结石无法形成,若肾阳衰弱,气化乏力,清浊泌别失司,湿浊无法下注而沉积为石,治疗若拘泥清热通淋,不但结石难以攻下,且久服攻利,反有耗气损阳之弊,而施以温肾通阳之附子,以补代通,阳气充盈,气化则能出焉。 配大黄温阳泄浊治关格 附子与大黄相配,乃取《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之意,主治寒积实证,多用于慢性肾炎尿毒症期、脾肾阳亏、寒湿内生、浊邪弥漫三焦。小便不通者曰关,呕吐不止者曰格。大黄为降浊要药,有祛浊通腑之力,惟其性寒凉,久服必伐肾阳,附子辛热,功能温散寒浊而开闭结,并能制大黄寒性而存其走泄之性,二味同用,共成温散寒浊,苦辛通降之剂,而奏通关除格之功。 附子单味应用有效,配伍应用则更显其将军之风。 例如四逆汤中的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其回阳救逆之功更胜一筹。《证治要诀》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 徐洄溪在《兰台规范》中云:方之既成,能使药之症各全其能,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此成方之妙也,历代擅长应用附子的医家对附子的配伍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如人参配附子(参附汤),温阳而益气,提高了救逆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之症; 黄芪加附子 (芪附汤),可促进固本之能,温阳而固表,治气虚自汗之症; 白术加附子(术附汤),增加温中健脾之功,温脾燥湿,治脾虚泄泻之症; 地黄加附子(地附汤),增强补血生血之功,治疗血虚低热之症; 当归加附子(温经汤),增强温经养血之功,治妇人月经延期,血海虚寒之症;桂枝加附子,增强通阳疏络之功,温经通络而止痛,治风湿相博,肢体酸楚之症; 石膏加附子(千金越婢汤),起到了清热强心作用,用于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确有良效。亦有取附子之温以抵消主治药物的消伐作用。 如麻黄加附子(麻附细辛汤),温经发表而散寒。因虑麻黄发汗过度而惧其亡阳,加附子则汗出而阳不虚脱也,可治伤寒失表,心阳不振之症; 大黄加附子(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而逐邪,使其通下而不伤中,可治伤寒心下痞实之症; 黄连加附子(附子泻心汤),扶阳而泻热,取其黄连泻心,附子护阳,虚人汗出心下痞者宜用之; 龙胆泻肝汤嫌其寒,可加附子以去其寒而强肝,方为柴牡附龙煎,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蝎附同用,可治小儿慢惊虚风抽搐;栀附同用,治寒热疝病;椒附同用,治中寒泛酸;气逆吐清水者;苓附同用,可温肾利水,治阴水浮肿,少腹账满;败附同用(苡仁附子败酱草)治慢性肠痈;羚附同用,治头风偏头痛久治不愈者。 附子外用方 药物组成  ;附子l0g     制剂用法  ;先用小杯倒人白酒50g,加入附子10g,附子全部浸入酒中,先浸半小时,然后文火慢煎,煎沸3分钟后趁热用棉球蘸药液涂于患处。每晚睡前涂搽5次,且每晚用后再向杯中加入少许:白酒备来晚再用。Ⅰ型(紫斑≤2cm)患者1周为1疗程。Ⅱ型(紫斑>2cm而≤5cm)、Ⅲ型(紫斑>5cm)患者2周为1疗程。     适应病证 ; 冻疮未溃破者。       评按;本方取之于民间验方。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将附子以酒制后,使其温血脉散寒气的作用更甚,有利于冻疮的治疗。临床治未溃破之冻疮,取得满意疗效。且发现治疗越早疗效越好,轻症比重症疗效好。治疗期间应注意防寒保暖。 《金匮要略》附子运用浅析 附子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十分广泛。该书前22篇,载方205首,其中用附子(包括乌头在内)者23首,占十分之一强。观就其运用附子的规律作一粗试的分析,以就正于同道。 附子的主要功用 1 、回阳救逆 附子大辛大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泻等引起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阳气行将亡失之危证。如四逆汤治阴盛格阳之呕吐,证见“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通脉四逆汤治阴盛格阳之寒厥下利,证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而蛔厥者”;乌梅丸治“烦躁吐,心腹痛剧、吐涎沫,得食则吐,手足厥冷”之蛔厥等,均是取附子回阳救逆之功。 2 、逐寒止痛 对于风寒湿邪相搏,痹着肌表,经脉不利而致周身骨节疼烦,可用附子逐寒除湿止痛。如桂枝附子汤治表阳虚风邪偏胜之湿痹;白术附子汤治表阳皆虚之湿痹;桂枝与芍药知母汤治风寒外袭,渐次化热伤阴之痹证;均是取附子逐寒止痛之功。此外,薏苡附子散治胸阳不振,阴寒较甚,痛势剧烈之胸痹,亦是取附子逐寒止痛之功。 乌头与附子属同类植物,乌头系附子之母根,两者性味功用均相近似,但乌头之性味比附子更为辛温雄烈,其逐寒止痛之力更强。对于发作性疼痛,证属沉寒痼冷,痛急而有肢冷汗出者,则选用乌头。如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赤丸等,均为此等证候而设。 3 、温里助阳 对于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下利。胸腹冷痛,食纳不佳等脾胃虚寒症状者,附子有温里祛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呕吐;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温中助阳,通利气机,治阳虚阴凝,饮留胃中之“气分病”;黄土汤治虚寒便血;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以下寒结;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振奋阳气,治“肠痈已成”;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治妊娠阳虚寒甚腹痛等,均是取附子温里助阳之功。 4、温肾化气 附子功能峻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气化功能减退所致的诸证,皆可用附子治之。如肾气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治“虚劳腹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治“短气微饮当从小便出者”;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瓜蒌瞿麦丸治“小便不利,水气内停”;麻黄附子汤治“少阴正水”,证见身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小者,均是取附子温肾化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的功能。 附子常用配伍方法 1、配伍干姜:回阳救逆之功尤著,戴原礼曾云:“附子无干姜不热。”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 2、配伍肉桂:温补肾阳,鼓舞肾气,共奏“益火之源,以消阴一翳”之功。方如肾气丸(肾气丸中桂枝,后世多易肉桂)。 3、配伍桂枝:温经通阳,祛风除湿。方如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4、配伍白术:温阳除湿,以治痹痛。方如白术附子汤。 5、配伍桂枝、白术,兼行表里,助阳化湿,止痹痛。方如甘草附子汤。 6、配乌头、蜀椒、干姜:逐寒止痛之力尤宏,《医宗金鉴》云: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别无他顾,峻逐阴邪而已。”[2]方如乌头赤石脂方。 7、配薏苡仁:以行温里散寒,除湿宣痹之效。方如薏苡附子散。 8、配半夏:共奏温中止痛,散寒降逆之功。方如附子粳米汤。 9、配麻黄、细辛:有温发里阳,通彻表里之能,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清。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10、配大黄:寒温并用,大黄寒性受制而走泄之性存,故可温下寒结。尤在论云:中焦寒结“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3]两药合用,正具此功。方如大黄附子汤。 11、配麻黄:温经发汗,方如麻黄附子汤。 附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凡亡阳急证,需回阳救逆者,多用生附子,且须配伍干姜,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用于止痛,则多用炮附子,无须配伍干姜,便应以寒湿病因为准,方如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薏苡附子散等;属沉寒痼冷之剧痛,则用乌头,故凡寒湿历节、寒疝腹痛、胸痹心痛、寒气劂逆等证,均用含乌头之方治之。 附子、乌头含有乌头硷等有毒成份,对人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以及反射功能有麻痹作用,故入药时均应先用武火久煎。有资料报道:“加热至四小时以上,可使乌头硷完全破坏,但附子功能并没有损失”。乌头除久煎外,还需与白密同煎,这样既可缓和乌头毒性,又可增强疗效。 用量:用于回阳救逆时,一般用量较重,如在四逆汤中,“生附子用一枚”约合今制21克;在通脉四逆汤中用“附子大者一枚”,约合今制30克。 用于逐寒止痛,用量亦重,如桂枝附子汤,用“炮附子三枚”, 约合今制63克;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用“炮附子二枚”, 约合今制42克。治疗一般虚寒性疾患,则附子的用量均较轻。 现在附子用量大致如下:用于回阳救逆,一次可用9~15克,用于止痛,一次可用6~9克,用于一般虚寒疾患,一次可用克。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的范围相当广泛,组方遣药,十分巧妙,用法用量缜密权衡。这些宝贵经验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同春堂温馨提醒:建议收藏,并在专业中药师的指导下运用。)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