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法与经济学论文6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8-31 02:17:15

法与经济学论文6000字怎么写

一般论文的结构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你打算怎么写~写什么~,你的思路是啥样的,这样~你可以去参考下(世界经济探索),下载些文献~找下自己的写作思路

应该是期末作业吧,你直接从网上找点儿就行,自己组合一下,最好不要用百度上的,因为大家都习惯性的用百度。

可以帮你写,但是不免费

国际社会那些天天盼望中国衰落的人们,做空A股、唱衰中国经济的闹剧越演越上劲了。他们以为凭借着颠覆别国的能耐,要把中国经济搞得像前苏联垮台时那样一落千丈也只是举手之劳。依我看这种愿望并不容易实现,理由有很多,最主要的:一是中国有13亿人民的需求在,经济就不可能衰落!13亿人天天要吃的,要穿的,要住房子,要出行,要想过上发达国家富裕阶层一样悠闲、便利、富足的生活等等,这些基本的需求,就是巨大的发展动力,而且是一天也不可能停止的;二是经过30年的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基础远远超过前苏联垮台时的局面;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建设带来的福利,也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有能力也有意愿推动国家和经济继续发展继续进步,不会因为你在某些领域搞颠覆就放弃建设自己的国家;三是中国政府即便不能及时识破你的颠覆阴谋,斩断你的颠覆魔爪,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不会变,决心不会变,领导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责任心不会变,决不会坐视中国经济的衰落,也有能力带领中国冲破艰难险阻,走向新的辉煌!近日出台的 国务院 “ 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的 十点意见”就是有力的证明!   但是,在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西方列强损人利己、不断破坏搅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很难长期支撑。如果没有拉动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走出低迷的强大引擎,全球经济都会有一个很长的徘徊期,在徘徊期间难免不出现方向模糊、市场萎缩、失业增加、增长减速、信心受挫、社会燥动的局面。因此,寻找拉动全局增长的引擎,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面前有没有这样的强大引擎呢?根据我们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引擎还是有的,而且摆在我们面前的能够拉动中国经济再创辉煌的强大引擎至少有三个,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三大引擎。       一、 拉动全局走出低迷的引擎——建国际开发走廊   引领产业发展方向需要重大举措是不争的历史定理。不管是19世纪末美国的西部开发、战后各国的科技园区和工业走廊建设,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的特区建设,都一再证明了这一定理。这种举措往往需要一个核心,才能聚焦各类产业优势,带动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我们前30年拉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特区建设。深圳、珠海、厦门、浦东四大现代化都市的建设,拉动了所有产业的全方位发展。实际上充当了拉动国家经济进步的引擎。没有这几个聚焦产业发展的引擎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其后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大开发,环勃海大开发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问题在于它没有焦点,没有核心。几个广袤的地区要想平衡上升全面跟特区一样快速发展是不太可能的,它只能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关键是如何来选好这个点。之所以全国人民对4万亿的投资好象聆听别人的故事一样,引发不了投身建设的激情,问题也还是出在“焦点”上。因为你的投资没有重点突破,只是简单的添灯油战术,很难给产业指明发展方向,很难让民众看到就业的出路。   那么,今天拉动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走出金融海啸阴影的引擎又在哪里呢?   1 、建战略开发走廊,保全国经济持续繁荣   2008 年我作了一个专题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第一是发现再设深圳、浦东那样的开发点,辐射效果有限,既难确保全国的平衡发展,也不足以带动全国;第二是发现不与国际社会联动,不足以拉动全世界。没有世界经济的复苏,就不可能有我外向型经济的复苏。于是设计了一条由东南沿海至西北边陲的战略性“万里开发走廊”,以拉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东起台湾台南市,西至中巴边境的明铁盖。即:由东经08`43``度北纬23度,经东经08`7``度北纬28`47``度,至东经25`3``度北纬51`度。全长4600公里,斜跨整个大陆腹地和台湾海峡。途经十个省,百余个县市。12345678下①页更多相关文章: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三中全会:新一轮改革的战略起点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权力结构理改革开放论文:重建公民社会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微观路径中国经济改革论文:当前金融改革战略和路改革开放论文: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路径探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战略与路径

法与经济学论文6000字怎么写的

经济学论文怎么写?学术堂分八步告诉你:  第一步 找变量  首先要选择研究的主题,既什么原因(X)导致了什么结果(Y)例如,财政支出(X)对经济增长(Y)的影响方法有二:  打开中国知网(CNKI),选择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5-8本中文顶级期刊,筛选出近三年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然后随便挑两个感兴趣的作为X和Y  搜索近一年国内学术会议的会议手册,寻找参会论文中频率较高的词汇,选择两个感兴趣的作为X和Y  再一次搜索确认X对Y这一主题没有被研究过,进入下一步否则跳回开头  第二步 找数据  根据挑选的词汇,寻找到原始参考文献,从论文中找到数据来源若数据来源是公开数据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跳回第一步  第三步 找冲击  寻找一个对X产生影响的政策冲击此处可以完全参考已有文献寻找冲击来源  第四步 跑回归  根据政策冲击构建DID模型,跑一下回归,调整固定效应和控制变量,系数正负皆可,只要显着就行若实在不显着则返回第一步  第五步 找理论  寻找关于X和Y关系的经典理论,最好能够找到两个观点冲突的理论(简称A理论和B理论)并提出假说:  ·H1:A理论是正确的  ·H2:B理论是正确的  第六步(可选) 分样本  做一点异质性分析比如对于企业样本,可以国企民企分一下,东中西部分一下,出口内销分一下……  第七步 出结论  根据回归结果,得到结论"我们得到的经验证据支持A理论(或B理论)"  第八步 写论文  根据前七部的成果,按照引言-文献综述-假说提出-实证分析-总结评论的顺序重新组合论文架构最后再润色文字,补齐参考文献,一篇论文便大功告成!

在思想观念上,他们进入公司,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希望自己的工作价值和个人价值得到肯定,获得周边的关注与赞赏,当然这也是青年群体必备的特征,在他们当中不乏有一些人好高骛远,但是自身能力又难以匹配工作期望,而且工作环境与预想的差距又有差别[易指做,]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提出的理论依据和背 景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已经一致承认经济法 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整个法学界绝大 多数人也承认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 是确立的。 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 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 法等所划分的不同法律规范的总和”。① 法律所调整的对象无非是以各种形态为表 现形式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 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等等。法律部 门就是以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作 为依据来划分一部法律属于哪个部门的。 那么,一个法律部门地位的确立,必须有 其特有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 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简称国家 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 ”。②具体分为:宏观调控关系,微观规 制关系,国有参与关系,对外管制关系, 市场监督关系五个方面。③而且,经济法 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 可以分开的。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法的立法工作紧密结 合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对一些重要的经 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制定了一大批经济 法律和法规。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 体系已初具规模,为经济法学体系的建立 和完善奠定基础。 法的分类(divisions of the law)是指“ 在任何一个已有合理的,成熟的理论和已 形成内容丰富的原则和规则的法律体系中 ,法学家为了评注和研究的方便,总是把 所有规则分成一定数量的部门和次部门, 并不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和 分组”。④由此可见,法的部门的确立和 法的分类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形成 内容丰富的原则”。民法作为一个完善和 重要的法的部门,有以《民法通则》为核 心的规范性文件体系,有平等、自愿、公 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 等基本原则。相对应的,经济法作为一个 新兴的法的部门,也应该有其基本原则和 核心基本法。二、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学说 明确经济法原则的含义是评判学说的前提 和基础。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 、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 本源的综合性的原理或出发点”。⑤基于 这个论述,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 当是能够全面反映它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 系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寓存于整个经济法 体系中的指导思想。首先,经济法的基本 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作为其工具性 的一面,是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服务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主权者有不同的 利益追求,那么经济法所调整的国家经济 调节关系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其指导性原 则也就随之变动;第二,经济法的基本原 则是带有国别色彩的,英美为主的西方国 家的经济法往往着重于国家干预,而我国 需要的是开放自由的市场,防止行政垄断 的干预;第三,原则必须是高度概括性的 ,若确立得过于具体化,就是属于法律规 则的范畴了。 当前学术界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有⑥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坚持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原则;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 结合的原则;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和国 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兼顾 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经济民主和经济法制 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相结合的原则等等。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上述学者提出的观点,有其可取的部分, 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我 国经济法学界一般认为,传统民法强调“ 私法优先”,传统行政法强调“公法优先” ,而经济法则是将私法和公法放在“互为 优先”的地位。这个“互为优先”反映的即 是一种社会本位思想,即个人利益和国家 利益的兼顾;然而像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 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就不应该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因为这 个思想不仅仅是经济法要贯彻的,同时 也是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都应坚持的, 故应该将其视为宪法原则。笔者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主要 是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协调经济原则。市场管理法,如反 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票据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国 家对经济的调整管理,“国家之手”在经济 关系中的作用是协调本国经济,完善产业 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遵循客观的经济 规律,注意客观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形势 的变化,主动灵活地发挥经济法的调节作 用。 第二、效率公平原则。“效率是社会能从 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公平 是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往 往是不能兼顾的,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要么重效率轻公平,要么重公平轻效率。 经济法的作用就在于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整 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在某一个阶段 可以促进其中的一面,但就整体而言必须 兼顾二者。 第三、利益兼顾原则。要贯彻利益兼顾原 则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正确处理 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 家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 理企业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 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⑧经 济法的任务就在于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 ,兼顾地方、企业、个人等各种利益,实 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重大课 题。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 废弃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和治理等一系列 社会性问题。因此,经济法必须强调坚持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眼前的利益而 牺牲长远利益。四、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意义 上述四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联 系着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贯穿了国 家调控经济的全部过程,使当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得到结合,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基本原则的确立,巩固了经济法作 为一个独立法的部门的地位,完善了经济 法学理论体系,有利于抵制“大民法观念” 和“经济法学说”,有力驳斥“经济法没有 理论”的观点。 其次,在实务上,原则的确立为经济法规 则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对新法律法规的 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经济法律具体 条文亦有

经济学论怎么写?学术堂来告诉你:  一、如何选题  ( 一) 选题来源: 前沿问题、热点问题  那些已经陈旧而且对当今现实发展没有意义的问题就没有太多的研究必要,选择要研究的论题应该是当今世界比较前沿和热点的问题,而且,既要有经济现实意义同时也具备理论研究价值比如,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热点问题、关于改革的新问题或者国际交往中的重大问题、焦点问题等等,也可以是一些引起全球人、全国人关注的经济问题以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例,例如四川地震、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等,可以探讨它们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还可以分析它们对食品价格的影响,甚至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等等  当然,全球经济的前沿问题或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都很多,如何选择呢? 选择哪一个热点呢? 这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熟知程度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自己平时比较感兴趣、而且了解比较多而且希望继续多了解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或者根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选择一个与自己的未来职业相似或相近的论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完成毕业论文而且也有助于将来的事业发展如果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不喜欢的问题去写作,将来的职业规划与这个问题也不相关,那这样的写作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二) 选题原则: 小题大作  "小题"就是选择一个非常细小、非常微小的问题进行研究,"大作"就是对该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广泛、全面的研究,就像看一个站在面前的普通人,把他的前世尊祖、家学渊源、地域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经济基础、血缘特征、性格特征、喜怒哀乐、外貌衣着等都看到了如指掌  比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是一个很博大、很复杂的问题,一篇经济学论文是无法解决这一宏大问题的但,如果对此问题比较有兴趣,希望在此方面进行研究的话,不妨把研究范围缩小、缩小、再缩小,缩小到从武汉市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战略分析这个角度进行研究对于这个选题,缩小了研究区域( 武汉市、欧盟) ,研究对象是农产品,研究侧重点是针对出口方面的,这样在写作时就更具体、更能够有的放矢,研究的内容 更加翔实再举一例,"低碳"主题是学界目前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与之相关的话题很多,稍有不慎,在研究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大而空的现象,以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为例,如果论文题目定为"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 发展",那么这个研究即使洋洋洒洒几十万字都写不完,何况一篇学位论文但是,如果把题目改为"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低碳消费模式分析",研究区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都缩小了很多,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通过使用合理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就是一篇很好的作品  ( 三) 选题准则  很多同学选定题目做到一半之后就中途放弃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兴趣继续做下去,二是没法进一步获取相关的信息故最好按以下准则来进行选题: 第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兴趣是产生研究动力的源泉,兴趣可以激发对某问题的持久好奇心、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并促进研究者的思考能力如果你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选择对某个热点经济现象 / 经济事实进行历史性探索,如果你对国际交流、全球化问题更有兴趣,不妨从全球经济贸易的热点问题中寻找论题; 如果 你对农村中小学生的上学 / 读书问题更有兴趣,不妨从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展开研究  第二,对所选问题有所理解,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选择一个论题时,必须要知道这个论题的核心是研究什么,与它相关的数据资料如何收集,其他人对该问题已经研究到何种程度,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没有解决的方面是因为何种原因而存在当对以上这些方面有所了解时,就要比较分析出,哪方面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研究意义,然后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展开研究  第三,选择的问题为什么重要? 一般来说,问题的重要性既要体现理论的重要,也要体现实践上的重要理论来自于实践,但也要回归实践,理论研究是基于实践意义本身很重要当现实的发展需要对某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该问题在过去的理论研究中也很少有人涉足,那么这个问题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比如,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绩效问题,在过去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只关注农业经济产出问题( GDP) 、或农业技术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等,对于气候变化是抱着"靠天吃饭"的态度,理论上也没有太多人去分析农业气候问题,除了气象局之外但当今,气候变化就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全球变暖,冷热交替、热带风暴、旱涝灾害、暴风沙等等,不仅影响到农业产出,而且也影响到工业结构、道路桥梁建设、生活水平等等系列问题,因此,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  二、怎样搜集文献资料和数据  题目选定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当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都能够基本获得,那么对问题的分析就比较有基础了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充分有效使用网络资源( 但不能直接拷贝抄袭) 是必 不可少的几种比较常用的查阅经济相关资料的网站有: 1、中国知网( 期刊网) ; 2、中国经济信息网; 3、中国统 计局网站; 4、中国商务部网站; 5、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官方网站、其他相关网站或论着等如何搜索高质量的文献和数据呢? 这需要对本领域的刊物有一定的了解,在国内经济类,可以参考 CSSCI( 2012 - 2013) 排名前 40 内的本领域的期刊,或者参考北大核心( 2012) 本领域内前 3 名的期刊; 国外经济类,由 于 SSCI /SCI 期刊较多,建议分领域查询全球排名前 10 以内的期刊具体的下载方式和查询通道,可参考百度、GOOGLE( 学术) 及校园内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上的相关内容对于高质量的数据,一般是调查的数据,简 单的方式是找作者获取,或者从作者引用的文章中找到引用数据的数据库,然后找数据库所在单位获取一般而言,数据不是免费的,谨慎获取  三、怎样阅读文献---对文献分类  阅读文献也是研究、写作过程一个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梳理文献,可以了解该领域内学科前沿,包括最新的研究内容、最新的研究方法等但也不是每篇文章、每本书都要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读,而是先根据文章的 内容、以及与你要研究的问题相关性对文献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分类阅读一般来说,文献资料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  第一类文章,与你的文章间接相关这类文章与你要研究的问题,不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只要看它们的摘要就可以了但,它们能够帮助了解你要研究的论题在其领域内所处的大概位置,尤其是你的文章主题是不是 具有理论或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是不是能够解决主要问题等在这类文献中,有些文章里面有一个表格,有一个数据,能够在你的文章里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论点,要注意积累在数量上,此类文章在 100 篇里面至少 占五六成; 在阅读方法上,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不需要花很长时间从头至尾地阅读  第二类文章,与你的文章相关,但从它的技术路线、它所关注的问题来讲,与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关的这些文章要看的是,其理论是采用什么样的逻辑,它们怎么做,模型的起点是什么,它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 论对于此类文献,要关注的是行文的理论逻辑,包括逻辑起点、逻辑推理、模型构建以及最终结果的计算与分析等环节在数量上,在 100 篇里面,这些文章大概占了 20 篇左右; 在阅读方法上,这类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  第三类文章,与你的文章相关性极强此类文章就是对你的研究来讲是最最相关的,因为它们几乎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你的研究跟这些文章相比较,你的贡献是边际上的在数量上,此类文章,大概 100 篇里面是5到 10 篇; 在阅读方法上,对这几篇文章,不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而且要反复看很多遍,包括它的思 想观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特色、研究结论及文后的参考文献,都要反反复复地仔细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思考或推敲站在巨人的肩膀,习大作  四、写作步骤  一篇论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 一) 引言  文章如果是一份药,那么引言就是药引子,重点阐述文章的现实背景、理论意义、文献综述三个部分该部分应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说清楚,第一,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地写出来第二,提出问题后,告诉读者为什么该问题很重要,就是文章主题的重要性第三,把自己的研究与既有的文献作比较,这就涉及到对现有文献的评论,引申出文章的新颖之处第四,概括文章的研究告诉读者解决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贡献与创新,交代论文的结构,这个部分必须在文章初稿完成后,反复修改,着重体现逻辑性,有逻辑,才能把" 故事" 讲完整  ( 二) 正文主体: 理论分析 + 实证分析  理论分析部分主要论述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或其他学科理论交叉分析,这部分属于定性分析这个部分需要描述的重点是,从定性的角度对文章的主题进行详实分析,为文章的研究定调,是文章行文的逻辑起点对于定性分析可以是纯文章的推导,也可以是纯数学式的推导目前,流行的是纯数学式的推导,因此,用好数据工具比较关键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包括模型和数据,这部分属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部分的基本步骤为: 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得出新结论实证分析的关键是模型的构建,从定性分析建立的逻辑起点入手,进行模型构建模型的建立,必须是建立在引言中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模型,结合文章的主体构建具有逻辑性的模型,模型建立的大忌就是凭空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模型建立完之后,进行实证分析便是关键,实证分析的焦点在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数据处理不可靠,文章实证分析便没有价值故此,学好计量经济学,用好一个计量工具(主流的是 SAS /STATA /SPSS /EVIEWS 等) 比较关键好模型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假设是否合理,二、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三、模型所暗含的结论是否可以用经验数据来检验,四、模型结论是否与现实数据相一致在此必须注意的事,模型数据处理的方式必须是可靠、科学的,否则,文章白写!  ( 三) 结论 结论是从文章的前文论证过程自然推导出来的,而不是凭空附和上的文字,既包括对前面论证结果的总结,也包括未能解决的问题( 这部分可有可无,视文章研究的深度而定) 写好结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要准确,不能夸大,不能总结出一个模型没有说明的结论,无中生有是文章推导出来的结论就写,不是文章推导出来的结论,就不写二是即使观点是正确的,但不是从文章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不要三是政策含义最好有,但不一定必要如果有,一定要是严格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不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哪怕是正确的也不要说  此外,有同学或许会问,模型的结果和论文的结论有什么区别? 简单的区别在于: 模型的结果是从实证分析中得出的数量结果,这个结果只反映了数据; 而文章的结论,则是从模型的结果中提炼出来的,带有综合性味 道的总结,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有内涵上的联系  ( 四) 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你所阅读、参考和引用过的文章的尊重,特别是那些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对文章写作有启发意义的文献资料,必须在参考文献中标注出来参考文献应该是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文章资料,而不是低层次的、或者经不起推敲的文章另外,文献资料的选择,也能够反映出作者学术研究水准,因为起点高,立意才会深远  五、摘要如何写?  摘要是放在文章最前面的,但一定要放在最后时刻去写摘要一般包括写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以下是对各部分所写内容做的简要介绍: 一是目的,应简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一般用 1 - 2 句话简要 概括,不宜太冗长目的部分的文字最好不是对文题中已有信息的简单重复二是方法,应简述研究的对象、方法、分析线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等三是结果,应简要列出主要的结果,描述结果要尽量用 具体数据,不要过于笼统四是结论,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结果,得出客观适当的结论,并指出研究的价值和今后有待探讨的问题写论文摘要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 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二是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三是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 内容; 四是不要用第一人称如"本文"、"我们"、"作者"等作为主语,而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对……进行 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式; 五是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 包括地名、机构名和 人名) ; 六是缩略语、略称、代号,除非本专业读者能清楚理解,否则首次出现时不论中、英文均应给出全称; 七是 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八是注意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 九是一般不用引文只有当摘要、文章主体、参考文献等全部写作完毕,一篇完整的论文才算完成整个论文从收集资料、酝酿写作、完成初稿、进一步修改,这一系列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既学习前人的思想聚成、论证推理、对数据的资料运用,也学习对问题的表述和对母语的运用学位论文是在更高理论层次上展示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并把自己的分析判断以科学、合理、严谨的方式展示给他人

法与经济学论文6000字开头

这篇是很好的法学毕业论文,你参考下,应该有所帮助一、引言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科技进步、信息共享、商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社会活动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更给予了个人信息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它成为对于国家、社会、组织乃至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与个人信息相关的犯罪活动也呈现出高发态势。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增设“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将两个罪名整合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扩大了主体范围,加大了处罚力度。2017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17年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做出了具体规定。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对判决结果包含“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一审判决逐年进行检索,2009-2019年间各年份相关判决数如图表 1所示。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发展可为四个阶段:2009~2012年,此类判决数为零,与个人信息相关的犯罪案件在实践中鲜有发生;2012~2016年,判决数量开始缓速增长,总量尚较少;2016~2017 年判决数量激增 6%,呈现出高发态势;2016~2019年,犯罪数量增速放缓。 图表 1作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对象,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范围、判断标准对立法和司法适用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解释》第1条对其概念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仍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如,如何把握行踪轨迹信息的范围、如何把握财产信息的范围和如何认定公民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等。由此观之,要实现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准确认定,我们应该对其行为对象的内涵、外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对《刑法》二百五十三条“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司法实践中该罪的认定提供有益参考。 二、刑法上公民个人信息合理保护限度的设定原则 信息网络时代,我们要在推动信息科技的发展应用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过小或者过大,都不利于社会的正常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基于以下三项原则设定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合理限度。(一)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刑法的谦抑性,是指刑法应合理设置处罚的范围与程度,当适用其他法律足以打击某种违法行为、保护相应合法权益时,就不应把该行为规定为犯罪;当适用较轻的制裁方式足以打击某种犯罪、保护相应合法权益时,就不应规定更重的制裁方式。此原则同样是刑法在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进行规制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前置法缺失的当下,刑法作为最后保障法首先介入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规制时,要格外注意秉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严格控制打击范围和力度。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范围过窄,会导致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不能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范围过宽,则会使刑法打击面过大,导致国家刑罚资源的浪费、刑罚在实践中可操作性的降低,阻碍信息正常的自由流通有违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在实践中,较常见的是认定范围过宽的问题,如公民的姓名、性别等基础性个人信息,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个人身份,但大多数人并不介意此类个人信息被公开,且即便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也不必动用刑罚手段,完全可以利用民法、行政法等前置法予以救济。(二)权利保护与信息流通相平衡原则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价值的凸显,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流通之间的价值冲突也逐渐凸显。一方面,信息的自由流通给国家、社会、个人都带来了多方面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对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要使得数据的自由流通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平衡好其与个人权益保护的关系,是运用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规制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个人信息保护不足,则会导致信息流通的过度自由,使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处于危险境地、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保护过度,则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妨碍了信息正常的自由流通,使社会成员成为一座座“信息孤岛”,全社会也将成为一盘散沙,也将信息化可以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拒之门外。刑法要保护的应当仅仅是具有刑法保护的价值和必要,并且信息主体主动要求保护的个人信息。法的功能之一便是协调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通过立法和司法,平衡好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与信息自由流通,才可以实现双赢。应努力构建完备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既做到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侵犯,又可促进信息应有的自由流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协调原则个人利益对公共利益做出适当让渡是合理的且必须,因为公共利益往往涉及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同时也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保障。但是这种让渡的前提是所换取的公共利益是合法、正当的,并且不会对个人隐私和安全造成不应有的侵害。公共安全是限制公民个人信息的典型事由。政府和司法部门因为社会管理的需要往往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公开,信息网络的发展也使得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安全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于公民个人利益边界的触碰,由此产生公共管理需要与个人权益维护之间的冲突。相对于有国家机器做后盾的公权力,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处于弱势地位,让个人信息的保护跟得上信息化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保护是此原则的另一重要体现,王利明教授将公众人物划分为政治性公众人物和社会性公众人物两类。对于前者,可将其个人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公民监督权或公共利益相关的个人信息,此类个人信息对公共利益做出适当的让步是必须的;另一类是与工作无关的纯个人隐私类信息,由于这部分个人信息与其政治性职务完全无关,所以应受与普通人一样的完全的保护。对于社会性公众人物,其部分个人信息是自己主动或是希望曝光的,其因此可获得相应的交换利益,对于这部分信息,刑法不需要进行保护;也有部分信息,如身高、生日、喜好等虽然被公开,但符合人们对其职业的合理期待,且不会有损信息主体的利益,对于此类信息,也不在刑法保护范围内;但对于这类信息主体的住址、行踪轨迹等个人信息,因实践中有很多狂热的粉丝通过人肉搜索获得明星的住址、行程信息,对明星的个人隐私进行偷窥、偷拍,此类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安宁和基本权益的行为应当受到刑法的规制。 三、刑法上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特征及相关范畴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公民”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指具有我国国籍的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罪名和罪状中都使用了“公民”一词,对于其含义的一些争议问题,笔者持以下观点:(1)应包括外国籍人和无国籍人从字面上和常理来看,中国刑法中的“公民”似乎应专门指代“中国的公民”。但笔者认为,任何人的个人信息都可以成为该罪的犯罪对象,而不应当把我国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局限于中国公民。第一,刑法一百五十三条采用的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个人信息”的表述,而是了“公民个人信息”,对于刑法规范用语的理解和适用,我们不应人为地对其范围进行不必要的限缩,在没有明确指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情况下,不应将“公民”限定为中国公民。第二,全球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时代,将大量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个人信息保护排除在我国刑法之外,会放纵犯罪,造成对外国籍人、无国籍人刑法保护的缺失,这既不合理,也使得实践中同时涉及侵犯中国人和非中国人的个人信息的案件的处理难以操作。第三,刑法分则第三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并不限于仅对“中国公民”的保护,也同等地对外国籍人和无国籍人的此类权利进行保护。因此,处于我国刑法第三章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保护对象,也包括外国籍人和无国籍人的个人信息,“我国对中国公民、处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 籍人以及遭受中国领域内危害行为侵犯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一视同仁地提供刑法的保护,不主张有例外。”(2)不应包括死者和法人对于死者,由于其不再具有人格权,所以不能成为刑法上的主体。刑法领域上,正如对尸体的破坏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一样,对于死者个人信息的侵犯,不应成立侵犯个人信息罪。对死者的个人信息可能涉及的名誉权、财产权,可以由死者的近亲属主张民法上的精神损害赔偿或继承财产来进行保护。对于法人,同样不能成为刑法上公民个人信息的信息主体。一方面,自然人具有人格权,而法人不具有人格权,其只是法律拟制概念,不会受到精神上的损害。另一方面,法人的信息虽然可能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但是已有商业秘密等商法领域的规定对其进行保护。因此,法人的信息不适用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个人信息”的含义法学理论上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主要识别说、关联说和隐私说。识别说,是指将可以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作为公民个人信息的关键属性。可识别性根据识别的程度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通过单个信息就能够直接确认某人身份的直接识别,和通过与其他信息相结合或者通过信息对比分析来识别特定个人的间接识别。学界支持识别说观点的学者大多指的是广义的识别性,既包括直接识别,又包括间接识别。关联说认为所有与特定自然人有关的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动态行为和个人观点及他人对信息主体的相关评价”。根据关联说的理论,信息只要与主体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就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隐私说认为,只有体现个人隐私的才属于法律保障的个人信息内容。隐私说主要由美国学者提倡,主张个人信息是不愿向他人公开,并对他人的知晓有排斥心理的信息。笔者认为,通过识别说对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界定最为可取。关联说导致了刑法保护个人信息的范围过分扩大,而隐私说则只将个人信息局限在个人隐私信息的范围内,忽略了不属于个人隐私但同样具有刑法保护价值的个人信息,同时由于对隐私的定义受个人主观影响,所以在实践中难以形成明确的界定标准。相比之下,识别说更为可取,不仅能反应需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的根本属性,又具有延展性,能更好的适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导致的公民个人信息类型的不断增多。且通过梳理我国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司法,识别说的观点贯穿其中。名称 生效年份 对“个人信息”核心属性的界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2012年 可识别性、隐私性《关于依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 2013年 可识别性、隐私性《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4年 隐私性《网络安全法》 2016年 可识别性《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7年 可识别性、可反映活动情况图表 2《网络安全法》和《2017年解释》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无疑最具权威性。《网络安全法》采用了识别说的观点,将可识别性规定为公民个人信息的核心属性。而后者采用了广义的“可识别性”的概念,既包括狭义可识别性 (识别出特定自然人身份) , 也包括体现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两者之所以采用了不同的表述,是因为《网络安全法》对公民个人信息做了整体而基础性的保护,而《2017年解释》考虑到,作为高度敏感信息的活动情况信息,随着定位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成为本罪保护的一个重点,因此在采用了狭义的身份识别信息概念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活动情况信息的强调性规定,但其本质仍是应涵括在身份识别信息之内的。所以,应以可识别性作为判断标准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界定。(二)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征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体现了其区别于广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价值。明确刑法领域个人信息的特征,有助于在司法中更好的对个人信息进行认定。可识别性这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本质属性。可识别是指可以通过信息确定特定的自然人的身份,具体包括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识别,是指通过单一的信息即可直接指向特定的自然人,如身份证号、指纹、DNA等信息均可与特定自然人一一对应。间接识别,是指需要将某信息与其他信息相结合或者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确定特定自然人,比如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兴趣爱好等信息均需要与其他信息相结合才能识别出特定的信息主体。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是指公民个人信息必须是对信息主体的客观真实的反映,。一方面,主观上的个人信息对特定个人的识别难度极大;另一方面,现行刑法关于侮辱罪或诽谤罪的相关规定足以对此类主观信息进行规制。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实现科学、高效鉴别个人信息客观真实性,是司法机关应努力的方向。现有的随机抽样的方法有一定可取性,但不够严谨。笔者认为,可以考虑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若嫌疑人能证明其所侵犯的个人信息不具有客观真实性,则不构成本罪。价值性刑法的两大机能是保护法益和保障人权。从保护法益的机能出发,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一自然犯,只有侵犯到公民法益的行为,才能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而判断是否侵犯公民法益的关键就在于该信息是否具有价值。价值性不仅包括公民个人信息能够产生的经济利益,还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从个人信息的人格权属性角度分析,个人隐私类信息的公开,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行踪轨迹类信息的公开,会对公民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从个人信息的财产权属性角度分析,信息化时代,信息就是社会的主要财产形式,能够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信息价值仅在当行为人主张其个人价值时才被考虑”,只有具有刑法保护价值的信息,才值得国家动用刑事司法资源对其进行保护。(三)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很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但部分国家和地区没有采用“个人信息”的概念,美国多采用“个人隐私”的概念,欧洲多采用“个人数据”的概念,而“个人信息”的表述则在亚洲较为常见。对于这三个概念是可以等同,存在观点分歧。有观点认为,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有重合,但不能完全混同,也有观点认为个人信息包含个人隐私,以个人数据为载体。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三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有学者主张前者包含后者,有学者主张后者包含前者,还有学者认为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笔者认为,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相互交叉,个人信息包括一般信息和隐私信息,个人隐私包括隐私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所以两者的交叉在于隐私信息。两者制建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混淆。首先,私密程度不同,个人信息中除隐私信息以外的一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信息主体进行公开的,如姓名、手机号、邮箱地址等,而个人隐私则具有高度的私密性,个人不愿将其公开;其次,判断标准不同,个人信息的判断标准是完全客观的,根据其是否具有识别性、真实性、价值性来进行判断即可,而个人隐私在判断上具有更多的主观色彩,不同主体对个人隐私的界定是不同的;最后,个人信息既具有消极防御侵犯的一面,也具有主动对外展示的一面,信息主体通过主动公开其部分个人信息,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利益,而个人隐私则侧重消极防御,主体的隐私信息和隐私活动不希望被公开,隐私空间不希望被侵犯。个人信息与个人数据笔者认为,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和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的区别在于,个人数据是以电子信息系统为载体的对信息主体的客观、未经过处理的原始记录,如个人在医院体检后从自助机取出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后者是指,数据中可对接收者产生一定影响、指导其决策的内容,或是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得到的上述内容,如血液化验报告数据经系统或医生的分析,形成的具有健康指导作用的结果报告,换言之,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分析处理。 四、刑法上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概念和原则的把握必然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在本部分,笔者对一般个人信息的认定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公民个人信息可识别性的认定“可识别性是指个人信息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指向确定的主体。”经过上文中的讨论,根据《网络安全法》和《2017年解释》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我们能够得出,“识别性”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核心属性,解释第3条第2款印证了这一观点。对于能够单独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往往比较容易判断,而对于需要与其他信息结合来间接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信息,往往是个案中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也是本罪的认定中最为复杂的问题。面对实践中的具体案情,对于部分关联信息是否可以认定为“公民个人信息”时,可从行为人主观目、信息对特定自然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程度和信息需要结合的其他信息的程度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加以判断。以此案为例:某地一医药代表为了对医生给予用药回扣,非法获取了某医院某科室有关病床的病床号、病情和药品使用情况。此案中所涉及的非法获取的信息不宜纳入刑法中“公民个人信息”的范畴。首先,从行为人主观目的上看,并没有识别到特定自然人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获取用药情况;其次,从以上信息对病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生活安宁的重要性上来看,行为人获取以上信息并不会对病人权益造成侵犯;最后,从这些信息需要与其他信息结合的程度来看,病床号、用药情况等信息并不能直接识别到个人,需要结合病人的身份证号等才能起到直接识别的作用。所以,此案中的涉案信息不属于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二)敏感个人信息的认定《2017年解释》第五条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敏感程度,即信息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影响程度,将“公民个人信息”分为三类,并设置了不同的定罪量刑标准。类别列举 “情节严重”标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 “情节特别严重“标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特别敏感信息 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五百条以上敏感信息 住宿记录、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五百条以上五千条以上其他信息五千条以上 五万条以上图表 3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对标准适用的争议,主要表现在对敏感个人信息的认定。如何把握“行踪轨迹信息”的范围行踪轨迹信息敏感程度极高,一旦信息主体的行踪轨迹信息被非法利用,可能会对权利人的人身安全造成紧迫的威胁。《2017年解释》中对于行踪轨迹信息入罪标准的规定是最低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50以上”的,即构成犯罪。由于《2017年解释》中对行踪轨迹信息规定了极低的入罪标准,所以司法认定时应对其范围做严格把控,应将其范围限制在能直接定位特定自然人具体位置的信息,如车辆轨迹信息和GPS定位信息等。实践中,信息的交易价格也可以作为判定其是否属于“行踪轨迹信息”的参考,因为行踪轨迹信息的价格通常最为昂贵。对于行为人获取他人车票信息后判断出他人的行踪的情况,载于车票的信息不宜被认定为《2017年解释》所规定的“行踪轨迹信息”,因为该信息只能让行为人知道信息主体大概的活动轨迹,并不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如何把握“财产信息”的范围财产信息是指房产、存款等能够反映公民个人财产状况的信息。对于财产信息的判断,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把握:一是要综合考量主客观因素,因为犯罪应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结果;而是考虑到敏感个人信息的入罪门槛已经极低,实践中应严格把握其范围。以此案为例:行为人为了推销车辆保险,从车辆管理机构非法获取了车主姓名、电话、车型等信息。此案中的信息不宜认定为“财产信息”。因为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是侵犯信息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最多只会对行为人的生活安宁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应适用非敏感公民个人信息的入罪标准。(三)不宜纳入本罪保护对象的公开的个人信息的认定 信息主体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是否属于 “公民个人信息”的范畴,理论界存在观点分歧。笔者认为,“公民个人信息”不以隐私性为必要特征,因为《2017年解释》第1条并为采用“涉及个人隐私信息”的表述,而是以识别性作为判断标准。因此,信息的公开与否并不影响其是否可以被认定为“公民个人信息”。对于权利人主动公开的个人信息,行为人获取相关信息的行为显然合法,且其后出售、提供的行为,当前也不宜认定为犯罪。理由如下:第一,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中,曾以“隐私性”作为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的核心属性,可见公民个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从隐私权中分离出来的权利,所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侧重于对公民隐私和生活安宁的保护。权利人之所以自愿甚至主动公开其个人信息,说明这部分信息即便被获取、出售,也通常不会对其个人隐私和生活安宁造成侵犯,因此不应纳入刑法保护范围内;第二,根据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只有在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才构成犯罪。对于已经公开的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人获取后向他人出售或提供的行为在我国缺乏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推定为存在权利人的概括同意,不需要二次授权,也就是说不应认定行为人对获取的已经由权利人公开的个人信息的出售和提供行为系“违法国家有关规定”。第三,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尚未健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的背景下,应将实践中较为多发的侵犯权利人未公开的个人信息的案件作为打击的重点。对于权利人被动公开的个人信息,行为人获取相关信息的行为可以认定为合法,但如果后续的出售或提供行为违背了权利人意愿,侵犯到了其个人隐私和生活安宁,或是对权利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则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论处。对于权利人被动公开的个人信息,行为人对相关信息的获取一般来说是合法的,但是获取信息之后的出售、提供行为如果对信息主体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是私生活安宁造成了侵犯,且信息主体对其相关个人信息有强烈保护意愿,则应据其情节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五、结语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对个人、组织、社会乃至国家均具有重要价值,由此也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公民个人信息”作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对象,其概念界定、特征分析、与相关概念的区分以及司法认定对于打击相关犯罪、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结论性的认识:第一,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的原则。一是应遵循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保证打击范围既不过宽而导致国家刑罚资源的浪费和可操作性的降低,也不过窄而使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二是应遵循权利保护与信息流通相平衡原则,在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侵犯的同时不妨碍信息正常的流通。三是应遵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协调原则,允许个人利益对公共利益做出适当让步,但杜绝对个人利益的侵害和过度限制。第二,公民个人信息之“公民”应包括外国籍人和无国籍人,不应包括死者和法人。公民个人信息之“个人信息”应采取“识别说”进行界定,可以识别特定自然人是刑法上公民个人信息的根本属性。除了可识别性,刑法意义上的公民个人信息还应具有客观真实性、价值性等特征可作为辅助判断标准。还应注意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个人数据等相关概念的区分,避免在司法实践中出现混淆。第三,一般个人信息的认定。“可识别性”是其判断的难点,可以从行为人主观目的、信息对其主体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程度和信息需与其他信息的结合程度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对于行踪轨迹信息、财产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由于其入罪门槛低、处罚力度大,应严格把控其范围并结合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进行考量;对于信息主体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应分情况讨论,对于信息主体主动公开的个人信息,行为人对其获取、出售和提供,不应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于信息主体被动公开的个人信息,行为人对信息的获取是合法的,但其后出售、提供的行为,可以依实际情况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论处。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完善贡献微小的力量。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财务1051  作者:赵小平会计来源:自己点击数:651更新时间:2005-11-12  关键词:作业,成本库,价值链,作业成本法,适时生产制度,制造成本法,责任会计制度,战略成本管理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  (一)科勒(kohler,)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账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staubus)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3、要较好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该是作业,而不是某种完工产品或其对应的工时等单一标准。成本不应该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更不是根据每种产品的工时来计算分配全部资源成本(无论直接的或间接的),而是应该根据资源的投入量和消耗额,计算消耗的每种资源的“完全消耗成本”。这并不排除最后把每种产品的成本逐一计算出来,而是说,关注的核心应该是从资源到完工产品的各个作业和生产过程中,资源是如何被一步步消耗的,而不是完工产品这一结果。  (三)20世纪末abc研究的全面兴起。当时,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制造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严重扭曲了成本。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因而其得出的信息,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不大,相关性大大减弱。虽然当时流行许多模型,但是除了所依据的信息相关性值得商榷外,还很抽象、难懂,甚至一些专家都看不懂,其实践意义就更差了。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kaplan)在其著作《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一书中提出,传统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和可行性下降,应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来研究成本,即作业成本法。由于卡普兰教授等专家对于abc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而完善,使之上升为系统化的成本和管理理论并广泛宣传,卡普兰教授本人被认为是abc的集大成者。其理论观点有:  1、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输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产量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即: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的过程。  2、认为abc的本质就是以作业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abc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management,以下简称abm)  abc的成本虽然是“完全消耗成本”,但是并不同于中国1992年以前的“完全成本法”的成本,因为abc的成本强调的是“消耗”的成本,未必包括全部生产能力成本,即不一定等于“投入成本”。比如,如果一台机器每月正常产量是100件产品(代表了生产能力和投入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只投产了80件,就存在着20件(100件减80件)产品所对应的“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而abc下产品的成本就不包括“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只指全部投入成本的80%;相反“完全成本法”是原苏联模式的照搬,核算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全部投入成本,指运输费用和生产、管理、理财费用等全部支出项目,包含了“已利用”和“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  第二节abc产生的依据  那么,abc理论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客观依据呢?  一、理论依据。  abc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二、实践依据。  (1)从必要性上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  传统成本计算法假定直接成本比例较高,同时,传统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建立模型y=a+bx,而这种成本的划分和模型的相关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假设上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要应对多变的市场风险,强调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部门对持续经营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从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认为成本属性应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假定和模型y=a+bx,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间上的相关性;兼并的浪潮、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的全球化,导致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突破了模型y=a+bx的业务量假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为主导的智能化、自动化日益普遍,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网络经济为首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已经到来,这些经济活动,导致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等直接成本投入比例大大降低,许多企业的间接成本占绝大部分,这导致模型y=a+bx即使在短期内和一定业务量内也失去了相关性。时代的发展,需要一种解决传统信息失真问题、打破y=a+bx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而abc就是满足这一需要的理论。  (2)从可能性上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intime,以下简称jit)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abc与价值工程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后者强调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产品的过剩功能,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然而,剔除了产品的过剩功能,未必就消除了不增值作业。  (3)从信息来源来看,abc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具有外向性、开放性,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全面分析。它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来源,不仅要对企业内部实行规划与决策、控制与评价,并且注重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收集企业外部信息,包括竞争对手情况、行业市场需求、供货商、客户意向、售后服务、周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注重与供货商及客户进行协调与规划,甚至关注企业与相应社会责任、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关的信息。如epw厂,在采购阶段,除了采用常规方法,还通过与供应商发展密切关系进一步控制甚至降低采购成本;在销售阶段,撤掉了很多办事处,试行代理分销制,使企业能动态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价格与市场行情,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增加了企业销售利润。又比如,沙钢对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做法,在与供货商充分“博弈”的过程中,取得了更有利的地位,仅1999年生铁一项就节约成本4000多万元。  (4)从战略管理手段来看,abc虽然是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管理手段,但不是充分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因此,abc应该与相关的战略管理措施相互结合、综合使用,而不应该孤立地采用某一种手段。比如,可以结合价值工程、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标成本、kaizen成本、基准成本、平衡记分卡和环境成本等方法。  其中,kaizen成本法主要强调降低产品制造过程成本(如epw厂降低zh产品成本的方法);基准成本法主要是参照其他企业或部门成功实践,建立内部业绩评价标准以改善经营;平衡记分卡(balancescorecard)是卡普兰教授等人提出的新型管理措施,是一种在业绩评价和成本管理体系中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如客户导向经营业绩指标、企业内部营运及技术效益指标和学习创新与成长业绩指标等)相互融合的方法;环境成本主要核算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成本。  以价值工程为例,正如上面第(2)点谈到的,价值工程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但是未必消除“不增值作业”,同时也要看到,abc和作业链管理虽然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但是未必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所以,二者应该结合使用。再以平衡记分卡为例,其财务指标可以与abc的详细成本资料或价值链的财务信息相结合,而其非财务指标也可以与abc的客户需求预测等方法综合使用。这样,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手段就变得更加有效。  abc和战略成本管理来自发达国家,在epw这样的技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现代企业中试行并获得成效。但是,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设备、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参差不齐的状况下,战略成本管理和abc是否也能适用,是不少人都关心的问题。福建x公司和epw厂的实践,对此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只要按照科学的思路,努力创造相配套的条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abc是具有有效的推广途径的;abc的实施为科学核算成本、有效降低成本、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指明了突破口。  第三节一些企业应用abc失败的教训  虽然上文谈到了许多成功应用abc的例子,但是国内外企业对abc的应用并非都是成功的,也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比如,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所属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coloradosprings)就是其中之一。  惠普是世界上管理最完善、最富创新精神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它不断地重新评估自身的控制机制和分权式的组织结构。惠普的科技含量、间接成本比重都很大,因此,理论上讲,惠普公司整体上是比较适合采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实际上惠普公司的大多数分支机构实施abc的尝试的确都很成功。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规模较大,生产示波器和逻辑分析器等测试设备。它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每种产品的产量都很少,主要销售客户是通讯及电脑行业的工程师等人员。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产和支持流程,以找出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并据此确定产品的成本,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库存评估依据,做出更合理的定价决策。  首先,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各个流程后,该厂试图找出各种成本动因,即成本因素。此处的成本动因是指一个流程中影响该流程成本的所有因素。成本动因一旦确定,信息技术小组就会帮助成本会计部门,采取各种方法利用电脑软件跟踪这些因素。  其次,对这些软件进行修改,以加入新的成本动因。此处略举一例,对物料软件系统加以修改,目的是为了识别首选零件和非首选零件。该厂在确定其所购零件的优先顺序时采取如下5个标准:技术(technology)、质量(quality)、可靠度(reliability)、交货(delivery)和成本(cost),简称为tqrdc。  第三,根据tqrdc标准的评估结果,将各种零件分为首选、中等和非首选3类。由于每类零件所引起的间接费用不同,因此对3类部件的区分是很重要的。这一程序也让研究开发部门参与了有关零件评估的工作。  该厂采用abc的这些操作,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现在:  1、抓住了该企业技术水平比较高、间接成本比较大、产品种类多、产量小、管理比较严格和会计信息系统比较先进的特点,实行abc的初衷是对的。  2、得到了管理层的支持,因而各部门配合比较积极,如信息技术小组、研究开发部门与成本会计部门配合较好。  3、成本动因的选择比较客观。比如“首选、中等和非首选”零件的区分,结合了本厂间接费用的特点;并且对于跟踪监控的软件不断改进,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该厂abc系统于1989年开始实施,然而,1992年却半道夭折,从那以后,该厂没有再尝试过abc。那么,该厂实施abc失败的教训在何处呢?根据报道,主要问题有以下6点:  1、成本动因太多。abc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对成本的“过程控制”,来对成本“追本溯源”。可是该厂abc实施者曾试图为每一个流程“找出各种成本动因”,有一次,竟然在生产流程中挑出20多个成本因素,贪图全面,结果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既增加了abc系统建立和维持成本,又增加了管理者对abc复杂信息理解的难度,明显加大了“过程控制”和“追本溯源”的难度。  该厂应首先确定两、三个绝对关键的流程环节,再在每个环节中找出两、三个成本因素,并在初始阶段全力以赴解决这些成本因素。这样才能使abc更具有可操作性。  2、该厂对abc的应用没有体现出明确的目的。从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来看,“取得准确的成本信息”应该是其首要目的。因此,有关主要生产成本的动因应该详细反映,而有关产品设计、市场需求等信息可以粗略反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成本动因太多”的问题。然而,该厂的abc工作却没有明确体现出这一目的:成本选择漫无目的,简单照搬abc理论,贪多求全;不但增加了实行abc的难度,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信息需求目的,提供的信息没有针对性,即使是科学地计算出了相关信息,也会出现不少abc信息“无人使用”的尴尬局面。  3、成本库和作业中心内部缺少适当管理。虽然该厂的矛头直指各种成本因素,预测间接费用的支出及成本因素的利用,但是,它只是每月公布成本因素的变化情况,包括成本因素的效率变量、比率变量及数量变化等,却不对各个作业中心内部及其成本产生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不能给一个个产品的各种成本带来增值利益。因此,该厂应该发挥惠普公司良好的“自身控制机制”的优势,加强作业中心内部的控制。  4、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该厂过分注重公布成本因素的月变化情况,但在针对各个成本库和作业中心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控制成本产生的过程、削减成本方面,却从未采取任何相应手段。比如,据报道,其研发部门做出调整,开始采用首选零件后,但是采购部门却并不改变其成本结构。因此,吸取epw公司的经验,制定可行措施、努力削减非首选零件的总用量及压缩总体的成本结构,使abc与企业战略和整体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成为该厂实施abc的主要目标。正如本章第一节所讲,这种abc与企业整体管理“脱节”的现象在中国也很多,因而吸取其教训很有必要。  5、过分强调标准成本。该厂希望把某个成本因素作为管理的基准和目标,完全实行“标准成本”的控制。但是,要想在如何具体分配成本问题上使整个群体达成共识,几乎不可能,弱化了各个成本中心的控制作用。  实施abc应注重长期控制成本、加强管理的效果,而不应强调短期内满足某一具体成本“基准目标”。如果那样做,意味着要找出所有的流程、所有的成本因素及所有适当的支出项目并予以分配。本来该厂成本动因就选取得太多,加上过分强调标准成本,使成本管理部门要把实际数据和标准成本随时做一番比较评估,导致了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对各种成本因素活动进行管理,使abc的实施就好象一场管理恶梦。与其这样做,倒不如发挥惠普公司“分权式”组织机构的特长,让各分权部门作为一个个成本库,建立责任中心,着重抓好自己内部的成本控制工作。  6、该厂对abc的应用,过于急于求成,浅尝辄止,缺少积极改进的过程。比如,虽然该厂对成本动因的跟踪软件作了动态的改进,但是abc自身并未深入实践,遇到了问题,1992年后,就再也不尝试了,而没有象epw厂那样组织项目组对产品深入分析和研究。事实上abc的推行,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非不允许有失误,关键是努力减少失误,并且根据abc的规律和企业自身的特点,逐渐改进和完善abc系统。  第四章结束语  通过前面对abc的理论概况、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内外应用状况和经验教训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  首先要承认,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企业整体的设备水平依然很落后,如有关报道显示,钢铁、石化、电力等15个行业中,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5到10年,关键性技术差距更大,而abc是高新技术生产制造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产物,所以abc在我国企业全面推行,为时尚早。然而,笔者以为,abc虽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们并不排斥一般企业,相反,在个别先进制造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部门可以先行实施,将会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思维的变革,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看,abc还会反作用于其科技环境,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并为政府提供更科学的宏观财务信息,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推广应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abc可以在我国一部分先进制造企业或其若干部门先行实施,逐步推广,如果“等待完全符合条件再实施abc”,则会导致企业丧失快速发展的时机。  首先,abc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可以从企业个别部门到整个企业,从制造到服务,从个别先进企业到更多企业,逐步开展。研究和实践都表明,企业内技术装备水平的多层次,可以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与之适应。例如:劳动密集型部门可采用责任成本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间接费用比重大的部门可运用abc控制。众多的探索已表明:即使是局部应用abc,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处于改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一部分已经基本具备了运用abc的条件,尤其是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不一定要等全面符合条件后再实施。而实施abc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又会促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环境的改善,从而进一步为abc、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其次,应用abc,应该重点强调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以广泛更新企业的管理观念,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比如,尽管不少企业无法绝对做到jit、“零存货”和“零缺陷”的“数据计算标准”,但是可以向这个标准努力;更何况在运用作业管理思想解决一些问题时,有些成本是无法用金额来计算的,只能依靠估计(如建立在abc基础上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因质量问题而给企业造成的信誉损失)。因此,abc不应局限于一种机械的成本计算手段,而应更多地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模式运用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管理方面。这样才体现了abc的本质意义。这也可能成为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一种模式。  (二)企业推行abc,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国企业将来在运用abc或abm时,首先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尽管笔者主张大力提倡abc,但是,如果不顾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不考虑abc信息的“成本-效益”关系,认为运用了abc就是好的,这样一种思想也是错误的。abc在各国企业运用的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运用abc。如果一个企业制造费用只占一小部分,或者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者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是按照生产线来安排,而不是按作业中心(或成本中心)来安排,则abc并不比简单的传统成本法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因此,设想运用abc、abm时,企业首先应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  其次,abc系统必须取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abc、abm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即能完成的工作,它尤其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是成功应用这一先进原理的先决条件。abc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第三,应用abc的具体措施,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经营环境的特点,从而明确本企业应用abc的具体目的。由于国情、企业历史基础、产销环境和技术工艺不同,既不能照搬abc权威理论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照搬国外或其他企业应用abc的经验。  第四,abc系统本身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在企业亲自尝试abc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和工艺特点去不断完善abc系统,不可企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把abc作为立杆见影的“万能药”,也不可浅尝辄止,一遇困难就否定ab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第三章第一节对abc在我国应用状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应用abc的企业,管理工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脱节”现象,更有必要对abc系统不断改进。  第五,推广应用abc,必须结合企业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施abc系统,仅仅有先进的会计系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abc管理的严格性;否则,如果各个作业中心提供了失真数据,或者人浮于事、作风散漫,abc就会弄巧成拙。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会计人员培训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具体设置abc系统。从第三章第一节的分析来看,香港和大陆都存在着会计队伍和管理人员对abc知识不够熟悉的情况,加上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事实,因而企业在对abc系统设置和改进的过程中,更有必要结合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  总之,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买方市场已经成为普遍的经济背景,我国加入wto导致开放程度和竞争强度不断增加,企业之间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推广应用abc和相应的abm管理思想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只要企业准确把握abc的规律,深入调查企业内外部情况,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这一先进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精髓,abc和相关的管理措施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多看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发表的文章,思维引导作用。

可以帮你写,但是不免费

法经济学论文6000字

国际社会那些天天盼望中国衰落的人们,做空A股、唱衰中国经济的闹剧越演越上劲了。他们以为凭借着颠覆别国的能耐,要把中国经济搞得像前苏联垮台时那样一落千丈也只是举手之劳。依我看这种愿望并不容易实现,理由有很多,最主要的:一是中国有13亿人民的需求在,经济就不可能衰落!13亿人天天要吃的,要穿的,要住房子,要出行,要想过上发达国家富裕阶层一样悠闲、便利、富足的生活等等,这些基本的需求,就是巨大的发展动力,而且是一天也不可能停止的;二是经过30年的经济改革,中国的经济基础远远超过前苏联垮台时的局面;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建设带来的福利,也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有能力也有意愿推动国家和经济继续发展继续进步,不会因为你在某些领域搞颠覆就放弃建设自己的国家;三是中国政府即便不能及时识破你的颠覆阴谋,斩断你的颠覆魔爪,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不会变,决心不会变,领导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责任心不会变,决不会坐视中国经济的衰落,也有能力带领中国冲破艰难险阻,走向新的辉煌!近日出台的 国务院 “ 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的 十点意见”就是有力的证明!   但是,在金融海啸带来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西方列强损人利己、不断破坏搅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很难长期支撑。如果没有拉动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走出低迷的强大引擎,全球经济都会有一个很长的徘徊期,在徘徊期间难免不出现方向模糊、市场萎缩、失业增加、增长减速、信心受挫、社会燥动的局面。因此,寻找拉动全局增长的引擎,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面前有没有这样的强大引擎呢?根据我们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引擎还是有的,而且摆在我们面前的能够拉动中国经济再创辉煌的强大引擎至少有三个,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三大引擎。       一、 拉动全局走出低迷的引擎——建国际开发走廊   引领产业发展方向需要重大举措是不争的历史定理。不管是19世纪末美国的西部开发、战后各国的科技园区和工业走廊建设,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的特区建设,都一再证明了这一定理。这种举措往往需要一个核心,才能聚焦各类产业优势,带动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我们前30年拉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特区建设。深圳、珠海、厦门、浦东四大现代化都市的建设,拉动了所有产业的全方位发展。实际上充当了拉动国家经济进步的引擎。没有这几个聚焦产业发展的引擎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其后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大开发,环勃海大开发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问题在于它没有焦点,没有核心。几个广袤的地区要想平衡上升全面跟特区一样快速发展是不太可能的,它只能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关键是如何来选好这个点。之所以全国人民对4万亿的投资好象聆听别人的故事一样,引发不了投身建设的激情,问题也还是出在“焦点”上。因为你的投资没有重点突破,只是简单的添灯油战术,很难给产业指明发展方向,很难让民众看到就业的出路。   那么,今天拉动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走出金融海啸阴影的引擎又在哪里呢?   1 、建战略开发走廊,保全国经济持续繁荣   2008 年我作了一个专题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第一是发现再设深圳、浦东那样的开发点,辐射效果有限,既难确保全国的平衡发展,也不足以带动全国;第二是发现不与国际社会联动,不足以拉动全世界。没有世界经济的复苏,就不可能有我外向型经济的复苏。于是设计了一条由东南沿海至西北边陲的战略性“万里开发走廊”,以拉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东起台湾台南市,西至中巴边境的明铁盖。即:由东经08`43``度北纬23度,经东经08`7``度北纬28`47``度,至东经25`3``度北纬51`度。全长4600公里,斜跨整个大陆腹地和台湾海峡。途经十个省,百余个县市。12345678下①页更多相关文章: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三中全会:新一轮改革的战略起点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权力结构理改革开放论文:重建公民社会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微观路径中国经济改革论文:当前金融改革战略和路改革开放论文: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路径探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战略与路径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提出的理论依据和背 景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已经一致承认经济法 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整个法学界绝大 多数人也承认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 是确立的。 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 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 法等所划分的不同法律规范的总和”。① 法律所调整的对象无非是以各种形态为表 现形式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 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等等。法律部 门就是以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作 为依据来划分一部法律属于哪个部门的。 那么,一个法律部门地位的确立,必须有 其特有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 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简称国家 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 ”。②具体分为:宏观调控关系,微观规 制关系,国有参与关系,对外管制关系, 市场监督关系五个方面。③而且,经济法 的调整对象同其他法的部门的调整对象是 可以分开的。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法的立法工作紧密结 合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对一些重要的经 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制定了一大批经济 法律和法规。调整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 体系已初具规模,为经济法学体系的建立 和完善奠定基础。 法的分类(divisions of the law)是指“ 在任何一个已有合理的,成熟的理论和已 形成内容丰富的原则和规则的法律体系中 ,法学家为了评注和研究的方便,总是把 所有规则分成一定数量的部门和次部门, 并不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和 分组”。④由此可见,法的部门的确立和 法的分类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形成 内容丰富的原则”。民法作为一个完善和 重要的法的部门,有以《民法通则》为核 心的规范性文件体系,有平等、自愿、公 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禁止权利滥用 等基本原则。相对应的,经济法作为一个 新兴的法的部门,也应该有其基本原则和 核心基本法。二、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学说 明确经济法原则的含义是评判学说的前提 和基础。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 、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 本源的综合性的原理或出发点”。⑤基于 这个论述,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 当是能够全面反映它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 系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寓存于整个经济法 体系中的指导思想。首先,经济法的基本 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作为其工具性 的一面,是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服务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主权者有不同的 利益追求,那么经济法所调整的国家经济 调节关系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其指导性原 则也就随之变动;第二,经济法的基本原 则是带有国别色彩的,英美为主的西方国 家的经济法往往着重于国家干预,而我国 需要的是开放自由的市场,防止行政垄断 的干预;第三,原则必须是高度概括性的 ,若确立得过于具体化,就是属于法律规 则的范畴了。 当前学术界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有⑥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坚持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原则;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 结合的原则;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和国 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兼顾 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经济民主和经济法制 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相结合的原则等等。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上述学者提出的观点,有其可取的部分, 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我 国经济法学界一般认为,传统民法强调“ 私法优先”,传统行政法强调“公法优先” ,而经济法则是将私法和公法放在“互为 优先”的地位。这个“互为优先”反映的即 是一种社会本位思想,即个人利益和国家 利益的兼顾;然而像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 有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就不应该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因为这 个思想不仅仅是经济法要贯彻的,同时 也是商法、行政法等部门法都应坚持的, 故应该将其视为宪法原则。笔者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主要 是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协调经济原则。市场管理法,如反 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票据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国 家对经济的调整管理,“国家之手”在经济 关系中的作用是协调本国经济,完善产业 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遵循客观的经济 规律,注意客观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形势 的变化,主动灵活地发挥经济法的调节作 用。 第二、效率公平原则。“效率是社会能从 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公平 是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往 往是不能兼顾的,一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要么重效率轻公平,要么重公平轻效率。 经济法的作用就在于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整 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和公平。在某一个阶段 可以促进其中的一面,但就整体而言必须 兼顾二者。 第三、利益兼顾原则。要贯彻利益兼顾原 则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正确处理 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 家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 理企业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 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⑧经 济法的任务就在于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 ,兼顾地方、企业、个人等各种利益,实 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重大课 题。经济的发展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 废弃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和治理等一系列 社会性问题。因此,经济法必须强调坚持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眼前的利益而 牺牲长远利益。四、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意义 上述四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联 系着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贯穿了国 家调控经济的全部过程,使当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得到结合,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基本原则的确立,巩固了经济法作 为一个独立法的部门的地位,完善了经济 法学理论体系,有利于抵制“大民法观念” 和“经济法学说”,有力驳斥“经济法没有 理论”的观点。 其次,在实务上,原则的确立为经济法规 则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对新法律法规的 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经济法律具体 条文亦有

可以帮你写,但是不免费

多看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发表的文章,思维引导作用。

经济学论文6000字怎么写

发至邮箱了!送分哦!

你也太嚣张了啊!现在师大的学生怎么了啊!难道不能自己想点办法解决嘛!还在百度上面大声地吼!哎!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财务1051  作者:赵小平会计来源:自己点击数:651更新时间:2005-11-12  关键词:作业,成本库,价值链,作业成本法,适时生产制度,制造成本法,责任会计制度,战略成本管理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  (一)科勒(kohler,)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账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staubus)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3、要较好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该是作业,而不是某种完工产品或其对应的工时等单一标准。成本不应该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更不是根据每种产品的工时来计算分配全部资源成本(无论直接的或间接的),而是应该根据资源的投入量和消耗额,计算消耗的每种资源的“完全消耗成本”。这并不排除最后把每种产品的成本逐一计算出来,而是说,关注的核心应该是从资源到完工产品的各个作业和生产过程中,资源是如何被一步步消耗的,而不是完工产品这一结果。  (三)20世纪末abc研究的全面兴起。当时,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制造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严重扭曲了成本。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因而其得出的信息,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不大,相关性大大减弱。虽然当时流行许多模型,但是除了所依据的信息相关性值得商榷外,还很抽象、难懂,甚至一些专家都看不懂,其实践意义就更差了。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kaplan)在其著作《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一书中提出,传统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和可行性下降,应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来研究成本,即作业成本法。由于卡普兰教授等专家对于abc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而完善,使之上升为系统化的成本和管理理论并广泛宣传,卡普兰教授本人被认为是abc的集大成者。其理论观点有:  1、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输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产量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即: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的过程。  2、认为abc的本质就是以作业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abc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management,以下简称abm)  abc的成本虽然是“完全消耗成本”,但是并不同于中国1992年以前的“完全成本法”的成本,因为abc的成本强调的是“消耗”的成本,未必包括全部生产能力成本,即不一定等于“投入成本”。比如,如果一台机器每月正常产量是100件产品(代表了生产能力和投入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只投产了80件,就存在着20件(100件减80件)产品所对应的“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而abc下产品的成本就不包括“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只指全部投入成本的80%;相反“完全成本法”是原苏联模式的照搬,核算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全部投入成本,指运输费用和生产、管理、理财费用等全部支出项目,包含了“已利用”和“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  第二节abc产生的依据  那么,abc理论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客观依据呢?  一、理论依据。  abc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二、实践依据。  (1)从必要性上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  传统成本计算法假定直接成本比例较高,同时,传统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建立模型y=a+bx,而这种成本的划分和模型的相关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假设上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要应对多变的市场风险,强调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部门对持续经营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从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认为成本属性应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假定和模型y=a+bx,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间上的相关性;兼并的浪潮、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的全球化,导致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突破了模型y=a+bx的业务量假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为主导的智能化、自动化日益普遍,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网络经济为首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已经到来,这些经济活动,导致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等直接成本投入比例大大降低,许多企业的间接成本占绝大部分,这导致模型y=a+bx即使在短期内和一定业务量内也失去了相关性。时代的发展,需要一种解决传统信息失真问题、打破y=a+bx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而abc就是满足这一需要的理论。  (2)从可能性上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intime,以下简称jit)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abc与价值工程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后者强调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产品的过剩功能,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然而,剔除了产品的过剩功能,未必就消除了不增值作业。  (3)从信息来源来看,abc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具有外向性、开放性,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全面分析。它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来源,不仅要对企业内部实行规划与决策、控制与评价,并且注重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收集企业外部信息,包括竞争对手情况、行业市场需求、供货商、客户意向、售后服务、周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注重与供货商及客户进行协调与规划,甚至关注企业与相应社会责任、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关的信息。如epw厂,在采购阶段,除了采用常规方法,还通过与供应商发展密切关系进一步控制甚至降低采购成本;在销售阶段,撤掉了很多办事处,试行代理分销制,使企业能动态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价格与市场行情,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增加了企业销售利润。又比如,沙钢对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做法,在与供货商充分“博弈”的过程中,取得了更有利的地位,仅1999年生铁一项就节约成本4000多万元。  (4)从战略管理手段来看,abc虽然是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管理手段,但不是充分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因此,abc应该与相关的战略管理措施相互结合、综合使用,而不应该孤立地采用某一种手段。比如,可以结合价值工程、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标成本、kaizen成本、基准成本、平衡记分卡和环境成本等方法。  其中,kaizen成本法主要强调降低产品制造过程成本(如epw厂降低zh产品成本的方法);基准成本法主要是参照其他企业或部门成功实践,建立内部业绩评价标准以改善经营;平衡记分卡(balancescorecard)是卡普兰教授等人提出的新型管理措施,是一种在业绩评价和成本管理体系中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如客户导向经营业绩指标、企业内部营运及技术效益指标和学习创新与成长业绩指标等)相互融合的方法;环境成本主要核算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成本。  以价值工程为例,正如上面第(2)点谈到的,价值工程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但是未必消除“不增值作业”,同时也要看到,abc和作业链管理虽然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但是未必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所以,二者应该结合使用。再以平衡记分卡为例,其财务指标可以与abc的详细成本资料或价值链的财务信息相结合,而其非财务指标也可以与abc的客户需求预测等方法综合使用。这样,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手段就变得更加有效。  abc和战略成本管理来自发达国家,在epw这样的技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现代企业中试行并获得成效。但是,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设备、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参差不齐的状况下,战略成本管理和abc是否也能适用,是不少人都关心的问题。福建x公司和epw厂的实践,对此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只要按照科学的思路,努力创造相配套的条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abc是具有有效的推广途径的;abc的实施为科学核算成本、有效降低成本、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指明了突破口。  第三节一些企业应用abc失败的教训  虽然上文谈到了许多成功应用abc的例子,但是国内外企业对abc的应用并非都是成功的,也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比如,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所属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coloradosprings)就是其中之一。  惠普是世界上管理最完善、最富创新精神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它不断地重新评估自身的控制机制和分权式的组织结构。惠普的科技含量、间接成本比重都很大,因此,理论上讲,惠普公司整体上是比较适合采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实际上惠普公司的大多数分支机构实施abc的尝试的确都很成功。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规模较大,生产示波器和逻辑分析器等测试设备。它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每种产品的产量都很少,主要销售客户是通讯及电脑行业的工程师等人员。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产和支持流程,以找出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并据此确定产品的成本,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库存评估依据,做出更合理的定价决策。  首先,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各个流程后,该厂试图找出各种成本动因,即成本因素。此处的成本动因是指一个流程中影响该流程成本的所有因素。成本动因一旦确定,信息技术小组就会帮助成本会计部门,采取各种方法利用电脑软件跟踪这些因素。  其次,对这些软件进行修改,以加入新的成本动因。此处略举一例,对物料软件系统加以修改,目的是为了识别首选零件和非首选零件。该厂在确定其所购零件的优先顺序时采取如下5个标准:技术(technology)、质量(quality)、可靠度(reliability)、交货(delivery)和成本(cost),简称为tqrdc。  第三,根据tqrdc标准的评估结果,将各种零件分为首选、中等和非首选3类。由于每类零件所引起的间接费用不同,因此对3类部件的区分是很重要的。这一程序也让研究开发部门参与了有关零件评估的工作。  该厂采用abc的这些操作,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现在:  1、抓住了该企业技术水平比较高、间接成本比较大、产品种类多、产量小、管理比较严格和会计信息系统比较先进的特点,实行abc的初衷是对的。  2、得到了管理层的支持,因而各部门配合比较积极,如信息技术小组、研究开发部门与成本会计部门配合较好。  3、成本动因的选择比较客观。比如“首选、中等和非首选”零件的区分,结合了本厂间接费用的特点;并且对于跟踪监控的软件不断改进,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该厂abc系统于1989年开始实施,然而,1992年却半道夭折,从那以后,该厂没有再尝试过abc。那么,该厂实施abc失败的教训在何处呢?根据报道,主要问题有以下6点:  1、成本动因太多。abc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对成本的“过程控制”,来对成本“追本溯源”。可是该厂abc实施者曾试图为每一个流程“找出各种成本动因”,有一次,竟然在生产流程中挑出20多个成本因素,贪图全面,结果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既增加了abc系统建立和维持成本,又增加了管理者对abc复杂信息理解的难度,明显加大了“过程控制”和“追本溯源”的难度。  该厂应首先确定两、三个绝对关键的流程环节,再在每个环节中找出两、三个成本因素,并在初始阶段全力以赴解决这些成本因素。这样才能使abc更具有可操作性。  2、该厂对abc的应用没有体现出明确的目的。从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来看,“取得准确的成本信息”应该是其首要目的。因此,有关主要生产成本的动因应该详细反映,而有关产品设计、市场需求等信息可以粗略反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成本动因太多”的问题。然而,该厂的abc工作却没有明确体现出这一目的:成本选择漫无目的,简单照搬abc理论,贪多求全;不但增加了实行abc的难度,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信息需求目的,提供的信息没有针对性,即使是科学地计算出了相关信息,也会出现不少abc信息“无人使用”的尴尬局面。  3、成本库和作业中心内部缺少适当管理。虽然该厂的矛头直指各种成本因素,预测间接费用的支出及成本因素的利用,但是,它只是每月公布成本因素的变化情况,包括成本因素的效率变量、比率变量及数量变化等,却不对各个作业中心内部及其成本产生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不能给一个个产品的各种成本带来增值利益。因此,该厂应该发挥惠普公司良好的“自身控制机制”的优势,加强作业中心内部的控制。  4、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该厂过分注重公布成本因素的月变化情况,但在针对各个成本库和作业中心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控制成本产生的过程、削减成本方面,却从未采取任何相应手段。比如,据报道,其研发部门做出调整,开始采用首选零件后,但是采购部门却并不改变其成本结构。因此,吸取epw公司的经验,制定可行措施、努力削减非首选零件的总用量及压缩总体的成本结构,使abc与企业战略和整体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成为该厂实施abc的主要目标。正如本章第一节所讲,这种abc与企业整体管理“脱节”的现象在中国也很多,因而吸取其教训很有必要。  5、过分强调标准成本。该厂希望把某个成本因素作为管理的基准和目标,完全实行“标准成本”的控制。但是,要想在如何具体分配成本问题上使整个群体达成共识,几乎不可能,弱化了各个成本中心的控制作用。  实施abc应注重长期控制成本、加强管理的效果,而不应强调短期内满足某一具体成本“基准目标”。如果那样做,意味着要找出所有的流程、所有的成本因素及所有适当的支出项目并予以分配。本来该厂成本动因就选取得太多,加上过分强调标准成本,使成本管理部门要把实际数据和标准成本随时做一番比较评估,导致了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对各种成本因素活动进行管理,使abc的实施就好象一场管理恶梦。与其这样做,倒不如发挥惠普公司“分权式”组织机构的特长,让各分权部门作为一个个成本库,建立责任中心,着重抓好自己内部的成本控制工作。  6、该厂对abc的应用,过于急于求成,浅尝辄止,缺少积极改进的过程。比如,虽然该厂对成本动因的跟踪软件作了动态的改进,但是abc自身并未深入实践,遇到了问题,1992年后,就再也不尝试了,而没有象epw厂那样组织项目组对产品深入分析和研究。事实上abc的推行,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非不允许有失误,关键是努力减少失误,并且根据abc的规律和企业自身的特点,逐渐改进和完善abc系统。  第四章结束语  通过前面对abc的理论概况、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内外应用状况和经验教训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  首先要承认,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企业整体的设备水平依然很落后,如有关报道显示,钢铁、石化、电力等15个行业中,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5到10年,关键性技术差距更大,而abc是高新技术生产制造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产物,所以abc在我国企业全面推行,为时尚早。然而,笔者以为,abc虽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们并不排斥一般企业,相反,在个别先进制造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部门可以先行实施,将会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思维的变革,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看,abc还会反作用于其科技环境,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并为政府提供更科学的宏观财务信息,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推广应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abc可以在我国一部分先进制造企业或其若干部门先行实施,逐步推广,如果“等待完全符合条件再实施abc”,则会导致企业丧失快速发展的时机。  首先,abc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可以从企业个别部门到整个企业,从制造到服务,从个别先进企业到更多企业,逐步开展。研究和实践都表明,企业内技术装备水平的多层次,可以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与之适应。例如:劳动密集型部门可采用责任成本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间接费用比重大的部门可运用abc控制。众多的探索已表明:即使是局部应用abc,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处于改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一部分已经基本具备了运用abc的条件,尤其是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不一定要等全面符合条件后再实施。而实施abc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又会促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环境的改善,从而进一步为abc、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其次,应用abc,应该重点强调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以广泛更新企业的管理观念,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比如,尽管不少企业无法绝对做到jit、“零存货”和“零缺陷”的“数据计算标准”,但是可以向这个标准努力;更何况在运用作业管理思想解决一些问题时,有些成本是无法用金额来计算的,只能依靠估计(如建立在abc基础上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因质量问题而给企业造成的信誉损失)。因此,abc不应局限于一种机械的成本计算手段,而应更多地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模式运用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管理方面。这样才体现了abc的本质意义。这也可能成为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一种模式。  (二)企业推行abc,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国企业将来在运用abc或abm时,首先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尽管笔者主张大力提倡abc,但是,如果不顾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不考虑abc信息的“成本-效益”关系,认为运用了abc就是好的,这样一种思想也是错误的。abc在各国企业运用的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运用abc。如果一个企业制造费用只占一小部分,或者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者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是按照生产线来安排,而不是按作业中心(或成本中心)来安排,则abc并不比简单的传统成本法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因此,设想运用abc、abm时,企业首先应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  其次,abc系统必须取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abc、abm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即能完成的工作,它尤其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是成功应用这一先进原理的先决条件。abc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第三,应用abc的具体措施,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经营环境的特点,从而明确本企业应用abc的具体目的。由于国情、企业历史基础、产销环境和技术工艺不同,既不能照搬abc权威理论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照搬国外或其他企业应用abc的经验。  第四,abc系统本身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在企业亲自尝试abc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和工艺特点去不断完善abc系统,不可企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把abc作为立杆见影的“万能药”,也不可浅尝辄止,一遇困难就否定ab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第三章第一节对abc在我国应用状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应用abc的企业,管理工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脱节”现象,更有必要对abc系统不断改进。  第五,推广应用abc,必须结合企业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施abc系统,仅仅有先进的会计系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abc管理的严格性;否则,如果各个作业中心提供了失真数据,或者人浮于事、作风散漫,abc就会弄巧成拙。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会计人员培训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具体设置abc系统。从第三章第一节的分析来看,香港和大陆都存在着会计队伍和管理人员对abc知识不够熟悉的情况,加上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事实,因而企业在对abc系统设置和改进的过程中,更有必要结合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  总之,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买方市场已经成为普遍的经济背景,我国加入wto导致开放程度和竞争强度不断增加,企业之间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推广应用abc和相应的abm管理思想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只要企业准确把握abc的规律,深入调查企业内外部情况,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这一先进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精髓,abc和相关的管理措施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论文怎么写? 一 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二 毕业论文的规格 :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三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的论文,它是在撰写学年论文取得初步经验后写作的,它的题目应该比学年论文大一点、深一点。其基本标准应该是: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能否运用大学三四年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六干字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如果写得好,可以作为学士学位的论文。 四 选题的重要性 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 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 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能力 五 选题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勤于思索,刻意求新 (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 、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 知己知彼,难易适中(要充分估计到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考虑到是否有资料或资料来源、题目的难易要适中 、题目的大小要适度 ) 六 选题的具体方法 浏览捕捉法 (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 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 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追溯验证法 (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 ) 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 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向导 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经济学原理 、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 、 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 、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 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七 积累资料的方法 以下几方面的材料 :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 、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 、边缘学科的材料 、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等 、搜集论文作 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材料 八 资料的辨析 :适用性 、全面性 、真实性、新颖 、典型性 拟定结构提纲 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 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九 形成论点和论据 由于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即使一种新观点出现,当时看来是完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发现原有观点的不足之处,所以,可以说,绝大部 分已有的研究成果都给后世留下了补充性的研究课题。 补充性论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肯定与发展,而匡正性论点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否定与纠正。这种匡正性论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通说(即流行的说法或观点)的纠正, 另一方面是对新出现的某种观点不足之处的纠正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