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研究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8-31 00:13:22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研究论文题目

我们也写1500以上呢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正文:诚信,简单二字,然后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简单的一个故事,然而却对现实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对比。翻开报纸,登入网络,“诚信”二字见得不少,但是,现代文明的拥有,使得本已和累的人们更加模糊了诚信的影子,使得本已寂寞的影像隐藏于纸醉金迷的灯红酒绿中,抽象地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一些有逆诚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高考泄题”、“网络诈骗”等社会不良现象,使诚信在远离人们。三鹿,给人们上了一堂关于诚信的课,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只有讲诚信,公司才能立足,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壮大。但是,目前仍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在思想上有模糊认识、在行为规范上有偏差,把诚实守信视为“老古板”,把遵纪守法视为“不开窍”。在大小街道及马路边,几乎到处多多少少都有几个乞丐,说是“两步一哨,三步一岗”绝不夸张。他们个个污秽不堪,有的身体残疾而又家贫如洗,有的已近暮年而又毫无工作能力,甚至还有的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和社会无业人员,动了歪脑子想到这条路子,把自己打扮的落魄至极,来个“空手套白狼”,更有可恶者控制老弱病残,来行乞、行骗,将财物收入己囊!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小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狼来了》。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也许是第一次接受关于诚信的教育。然而,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在大人面前,却很难做到。也许,有人说,自己讲诚信没用,反而会吃亏。面对这些,我只能讲,现在的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得慢慢的把诚信找回来,也许就在你讲诚信的同时,感染了他人,久而久之,我相信,诚信会回来的。一个讲诚信的人,在人前人后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称赞、尊重、亲近和信任,顺境时会有人交,逆境中会有人扶。相反,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慢慢变得孤立无援。在有的人眼中诚信犹如钻石般纯洁、美好,而在有的人眼中诚信则被视为垃圾,我真心地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第一类人,都能拥有钻石般纯洁的诚信。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现代新型社会的基石。身为一名大学生,身兼祖国发展的重任,我们应该呼唤诚信,寻找诚信,携起手来在身边共同种植和培育起诚信的森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先做人后做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底线。

诚信,其实就是诚实与守信,它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一直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诚信——人们说的最多,追求最多的德行。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更应该把诚信二字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们友谊的精神基础。   我在查找有关这<诚信>这一题目时,看到一个人的亲身感受: “有一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诚信的含义。一次去火车站,乘火车去奶奶家玩,上了火车,和对坐的人聊的很投入,突然我想去WC可是人太多了,东西拿不了,这可怎么办,只见那人对我说“小妹妹,你去吧,我帮你看包,放心少不了。”看她那样子不象是坏人,于是就去了,去了好长好长时间,回来了,又和她聊了起来,过了一会我到站了,她也下了车,这时,我突然想起,她不是说她比我早到地方吗,怎么和我一起下车,于是我问了她,她说:“刚才给你看包时,我正好该下车了,可看你还没来,就等你,没捞着下车,所以就……” 看完时,莫名的一阵感动,鼻子有点酸酸的感觉,只是为了”诚信”二字,绕了很远的路… …     诚信,且不说远的,就我们身边的小事看起, 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逐步淡忘和遗失。那些可恶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那么骗术、和同学在约定是时间内却没有准时的出现、等等… …也许你还会说,这些与我无关、或者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自大的认为到了作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那你错了,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的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慢慢修养而成的,怎能轻易一下子就说到做到?只是些小事,就不能严格对待自己,又何谈做大事?而在那些小事中,我们所养成的习性、习惯,只会让我们背离诚的道路上信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   没有诚信的世界,是灰冷的,只要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真诚,和信任,就会收获友谊和尊重。     这是份无形的财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让我们把诚信做为根基,携带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精彩。   有句古话说的好“人生有路诚信为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抛开身上的欺骗、虚伪,你便找回了尊严;擦亮诚信的宝石,你的人生便充满了光彩;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火星,可以燃亮一片星空;拥有诚信,一路风光!     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研究论文

大学生诚信教育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传统精神,陪伴着我们走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是职师莘莘学子的力量源泉,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在这个蔚蓝的天空下,我们还要执著地呼唤一种传统的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那就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诚信需要一种自觉,而最应该具有此种自觉诚信观的就应该是校园中的大学生,因为我们是时代最敏感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感知时代要求最强烈的精英,我们不但应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也应该成为诚信最有力的宣传者。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着系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巨大的变迁,经受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诚信现亦面临危机。一些学校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为走捷径不惜弄虚作假,连需要亲身体验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东摘西抄,甚至到网上下载一篇,交帐了事,这已成为大学生中也是公开的秘密。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试想,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如果读书期间就缺乏诚信的态度,将来踏上社会,如何以诚待人?诚信的风气,又如何推而广之?考试作弊,是大学学生和老师心头永远的痛。考试作弊者是虚伪的,虚伪的背后不乏愚昧。虽然也有一颗向往荣誉的心,但是,透过作弊本身我们发现的却是被“分数、名誉”扭曲了的心,是被混杂了虚荣、懒惰等因素迷惑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丢失了诚信的心。尽管丢了诚信不痛不痒,但由于缺失了诚信而愈发执迷不悟的心却会依赖于这种虚假,自古“假做真时真亦假”,假的真了一时但绝不会长久,那卷面的分数也许会换来某些荣誉和名利,但由此而丧失的宝贵的真诚和做人的尊严,却绝不是一句“后悔”就能挽救得了的。 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应该主动出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影响并力求改变现有的状态。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要健全。诚信已不再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在的行为。莘莘学子身处这座美丽家园,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之中,必定会茁壮成长。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诚信教育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为此,诚信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化诚信教育,人人都必须从诚信做起。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美德却在退化,诚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少针对性、现实性,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诚信教育内容重复,重规范、轻学生的实际认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往往把理想的当做现实的,把主观想象的内容当做客观存在,把目标当起点,急功近利,简单地进行道德规范的灌输。另一方面,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诚信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以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阻碍了学生的价值批判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要我们坚持诚信原则,弘扬诚信精神,勇于面对并努力克服存在的诚信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历史的发展终将证明: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虚假是虚假者的墓志铭。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

大学生诚信论文做人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诚信 大学生 立足社会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 言都》:“诚,信也。”《增韵 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诚实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它和人类相伴而生,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的这种本真状态的生存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经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积淀为一种原初的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二 诚信是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据报载,某高校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准备了两万元经费奖励“零作弊”,此举确实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不作弊居然成为一种受到称赞的美德,这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悲哀,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悲哀。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中更存在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有的同学明知某同学作弊,但不予制止和报告,而是采取关键时刻写匿名信、打匿名电话的方式予以揭发,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角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邱处长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将原来的一次受信,一贷四年改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贷,并且将贷款额度减少了一半。  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从而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个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是诚信者安身立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性定量研究与现状  我们常常可以对事物作出两种判断,一种是质的判断,即性质怎样;一种是量的判断,即程度怎样。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关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性判断早已有之。在中国学术期刊网输入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搜索年限为1997~2006年,《透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1]是第一篇文章。而关于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量判断则是一个至今尚未弄清的问题。虽有学者早已作过定量研究,但存在取样太少(0-200人之间)、覆盖面太窄(仅以某一学校为例)、代表性严重缺乏(没有照顾到地域、学校层次、年级、所学专业等区别)等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定性与定量判断是:“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意识淡薄的问题”[2]。在这一判断中,“一些”仍然是一个模糊数字。因此,事实上,我们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程度是不清楚的。  国外对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不仅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在1999~2000年美国全国大学学术诚信评估中,调查发现,杜克大学约有40%的学生在研究中未经注释直接引用别人的句子或篡改试验(研究)数据[3]。2002年,美国有60多个校园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学术中心(CAI)的调查,70%的学生承认有欺骗行为,近1/4的学生过去在考试中有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一半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有一次或超过一次的严重作弊行为[4]。美国的教育从这种研究出发,积极采取措施,不仅扼制了学生的不诚信,而且为美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要弄清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程度及成因。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程度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设计调查方案。抽取地方性院校一所、理工性院校一所、师范性院校一所。照顾到地域、学校层次、年级、所学专业等区别。在湖南科技学院,共从246个班级、10 625名学生中抽样24个班级、1 000名学生,从全校13个系中抽取13个系,从四个年级中各抽取125人进行调查。抽样对象符合原群体特征,是原群体的缩影。在华南理工大学,随机抽样抽取的三个专业是汽车制造专业、自动化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随机抽样的专业中随机抽取样本120个。在华中师范大学,随机抽样抽取的三个专业是外语专业、信息工程专业、法律专业,在随机抽样的专业中随机抽取样本120个。  组织、培训调查队伍,采取集中讲解、当场填答、当场回收的方式,在抽样高校开展调查。本次调查在湖南科技学院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7份;在华南理工大学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华中师范大学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本次调查共抽取样本1 240个,发放问卷124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67份。  学习方面的不诚信。本项调查共设计了5个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399人曾考试作过弊,有612人曾抄袭过他人的作业或论文,有146人曾请他人代作过作业或写过论文,有37人曾采取过请吃、送礼的方式从老师那里获得过想要的分数,有177人在学习方面还有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中,学习的不诚信位列第一。除177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共计1 194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3%。  生活方面的不诚信。本项调查共设计了7个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274人曾对朋友有过不诚信的言行,有70人曾在恋爱中欺骗过他人的感情,有21人曾以恋爱为名索取过他人的钱物,有113人曾对爱情、对他人有过不负责任的言行,有55人曾有意给学校提供过虚假、错误的家庭联络信息,有395人曾对朋友以外的其他人有意说过谎,有181人有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中,生活方面的不诚信位列第二。除181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较为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共计928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52%。经济方面的不诚信。本调查项共设计了12个调查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6人曾有钱交费但却故意拖欠学费;有39人曾给学校提供过虚假的困难情况和资料;有69人曾借过钱但却不想还或没还;有27人曾赊过账但却想赖账或赖过账;有28人曾骗取过他人的钱物;有39人曾偷拿过别人的钱物;有20人曾在贷款时有意提供过虚假信息;有17人准备毕业时不主动与银行签订还款确认书,万不得已时再签;有12人在万不得已与银行签订还款确认书时准备有意提供虚假的联络信息;有20人毕业后不准备主动还款,能拖则拖,能不还则不还,万不得已时再还;有138人曾谎称过“学校收费”向父母要过钱;有246人有过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中,经济上的不诚信位居第三。除246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严重的失信行为,共计455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98%。  就业方面的不诚信。本项调查项共设计了3个子项。调查结果显示,有163人表示,为了就业,如有必要会提供虚假的成绩、荣誉等信息;有181人表示,在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如果又遇到更理想的就业机会会毁掉前约;有202人承认,为了就业他们还会有其它不诚信言行。在大学生不诚信言行的表现中,在就业方面的不诚信位列第四。除202人的其它不诚信言行外,可以说,其余的都是较为严重的失信行为,共计344人次,占调查总人数的47%。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很多,调查发现,7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与否的第一因素,9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与否的第二因素,79%的大学生认为家庭人际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与否的第三因素。本文主要从学校、学生中的微观角度进行探讨。  就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因素而言,大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诚信最直接的外在的原因在于: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不诚信无记载,无惩戒。他律的缺位,导致了自律的弱化。第二,在高中教育阶段,有的老师、学校、家长参与作假、作弊的恶性竞争助长了学生的不诚信的恶习。为了获取高的高考录取率,有的中学不仅不将学生在高中期间的不诚信言行记载在案,也不上传给大学,而且甚至直接协助学生作弊或为学生作弊提供条件。在高中教育阶段被恶性助长了的作假、作弊恶习不断膨胀并直接带进了大学。第三,在大学期间,各高校对学习不诚信的学生常常是态度不硬、措施不力、人情难拒、掩遮“家丑”、“怜爱”有加。在处分学习不诚信的学生时,常有人言道:“算了吧,放他一马,考上大学不容易!”更有甚者说“以人为本嘛!”这样做一方面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另一方面是对学习不诚信者的纵容。  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及学生自我的角度看,大学生生活方面的不诚信原因是:第一,在高度自主的大学生活中他律的弱化。在大学生活中,学生有了高度的自主权,交什么样的朋友、是否恋爱等问题几乎是完全自主的。这种高度自主的生活方式既有制度的原因,又有学生的迫切要求。从制度层面上看,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很难、很少深入、细化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细节。同时,如果把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细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从学生的迫切要求方面看,绝大多数学生希望以自律为主,以他律为辅。个别学生甚至盲目地、完全地拒绝他律的管理。据调查,49%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主要靠自律,8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应以自我管理为主,以学校管理为辅[5]。第二,大学生自律的缺位。大学生一方面要求自律,而另一方面自律意识又不强、自律能力欠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高中期间,他们的自律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家长的溺爱;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有的人到了大学不愿意自我约束而是自我放纵。第三,对大学生在生活方面的不诚信很难有什么硬性的惩戒措施,存在制度缺失。例如,某大学生多次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同学的爱情,当这一问题没有严重到一定的程度、产生较为恶劣的后果时,学校是难以采取什么惩戒措施的。  从学生自身及管理与教育的角度看,大学生经济方面的不诚信原因在于:第一,追求时尚的消费欲望与极其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处于青春花季期,交友、参与社会活动、表现自我、恋爱等都会促使他们去打扮自己,甚至是过分地包装自己。但是,他们的支付能力又是极其有限的。面对这种困惑,理智者会从家庭及自我的实际经济能力出发,抑制或适度抑制、满足或适度满足时尚消费欲望。而非理智者则相反,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甚至放纵时尚消费的欲望,借钱消费、超前消费甚至是采取欺骗、偷盗等手段以满足消费欲望。有资料表明,大学生内盗的诱因绝大多数是追求超出自我实际支付能力的时尚消费所致而非生活所迫或迫不得已或偷盗癖。第二,大学生在经济方面,没有受到什么钢性的、硬的诚信约束,存在制度缺失。因此,不诚信言行时常出现。借钱不还、赖账等不诚信行为不达到一定的恶劣的程度的时候,它基本上属于“民间个人行为”。谎称学校收费再向父母要钱的行为也常常难以被发现,或者即使是被发现了,也不会受到校方的什么惩罚。而且,这些行为基本上不在校方的管理制度之中,是校方制度之外的未明确约束的行为。还贷违约等不诚信行为也只是近一、二年才有约束、才有惩罚措施的。第三,在大学前的学校教育甚至大学期间的教育中,经济诚信方面的教育一直是一处空白,大学生的经济诚信意识一直没有得到教育和培养。  从学校、学生及社会的角度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不诚信原因在于:第一,强烈的就业愿望与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为了就业,从主观上看就有不诚信的动机和愿望。他们想推介自我、美化自我并尽快就业。因此,在包装自我时他们就以言过其实、以小见大、适当杜撰的方式加进“水分”。例如,某个学生大学期间学业成绩可能居中,但他在自荐书上可能会把自己写成是“成绩一直不落后”。又如,某个同学大学期间英语未过四级,但为了就业他可能会说自己已过英语四级并造好了假证,如此等等。第二,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条件。有的用人单位提出的招聘条件十分苛刻,有的条件甚至是大学生难以具备的。例如,有的用人单位提出应聘者“应具有一定的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这就不太切合大学生的实际。更有甚者,有的用人单位还要求应聘者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有几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大学生可能会贸然作假甚至被迫作假。第三,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率,可能或者已经给不诚信大学生放了关,甚至是协助其做了假。学校的这种“放关”行为也助长了大学生的不诚信。  对于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程度,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大学生的诸多不诚信言行已影响或严重影响到了学习、赏罚、资助、贷款、就业等教育资源的公平享受,并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的诚信心理的失衡,其校园危害性、社会危害性已日益凸现。尤其是,要克服把大学生的一些失信行为理解成一时的生存技巧的错误思想,不诚信恶劣品质的最终形成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面对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严重程度不敢承认是不对的,必须尊重事实;回避更是错误的,不能解决问题。正确的态度是面对它、承认它,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它,这是唯一的出路。  四、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应对措施  建立新生大学前诚信考察登记制度  在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贯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诚信考察登记制度及完善的社会征信制度之前,高校可首先建立学生的大学前诚信考察登记制度。制作《大学前诚信登记表》,要求新生填写、充分利用机会到生源地考察,收集资料。虽然学生很可能会隐瞒自己的诚信污点,生源地考察也可能很不充分,但这样做,会给学生明显的提示:大学是重视学生的诚信考察的,即使高中的诚信污点被隐瞒,到了大学也不能再像高中那样不重视诚信了,大学也不再像高中那样去帮助学生作假作弊和纵容诚信缺失。这一工作的目的和效果是:明示学生要诚信、遏制有的学生对失信心理的放纵,强化诚信心理并为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失信矫正提供基础。  建立大学期间的诚信教育机制和诚信考核登记制度  一是制作《大学生诚信承诺书》,明确大学期间诚信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抄写并签名。二是课堂教育。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育功能,课堂教育要克服重理论轻实际、重史料轻现实的弊端,要讲清国家、社会的诚信建设政策、现状以及失信对自我、对社会的危害。其它各课程的教学也都应渗透诚信教育。三是构建课外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贯穿到考试、评优评奖、活动、生活、恋爱、就业等各个环节。四是建立诚信考核登记档案,记载失信行为。  与社会接轨,为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提供资料,为用人单位提供咨询  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学校的社会责任的关系,不要一味指责社会,不要把责任推给社会,更不能以放纵失信为代价提高就业率,把好出口,让学生接受社会用人标准的考验。

诚信,其实就是诚实与守信,它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一直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诚信——人们说的最多,追求最多的德行。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更应该把诚信二字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诚信不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更是我们友谊的精神基础。   我在查找有关这<诚信>这一题目时,看到一个人的亲身感受: “有一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诚信的含义。一次去火车站,乘火车去奶奶家玩,上了火车,和对坐的人聊的很投入,突然我想去WC可是人太多了,东西拿不了,这可怎么办,只见那人对我说“小妹妹,你去吧,我帮你看包,放心少不了。”看她那样子不象是坏人,于是就去了,去了好长好长时间,回来了,又和她聊了起来,过了一会我到站了,她也下了车,这时,我突然想起,她不是说她比我早到地方吗,怎么和我一起下车,于是我问了她,她说:“刚才给你看包时,我正好该下车了,可看你还没来,就等你,没捞着下车,所以就……” 看完时,莫名的一阵感动,鼻子有点酸酸的感觉,只是为了”诚信”二字,绕了很远的路… …     诚信,且不说远的,就我们身边的小事看起, 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诚信这一美德却被一些人逐步淡忘和遗失。那些可恶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那么骗术、和同学在约定是时间内却没有准时的出现、等等… …也许你还会说,这些与我无关、或者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自大的认为到了作大事的时候,我自然会讲诚信,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说那你错了,高尚的品德是靠平时的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慢慢修养而成的,怎能轻易一下子就说到做到?只是些小事,就不能严格对待自己,又何谈做大事?而在那些小事中,我们所养成的习性、习惯,只会让我们背离诚的道路上信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   没有诚信的世界,是灰冷的,只要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真诚,和信任,就会收获友谊和尊重。     这是份无形的财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让我们把诚信做为根基,携带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精彩。   有句古话说的好“人生有路诚信为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抛开身上的欺骗、虚伪,你便找回了尊严;擦亮诚信的宝石,你的人生便充满了光彩;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火星,可以燃亮一片星空;拥有诚信,一路风光!     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研究论文范文

大学生诚信教育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传统精神,陪伴着我们走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是职师莘莘学子的力量源泉,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在这个蔚蓝的天空下,我们还要执著地呼唤一种传统的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那就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诚信需要一种自觉,而最应该具有此种自觉诚信观的就应该是校园中的大学生,因为我们是时代最敏感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感知时代要求最强烈的精英,我们不但应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也应该成为诚信最有力的宣传者。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着系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巨大的变迁,经受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诚信现亦面临危机。一些学校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为走捷径不惜弄虚作假,连需要亲身体验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东摘西抄,甚至到网上下载一篇,交帐了事,这已成为大学生中也是公开的秘密。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试想,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如果读书期间就缺乏诚信的态度,将来踏上社会,如何以诚待人?诚信的风气,又如何推而广之?考试作弊,是大学学生和老师心头永远的痛。考试作弊者是虚伪的,虚伪的背后不乏愚昧。虽然也有一颗向往荣誉的心,但是,透过作弊本身我们发现的却是被“分数、名誉”扭曲了的心,是被混杂了虚荣、懒惰等因素迷惑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丢失了诚信的心。尽管丢了诚信不痛不痒,但由于缺失了诚信而愈发执迷不悟的心却会依赖于这种虚假,自古“假做真时真亦假”,假的真了一时但绝不会长久,那卷面的分数也许会换来某些荣誉和名利,但由此而丧失的宝贵的真诚和做人的尊严,却绝不是一句“后悔”就能挽救得了的。 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应该主动出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影响并力求改变现有的状态。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要健全。诚信已不再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在的行为。莘莘学子身处这座美丽家园,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之中,必定会茁壮成长。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诚信教育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为此,诚信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化诚信教育,人人都必须从诚信做起。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美德却在退化,诚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少针对性、现实性,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诚信教育内容重复,重规范、轻学生的实际认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往往把理想的当做现实的,把主观想象的内容当做客观存在,把目标当起点,急功近利,简单地进行道德规范的灌输。另一方面,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诚信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以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阻碍了学生的价值批判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要我们坚持诚信原则,弘扬诚信精神,勇于面对并努力克服存在的诚信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历史的发展终将证明: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虚假是虚假者的墓志铭。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缘由):  “人无信不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国民诚信教育被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成因,加强对其教育是一个紧迫的、重要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研究根本原因和相应策略。为国家及有关部门解决此问题提供依据和方法。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理论上深入具体阐述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为使此问题得到解决提供理论依据。现实中通过对此次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得到相关解决方案,尽快使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研究内容: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冲击下,假货充斥市场、诈骗事件不断等等,丢弃诚信的事件屡见不鲜,人们不禁自觉引发对心灵诚信的拷问,对社会诚信质量的调查,分析并找出解决对策相当必要。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青年,也常常被诚信问题困扰,更加迫切地想要进行有关诚信的活动,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不难看出,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制度。  从家庭教育方面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其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其思想意识,直接影响其对于诚信的态度。  从社会大气候看: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反腐败,根治社会丑恶现象。十五大就明确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政治文明”并写进党纲,2002年还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目的是建立公正,廉明的政府,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取信于民,以及在全社会建立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地方政府在具体行政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行为,一些地方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无不与地方政府以及具体的执法部门的护假与打假不力有关系。因此,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如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于市场、坑蒙拐骗、强买强卖、许多企业做假账等。不诚信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而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却常常受到伤害甚至奚落。因此,“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大行其道,当谎言和虚伪比诚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竞争优势时,就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不诚信的歪风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某些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一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场面,对青少年学生起了间接的教唆作用,再一方面,整个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忽视,以及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甚至说还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客观上也对一些不诚信行为起了纵容作用;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今转轨社会的复杂性,别说正处于身心趋向成熟的大学生,就算是许多成年人也很难抵御来自多方面的诱惑和误导,这些无不对青年学生的诚信等道德教育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调查报告范文  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有力的。诚信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力度对学生的诚信观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人对我们的学校德育不无幽默的说:“我们的德育是倒金字塔的,幼儿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进行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说明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都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而导致大学生存在“诚信”等道德问题先天不足。再则高校德育看似非常重视,但存在着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存在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现象,上级文件下来、文明校评估轰轰烈烈搞一阵,没有持之以恒,因此,没有办法内化为大学生的习惯行为,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只重视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调子定的太高,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存在假、大、空的现象,而对“诚信”等基础性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传统道德规范的教育重视不足;三是各个学校在各种的评估、检查、招生宣传、处理学生、师生评优、评先、学术研究、教学等方面也存在造假现象或双重标准,四是许多老师没有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同时有些教师自身也存在的诚信问题,要求学生一套,自己做又一套,(如迟到、早退)这种双重人格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为人师表,这些都导致是导致我们的学生诚信缺失或教育不力的原因。调查报告范文  四、调查范围,  地点,调查对象及分析单位  调查范围:**部分在校大学生,地点:农大校园,调查对象及分析单位:**部分在校大学生  五、研究方法:  (一)抽样方法,过程:简单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  (二)资料收集方法:发放问卷调查  (三)资料分析方法:SPSS软件分析  研究框架:研究假设:我们假设当代大学生诚信不足问题相当严重。概念界定:我们这样界定大学生诚信与否:相信他人和自己诚实守信同时具备成为诚信,一方面不足成为不成信。  样本抽样方法:样本:部分在校大学生。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资料方法:人工统计法和运用相关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的调查报告  前言: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曾这样说过。诚信是一个社会得以长久发展的一个精神道德基础。而倘若一个人在社会中不诚不信,也将会不立不行。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而大学生是否能够做到时刻以诚信的尺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成为了评定一个大学生的素质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也关系着我们当代社会的发展情况。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我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对广东商学院以及其他院校的同学就当代大学生诚信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广东商学院学生以及其他院校学生  (二)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论文是大学作业的一个常见形式,而就如何完成论文的写作方面,全部个人完成只是极个别的人,而大部分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抄袭,更有甚者是拼凑别人的成果。由小见大,从对作业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诚信问题的看法。当代大学生,有着诚信的意识,但是并不是每人都能做到诚信不欺。而且,大学生缺乏诚信还表现在各个方面,考试作弊、图书馆借书到期不还,拖欠罚款、在学习生活中,欺骗老师同学、求职简历等档案做假、找人代课等现象屡见不鲜。而针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显示,的人认为一般,失信只是个别现象。这表明,当代的大学生诚信状况总体良好,但是也存在着隐患。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究竟是哪些呢?从调查结果来看,社会环境的影响占了74%,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占了63%,高考考试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占44%,最后诚信的宣传力度占2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是,重视经济利益带来了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在这当中,诚信问题尤其突出。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商业诈骗层出不穷,使社会陷入诚信危机,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而身边的人也是影响一个人对于诚信的态度的重要因素。身边的人没有做到严格自律,没有时刻以诚信的标准要求自己,也会对大学生个人的诚信情况造成影响。而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使到学生为了取得成绩而不择手段。  三、 对策  在认为该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调查中,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舆论监督。都占了很大的比例,这说明,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在重视诚信的宣传教育,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健全相关制度,改善社会风气,为建设一个诚信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算数,讲信誉。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人的良知在客观环境中的一种外露,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诚信的核心一是诚实,二是守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的活动中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人无诚信,无以立身;国无诚信,无以邦交。因此我们大学生必须时刻做到诚信,才能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附录:  A、 调查问卷内容  1、 你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2、 大学期间老师老师学生写论文,你通常是:  A、 全部个人完成  B、 大部分自己写只引用少量  C、 大量引用资料中的语段  D、 用别人的文章拼凑  3、 你对诚信的理解是:  A、 凡事言必行,行必果  B、 认为无所谓,但自己要讲诚信  C、 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有失信行为  D、 遵纪守法,安全负责  4、 你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吗?  A 、是,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一向严格要求自己  B 、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诚信只是偶尔状况  C 、不是  D 、没考虑过  5、你认为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怎样?  A、很好,不值得担忧  B、一般,诚信只是个别行为  C、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信问题  6、你认为大学校园中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  A、考试作弊  B、图书馆借书到期不还,拖欠罚款  C、在学习生活中,欺骗老师同学  D、求职简历等档案做假  E、找人代课  7、你认为不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A、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  B、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  C、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  D、缺乏宣传教育  E、自我意识低  8、你认为在大学校园内开展诚信教育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重用很大  B、必要,但没什么作用  C、没必要,没作用  D、无所谓  9、你认为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A、 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B、 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C、 开展宣传教育  D、 加强舆论监督  10、你做这份问卷时是否诚信?  A、是  B、否  B.调查原始数据统计结果  1、你的性别是:  选 项 男 女  选择人数 18 25  所占比例 42% 58%  2、大学期间老师老师学生写论文,你通常是::  选 项 全部个人完成 大部分自己写只引用少量 大量引用资料中的语段 用别人的文章拼凑  选择人数 8 20 11 4  所占比例 18% 46% 25% 11%  3、你对诚信的理解是:  选 项 凡事言必行,行必果 认为无所谓,但自己要讲诚信 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有失信行为 遵纪守法,安全负责  选择人数 18 15 4 6  所占比例 41% 34% 11% 14%  4、你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吗?  选 项 是,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一向严格要求自己 基本是,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诚信只是偶尔状况 不是 没考虑过  选择人数 21 13 0 9  所占比例 49% 30% 0% 20%  5、你认为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怎样?  选 项 很好,不值得担忧 一般,诚信只是个别行为 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信问题  选择人数 6 19 18  所占比例 14% 43% 43%  6、你认为大学校园中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多选)?  选 项 考试作弊 图书馆借书到期不还,拖欠罚款 在学习生活中,欺骗老师同学 求职简历等档案做假 找人代课  选择人数 12 25 20 0 27  所占比例 29% 58% 44% 0% 63%  7、你认为不少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选 项 社会大环境中不诚信的影响 家长、老师、朋友的影响 高校考试教育体制不合理 缺乏宣传教育 自我意识低  选择人数 32 27 20 10 18  所占比例 74% 63% 44% 23% 41%  8、你认为在大学校园内开展诚信教育有必要吗?  选 项 很有必要,重用很大 必要,但没什么作用 没必要,没作用 无所谓  选择人数 9 30 2 2  所占比例 20% 70% 5% 5%  9、你认为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多选)?  选 项 健全个人诚信档案 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开展宣传教育 加强舆论监督  选择人数 38 39 27 42  所占比例 88% 90% 62% 98%  10、你做这份问卷时是否诚信?  选 项 是 否  选择人数 43 0  所占比例 100% 0%

大学生诚信问题调查研究论文摘要

大学生诚信教育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传统精神,陪伴着我们走过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是职师莘莘学子的力量源泉,是当代优秀大学生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但在这个蔚蓝的天空下,我们还要执著地呼唤一种传统的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那就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为人以诚,待人以信,不但是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要求,也应该是社会的规范。今天,诚信已经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诚信需要一种自觉,而最应该具有此种自觉诚信观的就应该是校园中的大学生,因为我们是时代最敏感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感知时代要求最强烈的精英,我们不但应该树立和形成自身的诚信,也应该成为诚信最有力的宣传者。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着系统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巨大的变迁,经受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诚信现亦面临危机。一些学校发现,有部分大学生为走捷径不惜弄虚作假,连需要亲身体验的社会调查报告都东摘西抄,甚至到网上下载一篇,交帐了事,这已成为大学生中也是公开的秘密。这个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试想,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如果读书期间就缺乏诚信的态度,将来踏上社会,如何以诚待人?诚信的风气,又如何推而广之?考试作弊,是大学学生和老师心头永远的痛。考试作弊者是虚伪的,虚伪的背后不乏愚昧。虽然也有一颗向往荣誉的心,但是,透过作弊本身我们发现的却是被“分数、名誉”扭曲了的心,是被混杂了虚荣、懒惰等因素迷惑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丢失了诚信的心。尽管丢了诚信不痛不痒,但由于缺失了诚信而愈发执迷不悟的心却会依赖于这种虚假,自古“假做真时真亦假”,假的真了一时但绝不会长久,那卷面的分数也许会换来某些荣誉和名利,但由此而丧失的宝贵的真诚和做人的尊严,却绝不是一句“后悔”就能挽救得了的。 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应该主动出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影响并力求改变现有的状态。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不要期望通过诚信教育,学生马上就能变得诚实起来,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不诚信仍能使人获利的状况,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变得诚实起来。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离不开社会评价机制的健全、教育制度的完善、用人制度要健全。诚信已不再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在的行为。莘莘学子身处这座美丽家园,沐浴在诚信的阳光之中,必定会茁壮成长。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素质和诚信意识。而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宽容,这种信任和宽容,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诚实信用之态度,与人为善之情感,也就是诚信美德。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的影响,“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不规范、不合法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曾经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这些错误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诚信教育的建立,“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这一社会公害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且会引发人们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政府乃至对执政党的信任危机,使个人丧失人格,使法律丧失威严,使道德丧失魅力,使政府丧失民心。诚信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和招聘过程中,都本着诚信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但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出现了种种不诚信行为。这种失信现象的产生,不仅损害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诚信教育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维护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丰富性。这是诚信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为此,诚信教育要创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开展诚信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化诚信教育,人人都必须从诚信做起。诚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本。 当今中国社会,诚信美德却在退化,诚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少针对性、现实性,影响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诚信教育内容重复,重规范、轻学生的实际认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往往把理想的当做现实的,把主观想象的内容当做客观存在,把目标当起点,急功近利,简单地进行道德规范的灌输。另一方面,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诚信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以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阻碍了学生的价值批判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首先,铸造诚信社会风尚,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诚信友爱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立身之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希望则国就有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当代学生应该立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而诚信乃是立志的基础,无诚信则无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话。青少年求识欲强,可塑性强,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而且,这一时期培育起来的诚信,比较牢固,好坚持,不易蜕变,因而,我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从我们的小学生抓起,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到底。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还要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道德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大超过言传。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中小学教职员工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各项制度建设,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通过奖惩机制,促进教师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友爱。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要我们坚持诚信原则,弘扬诚信精神,勇于面对并努力克服存在的诚信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就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历史的发展终将证明: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虚假是虚假者的墓志铭。让我们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张‘诚信’名片。”

1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植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现代专门科学知识,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且拥有较系统的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毕业后将成为各部门或单位的骨干。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务之急。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前,虽然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消解作用,大力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输,用共产主义理想统一思想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应当看到,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只是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定位于拿文凭或考研提高考分,而不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未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生活环境日趋复杂。当今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中,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这种社会生活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使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是一个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  独生子女性格特点独特。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过多家庭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独生子女独特的生活环境使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一个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三个压力就是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尤其是生活压力,除了部分特困生外,主要体现为一些长期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弱,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这就使得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教育,对这代大学生难以发挥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努力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首先,要在回答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各种问题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兴趣浓厚。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首先必须回答好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其次,要在满足成长需求上下功夫。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培养和自我设计,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热切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要在将大道理讲透的同时,将小道理讲深,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一辈子受益,从而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当前,由于信息更加公开,传播更加快捷,发泄情感的方式更加直白,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容易捕捉,思想脉搏也更加容易把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加强,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也提供了新的课题。  2  摘要:当代的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虽然有人称其为温室中的花朵,但也已经成长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是社会道德和秩序的楷模,是进步思想、文化和知识创新的摇篮,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和动力。然而,站在新世纪通往明天的渡口,合上史册,掩卷长思,我们在一路匆匆进取的步伐中又失去了什么呢?是诚信。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由来已久,诚信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问题;途径探析  诚信一词早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语,无论是学校、企业、工厂、机关,还是城市、乡村、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呼吁诚信,人人都在寻找诚信,人人都在感慨缺信,人人都在指责缺信。然而,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诚信。  古人云:“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在我国很多高校中,诚信缺失已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形象和高校的稳定与发展,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还关系到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更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诚信的涵义  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的内涵包括“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即真实无欺,不自欺、不欺人;守信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与守信相互统一,相辅相成。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  诚信是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前提,也是个人或集团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重视个人信用建设、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应该是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基本观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以商品交换双方的信用作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一种契约经济,良好的信誉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而巨大的资本。  二、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学风不正,动机不良  考试作弊,无视校规。在考场作弊就成为这部分大学生的唯一选择,导致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学生在甚至考试过后还采取请客、送礼等方式,要求老师提分、加分或者要求老师为其隐瞒违纪作弊事实等。。  抄袭论文,蒙混过关。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作业、论文抄袭现象,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越抄越提高”,在网上下载的,或是把前几届学生的论文拼凑整合的,有的干脆是花钱买一篇论文。  助学贷款,处境尴尬。自1999年开始,国家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千方百计向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使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们仅凭个人信用,按一定的申办程序即可获得国家的助学贷款,从而顺利完成学业。但是,一些大学生不珍惜个人信誉,辜负了政府对他的信任,在通过相关程序获得助学贷款后,不仅不积极偿还利息,到期也不偿还贷款本金,甚至于少数大学生在毕业后即无影无踪,使助学贷款成为呆账。  择业履历,不实之词。如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失业、待业人群增多,为了能在走出校园后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大学生身不由己,选择不择手段,在自荐材料中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有的学生为适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在自己的“实践经历”栏且添上许多子虚乌有的实践和打工经历;有的甚至把其他同学获得的荣誉证书借来复印为已所用。  (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也是一个大校园。现实社会生活中,失信、缺信的实例俯拾皆是,对于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对少数大学生中出现的“说谎献媚”、“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脱离诚信道德的“两种语言系统”,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在道义模糊,利益熏心,人人都以面具示人的社会中,这些接受了十几年中庸教育的大学生只能人云亦云,很少有人会高举诚信的旗帜。  (三)家庭诚信教育缺失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一代,有人说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但学业的压力却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沉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促使着他们把成绩视为“一切”,使子女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书本知识上,又因为这一代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教导子女“老实人吃亏,诚实人犯傻”,助长了子女投机取巧心理;有的家长甚至把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和信息传递给子女,这势必从客观上导致许多大学生虽“成了材”但“成不了人”,使大学生的品质操行的培养没有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三、诚信品质形成的有效途径探析  诚信行为缺失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诚信远没有金钱利益来得重要;其次是“从众心理”也成为不诚信的原因,;其三是“诚信教育淡化”使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被环境所左右,因此对大学生诚信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一)抓好诚信教育,培养完善人格  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应做到:()加强教学管理,紧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教育家提出:大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因为“熏”出来的言语、行为、思想观念都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因此应营造诚信氛围,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从而耳濡目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2)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监控及管理力度,从制度上防止和杜绝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高校应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大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懂得求实进取,追求高尚的人格魅力,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强化诚信共识,营造诚信氛围  在全社会开展以******主席倡导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在学校积极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校园氛围。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守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树立不起来的。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三)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诚信管理体制  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存在大量信用缺失现象,是因为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而失信者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得到了不应得的收益。因此,高校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这种做法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此外,在校园中应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使应当做什么、不应当作什么与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学生们良好的“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另外,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考前教育,治理考试作弊现象。  (四)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诚信信念  无论外界给予我们怎样的诚信管理,诚信氛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大学生应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人,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则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的追求。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论文一般由 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 附录)可有可无。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内容提要是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1、先确立一个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对“开卷有益”这种说法,既不能全盘否定,写驳论文;也不宜全盘肯定,写成立论文。因为这种说法既有它正确的一面。又有它不够全面的地方,所以对这个看法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肯定其有益的一面,否定其有害的一面,从中总结出正确的论点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说法作出合乎事实的评价,最终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2、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要防止出这样一个毛病:自相矛盾。一会儿说开卷有益,一会儿说开卷有害,令人不知所云。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文章中还要将二者的联系点明,才算把道理真正说透。3、从论证方法看,如果所读的书是坏书,则开卷未必有益,这里可以采取例证法,并辅之以引证法和喻证法,用前几年社会上黄书泛滥成灾毒害青少年作为事实论据,用名人名言作为理论论据,充分论证黄书的害处和读好书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再把这两者辩正地统一起来。说明我们中学生既要多读书,又要慎重地加以选择、读好书。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就将问题说得比较全面而深刻,文章也就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大学生诚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二: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见《论语•颜渊》)。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2006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我想,除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能力偿还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诚信的“危机”。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此外,大学生就业的诚信问题尤为严重:1、推荐时虚报材料。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如伪造课程成绩、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变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 面试中自我拔高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毕业生再接到面试通知时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试。3、部分大学生随意毁约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签约单位,以便把毕业生的各种关系转到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会先找一个可以签约的单位签约以求得缓冲,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接收,他们就马上跳槽。毕业生这种边签约边毁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三:关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1、通过法制强制规定。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政府要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将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纳入了个人信用体系中。某位大学生一旦有违约行为,即会被记录在案,在今后的房贷、车贷、留学、创业,甚至就业中都会受到限制。2、学校诚信教育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学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结语:调查中反映出种种诚信缺失问题,让我们担心,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了,我们还怎么谈社会的道德建设呢?国家还能有什么发展呢?诚信对创业如此重要,我会让它伴我永远!

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一]大学生与诚信论文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与重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 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极高。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弄虚作假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严重挫伤努力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学生水平下降。水平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就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的人才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认为他们有文凭没水平。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三是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据报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8,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5,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7,部分同意的占6,完全不同意的只占6。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二、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大学们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外部环境欠缺。一方面是来自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言必行,行必果"、"人无信不立"、"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抱诚守真"、"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互礼互让"等有关诚信的经典之句,但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歪曲观念,如"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也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观念。另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数字政绩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博士、假职称、假广告、商标侵权、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几乎都沦落到被质疑的境地。大学不?quot;世外桃源",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学校教育滞后。一是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中小学校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放在 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学忽视德育教育,仍以分数论成败。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片面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育和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三是学风不正。当前,商业潮流也已涌入了大学,大学在大学生心目中已不再是"学术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再加社会的诱惑太大,学术研究氛围过于混乱,连部分教师也不知道学术方向在哪里,不少学生甚至教师都难以自控,很难静心进行学习研究。四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教师不管事,班主任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学习不用功,就业压力又大,于是弄虚作假在所难免了。而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也存在一些关系和后门,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造假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此外,高校连年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家庭教育乏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还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作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作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做什么,更别谈什么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了。同时,从小缺乏儿童伙伴,离群寡居,容易形成不合群、自私、胆怯、不关心同伴等不良心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4、自律意识较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辩和分析选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时代每天大量的垃圾信息,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 5、约束机制缺乏。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在传统社会,诚信是在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很少流动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诚信基本上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去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系统性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紧密、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三、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践表明,诚信的重建不是单纯靠哪一家、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1、营造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一是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好。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规范政府行为,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依法行政,在抓好自身诚信的基础上,带动各行各业开展诚信活动,使诚信理念在社会各领域渗透,推动整体诚信意识的提高。 2、加强教育是诚信重建的重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家庭教育来看:首先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的表率。其次要把智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从小抓好孩子的品质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各项校园活动,都要把诚信的内容加进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角落。其次,要加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学校办学理念上要坚持诚信原则,排除权(钱)学交易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在师德建设上,要坚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等不诚信的行为。对学生的管理上,每个教师要各司其职,不论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不论是行政人员还是一般干部,都应该义不容辞。在对每个违纪学生的处理上,要根据校纪校规从严处理。第三,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一是由他律型向自律型转变。要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学习与思考,将诚信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二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要大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注意发挥现代传媒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拓宽教育的领域,使教育工作覆盖和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由灌输型向互动式转变。要克服片面硬性灌输的方法,由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关系,使教育过程成为自主的接受、自主的发展、平等的对话、进而和谐的解决问题,同时,实现教育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四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教育工作方法有多种,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心理暗示法等,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作用,不能孤立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发挥各种方法的互补作用,同时,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五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式转变。一方面诚信教育不能仅限于课本和课堂,要走出校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开放,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诚信教育的好经验,好作法,使诚信教育更富实效。 3、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从社会来看,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了对信用评估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探索,如上海市政府已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个人联合诚信体系,2002年上半年,又建立了企业联合诚信体系;200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了诚信管理条例草案等等,这表明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目前有很多大学如上海大学已建立国内首份大学生信用档案,天津师大推出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等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

先做人后做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底线。

你是大学生都不会写,书都白读了,还要别人帮你写论文,悲哀啊!提你着急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