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6 07:05:31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说到论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一些论文,很多时候论文的撰写是不容易的,写一份论文要参考很多的文献,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数学论文范文参考。

论文题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充满教育契机的、富有挑战性的新气象,在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下,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重点,这要求教师具有教学的智慧,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之下,才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意想象和创造性、探究性思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知识性的体验,创设出最佳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育视角由原来的“要我学习”转为了“学会学习”,教师在对小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展现出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数学课堂在学生的主体行为下显露出智慧的光芒,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方式和策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发挥出小学生自主探索和自由发现的天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及反思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呈现出对新异、生动的事物有强烈好奇的兴趣,而且大多数小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尚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我们加以反思。

(一)情境教学中过多地引入情境,丧失了教学目标

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引入时,过多地运用了情境,而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突发奇想,要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课堂导入情境,学生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开展了斗智斗勇的想象,却忘记了教师是在上数学课。又如:在一年级《加减混合》的数学计算中,教师想用“春游”作为情境导入数学课堂,可是在运用情境时过多地介绍了风景,使学生沉溺于风景的想象中而偏离了数学课堂的传授目标,缺失了数学教学目的。

(二)成人化的想象对小学生缺乏新奇的吸引性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课堂的情境创设时,用成人的眼光和视角去进行设想,忽视了童趣和纯真的眼睛,简单的情境创设平淡无奇,缺乏挑战性。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7的乘法口诀》一课,教师用“一个星期有几天”来进行问题式的课堂导入,这对于学生而言缺乏新奇,对乘法口诀也缺乏记忆。

(三)课堂教学中“数学味”的弱化和缺失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各种情境创设导入教学,却没有及时地将情境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弱化了数学学科所应有的“数学味”,使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降低。如:在《统计》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记录,可是学生们却停留在小组成员间体重的比较讨论等内容,而没有真正进入到数学统计知识的学习之中来。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为前提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良性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并创造性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内化,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数学知识吸收的质量

自主学习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方式,是小学生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方式,它在激起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转化为认知的内驱力,激发出学习的内在动机,并将之内化为学习习惯,真正提高数学知识吸收的主动性。

(二)为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用他们自发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发现的能力,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策略,为后续数学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自主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多数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很好奇,也拥有自主发现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对其自主发现的能力挖掘越多,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容易产生知识性的迁移。

三、自主性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的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宗旨,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自主参与的环境下,实现多种形式的自主性学习,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方法。

(一)数学课堂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合适而有效的数学情境导入,是进行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氛围,用宽松、愉悦、智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其具体方法如下。

1、以生活为教学情境进行数学知识的迁移。生活是无痕的,生活对学生的体验是最深刻的体验,而“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生活”又是紧密相联和息息相关的,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感知到数学的价值,可以在身临其境的体会中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数学情境的生活度越高,学生内在的生活体验越容易被激活,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就越深。例如: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进行人民币的购买情境,把不同的物品贴上不同的价格标签,再由分组的学生进行不同面值的假人民币的购买情境,使学生在购买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字的变换。[1]

2、 以游戏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游戏环节是小学生最乐于参与和互动的环节,数学教学可以适当地引入游戏环节,使小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探索的成功体验。如:在小学50以内的加法练习中,不是单纯让学生进行数字的相加,而可以采用“邮递员送信”游戏的形式,增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标有不同两位数的信箱,并准备不同加法练习题的信封,选择几名学生作“送信邮差”,将这些信封和信箱匹配,学生在争先恐后的选择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它犹如一块无形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注意力,增强了趣味性和主动性。

3、以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小学生都酷爱故事,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用创意的思维想象,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例如:在一年级的数学“10以内的数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建立起数字的相关概念的学习,可以引入故事进行形象的学习:在0~9的数字王国里,数字9发现自己是最大的,于是就很神气和骄傲,它对其他数字说:“你们都是小不点儿,都比我小,所以你们都要听我的。”其他的数字为了消灭它的嚣张气焰,商量好让数字1和0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数字9看到后低下了头,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再也不狂妄自大了,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学生们在教师故事的讲述中,也展开了对数字的思维和想象,认识到了10以内数字的基数、序数意义,进行自主性的认知学习。[2]

作为工科类大学公共课的一种,高等数学在学生思维训练上的培养、训练数学思维等上发挥着重要的做用。进入新世纪后素质教育思想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如果还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以现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和理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数老师以课后实验着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使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

( 一) 教学观念陈旧化

就当前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而言,高数老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过于重视,一切以课本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门充满活力并让人感到新奇的学科,由于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落后,课堂教学之中没有穿插应用实例,在工作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怎样把问题解决,工作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让学生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 二) 教学方法传统化

教学方法的优秀与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高数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都是以课本的顺次进行,也就意味着老师“由定义到定理”、“由习题到练习”,这种默守陈规的教学方式无法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能力进一步下降。这就要求教师致力于和谐课堂氛围营造以及使用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

二、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对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数学建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国内出现很多以数学建模为主体的赛事活动以及教研活动,其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还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品质,培养踏实的工作精神,在协调学生学习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等上有突出的作用。虽然国内高等院校大都开设了数学建模选修课或者培训班,但是由于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所以课程无法普及为大众化的教育。如今,高等院校都在积极的寻找一种载体,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力,让学生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最好的载体则是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作为工科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其必修课的性质,把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课堂中具有较广的影响力。把数学建模思想渗入高等数学教学中,不仅能让数学知识的本来面貌得以还原,更让学生在日常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在简化、抽象、翻译部分现实世界信息的过程中使用数学的语言以及工具,把内在的联系使用图形、表格等方式表现出来,以便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实际的学习数学建模之后,需要检验现实的信息,确定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通过这一过程中的锻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客观的辩证的运用数学方法,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将建模思想应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 一) 在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

在高数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公式,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为了让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计算的技巧进一步提升之余,还要和建模思想结合在一起,让解题难度更容易,还让课堂氛围更活跃。为了让学生对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理解的更透彻,老师还应该结合实例开展教学。

( 二) 讲解习题的时候使用数学模型的方式

课本例题使用建模思想进行解决,老师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很好的讲述使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怎样使用数学建模。完成每章学习的内容之后,充分的利用时间为学生解疑答惑,以学生所学的专业情况和学生水平的高低选择合适的例题,完成建模、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 三)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

一般而言,在竞赛中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竞争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充分的利用资源并广泛的宣传,让学生积极的参加竞赛,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在竞争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也会努力学习,改正错误,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等数学主要对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高等数学中应用建模思想,促使学生对高数知识更充分的理解,学习的难度进一步降低,提升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当前,在高等教学过程中引入建模思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高校高等数学老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很好的配合,以便于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凤艳,杨永艳. 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 02) : 119 -120.

〔2〕 李薇.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实践与改革,2012 ( 04) : 177 -178,189.

〔3〕 杨四香. 浅析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 30) : 89,95.

〔4〕 刘合财.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J〕. 贵阳学院学报,2013 ( 03) : 63 -65.

浅谈高中数学文化的传播途径

一、结合数学史,举办文化讲座

数学史教育对于了解数学这一门学科起着重要作用、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因为数学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讲座中介绍重要的数学思想,优秀的数学成果,相关人事,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每一步艰辛的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不懈努力的意志和正直诚实的品质、比如,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向学生介绍“数学历史上三次危机”、“百牛定理”的来历、“哥德巴赫猜想与进展”、“数学悖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杨辉三角及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概率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史等;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大奖、数学界的名题,如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华罗庚数学奖、波利亚数学奖、高斯数学奖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将激励学生个人的发展愿望、此外,介绍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无理数的产生引起的争论及代价、无穷小量是零非零的争论、康托尔集合论的论争等等,启发学生体会到,坚持学术争论有利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二、结合教学内容,穿插数学故事

数学故事引人入胜,能激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故事,在讲到相关内容时,穿插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不失时机地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来启迪学生、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价值教育;在新课引入中,可以从概念、定理、公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数学名人趣闻轶事,概念的起源,定理的发现,历史上数学进展中的曲折历程,以及提供一些历史的、现实的真实“问题”引入新课,一个精彩的引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和思考弹性,使数学成为一门不再是枯燥呆板,而是生动有趣的学科、例如在讲欧拉公式时,介绍欧拉传奇的一生,欧拉解决该问题时的奇思妙想,特别是其双目失明后的贡献,用数学大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讲解析几何时介绍“笛卡尔和费马”两位数学家在创立这门学科过程中的主要贡献,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解析几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家的成长经历,感受数学名人的执着信念,汲取宝贵的数学精神;在讲到相关内容时,介绍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杨乐、陈省身、丘成桐等中国近现代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和数学成就,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家艰辛劳动的同时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例解数学问题

作为工具学科的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某个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才能使数学知识的运用得到升华,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列举其在贷款购房中的应用;从“条形码”、“指纹”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抽象的映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映射,钥匙对应锁、学号对应学生等;在讲概率时,列举其在彩票方面的应用等;在讲“指数函数”时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家是怎样利用合金的比例来测量青铜器的年代;在讲“双曲线方程”时,可结合工业生产中的双曲线型冷却塔、北京市修建的双曲线型通道和法国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让学生体验双曲线方程的应用价值;另外,分期付款问题、数学成绩与近视眼镜片度数的关系、银行存款与购买保险哪个收益更高、住房按揭、股市走势图、价格分析表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四、结合其他学科,共享文化精华

科技发展迎来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实现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最大限度地达到文化共享、可以通过以人物为线索、以数学题材为线索、以史料书籍为线索、以数学符号为线索、以现实生活为线索等多种途径挖掘数学文化资源;可以将封闭的教材内容开放化,把封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分解成若干“小板块”,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将书本知识拓宽到书外,与其他文化知识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当老师讲些“活数学”或者把数学与哲学、美学、经济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相联系时,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例如,讲“统计”时,可结合遗传学和法庭依据DNA、指纹印或性格分析等;讲解三角函数内容时,可以介绍三角学的起源与发展,说明对航海、历法推算以及天文观测等实践活动的作用;讲反证法时,向学生详细讲述伽利略是如何更正延续了18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运动的错误断言;在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时,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讲三视图的概念时,可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联系;在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时,可与成语相联系(“守株待兔、滴水成冰、飞来横祸”是随机事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黑白分明、瓮中捉鳖”是必然事件,“水中捞月、海枯石烂、画饼充饥”是不可能事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五、结合课外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数学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课堂时间进行数学文化教学是不足够的,课外活动也要凸显数学文化、要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网络、报刊等各种渠道了解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以某种形式拓展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可以通过举办数学文化知识竞赛,推荐与数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再通过撰写读后感、数学作文并组织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使数学文化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书籍类有美国数学家西奥妮帕帕斯写的《数学的奇妙》,陈诗谷、葛孟曾著的《数学大师启示录》,李心灿等著的《当代数学精英(菲尔兹奖得主及其建树与见解)》,张景中院士著的《数学家的眼光》《新概念几何》《漫话数学》《数学与哲学》等这些作品通俗易懂,都是传播数学文化,教学展现数学魅力的好书、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就某块内容或专题提供一些参考文献或选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课外读物、因特网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事迹,了解他们的成才过程、对数学的贡献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将收集到的故事编印后分发给学生交流,体会数学文化、例如就“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这一专题,由“直观———验证———猜想———证明———应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追随着大数学家欧拉的足迹进行探索研究,不仅能掌握关于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欧拉传奇的一生,还可以体会发现的艰辛,学习治学的态度,掌握研究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增长了数学文化知识,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让数学充满智慧与生命、

六、结合教学评价,纳入数学考试

虽然高中数学教材已经进一步改进,更大程度上体现数学文化内容,实验教材在每一章节或模块的始尾都有数学文化方面的介绍,但还都是阅读材料,教师认为学生能看明白,而学生认为考试不考,在教学中,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师生对此部分内容都未给予足够重视、平时注重的是对掌握知识、技能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呈现重数学知识,轻文化素养;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要让师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应该以评价的方式促进高中数学文化的教学,可以把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根植于高考的试题之中,常规的考试中适当涉及常识性的数学文化内容、这样,高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就会自觉地将数学文化的内容尽可能与高中各模块的内容相结合,逐步地、系统地进行数学文化的传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递,还要重视数学文化内涵的传播,要树立数学文化观: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两个功能即科学技术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不同,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形式应更为多样化和灵活化,这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其次,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再次,提升数学文化品位,在整合资源和优化课堂与活动方面下功夫、教师要善于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合适而巧妙地渗透和传播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熏陶,让学生不但是一个科学人,还是一个文化人,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自主学习,也就是自愿的、主动的去学习(无论是兴趣所致还是愿望、目标所致)。要做到自主学习,要做好以下几点:1、没有兴趣怎么办?人们总说培养兴趣,但是培养兴趣往往是最难的,但是兴趣是在做的过程中被激发的,而不是想出来的。比如学习中,因为解出了难题,获得的激动、成就感;或者读书中,精彩的情节打动、吸引了你,实用的内容帮到了你......这些往往都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所以,不要想着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而是去尝试,在这个做的过程中,兴趣往往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2、长时间的坚持,需要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计划包括4个方面:①要建立目标意识。确立一个目标,特别是具体的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②合理分配每天(每周或者某个时间段)的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推迟完成原定计划。③合理规划每天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任务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④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行事:学习时间表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3、寻找恰当的方法,使得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学习中因为学习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的例子屡见不鲜。对于大部分来说,学习中如果频频受挫、或者付出很多收获很小,学习的热情和意愿也就会被消磨殆尽。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找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蛮干。拿阅读来说,如果你的阅读速度慢、理解率低下,而你需要读的书太多,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你还是按部就班的就读,最后要么没读出什么效果,要么连阅读的心情都丧失了。这个时候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阅读效率,然后行动。阅读效率问题曾经也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我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学习快速阅读(用的是: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有需要的可以参考),掌握一定程度的快速阅读能力,因为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好其它事情。4、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长期坚持学习也很重要。因为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可以让你更好的静下心来学习,同时也能增加学习的动力。比如: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起来;或者图书馆、自学室的学习效率高于宿舍等。5、懒惰不可避免,要学会自我检查和反省。时常检视自己,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改正。

学校:江西省修水县水源乡尖岭小学 教师姓名:蔡茂兴【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语文能力的方面介绍了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做、做什么、通过何种方法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及能力的提高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重点阐述了作为21世纪的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哪几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转变角色 创设情境 指导教学 自1992年新课程改的推进,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登上语文教学的舞台。但由于经验不足和新课程理念的不足,许多老师表面上积极地实施自主学习,但效果欠佳,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和担忧的现象,问题一:有的老师把自主学习等同于学生自学,过分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对于一篇课文,放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表面上课堂上气氛热闹非凡,但实际上,效果不太好,没有创设一个学生乐学的自主学习情景,那么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以何种角色对学习进行引导?问题二:有些老师衷于合作讨论,缺乏适时的引导,导致对于课文的正确理解,那么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用何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问题三:有些老师虽然开始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但是没有引入到复习旧知识和实践里去,仅局限于某些部分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 《小学教育学》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此可见,教师不再是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伙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以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小学生尤其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学生语文知识缺乏、人生阅历较浅、注意力较差、鉴赏能力低以及个体的差异性,离开了教师的引导,根本不能有效的学习。正如我国著名学者肖飞所说;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潜在的自学行为,有待于教师的开发、引导。那么什么时候教师应适时引导呢? (1)在缺乏必要的语文知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文内容时 小学一年级到到三年级是属于低年级阶段,学生阅历低,语文知识缺乏,难以对课文中的知识理解深刻,此时,就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是我在城区小学亲身经历的,说的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棉花姑娘》,当讲到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像七颗小星星,所以大家都叫我七心瓢虫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你还请别人帮忙吧!这时,教师要停一下,让学生多读几遍,领悟一下作者写到这里时的情感,以及提醒一下学生要注意轻声的读法,而不是一句带过。这时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要注意读音正确和引用比喻的写作技巧。 (2)在文本内涵理解不深或多远解读出现偏差时 大家都知道,语文问题广泛,答案也是各种各样。所以,教师要对语文问题要有适时的引导。有位老师是这样叫《穷人》中的一小节的。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浪,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地上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拥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对于文章就有学生就这样疑问,文章中说渔家的小屋子里只有一个没有熄的炉子,外面寒风呼啸,里面听的清清楚楚,说明屋子是漏风的,那家里怎么还可能是温暖的呢?说明文章用词不怎么严谨,这时教师应站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正当的反思,这里教师就要说明屋子里面温暖是因为相对于外面寒风呼啸而言的,说明了文章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 (3)在品读关键词的时候 二、创设情景,变苦学为乐学 (1)用生动的的讲述创设情景 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表演技巧,同时要一定的演讲水平。我在实习期间就见到过教师关于生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式。教师请学生上讲台引用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表现文章的语言美感,教师分别请5个学生上讲台扮演《棉花姑娘》里的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和棉花姑娘的角色进行对话,把它们各自的捕捉的害虫对象分类,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捉叶子里的害虫。表现出文章中的语言魅力。 (2)用问题创设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同时还应围绕教学目标例如:教《跳绳》时展示主题图后,我请8个同学上台,问:苹果和桔子,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桔子的站在右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由几和几组成,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于是我就先出示足球、魔方、牙膏盒等这些熟悉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形体牲征,再对这些东西进行比较分类,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从直观上掌握了解它们的特征。继尔又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这些物体出现在哪里。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背景出发,得到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悟数学,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同时在发现学习方式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3)多媒体创设情景 多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新颖、形声结合、试听并举的特殊功能,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之中.特别为情景教学奠定了基础.它在创设生活情景;直观情景;故事情景;实验情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媒体在此方面的广泛应用,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语;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知小疑则小进。知大疑则大进。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增疑设障。让学生处于疑和惑的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展开,在疑惑中进行。创设问题情景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导,也就是说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以使引起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历史、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兴趣。问题情景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设疑问难,根据线索质疑解难,调动学生,析小疑释大疑,使学生在多角度、多方位质疑释疑中对情景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梳理、整合,从而完成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在学会解决问题,从中不断地建构自身新的认识机构,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指导学法,变死学为活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单是讲授知识者,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重要的,我们要不断的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技法,更要在新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调整和改进具体的教学策略,真正使学生能参与合作、主动探究,获得全面的发展。 方法一,使同学之间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对文化程度,更要求对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即人脉的考验,要知道个人的能力的有限的,只有和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方法二,是同学之间养成创新的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对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和延伸。 方法三,形成探究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拥有一颗求知的探究精神,学生才能为以后的创新带质的变化。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价值引导并不矛盾,两者是辨证统一的。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变教学为导学,在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内涵时,对文本内涵理解不深或多元解度出现偏差时,品味关键语句时,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教师还应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还要指导学法,让学生变死学为活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自主学习,绝对还是相对![J].中学语文教学 孙绍振 [2]《普通教育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现代教育教研》张春芳 [4]《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浅探》:浙江省宁波市范桂馥小学 张娴

这种情况只能让学生去多读一些文献,然后再给他们做一些特殊的讲解。

学生学习自信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自信心是学生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成人、成才、成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却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不同程度存在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因而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前提 1、转变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重建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新的课改理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观念,知识是教育行为的载体,而不是目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不是知识的单一传授和堆积,它所谋求的应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人的灵魂的升华,是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学业进步,促进学生的人格、意志、抱负,学生的兴趣、情感等的全面发展。2、明确认识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巨大的潜能性,充分认识到提高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促进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意义。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是最优秀的教师,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教育教学的奇迹;每位学生都是好的,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位学生都有走向成功的潜能,每位学生都可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成功的愿望,使之产生强烈的自信,从而实现其潜能的开发,就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首要条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也起了决定作用。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情感,蹲下来和学生交流,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 信任学生,师生之间真正建立一种融洽、自然、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也一定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每个学生,即使是后进生,也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不是学生没有优点,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及时地给学生鼓励,使学生具有进取的信心和决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帮助那些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均作为真实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积极对话,敞开心扉,相互启发,相互接纳,学生一定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以充分地发挥。2、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始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在课堂。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是“一团待燃的火”,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在课堂活动中,如何使学生充满自信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努力实践和体验,从体验中获得成功感受,形成“成功—乐学—成功”的良性循环。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书本半遮面”到“满堂创意挡不住,高高把手举起来”。教师做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心理与精神的支持,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课堂活动提高能力、体验成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情感。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激励的语言一定会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就会变得自信,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动脑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上的巨大潜能,在愉悦中发展。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达到有机融合。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切实注意安排好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创造性的编排教程,调整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递进。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能力水平上体验到学业成功的快乐,并且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从外部转到内部,提高其自信,促其学业进步和成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组织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发展与创造潜能,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认识世界,发展综合素质。(1)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单向的授课方式,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够弄明白的教师不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可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学会自己学习,在尝试中去认识自己的学习的潜能,由学习的成功产生对学习的胜任感,形成我能学好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多采取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式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加强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3)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重在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多方面开展质疑问难,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展示个性,组织合作探讨,重视交流分享等。另外,可以加强课内课外结合,以教材为突破口,并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在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式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探究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4、实行积极地鼓励性评价实行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教育教学 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的和主要的途径 。对学生的评价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应当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应该促进学生主动发现自己,主动发展自己。如果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形成“内能”,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并且只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才能正确认识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获取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的而又积极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去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内驱力,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不足,悦纳自己。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在教学中可尝试:(1)赏识和赞美学生“人类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外界的认可与尊重”。“赞美如阳光”。适度的赞美与鼓励将会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样,在人们心中萦绕不去。喝彩能填满一个人的心灵,激发无比的热情。教师要注重赏识学生、赞美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心理、情感的满足,从而满怀信心地去面对学习,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学生只要进步了就是成功,和自己的过去比,今天更比昨天强。平日注意找学生的闪光点,只要进步了就大力表扬。人没有智能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类型的差异。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发现人才的眼睛。人是需要不断鼓励的,更何况是学生。种下信任的种子,就会长出甜蜜的瓜。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热烈而积极的期望,他们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激励起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对学习的乐趣。(2)激励学生,开发学生潜能。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性、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农民为了不让黄鳝因时间太长而死亡,于是便往其中放进几条小泥鳅,让黄鳝全都处于一种激烈的竞争环境,结果大多数鳝儿反而活得更好。这种激励竞争的方式有利于鼓起学生竭尽全力去追求成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张扬自己的个性,使课堂上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让课堂活动充满人性的光辉。“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因激励而迸发出的热情是具大的。(3)形成性评价代替分数,实行没有分数的反馈,课堂提问或检测时,教师可根据学生问题回答或测试的情况,不给严格的分数,而是适当作一些鼓励或指导性评语,启发性给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让学生自己找出错因,做出正确答案。(4)期待加鼓励的方法。教师可采取作业中的关心鼓励性评语,既肯定学生已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使学生乐于接受,又感觉到教师的特别关爱,从而激励学生进步。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还要经常性的为困难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念,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外,对困难学生教师还可以经常采用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起点,帮助学生充分发现自我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对学习上的困难合理归因,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5)采取等级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模糊性评价,淡化分数的作用,消除分数的过度竞争给学生带来的身心伤害。另外,学生的个性中有许多方面是无法实施量化的,过分的在评价技术上追求精确,只能使评价偏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6)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打发展分的评价方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其发展,鼓励其发展,帮助学生认识到失败是难免的,树立继续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信念。(7)综合评价学生。即学生的成绩可由学习态度、平时成绩、特长考查或竞赛成绩、期中期末成绩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扩大学生评价的范围,如:研究性学习的成绩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评价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此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总之,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离不开考试,各种形式的评价都离不开考试。考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是作为鼓励和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手段,重在发掘潜能、认识自我。考试不应成为学生的畏途,而应当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收获自信的教育行为。(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重要条件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报有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目标,就会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甚至会非打即骂,拳脚相加,使孩子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随之产生自卑、怯懦、说谎等现象。有相当部分学生害怕学校开家长会,开完家长会害怕回家。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和肯定,平时虚报成绩,考试时则投机取巧,有的涂改试卷或成绩。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感到恐惧、焦虑,失败非但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反而使他们失去自信和意志,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自暴自弃。这些现象决非个别,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显然是十分有害的。这就向学校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学校的家长会应该怎样开。学校必须帮助学生家长认识到:学生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挖掘潜能,发展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只要学生有进步,有发展,就值得肯定,就应受到表扬和鼓励。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横向比较是不科学的,这种比较只会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连最宝贵的自信心都会丧失殆尽。班主任在家长会上也应当多表扬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给学生以自信,给家长以鼓舞,从而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下不断地走向成功。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任务,在21世纪中,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正确引导好学生,让学生时刻保持自信心,使学生能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

自信心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论文,欢迎阅读。

内容摘要: 文章分三部分: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及培养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层层深入论述问题。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所以,教师应有计划地、有目的地、科学地对幼儿的自信心加以培养。同时,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幼儿自信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真正工作中因人而异的加以培养,争取使每个幼儿都能出色地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成为生活的强者,满怀信心的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幼儿 自信心 培养方法 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它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在这些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自信会使人性格开朗,使人积极地对待生活、勇敢地战胜困难。

一、自信的含义及幼儿自信的表现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的心理倾向;是自己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将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调动人的潜能,信心能调整人的各种功能,这种调动和调整相互促进,一个人就会因此而受益无穷。

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很多不足,如果他们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就会产生挫败感,就会对社会化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如果教师能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及时对幼儿进行称赞与鼓励,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这样,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去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当幼儿对某一方面产生自信后,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从而促进其其它方面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幼儿具有坚强的意志、美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性格,为造就合格人才奠定基础,教师就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受不同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自信心水平也明显不同。有的幼儿有一股韧劲,不怕困难,做什么事都很专心认真,有点磕碰忍着不哭,干什么事都愿意亲自试一试。可以说,这类幼儿的心理发展是高的,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是,有的幼儿胆小怕事,遇见生人就往后躲,做什么事都不敢试一试,老师稍一批评就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很强,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中应积极影响,因人而异的激发,引导幼儿的内在动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拥有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自信”这个词每个人都认识,可是不一定都能作到,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将永远和成功无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自信心强的人,能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并能想方设法获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会退却,成为生活中的弱者。可见,自信心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社会的挑战。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要依据心理知识才能进行,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所以,关于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也应从心理方面去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与幼儿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因素。因为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而幼儿期是自信心萌芽、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效果。关于自信心的培养也是这样。当教师进行培养时,教育效果不会很快出现,但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处处不如人的自卑者,怎能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所成就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幼儿幼年时就在其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可用之才,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与方法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需要教师很大的耐心,因为现在的幼儿多系独生子女,他们倍受家人的关爱。成人过多的包办代替或其它一些原因,必然使幼儿错失一些尝试的机会,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因而使幼儿丧失自己努力尝试,面临、解决困难与挫折的能力与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便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有:

第一、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成人对幼儿的评价、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切不可随意说。要知道,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是最权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那些敏感的幼儿,一句“你真笨”可能铸成他终生的自卑。教师的评价应针对事情本身,而不应指向幼儿的人格。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差,他们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成人认为他行,幼儿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样才能在教育幼儿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幼儿,从而使幼儿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幼儿进行活动中,教师应常说:“你能行”、“你会成功的”,幼儿从教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动力,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使自己的信心得到增强,产生愉悦感,从而怀着更大的信心去应试下一次。对于那些有能力却缺乏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哪怕是一小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慢慢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切不可随意地批评幼儿,否定幼儿,以训斥甚至挖苦的态度对待幼儿,因为这样会使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他们会认为自己很笨,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第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是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人们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但是,幼儿由于遗传和家庭的因素,在体质、能力、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对成功的体验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幼儿的水平,使每个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都能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以增强自信。比如,在进行拼图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水平分组。对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拼常见的动物,对能力中等的幼儿让他们拼交通工具,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拼家具或风景画。让各水平阶段幼儿都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地方,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从而逐渐增强自信。再比如,在发展幼儿走、跑、跳、跨等基本动作的体育活动中,可把活动要求分不同层次,能力强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稀的“小石子”路或较宽的“小沟”;能力差些的幼儿可走、跨、跳间隔较密的“小石子”路或较窄的“小沟”。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锻炼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与鼓励,让每个幼儿都有所进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根据活动内容难度和幼儿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分组的形式,便于幼儿获得成功,产生自信。幼儿有了自信,就会主动去参与活动,参与过程中又可增强自信,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参与感,两者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多给鼓励,放手培养

成人积极的态度对幼儿影响很大,“喜欢称赞”是幼儿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因此,无论幼儿做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与鼓励,使他们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幼儿做了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多说些:“这次没做好,下次再试试,一定会做好的”之类的话。不要看到失败与不足就一味批评,学会先鼓励再指出缺憾。可以这样说:“挺好,不错,你看要是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用这种征求意见的口吻,使幼儿不至产生挫败感与厌烦心理,而是积极主动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在活动中应多处于指导者的身份,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教师要做的.只是观察、适时指导、鼓励与赞扬。

第四、认识自我,学会评价

幼儿不善于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进行简单的“复制”。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切忌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和能力,正确使用评价语。如,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时,不应只表扬幼儿作对了几道题,复述了几个故事,学会了几支歌,而是要多表扬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法,给幼儿真正的自信。引导幼儿学会辨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与互帮互学。如,可在班中开展“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引导幼儿讲出小伙伴的长处,使其了解互相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在班中开展“展示台”活动,让幼儿进行特长展示,以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以发现他人的长处,树立榜样。促进幼儿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成为自信、乐观的孩子。

第五、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如果教师多给幼儿一份爱护与关心,就会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无论是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间充满融融的爱意。常听到,幼儿园中幼儿叫老师“妈妈”,这就证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良好、和谐的。此外,教师在爱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能力差异,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能力差的幼儿,以及那些调皮的幼儿,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实际上是存在自卑感。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的观察和指导,一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帮助其树立信心。幼儿一步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能否和周围环境形成良好关系,可以改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并关系到他们能否带着健康的心态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指责,强硬的指令,俯视的目光对待幼儿,要用爱去教育他们。

第六、抓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应将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尽可能多地给幼儿选择决定的机会与权利。比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征求一下幼儿的意见。“我们这样做,好吗?”或“我们该怎样做才好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颇具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其次,在幼儿实践的过程中,多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自由地探索,不过多地限制和指责。因为每个幼儿的心灵都像一把锁,只要有适合的钥匙,总能叩开幼儿的心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守侯着幼儿,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指导一下,然后便重做回一个“旁观者”,学会自己让自己“下岗”。

最后,幼儿需要自信心,以便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如果幼儿在实践中总是挫折不断或常常失败,就很难把自己与成功联系在一起,自信也会因此减弱。如,实习中的一次美术活动,大部分幼儿已画完后,仍有一些幼儿未完成他们的作品。其中,有的是因为认真而速度较慢,有的是由于没有信心,胆小不敢下笔。于是我便给那些速度慢的幼儿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从绘画中寻找乐趣与信心。对于那些不敢下笔的幼儿,我便在一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进行绘画。因为他们本身对绘画就有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只有一步步鼓励与耐心指导,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持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兴趣,幼儿便会乐于从事这一活动,于是教师便可从技巧方面进行指导,逐渐帮其树立起信心。

第七、家园配合,争取最佳效果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努力给幼儿创造锻炼机会,但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都不敢放手,这样,就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也就是说,幼儿园中的教育成果,需要在家庭中加以巩固,以增强教育效果。因此,为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可在板报中设立“家教园地”,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取得家长思想上的认同及行为上的一致。此外,还可通过与家长座谈,了解幼儿的自信原始水平,然后针对总体发展水平及各个幼儿特点制定出培养计划,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共同研究出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办法。此外,还要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幼儿与家长的关系等情况,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而且,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人生是一次远征、人生是一次攀登。支撑着一个人远征和攀登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必胜的信心。只要幼儿充满上进心,再加上教师时时用爱进行鼓励,信心不坚定的会坚定,信心丧失的会恢复。信心是能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务必在孩子幼年时就使他们充满信心,为幼儿的成才开辟力量的源泉,使幼儿出色的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信心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家长的溺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受挫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付升学,多数成绩不好的孩子经常受到的是冷落、批评,在学习上信心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学生见识少胆小怕事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们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方面,表现出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学习上缺少自信、害怕困难。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1.重视教学 中的情感因素,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 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学生的本位观,遵循民主的教学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尝到成功的滋味,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学生就对这位老师的课很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老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聪明?”“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 能把老师问倒了……,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牵挂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 《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固执地透过唯一一片滤色镜去观察智慧的彩虹,那么,许多头脑将会被认为缺乏光彩”[2],美国著名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色。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是谁在哪一方面更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善于抓住这样的时机,不轻易放弃这样的机会,用心去关注学生,牵挂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帮助所有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这对培养孩子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给孩子说理由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身体,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给孩子说理由的空间。一天下课,有学生跑到我跟前说:我班的王芋池把班上扎拖帕用的竹竿整断了。我当时挺生气的,要知道那是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准备好的。我气冲冲地来到王芋池跟前,准备给他一顿训斥,当看到孩子那双委屈的眼睛时,我压住了内心的怒火,平静地说:“说说理由。”原来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时,为了帮助这些山区孩子能体会到从“外洞到内洞的孔隙的小、窄、险”,我因陋就简,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两张课桌合并在一起,当作孔隙,用小黑板当小船,叫两个同学睡在“小船”上,再叫两个同学当工人从“外”往“内”拉。我班的王芋池看到“工人”在拉“小船”时很吃力,他想到了平时在自家玩时,爸爸给他做的“滚珠车”,他想:如果在小黑板下面放两根竹竿,这样拉起来可能比较省力,于是下课以后,他就将班上用来扎拖帕的竹竿弄断,准备把竹竿当作“车轮子”来试试,哪知还没成功就让同学给告了密。听了王芋池的话,我心里的怒气被他智慧的火花驱走得无影无踪,心中的惊喜与自豪油然而生。我鼓励王芋池按他自己的想法在班上进行试验,事实证明王芋池的办法是对的。年仅九岁的孩子能根据平常的生活经验想到如此奇妙的办法,我心里不禁一震,庆幸自己在关键的时候没有训斥孩子,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冷静处理,我留给了孩子辩驳的机会,使他能说出自己的理由,让他们奇异的思维得以闪光。 2.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意志。 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感到难学或自认学习不好,在心理上也是一种负担,在这种心态下学习注定是学不好的,所以要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树立坚定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如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问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说“再想想,再看看,你能行!”的鼓励话,作业批改上多写“有进步”“相信你能学会”的批语。发现学生做错题时,先不在作业上打“×”,先打上“------”,学生改对后再打“√”,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燃起他们自信的火种,激起他们前进的热情。 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自已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培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来激发,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疑激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分歧,这时我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学习时有学生提出:“当时敌人投掷的燃烧弹炸开时有浓烟,邱少云为何不趁此机会打个滚熄灭自己身上的烈火呢?”通过质疑,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投石击浪,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教学《鸟的天堂》最后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但学生读时,一眼晃过,似无所疑。这时我启发学生质疑:文中两个“鸟的天堂”是同一个意思吗?为什么一个“鸟的天堂”打了引号,一个没有打引号呢?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 以趣乐学。 对新知产生兴趣仅是迈出了一个小步,如何在求知过程中保持旺盛的兴趣,需教师深钻教材挖掘内在的“趣”。平常在学生的习作中,我常发现学生混用“辨、辩、瓣”。于是我很有创意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谜语。谜语内容分别是:辨:“辛辛两个插树丫,插上点撇分开它。”(分开含有分清之意。)辩:“辛辛两旁在说话,站在两边争论它。”(争辩的“辩”与说话有关,所以中间是言字旁。)瓣:“辛辛两个种西瓜,种了西瓜先开花”。(瓣字既指话的片,也含有瓜瓣的意思)。通过这样两头不变“辛辛”只有中间部分的变化,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三个字的区别所在,这一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以趣乐学的过程。这样的练习定能减少学生错别字的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推到主体的位置上,又获得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 结束延趣。 一首好诗,一篇好的小说如一枚青橄榄让读者回味,同样一节好课也会让学生回味无穷。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设计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索,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因课的结束而中断,兴趣会引他们进入一个求知的氛围,如《凡卡》一课的教学,在结束全文时,大家都意犹未尽,我抓住孩子们都十分关注凡卡的命运这一契机,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说一说、写一写凡卡最终的命运如何?这样课堂的延续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教师和学生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让我们积极地投身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心全意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努力跟学生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一定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参考文献: 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它能把阻力化为动力,将被动变成主动,勇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因此,如何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到达成功的彼岸,是每一位教师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留心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时时处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信心。 一、鼓励为主,唤起自信心 无论哪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作为语文教师,我关注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时机,尽可能地表扬每个学生,以简洁、中肯的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班上有位姓周的男生,朗读水平较差。一次,我请他读《白杨》第五自然段。结果,短短十几字的一个长句,他反复读了好几遍,都没有读准确。我看他很紧张,也很尴尬,就摸摸他的脑袋,鼓励他说:“还可以嘛,老师觉得你比以前读得好多了,声音也挺响亮。课外你再多练练,下节课还请你来读,能行吗?”他激动地点点头。到了下一堂课上,我又请他读,果然他读得十分正确流利,我再一次表扬了他,后来,这位男生的读书劲头更大了,朗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二、设立目标,产生自信心 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注意适应因材施教的需要。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因人而异,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达到既定目标,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 一次口语交际课《我的读书生活》,我给班上同学分配了不同的任务:要求平时能说会道、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一些学生不但要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还要结合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而对一些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说话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能说清书名、作者、把书中摘抄的精彩语句读给大家听就行了。当学生达到了我的预设目标时,我就加以肯定。一堂课由于对大家的要求不同,学生们都较轻松地完成了任务,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 三、认识自我,发展自信心 小学生的自信心往往是在通过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产生的,以人之长比己之短,会越比越泄气,反之,则会造成骄傲、自负的缺点。在语文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会辨证地分析比较,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长处发扬光大,短处设法弥补,这才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正确态度,才有利于自信心的健康发展。 一次习作课写《我的同学》,我请同学们互相说说所写对象的特点,发现大家对班上几个成绩较差的“调皮鬼”尽挑毛病,我就引导说:“相信这些同学听了大家的意见,会改正缺点的,不过你们不要太挑剔了,也夸夸人家好的地方嘛!同学们又纷纷给他们找优点。原先被批评得低头不语的几位同学,这回也挺直了腰杆。习作完成后,我又补充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写一篇小练笔《夸夸我自己》,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 四、创设环境,激励自信心 自信心是自我意识长期发展的结果,它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密切相联,在小学阶段,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是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态度来确定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文本,更多地创设一个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的环境,对学生的表现不说泄气话,更不说讽刺挖苦的话。 比如在朗读课文中,我最常运用的方法就是开展朗读比赛,如个人赛、小组赛、师生赛等,要求学生都来做“评委”,为别人的朗读情况打分、评议,除了指出他朗读中的错误外,更要找找他朗读中值得别人借鉴的优点。课堂上同学们的肯定态度,更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也要求家长对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不要一昧地高要求,比分数,而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 五、创造机会,增强自信心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我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才能,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巨大动力。比如:让写字有进步的学生上黑板范写生字,把他的作业本拿出来展览;每一次习作后,挑选优秀的学生习作推荐到学校“笋芽儿文学社”,有进步的作品在班上范读,甚至贴进“学习园地”;让朗读得好的同学起来做“小老师”,给大家范读、领读等。让学生用行动把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展现在别人面前,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摆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关于学习论文的参考文献

1、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2、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1、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2、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3、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4、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属于议论文,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一

[1]杜威着,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商务印书馆.1958 年,P46

[2]阮忠英.初中几何教学策略浅谈[J].理科爱好者,2009(2)

[3]胡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几何教学[J].信息技术与应用,2008(4).

[4]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 .教育新论,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85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184

[7]尚晓青.DGS 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8]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P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左晓明等.基于 GeoGebra 的数学教学全过程优化研究[J],2010,P101

[1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02

[1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二

[1]王汉澜.教育评价学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2]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 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4]虞应连.采用复合评分法 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1(1).

[5](美) Carol Ann Tomlinson,刘颂译.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6]茹建文.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2).

[7]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顾泠沅等.寻找中间地带--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9]马艳云.评价应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J].人民教育,2005(17).

[10]陈小菊.给自己一个支点超越自己-“个体内差异评价策略”探微[J].福建教育,2005(7).

[11](美)Diane Heacox ,杨希洁译.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2]陈泳超.差异评价“ 实施因材施教”[J].福建教育,2001(7、8).

[13]安艳.差异性学生评价研究--以济南市三所初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14]王俭.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哲学考察[J].教师教育研究,2008(3).

自主学习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我们也写过,是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书写格式及应包含的内容论文应为在左侧装证的书本形式,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论文一律使用16开的60克白纸,标题统一用小三号黑体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也应按以下顺序编写):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同时在题目下方应注明课题组组长,组员的姓名及指导教师的姓名。2、内容提要:不超过300字的内容提要,应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并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3、序言(或引言或绪论):内容为本课题的国内(外)现状或背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4、正文:论文的主体。正文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的主体部分,在研究报告中占绝大部分篇幅。要求详细阐述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过程,说明产生结果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一些不容易了解的地方要给予明确的解释。正文主要包括方法、结果和讨论三部分。 ⒋⒈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课题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②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及研究的时间安排。③各变量间的关系分析。④研究的操作设计与研究成效的比较方式。这部分内容与方案设计中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基本相同,其实就是将设计方案在研究实施中的调整说明。 ⒋⒉结果 结果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或调查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另一个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列举以原始资料为整理所得的统计图表等数量资料和经过归纳的定性资料。②用逻辑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手段得出结果或结论。③简要说明结果或结论与研究假说的联系。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三点:一是选取数据和现象描述要实事求是。数据或取样要准确、具有代表性,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决不能按主观意愿任意舍取数据或更改素材,更不能造假。二是图表要少而精,简捷明了。借助图表可以明确、简捷、形象地表示出主要结果,故图表要精心设计、使人一目了然,但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3--4个。三是结果或结论要科学严谨。分析问题要遵循认识论规律,所得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写结论时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内容要具体,不能使用“也许” 、“可能” 、“大概” 、“前茅” 等模棱两可的用语,更不能夸大其作用,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等。 ⒋⒊讨论 讨论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主观认识与分析,其作用在于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并对研究结果不完善之处作补充说明,对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探讨,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注释:对论文中某些名词,推论或其它问题加以说明。6、参考文献: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7、导师评语。范文: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性论文 按照自主学习理论之父霍勒克的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就是“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讲,自主学习可以使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外语能力,直至掌握这门外语。大学生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利用的课外资源也比较丰富;他们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也更加明确,所以他们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而大学英语又是一门重要课程,大学生不仅面临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还要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英语能力日益增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英语自主学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做起。1 培养自知,树立自信自知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愿望、目的、观念、风格等的认识。研究者本森和沃勒提出,“一项学习活动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该学习活动的态度,自我感觉,学习欲望为条件的”。所以,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观,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主动的态度,学习者才有可能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产生独立的想法,并利用各种学习机会,而不是仅仅对老师的教学刺激做出反应。此外,强烈而积极的动机是对外语产生兴趣、进而要努力学会这门语言的重要条件,动机能在困难的时候使学习者产生坚韧不拔的信念,而坚持常常能克服能力和环境所带来的局限, 所以, 动机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要让他们相信自身的努力对学英语至关重要,而自己有决心付出努力;不论自己的英语基础是好是坏, 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自尊和自信可以产生责任感和独立感,促使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和后果。自尊和自信也是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认知上的,明白自己的认知特点是理性还是感性,场依赖型还是场独立型,视觉型还是听觉型等,学生就不会盲从和模仿别人,而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用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 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起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调控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因此,目标被看成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构成成分。但徐锦芬等人的研究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他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复习课文等之外,并无学习英语的计划,即使有,时间的安排也相当随意,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担当起帮助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水平、个人兴趣、专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学习目标。告诉他们不要制定诸如“我要尽量争取过四级”这样模糊的目标, 要制定多项小的、具体的短期目标,因为近期目标的实现能够使学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长,对他们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而一个目标的成功实现往往会促进新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学生不是自觉地利用自习时间或业余时间安排学习活动,有70% 被调查的学生自称对这些时间抓得不紧,其他类似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习时间的自我安排和管理上不尽如人意。毫无疑问,在使用有效策略的情况下,要获得较高的英语能力,就得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建议让学生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段,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认为教会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也是自主学习教学中需要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教学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与学生讨论时间的运用;让学生在某个时间段内记录下自己的时间运用,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制定个人时间表,确定可以自主使用的时间;让学生估计完成自主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并相应地填入时间表;本段结束后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3 学习并运用学习策略目标制定出来之后, 就要付诸实践, 采用适合自己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说:“如何学和学什么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习者所采取的总体方法将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结果”。那么,我们的学生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呢?徐锦芬等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而根据王静等对自主学习的调查,无论对于英语学习的总策略,还是对于各单项技能如词汇学习、阅读学习等的策略使用,受试学生绝大多数在“有时使用”的范畴以下,表明我们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这种情况与我国英语教学一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有关,所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策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著名的策略研究者科恩的观点,“提高学习者策略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把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作为外语课程的一部分传授给学生”,“明确地教给他们如何应用语言学习和使用策略”,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外语。研究者查莫特和卢宾提出了策略培训的做法: 发现并讨论学习者已经使用的策略;呈现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释为什么、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用真实的任务练习策略使用、验证其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进行自我诊断;让他们对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习得的策略进行比较、试验; 让他们自己决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给他们机会尝试将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学习情景。这些对学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大有益处。策略渗透最好在英语课堂上长期进行,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随时给学生介绍相关策略,并指导和监督他们使用,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需要注意的是, 策略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有自觉的意识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 而不是以传授具体的策略为重点, 因为它们可能难以穷尽。4 适时反思、评价和调节我们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我反思、评价这一环节,他们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走, 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检查,而从未把自己当作自己学习的观察者,监督者, 评判者和操纵者,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培养这种能力。反思首先涉及自我判断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自我评价指对学习结果是否与预期的目标一致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归因分析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有限还是因为努力不够造成的,等等。评价可从学习的质量、数量、速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者们大都认为学生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会受益很多,比如写学习日记,阶段总结,自我报告等,教师只需帮助他们弄清楚用哪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亦即个体主动选择、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的过程,对英语学习而言,指“学习者不停地根据系统内外因素的变化来调整观念和方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协调状态,使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全部发挥出来”。语言学习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学习策略也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调控”是策略系统良好运作,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在学生不能做到适时、自觉进行策略调整时,教师可加以提醒、点拨,或亲自进行调控,随后逐渐放手,只对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监督, 作出鼓励性、形成性评价即可。5 结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非教学环境中自主地学习其职业和生活所需要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的自主能力培养很重要,应从激发学生自知、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策略培训、发展元认知调控等几个基本步骤逐步、全面地发展。

论文格式题目作者【摘要】: 用简短的语言(小于等于300字)来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结论。【前言】: 就是阐述一下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你要研究的问题(最好是以案例的形式将问题呈现出来,以及你的研究的意义。【研究经过】:一、 详述研究的方向和想要达到的目的。二、 活动安排(包括每一阶段时间安排以及每一阶段的研究方法(包括每一种研究方法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三、 人员分工四、 获取资料的方式【研究内容】:一、 【收集案例】:如果研究对象不属于同一类的话,就要用图表的形式将研究对象比例情况展示出来二、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研究现状的背景下,问题依然存在的具体原因、深层次原因)三、 【问卷调查】如果有问卷调查的在此可加入调查的问题以及调查结果。四、 【研究结果】总结研究的结果,可以用图表形式【结论】: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结论。参考文献:注明资料的出处1 网络资料,注明:文章名,作者,网站名称2 书籍资料:注明: 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页数。3 报刊资料,注明,文章名,作者,报刊名字,期

这种情况只能让学生去多读一些文献,然后再给他们做一些特殊的讲解。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一)、 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独立自学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笔者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笔者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

一、要搞好自主学习需调动好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可能是从书本里、从网络中、从媒体里积累起来的。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从课堂教学中得来的。这种积累也许并不轻松,需要的是汗水,是毅力,是虔诚之心,是有了理想而为之实现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探索。这些已有的知识是学习下一步知识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知识有可能出现断层,前边的知识和后边的知识建立不起联系。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下一步知识的时候才能顺畅。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分析此知识与彼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本身不一定非让学生明白,只是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所说的概念的内涵就是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回答的是是什么,而外延就是此事物都包含什么。例如,“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就是“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而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等都外延),以此形成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自己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方案,需要学生认真思索哪种方案,哪种解决办法更能说明问题。有了这样的过程,有了自主学习后的收获,学生可能对自主学习更加接受和认可,对用依靠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充满期待,同时自信心也会大增。二、要搞好自主学习需有效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经验经验是经历事情后经过梳理和总结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区别于前边提到的知识,前边提到的知识是从课堂上、书本里或网络中得来的,而经验则是通过自己亲自做某件事情而获得的有益的东西,与教训相对(教训是通过做事情得到的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很多时候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去做,那么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对事情有个初步的判断,分析这件事情相关的人(也可能是老师,也可能是学生,还可能是家长,亦或是其他什么人)的基本素质,大致判断事情的走势。可能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质疑,并思考假如自己做这样的事情应该怎样处理,对事情的发展进行必要的预测。学生通过接触人或事从中获得经验。这也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经常接触一些事情,经常亲自解决一些事情总会积累一些经验,作为教师一定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好这些经验,使这一有效获取知识的过程顺利进行。三、要搞好自主学习需引导学生把控好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思考是学生对源于对象的各种信息的判断和推理。在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相同事物的联想,相关事物的联想,相似事物的联想等。没有联想,判断和推理,尤其是推理的过程难以进行。当然,联想本身不能是漫无边际的胡乱联想,比方说,可以联想到已经学过的知识,或已经取得的经验,这是相关事物的联想。这种联想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难免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定理、公式等,这些东西对于新知识来说就是相关联的事物,或叫相关事物,这些事物在脑海中调动起来了,新知识的结构才会完整,知识链才能顺畅,不会出现知识断条或冗赘现象。知识断条建立不起知识间的联系,新的知识结构形成不了,也就形成不了新知识,而知识冗赘,又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因此,我们认为知识断条或冗赘都是不可取的。思考是学生创造的重要载体,我们之所以这么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思考时使用的重要手段就是联想。要想把控好思考的过程,必须运用好联想这个有力的武器。搞好联想了,也就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思考过程抓住了根本。四、要搞好自主学习需提醒学生牢牢抓住灵感提醒学生牢牢抓住自主学习时的灵感,让这种突然而来的东西为自己所用。灵感是不确定的,不一定在什么时间出现,会让人感觉很突然,让人不知所措。既然如此,作为老师,一是应当事先在这方面对学生有所提醒,让学生抓住灵感,别让灵感瞬间消失。二是提醒学生一旦灵感出现,马上摆布好前后知识间的关系,立即锁紧知识结构,并通过复习等办法让新知识牢牢地印在脑海之中,使之成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五、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的老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样提及不是说课堂这个空间如何大,而是强调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存在着变数,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就无法看到哪位同学自主学习的态度,而作为老师不去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态度进行分析,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去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老师还要观察的是学生如何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这个过程老师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了解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败。老师还要注意把握学生对问题的质疑精神,没有质疑,就保证不了自主学习的质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一是表明学生对问题是否做到了如指掌,是否已经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二是表明学生是否把心思全部放在了自主学习上,或者说是否走神了。六、结束语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要搞好自主学习需调动好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需有效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经验;需引导学生把控好自己的思考过程;需提醒学生牢牢抓住灵感;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说到论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接触过一些论文,很多时候论文的撰写是不容易的,写一份论文要参考很多的文献,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数学论文范文参考。

论文题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充满教育契机的、富有挑战性的新气象,在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下,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重点,这要求教师具有教学的智慧,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之下,才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意想象和创造性、探究性思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知识性的体验,创设出最佳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育视角由原来的“要我学习”转为了“学会学习”,教师在对小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展现出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数学课堂在学生的主体行为下显露出智慧的光芒,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方式和策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发挥出小学生自主探索和自由发现的天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及反思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呈现出对新异、生动的事物有强烈好奇的兴趣,而且大多数小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尚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我们加以反思。

(一)情境教学中过多地引入情境,丧失了教学目标

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引入时,过多地运用了情境,而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突发奇想,要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作为课堂导入情境,学生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开展了斗智斗勇的想象,却忘记了教师是在上数学课。又如:在一年级《加减混合》的数学计算中,教师想用“春游”作为情境导入数学课堂,可是在运用情境时过多地介绍了风景,使学生沉溺于风景的想象中而偏离了数学课堂的传授目标,缺失了数学教学目的。

(二)成人化的想象对小学生缺乏新奇的吸引性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课堂的情境创设时,用成人的眼光和视角去进行设想,忽视了童趣和纯真的眼睛,简单的情境创设平淡无奇,缺乏挑战性。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7的乘法口诀》一课,教师用“一个星期有几天”来进行问题式的课堂导入,这对于学生而言缺乏新奇,对乘法口诀也缺乏记忆。

(三)课堂教学中“数学味”的弱化和缺失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各种情境创设导入教学,却没有及时地将情境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弱化了数学学科所应有的“数学味”,使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降低。如:在《统计》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记录,可是学生们却停留在小组成员间体重的比较讨论等内容,而没有真正进入到数学统计知识的学习之中来。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为前提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良性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并创造性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内化,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数学知识吸收的质量

自主学习的方式是积极主动的方式,是小学生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方式,它在激起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转化为认知的内驱力,激发出学习的内在动机,并将之内化为学习习惯,真正提高数学知识吸收的主动性。

(二)为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用他们自发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发现的能力,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策略,为后续数学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自主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多数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很好奇,也拥有自主发现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对其自主发现的能力挖掘越多,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容易产生知识性的迁移。

三、自主性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的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宗旨,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自主参与的环境下,实现多种形式的自主性学习,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方法。

(一)数学课堂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合适而有效的数学情境导入,是进行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氛围,用宽松、愉悦、智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其具体方法如下。

1、以生活为教学情境进行数学知识的迁移。生活是无痕的,生活对学生的体验是最深刻的体验,而“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生活”又是紧密相联和息息相关的,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感知到数学的价值,可以在身临其境的体会中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数学情境的生活度越高,学生内在的生活体验越容易被激活,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就越深。例如: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进行人民币的购买情境,把不同的物品贴上不同的价格标签,再由分组的学生进行不同面值的假人民币的购买情境,使学生在购买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字的变换。[1]

2、 以游戏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游戏环节是小学生最乐于参与和互动的环节,数学教学可以适当地引入游戏环节,使小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探索的成功体验。如:在小学50以内的加法练习中,不是单纯让学生进行数字的相加,而可以采用“邮递员送信”游戏的形式,增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标有不同两位数的信箱,并准备不同加法练习题的信封,选择几名学生作“送信邮差”,将这些信封和信箱匹配,学生在争先恐后的选择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它犹如一块无形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注意力,增强了趣味性和主动性。

3、以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小学生都酷爱故事,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用创意的思维想象,进行自主性的学习。例如:在一年级的数学“10以内的数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建立起数字的相关概念的学习,可以引入故事进行形象的学习:在0~9的数字王国里,数字9发现自己是最大的,于是就很神气和骄傲,它对其他数字说:“你们都是小不点儿,都比我小,所以你们都要听我的。”其他的数字为了消灭它的嚣张气焰,商量好让数字1和0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数字9看到后低下了头,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再也不狂妄自大了,和大家成为了好朋友。学生们在教师故事的讲述中,也展开了对数字的思维和想象,认识到了10以内数字的基数、序数意义,进行自主性的认知学习。[2]

作为工科类大学公共课的一种,高等数学在学生思维训练上的培养、训练数学思维等上发挥着重要的做用。进入新世纪后素质教育思想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如果还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以现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数学建模,在实际问题和理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高数老师以课后实验着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使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

一、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

( 一) 教学观念陈旧化

就当前高等数学的教育教学而言,高数老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过于重视,一切以课本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门充满活力并让人感到新奇的学科,由于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落后,课堂教学之中没有穿插应用实例,在工作的时候学生不知道怎样把问题解决,工作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让学生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 二) 教学方法传统化

教学方法的优秀与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高数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都是以课本的顺次进行,也就意味着老师“由定义到定理”、“由习题到练习”,这种默守陈规的教学方式无法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能力进一步下降。这就要求教师致力于和谐课堂氛围营造以及使用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

二、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对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数学建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国内出现很多以数学建模为主体的赛事活动以及教研活动,其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还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品质,培养踏实的工作精神,在协调学生学习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等上有突出的作用。虽然国内高等院校大都开设了数学建模选修课或者培训班,但是由于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较大,所以课程无法普及为大众化的教育。如今,高等院校都在积极的寻找一种载体,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力,让学生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最好的载体则是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作为工科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其必修课的性质,把数学建模引入高等数学课堂中具有较广的影响力。把数学建模思想渗入高等数学教学中,不仅能让数学知识的本来面貌得以还原,更让学生在日常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在简化、抽象、翻译部分现实世界信息的过程中使用数学的语言以及工具,把内在的联系使用图形、表格等方式表现出来,以便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实际的学习数学建模之后,需要检验现实的信息,确定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通过这一过程中的锻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客观的辩证的运用数学方法,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将建模思想应用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 一) 在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

在高数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公式,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为了让教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计算的技巧进一步提升之余,还要和建模思想结合在一起,让解题难度更容易,还让课堂氛围更活跃。为了让学生对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理解的更透彻,老师还应该结合实例开展教学。

( 二) 讲解习题的时候使用数学模型的方式

课本例题使用建模思想进行解决,老师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很好的讲述使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怎样使用数学建模。完成每章学习的内容之后,充分的利用时间为学生解疑答惑,以学生所学的专业情况和学生水平的高低选择合适的例题,完成建模、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 三)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

一般而言,在竞赛中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竞争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充分的利用资源并广泛的宣传,让学生积极的参加竞赛,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在竞争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也会努力学习,改正错误,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结束语

高等数学主要对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在高等数学中应用建模思想,促使学生对高数知识更充分的理解,学习的难度进一步降低,提升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当前,在高等教学过程中引入建模思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高校高等数学老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很好的配合,以便于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凤艳,杨永艳. 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 02) : 119 -120.

〔2〕 李薇.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实践与改革,2012 ( 04) : 177 -178,189.

〔3〕 杨四香. 浅析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 ( 30) : 89,95.

〔4〕 刘合财.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J〕. 贵阳学院学报,2013 ( 03) : 63 -65.

浅谈高中数学文化的传播途径

一、结合数学史,举办文化讲座

数学史教育对于了解数学这一门学科起着重要作用、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因为数学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讲座中介绍重要的数学思想,优秀的数学成果,相关人事,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每一步艰辛的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不懈努力的意志和正直诚实的品质、比如,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向学生介绍“数学历史上三次危机”、“百牛定理”的来历、“哥德巴赫猜想与进展”、“数学悖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杨辉三角及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概率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史等;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大奖、数学界的名题,如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华罗庚数学奖、波利亚数学奖、高斯数学奖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将激励学生个人的发展愿望、此外,介绍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无理数的产生引起的争论及代价、无穷小量是零非零的争论、康托尔集合论的论争等等,启发学生体会到,坚持学术争论有利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二、结合教学内容,穿插数学故事

数学故事引人入胜,能激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故事,在讲到相关内容时,穿插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不失时机地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来启迪学生、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价值教育;在新课引入中,可以从概念、定理、公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数学名人趣闻轶事,概念的起源,定理的发现,历史上数学进展中的曲折历程,以及提供一些历史的、现实的真实“问题”引入新课,一个精彩的引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和思考弹性,使数学成为一门不再是枯燥呆板,而是生动有趣的学科、例如在讲欧拉公式时,介绍欧拉传奇的一生,欧拉解决该问题时的奇思妙想,特别是其双目失明后的贡献,用数学大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讲解析几何时介绍“笛卡尔和费马”两位数学家在创立这门学科过程中的主要贡献,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解析几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家的成长经历,感受数学名人的执着信念,汲取宝贵的数学精神;在讲到相关内容时,介绍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杨乐、陈省身、丘成桐等中国近现代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和数学成就,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家艰辛劳动的同时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例解数学问题

作为工具学科的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某个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才能使数学知识的运用得到升华,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列举其在贷款购房中的应用;从“条形码”、“指纹”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抽象的映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映射,钥匙对应锁、学号对应学生等;在讲概率时,列举其在彩票方面的应用等;在讲“指数函数”时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家是怎样利用合金的比例来测量青铜器的年代;在讲“双曲线方程”时,可结合工业生产中的双曲线型冷却塔、北京市修建的双曲线型通道和法国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让学生体验双曲线方程的应用价值;另外,分期付款问题、数学成绩与近视眼镜片度数的关系、银行存款与购买保险哪个收益更高、住房按揭、股市走势图、价格分析表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四、结合其他学科,共享文化精华

科技发展迎来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实现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最大限度地达到文化共享、可以通过以人物为线索、以数学题材为线索、以史料书籍为线索、以数学符号为线索、以现实生活为线索等多种途径挖掘数学文化资源;可以将封闭的教材内容开放化,把封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分解成若干“小板块”,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将书本知识拓宽到书外,与其他文化知识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当老师讲些“活数学”或者把数学与哲学、美学、经济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相联系时,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例如,讲“统计”时,可结合遗传学和法庭依据DNA、指纹印或性格分析等;讲解三角函数内容时,可以介绍三角学的起源与发展,说明对航海、历法推算以及天文观测等实践活动的作用;讲反证法时,向学生详细讲述伽利略是如何更正延续了18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运动的错误断言;在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时,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讲三视图的概念时,可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联系;在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时,可与成语相联系(“守株待兔、滴水成冰、飞来横祸”是随机事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黑白分明、瓮中捉鳖”是必然事件,“水中捞月、海枯石烂、画饼充饥”是不可能事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

五、结合课外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数学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课堂时间进行数学文化教学是不足够的,课外活动也要凸显数学文化、要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网络、报刊等各种渠道了解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以某种形式拓展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可以通过举办数学文化知识竞赛,推荐与数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再通过撰写读后感、数学作文并组织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使数学文化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书籍类有美国数学家西奥妮帕帕斯写的《数学的奇妙》,陈诗谷、葛孟曾著的《数学大师启示录》,李心灿等著的《当代数学精英(菲尔兹奖得主及其建树与见解)》,张景中院士著的《数学家的眼光》《新概念几何》《漫话数学》《数学与哲学》等这些作品通俗易懂,都是传播数学文化,教学展现数学魅力的好书、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就某块内容或专题提供一些参考文献或选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课外读物、因特网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事迹,了解他们的成才过程、对数学的贡献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将收集到的故事编印后分发给学生交流,体会数学文化、例如就“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这一专题,由“直观———验证———猜想———证明———应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追随着大数学家欧拉的足迹进行探索研究,不仅能掌握关于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欧拉传奇的一生,还可以体会发现的艰辛,学习治学的态度,掌握研究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增长了数学文化知识,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让数学充满智慧与生命、

六、结合教学评价,纳入数学考试

虽然高中数学教材已经进一步改进,更大程度上体现数学文化内容,实验教材在每一章节或模块的始尾都有数学文化方面的介绍,但还都是阅读材料,教师认为学生能看明白,而学生认为考试不考,在教学中,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师生对此部分内容都未给予足够重视、平时注重的是对掌握知识、技能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呈现重数学知识,轻文化素养;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要让师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应该以评价的方式促进高中数学文化的教学,可以把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根植于高考的试题之中,常规的考试中适当涉及常识性的数学文化内容、这样,高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就会自觉地将数学文化的内容尽可能与高中各模块的内容相结合,逐步地、系统地进行数学文化的传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递,还要重视数学文化内涵的传播,要树立数学文化观: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两个功能即科学技术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不同,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形式应更为多样化和灵活化,这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其次,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再次,提升数学文化品位,在整合资源和优化课堂与活动方面下功夫、教师要善于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合适而巧妙地渗透和传播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熏陶,让学生不但是一个科学人,还是一个文化人,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是老师,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对于如何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总结了一点自己的经验,与朋友共同分享: 一、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时间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二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