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17:18:05

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论文

中国古典戏曲·明、清戏曲的繁盛与变革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看似纷纭莫测,其实发展脉络清晰、顺理成章。它的五个发展阶段,既紧密相联,又各有区别,各见侧重。纵观全过程,贯穿一条戏曲发展主线——一般规律;横看各个发展时期,则又有自己的鲜明特性。从隋唐以前的准备时期,逐步演进到明清繁荣昌盛和变革创新时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下边述介明清戏曲发展的一些重要情况。(一)、中国戏曲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清季地方戏的发展,突破了联曲体的传奇形式,创造了“板腔体”的“乱弹”形式,使中国戏曲从南北曲系统逐步深化为地方戏系统。这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它使自己从旧的桎梏束缚中解放出来,不仅那些新兴的地方剧种显示了无限生命力,就是那些古老剧种,也随着形势的推进,莫不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这样,就使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更加群众化、多样化,发展前途更加宽阔。这种变革的新趋势,一直发展到近代。它随着历史新时期的出现,就以更加深刻、更大规模出现在近代剧坛上。十九世纪后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潮既冲击着传统诗文界,也冲击着戏剧界。当时就有许多地方在尝试着利用传统戏曲的形式,来表现当前的政治斗争,为传统戏曲的改良作了舆论准备。二十世纪初叶,这种戏曲改良即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运动。它们用戏曲来揭露清王朝的腐败,要求富国强兵和抵抗外来侵略,提倡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等等。从这种发展趋势中,人们可以引出不少有意义的启示。第一、戏曲的兴盛发达或者停滞僵化,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决定因素在于,戏曲是否反映时代精神和广大人民的需要。昆腔的由盛而衰和地方戏的全面兴盛,就是最好的说明。当昆腔由民间进入宫廷王府,并沦为统治阶级的消遣品和封建舆论工具时,自然会有新的声腔剧种来取代它。而地方戏的兴盛,也正是由于它的大量剧目(包括历史剧目和社会剧目)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清代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第二、一种声腔的生命力,还表现在自己具有较大的融合力和适应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同当地土调结合,才能吮吸民间艺术精华,创造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腔,从而博得人民喜爱。例如弋阳腔,原初也是民间小戏,因能“改调歌之”、“错用乡语”、“只沿土俗”,比较灵活,所以能发展演化而成为遍及南北的大剧种。京戏则更善于汲取众长,把各地皮黄系统的声腔熔于一炉,因此,就能发扬光大。而昆腔,由于格律限制过严,节拍旋律变化又小,加上歌唱上尽是“清柔婉折”,所以难于在广大群众中流传扎根。第三、要一个剧种经久不衰,一定要面向群众,并且不断变革创新。再举昆腔兴衰历史来说明这个问题。当昆腔在江苏昆山一带兴起,并能风靡一时,其原因,正是它以革新者的姿态出现于明代剧坛上的缘故。昆腔发展到清代,它以“雅音”自居,“不屑为新声以悦人”,故步自封,那么,它的衰颓的前途也就必然的了。(二)明、清剧坛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清代地方戏勃兴之前,明、清两代剧坛上一直是昆山腔、弋阳腔并立,互相媲美争胜。因此,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也自然地归属于这两大声腔系统。当然也还有两大系统之外的杂剧。①两大声腔的概况:这里所说的两大声腔,就是弋阳与昆山两个大的声腔系统。以下着重介绍它们的作家、作品简况——先说弋阳腔系统弋阳诸腔,是明代民间戏曲的一股洪流,不仅在表演艺术的造诣上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戏剧文学上也有其独特的成就。但他们的演出剧目,由于剧本散佚,已难窥全豹。但知道属于弋阳腔系统的剧本数量曾经是很多,现存完整剧本尚有十余种,如:《高文举珍珠记》、《袁文正还魂记》、《刘汉卿白蛇记》、《吕蒙正破窑记》和《观音鱼篮记》、《鲤鱼记》等。还有载于各戏曲选集的散出或见到各种数据中的剧目共达100种左右。在这些剧作中,有相当部分直接继承了宋元南戏遗产,并作若干加工和创造。如对《荆》、《刘》、《拜》、《杀》、《琵》五大传奇和《金印记》、《千金记》、《绣襦记》等名作,都进行了“改调歌之“。还有一批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比如《桃园记》、《射鹿记》、《草庐记》、《古城记》、《七胜记》等三国戏,《小秦王三跳涧》、《薛仁贵白袍记》、《金貂记》等隋唐戏和敷演伍子胥故事的《临潼记》、《昭关记》,敷演杨家将故事的《金涧记》等。弋阳诸腔还有一部分作品,是根据笔记小说、说唱艺术和民间传说改编或创作的。如《升仙记》、《鹦鹉记》、《荔镜记》、《香山记》、《苏六娘》和《易鞋记》、《何文秀玉钗记》等。这些剧目组成了弋阳诸腔丰富多彩的舞台面貌,表现了题材广宽,风格多样,显示了民间戏曲的多方面的表现能力。弋阳诸腔的作品,除小部分知其作者之外(约有25人),大部分作者佚名,可能多数为集体创作的产物。这是弋阳作品的一大特点。在知其姓名的作者中,大都也是“词家略通文墨者”的不扬名的下层文人。这些作家的文学修养,可能不如昆山腔作家,但他们接近劳动人民,熟悉民间艺术。因此,所撰的作品往往体现了广大民众的观点和艺术趣味。其中,当然也有提倡封建伦理或宣扬迷信思想的剧本,如《鹦鹉记》和《香山记》等,是应当扬弃的糟粕。再说昆山腔系统:昆山腔革新之后,受到广泛欢迎,导致我国戏曲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繁荣时代。大约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明嘉靖后期)至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清乾隆前期)前后200多年中,是传奇名家辈出,名作如林的时代。在共和国文化部编辑的《古本戏曲丛刊》一、二、三辑中,就收录了明代传奇3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昆山腔传奇作品。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广泛:有现实题材,有历史题材,还有社会生活题材和家庭婚姻题材等等。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传奇传时事”。例如,有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戏”《西洋记》和徐应干的《筹虏记》,有反权相、反宦官的“政治戏”。这以新昆山腔开山之作梁辰鱼《浣纱记》为开端,接着就大量出现了反权奸内容的戏。如反严(嵩)党的王世贞《鸣凤记》(一说为其门人所作)、秋郊子《飞丸记》和李玉的《一捧雪》,以及反魏(忠贤)党的三吴居士《广爱书》、李玉《清忠谱》和清啸生《喜逢春》等,都属于此类作品。在反对历史上权奸的题材方面,又有朱佐朝的《渔家乐》和周朝俊《红梅记》等等,都是很受欢迎的名剧。还有反对黑暗吏治的“清官戏”,如朱素臣的《十五贯》等,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以汤显祖不朽名著《牡丹亭》为代表的,通过婚姻题材批判封建伦理的许多剧作。如高廉描写女尼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故事的《玉簪记》,王玉峰根据王魁负敫桂英故事改编的《焚香记》和薛近兖根据唐白行简《李娃传》改编的《绣襦记》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些昆腔传奇剧作,不仅在当时有广泛深刻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戏曲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借鉴作用。当代被搬上银幕的戏曲片《十五贯》和由《红梅记》改编的《李慧娘》等,就是一些很好的例证。

解说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历史,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你你可以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来帮你一一解释。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综观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雏形时期--宋金时期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集成时期--清初转折时期--清代中叶终结时期--近代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同样,在这一时期里,艺术评论家们对各种戏曲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便是古典戏曲理论的萌芽,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雏形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家们也对它们的渊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便构成了古典理论的雏形。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论著,而且曲论家们的思想活跃,就某些戏曲创作中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曲论家们的研究范围比前人有了较大的开拓。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戏曲理论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善专著--《曲律》。集成时期--清初古典戏曲论经过成熟、发展、繁荣、深入等发展阶段后,到清代初年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清初曲论家们便对前人的理论作了全面在总结与完善如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李渔的《闲情偶寄》与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皆具有系统、精深的特征。转折时期--清代中叶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两转移,即由剧本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由雅部为中心转移到花部为中心,戏曲理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一是舞台表演问题成为这一时期戏曲理论家们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大批戏曲表演论著。二是出现了众多的有关花部的论著。终结时期--近代近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同样,在这一时期的戏曲理论中,也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论与研究方法。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真实是一种感受,是来自客观又对于客观有认识意义的主观感受。真实不同于事实。历史学要靠事实,戏剧艺术要靠真实。戏剧所以要写“事实”(故事)只是为了让观众感受真实,并非为了“事实”本身;而这个“事实”一般也不必是现实中的事实(或称实事)来支持的。鲁迅论讽刺艺术时说:“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艺术离不开虚构,允许幻想,甚至可以出神出鬼。写历史剧,在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之间,艺术家可以自由摆动。摆动的自由,服从于能表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内在的可能性”(莱辛语),并且,它是和艺术家的意图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达到情与理的相互渗透和自由转换。我们似乎有一种重事实、轻真实的倾向,如所谓重大题材,以为找到了它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真实了,客观效果常常并非如此,因为受实事的束缚较多,就难以在真实的开掘上获得充分自由。在过去传媒不发达的年代,写时事新闻的戏很有号召力,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对于观众来说,戏中的“事实”在时间上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心灵的贴近对艺术家和观众都很重要。而且还应看到,时间距离恰恰是创作上拥有较大自由度的有利条件,京剧《曹操与杨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真实靠正确的形式支撑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供我们观照,打动我们的情感。”艺术家要传递给观众的真实,或者说,能被观众感受的真实,都是经过形式中介的。艺术家是用形式同观众打交道的。所谓“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也可以叫做正确地进行形式化,进行形式创造。联系到戏剧,这个形式怎样才是“正确的”呢?有几个基本观点可说。 首先,在戏剧中,形式化就是动作化。从艺术分类学的角度来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它有两个基本品质:(一)“动作就是实现了的意志”;(二)“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黑格尔语)。戏剧动作不等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对于后者,必须经过选择、提炼,被赋予以上两个品质,才成为戏剧动作。而意志和冲突,产生于过去又直接指向未来,其当下的感性过程就是戏剧情节,就是性格的历史。因为动作是实现意志、引起冲突的,就会“导致动作和反动作”,就有了戏剧性。我们看戏,觉得“平”、“冷”,觉得“没戏”,多半是由于缺少真正具有戏剧意义的动作。没有动作化的真实,不是戏剧的真实。 其次,戏剧动作是有不同形式的。对于演员来说,动作不是单指形体动作(表情、姿态),而是语言、心理、形体的总和。其感性呈现就是角色形象。戏剧所以会有不同的样式,如话剧、歌剧、芭蕾舞剧、戏曲(要说“剧种”,这才是真正的剧种分类,我们戏曲中的所谓“剧种”,有许多是地方性因素,并不都具备样式类别的意义),归根到底,在于动作有不同的形式。话剧的动作是接近生活本来形态的,它的重点是语言,是口语化的台词。歌剧的重点是歌唱和音乐,舞剧的重点是舞蹈和音乐。歌剧不以舞作为动作形式,舞剧不以歌作为动作形式。而戏曲的动作是一种有歌有舞的综合形式,通常称之为唱念做打。不管是哪一种戏剧样式的动作,包括写实主义的话剧在内,都是“第二自然”,是人工的自然,都是经过了精心处理的艺术形式。所以,要“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时,有个先在的条件,只能“放在”特定戏剧样式的动作形式里,因而动作化时,有没有样式意识,是能否“正确”的一个重要关键。观众看有些戏曲常要批评它是“话剧加唱”,多半是在整体的形式化中缺乏样式意识。有明确的样式意识,是创作上的一种本体自觉。 其三,动作形式既有继承性也有变易性。以戏曲而言,无论唱念做打,都具有历史地积累下来的形式技巧,其规范化形态通常叫做程式。形式既然是艺术家和观众的特殊关系的体现,因而在形式化过程中,重视剧种的样式特征,充分运用固有的程式技巧,是同尊重观众的欣赏需要相一致的。然而这种继承性又是相对的,它会随时由于表现真实的需要,作出某种幅度的变易。所以形式化不可以简单地等同于程式化。形式化大于程式化,形式化中可以吸纳、融入非程式的因素。说得再大胆一点,在现代戏曲的创造中,形式化乃是程式化和反程式化的多样统一。现代戏曲的形式化,还包含一个新的任务:要实行形式上的更广泛的新的综合。有了这种更广泛的新综合,才能在同一种戏剧样式中,实现演出样式的多样化。演出样式的核心是演员的动作,是动作的样式特征,但光有这个核心还不够,还要有它的外延部分,包括听觉方面的音乐、音响和视觉方面的化装、服装、布景、灯光。另外,还可以在观演关系上作特殊的空间处理。有了这些因素的积极而又“正确”的介入,演出样式才能获得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而这方面的经验,戏曲自身较少,要靠借鉴外来经验,这是戏曲现代化中不能跳开的过程。引进外来经验,常常会产生不协调,吸纳容易消化难呀,却又不能因噎废食。艺术上的现代化,有创新和破坏的两面性,要尽量保护创新,减少破坏。这要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出一批艺术大家,才能逐渐减少混乱和痛苦。真实的形式化一旦获得整体性成功,会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到了这儿,真又通向了美。观众看戏,既要由真带来感动,又要由善带来心灵的净化、升华,还要由美带来反复的品味,持久的陶醉。但满足于感动以至心灵的震撼,还不是戏剧审美经验的全部,能够达到朱光潜说的“内容沉没下去,形式浮现出来”(沉没不是消失,浮现出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时候,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是把戏曲当艺术品来欣赏了,才能深入体会戏曲艺术的无穷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论文研究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中国古典名著诗: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附解:东——(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西——(明)吴承恩《西游记》;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水——(明)施耐庵《水浒传》;桃花——(清)孔尚任《桃花扇》;红——(清)曹雪芹《红楼梦》;官场——(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儒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金瓶——(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三言——(明)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抱瓮老人辑的明代话本选集《今古传奇》;聊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史书——(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厢——(元)王实甫《西厢记》;镜——(清)李汝珍《镜花缘》。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4.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 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的《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1、起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代表人物作品:刘义庆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2、发展阶段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代表人物作品: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3、转化阶段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品:《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4、成熟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清代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

代表人物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

1、《西游记》: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还有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2、《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三国都是一部在文学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小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3、《水浒传》: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以它杰出的艺 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 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 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 反”。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时代敢于“现实”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是“作家”人格的一种突破。

4、《红楼梦》:是集讽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古代罕见名著。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百科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小说

1、先秦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有史以前的口头文学,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其中神话一部分却是相当丰富的。神话的产生远在阶级社会以前。

它在广大群众中口耳流传,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越来越优美,越来越富于艺术想象,这是口头文学的发展规律。诗歌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一种口头创作,完全是属于全社会的文学艺术。继《诗经》三百篇之后,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出万丈光芒的诗歌就是“楚辞”。

2、两汉文学,赋和散文都很发达。东汉产生了文章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赋和散文。但赋的成就实远在散文之下。汉初的赋,一般模拟屈原的作品,缺乏真实感、新鲜感,已不能引起读者多大的兴趣。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的阶段。

主要标志是司马迁的《史记》。作者利用先秦史学的一切成就,创造了一种规模巨大、组织完备的新制——纪传体,使我国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史学史上有不朽的功绩。作者那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是先秦史官“书法”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扬光大。

他尊重客观事实,又有鲜明倾向,既敢于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也敢于歌颂农民起义的英雄,表现了唯物主义和人民性的思想。

3、唐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诗歌、散文、小说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唐代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超过了已往各代。仅《全唐诗》所录就有二千三百多人,近五万首诗。唐诗内容的广泛也是空前的。

它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从唐代一些诗歌与记载来看,唐代民歌是十分发达的。可惜流传下来的极少。但无疑它在当时对唐代文人诗歌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刘禹锡的有名的《竹枝词》便是摹仿民歌之作。

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表现了我们民族高度的智慧与巨大的创造力。唐代文学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国外,对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等许多毗邻国家文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4、明代文学发展的轮廓是很清楚的。以中叶弘治、正德年间为界限,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文学,除在元明之际出现的优秀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外,成就是不大的。中叶后,文坛上开始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这是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上的种种变化分不开的,是和城市工商业的繁盛,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群众的增加以及先进的哲学思潮及其对思想界的巨大影响紧密相关的。明代各种文学体裁所达到的成就是相当不平衡的。

概括地说,散文、诗词比起以往的各个时期来说是处在一种衰退的状态,而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想而兴起的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则有着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成为明代文学的主流。

明代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著名作品,是在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加工再创造而成的。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

5、丝绣刺绣

在封建社会,美丽华贵的织绣品日益成为标志身份地位的象征。据记载,唐代玄宗年间的美人杨贵妃,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当时的宫廷中,仅仅为杨贵妃一人织造锦缎、刺绣衣裙的工人,就多达700人。

在当时的南海,也就是今天的广州,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一位奇女子卢眉娘刚出生时,眉如丝线纤长,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眉娘的手艺精巧无比,连皇帝都深为赞许,把卢眉娘称作“神姑”,要把她留在宫中,但是眉娘不愿意住在宫中,最终被度引成为道士。据说,后来眉娘得道成仙羽化归天时香气满室,众弟子将要为她安葬,抬起棺材觉得异常轻巧,大家打开棺盖,却只见到一缕丝绣。

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研究论文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西汉武帝以来,经过曲折发展,一直作为主流存在于世的儒学。一、儒家的起源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仁”与“礼”。何谓“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谓“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二、儒家在战国百家争鸣之时【孟子】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除了曾参留下了《大学》之外,其他的大多未曾留下什么。到了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收了一名弟子,此人便是日后被称作“亚圣”的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孔子之“仁”的思想上,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2、性恶论。与孟子正好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并不适用,更不用说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了。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打败项羽,百废待兴,这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继位时,黄老思想一直在政治上占据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朝历经了“文景之治”后,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需要了。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此时,儒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研究《公羊春秋》,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儒学的基础。他宣扬“君权神授”,为君王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君权。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王道之纲”。【评价与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儒家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四、儒学的危机随着时代的发展,汉代粗糙的儒学已经不能再控制人心了。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许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五、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为了振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究,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是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到了宋代,出现了实质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程颢,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朱熹,南宋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婺源,出生于福建。理学的集大成者。什么是理学家笔下的“理”呢?他们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那么应该如何把握“礼”呢?方法是“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当然,它的最终目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程朱理学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言论。【陆王心学】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由此诞生了实质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陆九渊,江西金溪人,世称象山先生。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陆九渊的主要观点是“心即理也”,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认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产生矛盾。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了人们奋发立志。【宋明理学评价】消极影响: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影响: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六、明清之际的批判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在商品经济下社会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李贽】李贽,字卓吾,福建泉州人。归纳起来,李贽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反对孔孟学说和极力鞭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2、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3、认为“万物皆生于二”,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李贽的思想冲破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人民思想解放。【王夫之】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王夫之系统的批判了宋明理学,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黄宗羲】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黄宗羲从根本上否定了沉浮的伦理纲常,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并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包括言论自由。【顾炎武】顾炎武,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评价】明清时期的批判,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七、近现代儒学的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国内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不少仁人志士认为,中国应当采取变法以图强国。然而,传统的被统治者改造的儒家思想又成了变法图强的一大障碍。在当时,要进行变法,就必须从思想上破除“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迷信,打击“恪守祖训”的封建政治势力,辩明变法的合理性,解放人的思想。近代儒学最终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发展为近现代新儒学。【康有为】代表新型资产阶级的康有为掀起了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改革运动,为了减小变法的阻力,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方法,假借儒家的外衣宣传维新思想,主张采用国外先进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改革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论证了变法的合理性。造成以上原因是因为:1、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 2、儒学思想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巨大。康有为最负盛名的三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无不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无不对儒家政治思想作出了论述。 【梁启超】戊戌时期维新派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论述,粗而言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以康有为为代表,欲以旧瓶装新酒的方法论述儒家政治思想,建立一种近代新儒学。后一段以梁启超、严复为代表,他们明显不同于康有为的神化孔子,而是开始对孔子和儒家政治思想作正面的清理和公开的批判。 梁启超对孔子及儒家政治思想的态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起初,他也曾追随康有为尊孔,仿效康有为搞“托故改制”。梁启超以孟子的“民为贵”思想为中介,论证儒家的仁政、王政、不忍人之政,与“泰西诸国今日之政治制度近之”。东渡日本后,梁启超广泛接触西学,思想水平进一步提高,于是他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作了公开批判。在梁启超的笔下,孔子成了限制人们思想自由的蟊贼。他还认为,儒家政治思想的最大弊端在于维护封建政治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梁启超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论述,在维新派中最具学术性,并将维新派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论述推到了一个新阶段。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于1923年出版,在学界影响巨大。 【严复】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汉族,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戊戌变法时期,从学理上批判儒家政治思想者,首推严复。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不深,而于西方政治思想则有较深的修养。就此而言,严复优于其他维新思想家。在中国近代思想政治史上,严复首次把矛头直指“六经五子”(五子谓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他写到:“今日请明目张胆为诸公—言道破可乎?四千年文物,九万里中原,所以至于斯极者,其教化学术非也。不徒嬴政、李斯千秋祸首,若充类至义言之,则六经五子亦皆责有难辞。嬴、李以小人而陵轹苍生,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救亡决论》)。在戊戌时期严复能将矛头直指六经五子,思想堪称激进。同时严复又对封建君主专制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将矛头指向了儒学大师韩愈,用犀利的文笔写成《辟韩》一文。 【章太炎】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汉族,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按照刘歆《七略》把西汉中期以前的学术派别分为九流十家,并逐一考察了各派的起源、发展和流变。他指出:“所谓诸子学者,非专限于周、秦,后代诸子亦得列入,而必以周、秦为主。”又说;“惟周、秦诸子,推迹古初,承受师法,各为独立,无援引攀附之事。”章太炎不仅全面扭转了两千年来传统经学家所设定的孔子神圣形象,而且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尊子贬孔”的观点,将孔子从神圣的殿堂中拉来与诸子同列。章太炎严厉批判汉武帝“独尊儒术”,认为“汉武以后,定一尊于孔子。虽欲放言高论,犹必以无碍孔氏为宗。强相援引,妄为皮傅,愈调和者愈失其本真,愈附会者愈违其解故。”他尖锐地指出后代儒者必将自己的学说推源于孔子,其实这都是“强相援引,妄为皮傅”。章太炎“援引诸子以夺孔孟之正位”的批判,无疑是掘了中国封建政治思想的祖坟。 章太炎还从道德上批判孔子,他曾一再指出:“孔教最大的污点,是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孔子最是胆小,虽要与贵族竞争,却不敢去联合平民,推翻贵族政体”。他又指责孔子的中庸,认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也,有甚于乡愿者也。”他断言:“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诸子学略说》)。章太炎对孔子道德的批判是与革命活动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今日我们想要实行革命,提倡民权,若夹杂一点富贵利禄的心,就象微虫霉菌,可以残害全身,所以孔教是断不可用的”(同上第273 页)。在章太炎看来资产阶级无论是进行革命,或者实行民权,断不可用儒家政治思想。 八、打倒孔家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同时,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树立起了“打倒孔家店”的的大旗。“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它内容宏博,影响极其深远。 儒家思想内容宏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表现,又有着时代赋予它的新的内涵。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他不仅以相礼为业,而且以其宏富的学识、精绝的智慧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石。他尊天命,崇仁礼,重教育,执中庸等等,无不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最重要的是孟氏之儒和孙(荀)氏之儒。孟子提倡王道仁政,民贵君轻,创立性善说,要求尽心、知性、知天。荀子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于王道中杂以霸道,提倡性恶论,主张“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至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学说,又吸取了韩非“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活,三者逆则天下乱”的三纲思想,实现了儒法合流,提出了德行并用而以德教为主的统治方针,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的儒学,也促成了西汉后期谶纬之学的盛行。魏晋时期玄风大盛,直至唐中期韩愈的出现,开始了儒学复兴的大潮。至宋初,经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大力提倡,儒学复振。从此至明,儒家思想得到巨大发展,出现了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即宋明理学。另外,以王安石、陈亮、王廷相为代表的功利派成为宋明理学的另一部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及戴震等都对理学的性命之谈进行了批判。清代的儒学又分为汉学和宋学、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儒家的统治地位也告结束,但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却未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消声灭迹,而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这种主流观念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迅疾发展的今天,它仍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影响着每一个生命个体。 儒家思想至今影响着国家政治和民族精神一、 仁政与王道儒家思想的传承有许多精华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应该给予肯定。儒家思想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崇“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讲,“恭、宽、敏、惠、信”为“仁”,忠、恕、孝、悌为仁,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所谓的“仁”,人们要有这样的品质才是真正的“仁者”。这种思想确立了数千年的社会道德规范,时至今日,人们还在以“仁义”的标准评论别人,这种评论是法治外的一种道德约束,某种程度上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社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保有着一份脉脉温情。孔子崇仁,是谓“仁心”,而孟子崇仁是谓“仁政”。《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行仁政就是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反对霸道,实行王道。同时,孟子提出要“保民而王”,在《孟子•梁惠王上》中:“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还主张“尊贤使能”,《孟子•公孙丑》:“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治国还要加强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孟子思想的另一闪光处,就是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要:“制民之产”使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的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历朝历代的治世无一不在孟子提出的治国框架中体现出来。他的思想影响至今,我国多年来致力于三农问题,关注农民工等等,都是在“保民而王”“制民之产”。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也体现出孟子思想在今世的闪光。在中国的外交方面,APEC会议、上海经济合作组织及中非合作论坛等等,这些外交活动,中国没有一次用其武力去征服,去强制,而是在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来实行,由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较而言,美国这一超级强国打南斯拉夫,插手阿富汗,发动海湾战争,至今仍在伊拉克难以自拔。这是什么?这就是美国实行的“霸道”所致。“王道”所致,处处逢源,“霸道”所致,处处碰壁。二、人和社会 儒家思想在关于人的问题上表现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于人生价值的许多问题,都有充分而精辟的论述,这些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人应具有独立的意志,也就是肯定人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谓大丈夫的崇高人格,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儒家为了保全仁义道德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典型表述,这些论述对后世深远影响。不难看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侍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人格尊严超过了生命价值。 儒家学者提倡人与人应当互相亲爱,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对人伦的准则与规范有着详细的论述。荀子论述人类合群的必要性时提出“群道”的概念,他认为,人所以能群,在于有职分与道义;合群是人类能够战胜万物的保证。荀子重视合群之道,强调对待他人的方法要得当,这就为妥善对待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休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的依据。儒家思想的仁、礼、和、义、信,就是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墨子主张兼爱,谓“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认为应当不分远近亲疏地爱一切人。孔子的爱人和墨子的兼爱都表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重视礼,说:“不知礼,无以立。”认为必须知礼才能自立,自立然后才能立人。他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主张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以达到仁的境界。也即以礼待人,尊敬他人。应有的礼节、礼貌还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则。儒家以“和”为价值的中心原则,“以他平他谓之和”,“和”是不同事物相互联系、会聚而得其平衡,也就是多样性的统一。此外“义”的基本意义是公正,公正是对待他人应有的规范。“信”则是诚实、信用、守信。认为朋友之间应当遵守信用。信用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任何时代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儒家还提倡“忠”,忠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到了汉代以后转义为对国君尽忠,强调对君主的绝对服从,以维护君主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废除了君主,尽管对儒家思想的“忠”我们曾一度存在偏见,但是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的“忠”,是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忠,是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西汉武帝以来,经过曲折发展,一直作为主流存在于世的儒学。一、儒家的起源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仁”与“礼”。何谓“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谓“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二、儒家在战国百家争鸣之时【孟子】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除了曾参留下了《大学》之外,其他的大多未曾留下什么。到了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收了一名弟子,此人便是日后被称作“亚圣”的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孔子之“仁”的思想上,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2、性恶论。与孟子正好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并不适用,更不用说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了。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打败项羽,百废待兴,这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继位时,黄老思想一直在政治上占据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朝历经了“文景之治”后,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需要了。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此时,儒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研究《公羊春秋》,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儒学的基础。他宣扬“君权神授”,为君王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君权。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王道之纲”。【评价与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儒家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四、儒学的危机随着时代的发展,汉代粗糙的儒学已经不能再控制人心了。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许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五、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为了振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究,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是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到了宋代,出现了实质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程颢,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朱熹,南宋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婺源,出生于福建。理学的集大成者。什么是理学家笔下的“理”呢?他们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那么应该如何把握“礼”呢?方法是“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当然,它的最终目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程朱理学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言论。【陆王心学】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由此诞生了实质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陆九渊,江西金溪人,世称象山先生。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陆九渊的主要观点是“心即理也”,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认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产生矛盾。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了人们奋发立志。【宋明理学评价】消极影响: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影响: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六、明清之际的批判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在商品经济下社会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李贽】李贽,字卓吾,福建泉州人。归纳起来,李贽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反对孔孟学说和极力鞭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2、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3、认为“万物皆生于二”,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李贽的思想冲破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人民思想解放。【王夫之】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王夫之系统的批判了宋明理学,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黄宗羲】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黄宗羲从根本上否定了沉浮的伦理纲常,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并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包括言论自由。【顾炎武】顾炎武,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评价】明清时期的批判,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七、近现代儒学的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国内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不少仁人志士认为,中国应当采取变法以图强国。然而,传统的被统治者改造的儒家思想又成了变法图强的一大障碍。在当时,要进行变法,就必须从思想上破除“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迷信,打击“恪守祖训”的封建政治势力,辩明变法的合理性,解放人的思想。近代儒学最终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发展为近现代新儒学。【康有为】代表新型资产阶级的康有为掀起了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改革运动,为了减小变法的阻力,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方法,假借儒家的外衣宣传维新思想,主张采用国外先进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改革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论证了变法的合理性。造成以上原因是因为:1、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 2、儒学思想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巨大。康有为最负盛名的三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无不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无不对儒家政治思想作出了论述。 【梁启超】戊戌时期维新派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论述,粗而言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以康有为为代表,欲以旧瓶装新酒的方法论述儒家政治思想,建立一种近代新儒学。后一段以梁启超、严复为代表,他们明显不同于康有为的神化孔子,而是开始对孔子和儒家政治思想作正面的清理和公开的批判。 梁启超对孔子及儒家政治思想的态度前后有明显的变化。起初,他也曾追随康有为尊孔,仿效康有为搞“托故改制”。梁启超以孟子的“民为贵”思想为中介,论证儒家的仁政、王政、不忍人之政,与“泰西诸国今日之政治制度近之”。东渡日本后,梁启超广泛接触西学,思想水平进一步提高,于是他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作了公开批判。在梁启超的笔下,孔子成了限制人们思想自由的蟊贼。他还认为,儒家政治思想的最大弊端在于维护封建政治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梁启超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论述,在维新派中最具学术性,并将维新派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论述推到了一个新阶段。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于1923年出版,在学界影响巨大。 【严复】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汉族,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在戊戌变法时期,从学理上批判儒家政治思想者,首推严复。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不深,而于西方政治思想则有较深的修养。就此而言,严复优于其他维新思想家。在中国近代思想政治史上,严复首次把矛头直指“六经五子”(五子谓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他写到:“今日请明目张胆为诸公—言道破可乎?四千年文物,九万里中原,所以至于斯极者,其教化学术非也。不徒嬴政、李斯千秋祸首,若充类至义言之,则六经五子亦皆责有难辞。嬴、李以小人而陵轹苍生,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救亡决论》)。在戊戌时期严复能将矛头直指六经五子,思想堪称激进。同时严复又对封建君主专制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将矛头指向了儒学大师韩愈,用犀利的文笔写成《辟韩》一文。 【章太炎】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汉族,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按照刘歆《七略》把西汉中期以前的学术派别分为九流十家,并逐一考察了各派的起源、发展和流变。他指出:“所谓诸子学者,非专限于周、秦,后代诸子亦得列入,而必以周、秦为主。”又说;“惟周、秦诸子,推迹古初,承受师法,各为独立,无援引攀附之事。”章太炎不仅全面扭转了两千年来传统经学家所设定的孔子神圣形象,而且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尊子贬孔”的观点,将孔子从神圣的殿堂中拉来与诸子同列。章太炎严厉批判汉武帝“独尊儒术”,认为“汉武以后,定一尊于孔子。虽欲放言高论,犹必以无碍孔氏为宗。强相援引,妄为皮傅,愈调和者愈失其本真,愈附会者愈违其解故。”他尖锐地指出后代儒者必将自己的学说推源于孔子,其实这都是“强相援引,妄为皮傅”。章太炎“援引诸子以夺孔孟之正位”的批判,无疑是掘了中国封建政治思想的祖坟。 章太炎还从道德上批判孔子,他曾一再指出:“孔教最大的污点,是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孔子最是胆小,虽要与贵族竞争,却不敢去联合平民,推翻贵族政体”。他又指责孔子的中庸,认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也,有甚于乡愿者也。”他断言:“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诸子学略说》)。章太炎对孔子道德的批判是与革命活动和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今日我们想要实行革命,提倡民权,若夹杂一点富贵利禄的心,就象微虫霉菌,可以残害全身,所以孔教是断不可用的”(同上第273 页)。在章太炎看来资产阶级无论是进行革命,或者实行民权,断不可用儒家政治思想。 八、打倒孔家店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同时,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树立起了“打倒孔家店”的的大旗。“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它内容宏博,影响极其深远。 儒家思想内容宏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表现,又有着时代赋予它的新的内涵。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他不仅以相礼为业,而且以其宏富的学识、精绝的智慧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石。他尊天命,崇仁礼,重教育,执中庸等等,无不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最重要的是孟氏之儒和孙(荀)氏之儒。孟子提倡王道仁政,民贵君轻,创立性善说,要求尽心、知性、知天。荀子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于王道中杂以霸道,提倡性恶论,主张“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至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学说,又吸取了韩非“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活,三者逆则天下乱”的三纲思想,实现了儒法合流,提出了德行并用而以德教为主的统治方针,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特征的的儒学,也促成了西汉后期谶纬之学的盛行。魏晋时期玄风大盛,直至唐中期韩愈的出现,开始了儒学复兴的大潮。至宋初,经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大力提倡,儒学复振。从此至明,儒家思想得到巨大发展,出现了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即宋明理学。另外,以王安石、陈亮、王廷相为代表的功利派成为宋明理学的另一部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及戴震等都对理学的性命之谈进行了批判。清代的儒学又分为汉学和宋学、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儒家的统治地位也告结束,但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却未随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消声灭迹,而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这种主流观念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迅疾发展的今天,它仍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影响着每一个生命个体。 儒家思想至今影响着国家政治和民族精神一、 仁政与王道儒家思想的传承有许多精华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应该给予肯定。儒家思想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崇“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讲,“恭、宽、敏、惠、信”为“仁”,忠、恕、孝、悌为仁,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所谓的“仁”,人们要有这样的品质才是真正的“仁者”。这种思想确立了数千年的社会道德规范,时至今日,人们还在以“仁义”的标准评论别人,这种评论是法治外的一种道德约束,某种程度上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社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保有着一份脉脉温情。孔子崇仁,是谓“仁心”,而孟子崇仁是谓“仁政”。《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行仁政就是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反对霸道,实行王道。同时,孟子提出要“保民而王”,在《孟子•梁惠王上》中:“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还主张“尊贤使能”,《孟子•公孙丑》:“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治国还要加强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孟子思想的另一闪光处,就是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要:“制民之产”使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的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历朝历代的治世无一不在孟子提出的治国框架中体现出来。他的思想影响至今,我国多年来致力于三农问题,关注农民工等等,都是在“保民而王”“制民之产”。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也体现出孟子思想在今世的闪光。在中国的外交方面,APEC会议、上海经济合作组织及中非合作论坛等等,这些外交活动,中国没有一次用其武力去征服,去强制,而是在互惠互利的原则基础上来实行,由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较而言,美国这一超级强国打南斯拉夫,插手阿富汗,发动海湾战争,至今仍在伊拉克难以自拔。这是什么?这就是美国实行的“霸道”所致。“王道”所致,处处逢源,“霸道”所致,处处碰壁。二、人和社会 儒家思想在关于人的问题上表现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于人生价值的许多问题,都有充分而精辟的论述,这些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人应具有独立的意志,也就是肯定人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谓大丈夫的崇高人格,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儒家为了保全仁义道德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典型表述,这些论述对后世深远影响。不难看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侍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人格尊严超过了生命价值。 儒家学者提倡人与人应当互相亲爱,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对人伦的准则与规范有着详细的论述。荀子论述人类合群的必要性时提出“群道”的概念,他认为,人所以能群,在于有职分与道义;合群是人类能够战胜万物的保证。荀子重视合群之道,强调对待他人的方法要得当,这就为妥善对待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休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的依据。儒家思想的仁、礼、和、义、信,就是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墨子主张兼爱,谓“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认为应当不分远近亲疏地爱一切人。孔子的爱人和墨子的兼爱都表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重视礼,说:“不知礼,无以立。”认为必须知礼才能自立,自立然后才能立人。他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主张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以达到仁的境界。也即以礼待人,尊敬他人。应有的礼节、礼貌还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则。儒家以“和”为价值的中心原则,“以他平他谓之和”,“和”是不同事物相互联系、会聚而得其平衡,也就是多样性的统一。此外“义”的基本意义是公正,公正是对待他人应有的规范。“信”则是诚实、信用、守信。认为朋友之间应当遵守信用。信用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任何时代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儒家还提倡“忠”,忠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到了汉代以后转义为对国君尽忠,强调对君主的绝对服从,以维护君主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废除了君主,尽管对儒家思想的“忠”我们曾一度存在偏见,但是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的“忠”,是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忠,是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 发展脉络你既然是秀才肯定可以网上摘到很多。至于在当代的影响,在海外比在国内多。这个你从研究文献能看的出来,哈佛的东亚研究所、日韩学界和台湾一些高等学府的汉学与儒家思想类的学术论文质与量均远远胜于国内,内地大多数研究这些的学者已经被唯物主义化了。如果你要写关于当代儒家思想这方面的论文,推荐你去找些杜维明先生的书来看,杜在儒家思想与其他宗教、学派的交流上,在国际学术界比较有影响。得不得分无所谓啦,呵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千字以上...把悬赏提高点吧...50分是不会有太多人帮你忙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道理还不明白么。人家帮你办事,你还不把人家喂饱了。不要小气啦。200分的话,一定有人肯帮你忙的。

《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刘敬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

作者:刘敬鲁

出版社:第1版 (2001年8月1日)

出版年份:2001-08-01

页数:344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被人们誉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甚至被誉为20世纪西方哲学最伟大的两个巨人之一。本书以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整体为灵魂,以人类生存的选择与被制约为主线,探讨了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的各个重要方面,包括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理论、人类生存的真与非真的理论、前期思想和后期思想之间的关系、人与存在共各于大化的理论、历史之思、天地人神之思、语言之思、思想之思等,并力图展现海德尔思想的时代特征、实质的意义和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阐述其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对中国人学研究的意义。

中国戏曲研究论文

戏曲声腔和声乐艺术之融合探讨论文

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之间会相互融合、相互吸引,恰如其分的融合会不断的成就彼此。因此很多艺术家都会去学习相关的姊妹艺术,从中获取精华为自身的艺术之路增砖添瓦。像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早年就学习过昆曲,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师做了13年的花鼓戏演员,歌唱家吕薇曾经是越剧团演员。而声乐作为具有成熟发声体系的歌唱艺术,也逐渐被戏曲演员所喜爱。演员们借鉴西洋的发声方法为传统唱腔所用,从中吸取其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推动戏曲的进步与发展。戏曲艺术和声乐艺术看似一中一外毫不相干,但是他们的艺术形式和学习方式却是极其相似的。戏曲声乐理论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中国戏曲声乐研究的奠基人卢文勤先生,曾经著有《京剧声乐研究》、《戏曲声乐教学谈》等著作,为我辈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作为培养戏曲演员的教学单位,我们也设立了戏曲声乐这门课程。我有幸在这个领域接触到不同的戏曲剧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唱腔,深感传统艺术之博大精深。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声乐老师们不断的学习戏曲唱段,边工作边学习,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既不能全盘西化更不能固步自封、保守排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学习的最佳方案。在前辈的指引下我们在戏曲声乐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将声乐艺术与戏曲唱腔相融合。教学中我们在保留戏曲唱腔韵味的前提下,让学生懂得科学发声原理、了解自身发声器官的整体构造,在戏曲唱腔中融入科学的发声方法。

一、戏曲声乐在戏曲唱腔教学中起到“扬长、补短”的作用

(一)用科学发声法发扬戏曲唱腔授课的优势

1.科学的喊嗓戏曲演员的练声传统上我们称为“喊嗓”,它对于戏曲唱腔的演唱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演唱者在正式演出之前,用喊嗓的方式把演唱状态调整到最佳,为正式的演唱打好基础。戏曲声乐课中也会用“喊嗓”的方式让学员找到“头声”。但是这一过程必须是在“科学”的状态下进行,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起到“开声”的作用还会使喉部肌肉过度紧张。例如,青衣中螺旋上升的“yi”音。这个音的练习必须要在身体上下通畅的状态下发出,它会让学员瞬间找到头声与小腹之间的微妙联系———也就是声乐发声理论中常说的“通道”。在“通道”畅通的基础上我们去演唱各种作品都会得心应手。2.利用科学发声理论“口传心授”“口传心授”是戏曲授课的特点,也是表演类艺术授课的共同特点。唱腔表演艺术,是视觉与听觉同时传递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教授的过程中传授者与被传授者必须是心灵相通的,学习者会模仿老师的表情、呼吸、演唱旋律等等。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演唱的“科学”性也会被学生自然的学习过去。因此教师的示范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如果由于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技术等原因使学习进入了误区,教师就必须用科学的发声理论去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实践证明理论基础好的学生,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

(二)用戏曲声乐理论弥补戏曲唱腔授课的不足

戏曲声乐理论,是前辈们在教学中以戏曲发声为基础,借鉴西洋和民族声乐的发声理论总结出来的。它将声乐艺术的演唱理论与经验融入到戏曲唱腔艺术中,既保证了发声的“科学”性又保证了戏曲唱腔的“传承”性,是现代戏曲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1.理论研究是技能学习的基础。任何一门科学的学习与研究都是以理论依据为基础的,它是与实践相对应的,它是某一领域的知识框架,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戏曲声乐艺术的研究与学习也不例外。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技能学习,会使人通透、明了、如沐春风,即使遇到学习的瓶颈,由于有正确的理论依据作指导,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例如:有个学生上课前告诉我:“老师,我昨天唱的太多了,今天嗓子不太舒服。”但实际上,经过观察及练声阶段的反复推敲与试探性演唱,我发现该生的声带没有病态,只是由于前日演唱的方法不是很科学,导致轻微急性咽炎发作罢了,情况并不严重,完全可以胜任一般的演唱任务。因此,我以戏曲声乐理论为依据,用“科学的演唱方法”对该生进行了唱腔指导,一个唱段结束后学生感觉喉部清爽了,不舒服的感觉消失了、“挤”“卡”的现象没有了,调门也上去了,他本人觉得好神奇!因此说,正确的理论依据永远都是实践学习的“引路人”。2.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技能。理论知识掌握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在唱腔的学习中懂得科学的发声原理,可以直接有效的提高演唱能力。长期解决不了的戏曲唱腔问题,通常在掌握了正确的发声理论之后就会迎刃而解,加之课后学生的勤奋、巩固,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例如:有个老旦学生演唱《遇皇后》唱段。演唱的过程中每到小字二组的e音时就“破音”,演唱者自身是苦恼不堪。经过观察我发现,其实她是遇到了声乐理论中常说的“换声点”的问题。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利用声乐艺术教学中的练声曲进行“上行”发声训练,同时用形象化的语言消除了学生演唱时的紧张感,瞬间解决了问题。不但破音的问题得以解决,在练声的时候我还发现她高音可以到小字二组的'a、降b甚至更高,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科学的发声方法总会带来立竿见影、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发现自己可以唱到以前达不到的音高时,往往十分吃惊。这说明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发声理论、演唱方法得当,对提高歌者的自信心和唱腔技能都十分有利。

二、戏曲声乐利用声乐艺术和戏曲声腔的共性使之相互融合

之所以我们可以将声乐艺术和戏曲唱腔艺术两种发声体系合二为一的来研究,主要是因为二者在理论和实际的演唱中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点。

(一)统一的演唱通道

无论哪种演唱形式,演唱通道都必须是通畅的、放松的、自然的。声乐艺术和戏曲艺术虽然在演唱风格、韵味、咬字上有差别,但是在演唱通道通畅性上的要求是完全一样的。1.都要求保持打开状态,胸腹式联合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已经被证实是最佳的歌唱呼吸法,要求演唱者鼻腔、胸腔、腹腔同时打开并保持,同时放松喉头解放声带及周边肌肉的负担,达到歌唱的理想状态。2.都要求音色的统一声音统一是评判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准。无论男声女声、真声假声、美声民族、京剧吕剧等任何剧种,如非特殊需要,通常情况下同一部作品的演唱声音都会被要求“统一”。所谓声音统一,就是歌唱者的声线在整部作品中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保持同一种音色。

(二)灵活运用气息

声乐艺术和戏曲唱腔的气息运用方面是完全一样的。声乐演唱有抒情的、戏剧的,戏曲演唱有慢板、导板等,在气息的运用上都是力求灵活、不僵持、小腹能够揉起来,使声音呈抛物线状传递出去。

(三)真挚情感的输出

用真挚的情感去演绎作品是演唱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声乐和戏曲艺术的情感表达都必须是真情实意的,掺不得任何做作的成分。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对于作品的情感诠释都是用现实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动情的去演绎作品,提升作品的理解高度。综上所述,在戏曲和声乐的综合教学中相通的理念很多。戏曲声乐艺术的传道者恰恰利用这些相通的原理,融合了声乐艺术和戏曲唱腔艺术双方的教学特点使二者相互融合、互为相长。戏曲声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引导学生,在加深歌唱的通道理念、保持音色统一、提高技术能力的同时关注演唱情感,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用心去演唱,唱出自身的音色、唱出自身的特点、唱出艺术,把戏曲艺术继续继承发扬下去。

三、戏曲声乐利用声乐艺术的练声方法提升戏曲唱腔的技巧

(一)用半音阶式的练声方法拓展戏曲唱腔的音域

声乐艺术中半音阶式的发声练习和戏曲的“喊嗓”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练声是声乐演员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训练,通常用“Aaeyiaowu”等元音进行半音阶式的上行和下行的训练,在练声中逐渐统一音色,解决歌唱中的问题。喊嗓是戏曲演员的练声方法,通过喊嗓锻炼发声部位,通常用“yi、a、wu”等元音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进行,进而过渡到最佳的演唱状态。二者的训练方式不同,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声乐演员一般都会用钢琴协助练声,可以明确知道自己演唱的音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有效的拓展音域。但是戏曲演员喊嗓时不是每次都有条件用京胡去吊嗓的,学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凭感觉用很少的几个调门在喊。所以戏曲声乐课的老师们通常利用钢琴的固定音高,借鉴声乐艺术半音阶式的练声方法来帮助戏曲演员“喊嗓”,调门按照半音阶的规律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进行。这样的练习对于拓展戏曲演员的音域、统一音色都十分奏效。

(二)用“跳音”训练头腔共鸣

声乐艺术发声练习中的“跳音”练习,有利于头腔共鸣的训练。把这个练习用于戏曲唱腔教学中同样有效。跳音也称顿音是将气息探至丹田,而后通过小腹、后背等肌肉短暂的支撑力迸发出来的音。这个训练多用于气息浅、头声共鸣不足的学员,这种短暂的支撑力,可以使学员瞬间体会到“丹田发力”和“声音的反作用力”。在戏曲声乐的教学中这种发声练习是常用的练习之一。

(三)朗读和念白直接的联系

声乐作品的歌词大都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或一个小小的故事。戏曲唱腔作品通常叙事性很强。朗读是歌唱演员的基本功之一,想要唱好作品首先要“读”好作品,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作品、演绎作品。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唱念做打”中“念”排行第二,俗话说“千斤话白四两唱”可见念白的重要性也非同一般。朗读和念白的练习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诵读时必须保持“打开”状态,气沉丹田,用腰腹之力将声音通过头腔反射出来,送至远方。当学生的念白声音过紧,可以先通过朗读放松喉头,找到歌唱的打开状态后顺势调整发声位置进入到念白状态中。正确念白之后的演唱声音会更加顺畅、饱满。反之,如果学生朗诵的爆发力不够集中,也可以用念白的方式来调整诵读的状态,达到集中声音的目的。结语戏曲声乐课中我们还有很多训练戏曲唱腔的办法和手段,在引导戏曲学生时,既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原理又不能失去戏曲的韵味;既要让学生学会放松还得让学生学会相对紧张;既要让学生学会打开还要让学生学会不露声色的打开。掌握戏曲声乐理论不但对戏曲唱腔课有指导意义,对声乐课的学习也有提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任何一种歌唱艺术都它的特点,在演唱时我们都要遵循它的演唱特点和规律。戏曲声乐将科学的发声理论作用于戏曲唱腔艺术中,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促进戏曲唱腔的进步与发展。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真实是一种感受,是来自客观又对于客观有认识意义的主观感受。真实不同于事实。历史学要靠事实,戏剧艺术要靠真实。戏剧所以要写“事实”(故事)只是为了让观众感受真实,并非为了“事实”本身;而这个“事实”一般也不必是现实中的事实(或称实事)来支持的。鲁迅论讽刺艺术时说:“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艺术离不开虚构,允许幻想,甚至可以出神出鬼。写历史剧,在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之间,艺术家可以自由摆动。摆动的自由,服从于能表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内在的可能性”(莱辛语),并且,它是和艺术家的意图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达到情与理的相互渗透和自由转换。我们似乎有一种重事实、轻真实的倾向,如所谓重大题材,以为找到了它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真实了,客观效果常常并非如此,因为受实事的束缚较多,就难以在真实的开掘上获得充分自由。在过去传媒不发达的年代,写时事新闻的戏很有号召力,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对于观众来说,戏中的“事实”在时间上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心灵的贴近对艺术家和观众都很重要。而且还应看到,时间距离恰恰是创作上拥有较大自由度的有利条件,京剧《曹操与杨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真实靠正确的形式支撑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供我们观照,打动我们的情感。”艺术家要传递给观众的真实,或者说,能被观众感受的真实,都是经过形式中介的。艺术家是用形式同观众打交道的。所谓“放到正确的形式里”,也可以叫做正确地进行形式化,进行形式创造。联系到戏剧,这个形式怎样才是“正确的”呢?有几个基本观点可说。 首先,在戏剧中,形式化就是动作化。从艺术分类学的角度来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它有两个基本品质:(一)“动作就是实现了的意志”;(二)“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黑格尔语)。戏剧动作不等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对于后者,必须经过选择、提炼,被赋予以上两个品质,才成为戏剧动作。而意志和冲突,产生于过去又直接指向未来,其当下的感性过程就是戏剧情节,就是性格的历史。因为动作是实现意志、引起冲突的,就会“导致动作和反动作”,就有了戏剧性。我们看戏,觉得“平”、“冷”,觉得“没戏”,多半是由于缺少真正具有戏剧意义的动作。没有动作化的真实,不是戏剧的真实。 其次,戏剧动作是有不同形式的。对于演员来说,动作不是单指形体动作(表情、姿态),而是语言、心理、形体的总和。其感性呈现就是角色形象。戏剧所以会有不同的样式,如话剧、歌剧、芭蕾舞剧、戏曲(要说“剧种”,这才是真正的剧种分类,我们戏曲中的所谓“剧种”,有许多是地方性因素,并不都具备样式类别的意义),归根到底,在于动作有不同的形式。话剧的动作是接近生活本来形态的,它的重点是语言,是口语化的台词。歌剧的重点是歌唱和音乐,舞剧的重点是舞蹈和音乐。歌剧不以舞作为动作形式,舞剧不以歌作为动作形式。而戏曲的动作是一种有歌有舞的综合形式,通常称之为唱念做打。不管是哪一种戏剧样式的动作,包括写实主义的话剧在内,都是“第二自然”,是人工的自然,都是经过了精心处理的艺术形式。所以,要“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时,有个先在的条件,只能“放在”特定戏剧样式的动作形式里,因而动作化时,有没有样式意识,是能否“正确”的一个重要关键。观众看有些戏曲常要批评它是“话剧加唱”,多半是在整体的形式化中缺乏样式意识。有明确的样式意识,是创作上的一种本体自觉。 其三,动作形式既有继承性也有变易性。以戏曲而言,无论唱念做打,都具有历史地积累下来的形式技巧,其规范化形态通常叫做程式。形式既然是艺术家和观众的特殊关系的体现,因而在形式化过程中,重视剧种的样式特征,充分运用固有的程式技巧,是同尊重观众的欣赏需要相一致的。然而这种继承性又是相对的,它会随时由于表现真实的需要,作出某种幅度的变易。所以形式化不可以简单地等同于程式化。形式化大于程式化,形式化中可以吸纳、融入非程式的因素。说得再大胆一点,在现代戏曲的创造中,形式化乃是程式化和反程式化的多样统一。现代戏曲的形式化,还包含一个新的任务:要实行形式上的更广泛的新的综合。有了这种更广泛的新综合,才能在同一种戏剧样式中,实现演出样式的多样化。演出样式的核心是演员的动作,是动作的样式特征,但光有这个核心还不够,还要有它的外延部分,包括听觉方面的音乐、音响和视觉方面的化装、服装、布景、灯光。另外,还可以在观演关系上作特殊的空间处理。有了这些因素的积极而又“正确”的介入,演出样式才能获得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而这方面的经验,戏曲自身较少,要靠借鉴外来经验,这是戏曲现代化中不能跳开的过程。引进外来经验,常常会产生不协调,吸纳容易消化难呀,却又不能因噎废食。艺术上的现代化,有创新和破坏的两面性,要尽量保护创新,减少破坏。这要靠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出一批艺术大家,才能逐渐减少混乱和痛苦。真实的形式化一旦获得整体性成功,会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到了这儿,真又通向了美。观众看戏,既要由真带来感动,又要由善带来心灵的净化、升华,还要由美带来反复的品味,持久的陶醉。但满足于感动以至心灵的震撼,还不是戏剧审美经验的全部,能够达到朱光潜说的“内容沉没下去,形式浮现出来”(沉没不是消失,浮现出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时候,才可以说,我们真正是把戏曲当艺术品来欣赏了,才能深入体会戏曲艺术的无穷

如果楼主觉得多,可以自己删。戏剧起源关于戏剧起源,有九种说法。在此,我们只详细讨论各种关于戏剧起源的歌舞说的观点。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三种:(1)宫廷乐舞说,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刘始培在《原戏》中根据古代乐舞多有妆扮人物之事实,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则固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常任侠在《在国原始的音乐舞蹈与戏剧》中,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原始音乐舞蹈的戏剧因素后认为“原始社会中的简单的音乐舞蹈,便是后来做成完美戏剧的前躯”。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将中国戏剧的最早源头溯至“周秦的乐舞”。(2)上古歌舞说,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所谓百兽率舞,并不是像后来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样,说是在圣人当世连百兽都来朝拜舞蹈了,这种舞是用石相击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秦的,那时连鼓也没有,可见是很原始的。到后来才有了鼓,所谓“鼓之舞之,”这就进一步了。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回来之后的一种庆祝仪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是战国时代关于古代乐舞的一种传说。可以透过这段歌舞的描写看出一幅原始猎人在山林中打猎的景象:“一面呼啸,一面打着、各种陶器、石器发响去恐吓野兽,于是野兽们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终于落网了,这位原始时代的艺术家“质”(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全体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实际来创造了狩猎舞,这时所谓的“百兽”实际是人披兽皮而“舞”的场景,不过是对于狩猎生活的愉快和兴奋的回忆罢了。当然,这时的场景都是已经艺术化了,音乐、舞蹈都是已经节奏化了的,这种舞蹈带着浓厚的仪式性,它是响氏族的保护神或始祖祈祷,以求这次出去打猎获得丰收,或者是打猎回来为了酬谢神祗而举行的。但不管它是什么仪式,也不管它披着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实际意义,乃是一种对于劳动的演习、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了猎人们的熟练程度,而且也培养了年轻的猎人,《书经.舜典》中有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胄子”的注解是贵族子弟,但原始社会没有贵族,恐怕就是年轻武士了,用乐舞去教年轻武士,不是锻炼他们又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内容就是原始人狩猎动作的模仿。既然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这也就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表演了。原始的舞蹈总是和歌相伴的,他们决不是闷声不响地跳,而是一面跳一面欢呼歌唱。《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阕。”略可想见当时的情形。 在原始社会,歌舞不止狩猎舞一种,还有战争舞,它的性质和狩猎舞是差不多的,到了进入农耕时代,又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农事的祭典,如“蜡”如“雩”。蜡是在年终时,为了酬谢与农事有关的八位神灵而举行的。在这一天,公社的成员是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唱歌跳舞的。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春秋时代。《孔子家语.观乡》说:“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劳动农民一年辛苦后的欢乐。相传“蜡”是伊耆氏所首创,一说伊耆氏就是神农氏足见这是与农业发达时期密切相连的风俗。“雩”是天旱求雨的祭祀。《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记》的记载虽然是奴隶社会的事,但显然是原始时代的遗留下来的风俗,除此之外,在原始公社的许多节日也举行舞蹈。例如男女相爱,也有一个节日,大家会合在一起来唱歌跳舞。这个节日在汉民族就是祭祀氏族女始祖的日子,所跳的舞据说就叫做“万舞”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所谓“跳月”“摇马郎”“歌墟”等可能就是这种节日遗留下来的形态。原始歌舞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全民性。到了奴隶社会,有了阶级,在艺术上的情况也就起了变化,这时祭祀仪式已经不复是全民性的节日歌舞,它成了只是奴隶主贵族所专有的了,第一个把天下传给自己儿子的禹,当他治水成功,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之后,立刻“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见《吕氏春秋.古乐》这里的乐舞已经开始失去全民的意义,而成为夸耀个人功绩的手段了,禹的儿子启也学习他这一手,用歌舞来夸耀,并装点自己的威严。据传说他三次上天,从天上偷来了《九招》(即《九韶》)歌舞,在“大穆之野”举行表演。从此以后,奴隶主贵族们便把本是属于全民的歌舞拿来歌颂自己的功德,《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而《大武》之舞却又是歌颂周武王和周公灭商及平定奴隶叛乱的武功的,这是所谓“武舞”它是手执盾牌和武器而舞蹈的,还有歌颂周朝统治者治国如何有秩序、如何天下太平的《韶舞》,这就是称为“文舞”。现从《史记.乐书》中引一段关于《大武》之舞的记载如下: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子曰:“……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狭。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 而进,事蚤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志也。”从这段对于《大武》之舞的解释来看,他包涵着一段故事的内容,舞虽不足以表现它的内容,但演故事的倾向却也存在了。(3)西域歌舞说,陈村、霍旭初《论西域歌舞戏》中指出:汉唐间,随东西方交通之开拓、经济文化交流之频繁,西域文化艺术的一支——歌舞戏,逐步传入中原,成为我国戏剧的重要源流之一。无论汉代的百戏,唐代的乐舞,西域成分都占相当比重,尤其在唐代,戏剧的因素渗入乐舞之中,西域歌舞戏与中原传统戏剧的融合,不仅出现了唐代兴盛的歌舞戏品种,并对后世的戏剧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任半塘先生指出:唐代歌舞戏“纵面承接汉晋南北朝之渊源,横面彩纳西域歌舞戏之情调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许地山先生就阐述了六朝时候西域诸如龟兹,康国等及伊斯兰或印度乐舞的东来,有“杂戏”也进入中土的见解。关于唐代歌舞戏,《旧唐书.音乐志》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垒子等戏。任半塘先生认为凡唐人“俳优歌舞杂奏”皆为歌舞戏。他在《唐戏弄》第二章《歌舞戏总》中还指出:“一旦内容有故,或技艺涉说白,虽记载简略,表现模糊。亦非认为歌舞戏不可。”属西域歌舞戏者,《旧唐书》中仅举“拨、头”一戏,曰“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任半塘考歌舞戏,涉受西域影响的戏剧很多,明确指出为西域歌舞戏“剧录”者有“西凉伎”、“苏莫遮”、“舍利弗”等,属“戏体”者有“钵头”、“弄婆罗门”等。“苏莫遮”是西域歌舞戏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目,对苏莫遮的记载,以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四十一为详细:苏莫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以泥水沾沥行人,或持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苏莫遮,又称泼寒胡戏,从文献上看,苏莫遮在中原,大都是供统治者娱乐的,自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到唐玄宗开元元看130多年,常列为宫廷内玩赏的节目,这自然要经过无数次的改造,并随政治风云而变易。在这里叙述了歌舞说的观点,希望关于戏剧起源有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

中国戏曲杂志官网

看看就知道了

是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骄傲。

首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负责人对各位专家老师的莅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对豫剧现代戏《重渡沟》创作团队及内容做详细介绍,作为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豫剧现代戏《重渡沟》讲述了副乡长马海明把旅游与扶贫相结合,改善群众生活,促进乡村振兴的故事。该剧从乡长带投资人考察重渡沟建水电站开始,马海明以带路的名义巧妙说服投资者把资金投向了旅游,并向乡亲们承诺三年后改变重渡沟的面貌。但两年后,旅游开发陷入资金瓶颈。马海明的好友吕二涛来洽谈投资,困境中的马海明喜出望外,却发现该投资方案对重渡沟村民不利,马海明最终拒绝了这样的投资。在马海明的努力下,重渡沟面貌焕然一新,马海明却在一次考察中以身殉职……豫剧现代戏《重渡沟》的编剧和执笔,姚金成老师;国家一级编剧何中兴老师;国家一级导演张平老师;国家一级作曲(音乐顾问)朱超伦老师;国家一级作曲(作曲)汤其河老师。各位专家现场观看了豫剧三团各位老师的精彩演出,对此部作品的创作内容表示肯定,大家各抒己见对其认真剖析并预祝在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成功演出。参加此次提升研讨会的专家名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 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中国戏曲学会执行顾问-薛若琳;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顾问-王蕴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姜志涛;中国戏剧杂志社原副主编-安志强;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孙豹隐;湖北省文联原主席-沈虹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郦国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原所长-刘彦君;厦门市哥仔戏剧团原团长、一级作曲-朱伟捷;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评章;《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赓续华;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刘玉琴;中国戏曲学院原戏文系主任、教授-谢柏梁;中国剧协《剧本》杂志社主编-范小宁;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研究员-孙红侠;中国剧协《剧本》杂志社副主编-武丹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景俊美。著名剧作家—齐飞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涌泉河南省著名文艺评论家—刘景亮河南省文联原正厅级巡视员--王洪应 栾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胡建武;栾川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关宏德;栾川县重渡沟风景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峰;栾川县重渡沟村原支部书记贾文献;马海明的儿子马添翼;马海明的儿媳史佳佳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此次研讨会。

说明一下,下面是一个很粗略的分类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