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百里杜鹃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3:58:47

百里杜鹃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大方县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与开发建议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都会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观光,这为旅游业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旅游业的兴起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各地对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较高,都在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精品。在各类旅游中,生态旅游成了旅游的主流。大方县作为贵州西北部一个脱贫县,也在积极的发展生态旅游业,但由于本县经济落后,生态旅游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旅游体系。 1.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大方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景区景点独具特色,有原始森林风光,有人工形成的高原湖泊,有天然形成的溶洞等。主要生态旅游资源有: 天然花园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是大方县和黔西县交界处的一片罕见的杜鹃花林带,因其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花区环行路线约一百公里而被称为“百里杜鹃”,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天然大花园,于1993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花区杜鹃花品种繁多,色彩丰富,花形多变。百里杜鹃面积之大、品种之多已响誉省内外,每年花季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原始次生森林油杉河风光 油杉河位于大方县东北部雨冲乡和星宿乡,总体规划面积约4747公顷。油杉河主体森林类型是黔中山原西部常绿落叶阔叶林,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现在植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次生林。其地文资源有悬崖峭壁、峡谷、奇峰与像形山石、洞穴,水文资源有河流水景、瀑布跌水,生物资源有森林景观、奇花异草、珍稀植物,天象资源有雨凇、雪景、云雾景、朝晖、夕阳。 人工高原湖泊水西湖 由于洪家渡水电站的建成蓄水,大方县与黔西县、织金县的交界处六圭河水位上升而形成水域面积宽广的人工湖泊水西湖,其绵延百余里。泛舟绿波之上,可见湖水清澈透明。极目远望,山青水秀,山水相映,湖中有孤岛,湖边有浅滩。 天然而成的独特溶洞九洞天 九洞天位于大方县与纳雍县交界处,它是伏流、洞穴和地表景观综合构成的溶洞景观。其洞中有河,洞中有天,一洞一水一天形成一洞天,整个景区有九洞九水九天,故称之为九洞天。 幽静闲逸的移山湖 移山湖位于大方县黄泥塘镇,与百里杜鹃所在普底乡紧紧相依。无风时湖面平如镜,微风吹来时绿波片片。湖中有山,山上有树,湖面上小船荡漾,树林中鸟声悠扬。游客可于湖岸垂钓,可在林中闲玩。 2.发展生态旅游的制约因素 大方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缓慢,游客少,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出来,主要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制约本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不足 生态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大、效益较长的产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因素。大方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较落后,对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甚少,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与生态旅游的要求甚远 第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差。大方县公路虽然四通八达,但路面不平,质量较差。第二是食宿设施落后。大方县星级酒店极少,现有酒店、招待所标准低、条件差、数量少,不能满足大批量的游客。第三是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如公厕、商业网点等也尚缺。 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将本县生态旅游亮点推向市场 有了很好很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不加以宣传,不把它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那仅仅只是一项资源,不能发挥其效益。大方县生态旅游资源有很多亮点,但宣传力度不够,制约着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低,缺乏专业全面的导游人员 大方县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因百里杜鹃响誉省内外,近几年才有游客慕名而来,才开展季节性的生态旅游,因此,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专业全面的导游缺乏。 主要景区区位条件略差 大方县生态旅游主要景区都在县域边上。百里杜鹃位于与黔西县交界处,黔西县境内也有部分;油杉河位于与金沙县交界处;九洞天位于与纳雍县交界处;水西湖位于与黔西县、织金县交界处。这些景区离县城较远,区位条件略差。 3.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需要考虑的问题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却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压力。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生态旅游的开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旅游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必然对环境造成各种污染,对资源产生破坏作用。因此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形态,尽可能不破坏生态环境。 客源问题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客源问题。生态旅游客源受到本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宣传力度等多方面影响。对某一景区定位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应将生态旅游与增长游客知识、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相结合,使游客游有所乐、游有所获从而增加客源。 游客安全问题 生态旅游以欣赏自然风光为主,都是在野外活动。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游客的安全问题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大问题。越是人迹罕见的地方越易看到佳景,既要尽量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又要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 旅游线路设计及各景区关联问题 旅游线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各景区之间的关联性,设计出多条游线。在各景区之间的线路上,要考虑景点的浏览时间和景区间行车时间,再设计旅游线路。 4.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及建议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协调发展 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生态旅游的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各景区景点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形成完美的景区景点网络体系。对旅游线路的规划,陆路可以开辟“水西湖—移山湖—百里杜鹃—油杉河—九洞天”游线、水路可以开辟“水西湖—九洞天”游线。景区内的建设也要科学规划,尽量减少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景观的不良影响。 定位好景区特色,打造出精品亮点 各景区有各景区的特点、有各景区独特之处和亮丽之处。全县的生态旅游总体定位上要标准高、起点高,其次各景区的定位要充分突出其特别之处。应利用百里杜鹃知名度高这一特点打造出大方县生态旅游精品。使游客因精品而来,来非仅游精品,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能观花、游洞、赏原始风光。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发展旅游服务业 针对本县公路质量差的状况,首先应优先改善县城通往各景区的主干公路,其次应改善景区与景区之间的公路,再次是改善景区内的旅游道路。在解决交通基础设施质量问题的同时,也要逐步培植和发展旅馆餐馆等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 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人力资源 生态旅游对管理者和导游的要求比较高,不但要求有全面的知识修养,还要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要求能翻译外语接待外宾,大方县缺乏这样的管理者和导游。对此,一方面要引进和培育知识全面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训导游。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本县生态旅游知名度 应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本县生态旅游的亮点,让世人知道大方县这片土地上还有这么美好的景色。同时可以和各地旅行社建立联系,通过旅行社进行宣传,从而提高本县生态旅游知名度。 多方筹措生态旅游开发建设资金 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应广泛开辟投资渠道,积极筹措建设资金。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一是国家、省地拨款;二是外资投资和国内大型企业投资;三是争取国际国内银行贷款;四是自筹资金,边开发边经营。■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 毕业 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管理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网红的现状、问题及其治理

2、走向公共管理新范式:转型中国的策略选择

3、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变革

4、公共管理研究如何“接地气”

5、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创新

6、公共管理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挑战与核心议题

7、“良方”不能缺“药引”:公用事业市场化与公共管理改革协同发展

8、范式之争:新公共管理理论再思考

9、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研究生的服务学习

10、多维视角下的新公共管理

11、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公共管理研究

12、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视角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13、新时期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之道

14、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15、从官僚制行政到民主治理: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再思考

16、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中国公共管理体系的核心逻辑及与其他体系的对话

18、基于交叉学科视域下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19、公共管理中的他者

20、公共管理创新与实现包容性人类发展

21、 企业管理 视角下公共管理的 反思

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

23、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探析

24、公共管理 创新思维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5、社会组织承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问题研究

26、公共管理变革与大数据应用的思考

27、“互联网+”时代公共管理学科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

28、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普通高校管理改革对策研究

29、论我国廉政 文化 的重构

30、实现从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转变

31、基于公共管理角度的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困境分析——以公交行业为例

32、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及时代性分析

33、国外公共管理抗解问题研究综述

34、共生理论及其在公共管理学科的适用性研究

35、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校外实践 教育 基地建设

36、变革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整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再思考

37、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38、常态下的公共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39、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40、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

41、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

4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

43、试论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44、马克思主义的管理思想与当代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45、中国公共管理案例教育发展进程评估:1986~2016

46、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47、 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研究

48、风险感知、政府公共管理信任与食品购买行为——对中国消费者品牌食品与安全认证食品购买行为的解释

49、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挑战及创新模式探究

50、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索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题目

1、 地方景区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2、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文献研究综述

3、 国内景区管理研究十年--基于《旅游学刊》的综述

4、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5、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探讨

6、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

7、 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智慧旅游视角下的景区游客管理体系研究

9、 五台山景区管理研究

10、 基于环境认知的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管理方式的态度测量

11、 推行生态型旅游景区管理

12、 浅析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3、 优化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14、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15、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6、 旅游景区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17、 智慧景区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18、 试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基于网格化的景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研究

21、 旅游法背景下景区管理的游客满意度研究

22、 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景区管理

23、 庄河市旅游景区“四维互动”管理模式研究

24、 西安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25、 景区拥挤度评价体系研究

26、 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的智慧

27、 旅游景区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28、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发展探索

29、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 云和梅源梯田景区管理创新实践探析

31、 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

32、 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 五台山景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34、 临海古城“智慧型”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研究

35、 高速免费与景区管理的矛盾探究--以华山景区为例

36、 电子门票让景区管理更规范[N]

37、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38、 庐山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9、 浅谈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锦州市旅游景区为例

40、 论低碳经济视阈下的绿色景区管理

41、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42、 毕节试验区百里杜鹃景区管理体制变迁的旅游效应研究

43、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凌云山生态景区为例

44、 基于RFID的旅游景区管理

45、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证检验

46、 基于社会责任的重庆市遗产型景区管理机制研究

47、 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路径研究

48、 石家庄旅游景区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探索

49、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景区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50、 旅游景区管理现有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1、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论建筑英语汉译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

3、国际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4、基于ERP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建筑工地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精益建造在L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9、ED泵业公司新建厂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10、S大学宿舍大楼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11、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

1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研究

15、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16、工程管理模式-在Z集团中的应用研究

17、地方性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18、某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流程的改进探索

19、东莞市西城建筑公司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0、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个体应对方式、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21、天津大学高科技楼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22、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

23、广东某民营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

24、邢台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5、建筑智能化总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6、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27、房地产集团管控下多项目群工程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

28、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29、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案设计与应用

30、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31、智能化工程的范围管理研究

32、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3、基于TQC理论的建筑物渗漏原因分析与防治

34、六西格玛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

35、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用陶瓷颗粒绝热系统技术及管理研究

36、伊春市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37、YCBM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研究

38、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的评价研究

39、中国建筑企业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管理因素研究

40、房地产建筑工程外墙打围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41、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

42、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

4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

44、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45、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方法 研究

46、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及信息系统研究

47、Y建筑公司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48、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在WTO“后过渡期”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49、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0、现代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管理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管理类论文范文参考

★ 行政管理论文题目参考200条

★ 管理类毕业论文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管理类论文范文

★ 管理类本科论文

★ 管理类毕业论文范本

★ 管理类论文

据悉,中国·百里杜鹃花海康养度假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共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工作委员会、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包含“花海富氧空气指数、花海避暑气候指数、花海医疗温泉指数”三支分指数,旨在量化评估当地资源禀赋情况,深入挖掘百里杜鹃发展康养度假产业的资源亮点,为百里杜鹃打造花海康养度假 旅游 目的地寻找发力点。康养度假指数的发布,以数字化方式提炼景区的优势康养符号,为百里杜鹃唱响“花间阡陌·山水归程”文旅品牌提供数字工具,为贵州其他同类型地区转型提供“数字借鉴”。 近年来,依托优质的花海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景区在温泉度假、乡村 旅游 、新产品打造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促进 旅游 业态从单一的观光游向复合型的康养度假游转型,全力打造花海康养度假 旅游 目的地,以高品质 旅游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百里杜鹃景区打造了彝山花谷大康养 旅游 度假区温泉组团,花舍锶锂温泉酒店、初水花源温泉酒店、濯缨谷温泉民宿等已成为百里杜鹃康养 旅游 产业的新增长点;在乡村 旅游 点培育方面已有省级乡村 旅游 重点乡2个,省级乡村 旅游 重点村6个;同时,紧扣“康体运动”主题,推出跳花坡康体运动度假区,实现户外运动、研学、康养一体化发展。 目前,以“生态花都·康养胜地”为主题的百里杜鹃康养季正式拉开序幕,温泉 养生 、冰雪 旅游 、年宵花交易会等活动将陆续开展。

对百里杜鹃景区研究论文

当然是非常美的。不仅吸引了很多动物的到来,而且也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

美丽风景,谁人不喜欢?美丽风景,谁人不观看?轮着一年四季的春季,我们都想着将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我很喜欢姹紫嫣红的感觉,也很喜欢让人美不胜收的景色!在这样一个春意复苏的季节,我们都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有古城的地方,很多人都想出去看看大海,在大海的地方,很多人都想出进来看看美丽的古城?然而,在这个大地复苏,绿草青青的季节,人们都喜欢站在花海里享受花海一般带来的美意!

有这样一个地方,你看那盛开的杜鹃花,那满山遍野的杜鹃花,让我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跨过严寒的冬天,我们迎来了暖暖的春天,昼夜交替,季节变化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现在让我来带着大家进入贵州毕节的百里杜鹃景区。

说起这里的景色,大家一定很想知道究竟有多美,会让所有人都叹为观止!我们见过武汉樱花,也见过满天油菜花,还见过各种各样的桃花、郁金香等等,在这样一个踏春赏花好季节,今年我们更喜欢三月底,五月初盛开的杜鹃花!在贵州这样一个地方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杜鹃花,在这崇山峻岭之间,除了杜鹃花之外,还有各色各样的花朵,我们去玩的时候会对杜鹃花有一种莫名的情节!曾经的我们提起杜鹃花都觉得长相一般,非常普通,不如樱花不如桃花,然而在这个地方,百里的杜鹃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开到漫山遍野,让人叹为观止又非常美丽动人。

杜鹃花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名字,却传承着一种乐观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情怀,以前革命老辈就由杜鹃花以及映山红作为歌声将精神传递给每一个百姓。因为杜鹃花它红的似火,似乎有一种不畏艰难,不畏险阻,也要努力向前让大家看到它的美好,所以我们也就自然而然的将它与革命精神罗列在了一起。它用自己的一种态度向人们传递着它的一种积极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是喜是悲,只要你看到它,你都会觉得心升敬畏!

说了这么多杜鹃花的事情,不知道大家对杜鹃花是否有了另一种情节呢?这样一个特殊的季节,如果你不忙,如果你不累,如果你想心情舒服,那你就去看看这漫山遍野的花朵,带给你心里的惬意和宁静!

因为百里杜鹃景区,它被誉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同时它也享受着“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的美誉!

在出去玩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更美丽的风景,你会把心里过不去的坎,融不掉的事都与内心合为一体,升华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 毕业 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管理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网红的现状、问题及其治理

2、走向公共管理新范式:转型中国的策略选择

3、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变革

4、公共管理研究如何“接地气”

5、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创新

6、公共管理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挑战与核心议题

7、“良方”不能缺“药引”:公用事业市场化与公共管理改革协同发展

8、范式之争:新公共管理理论再思考

9、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研究生的服务学习

10、多维视角下的新公共管理

11、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公共管理研究

12、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视角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13、新时期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及解决之道

14、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15、从官僚制行政到民主治理: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再思考

16、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中国公共管理体系的核心逻辑及与其他体系的对话

18、基于交叉学科视域下公共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19、公共管理中的他者

20、公共管理创新与实现包容性人类发展

21、 企业管理 视角下公共管理的 反思

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

23、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探析

24、公共管理 创新思维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5、社会组织承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问题研究

26、公共管理变革与大数据应用的思考

27、“互联网+”时代公共管理学科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

28、基于新公共管理的普通高校管理改革对策研究

29、论我国廉政 文化 的重构

30、实现从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的转变

31、基于公共管理角度的城市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困境分析——以公交行业为例

32、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及时代性分析

33、国外公共管理抗解问题研究综述

34、共生理论及其在公共管理学科的适用性研究

35、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校外实践 教育 基地建设

36、变革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整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再思考

37、协同创新视角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38、常态下的公共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39、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40、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

41、公共管理专业课研究性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为例

4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

43、试论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44、马克思主义的管理思想与当代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45、中国公共管理案例教育发展进程评估:1986~2016

46、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47、 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研究

48、风险感知、政府公共管理信任与食品购买行为——对中国消费者品牌食品与安全认证食品购买行为的解释

49、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挑战及创新模式探究

50、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探索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题目

1、 地方景区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2、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文献研究综述

3、 国内景区管理研究十年--基于《旅游学刊》的综述

4、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5、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探讨

6、 长白山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研究

7、 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 智慧旅游视角下的景区游客管理体系研究

9、 五台山景区管理研究

10、 基于环境认知的生态旅游者对景区管理方式的态度测量

11、 推行生态型旅游景区管理

12、 浅析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3、 优化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14、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15、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6、 旅游景区管理改革创新研究

17、 智慧景区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18、 试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基于网格化的景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 我国旅游景区管理研究

21、 旅游法背景下景区管理的游客满意度研究

22、 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景区管理

23、 庄河市旅游景区“四维互动”管理模式研究

24、 西安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25、 景区拥挤度评价体系研究

26、 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管理的智慧

27、 旅游景区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28、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管理发展探索

29、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 云和梅源梯田景区管理创新实践探析

31、 我国旅游景区前台管理信息化评价研究

32、 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 五台山景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34、 临海古城“智慧型”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研究

35、 高速免费与景区管理的矛盾探究--以华山景区为例

36、 电子门票让景区管理更规范[N]

37、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旅游景区管理的和谐共生机制探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

38、 庐山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9、 浅谈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锦州市旅游景区为例

40、 论低碳经济视阈下的绿色景区管理

41、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42、 毕节试验区百里杜鹃景区管理体制变迁的旅游效应研究

43、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凌云山生态景区为例

44、 基于RFID的旅游景区管理

45、 旅游景区管理与服务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证检验

46、 基于社会责任的重庆市遗产型景区管理机制研究

47、 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路径研究

48、 石家庄旅游景区管理现状与提升对策探索

49、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景区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50、 旅游景区管理现有问题及其对策

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1、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论建筑英语汉译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

3、国际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4、基于ERP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建筑工地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精益建造在L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9、ED泵业公司新建厂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10、S大学宿舍大楼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11、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

1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研究

15、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16、工程管理模式-在Z集团中的应用研究

17、地方性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18、某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流程的改进探索

19、东莞市西城建筑公司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0、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个体应对方式、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21、天津大学高科技楼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22、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

23、广东某民营房地产企业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

24、邢台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5、建筑智能化总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6、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27、房地产集团管控下多项目群工程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

28、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29、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案设计与应用

30、建筑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31、智能化工程的范围管理研究

32、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3、基于TQC理论的建筑物渗漏原因分析与防治

34、六西格玛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

35、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用陶瓷颗粒绝热系统技术及管理研究

36、伊春市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37、YCBM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研究

38、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政策的评价研究

39、中国建筑企业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管理因素研究

40、房地产建筑工程外墙打围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41、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

42、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

4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

44、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45、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方法 研究

46、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及信息系统研究

47、Y建筑公司绩效考核方案设计

48、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在WTO“后过渡期”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49、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0、现代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管理类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管理类论文范文参考

★ 行政管理论文题目参考200条

★ 管理类毕业论文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管理类论文范文

★ 管理类本科论文

★ 管理类毕业论文范本

★ 管理类论文

这个春天很美 ,到处花在开 ,抖音上到处是赏花的人和风景。我也打算出去走走,找找感觉 ,去哪里呢?       一直对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很感兴趣 ,我对阳明心学的接触时间很长,但很肤浅, 一直没入门 ,对很多概念似是而非,困惑得不行,早就想去朝朝圣,去龙场这个地方看看,这也算是一种知行合一吧!       于是在高德地图上查一查,贵阳的修文县有个阳明文化园,就是先圣王阳明悟道的地方——原贵州龙场驿。当年王阳明被贬官到此处,历经九死一生,最终悟道,开创影响深远的心学。王阳明是被后人称为两个半完人中的一个,另外一个是孔夫子,半个是曾国潘。所谓完人,要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才行。最近几年,王阳心学比较热,书店里到处都是相关书籍,有些书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利用心学的外壳贩卖心灵鸡汤 ,真正有价值的书不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去龙场驿去直观感受一下那个磁场,那种氛围,是此行的初衷。       原打算开车去,来一场短途自驾游。但一个人开车,路上容易打瞌睡,安全系数低,而且从重庆坐高铁到修文,才两个小时左右,才127元的高铁票,比自己开车的过路费还低,干脆坐高铁得了,即经济又快捷。3月20日上午九点在重庆西站出发,十一点半左右到达修文高铁站。花三十元拼车,十二点到达阳明文化园。阳明文化园地处修文县城,交通食宿都极其方便。 阳明文化园网上订票55元一张,大门买票要60元。文化园游客很少 ,零星几个,适合静静的参观。从从大门开始,慢慢的游走,仔细看每个碑文,每副对联,在纪念馆中看了王阳明的生平介绍,光辉事迹。买了一本《五百年王阳明》,郦波老师的书。在电视上看到郦波老师国学底蕴深厚,且风度翩翩,儒雅风流。他这本书可读性很强,对阳明心学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结合他自身的功力,发前人之所未发,很有新意。我花了两个晚上读完,其中用铅笔勾了重点,写了些感想,这是一个人旅行中打发孤单的最好方式。我在山洞中玩了一个多小时,努力想象当年先圣独处此处的光景。当年王明阳刚来此处 ,人烟稀少,瘴气致命,语言不通,随从相继死去,说不出的绝望与恐怖。王阳明当时有个念头,圣人遇此处境,当如何处之?因为他从小就立志成为圣人,但苦苦追寻多年而不得 ,现如今进入人生的绝境。面临绝境,放下生死,做一石棺,每晚睡里面。就像终南山的活死人墓。人一旦放下所有,生死看淡 ,内心反而变强大,身体激发出无限潜能。他本来羸弱的身体竟然奇迹般战胜瘴毒(其实是今天的痢疾,因古时医疗水平有限死亡率超高)。他和周边少数民族友好相处,教他们识字,一起劳动,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突然醒来,大喊大叫,他突然想明白了以前向外追求的方向是错的。应该向内心求,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心学理念。具体详情请朋友们去参阅相关资料,我不再赘述。 王明阳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是向外寻求而不得。我想说,每个人,包括我这样的凡夫俗子,都有自己的龙场悟道机会,只是还没机找到自己的“龙场”而已。人真正的开悟,是在困境之中,痛苦之中,那种刻骨铭心会激发人的意念开关,打通内在光明。 龙场悟道,本质是突然接通了心灵的能量,我们外在的时空纬度为:长宽高(前后左右上下中),再加上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其实,这是向外的纬度,另外一个向内的纬度(向内心,向心灵),内外纬度打通,就形成所谓的高维优势,对事事物物产生降维打击的效果,这就是心学的功效的基本原理。——自己的一点思考。王明阳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以后,出山当知县、剿匪、平叛宁王叛乱等,心学的在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凡夫俗子,如果对心学也有点体会,在关键的人生节点上,有强大的内心,做到知行合一,一定不会差到哪里,这也是本次旅行朝圣的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本次旅行,想通未来的路往哪里走。 现在来说知行合一。知行合是一句流传很广,影响深远的话。影响了后世无数人杰。知行合一可以从字面意思和深刻内涵去理解。 知行合一,字面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知行合一写成知、行、合、一,感觉就突然变了。知、行、合、一成为整个动作的四个阶段。 深刻揭示了认识论的内在规律。知的阶段是对事物的感性认知 ,行的阶段是对知的实际操作与验证 ,在操作与验证中,对知进一步提升 ,对操作进一步熟练,于是知与行产生合合的效果,形成新的认识层次:一;于是又从新的知、行合、一不断向上循环,正向反馈,不断提升。 知行合一:提倡事上炼,就是实践出真知,借事炼心。 书中举了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学生 ,在他自己老师那里学习心学,但就是对知行合一很困惑,在求知欲的驱动下 不远千里 ,克服艰难险阻 最终抵达阳明门下,说出自己的困惑。王阳明说:你不用再学了,你已经知行合一了。学生问原因。阳明说,你从想来到来这个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突然开悟。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比如我来王阳明文化园,也是从一个念头到实现 ,参观后买了一本介绍心学的书猛读两晚,掌握心学的大体框架,对心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又进一步去学习 ,导致我写下这些文字,这本身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啊。 比如我现在想创业,想从自己熟悉的地产领域下手,做课程,做内容创业,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了,买了地产类的很多本书,梳理了一线操盘的具体经验,精读大运营 、项目总操盘五项修炼 以及地产财务、金融方面的东西,而且整理了几万字的初稿。同时 报名学习打造付费知识课程,  内容提纲改了几遍,对最终目标进行分解,这个过程中其实很痛苦,但自己持续在做,最大的痛苦就是外在的干扰。家人的,亲戚朋友的。 在此情况下,应该向内求,学会在干扰中继续自己的路,这是创业者必须学会的本领。 很多人的创业不是创业成功,而是成功放弃,遗憾终生。很多人创业其实是还没真正开始,就夭折了。 清晨 躺在旅馆的床上,从七点钟写到九点钟,中途没有任何停顿 ,一口气写下上述文字,也是知行合一。 王者荣耀,找到自己的领域,成为那个很小的领域的王者,世界上有有无数山峰,不去比最高的那座,比自己最擅长,最独特的那一座。中美这次外交交锋,翻译张京以顶级水准出色完成任务,不辱使命,惊艳全球。她在翻译界实现了自己的巅峰,是翻译界的王者,荣耀世界,激励有志者。 所以,立志很重要 ,是人生的关键。虽然说三十而立 ,其实四十五十而立又何妨,立总比不立好。有些人成长确实比别人慢十年,但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耐力,比节奏,比坚持,最终和自己比。这也是知行合一的一步。 张京的成长经历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同时给我一个启发,要做内容创业,必须彻底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思想认识水平,身体素质。制定详细计划,加倍付出。不达目的不罢休,闯出自己的蓝海。今天的时代,各种平台那么多,有才能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别在感叹自己没有遇到伯乐,首先确认自己是不是千里马,就算不是千里马,至少是百里马,最少是一匹健壮的马,一匹有耐力的马。 用疯狂的学习,疯狂的输出,疯狂的锻炼来缓解对未来的焦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以载物。自强与厚德,二者并用,这是知心合一的入门法宝。 现在不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而且是机会爆炸的时代。内容创业,正当其实。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 和我联系,咱们资源共享 ,一起突破内容创业的瓶颈 ,把握住这个时代的风口。游玩了王明阳文化园,下一步去哪里,心里一直没想好。就信步走到修文客运站,本想去贵阳市区转转,了解一下贵阳的最新发展状貌。又想到贵阳市区几个著名的景区去看看。在买票之前,打开高德地图搜索贵阳哪里好玩,搜了半天都没有太吸引人的地方。打开微信一健游贵州小程序,百里杜鹃的广告突然跳到我眼前,对啊,就去百里杜鹃吧。百里杜鹃位于毕节大方县与黔西县的交界处,有一条长约五十公里,宽约五公里的原始杜鹃林带,每到春三月,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惊艳世人。号称地球的彩带 。目前该景区已从大方与黔西剥离出来,成为由毕节直管的一个区,名字就叫百里杜鹃 。 从地图上看,百里杜鹃立我们老家相当近。从百里杜鹃普底景区到老家的县城约140公里,全高速预计一个半小时。说真的,在家乡的附近,有那么出名的五A景区,内心也是有点小自豪的。百里杜鹃听说了很多年,一直没去一睹芳容,甚为遗憾。 这次出行没开车来一场自驾游,行动确实不方便。修文客运站没有直达百里杜鹃景区客运线,也没到大方或黔西的客运线。只有先坐客车到贵阳金阳客运站,再从那里转车到百里杜鹃。 于是买了修文到金阳客运站的票,才十五元。 早上十一点出发,客车慢慢悠悠地走 ,我安心在车上看书。汽车晃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到了金阳客运站。在站里买了去百里杜鹃的车票,二话不说,上车。预计三点左右到景区,看来今天时间大部分在路上了。反正无所谓,出来游就是在乎过程。我就通过一码游贵州进行景区预约和购买门票。 因处于疫情敏感期,很多景点都限流,必须提前预约。万一到了景区因没预约进不去,那岂不是浪费感情。门票130元,可以游两个景区。普底景区和金坡景区。因百里杜鹃比较大,分了四个景区,最值得去的就是普底与金坡。在抖音上看到百里杜鹃的相关宣传说,一票可以游三日,但看了景区买票说明,又不是那么回事。先不管了,去看看再说。 一路上看不完的乌蒙高原风景,下午三点左右,抵达了景区普底景区:五彩彝景区大门。 这个景区大门很小,不气派,看图:景区马路对面有一条长约一百米的小吃街,全部是临时帐篷搭设的。看来是杜鹃花刚开前,临时搭建的消费场所。待一个多月的花期过去,客流少了,这个临时帐篷就撤除了,不像金坡景区,有一个条热闹而又古朴的小街。 我在这个临时帐篷区买了一份小吃:臭豆腐与油炸土豆,因我想尝尝这两样东西的味道如何,但同时吃不完单独的两份,就让店家给我双拼。共十元钱,味道将就。边吃边和店家攀谈,了解周边情况。店家是一对年轻夫妻,当地人。感觉很朴实坦率。听起来很亲切,有种走近家乡的感觉。 吃了小吃,然后在景区下面约一公里左右的小镇上找个客栈住了下来。这里客栈比较对多,人流少。一晚上是168元,房间比较宽敞干净。一夜无话。 百里杜鹃,这是地球的彩带,花的王国。从王阳明文化园来到百里杜鹃,从王学圣地走到杜鹃花王国,这段随机的旅行确实特别有意思。在正式进入杜鹃花王国之前,我想起一段关于花的历史公案。王阳明《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公案流传五百年,众说纷纭,各种解读都有,特别被现在一些人扣上唯心主义的帽子,确实可笑。我就结合自己即将进入杜鹃花王国前和后的体验来说说对这段公案的理解。一家之言,对与错是无法评判的,不喜勿喷。进入杜鹃花王国之前,我大脑中的画面是模糊的,零碎的。虽然从抖音上看到其美丽,但究竟是如何的美确实不清晰。毛主席说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尝尝。说真的, 不亲自来一趟百里杜鹃,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绝色。可能有些朋友会笑我,说你这人见识浅,去过的地方少,少见多怪。杜鹃花王国的花,在我进入之前,对于我来说,是同归于寂的。就是双方之间互不存在,虽然从物理意义上讲,我是存在的,杜鹃花王国也是存在的。我不去  它依然独自盛开。但我没去之前,它的美真的和我不相干。我一进去,首先进入的是一条长长的木质栈道,两旁的努放的杜鹃花一下惊艳倒我了。先来几张图。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手机拍出的效果,相比现场实际体验到的美,真的差一百倍。亲眼观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用舌去品。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同时作用,沉浸式的体验 。哪里是一张简单的照片能比的呢?站在美不胜收的栈道上,眼睛真不够用。贪嗔痴发作,手机不停的拍照,想把最多的美都收入相册封存。呵呵,估计很多人都和我这样,就那点出息。 有时,看到一两朵独特的杜鹃花,在风中摇曳,感觉是杜鹃仙子在舞蹈,在向我这个凡夫俗子致意。“红杏枝头春意闹”,我突然想起了之句古诗。几朵杜鹃花在风中起舞,露珠娇滴滴的洒落,落在脸上,凉凉的 ,忍不住用舌头尝尝露珠的味道,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甘露的味道吧?具体什么滋味 真的形容不出来。就是一种今生拥有你了的感觉。栈道的转角处 ,有三间小木屋,茅草盖的屋顶,一股自然的味道。木屋四周簇拥着红的、白的杜鹃花树,简直是神仙居所。我突然联想到周伯通那个养蜂的花谷,那个小木屋。若这一生,与一绝世佳人,在此幽居,不为世俗烦恼多困,那就是所谓的神仙日子。这是臆想。大脑停顿两秒后,我又回到现实中来,继续前行,不一会来到比较开阔的地带。这里是普底景区的第一个景观节点,中间有几条旅游公路在这里交叉,往西不远,是一个大草坪,在大草坪的端部,有一个独特的建筑。四周是紫红的花瓣,像一朵盛开的杜鹃花。花瓣的中央是一座玻璃幕墙的建筑物,屋顶呈米黄色。这个建筑显和四周特别融洽,但在这无际的花林中又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非常吸引眼球。关于花仙子看到第一个花仙子——迷人仙子的时候,突然想起段誉在无量山中看到初见神仙姐姐雕塑的感觉。无比仰慕,无比崇拜。在这片花海中,有如此美丽明艳的仙子,静静地立在花林之下,眺望远方,仿佛在等待久别的心上人,好像这片古老的王国,曾经上演过凄美的爱情故事。仙子的出现,给这片花海注入了灵魂,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令人无比陶醉。 杜鹃花海总共有十二个仙子,分散在景区四周。我用心寻找 ,总共找到七个仙子,分别是:迷人仙子、长蕊仙子、夏娟仙子、红花露珠仙子、美容仙子、马樱仙子、太白仙子。剩下的五位仙子,待下次有机会再来一睹芳容。说到这里,又让人想起巫山的神女,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巫山有十二座峰,峰峰参差错落有致。其中有一座亭亭玉立的秀峰,叫神女峰。它如同一位万古绝代的佳丽,站在高崖上眺望脚下过往的万帆千舸,无限神往,美丽多姿。清晨,它常常化作一片缥缈的朝云,悠闲地浮游在高山和幽谷之间;到了黄昏,它又由轻云变成了飘洒的暮雨,向着翠色的山岚,发出绵绵絮语和心底的哀怨;入夜,它不时地发出深情的呼唤。到了第二天,它又化作一片缥缈的朝云……宋玉的高唐赋,杜撰了楚怀王与神女之间一段风流故事。 站在这片花海,这个杜鹃的王国,也想写点什么。奈何才疏学浅,只有作罢,不能贻笑大方。 就用这首古诗来烘托一下吧: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花继续中 普底景区有几个煮面的景点。在景区里,建议开启高德地图智慧导航模式,它让你不会迷路,可以顺利找到要去的景点。不建议坐观光车,那真的是走马观花的感觉。 可以放慢脚步,一步一景,在万千花朵中,去寻找你的最爱。因想下午赶往金坡景区 ,上午的普底景区只逛了部分 ,留待下次再来,反正就是一个字:美! 花四十元钱,坐上景区摆渡车 约半小时感到金坡景区。有了普底景区的经历,进入金坡景区就不那么激动了,这也符合人之长情。金坡景区最值得的关注的就是那个网红桥 。其实,景区里,有许多无人的地方,真很美,需要慢慢去发现。在景区走了大半天,确实有点累了,在加上下起了小雨,就匆忙离开景区。但去哪里呢? 出来在街上吃了小吃,又坐上景区摆渡车回普底,结果出现了尴尬的一幕。摆渡车一直到普底游客中心才停。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是游客中心,一定有公交车或出租车。结果我草率了,游客中心满是私家车。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天很冷,雨一直下,游客中心附近都是荒野,立小镇很远。游客中心有个宾馆,估计很贵,就没打算去问下。 跑到对面的公路上拦车,半天都没有一个出租车或客运车。此时才感觉到自驾游的好处来,行动方便,想走就走。在寒风中呆了半个小时,问了几个私家车,让他们顺路稍我到附近的小镇,给他们钱,结果都被拒绝了。那昨整? 不是知行合一吗,这点小困难都不能解决吗?使用高德地图打车,半天没人接单。只有继续寻找私家车帮忙。运气还不错,找到一个景区内搞维修的大哥,给他五十元钱,送我到最近的客运站——普底街。 普底小镇确实小 ,街上没什么游客。胡乱找家参观吃点东西,找个招待所将就一晚。第二天一早,跑到普底客运站。说是客运站,荒凉得一比。里面就是一个修车的地方,大门口有去贵阳的中巴车,要下午三点才发车。我草,正感觉心凉的时候,发现旁边还一个去大方县城的面包车。一问,马上可以发车 内心。不管三七二十一 到了大方县城再说。本计划让司机送我到大方高铁站,然后经过贵阳再到重庆。结果网上看最近的票没有了,于是改变主意,直接去大方客运站。运气还好,刚好有班车马上出发去遵义,下午两点能到遵义。于是在网上订了三点四十遵义到重庆的高铁,刚好合适。 在下午五点过,顺利抵达重庆,圆满结束这次出游。 写在后面:有个段子说,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出来。作为内容创业者,必须先迈出第一步。无论自己的文笔怎么样,首先需敢写,敢发表。在蹒跚中起步,不过程中修炼,进步。这篇随笔写的很散,很乱。我勇于发出来,就是一种知行合一吧!还从来没写过如此长文字,对我来说,有很强的标志意义。

镇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镜泊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如何做强、做大镜泊湖旅游产业经济,以此来推动牡丹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做为每一名牡丹江市民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镜泊湖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找出矛盾的所在,将镜泊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到位,得出解决的办法,力争把镜泊湖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现通过镜泊湖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泊湖;旅游;产业;研究

旅游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与传统产业相比,它具有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能力强的优势。镜泊湖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名地,如何加快镜泊湖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利用开发好现有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造福牡丹江市人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镜泊湖旅游资源简介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南部巍峨秀美的群山环抱之中,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其吊水楼瀑布是国内三大著名瀑布之一。198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风景旅游示范点。

景区总面积为1214平方公里,其风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镜泊湖游览区,展现百里长湖的奇观胜景;二是火山口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展现丰富的地下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神奇壮美的火山熔岩洞景观,三是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展现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纯朴自然的镜泊湖,岛湾错落,峰峦叠翠,景色清秀,古迹隐约,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令人惊叹神往,流连忘返。

二、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拉动牡丹江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相关性很强的产业,它涉及到“行、游、住、食、购、娱”各个方面,将镜泊湖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胜地,势必会增加牡丹江市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全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等行业将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同时对于安置牡丹江市下岗就业人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散就业压办,稳定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交通业的发展。便捷的交通是打造地方经济的首要条件,目前,牡丹江市旅游交通建设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流、物流不足,没有激发交通部门与建设企业的投资热情。通过打造镜泊湖旅游胜地,必然会加快牡丹江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市旅游交通的联系,增加开通省内外周边地区的航空、铁路、公路旅游线路,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构建起牡丹江到周边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3.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打造镜泊湖旅游名地的过程其实就是打造一个城市品牌的过程。发展旅游业,必然会加快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功能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充分改善城市人民环境和服务等软硬件设施,为游客展现一座现代化的文明旅游城市,使旅游者对牡丹江市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对于提升牡丹江市城市品味,打造国家级风景园林城市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镜泊湖旅游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划交叉,难以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由于景区内的行政区划隶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各个系统都以景区资源为依托,在各自区域内进行规划建设,乱批乱建现象十分普遍,景区内现已建成各类宾馆、疗养院、培训中心的建筑140多处,出现了几个职能相同的部门同在景区内实施同一内容的行政管理现象,破坏了景区规划的统一性。

2.由于景区缺乏统一管理,过度开发滥用使景区资源遭到破坏。由于景区的地方乡镇、森工企业互不隶属,各自为政,许多问题不能协调一致,同时风景名胜资源具有独特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如镜泊湖原有的特色鱼种湖鲫、鳌花、湖鲤等到镜泊湖特有鱼种,现在少之又少。目前,水产部门对湖鱼的过渡捕捞和放养(特别是近年兴起的网箱养鱼),对湖水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森工企业过量采伐湖边林木,破坏了湖边山岸的绿色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湖区整体景观。而且使湖泊污染日趋严重。

3.镜泊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开发的还不够多。镜泊湖湖光山色,景秀优美并非众所周知,与南方一些景观相比知名度还不够高,在南方的一些大旅行团,还把镜泊湖列为避暑的旅游胜地,在省内与 其它 地市旅游景点相比也存在着知名度不够高,宣传力度不够大。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区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四、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解决镜泊湖景区管理体制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必须从景区实际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 措施 ,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对策如下:

1.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确定镜泊湖景区功能定位,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科学规划的关键问题就是理顺管理体制,镜泊湖景区发展中的种种弊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更好地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利用好镜泊湖这一“北方明珠”,造福子孙后代。更有效地发挥其在牡丹江市经济发展、旅游振兴、招商引资、对外接待等方面的作用,应将镜泊湖风景名胜区作为牡丹江市“旅游经济特区”来对待,实行适当的倾斜政策,清除障碍。从全国一些景区成功 经验 做法来看,可以借鉴五大连池的做法,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将景区区域划定为一个行政区域,赋予景区管委会一级地方政府的职能,统一管理景区的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从根体上改变目前景区中区划交叉、各自为政的局面。

2.依靠政府,加大投资,强化景区管理体制,增强景区发展后劲。

当地政府应从景区长远角度出发。尽快出台景区管理法规,健全景医管理 规章制度 ,实行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促进景区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由于对于风景区来讲,有其特殊性,尤其是景区承担着繁重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服务和保护职责,这些具体的工作,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作保障,这就客观上要求政府对景区的财政管理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在财力上要给予大力的倾斜和支持,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功能完善,体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景区独立财政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景区健康持续发展。

3.扩大宣传,提高名气,以增加景区人气为目的,加强了宣传促销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经济就是宣传经济,针对镜泊湖景区宣传力度不够,景区游客规模徘徊不前,人气指数不高等问题,牡丹江市应采取一系列宣传促销的措施。如①利用多种媒体宣传镜泊湖,投入资金对镜泊湖旅游网站进行提档升级-②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活动。组织人员多参加相关部门旅游交易活动,与部分知名景区和旅游企业建立了联系,增加沟通了解信息,宣传自己;③出台促销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镜泊湖,如实施旺季对旅行社实行了8折优惠,淡季5折的优惠政策等等实施多种惠民政策。

通过上述对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有利于推动镜泊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牡丹江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2]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年

[3]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4]《旅游经济》2000 2006年合订本,2006年第1期

[5]于学谦著《现代旅游市场经营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

【摘要】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本文着重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既切实保护好,又充分利用好鄂西圈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形成先导产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关键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先导产业 优化发展 政策建议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继武汉城市圈之后,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省新时期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两轮驱动、一带(长江经济带)相连、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湖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题本文将在分析现状及优势的基础上,就如何指导和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组成的先导产业并加快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后现代化的新路子,从政策层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先导产业

产业是商品经济中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是介于宏观范畴的国民经济和微观范畴的企业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范畴,属于中观经济。产业的分类 方法 比较多,常见的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及关联方式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中有一种战略关联分类法,将产业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而其中的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不同于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罗斯托)。主导产业一般能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带动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显然,这里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就是鄂西圈重点打造培育的先导产业。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必然要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先导产业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鄂西圈先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产业尚未形成

生态产业,目前在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中指的生态产业是狭义的,主要指基于鄂西地区优质的生态资源,涉及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鄂西圈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利用率低,未形成产业。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但这些保护区大都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反而存在被破坏的倾向。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但神农架旅游发展还不足以成为其先导产业。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和,但这些珍稀物种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外,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但其中主要以灌木为主,用材林、经济林不多。

2、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本文中的“文化产业”与上述概念一致,但侧重于与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等。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开发利用不够,产业规模没有形成。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风骚,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但圈域内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左右,而发达省份这一比例已达5%,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0%左右。

3、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旅游业是指以食、宿、行、游为基本组合消费商品,通过专业化运作模式为游客的出行提供安全、可行、方便、满足游客合理需求的服务,兑现其消费商品的契约交易,使商品的提供商和经营商从中获取运营收益的服务性产业。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2008年圈域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左右,而有的省份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

三、促进鄂西圈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确保鄂西地区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一是采取严格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战略位置,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建立政府监测、预测、预警和干预机制,确保鄂西圈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地位。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要求,依法保护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在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及自然灾害高发区建设旅游设施,对于设立在水源涵养地的煤矿、铁矿、锰矿等,要逐步停止开采,并进行复垦再植,恢复生态。二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建立政府投资主导机制,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人实行政府扶持政策,对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大力开发农业、林业等生态产业资源。支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附近农民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支持市、县级政府统一组织好村庄整治规划,做好饮水、通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景区规划要统筹考虑一定范围内的农田、果园、森林、草场等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企业与农民合作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实现双赢。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促进圈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建立以实际受益者(市场主体)补偿为主、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生态项目为辅的圈域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促进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快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景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努力提高质量,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 渠道 、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增加旅游创收、创汇,对于开发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商品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由各级财政从旅游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3、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镇),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企业、旅游文化演出企业,推出一批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的旅游表演项目,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要增加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游览内容,不断提高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荆州花鼓戏、汉剧、楚剧、长阳南曲、土家摆手舞、神农架堂戏等地方戏曲文艺的市场价值,鼓励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推进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影视制作、动漫娱乐、创意设计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在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面给予支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影视城、动漫产业园、创意设计园等,鼓励艺术品经营、音像制品分销、大众娱乐项目的经营等。

4、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一是加快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交通骨干网络,加强交通对旅游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骨干网络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构建高效、便捷、一体化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尽早将襄樊、宜昌等地建设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加快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地区中心城市的旅游接待功能,改造、升级各大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改造、新建一批沿长江、清江、汉江的重要旅游码头。发挥历史文化特色、地方民族特色,完善重点旅游城镇的旅游功能,联合建设各具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旅游配套的医疗、治安、旅游导引标识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题公共博物馆、城市公园等,并实行免费开放。三是扶持重点旅游企业,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强旅游资源整合,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开发企业在圈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支持其并购旅游景点景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体制障碍,鼓励地域相邻、资源类同、同质竞争的旅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扶持圈内重点旅游企业,特别是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江两山”旅游开发企业,要加大政策支持,提供相关服务,整合旅游资源,创立旅游品牌,探索发行旅游企业债券、推动旅游企业包装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5、加快发展相关服务业

一是积极发展商贸会展业。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扶持商贸会展信息化建设、引进商贸会展重点项目。支持品牌展会,丰富节庆展销活动,要鼓励举办地方产品跨省推介展销、名特优新产品展销、联展活动,积极举办特色农产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对接会”、“推介会”和“采购会”,形成会展、旅游、休闲消费的一体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发挥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湖北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支持鄂西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支持组建新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小额贷款,用于支持与生态文化旅游有关的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三是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发展。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整合政府门户网站、旅游、文化等行业信息网及企业网络信息资源,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综合信息系统,及时发布生态、文化及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开展项目招商、人才培训、远程教育,并建立基于此系统的生态环境、文化保护、旅行安全方面的监测、预警和监督机制。

浅谈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旅游管理论文

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浅析论文

3. 浅谈旅游管理方向论文

4. 浅谈旅游营销毕业论文

5. 关于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6. 关于旅游管理论文

7. 旅游管理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提纲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目: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海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当前研究不足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第2章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何谓“旅游特区”

旅游发展战略及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战略分析工具

分析

框架

分析法

第3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产业要素水平

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海南省旅游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

价值(Value)问题

稀有性(Rareness)问题

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问题

组织(Organization)问题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劣势分析(Weakness)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挑战分析(Threat)

分析结论

第4章国际海岛旅游案例对海南的启示

美国佛罗里达

发展基础与海南的对比

旅游业发展历程

成功经验借鉴

美国夏威夷

旅游产业现状

成功经验借鉴

国际案例对海南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规划留白、融合生态,保留核心吸引,促进可持续开发

主推一到两个核心城市或岛屿目的地,突出龙头

在国际融合中保留本土文化

主抓2+N国际客源地,促进市场国际化

做强停留时间、重游率、消费点

开发多元产品、精简接待设施,缩减淡旺季差异

统计数据全面开源,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第5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制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战略

甄选战略路径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管理模式创新

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八大旅游业态

深化旅游业国际合作

第6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积极申报旅游自由贸易区,推进旅游特区落实

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资本要素流动政策

人员流动政策

商品流动政策

财税政策

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第7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出门长学问,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产业。所有旅游者出行,的动机都是暂时离开所在的熟悉环境,但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环境去寻找一种新的体验,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但旅游的项目和目的决定了其文化含量,于是除了常规旅游项目外,还有许多为满足专门目的开展的旅游活动,如:汉诗旅游、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可谓种类众多,文化深厚,这类旅游活动酒杯冠名为文化旅游,其实这种称谓并不科学,应当称**专项文化旅游。其特征是有明确的求知目的,通过旅游有目的地学习某种专业, 研究发现对这一专业的现状,发展和运用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使得参加这种旅游活动的人,在这一专项领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干,提高技能,有所作为。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素称“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凭借众多著名音乐家的遗迹成为欧洲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布拉格、威尼斯、巴黎卢浮宫、敦煌莫高窟等也分别以音乐会、电影节或艺术宝库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中,以亲身体验虽已消失但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某些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怀古文化旅游,是当今颇为风行的专题游览项目之一。如坐落在詹姆斯河与约克河间的美国古城威廉斯堡,由于完整地保存了18世纪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城镇风貌,使参观者仿佛时间倒流了200多年,从而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名胜之一:亚洲的泰国故城、香港宋城和北京大观园也都以模拟古代生活方式而成为门庭若市的文化旅游胜地。 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故 文化旅游定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文化旅游的核心:创意 文化旅游的概念明晰之后,“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便顺理成章了。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兴起。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典型,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建筑设计等众多方面。与文化旅游较为密切的创意产业如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会议展览、文化节庆等。这样,文化旅游其实也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提纲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目: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海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当前研究不足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第2章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何谓“旅游特区”

旅游发展战略及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战略分析工具

分析

框架

分析法

第3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产业要素水平

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海南省旅游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

价值(Value)问题

稀有性(Rareness)问题

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问题

组织(Organization)问题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劣势分析(Weakness)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挑战分析(Threat)

分析结论

第4章国际海岛旅游案例对海南的启示

美国佛罗里达

发展基础与海南的对比

旅游业发展历程

成功经验借鉴

美国夏威夷

旅游产业现状

成功经验借鉴

国际案例对海南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规划留白、融合生态,保留核心吸引,促进可持续开发

主推一到两个核心城市或岛屿目的地,突出龙头

在国际融合中保留本土文化

主抓2+N国际客源地,促进市场国际化

做强停留时间、重游率、消费点

开发多元产品、精简接待设施,缩减淡旺季差异

统计数据全面开源,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第5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制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战略

甄选战略路径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管理模式创新

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八大旅游业态

深化旅游业国际合作

第6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积极申报旅游自由贸易区,推进旅游特区落实

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资本要素流动政策

人员流动政策

商品流动政策

财税政策

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第7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35 【题 名】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景区公司成长模式研究——以天龙旅游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作 者】李乐京 陈志永 梁玉华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63-62652/35 【题 名】以六大转变推进我省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 者】纪根立 【刊 名】今日浙江.2007(11).-50-513/35 【题 名】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 【作 者】孙根年 薛刚 【刊 名】干旱区地理.2007,30(2).-283-2884/35 【题 名】山东省旅游饭店人才对策深层透视 【作 者】孙凤芝[1] 秦绪霞[2]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2Z).-275-2755/35 【题 名】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作 者】马聪玲 【刊 名】旅游学刊.2007,22(3).-6-76/35 【题 名】西部旅游企业高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王香茜 【刊 名】商业时代.2007(6).-104-1057/35 【题 名】中国六大遗产地旅游非线性成长及比较研究 【作 者】孙根年 吴晓娟 【刊 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07-1118/35 【题 名】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作 者】强亦锐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S).-43-449/35 【题 名】成长期的自助旅游与迎合策略 【作 者】曹宇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657-66010/35 【题 名】甘肃段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成长研究 【作 者】何喜刚 高亚芳 【刊 名】开发研究.2006(5).-85-86,7311/35 【题 名】旅游是重心 文化是品位——答龙源期刊网记者问 【作 者】季成家 【刊 名】丝绸之路.2006(9).-66-7312/35 【题 名】试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 【作 者】冯淑华 【刊 名】商业研究.2006(14).-165-16813/35 【题 名】甘肃省旅游产业中的市场成长问题研究 【作 者】彭睿娟 【刊 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48-5114/35 【题 名】制度、技术、管理: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制度安排 【作 者】沈和江 【刊 名】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3).-90-9415/35 【题 名】企业成长理论与我国旅游企业并购的路径策略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特区经济.2006(4).-195-19616/35 【题 名】旅游与家教 【作 者】裴毅然 【刊 名】家庭教育.2006(02S).-22-2317/35 【题 名】数字化与企业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以温州旅游企业为例 【作 者】汪升华[1] 刘洋[2] 顾文静[2] 【刊 名】经济管理.2006(3).-64-6618/35 【题 名】浅议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 【作 者】杨亚娟 【刊 名】农业职业教育.2005(6).-26-2619/35 【题 名】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 【作 者】于萍 【刊 名】苏南科技开发.2005(11).-39-4020/35 【题 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 【作 者】谭白英 【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118-11921/35 【题 名】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作 者】聂献忠[1,2] 张捷[1] 刘泽华[1] 章锦河[1] 【刊 名】人文地理.2005,20(4).-65-6822/35 【题 名】我国旅游企业并购混合路径偏好的实证研究 【作 者】胡春林 【刊 名】旅游学刊.2005,20(3).-48-5223/35 【题 名】浅析假期旅游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作 者】邓宇凡 【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25(1).-59-6024/35 【题 名】旅游社营销中心的成长档案 【作 者】韩阳 【刊 名】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05(04X).-22-2325/35 【题 名】推动旅游学科发展与中国旅游产业共同成长——著名旅游学者杜江教授评介 【作 者】文武 【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5(3).-220-22326/35 【题 名】旅游业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以成长中的“泛珠三角”为例 【作 者】秦学 张伟强 【刊 名】思想战线.2005,31(2).-128-13327/35 【题 名】基于战略联盟的旅游企业组织创新 【作 者】张显春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1).-28-2928/35 【题 名】浅议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 者】王旭科 宋健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2005(1).-56-5729/35 【题 名】国外自助旅游图书的细分市场策略 【作 者】易晓春 【刊 名】编辑学刊.2004(6).-72-7630/35 【题 名】区域旅游业时空演变形式与机制探析 【作 者】秦学 邹春洋 【刊 名】学术交流.2004(11).-83-8831/35 【题 名】旅游市场呼唤品牌和声誉投资 【作 者】符国群 【刊 名】销售与市场.2002(01S).-31-3132/35 【题 名】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对策 【作 者】贾生华 邬爱其 【刊 名】旅游学刊.2002,17(4).-19-2233/35 【题 名】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作 者】卞显红 【刊 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3).-30-3534/35 【题 名】实施六大战略 培育支柱产业——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思考 【作 者】薛荣哲 【刊 名】山西旅游.2001(6).-4-735/35 【题 名】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 【作 者】卫旭东 【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3).-223-225,229

出门长学问,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产业。所有旅游者出行,的动机都是暂时离开所在的熟悉环境,但不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环境去寻找一种新的体验,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但旅游的项目和目的决定了其文化含量,于是除了常规旅游项目外,还有许多为满足专门目的开展的旅游活动,如:汉诗旅游、历史探秘旅游、书法学习旅游、围棋交流旅游、名人足迹寻访旅游、民族风俗旅游-----,可谓种类众多,文化深厚,这类旅游活动酒杯冠名为文化旅游,其实这种称谓并不科学,应当称**专项文化旅游。其特征是有明确的求知目的,通过旅游有目的地学习某种专业, 研究发现对这一专业的现状,发展和运用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使得参加这种旅游活动的人,在这一专项领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干,提高技能,有所作为。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素称“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凭借众多著名音乐家的遗迹成为欧洲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布拉格、威尼斯、巴黎卢浮宫、敦煌莫高窟等也分别以音乐会、电影节或艺术宝库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中,以亲身体验虽已消失但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某些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怀古文化旅游,是当今颇为风行的专题游览项目之一。如坐落在詹姆斯河与约克河间的美国古城威廉斯堡,由于完整地保存了18世纪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城镇风貌,使参观者仿佛时间倒流了200多年,从而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历史名胜之一:亚洲的泰国故城、香港宋城和北京大观园也都以模拟古代生活方式而成为门庭若市的文化旅游胜地。 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故 文化旅游定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文化旅游的核心:创意 文化旅游的概念明晰之后,“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便顺理成章了。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兴起。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典型,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建筑设计等众多方面。与文化旅游较为密切的创意产业如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会议展览、文化节庆等。这样,文化旅游其实也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坚持以环境资源保护为前提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是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的,没有完整的生态资源,生态旅游就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把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是保护区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一切旅游经营活动要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科学组织管理和保护上,以使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得到改善、美化。在发展生态旅游相关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资源保护为中心的导向机制,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资源保护要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坚持生态和经济效益最优原则在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关系中,保护区应该坚持生态和经济效益最优的原则。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效益最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生态旅游保护区获得经费补充;自然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社区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自然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达到科普和生态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保护区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建立生态旅游评估制度,对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和临测,确定生态环境质量和承载量,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合理安排旅游项目和旅游开发强度,根据环境条件和游客承载量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做到定点、定线、定量、定时旅游,使之不超过自然破坏的临界点,杜绝有损生态系统完整的过量旅游活动,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的原则。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就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不对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鉴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旅游资源的特殊资源,其价值具有它的原始性和整体性,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受到影响。显然,发展与保护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对核心。只有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保护区的生态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开发和规划生态旅游,做到保护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才能使保护区的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

旅游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扮演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并通过多种方式和作用表现出来, 其中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所蕴涵的意义是非 常值得探讨的。 一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规律,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分布在中国三大地形阶梯的过渡区 域 由中国地形图及旅游资源分布图(见文末附 图)可清楚地看到这是中国旅游资源分布最显著 的地理规律。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接区域,即 青藏高原的边缘过渡区的昆仑山—— 阿尔金 山—— 祁连山— — 岷山—— 邛崃山—— 横断山 脉,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鸣沙山—— 月牙 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九寨沟、黄龙寺、剑门 蜀道、四姑娘山、青城山—— 都江堰、西岭雪山、峨眉山、玉龙雪山、三江并流区、腾冲地热火山、瑞丽 江— — 大盈江、西双版纳等著名景区;在第二级阶 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过渡区,即大兴安岭— — 太 行山—— 巫山— — 雪峰山一线,主要分布着五大 连池、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八达岭—— 十三 陵、恒山、五台山、野山坡、华山、洛阳龙门石窟、嵩 山、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武陵源、漓江等著 名景区。第三级阶梯向沿海过渡区的山脉主要分 布在长白山山脉— — 千山山脉— — 武夷山脉一 线,著名景区有镜泊湖、松花湖、长白山天池、鸭绿 江、凤凰山、千山、金石滩、胶东半岛海滨、泰山、九 华山、黄山、齐云山、三清山、千岛湖、武夷山等景 区。其次,我国的海滨和海岛旅游资源主要分布海 岸线及其附近海域。 (二)三大纬向构造带也是中国旅游资源的富 集区 中国由北向南,三大巨纬向地形大约每隔8 个纬度分布着,居北的是天山— — 阴山— — 燕山,其中的重要旅游资源如天【l1人池、博恪达峰、吐鲁 番、长城、西夏王陵、秦皂岛北戴河 塔中的足昆仑 山—— 祁连山—— 秦岭—— 大别山,其中的重要 旅游资源有昆仑山、祁连山、华山、武当山、大洪 山、鸡公山等。居南的是南岭,著名的景区如丹霞 山。参见中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图, 可以发现它们的分布更是高度集中在以上区域, 构成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同规律分布现象。如以加入联合国 “人与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为例,天山主峰博格 达峰、吉林长白山、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湖北 神农架、贵州梵净山、四川的九寨沟、卧龙等莫不 如此。 (三)三大阶梯和三大纬向构造分割的网状低矮区是人文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区 这尤其表现在第一级阶梯以东以汉文化为主 的区域 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中国园林、爱国主 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现代经济文化景观的分布充 分地证明着这一点。 (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贫困人口集中区 中国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以及后备旅游资 源富集区正是中国贫困县域集中分布的区域。 中国贫困县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存在,其中 东部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耕地少的低山丘陵地 区,如江西、福建的红壤丘陵、沂蒙山区、大别山区 等。中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 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要素呈过渡性,敏感而脆 弱。这里有一系列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秦巴山 地,位于陕、豫、川、鄂四省交界处,贫困县多大50 多个,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为怒江、澜沧江、金沙 江及横断山所封闭,大约有40多个贫困县集中于 此;西南喀斯特高原丘陵山地,包括以贵州为中心 的黔、滇、桂、鄂、湘的喀斯特地区,贫困县多大 130多个;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人口集中在吉林 省的西部白城地区各县、内蒙古位于科尔沁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的通辽和赤峰市、辽宁省的努鲁儿 虎山的阜新地区等;黄土高原涉及山西大部、陕 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南部、甘肃古东部和青 海东部,贫困县约130个。西部地区为荒漠和高 寒环境。新疆和内蒙古西部为重要的贫困区,尤 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贫困县集中,另有一些 贫困县分布在新疆北部和东部;青藏高原的青海 南部和西藏的西部贫困人口较集中。贫困区又与 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在空间 上重叠。 (五)自然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中国的生态脆弱 区 由于以自然为主的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 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分布 在山区、高原、荒漠等区域,他们都是生态脆弱区 山区虽然还有较丰富茂密的森林,但受到多年砍 伐的威胁,以及本身地质构造的复杂活跃、谷深坡 陡,一旦破坏,恢复困难,而且地质灾害严重,如横 断山区。高原或因喀斯特或因黄土流失或因高寒 等原因植被稀少,地表裸露,农业生产力十分有 限。如黄土高原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质疏松、 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而又易遭暴雨淋刷。西南喀 斯特地区溶洞、地下河发育,山丘崎岖、可供方便 利用的水资源较少等,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本 身就是恶生态区域。 二、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是自然和人文两大 因素通过长久的耦合作用决定的。旅游资源是环 境中具有突显价值的环境物质。其中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来自其价值。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是通过 旅游资源的一系列美学效用特征表现出来,即自 然人文要素的珍、稀、古、名、特、奇;典型性、代表 性、多样性、原始性等引起人们的旅游动机,在条 件成熟时通过去实地旅游获得审美需求的满足。 大批人流的大范围暂时性的空间位移所引发的交 通、食宿等服务需求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间接吸引 力,对旅游企业产生吸引,它是旅游资源经济价值 的一种体现。因此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寄生在 旅游资源美学效用价值之上的。旅游资源的美学 效用特征具有成因上的普遍一致性,即典型的地 质构造内在的决定了典型的地貌形态、地势特征。 地势地貌,特别是大型的地势地貌通过下垫面的 作用对气候要素的再分配进而形成典型的多生态 环境,决定生物资源的典型性和多样性,最终各自 然要素复合成具有典型性多样性的环境区域、旅 游景区点。国家定义的相关概念充分地说明了这 一点: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欣赏、文化或科学价 值、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 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 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其中,具有重要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州独特.围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定为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 邗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旅游、休 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场所。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必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代表不同地带的典 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 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同类自然 生态系统区域;(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 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 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 漠,(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 岩溶、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历史遗 迹和重要水源地。 其次,集中分布区域受人文因素影响较弱而 得以保留至今。高大地形或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 在纯粹农业文明时期受的改造影响十分有限,工 业社会时期又相对远离工业文明的典型代表— — 城市这一社会经济文化中心。整体上,它们是工农 业文明视为的恶地区域。当工农业的生产力足够 强大到波及它们时,人们开始了足够的环境生态 觉醒。而平原丘陵或山间盆地等具有土地利用的 优适宜性,并通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 明的历史沉淀,累积叠加不断强化人文影响,从而 在不断创造现代文明旅游资源的同时,既衬托出 自身区域内历史文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如北京 的四合院、上海的胡同、江南及各地的古村落、古 宅院;又衬托出边缘文明区残存古老文明的真实 淳朴与可贵、原始自然环境的珍奇稀有及其对人 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对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以上分布规律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发展旅游业是合理保护中国生态环境。 有效利用中国生态资源的重要途径 虽然中国经济不够发达,但由于悠久的农耕 开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工业经 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庞大的人El等因素的综合 作用,中国生态环境面临强大的压力。生态可持续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生态资源的匮乏是中 国将长久面对的现实。从森林、草原湿地等相对优 生态资源分布看,也主要集中在以上论述的区域,特别是森林资源更是盘【】此,中国三火森林 .第一 大东北林区集中在大小兴安岭、长白f【J;西南林区 集中在横断山区为中心的区域;南方林区分布:f 闽浙西部、江南低山丘陵和南岭。河源区和分水岭 叠置在以上大地型构造带,也正是中国实施生态 屏障或森林绿化工程的重点区域,如三北防护林 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生态屏障、太行山绿化工 程也是中国十大重点绿化工程之一,第一与第二 级阶梯过渡地带是长江生态屏障建设的主体。所 以,中国生态资源脆弱区又是中国现有自然生态 资源的富集区。土地不适宜开垦种植,适合森林与 草原建设。但这些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的比较优 势越来越突出,因此调整产业结构除退耕还林还 草之外,重要的是发展旅游业,由于旅游业与工农 业相比对生态的破坏性要低得多,所以正确规划 建设,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就能兼顾 生态与发展,有效利用我国的有限的生态旅游资 源。在这些区域发展旅游业正式符合世界可持续 发展要求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实 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认为:人类在实 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旅游是开路先锋”,并倡导 “将旅游当作一种在敏感区域(诸如沿海区、山区 和具有大量生物种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的工具”。 I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全面小康战略的 实现 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 容。基于中国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理特点与中国旅 游资源分布地理特点的一致性,所以通过产业结 构调整,将旅游业作为相关地区的主导与支柱产 业培育,是打破PPE(Povert)r— —Population— — Environment)怪圈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全面实 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一个 重点必定是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才能最 终证明中国全面建设成了小康社会。 (三)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保 护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俗”道明了大地理环 境对民风民俗形成的深刻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的 分布特征除历史上人为的因素外, 自然地理环境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横断山脉区就是一个典型 的例子。旅游业虽然对土著文化有负面影响的一 面,但又要求保持其原真性,展示其纯真性和典型性,、这些特性构成本地人文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 陔心竞争力,是区域旅游的重要形象要素、所以, 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认识各民族文化的 珍贵,激励大家去挖掘保护各民族文化精髓。 (四)指导中国旅游资源的勘察调查,为其旅 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 中国是世界旅游资源大国,并已成为世界旅 游大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但是中国历次 国土资源调查,无论是单项资源调查,还是新近完 成的综合地质调查,都没有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工 作。从中国大型的以自然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的分布规律 而言,同时从地质作用对大地形的控制角度出发, 进而大地型对气象要素的再分配和土壤生物垂直 地带的影响分析,即从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和各 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的角度考察,我们完全可以对 旅游资源进行预测调查分析,特别是在卫星图片、 航片、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的判读基础上,有重 点针对性的踏勘调查是可行的。调查的重点仍是 这些山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大西部,尤其是昆明一 兰州一线以西,因为从成因上讲,该县以西应具有 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现有旅游资源图反映 出的是更多的空白区。 (五)加强以交通为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以旅 游生态产业战略为带动,全面实现高地中国区域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最重要的是良好通达性。通过交通的改 善,以旅游的方式规模性的移入外地市场,培养新 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保证 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进而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 退得稳,还得实,在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好生 态资源。由此使这些区域步入一个具有较强自身 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环模式和新时期。 因为中国主力旅游资源分布区整体上担负着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生态屏障功能,或者 说从全国区域分工角度而论,这些区域首先承担 着生态分工的新职能。必须对其实施生态优先和 生态产业优先两大战略。自身处于世界公认的生 态脆弱地带,并集中了中国最广大的贫困人口或 相对贫困人F1,少数民族聚居,许多地域还兼有国 防安全意义。因此,它们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 关键基础核心的区域。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