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8-31 03:41:01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论文题目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新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启发式方法的再思考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语感能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古体诗欣赏能力以上列举只是其一,针对教学可自行设计科研题目。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小学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  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  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  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  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  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  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  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  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54、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5、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56、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57、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农村小学心理辅导的启示  58、我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59、建寄宿制小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60、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61、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62、认知神经科学青春期研究理论对小学高学段教育的启示  6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  6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65、小学思想品德课中Flash教育动画的开发与教学应用  66、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  6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谈  68、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为例  69、对改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思考--基于北京市A小学的调研  7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以江西省南昌市小学为例  71、本土化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探索  72、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  7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在父母教育卷入及学习成绩的中介作用  74、宿迁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中心小学为例  75、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讨  76、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77、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78、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79、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80、用多媒体技术助飞农村小学语文教育  81、浅谈小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82、正确应用现代教育设备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83、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影响研究  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85、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  86、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87、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88、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索  89、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  90、广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  91、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92、教育质量“资本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93、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新探  94、信息技术“同步共享”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95、积极心理学对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启发  9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策略探究  97、情感教育现状评析--基于云南XX小学调查  98、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初探  99、浅谈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00、中加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比较研究  10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02、“微翻转”学习方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  103、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相关方法  104、探小学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0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06、薄议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  107、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  108、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  109、浅谈心理咨询在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价值  11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策略探析  111、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112、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  113、义务制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四川省12所农村小学实地调查报告  114、例谈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求  115、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越性  116、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价值体现  117、农村小学有效运用教育技术装备的探索  118、活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19、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致力于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儿童教育方面。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并侧重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以上小学教育论文题目只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顺利写出满意的小学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到底该在那里束缚?

我对小学语文创新教法的思考 识字教学的新教法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论文

一、教师眼中的“倍”   从众多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1]“倍”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教师认为:“倍”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刻画方式属于同等位置,应该和众多的刻画方式建立起联系,并将“倍”的刻画方式准确地纳入到表达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当中。   目前,从研究现状来看,多数一线教师对“倍”的理解到了“关系”的层面,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老师认为“倍”是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折点。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结构。乘法结构不是指单一的认识乘法,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基本概念是乘法与除法,与之相关的倍、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运算律甚至面积、体积、表面积、速度等概念和定律。[2]从现状来看,从乘法结构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既可以从乘法结构聚焦到“倍的认识”,也可以从“倍的认识”辐射到乘法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到了什么   (一)学生学习的基础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一线教师在“倍”的教学时,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这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认识“倍”的基础。[3]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教科书以快乐的动物为情境,通过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只数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倍”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则是让学生在用小棒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进一步把它转换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有的以猜数游戏开始,有的先利用拍手歌激趣,有的是先动手摆不同颜色的图片再发现数量关系的问题,有的是比较不同事物的数量关系,有的是比较物体的长度关系,有的创设挑战三个卡通人物带来的数学问题的情境,等等。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感受数学的魅力的同时掌握“倍”的概念。   (三)从关系入手,理解“倍”的意义   前文中提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往往从研究关系入手,来理解“倍”的意义。例如北京海淀教研室的郭丽军老师在教学时先出示3个红圆片、3个黄圆片,问两种圆片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然后增加3个黄圆片,再让学生说一说3个红圆片和6个黄圆片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最先会发现多少的关系,然后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从多少的关系过渡到倍的关系,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   (四)注重动手操作,利用画图表征,促进“倍”的理解   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引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并使之外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几个几”的角度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其实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完整表象上升为抽象概念,实现抽象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再现。在这两次必备转换过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学生通过画图表征来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画图表征在实物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中初步建立“倍” 的表象,有利于学生有效表达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   (五)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 逐步理解“倍”的意义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画图等手段初步认识了“倍”后,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 的概念呢?这就需要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舍弃各种非本质的特征,在变化中抓住“不变”, 而这“不变” 就是它们的量性特征,就是“倍” 的本质。许多教师会设计多个比较的环节,例如:一份数不变,几份数在变,倍数也随之变化;一份数在变,几份数也在变,倍数却不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使认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三、“倍”的认识的新思考   虽然我们认识了“倍”的本质,虽然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倍”的理解,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真正认识、理解了“倍”,在运用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这首先受到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学生认知结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质”的变化。倍的学习是发生质的变化的第一次机会,学生学习“倍”都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4]其次是因为该知识点本身的难度,“倍”不是单一的乘法结构,它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延伸,但同时也包含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无疑会对初次理解“倍”的概念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   学校最近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课堂细致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倍”的过程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对“关系”不理解   “关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对于用在数学背景中的“关系”一词并不是很理解,大多数学生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时表现出了听不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这时不妨停一停,可以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理解“倍”的概念不能只通过观察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许多一线教师都是让学生直接通过观察静止的事物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黑板上摆好的教具或画好的简单图形。当教师在黑板上摆出6个红色圆片和3个白色圆片时,学生会很快说出6比3多3或者3比6少3,但很难想到6里面有2个3,或者是6是3的2倍,这也恰恰说明了儿童的认知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怎样能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呢?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动手操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可以摆动的学具,例如最简单的小圆纸片,学生在摆一摆学具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的产生分堆的想法(如下图),他们会把3个白纸片摆成1堆,把6个红纸片摆成两堆,这里的“一堆”就是“1份”或者叫作“1倍量”最好的形体展示,这样学生从形上更自然地想到6里面有2个3,这就是学生脑子中最初的“倍”。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看清数量之间的关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去圈一圈,然后直接引出了“倍”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样做也许有点太快了,“倍”的认识需要一个时间的等待,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在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动手摆一摆,其实摆出的“1堆”和圈出的“1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而动手摆一摆会让学生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倍”难于表达   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在描述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认识“倍”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表达“倍”。在表达“倍”时,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标准的表达形式,而要等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表达不清楚是正常的。在表达“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进行多个角度的表达以加深理解。   “倍的认识”一课不是一节新课,但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需要有把它看成一节新课去研究的意识,我们更需要有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的精神。

三年级起步作文该如何教每位教过学校三班级语文的老师都晓得三年级语文的确不好教,最难就难在作文教学。学校生由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练习一下过渡到三年级的作文习作。的确是有肯定的难度加之三年级孩子的生活阅历有限,读书量有限,因而在语言的表达上就难以丰富,语言积不够丰富直接限制了同学的语言表达。

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小学教育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政治、体育、艺术等各方面的基础教育,对儿童后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小学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    1、自媒体背景下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  2、小学英语教育理论与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和应用的有效结合  3、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育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小学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5、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衔接与贯通研究  6、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协同教育需求分析  7、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素养教育  8、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9、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10、拉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11、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12、整合网络教育资源 优化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13、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4、教育公平视角下流动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15、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育影响研究  16、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17、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初探  1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团体干预研究  19、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效应  20、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2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高实效性的尝试  22、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4、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探索  25、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6、信息技术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2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28、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29、小学低年级在新课改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30、家庭系统治疗对小学行为问题学生教育的启示  31、小学教学过程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32、小学常规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州市桂花岗小学为例  3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35、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36、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37、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38、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39、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作用  40、远程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41、新常态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研究  42、探索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新思路  43、探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4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45、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46、探研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整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  47、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探讨  48、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技术优化探寻  49、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革新  5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5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52、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5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实施途径  54、浅谈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55、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翻转课堂实践研究  56、新课改中开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57、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农村小学心理辅导的启示  58、我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59、建寄宿制小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60、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61、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62、认知神经科学青春期研究理论对小学高学段教育的启示  63、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  6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65、小学思想品德课中Flash教育动画的开发与教学应用  66、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  6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谈  68、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以贵州省安龙县毛草坪小学为例  69、对改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的思考--基于北京市A小学的调研  7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以江西省南昌市小学为例  71、本土化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探索  72、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  7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在父母教育卷入及学习成绩的中介作用  74、宿迁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南蔡中心小学为例  75、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讨  76、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  77、朋辈心理辅导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78、浅谈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79、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80、用多媒体技术助飞农村小学语文教育  81、浅谈小学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82、正确应用现代教育设备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83、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影响研究  8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85、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  86、媒体技术在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87、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88、现代教育技术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索  89、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  90、广西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考  91、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  92、教育质量“资本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  93、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新探  94、信息技术“同步共享” 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95、积极心理学对开展小学生涯教育的启发  9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策略探究  97、情感教育现状评析--基于云南XX小学调查  98、普通小学特殊儿童心理教育初探  99、浅谈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00、中加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类课程教学比较研究  10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02、“微翻转”学习方式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促进  103、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相关方法  104、探小学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05、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06、薄议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  107、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  108、浅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的校本课程开发  109、浅谈心理咨询在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价值  11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影响因素分析及设计策略探析  111、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112、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  113、义务制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四川省12所农村小学实地调查报告  114、例谈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求  115、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越性  116、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价值体现  117、农村小学有效运用教育技术装备的探索  118、活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19、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致力于研究学习儿童心理、儿童教育方面。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并侧重于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以上小学教育论文题目只是给大家作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顺利写出满意的小学教育论文。

“孩子的心理研究”“90后一代与高科技,70后一代与自然生活”,“论国外教育与国内教育”,“小学课外兴趣培养”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读写结合”关于“读写结合”的由来,1924年黎锦熙提出的“作文与读法教学联络”思想,应该是使用“读写结合”这一概念的开始。明确地提出“读写结合”则是1927年老解放区开始实行的“读写结合”作文训练序列,强调“读什么写什么”。之后,读写结合不胫而走,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共识。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依然把“读写结合”作为课题来研究,这说明我们的读写还没有真正结合,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境界,但可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有“读写结合”的理念,“读写结合”思想,“读写结合”的追求。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应达到怎样的境界呢?我认为“读写结合”讲究的是“读”与“写”的互相迁移、同步发展,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扩写、缩写、续写、补写、改写、仿写、反写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大家做一下汇报:1扩写 我让学生进行扩写的内容往往是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分,在学完古诗后,学生已大体了解内容,但文中的景色、故事并不完整,这时就是学生展开想象,让手中的笔肆意飞扬的过程,还有一种扩写的途径就是教师把与本班同级的优秀作文进行缩写,以作文要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范文既是原文,有时还会给你一个超出原文的惊喜呢!2 缩写 其实在小学阶段,我们教师不用要求缩写,学生已经缩写了,学生的作文老是写不具体呀,我们就怕学生作文缩写,所以,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缩写我们完全理解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非常熟悉,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硬性要求,但我们有没有把“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预习要求或者一个作业让学生写一写呢?3 续写 这一形式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体现还是很明显的,像三年级的课文<<小摄影师>>在课后题中就提出了续写的要求。小摄影师有没有回来呢?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4 补写 补写的对口内容就是文章简要叙述部分,为后文做铺垫部分,几句话带过的部分,即留给学生想象空间的空白部分。这里低年级与高年级还是有所区分的,比如,这两天我们学校进行第二轮的听课议课活动,其中有一节讲的是《窗前的气球》,教师就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同学们好久没见科里亚了,有好多话要对他说,那同学们会对科里亚说什么呀,学生答得五花八门,但个个又在情在理,老师简要总结后,让学生进行练笔,有的学生简单介绍最近班里发生的事,有的问科里亚这种传染病有什么症状,并猜想病房与家里的不同等等,学生进行了有效练笔。也就是说低年级的读写结合要求可放的更低一些,哪怕几句话对学生的书写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那对于高年级相对要求就高了些,比如六年级课文《穷人>>,有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下练笔作业:渔夫说:“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提示:渔夫的网是怎样破的,天气怎样糟糕,他会遇到怎样的倒霉事情,又怎样死里逃生的,请展开想象,以《渔夫海上历险记>>为题进行练笔。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好的练笔机会。5 改写 在小学阶段改写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比句子的表达效果,但我在教学中也曾尝试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让学生改写,比如,这两天我们刚刚学过的《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母亲的这种方式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往往都是妈妈领着孩子去看病,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也写一篇去看病的作文,要求是一定写自己的看病经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学生都有看病的经历,自然有啥可写,但不同的是通过阅读这篇《学会看病》,在学生作文中体现的是孩子了解了看病的经过,有信心在妈妈不陪同的情况下自己到卫生室看病,还别说上周日我到卫生室拿点感冒药,还真碰到我班一个学生自己到卫生室去打针。我甚感欣慰。6 仿写 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应该算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方式了。首先从仿写句子开始,再就是仿写典型段落,到仿写好文章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等,这些对于语文老师老说算是老生常谈了,我要说得是教参中、某些资料中没有的,而是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钻研教材时设计的仿写内容,这样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我称之为“对症下药”式仿写。比如,我发现学生在运用语言描写时,方式呆板,一般的格式就是谁谁说什么谁谁说什么,在备教材时,我就特别注重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描写的灵活性,比如,在本学期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5、6、7自然段是父子二人的对话部分,在理解了对话内容后,我让学生再读这部分,看看这部分对话在结构上、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一会儿就有学生说:我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可以独立成段,其他同学都啧啧称是,我表扬她学到了一个让作文变多的技巧,我让学生再读一读还可以学到什么技巧。学生的发现越来越多,我借机告诉学生,人物说的话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提示语一定要变化位置,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几个说话句,提示语可以是说话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给学生总结完后,就让学生仿写这样的一组对话,效果非常好7、反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但在不断尝试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珍珠鸟》一课,在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理清层次和感受意蕴后,可引领学生顺流而下,以“我的主人冯骥才”为题,从珍珠鸟的角度来反写感受,用角色转换上的“反写”深化了“读”的感受,又生成了新的“读物”-------学生的练笔作品。以上汇报的“读写结合”的方法,都遵循了以阅读为基础,再侧重读时促写、写时促读,使读写一体,体现语文生命。我想“读写结合”是作为语文教育者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将会越聊,走的越远,而语文教育者们将会越聊,境界越高。

推荐你一个网站,中国知网,有不少相关论文,都是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你自己上去检索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挑挑吧

一、“活”字教学的时代意义 首先从时代目标要求看:“活”字教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语文,诚如《语文教学大纲》所说:“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而,语文教师“活”字教学对于“两个文明”建设和“四化”大业早日实现的意义自不待言。 二、“活”字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原理 “乐”是活的教学前提 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人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雍也篇》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唤起他们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以苦为乐,化苦为乐。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教师应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感,教师既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务实求真,使学生学有所乐。三是示范表率,寓教于乐。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运用自身的感召力,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亦可经常“下水”作文。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三、“活”字教学实施的探究 “多功能”合作法 课堂45分钟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也是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高效率的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语文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充分考虑“听、说、读、写”的最优化组合,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相机穿插。尽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保证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真正在主战场上打好提高学习效率的攻坚战。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仍然是个问题——即使面对同一文本,在不同教师那里,“教什么”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正如王崧舟所说,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那么,什么是“语文本体”?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换言之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将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作为语文课的主要目标,更不应该围绕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来组织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重心应该是课文中所包含的语文知识或语文方法,就是要有“语文味”,语文的本体论使人们关注到语言的学习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它的工具性,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语言教学上来。而语言教学就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上。一、“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通过阅读(包括有声的阅读)培养语感是可行的途径之一。语感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比较品味,培养分寸感。分寸感是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和把握。语感是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中逐渐积累的。因此教学时,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字、词、句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分寸感。第一小学王语执教的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朗读体会句子“春天到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时,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感受用词的。师:句子中为什么用“抽出”呢?用“长出”不行么?甲生:我觉得树木发芽的速度特别、特别快。乙生:我觉得树木是迫不及待得长出来了的。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生朗读。师:还不够快,能再快一点吗? 读出树木发芽的迫不及待。在这里,教师在理解重点词“抽出”后,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感受“抽出”与“长出”的不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语言的表达效果,学生在“品味”活动中感受了语言运用的准确。再如赵英老师教授的四年级《自然之道》一课时出示句子:“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将“探出”与“伸出”进行的比较,都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比推敲,加深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正确流利,培养畅达感。畅达感主要是对语流的感受。它包含对语句通顺以至畅达的感受,句与句之间上下衔接、句式搭配、语气呼应等方面的感受。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做到口齿清楚,发音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能按标点符号读出句间不同的停顿。这样,可增强语言的正误感。然后力求学生读时达到通顺流畅,能读出各种语气和语调,这样,可增强语言的畅达感。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就是畅达感的培养。入情入境,培养情味感。情味感是指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感受。要想用朗读培养语感,就必须训练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文句的思想内容读出语句的感情。第一小学王语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指导句子“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读时,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对小鹿的喜爱之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感情朗读指导。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愈发深刻。四十四小学甘乐乐执教三年级《秋天的雨》时,请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选出喜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汇报后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尊重了学生的读书体验,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学生兴致盎然,教学效果好。想象入境,培养形象感。形象感不仅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所描绘的“形象”的感受。还主要指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整体性感受。对语感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会把眼前的文字内化为鲜明的形象,并激发丰富的感情,从而更好的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和深蕴的思想感情。如尚晨老师教授的《和时间赛跑》一课,首先要求学生画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后进行出示:“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再用一个词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学生找到“忧伤”,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忧伤,找到后读一读。通过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那个先是因为失去外祖母而忧伤的男孩形象,进而因为感慨时间里的事物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而产生忧伤的那个男孩形象赫然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它是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进入作品本身所形成的艺术氛围,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我们应以这个核心来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即帮助学生变课文中的文字为鲜明、生动、具体的图像,变活生生的精彩的生活图景为文质兼佳的文字。重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论文摘要

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对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够明白不过了按照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很快的识记好生字,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们教师必须做好“引-——扶——放”引,即是引学生入门,引学生的兴趣扶即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放即是放手发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生字在教学中,我们究竟可以采用哪些识字方法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一、字音的教学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除借助拼音学字音以外,字音教学还可以:1、形声字找声旁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部分掌握了学习形声字地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在学形声字例如:路——露等2、音近字比较辨析有的音近字是形声字,例如:喧、暄、渲;有的形近字如:庭、挺、涎;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亿 、易教学时要找出它们在字音上的差别,结合字形、字义、放到词语中多读多练3、多音字据词定音多音字教学,要依靠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根据字义定字音二、字义的教学方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可以:1、直观演示法对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数量词等,可用实物、插图等直观说明,对有些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可用手势、动作、表演来演示2、组词造句法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常用的方法如:教“庭”字时,可让学生组词,再造句3、联系实际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4、结合课文法这是随文识字最常用来理解字义的方法5、利用规律法如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分析方法6、比较辨析法教形声字与近义词、反义词都可以用比较辨析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生字7、同义替换法这是一种既能使学生认识近义词,又是简易的方法通过这样使我们的学生也感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变化多样,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三、字形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尤其以生字字形教学为重要,我们可采用:1、笔画部件法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念笔顺和笔画名,掌握笔顺后在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2、利用规律法汉字的构造有规律可循在字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构字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把无意识记变成有意识记3、儿歌字谜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会更高4、直观形象法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势,教师在字形教学中就大可采用直观形象法5、形近比较法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将形近易混字,通过以熟字带生字辨析比较,区别异同如“大和太”可以这样教学生“大了一点,就是太”这样子学生不仅清楚地区别了字形,而且牢牢地区别开了两字6、彩笔标注法对于学生易错的地方教师可采用彩笔标注出来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 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给亲,提纲一份好不好?资料也是齐全的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