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文参考文献是高中语文课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20:23:08

论文参考文献是高中语文课文

出版业的人教版就如正规网站中的黄易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参考文献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高中(Senior high school),是高级中学的简称,国家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者同属中等教育的范畴。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2.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3.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4.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 S, 1941. Introduction to Meterc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 W , 1973.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 28 (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雨巷》在历年教师考试里经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不知道在深入研读环节如何进行提问,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讲解,所以中公教师为大家准备了关于《雨巷》的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17

导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英语成为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下面是我分享的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燕兰.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及探索[J].时代教育,2015,(24):214,228.

[2]曾卫民.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12,(5):71-72.

[3]江菲菲.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初探[J].读与写(下旬),2012,09(4):98-99.

[4]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丁敏.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路和探索[J].才智,2013,(22):108-108.

[6]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368-369.

[7]裴娅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园地,2012,(18):11-12.

[8]焦平.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9]潘志强.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10]宋菲,段文敬.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

[11]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4,15(1):59.

[12]陈儒珍.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4,26(17):169.

[13]谭莉莉.“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才智,2014,8(21):192.

[14]张晓娟.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

[15]吕晓宏.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6]王冬冬.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中教育技术装备,2011,(25).

[17]刘天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1)

[1]张秋英.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3,4.

[2]杨秀敏.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7.

[3]周华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4]王红英.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6.

[5]刘亚珍.初中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11-112.

[6]王传奎.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18):59.

[7]王新华.我国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10):63~66.

[8]李浩然.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堂优秀的英语课[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4(11):20~24.

[9]王华珍.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预习障碍及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10]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11]刘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12]刘程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4.

[13]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9-90.

[14]程可拉,刘津开.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5]游毓平.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口语课上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16]贾景全.论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7):56~58.

[17]周彦波.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5,(24):190-190.

[18]宋斌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19]孙琼.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0]陈黎明.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索高职大学英语口语特大班额的教学新路径[J].海外英语.2016(12)

[21]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03)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理念;效率 论文摘要:本文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如何在实际中贯彻新课程理念,进行高中英语的教学,提出通过几种方法上的转变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的观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要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我们的教学各方面进行改革,以便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通过实践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都是存在个性差异的,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和个人性格兴趣的不同,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面也保留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我因材施教,根据每一类学生的差异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于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我选取了一些基础类的简单的问题问他们,让他们能够流利地回答,如果他们回答正确,我总会说“Very good”或“well done”。假如他们的回答有失误,我会以一种鼓励的态度面对他们,我会对他们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you can try next time.”他们听了以后会消除自己心里的不安,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更有勇气参与教学,只要他们肯参与,英语成绩就会提高。对于优等生,对他们提高要求,在成绩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加大阅读量,加大知识信息的摄入。 二、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 目前,教育中的主从型师生关系阻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师生感情的不融洽,直接降低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结果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使学生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尽量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来进行高中英语的学习。比如,高一英语必修的第一单元是“Friendship”,这是学生进入高中英语的第一课,也是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因此我把学生分组,并提出几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供他们讨论,如“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Make a list of qu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not have”等。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想法,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让他们逐步养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前,制作导学案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以便学生在预习时用双色笔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探究的疑难问题区分开来,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讨论,这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做到了有的放矢,比如,讲解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时候,让学生对应例句找出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祈使句,在引导词、时态、语序、人称、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方面的`异同,自己总结出它们之间的转变规律,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而且记忆也会非常深刻,掌握得也会十分牢固。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的相处对于完成教学和提高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我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每周固定时间让学生以匿名方式提出意见,不管课内还是课外,都尽量寻求与学生对话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英语课堂环境的宽松,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进而交流也会变得非常愉悦。课下经常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情况,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外,还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和细心。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深刻理解课改精神,把教学与课改目标紧密结合,不断更新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新课改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育学》 3.刘道义,《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新观念》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新课程背景下使用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教材 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英语新课程改革中,要求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需要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文通过评析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并根据“关于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时反映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给使用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地中学都使用了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编制的英语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信息量大、内容生动、富有时代感、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新教材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实验性载体,是对以往教材的突破和创新。但它不可能满足各种具体的教学需要,所以教师应把它看作教学中可选择的素材,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取舍,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对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评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该教材采用模块设计方式。每个Module中包括3个Unit,每个Unit中包含Warming-up,4个Lesson,Communication work shop,Culture corner,Bulletin board,Unit diary,在每个lesson中又通过Language focus和 Skill focus具体到Grammar,Vocabulary,Listening,Reading。另外在Communication work shop中开展Guided speaking & Writing practice。在3个Unit之后还安排有Project,Literature spot,Language power。 (二)与旧教材相比,该教材的优点 1.学习内容中突出语言技能。从整体的结构看,该教材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作为学习的内容,听说读写活动都能够兼顾,并且补充了文化知识和课后的活动设计,比起过去主要是以单词+课文+语法+练习为基本结构的教材有很大的进步。 2.渗透进了学习策略的学习。该教材在听说读写活动之前,都会简要地介绍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将要使用到的学习策略,如Reading Strategies:Paragraphs and headings,Identifying accurate information;Listening Strategies: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Identifying styles。 3.选取的主题丰富、体裁多样。该教材的8个模块共包含了24个主题:Lifestyles,Heroes,Celebrations,Cyberspace,Rhythm,Design,The Sea,Adventure,Wheels,Money,The Media,Culture Shock,People,Careers,Learning,Stories,Laughter,Beauty,Com-munication,New Frontier,Human Biolog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flict,Society。选取的素材大多反映英语语言国家和我国的当代生活,内容鲜活、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语言材料的体裁也非常丰富,不再都是Articles,还有Dialogues,Monologues,Interviews,Concert reviews,Short stories,News reports,Letters,Advertisements,Web pages等。 4.文化知识成为学习内容。该教材在每个单元的Culture corner中补充的英 语文 化背景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对每个主题中出现的文化现象的理解,区分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Bulletin board安排有课后的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边学边用,自我发挥的空间。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淮南二中、三中、四中、五中这四所高级中学里使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师。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 (二)问卷的形式和内容该调查问卷采用两种题型:一种是选择题,一种是文字回答题,共18题。这些问题主要调查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教材进行改造、教材在使用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教师对改进教材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首先,81%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多,课堂上完成不了。第二,55%的教师认为该教材中设计的听说活动难以开展。58%的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听说活动时采用的方式是:时间来得及就开展活动,来不及就自己做示范。第三,42%的教师认为教材中有些词汇太偏,使用频率不高。第四,65%的教师认为教材中语法项目的安排打乱了语法本身的体系。同时,调查也反映了该教材相较于以往教材具有一定的优势。71%的教师认为学生对教材选取的语言材料和话题感兴趣。68%的教师认为教材选取的课文有时代感,题材多样。78%的教师认为教材中补充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学知识很典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三、关于使用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教学需要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区分为精读和泛读 教材的量大能给教师们提供较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不必把教材上所有的内容都用上课的时间来处理。问卷调查结果反映,77%的教师仅对有些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过调整,只有19%的教师会根据教学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很多教师抱怨教材内容太多、课堂上完成不了,却仍按部就班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表达规范、结构严谨,并且包含让学生了解单元主题的课文应作为精读材料,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词汇和语法;围绕单元主题安排的扩展性文章应作为泛读材料,旨在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掌握阅读的策略、提高阅读的速度。泛读应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教师只进行阅读策略方面的指导。 (二)针对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有梯度地开展听说活动 该教材的一些听说活动的`难度的确超出学生现有的接受水平。如:听力材料语速快、生词多;说的话题过于生僻。教师就应对这些活动加以改造。可以在听的活动前做好听的策略指导;如果由于听力材料本身的难度使得听的活动难以开展,就应舍弃,代之以其他合适的材料让学生练习,而不能机械地让学生反复听不能理解的听力材料。在说的活动中,话题与学生生活有距离时,可以先设置一些子话题,让学生找到说的素材,再逐步引向最终讨论的话题。 (三)有区别地教授词汇 《英语课程标准》把掌握词汇的目标描述为“学会使用”。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看,不可能在听说读写中完全掌握所有词汇。该教材语言材料信息量大,涉及的词汇量也大,但一个单元中出现的词汇在其它单元里再次出现的频率却不高。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中都使用到的单词只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基本词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在说和写的活动中多使用教材里的基本词汇,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而在读和听的活动中应让学生多接触新词,扩大词汇量。 (四)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活动中的语法现象是教授语法的前提 该教材以不同的主题作为组织教材的线索,一个语法项目可能分解在几个主题中呈现,也可能在一个主题中同时出现几个语法项目。语法呈现不够系统,让很多使用过旧教材的教师感到不适应。不少教师在学生接触到语言材料中的语法现象之前,就一次性地把一个语法规则讲透彻,把相关语法点尽可能地罗列其中。而学生学习语法是一个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归纳的过程,把一个语法项目一次完整地教给学生并不能帮助他们快速地掌握,也不能有效地防止他们犯语法错误。因此,教师要有耐心引导学生去发现和理解语言活动中的语法现象,只有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总结归纳语法规则才是有效的。 结语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绝不能机械地“教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领会编者在教材中所表达的英语课程理念和思路,更要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和实际的教学情况。“教师应成为教材和具体教学情境的‘协调者’,对教材进行调整,个性化地去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变为适应每个教学情境的教学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蔷.Michael High English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2):9-13.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参考文献集

高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课堂的构建论文

语文的学习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文化课程,也是我们学习其他课程和文化的基础,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时期,所以,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有效性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也就是指通过教师用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获得具体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的 "教学",具体是指,在教师影响下,对学生学习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方法和策略[1].有效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它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它主要包括以下的含义:

首先,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评价的具体标准也是学生学习效果和成绩的好坏。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是否良好,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影响中,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有效教学是要实现教学的新目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需要靠教师在对学生做一定的引导,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实践中里了解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

最后,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些科学的、有效的教学理论去指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形式,以及教学目标的合理化安排。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的效益,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以及实现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二、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的目标功利化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是过去的用高考来对学生进行终极定位和评价的方式依然没有改变,学生面对的还是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年来形成的一套教学体系,很难改变,高考成绩的好坏,还是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压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没有得到减轻,教师的考评机制也没有得到改善,所以,对于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很难实现,现在的所有教学形式,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高考。因而整个的教学过程显得很功利化,高中的一切教学环境和活动都是为了一次高考做准备。

(二) 对教师的要求过高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各种要求和能力是综合性的,但是,当前的许多学校,教师多年的教学模式,还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且许多教师的知识素养还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要实现新的有效性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师自身提出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实行起来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在教师方面,接受改变都比较困难,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影响比较大。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增长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能力。

(三)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学习失去兴趣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许多人认为只有学生多做一些作业,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具体模块的教学却被忽视,语文教学的一切目标都是指向高考,学生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四) 无序的教学练习

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和谐交流和沟通的关系,进行相应的互动和练习。目前,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安排适当的教学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教学练习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排,教师一般都放在课间活动过程,而且学生对这种练习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在这些讨论时间内进行聊天和游戏,这样的教学练习安排的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而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

三、构建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偏重于教师怎么教,往往是针对教师教学方面不断的进行改变[3].现在的教学中强调的教学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开始变的明确,所以,教学方式和重点的转变,是实现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基础。

(一) 制定先进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的改革,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出了一定的改变,首先,新课程的改革是理念的变革和更新,对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起到了主导作用,所以,教学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入手。只有教师首先明白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本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向正确的方向。

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的高低,也不能用成绩的高低来评判。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使用为核心,通过学习,将学生的情感和教材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以及人生态度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一定的熏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高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培养和影响,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成绩好坏方面,更多的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二) 优化教学方法,科学施教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对教师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高中的语文教师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要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科学施教,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此来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双方面的关系,过去的教学过程只有教师一个人讲课,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失去了重点,所以,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面。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重点的转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实现高效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很好的把握时间,注意教学节奏的控制,将学习资源和课堂很好的配合起来进行教学。

(三) 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情境和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出来,设置和实际相符合的情境,加深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 《背影》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现那些画面,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作者描写的情境。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知识点清晰、直观的展示出来,同时,借助多媒体集声音和画面于一体的特点,更好的表现文章,加深学生的理解[4].

(四) 合理安排教学练习

教学练习的安排和进行,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是理论性的,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运用,才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新课程要求,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能够实现学生和教师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安排教学练习,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中去,带领学生发散思维,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是教学过程中的很好的辅助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扩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高中的语文学习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以及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帮助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朝霞。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宁志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策略研究[A].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西卷) [C]. 2013.

[3] 周利梅。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D]. 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刘惠。 对目前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 [J]. 中国校外教育,2015.

关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论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写作的目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一、明确读与写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占有者很大的比重,这说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对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将读与写在教学中结合起来,实现读写结合教学,首先就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能够形成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中,由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往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开来,认为二者在教学上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杜甫诗中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够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基础,同时也可以学习阅读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1]。而大量的`写作练习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能够明白作者意图,从而提升阅读能力。二者虽然在教学中虽然分为两部分,但实际上却是一体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将读写结合策略运用到教学中来。

二、以阅读教学渗透写作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对与写作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渗透。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经典句子、用词、例子等有利于写作知识技巧进行学习。教材或阅读读物中的文章都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无论是在词汇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上,还是在行文思路、表现手法上都是十分考究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布局、细节运用等多方面进行思考,理解文章整体结构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可以针对某一段落或句子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优点。比如在白居易《琵琶行》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重点找出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刀枪鸣”“银瓶乍破”等句子或词,讲解其在对琵琶声音描写上的优点,并引导学生化用到自己创作的文章中。其次,还可以对阅读作品中的一些句子或词汇进行积累,为之后的写作练习提供素材,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记忆,并作为名句在写作时进行使用。

三、以写作教学锻炼阅读能力

除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内容外,读写结合还需要通过写作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阅读文章或素材,并鼓励学生进行运用。其次,还要让学生学会反思,找出写作过程中把握不好的地方,之后主动学习一些有些文章中的经验,形成以写促读的效果。比如学生对于修辞用法的掌握较弱,就可以仔细阅读、分析课文《素芭》中的“词格套用”方法,以此来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起到提升阅读水平的效果[2]。最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整体审视,并将自己的文章思路、情感表达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对于阅读作品时思路就会更加清晰,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思想。

四、以课外活动为形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不仅要运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来体现。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是十分依赖实践的,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一些课外的读写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文学创作小组”等,鼓励学生阅读丰富的课外读物吗,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同时,也可以在同学间交流写作经验、阅读感受,或互相推荐优秀书籍,通过日常的积累来逐渐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自然就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好处。

总的来说,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在教学中注重策略,就能够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勇.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3):14-15.

[2]洪祖臻.高中语文教材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03):228-229.

中学语文微课论文参考文献

[1]李国栋:《阅读教学的理论困境》,《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2]郝毅:《探析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科教文汇》2007年第1月下[3]王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总第455期[4]存少辉:《谈“朱子读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月[5]赵年秀:《<普通高中语文标准>评析——以叶圣陶阅读课程理论为视点》,《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6月[6]冯文达:《谈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8月[7]王爱娣:《美国初中学生应掌握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期[8]张金保:《遵循阅读规律,提升阅读效率》,《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9]张磊磊:《“前见”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现代语文》2007年第4期[10]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11]孙建平:《有效阅读,本色语文的价值追寻》,《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期[12]陈艺真:《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教学与管理》2007年5月[13]张贤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施教策略浅探》,《语文学刊》2007年5月[14]武永明:《关于个性化阅读相关问题的思考》,《语文建设》2007年第7期[15]王传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意义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2月[16]屈伟忠:《强化阅读教学的原文意识》,《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17]王兆平:《阅读教学中与文本对话的“距离”美》,《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9月[18]余映潮:《阅读教学“主问题”研究与实践笔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9月[19]陈晓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20]任新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8月[21]李志清:《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语文建设》2007年第7期[22]秦昌利 周永红:《运用线索 牵动全文——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几种手法》,《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23]韩克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初探》,《考试》2007年第2期[24]余贻贻:《技能训练:阅读课的主题》,《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10月[25]张正君:《阅读教学语言特点论析》,《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26]周秀芳:《例说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位》,《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4期[27]廖贤枢:《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品位》,《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9月[28]王永红:《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6期[29]孔爱玲:《读书会: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语文建设》2007年第1期[30]朱从国:《把考材当教材用——高三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做法》,《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31]沈坚:《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课堂阅读》,《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32]汪卫兵:《文言文信息化阅读教学的优势》,《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5月[33]桂谦:《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科技资讯》2007年第9期[34]高兴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初探》,《考试》2007年第8期[35]贝学问:《阅读教学,蕴含生命的教学——从散文《绿》的课堂教学说开去》,《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2期[36] 余映潮等:《系列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专题讲座》,《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37] 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38]李英杰:《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及对策》,《语文建设》2007年第9期[39]苗歌:《阅读教学的误区》,《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年第5期[40]褚兴中:《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现状反思》,《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期[41]林亚大 朱于新:《高中阅读教学深刻性摭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3月[42]刘帅:《令人担忧的阅读公式化》,《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期[43]何建英:《阅读课,读耶,说耶?》,《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2期

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同时由于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问题,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疑难。

微课程,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弥补了教材设计的缺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而且课本上没有插图,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那么巧妙借用《苏州园林》的微课程,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微课的作用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科学预习。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向学生提供预习类微课学习资源,可发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基础知识与筛选学习难点这双重功能。

例如针对《苏州园林》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微课《小丁带你看一看》就能借助于图像演示、写作顺序分析、景观特点探讨以及写作手法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苏州园林。不仅降低了整个教学的难度,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帮助学生巩固复习。 在课堂学习之后再进行微课温习,能更有效地巩固、消化、吸收课堂知识。

例如在语文学习之后,有学生认为自己某个知识点理解、掌握得不够透彻,可以再看一看同一篇课文、不同老师讲解的微课。不同教师的设计理念、组织过程、图像资料或影音视频各不相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的突破是教学的重要抓手。

但是教学难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非能全部理解,这就需要巩固加强。针对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难点,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听取教师的详细讲解与深入分析。

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理解效果,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例如文言文的学习是学生公认的难点,微课《文言文学习六要》就立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梳理学好文言文的技巧,要求学生心到、眼到、口到。

在文言文学习中抓住五个学习技巧:一是分层背诵法,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分层,理清思路进行分层背诵,避免死记硬背,实现快乐背诵;二是思考提问法,在预习基础上筛选出难点内容,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通过这样重点突出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三是语意推断法,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以及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语意的分析推断;四是对应翻译法,对照注释,查找工具书,运用增补、调配的方式将文言文的翻译落到实处;五是归类积累法,指导学生备好笔记,经常进行文言文学习的归纳、比较以及积累,提高文言字词分析能力。学生经常通过微课进行补课,可以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微课的作用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科学预习。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向学生提供预习类微课学习资源,可发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基础知识与筛选学习难点这双重功能。例如针对《苏州园林》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微课《小丁带你看一看》就能借助于图像演示、写作顺序分析、景观特点探讨以及写作手法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苏州园林。不仅降低了整个教学的难度,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帮助学生巩固复习。

在课堂学习之后再进行微课温习,能更有效地巩固、消化、吸收课堂知识。例如在语文学习之后,有学生认为自己某个知识点理解、掌握得不够透彻,可以再看一看同一篇课文、不同老师讲解的微课。不同教师的设计理念、组织过程、图像资料或影音视频各不相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的突破是教学的重要抓手。但是教学难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非能全部理解,这就需要巩固加强。针对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难点,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听取教师的详细讲解与深入分析。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理解效果,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例如文言文的学习是学生公认的难点,微课《文言文学习六要》就立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梳理学好文言文的技巧,要求学生心到、眼到、口到。在文言文学习中抓住五个学习技巧:一是分层背诵法,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分层,理清思路进行分层背诵,避免死记硬背,实现快乐背诵;二是思考提问法,在预习基础上筛选出难点内容,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通过这样重点突出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三是语意推断法,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以及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语意的分析推断;四是对应翻译法,对照注释,查找工具书,运用增补、调配的方式将文言文的翻译落到实处;五是归类积累法,指导学生备好笔记,经常进行文言文学习的归纳、比较以及积累,提高文言字词分析能力。学生经常通过微课进行补课,可以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利用微课,克服学习重难点。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但有可能会因为课堂突 *** 况或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转移而偏离重难点教学。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有利于学习重难点的攻克。

比如一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中一个学习重点就是识记和理解成语“漫山遍野、绿树成荫、天长日久、树大根深”,由于一年级学生不会像中高年级学生一样会去查字典理解成语,他们只会通过教师的讲解加以抽象的想象去加以理解。这时可以利用微视频,动画演示一棵小树苗种子经历一年四季变幻的天气慢慢地茁壮成长,让学生感知一棵大树的“树大根深”及“绿树成荫”,大树的成长需要经历“天长日久”

最低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NN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微课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微课的作用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科学预习。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向学生提供预习类微课学习资源,可发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基础知识与筛选学习难点这双重功能。

例如针对《苏州园林》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微课《小丁带你看一看》就能借助于图像演示、写作顺序分析、景观特点探3233363533e59b9ee7ad94365讨以及写作手法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苏州园林。不仅降低了整个教学的难度,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帮助学生巩固复习。 在课堂学习之后再进行微课温习,能更有效地巩固、消化、吸收课堂知识。

例如在语文学习之后,有学生认为自己某个知识点理解、掌握得不够透彻,可以再看一看同一篇课文、不同老师讲解的微课。不同教师的设计理念、组织过程、图像资料或影音视频各不相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的突破是教学的重要抓手。

但是教学难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非能全部理解,这就需要巩固加强。针对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难点,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听取教师的详细讲解与深入分析。

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理解效果,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例如文言文的学习是学生公认的难点,微课《文言文学习六要》就立足于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学习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梳理学好文言文的技巧,要。

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同时由于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问题,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疑难。微课程,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弥补了教材设计的缺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而且课本上没有插图,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那么巧妙借用《苏州园林》的微课程,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

微课对初中语文课堂的优化作用探讨 摘 要:“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微课也随之出现。

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与教育相联系,微课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词语,还需要强化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这些都需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够得以实现。

就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化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小视频为学生播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文章的主旨,感受文章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一、微课的含义及特点微课的载体是视频,是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每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记录。

课堂教学中的视频是微课的核心部分,此外还有教学设计、反思、练习以及反馈、点评等教学资源,它们通过组织关系、呈现方式等营造小环境。微课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比如,课件、设计以及反思等,还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教学资源。

相比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的时间更短,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少。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包含很多知识,但是教材设计中有很多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相适应的内容,使得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遇到一定的难度。

微课教学比较科学、形象,能够有效地弥补教材设计中的不足,使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使教学形式、过程得以优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内容,获得知识与技能。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在学生眼前呈现出美丽的画卷,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更不用说分析这些特点,而且教材中没有插图,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而通过微课教学,能够将苏州园林中的花草树木、亭台轩榭、假山池沼、门窗设计等生动地呈现出来,然后教师利用书本中的话语进行讲解,能够浑然一体。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景,一边听配乐解说,然后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布局、搭配以及色彩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深刻地体会到苏州园林的意境美,感受古代园林艺术以及工匠水平的高超。

2.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创设情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情境设计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影《花木兰》的主题曲进行导入,然后播放相关的电影视频片段,通过悲壮的画面、旋律以及不俗的歌词,使学生的注意力被抓住,然后通过影片进行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探究花木兰到底是怎样的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会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深入地学习知识。

通过微课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观赏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3.微课作文教学,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是作文写作的重要来源,实际生活为作文写作带来了活力。

但是很多初中生都比较头疼作文写作,认为无话可说,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出的文章并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凸显文章的活力与色彩,这主要是学生的作文写作没有从实际生活出发,闭门造车,无法感受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劲,也感受不到时代发展的新鲜气息。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使用微课进行,能够充分发挥微课的直观性、真实性,让学生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头脑中的空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来,提高作文写作的质量以及水平。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感恩”话题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央视的公益广告视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视频中妈妈为奶奶洗脚,孩子看到后也端了盆水为妈妈洗脚,在这种感动的氛围中,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唤起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等感受,在这种环境氛围下,学生就能够有话可说,写作的质量也会提升。微课能够将视频、图像、文字、声音等直观、形象地播放出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带有色彩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活力,能够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实现情感以及思想上的熏陶,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促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1]刘彦.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戏剧之家,2015.[2]覃燕.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发挥微课“点化”作用[J].广西教育,2015,[3]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格式如下: [1语文教育类学术期刊的“京派'和"海派’ 《中学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比较研究 《出版发行研究》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 21浅析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电力教育》。参考文献在最下方以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为序。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高中英语词汇论文参考文献

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 李秀文【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方社交礼仪上存在差异,中西方人士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发生误会和冲突,其根本原因则是文化环境的差异形成的认知差异。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人士在问候语、饮食、时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从而避免文化冲突,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引言随着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和加入世贸组织,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在当今社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同。在交流中,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从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差异的教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二、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差异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问候语的差异朋友们间通常会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英语常常用的问候语“Hi/Hello!”(你好!)How are you? (你好吗?)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 以上的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却很少用,我们中国人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这是中国人问候的常见方式。其实并非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了饭。然而在英语中,这种问候语就不是在打招呼了,而表示邀请对方一块进餐的意思。汉语中另一个常见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是“你干什么去?”,我们可以随便给个回答,并非真是想了解问候人到哪儿去或做什么事去。如这样去问西方人,他们往往会不高兴的,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干涉了他们的私事。所以,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误会。认真学习和正确运用英语问候的差异是尤其重要的。赞扬与祝贺的差异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 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 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 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 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 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 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 处)." 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 , 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Thank you for saying so."时空方面的差异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中国的上班时间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而美国则是9:00—12:00;下午1:00—4:00,中国人中午有午休的习惯,因此中午是时间稍长一些,所以,如果我们在中午一点钟接到电话,也许会推断那准是件紧急的事。可是对于西方人来讲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推断。空间方面,美国人类雪茄E. T. Hall认为,在相互交际时,人们对空间领域有一定要求。“体距语”是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的信息。根据人际间亲昵和疏远程度,在交际距离上有不同的要求。大致可以分为:1.亲昵距离:0到105英尺;2.个人距离:到4英尺;3.社会距离:4到12英尺;4.公共距离:12到25英尺;5.远距离:25英尺以上。在外国,亲昵距离除适合于父母、子女、夫妻之间外,同性朋友交往时也很少保持这样的距离,不然,会使双方感到非常不安。但在中国文化中,尤其在通常青年朋友交往时,常常会出现亲昵距离――手拖手得散步,相互搂抱以表示亲热等。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社会语言的差异Peter g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A、一个常见的英语与汉语之间内涵和词汇之间差别的词是“亲爱的(dear)”,在英语中,dear这个词可用在许多场合下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羡慕、爱情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想表达非常亲密的关系时,他们常常用“亲爱的(darling)”来表示。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趋于含蓄,所以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B、在中国,peasant(贫农)和laborer(劳工)含有正面的、积极的含义,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积的意味。相反,landlord(地主),landlady(房主),boss(老板)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在西方国家却不是这样。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A、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B.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 )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 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 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甚至是侵犯别人的隐私。C、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提倡踏踏实实的务实作风,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文化差异具有很强的地区差异性同样是西方国家,美国跟英国的文化差异之大是人们所熟悉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melting pot)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融合进取是主流,而英国是夕日的帝国老大,崇尚高贵,保守守旧。因而形成很不同的生活风格。这就要求在跟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和沟通时要注意其文化的差异,不能一刀切。三.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行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增加语言习得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有关西方文化的趣味读物,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互联网上有很多文化教材,也可能让学生直接与外国人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四、结束语大家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希望老师们能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的最新信息,在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同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文化背景和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了解文化,尊重他人,地道的交际。【参考文献】[1]任雪萍“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异[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21-123.[2]邓慧“论中西方文化对礼仪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8,23-24.[3]孙爱珍“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17-18.[4]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5]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6]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2[7]程晓莉“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105-107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篇一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篇二

1.张霞,201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解亚梅,2006, EFL词块法及其对写作成绩的影响。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3.蔡文利,2009,词块与语言输出。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4.解亚梅,2006, EFL词块法及其对写作成绩的影响。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5.黄燕,2008,高中英语写作中词块使用的调查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段士平,2008,国内二语语块教学研究述。《中国外语》,第24期。

7.卫乃兴,2004,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初始研究。《现代外语》,第2期。

8.王朝银,2012,创新设计导学案:英语必修1.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9.张含玉,2008,中学英语语块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人温故而知新,不仅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可以有效地预习新知识。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解题技巧

【摘 要】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是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专案,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资讯的捕获能力。要求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和文章中的详细事实与细节,理解文章中某句、某段的含义及全文的逻辑关系,又要求根据其含义及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

【关键词】单词量;题型;段落中心;把握作者意图

一、单词量是英语阅读最基本的保障

很多同学普遍出现文章看不懂,意思理解的不清楚,觉得哪个选项都是对的或者是觉得时间不够,总会没有时间看完全部的阅读。这类问题统统的原因是单词量不够导致的。针对于这一块的学生,再多的阅读方法都是枉然,督促他们背单词,不要觉得太基本,也不要太相信他们的自觉性。就是按部就班每天布置一定量的单词和段落给他们背诵。作为老师必须对他们的背诵结果进行严格的把关。坚持每天听写,每天检查,认真批改,确保质量。如果你们觉得这一套流程下来课堂讲课时间不够,不能完成每天的课程量,那我也不建议省略或者敷衍这个环节。我觉得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占用课间时间,可以提早几分钟去教室,给同学听写,然后批改工作可以分配给课代表。在开始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会接受不了,但是长久保持的话,一定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单词这关把住了,以后的英语学习就一定事半功倍了。

当然,也有同学反映说背单词花了很长时间背了就忘 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正常的。即使是英语成绩很好的同学,在接触到新词时,想通过一遍记住也是很难的。背英语和被语文是一样的,要反复记忆。一遍,两遍,三遍。而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觉得他们背单词不如成绩好的同学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之所以他们背不下来的原因是没有习惯背单词。等他们背多了,养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背单词的方式,自然背单词也就不是难事了。这里提出一套比较适用大多数人的单词记忆方法:

1.读出声

2.边背边写

3.第一遍在晚上睡前背,第二遍早上起来背,第三遍老师上课的时候夹杂在课文讲解时背。

二、英语阅读题型分析

高中一篇英语阅读一般是五道题,虽然并不是每个题型都有,但统共加起来、共分为六种题型:细节题、猜词题、判断题、推断题、主旨题、态度题。不要忽略这些题目分类认为没有用,弄清楚每个题目的题目型别,在按照科学的顺序做题目,哪怕仅仅是五道题也能节约很多时间。提倡的发放是拿到一篇阅读,先不要着急去看文章,先把问题浏览一遍,然后再心中迅速将题目归类。最先做的应该是细节题。找到问题所在位置,再根据目标句子的前一句后一句或者前两句后两句就能得到答案。然后是猜词题。解题方法和细节题一样。

接着是判断题。这前三类题目都是能迅速准确在短暂阅读时就能找出答案的。而推断,主旨和态度题就比较难迅速解决了。需要通篇阅读,然后对文章内容作总结,再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根据中心句中的一些情感词语才能判断出作者态度。老师们不要觉得这方面不好教导,通过限时训练就行。大量的显示训练学生自然就能找到快速解题的方法。即使不是严格的按照我们讲述的这样明确归类再去找答案。但是他们再解题的过程中也会预设将需要理解体会的题目留到最后。当然,这是指标对英语功底还不错的同学才适用的方法。做题目讲究的不是快,而是对。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正确答案才是目的。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做了的每一题都作对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先确保正确率再提高速度。这一类同学的方法就是细心投入做。能在文中找到的细节题、判断题和猜词题就一定要稳稳的作对。五道题目中这三类题目至少有三个。能确保十分得道这六分也是稳中求胜的好方法。等能力提高了,对阅读更加得心应手了,再来根据上述方法提高速度,英语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

三、抓住英语阅读段落主旨中心

1.段落主旨的归纳方法有以下几种:

主题句位于段首,其特点是演绎式,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再分别说明;

2.主题句位于段尾,其特点是归纳式,即细节在前,归纳在后;

3.主题句位于段中,其特点是引题―主题―解释或提问―回答―解释;

4.首尾呼应的主题句,通常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对应。了解这一点有利于根据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综合推理。

这几种方法都是很常用很实用的。在普通的阅读和考试中也都运用的上。也是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在向同学们讲解这几种方法时,不要空洞洞的讲解,可以通过结构图形来更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给每一种定义成一种形状,帮助同学理解和记忆。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项给同学展现每种方法的鲜明特色。让同学在遇到各种方式的时候能更敏感。

四、把握英语阅读题目中作者的意图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目的。那么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呢?他通过哪些语言向读者传达了自己的感受呢?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怎样收集、综合各种资讯,体会作者的情感呢?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把握作者思路,领会文章内涵,做出正确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把握出题的角度。有的文章只是客观地介绍一件事或物,或各方观点,作者不发表自己个人的意见,如一些科技文,新闻事件报道等。这样的文章属于“广而告知型”。要根据客观事实答题,一是一,二是二,凡与事实不符的选项,或文中没有提到的事实,当然都是不能选的。这样的题目难度一般都不会很大。最难于驾驭的是一些故事性、情感经历性的文章。因为作者在行文时会用到一些写作手法,如倒叙、插叙等。往往还会有一些思想、情感的波动。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认真把握,细心体会。

将自己想象为故事中的主人公,体会其心理感受。有一篇文章,写一个老太太刚刚在海边买了一座别墅,打算在那里度过余生。因为那里的气候溼润温暖,更适合她的健康。此时她站在曾经生活了25年的房子里,最后环顾这曾经装载了她的大半生的房子。所给的问题是:How does the old lady feel at the last moment in her old house?正确答案是:Her feeling is plex.其他的选项如She is happy/She is sad等都片面。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站在老太太的位置上想一想,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黄惠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4

[2]崔丽花.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下页带来更多的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