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2024-08-31 22:49:01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选题

如果说1996年前后出现的第一次讨论主要是关注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那么2001年以后出现的第二次讨论则聚焦传播学是否支配了新闻教育,即事实上开始取代新闻学。因此,在第二次讨论中不仅有以李希光为代表的一方在“讨伐”传播学“侵占”了新闻学的领地或“一统”了新闻学的天下,也有另一方的论者在感叹传播学教育尚未走出新闻学的阴影。汤晓羽认为,“传播学与新闻学课程设置雷同,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渊源在于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中国,之后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似乎总是受到传统的新闻学研究带来的思维模式的影响,甚至在课程设置上也跳不出新闻学的旧框框。传播学的课程安排无非是一两门传播学基本理论之类的专业必修课,如传播学概论等,再加上新闻学方面的专题研究课程,涵盖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名为传播学,实际上还是新闻学范畴。”[17] 孰是孰非?难以简单回答。上述争论之所以反复出现,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各自的规定性还缺乏准确的把握,对其区别与联系也缺乏深入的辨析。因此,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必须弄清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或定位。张国良指出,“立足于中国,展望传播学科的未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的定位,包括它与新闻学科的关系。”[18] 不少学者也强调:“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之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19],“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 [2],“无论是传播学还是新闻学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搞清学科界限”[21] 。 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搞清学科界限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强调这一点,难以避免片面性,辩证的方法是既弄清学科界限,又看到学科联系。只有弄清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以及相关的我国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现状,才能科学地判断上述两次争论的是是非非。 前已述及,《新闻大学》编辑部1996年曾专题研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但会议综述表明,大多是即兴发言,分析并不深入。倒是过去十多年间的几篇专题论文,阐述还相对充分一些。这些文章主要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之比较》(王泽华,1992)、《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定位》(李启,1996)、《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李良荣、李晓林,1998)、《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张骏德,2002)等。由于张骏德的文章论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引用李良荣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李启的文章侧重介绍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只有王泽华和李良荣等的文章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 王泽华从研究视角、研究侧重点、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学科属性五个方面比较其区别,李良荣从学科背景、研究领域、主攻方向、研究方法、研究风格五个方面比较其差异。两位学者的表述有所差异,有的名异而实同,如“研究视角”与“研究风格”,都是说新闻学着眼微观而大众传播学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点”与“主攻方向”也基本一致,“学科属性”与“学科背景”也有一定关联性。当然,各自的阐述有所不同。两位学者也注意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联系,但王泽华只说了一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良荣则认为:新闻与信息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同胞式的研究内容”,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媒介内容具有重叠性,新闻学的“读者需要”理论与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衔接” [22]。 现在回过头来看,两位学者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异同的分析都是一种基于经验观察的描述,而且是以个人的观察为依据的描述,难免主观随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关键句与具体阐述之间时有不吻合或不准确的现象,显得学理分析不足。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当时国人所引介的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主流传播学,即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尚未得到充分介绍,论者对传播学的理解局限于主流传播学,几乎没有考虑到批判学派的传播学,比较分析的片面性也就在所难免。在对传播学有了更充分更全面更深入认识的今天,我们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异同的把握,理应更加科学而且准确。 应当承认,要科学而且准确地把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是有困难的,这是因为:传播学到底是一门独立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本身就有争议。潘忠党2003年在为《传播·文化·社会》译丛所作《总序》中指出:“虽然‘传播学’在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分类中被安放在了‘新闻传播学’之下,但它的学科面貌仍然不甚清晰。即使在被认为是‘传播学’发生的美国,它也是一片混沌。曾有学者力主‘传播科学(communication science)’,但那也只是一家之言,表达涉及传播现象的某一类研究,主要是由施拉姆整合前人的研究而建立的传统。很多人,尤其是从事文化或批判研究的学者,继承英国的文化研究、政经分析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更愿意将他们的工作称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还有很多人,为了包括比‘媒介研究’更广的范围(比如语言的使用、修辞艺术、社会仪式、人际关系之建立等),索性就用‘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这不是刻意咬文嚼字,而是因为对传播现象之研究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取向,从事这类研究的学者各有侧重,也各有所好。”潘忠党表示,他“更倾向于使用‘传播研究’”的表述,而且,“这一研究领域应全面开放,不必画地为牢”。因为“大众传播研究是一个综合研究领域(field of study),而尚不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独立学科(discipline)[23] 。潘氏之论,先获我心,深为赞同。当然,国内学界也有比较中庸的看法:“大众传播学既是独立学科,又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24]

商务英语初探 冯健东 文献来自: 国际经贸探索 1998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二、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商务英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商务英语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而要清晰地界定这些目标,就需要对学习者和目标环境进行需求分析,以便为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等环节提供依据。需求分析一般通过问卷 被引用次数: 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 林添湖 文献来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以及一整套的BEC(商务英语证书 )考试教程等一大批优秀的商务英语教材相继问世 ,满足了广大商务英语学习者的需要 ,保证和推动了近二三十年来商务英语学习热潮经久不衰 ,一浪高过一浪。现在 ,种类繁多的商务英语教材在英美等国家不断涌 被引用次数: 9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面向新世纪的商务英语教学 郎可夫 文献来自: 高等教育研究 1999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商务英语教学动态。(2)商务英语教学杂志。(3)商务英语教学国际会议研讨会。(4)商务英语论坛。(5)商务英语教学网上资源。而在我国,普通英语与商务英语两个教学领域缺乏必要的沟通。结果,前者因缺乏后者的力量,导 被引用次数: 1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商务英语公函的体裁分析 许菊 文献来自: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商务英语公函的体裁分析@许菊$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商务英语公函; 商务英语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湖北省教育厅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系列论文之? 被引用次数: 6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商务英语典型礼貌语言机制初探 汤军 文献来自: 外语教学 1998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在商务英语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表达礼貌之辞。模糊限制语种类繁多,这里只讨论商务英语中常见的“程序模糊限制语”、“质量模糊限制语”及“模糊限制施事语”(陈林华、李福印,1994:56)。程度模糊限制语指表示话 被引用次数: 1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商务英语中某些误译 倪士荣 文献来自: 中国科技翻译 1998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作为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手段——商务英语,其作用也就日见重要了。要提高商务英语特别是函电的翻译质量,注意商务英语中语法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认为,翻译商务英语,只要借助词典,用词恰当,即使语法凑合点也可以进行英汉互译。其实,在许多情况下, 被引用次数: 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关于编制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探讨 陈坚林,赵学旻 文献来自: 外语电化教学 2003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相信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编制必将对商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口关于编制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探讨@陈坚林$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 被引用次数: 8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 阮绩智 文献来自: 外语界 2005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各种名目的“商务英语课”虽有其共同特点,但往往又差别甚大,而且,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和社会上的商务英语培训课程也有一定的区别。随着国际商贸的不断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商务英语”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那么, 被引用次数: 7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价 蔡芸 文献来自: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系 (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管理学院商务英语系 )于 1989年成立 ,在全国率先实施英语 +商务倾向的办学方案 ,一开始就明确规定商务课程用英语教授。经过几年的努力 ,逐步优化了课程 ,办出了特色。 12年来 ,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 被引用次数: 19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 王兴孙 文献来自: 国际商务研究 1997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为了加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建设,首先要给国际商务英语以正确的定位。 究竟有没有商务英语或国际商务英语 学习原版教材、读物并不能完全代替商务英语教学。商务英语既然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它就从《国际商务研究》1997年第1期属于英语语言 被引用次数: 7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查商务英语 的定义 搜商务英语 的学术趋势 翻译 商务英语 搜索相关数字 商务公寓价格 商务服务业比重 商务市场份额

你看错了吧。官网上说论文开题登记的时间预计在2013年1月网站上公布。你看的估计是以前的,不是今年的。。我现在纠结的是,论文开题登记的时候就要交那张论文开题登记表么?上面已经有“提纲”那一项了,难道登记那天就要交论文提纲?不懂

以电话咨询的为准,建议咨询两次以确认。因为自考网贴出来的是惯例性的情况,每年具体的时间以学校公布(告知)的为准。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考本科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条件如下:①必须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应届自考本科毕业生。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无违纪作弊记录。③所有各科总分的平均成绩大于70分(5以上,重复考试课程可提高平均分)。④毕业论文通过答辩。注意事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不能授予学士学位:① 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受学校及工作单位纪律、行政处分者。② 考试期间,有违纪、舞弊行为受到处理者。③ 未取得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统考合格证书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吃香的专业,就是一些国家级特色的语言专业,比如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荷兰语,朝鲜语,波斯语,泰国语,印尼语;这几个专业的就业率都是比较高的,而且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我国的全国语言类大学都属于排名靠前的,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

感觉商务英语还是挺吃香的,有韩语,日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就业率都比较高,就业待遇一般。

上学校教务处网站~一般有论文的模版和要求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要求

当次毕业申请,无违纪作弊,各科成绩大于70分

上学校教务处网站~一般有论文的模版和要求的~

不论文你也可以毕业啊。。。。你不拿学位就是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考本科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条件如下:①必须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应届自考本科毕业生。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无违纪作弊记录。③所有各科总分的平均成绩大于70分(5以上,重复考试课程可提高平均分)。④毕业论文通过答辩。注意事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不能授予学士学位:① 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受学校及工作单位纪律、行政处分者。② 考试期间,有违纪、舞弊行为受到处理者。③ 未取得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统考合格证书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朋友,你不选我还真为你高兴!!!别进这屎坑!!!考财大去!!!

建议你还是打电话给学校招生办问问吧~

你应该说一个大概想写的方向哦!!例如直播、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网红、网红经济、突发新闻报道、热点新闻事件(当年比较热议的事件)等等,这样我可以针对每个方向再给你量身定制题目!!!!!现在我就给你推荐几个吧:城市品牌的电视传播,以《魅力中国城》为例报纸经济报道的瓶颈与突破初探 碎片化传播对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研究党报媒介融合研究——以某一具体党报为例浅析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和故事化创作趋向电视媒体媒介融合研究——以某一电视台为例(从芒果TV的崛起看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群体性事件中基于新媒体的流言传播现象考察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多少字

以电话咨询的为准,建议咨询两次以确认。因为自考网贴出来的是惯例性的情况,每年具体的时间以学校公布(告知)的为准。

如果说1996年前后出现的第一次讨论主要是关注传播学能否取代新闻学,那么2001年以后出现的第二次讨论则聚焦传播学是否支配了新闻教育,即事实上开始取代新闻学。因此,在第二次讨论中不仅有以李希光为代表的一方在“讨伐”传播学“侵占”了新闻学的领地或“一统”了新闻学的天下,也有另一方的论者在感叹传播学教育尚未走出新闻学的阴影。汤晓羽认为,“传播学与新闻学课程设置雷同,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渊源在于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中国,之后中国的传播学研究似乎总是受到传统的新闻学研究带来的思维模式的影响,甚至在课程设置上也跳不出新闻学的旧框框。传播学的课程安排无非是一两门传播学基本理论之类的专业必修课,如传播学概论等,再加上新闻学方面的专题研究课程,涵盖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名为传播学,实际上还是新闻学范畴。”[17] 孰是孰非?难以简单回答。上述争论之所以反复出现,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各自的规定性还缺乏准确的把握,对其区别与联系也缺乏深入的辨析。因此,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必须弄清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或定位。张国良指出,“立足于中国,展望传播学科的未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的定位,包括它与新闻学科的关系。”[18] 不少学者也强调:“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之争,……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19],“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 [2],“无论是传播学还是新闻学的发展,首要任务是搞清学科界限”[21] 。 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搞清学科界限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强调这一点,难以避免片面性,辩证的方法是既弄清学科界限,又看到学科联系。只有弄清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质性与关联性,以及相关的我国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的现状,才能科学地判断上述两次争论的是是非非。 前已述及,《新闻大学》编辑部1996年曾专题研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但会议综述表明,大多是即兴发言,分析并不深入。倒是过去十多年间的几篇专题论文,阐述还相对充分一些。这些文章主要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之比较》(王泽华,1992)、《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定位》(李启,1996)、《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李良荣、李晓林,1998)、《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张骏德,2002)等。由于张骏德的文章论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引用李良荣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李启的文章侧重介绍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只有王泽华和李良荣等的文章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 王泽华从研究视角、研究侧重点、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学科属性五个方面比较其区别,李良荣从学科背景、研究领域、主攻方向、研究方法、研究风格五个方面比较其差异。两位学者的表述有所差异,有的名异而实同,如“研究视角”与“研究风格”,都是说新闻学着眼微观而大众传播学侧重宏观,“研究侧重点”与“主攻方向”也基本一致,“学科属性”与“学科背景”也有一定关联性。当然,各自的阐述有所不同。两位学者也注意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联系,但王泽华只说了一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良荣则认为:新闻与信息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同胞式的研究内容”,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媒介内容具有重叠性,新闻学的“读者需要”理论与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衔接” [22]。 现在回过头来看,两位学者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异同的分析都是一种基于经验观察的描述,而且是以个人的观察为依据的描述,难免主观随意,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关键句与具体阐述之间时有不吻合或不准确的现象,显得学理分析不足。更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当时国人所引介的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主流传播学,即传播学的经验学派,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尚未得到充分介绍,论者对传播学的理解局限于主流传播学,几乎没有考虑到批判学派的传播学,比较分析的片面性也就在所难免。在对传播学有了更充分更全面更深入认识的今天,我们对新闻学与传播学之异同的把握,理应更加科学而且准确。 应当承认,要科学而且准确地把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是有困难的,这是因为:传播学到底是一门独立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本身就有争议。潘忠党2003年在为《传播·文化·社会》译丛所作《总序》中指出:“虽然‘传播学’在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分类中被安放在了‘新闻传播学’之下,但它的学科面貌仍然不甚清晰。即使在被认为是‘传播学’发生的美国,它也是一片混沌。曾有学者力主‘传播科学(communication science)’,但那也只是一家之言,表达涉及传播现象的某一类研究,主要是由施拉姆整合前人的研究而建立的传统。很多人,尤其是从事文化或批判研究的学者,继承英国的文化研究、政经分析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更愿意将他们的工作称为‘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还有很多人,为了包括比‘媒介研究’更广的范围(比如语言的使用、修辞艺术、社会仪式、人际关系之建立等),索性就用‘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这不是刻意咬文嚼字,而是因为对传播现象之研究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取向,从事这类研究的学者各有侧重,也各有所好。”潘忠党表示,他“更倾向于使用‘传播研究’”的表述,而且,“这一研究领域应全面开放,不必画地为牢”。因为“大众传播研究是一个综合研究领域(field of study),而尚不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独立学科(discipline)[23] 。潘氏之论,先获我心,深为赞同。当然,国内学界也有比较中庸的看法:“大众传播学既是独立学科,又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24]

正是由于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议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在1996年引起学界高度重视。李启在《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定位》中作了专门探讨,认为“大众传播学、传播学和新闻学都是独立的学科,它们在研究的重点(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提供的知识和理论也不同,因而相互之间不可能取代。”“传播学同新闻学的关系,可以定位为传播学是一门同新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科学。”[9] 1996年5月8日,《新闻大学》编辑部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部分师生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系教师,就“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举行专题研讨会。“会议在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研究作了一番简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着重探讨了传播学会不会取代新闻学,并预测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前景,就如何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提出建议。”不过,对于“传播学会不会取代新闻学”,会议“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性意见,但是,从中大家都感觉到传统新闻学教学与研究的困境,更看到传播学在我国已站住了脚跟。” [10] 由于“传播学会不会取代新闻学”这个问题悬而未决,学界在如何对待传播学的问题上先后产生了对立的看法。一种是倡导主张借鉴、吸取传播学来改革、发展传统新闻学;一种则是强烈批评传播学对新闻学的“侵占”乃至“一统”天下。 1998年,李良荣、李晓林在《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一文中提出:“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不单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新闻学的发展与借鉴大众传播学的要求愈来愈紧迫”,“借鉴大众传播学的优秀成果是新闻学的当务之急。”对于“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哪些内容”来“为己所用”,文章说:“首先,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的核心内容受众理论”;“其次,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的效果理论”;“最后,新闻学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中有关媒介经营理论”。[11] 从字面上看,“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这一表述很容易被解读为“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然而,作者的本意是吸取大众传播学的有关理论来改革和发展传统新闻学。应当说,这种思路是从80年代中期以来就有的一种主流思路。正如吴廷俊所说:“1984年至1988年,中国传播学出现一次高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导入西方传播学,吸取传播学中的合理内核,改造中国传统新闻学,这是当时大多数研究传播学人士的想法。” [12] 2001年,李希光在一篇文章中慷慨激昂地发问:“新闻学教育是培养埃德加·斯诺还是培养施拉姆?是培养一个健全的民主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家和舆论监督者还是培养象牙塔里的传播理论家?……”李希光认为,随着传播学的发展,“新闻学的前途不是掌握在新闻学专家和学者的手中,而是掌握在传播理论家手中,其结果是用理论传播学抹杀新闻学的特点和价值,使新闻学枯萎下去”;而“用传播学那种经院式的教育模式一统新闻传播院系,将会影响新闻院系与主流媒体业界的关系”。“但是今天,不幸的是,新闻传播学教育正在掉进传播学的理论陷阱里”。[13] 李希光的这些批评,点燃了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 “声讨”传播学的炮火。后来有论者呼应说:“传播学成为了近几年来新闻界最为时尚的新闻术语,以至于一些年轻的新闻理论工作者断言道:未来的新闻将是传播学取代新闻学。这种新闻学消失论乃至于成为了一种时髦,在许多人的嘴里传播着。”“在这样的学术理念下,新闻学渐渐模糊着自己的本质,甚至有被传播学所取代的趋势。”[14] 有学者认为,李希光的文章“失之偏颇”,“但问题却很尖锐,可惜没有形成讨论”[15] 。其实,回应是有的,不过没有指名道姓。2002年,张骏德发表《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一文,认为传播学的引进“对中国的学科建设尤其是中国的新闻改革”产生了“两大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促进了中国新闻观念的更新与改革,推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新闻改革”;“二是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因此,在新闻院系中设立传播学课程很有必要。有人担心,目前的新闻教育中出现了‘用传播学统一新闻教育天下’的倾向,担心‘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会导致新闻教学的失败。这实际是一种杞人忧天现象。目前教育界确实存在某种一哄而起办传播学系(专业)的泡沫现象,但这与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是两码事。正规的新闻学教育仍坚持着它的传统特色,而加进了传播学教育的内容,更有利于新闻人才的全面发展。”[16] 这些论述,显然是针对李希光的。

上学校教务处网站~一般有论文的模版和要求的~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