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小卫星技术与应用期刊

发布时间:2024-07-07 14:28:58

小卫星技术与应用期刊

1975年,人类 历史 上第一颗带着X射线偏振探测任务的卫星由NASA发射升空,对蟹状星云的探测结果令人振奋。没想到,“出道即颠峰”,该领域陷入长期的停滞和等待。

“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冯骅曾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惋惜地说道。成像、能量、时变,宇宙源X射线的各类研究欣欣向荣,唯独偏振,作为光子基本属性之一,却似被遗忘了。

5月11日,冯骅课题组与合作者报告了“极光计划”配备的X射线偏振探测器在卫星上经过1年的观测,探测到来自蟹状星云及脉冲星(中子星的一种)的软X射线偏振信号,并首次发现了脉冲星自转突变和恢复过程中X射线偏振信号的变化,说明在此过程中脉冲星磁场发生了变化。

该成果在《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标志着因技术困难停滞了40多年的天文软X射线偏振探测窗口重新开启。

这篇封面论文注定不会重演“出道即颠峰”的命运,而是大乐章的序曲。“极光计划”所采取的技术将被应用到中国下一代大科学工程“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天文台”(eXTP)上。

被“遗忘”的偏振

偏振是光子的基本属性之一,偏振滤片像一块特定方向的栅栏,只允许相应偏振方向的光子通过。观看3D电影时的眼镜就运用了这样的原理,选择一部分光进入左眼,另一部分光进入右眼,形成3D图像。

相比起我们熟悉的可见光,X射线的波长非常短。虽然人类肉眼看不到,但它在天文学上很有用。宇宙中有一些天体(如黑洞、中子星等)几乎不发出可见光,却能发出“明亮”的X射线,并透露有关天体磁场、天体几何形状的重要信息。

冯骅介绍道,从上世纪60年代起,人类可以通过X射线望远镜探测X射线的能量、时变等信息,却迟迟无法解决X射线偏振探测的技术问题。很有趣,但很困难,这是该领域的基调。

美国曾发射的那颗卫星基于汤姆逊/康普顿散射或布拉格衍射进行探测,效率很低,相当于光子的“入选条件”非常严苛,极少一部分能被捕获研究,导致统计量和灵敏度都很差。因此,当时的探测目标是X射线非常明亮、偏振又很强的蟹状星云。

“蟹状星云正好是这么特别,换了别的天体就测不到了,就像你在人群里能一眼看到两米多高的姚明。” 冯骅形象地说道。

因此,在完成对蟹状星云的探测后,该领域陷入长达40多年的空白阶段。

“新窗口”谁来启动?

冯骅与合作者采用的是新一代基于光电效应的探测方法/对于能量是几千电子伏特的X射线,它们与物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光电效应,光子被吸收,能量把原子核外一个束缚电子激发出来成为自由电子。电子被加速的方向和入射光子的电场振动方向,即偏振方向有关。

“就像你踢一脚皮球,皮球最可能沿着你脚踢的方向飞出去,电子有最大的概率沿着入射光子偏振方向出射,有最小的概率垂直于偏振方向出射,方位角呈cos2分布。如果我们能测量电子在探测器中的径迹并计算出电子出射方向,就可以有效地测量X射线偏振。” 冯骅曾在科普性文章中写道。

这个“新窗口”,最终轮到中国去开启。

冯骅从2009年起着手研究偏振测量,花了两三年进行原理验证,又花了两三年进行技术优化,随后才开始考虑真正让卫星上天。

与商业化立方星的相遇

2017年,当冯骅与合作者已经获得成熟版本的探测器,正是商业化立方星在中国兴起的时候。

所谓立方星,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以“U”进行划分,1U(Unit)立方星体积是10厘米*10厘米*10厘米,也可以形成2U、3U、6U甚至更大的立方星。“极光计划”核心探测器只有火柴盒大小,非常适合成为上面的一员乘客。

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冯骅团队做出了第一版本的空间载荷研制,并在一年内完成了紧张的调试和标定,最终搭载在天仪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0公斤级微小卫星平台上。

2018年10月29日,“极光计划”搭乘“铜川一号”立方星从酒泉发射升空。

2019年7月23日,它捕捉到了蟹状星云脉冲星在一次自转突变的偏振信号变化。

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院士表示:“‘极光计划’采用商业化立方星成功测量了蟹状星云及脉冲星的偏振信号,获得脉冲星的X射线偏振随时间变化的重要成果,同时闯出了一条低成本开展空间天文研究的创新途径,对推动高校空间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门观测驱动的科学,天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新的飞行观测方法和手段。

就X射线偏振探测而言,在NASA发射探测卫星之前,美国曾经使用探空火箭观测,试图在短短几分钟的曝光时间内收获科学结果。从1968年7月到1971年2月,31个月内尝试三次,最终在第三次才测到了蟹状星云的偏振。

1975年,NASA的OSO-8卫星发射,曝光时长与探空火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结果自然漂亮得多。

不过,那个年代的天文卫星对卫星平台要求很高,一般都是上吨级的大卫星,成本动辄达到数亿美元,研发周期又长。很多科学家望而却步,只能停留在理论验证阶段。

虽然受到载荷重量的限制,微小卫星并不能完全取代大卫星,但它们无疑可对大卫星形成良好的补充,完成登录大平台前的验证,正如“极光计划”之于国际X射线天文领域未来的旗舰项目eXTP。

“这是国内研发的微小卫星第一次登上国际顶级科研期刊”,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表示,“ ‘极光计划’的意义一方面在于空间科学的巨大发现,另一方面来自于航天工程的巨大进步。近年来微小卫星在中国兴起,为新探测技术和方法的飞行验证提供了更多低成本的可能性。”

姓名:丁英琦  学号: 【嵌牛导读】微小卫星是有明确用途的新一代卫星。其特点是:新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短(一年左右)、研制经费低(数千万人民币量级),且可以进一步组网,以分布式的星座形成“虚拟大卫星”。与以往的大卫星相比,微小卫星具有很多优势。重量轻,体积小、再加上批量生产成本低,可以用小型火箭发射,或作为大型火箭的辅助载荷发射,发射成本低;能从战斗机,甚至气球上发射,或利用地(水)面火炮发射,可以满足快速反应的需求。随着一些技术不断被攻克,微小卫星必将成为一大类航天器,并作为大型航天器的补充,在军事、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嵌牛鼻子】微小卫星应用 【嵌牛提问】针对微小卫星的技术优势,它有哪些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嵌牛正文】         目前航天领域装备建设更加强调战略性、时效性和灵活性,为有效实施太空战略威慑、快速灵活反应和空天一体化军事力量生成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微电子技术、快速发射、和卫星模块化等技术的发展成熟,现代小卫星逐渐成为一支新的航天装备队伍。由于其高技术密集、高功能密集和高性价比,小卫星产业迅速发展,并促使航天军事应用发生深刻的变革。 近年来,全球小卫星产业技术发展强劲,发射数量逐年大幅增长,从近十年各航天大国卫星发射活动情况统计来看,小卫星逐步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全球小卫星发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13年共成功发射小卫星146颗,2014年,全球共成功发射小卫星162颗,与2013年相比数量增加了%。2015年,全球共成功发射小卫星149颗,由于火箭发射事故损失了小卫星21颗,造成小卫星数量较去年较少,但入轨小卫星数量占同期入轨航天器总数从2013到2015年实现连续3年占比超过60%。 制太空权决定了海空等其他制权 ,航天装备建设也更加突出隐蔽性和全球性。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航天强国在航天感知体系、信息支援以及作战响应等领域更加强调力量资源的集成和融合。以小卫星为代表的新型航天器的更能满足新型空间力量的需求,同时现代小卫星的额应用也进一步促进了作战理念和作战模式的改革。指挥链条的简化、作战手持终端颗直接参与决策,更进一步提升了空天一体化的作战效能。 自美国国防部启动“作战响应空间”计划以来,美军以其为先导,辐射带动了一大批面向军事应用的小卫星项目,驱动小卫星业务化水平不断提升。当前,小卫星在战场态势感知、战场通信、空间攻防等领域具备装备化应用能力。 2 军事航天领域小卫星典型应用 一、战场态势感知领域 1、快速响应空间 最近的几场局部战争使美国逐步意识到预警、侦察等空间力量在其战术体系中重要的支撑作用,为进一步巩固太空战略优势,拓展太空侦察应用,美国国防部在2001年首次提出了快速响应空间(operationally responsive space,ORS)的概念。 美国国防部在2005年提出了快速响应空间的发展战略,并于2007年发布了给国防委员会的报告,报告中正式提出ORS发展的4个倡议,包括战术卫星(TacSat)、运载火箭、空间靶场以及临近空间系统。 第一颗TacSat卫星计划于2016年3月发射,质量约150kg,属于低分辨率成像卫星,由美海军研究试验室研制,星上搭载红外相机、战术无线电信号识别系统、以及可见光相机等有效载荷,主要用于战场观测。由于火箭故障最终取消发射。TacSat-2卫星质量约379kg,由研究实验室研制,主要用于可见光成像,现已失效。TacSat-3卫星质量为396kg,主要利用海洋数据遥测微卫星链路验证星上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利用超光谱成像仪进行隐蔽目标的探测,目前已失效。TacSat-4卫星2011年发射,属于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验证超视距通信以及数据中继服务,目前在轨服务。 除战术卫星外,美军还开展了作战响应空间卫星计划,该计划包括4颗ORS卫星。2011年6月ORS-1和ORS-2卫星发射升空,属于成像小卫星,主要为阿富汗和其他战场提供高分辨率侦察图像,目前仍在轨服务。此外,ORS-3和ORS-4卫星也在2013年发射,目前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快速响应空间项目是美空间战术应用的最早项目之一,前期高度重视,但由于对项目的认识不统一、卫星在轨时长与作战需求能力不匹配以及发射上的短板等问题导致目前项目经费在逐步缩减。但ORS项目进行中发展起来的小卫星技术、轨道重复使用技术、分离模块航天器以及作战模式的更新对新的小卫星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2、SeeMe项目 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在2012年提出了“提高军事作战效能的空间系统”(SeeMe,space enabledeffects for military engagements)项目发展计划。该项目主要通过手持设备为海外以及超视距战场作战人员提供态势感知图像,力求作战人员在90min内收到精确位置的卫星图像。与传统的中高轨侦察大卫星相比,SeeMe项目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天基卫星侦察问题,通过短寻访周期可按需操作的卫星星座部署来发送战场态势信息。该项目设计采用空基发射的方式,90d之内完成24颗卫星的星座部署,单颗卫星质量约50kg,轨道高度200~350km,扫描幅度为±10°。项目综合考虑轨道高度、成像精度、卫星寿命和重防周期等多种因素。该项目作战支撑体系如图1所示。 SeeMe项目作战支撑体系 二、军事通信领域 快速响应空间项目实施过程中就验证了小卫星进行通信和数据中继的能力,在2012年TacSat-4卫星发射使用中,卫星搭载了UHF通信转发器,目的是为战区提供特高频频段“动中通”业务以及海上浮标数据采集等。该卫星主要利用了卫星椭圆轨道的特点,可以针对特定战区进行持续性通信,战术目标是持续通信时间4h。 另外一个小卫星军事通信的典型应用是美军的“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作战纳卫星效用(SMDC-ONE)”卫星。第一代SMDC-ONE卫星于2010年10月发射成功,共两颗,属于立方体卫星,该项目是美军为演示验证低成本小型通信卫星星座组网而设计,主要通过无人中继台站进行超视距数据传输。该卫星项目有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是战场人员将数据发送到地面无人值守传感器,然后通过卫星中继至指挥部;另外一种是战场人员直接发送指令或者信息到卫星,进行数据请求或者卫星任务调度。 在2015年10月,美军发射了该项目升级版卫星3颗,这3颗卫星属于3U立方体卫星,单颗造价在50万美元。与上一代卫星相比,升级版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加了5倍,并增加了轨道机动能力,使卫星组网星座构型保持更加稳健。 三、天基目标监视 随着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太空军事应用领域,空间态势感知对于提高太空军事效率,应对空间威胁、确保空间安全,增强目标确认、毁伤评估以及空间环境的监测预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受到各个航天大国高度重视和发展。天基目标监视系统覆盖范围广、近距监测能力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监视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地基监视系统的不足。目前天基空间目标监视主要包括不同轨道高度的空间目标监视卫星、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预警卫星等。 随着微电子、即插即用等技术的发展,微小卫星在空间目标监视中的作用逐渐凸显,21世纪初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就进行了空间望远镜技术验证项目。比较典型的空间目标监视项目包括:加拿大MOST项目、Sapphire卫星、NEOSSat卫星,欧洲的UNISAT-5项目,美国的J-MAPS项目、STARE项目、GSSAP项目等。下面以加拿大的Sapphire卫星和美国的GSSAP项目为例,分析典型的小卫星空间目标监视项目。 Sapphire卫星是加拿大首颗军事空间监视卫星,2013年发射,整星质量约为50kg,搭载空间可见光相机,主要探测距离6000~40000km的空间飞行器。该卫星与美国的空间目标监视网共同运行,可同时跟踪探测6~15颗空间目标。Sapphire卫星的工作流程相比前几代卫星更加系统化、规范化。首先由卫星操作中心和国防部共同制定观测计划需求,以确定卫星相机指向,卫星调度机构接收到观测计划后形成指令文件,由地面站将指令上传到卫星;Sapphire卫星接到指令后,按照计划调姿、控制传感器指向,并将获得的图像下传至地面站;由卫星处理与调度机构进行目标的精确测量与数据处理。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是预警卫星、通信卫星以及部分导航和环境监测卫星,共约600颗。同步轨道具有很大的对地观测和通信范围,而且轨位具有唯一性,各航天大国对同步轨道轨位的争夺和抢占一直比较激烈。为更好进行同步轨道卫星的监视和跟踪,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着手开发了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eosynchronous 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program,GSSAP)。与中低轨卫星监视相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空间感知项目的情报搜集能力是前者的600倍。 GSSAP-1和GSSAP-2卫星于2014年7月搭载Delta IVM+(4,2)火箭发射升空。2015年10月,美国空军宣布两颗GSSAP卫星已于9月29日完成在轨测试,获得初始运行能力。在2016年8月19日,GSSAP-3和GSSAP-4两颗卫星也发射成功,GSSAP项目计划的4颗卫星目前均在轨正常运行。 GSSAP卫星由轨道科学公司建造,主要载荷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探测设备,运行轨道在近地球同步轨道,在执行监视任务时,在地球同步带上下机动。GSSAP卫星通过轨道相对漂移获得监视目标的图像信息,根据其任务设定也可近距离探测目标的三维属性及高清视图,甚至可进行目标的撞毁等。 四、空间对抗领域 在空间对抗领域,主要是利用小卫星进行目标的探测、在轨操作,以及利用机械臂等手段进行卫星捕获和重组。早在2006年美国就发射了2颗“微卫星技术试验”(MiTEx)卫星,试验了地球同步轨道监视任务和目标抵近技术,验证了小卫星进行在轨操作的军事利用潜能。2008年底,美军利用MiTEx卫星对导弹预警卫星进行巡视,演示了近距交汇能力,暴露了其军事用途。 另一项最具代表的空间捕获重组小卫星应用是美国的“凤凰”计划。2011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展了“凤凰”项目立项,利用母星携带小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利用机械臂等设备抓捕并切割卫星部件。“凤凰”计划第一阶段重点进行可行性论证,对细胞机器人以及子卫星进行论证,该阶段已在2014年10实施。第二阶段主要是对“凤凰”计划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主要包括空间机器人、“细胞卫星”、“轨道交付系统”等,并在2015年成功完成“细胞卫星”(Satlets)关健技术首次在轨飞行验证。“细胞卫星”总质量约50kg,标志着“凤凰”计划关键技术已迈人实质性验证段。 3 我军航天领域小卫星发展建议 近年来,我国对于航天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军事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微小卫星的生产应用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微小卫星关键技术快速发展,但尚未形成体系化,没有形成发展合力;二是运载技术发展相对于小卫星技术滞后,影响了小卫星产业链形成与发展;三是小卫星军事应用方面受体制限制没有得到有效集成,军民融合体系还不够完善。 借鉴国外航天强国的小卫星发展经验,为我国发展小卫星产业及军事应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军民融合,民技军用,增强国家太空威慑 军民融合是世界航天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航天发展的发达程度。美、俄等主要国家在长期的航天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寻找到了符合自身国情的航天军民融合道路。 结合我国实际,在小卫星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首先要综合考虑军用、民用和商业市场的综合需求,在国家层面统一规划制定小卫星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的型谱目录以及相关标准和政策法规;其次是政策扶持、有效利用民用市场经济优势,建立军方采购模式。 二、改革测控、运管体制,发展商业模式 随着微小卫星的数量逐年猛增,“星多站少”的问题愈发突出。现有地面系统的资源和信息无法共享,造成了卫星测控应用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卫星的测控需求。未来微纳卫星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卫星组网、系统运行、全球资源共享的优势,既可以实现卫星工作效率、工作范围及信息的时效性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充分发挥航天系统和测控网的利用率和效益。 在国内,要健全军民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完善军民通用卫星测控运控技术标准;在国际要借鉴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办法,促进卫星运控与数据接收的国际合作,通过采用该标准的数据结构和信息传输体制,单个测控站可以满足多个星座、不同用户的测控要求,同时适应多用户、多数据类型的任务,便于实现国际测控资源的交互支持。 三、突破发射瓶颈,紧跟产业步伐 随着微小卫星产业的迅猛发展,数量激增,与之匹配的发射问题日益凸显。受发射场和发射窗口制约,商业发射机会少,协调及等待周期长,存在延期等不确定性。同时,发射价格高,低成本小型运载工具发展不充分,都成为限制微小卫星发展的瓶颈问题。 就国内而言,尚未建成商业化运作发射场,存在着发射机会少、发射审批流程复杂及周期较长、市场和价格体系不规范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要加快小型运载工具的研制以及一箭超多星等技术的发展,加强运载技术的研发;其次是要精简发射申请手续,优化发射审批流程,甚至有必要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微小卫星的快速响应机制,以适应微小卫星快速发射的特殊需求。 4 结论 军事、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促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航天强国持续不断地发展微小卫星项目,并逐步扩展到各类军事应用领域。本文对小卫星项目在战场态势感知、军事通信、天基目标监视以及空间对抗等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开展基于小卫星的太空技术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控制与应用技术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s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 Dynamical System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Cybernetics and System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Journal of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ystems, Estimation, and Control AIAA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European Journal of Control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Mathematics of Control, Signals, and Systems Journal of Dynamical and Control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ntr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Nonlinear Control Abstracts Nonlinear Dynamics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Control Circuit,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Nonlinear analysi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 国内主要期刊: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信息与控制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电机工程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系统仿真学报机器人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信息与控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学报,控制工程,系统工程,系统仿真学报,仪器仪表学报,应用数学,计算机类

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是教育部主管、由华南理工大学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在控制理论与应用方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特别是系统控制、最优化和自动化领域中的新兴问题、原创方法及尖端技术,为控制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供一个交流最新成果的平台。本刊于1984年创刊,月刊,A4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控制理论与应用》主要报道系统控制科学中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各个领域中, 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在国民经济有关领域技术开发、技术改造中的应用成果. 内容包括: 1) 系统建模、辨识与估计; 2) 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3)过程控制; 4)智能控制; 5)网络控制; 6) 非线性系统控制; 7) 随机系统控制; 8) 预测控制; 9) 多智能体系统及分布式控制; 10)鲁棒与自适应控制;11) 系统优化理论与算法; 12) 混杂系统与离散事件系统; 13)工程控制系统;14)航空与航天控制系统;15)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控制系统;16)博弈论与社会网络;17)微纳与量子系统;18)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19)智能机器人;20) 先进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21)系统控制科学中的其它重要问题。

网络技术与应用期刊

信息网络安全是核心期刊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主 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 办: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9-6833 国内刊号:CN11-4522/Tp邮发代号:2-741 国家级期刊

是学术期刊。CN号11-4522/TP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该杂志的创办有利于探索与追踪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的最新课题、成果、趋势,推动并引领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是一本国家级的计算机科技类的杂志,很多需要评职称的人员都会选择该杂志来进行投稿。很多作者也会问,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发表文章难吗?其实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文章是原创的,按照期刊的要求来修改文章的话还是比较容易录用的。但是可能时间会久一点,如果想要快速发表论文的作者,小编建议您找月期刊咨询网论文发表代理咨询,不论是在文章写作还是论文发表上本站专业的编辑团队都会给予帮助的。

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1期

《数字技术与应用》国家正规纯技术性学术期刊、责任编辑:史利敏 <编辑>工作投稿信箱:(投稿专用)

期刊不错、很专业、院高度认可!支持!

《数字技术与应用》杂志是国家正规纯技术性学术期刊 数字信息、技术教育交流平台 需要发表论文加百度q

期刊分级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双核心期刊等。《数字技术与应用》是面向数字科技、高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国家学术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

水利电力技术与应用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期刊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与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如果您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与该期刊的主题相关,那么投稿是非常好的选择。然而,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员会根据文章的质量、原创性和实用性等多个方面来评判稿件的优劣,所以投稿需要充分准备和重视。同时,期刊还有一些针对性的投稿要求,例如投稿格式、参考文献等,需要认真了解并按要求提交。总之,如果您的研究成果符合水利水电技术期刊的主题和要求,那么投稿是非常值得一试的。

水利类核心期刊推荐一、EI收录(2个)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二、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共同收录(14个)泥沙研究水力发电学报河海大学学报水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长江科学院院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电能源科学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力发电人民黄河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水土保持学报三、中文核心期刊收录(2个)中国水利人民长江四、科技核心期刊收录(6个)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水资源保护水利经济水土保持研究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水利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100044) 2 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部信息研究所 北京德胜门外六铺炕(100011) 3 水力发电 国家电力公司 北京德胜门外六铺炕(100011) 4 人民黄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郑州市金水路11号(450003) 5 人民长江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武汉市解放大道1155号(430010) 6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水利部农村水利用水电及农村电器公司 武汉市势力电力大学(430072) 7 河海大学学报 河海大学 南京西康路1号(210098) 8 水文 水利部水文局 北京白广路2条2号(100053) 9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珞珈山武汉水利电力大学(430072) 10 泥沙研究 中国水利学会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100044) 1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430071) 12 岩土工程学报 中国水利学会 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 13 水力发电学报 中国水力发电与工程学会 北京市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00084) 14 长江科学院院报 长江科学院 武汉市赵家条九万方(430010) 15 水科学进展 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南京市西康路1号水文水资源研究所(210024) 16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 17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中国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等 上海市高雄路185号(200011)

水文类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属于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统计源核心。《水文》属于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水利类有《中国农村水利水电》属于北大核心,统计源核心。《水利水电技术》属于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统计源核心。

水利水电工程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扩展资料:

资格证书: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水利部)(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取得本专业(指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或相近专业(指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1年。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满1年。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