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小学德育论文5000字范文高中

发布时间:2024-08-31 07:57:10

小学德育论文5000字范文高中

找我1289844983

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的应用各种教育方法。   一、民主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故事讲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三、情景设计法   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四、典型分析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或者周边的朋友同学为典型,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典型,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也就是说要注意典型选择的针对性和突出性。学习典型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五、现实演绎法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讲授福建省编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可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性。在没有条件进行小品表演时,也可在课堂上分配角色,进行朗诵、对话和动作演出。   六、社会调查法   判断需要信息,信息需要实际调查。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教育中应注意有所选择,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方法上应有所侧重;教师对不同内容的教材,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我们广大教者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基本方法的应用。

德育论文——浅谈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小学教育学当中说: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尤其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起来的。在小学阶段养成儿童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为习惯,就为他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则将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发展。 由上可知,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锻炼学生的德育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说有许多学生不乏道德认识,知道要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诱惑而人为地犯错误,或情绪被激化时而犯错误,如明明知道打人骂人不对,但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些同学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学当中对道德意志的解释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确定的目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这种能力的小学生,可以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德认识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可以说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催化剂。而对道德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完善程度的主要标志。上面的话里也已经说过,由于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为上确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锻炼好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好学生的道德行为呢?“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既如此,“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说“压”有些不太合适,要说严格要求更为妥当。人都有自觉能动性,但人的自觉能动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围,并不是每一项纪律都能自觉的遵守,每一项任务都能自觉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觉的完成,也就是说人还有一些不自觉性。对小学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现在道德品质上,自觉能动性越强的学生道德品质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对于“反之”的同学,就需要我们的严格要求,使之养成习惯,形成为自觉能动性。当然,严格要求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 其次,反复实践道德行为。人们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觉性,完善和稳定道德品质,以便在以后指导其行为。拿一件小事来说,教师如果常常带领学生做一些“帮一帮”、“扶一扶”、“扫一扫”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学生养成习惯了,即使是没有教师的带领,他们见到这些事情也会自觉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反复的实践。 再次,还要注意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同样,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良好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影响学生品质的德育环境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在社会,网吧、游戏厅、公共场所、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在家庭,父母的言行、家中的一些书刊及物品;在学校,教师的举止、同学间的交往、校园文化、学校风气,着一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周边环境、良好的校风都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施加着道德教育。有利于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行为。所以,德育环境的建设不容忽视。

小学德育论文5000字范文

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的应用各种教育方法。   一、民主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故事讲解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三、情景设计法   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四、典型分析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或者周边的朋友同学为典型,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典型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典型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典型,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也就是说要注意典型选择的针对性和突出性。学习典型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五、现实演绎法   思想品德课的明理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讲授福建省编小学思想品德课第三册第十课“勇敢的小白兔”一文时,可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松鼠、小鲤鱼、黑乌鸦,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上得趣味盎然、生动活泼,又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性。在没有条件进行小品表演时,也可在课堂上分配角色,进行朗诵、对话和动作演出。   六、社会调查法   判断需要信息,信息需要实际调查。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教育中应注意有所选择,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在选择方法上应有所侧重;教师对不同内容的教材,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我们广大教者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基本方法的应用。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  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七、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八、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找我1289844983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5000字

中学生品德形成中批评策略的运用内容摘要: 在张扬学生个性的现阶段教育体制下,“批评”,成了敏感的焦点,然而,批评与提倡学生自 主发展,并不矛盾。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性格、人格的不完整,教师的合理的批评正是使 学生个体个性完整、完善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虽然“良药苦口”,但是,针对那些未成年的学生来说,如果在批评中运用一些合理的技巧, 艺术地运用批评的手段,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 学生评价 批评策略 品德形成 借彼喻此式 曲线救国式 大智若愚式 诙谐幽默式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活动进行评定的过程。 学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为了使学生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施时首先要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并因评价对象和要求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固的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而品德评价主要以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评价来展开,因此,学生品德评价也应因评价对象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目前在我国对中小学生的品德评价较常用的是定性的品德评价法,并且追求品德评价的教育性和量化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不论运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只要评价,就离不开批评。批评学生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对教师而言并不新鲜。批评学生若方法不当,如采用“压服”、“驯服”式,往往是压而不服,而且会引发新的思想问题,造成师生对立。尤其是进行品德评价时,不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正确形成和发展。所以,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征,尤其在品德教育中,教师在运用批评的手段时,要做到既实事求是,又讲求一定的技巧。 小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他们无条件地承认和接受教师的权威,对教师的话深信不疑,而此时正是个体形成道德观的关键时刻。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楷模;对待小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循序善导,不要因自己一时的不负责任的语言,影响了学生的终身的健康发展。 初中生是从服从依赖走向独立、走向社会适应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个体的道德观基本定型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学生不论从心理到生理上,都还比较脆弱,由于个性在这个时期定型,所以个体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在意,这要求教师在管理上改变方式,不再把他们当作小孩子来管理,同时应加大性格的培养,正确引导他们形成社会主义良好的道德观,对待他们的不良行为的评价在语言上要慎之又慎。这个时期是一个关键时期,可能一句话、一个举动,都会影响深远。 高中生的情感比初中生的较为稳定,且情感深厚,并且含而不露。这个时期他们希望人们把他们当作成年人来看待,然而,他们必定在人生的经历、经验上,还比较稚嫩,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高中生内心世界的了解,有针对地给予关心、体贴和帮助,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能够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就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实施教育的教师们,却并不能时时刻刻做到正确的评价、批评学生,这往往体现在对学生的批评时往往违反教育规律、心理规律,采用如下的一些不恰当的手段: 1、小题大做式 当教师来到教室或某一场所时,在还不明白事情的原委的情况下,发现某些事情与自己想象的不一致,还没进行调查,便大发雷霆:“这是谁干的?怎么能这样?是谁?站出来,否则后果自负!” 2.威逼式 当学生犯了一些小小的错误,或者与教师有逆反的倾向时,教师便说:“没有人请你来!滚出去!” 3、挑拨离间式 当后进生的习惯、成绩不尽如人意时,有的老师会说:“希望爱学习和求上进的同学,少和这样的人来往。” 4、孤立式 当爱动的同学没有自控的时候,教师会说:“大家很讨厌你,还整天自以为良好,你看看还有几个朋友!” 5、鄙视式 当学生犯了一些小错时,有的教师会说:“成绩差,又不遵守纪律,你长大最多只能像你父母那样,做点小买卖而已。”等等。 如上述的这些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道德观的形成,甚至会导致种种意想不到的恶果,会对学生形成终身的不良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 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然而情感的冲动终究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我们必须沉静下来,想想这些话对师生双方造成的危害,想想这样做对社会、对学生、对教育形成了多大的危害! 批评是教育工作中经常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转变学生行为习惯的“特效药”,尤其在道德培养中。如果说表扬是给幼苗施肥、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苗整枝除虫。如何实施批评才能起到最佳效果,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研讨的问题。恰当的批评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让你的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否则,可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起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应慎重采用批评方法,做到态度诚恳,感情真挚。必要时,当然要严厉些,但要注意把握批评的度。要区别批评对象的个性特点,尽量创设批评时的激励情景,要讲究激励,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那么,我们该如何艺术地、委婉地批评学生以至于使他们在道德观形成的道路上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呢?我们不妨试一试以下几种方式: 1、借彼喻此式 对一部分比较腼腆的同学来说,我们不妨用一用“借彼喻此”式的批评方法。尤其是针对有些学生平时“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的现象,可采用比喻、类比的方式,旁敲侧击,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暗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已构成或即将构成过错,要避免再犯。这种方式对于自尊心、虚荣心较强的学生效果尤佳。其实,这种方法更像是一种说教,不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达到批评的目的的同时,又给学生留有挽回面子的余地,不至于造成直接冲突,有一点类似“点到为止”,但这种方法对一些性格较开朗的同学用处不大。 2、曲线救国式 对有些犯错误的学生不易当面批评,此时可以通过第三者,如其他老师或同学,“漫不经心” 地向被批评的学生传递批评信息,或者创设氛围让他于“无意之中”听到你的批评意见,这就好比“隔壁有耳”,故意让学生在“无意之中”了解到你的批评意图,从而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不足。当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或师生之间已经发生了冲突的时候,不妨试用一下“曲线救国”式。既然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我们就换一种方式,要么与学生互换角色换位思考、要么避重就轻,为后面的批评教育作好铺垫。“曲线救国”式的批评方式对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冲突的矛盾时很有用处。 3、大智若愚式当发生了一些一时无法解决的矛盾时,“大智若愚”也许更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学生有“早恋”现象时,早恋在中学生中间可能更应被理解为一种朦胧的冲动,真正在中学懂得“恋”的,真正在“恋”的,事实上并不是很多。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大智若愚”,更能解决问题。然而,男女学生有了不正当的两性交往,且确有把握时,教师则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以制止。 4、诙谐幽默式 “幽默诙谐”,应该更多地被应用到批评教育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非常需要理解。而一个“幽默诙谐”的教师,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尤其是在紧张激烈的学习空间。“幽默诙谐”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更主要的是:中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有多少“错误”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呢?所以,幽他们一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是很好吗?是要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严厉的批评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在运用该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掌握好时机,否则,一旦运用不当,则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切记:批评,是为了教育! 批评学生时,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取决于教师讲得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是否找准切入口。切入口找准了,往往事半功倍,很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 切入口应选在学生最容易明白自己错在哪儿的那一点上。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处所在,就能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因而更容易静下心来聆听你的教诲,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批评是为了达到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的手段,因此,批评后的关注同样重要。尤其在严厉批评后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防止出现过激行为。中学生正处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突发异想很难避免,所以,如果实施了较为严厉的批评,应该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事件。 关注批评后学生改正错误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及时地关注,可以防止坐失良机。千万不要认为批评结束就万事大吉,要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批评后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向学生表明为什么要批评,为什么要这样批评,以消除感情上的隔膜。但要注意安抚技巧,才能真正地达到消除感情隔膜。然而,批评后一般不要立即找学生解释,也不要一边解释一边否定先前的批评,否则,不利于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批评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老师能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本着有利于道德发展的原则,以平常心态对待他们,一定能取得较满意的教育效果。 总之,批评是苦口的良药,同时又具有艺术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适时巧妙地采用批评艺术,因人而异,因事而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将它发挥到最大的功效,以达到教育的最佳境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完-

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我国历来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在德育的内容和目标上,存在着“重大节,轻小德”倾向,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因此,新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下面,本人谈一谈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德育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进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的时代,当代中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中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如果我们的德育教育还是过去的老一套,那是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   而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推进德育教学改革,丰富和完善德育教学方式。在讲授德育课时,要正面教学为主,同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技术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摄取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例如,学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考试作弊,说谎,人际关系虚假等等。   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利用课堂教学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就要求我们的年青一代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市场经济对人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诚信”,诚信也是民法当中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人们在商品交易中的价值追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商业上的投机,欺诈所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教会学生讲“真诚”,讲“信用”,我们年青的一代做到了“诚信”,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可能健康地发展。我们的经济才能繁荣,一个讲“无商不奸”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的经济的。再如,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合作精神,需要良好的交往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和谐、真诚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去研究,使我们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适合时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不光要在学校内开设德育教育必修课程,还要给学生建立起个人档案,及时掌握学生在校的德育教育情况。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道德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但是,学校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忽视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贯彻到学校全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工作中去,没有注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去,缺乏社会实践,致使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孤军奋战”,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彼此独立,达不到预期的德育综合目的。“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应该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德育教育论文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文学类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通过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使德育教育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学校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启示和引导、社会对道德评价和认同,都会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和能力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步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根据家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职业道德品质。社会和家庭在学生公共道德培养和道德养成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家庭,对独生子女的个性品格和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我认为可以在学校各系部建立一份学生家长联系档案,辅导员,班主任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共抓共管,道德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四、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渗透道德教育   学校要营造一个文明、卫生、优美、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要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羲在“教养”,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次教育就可以奏效的,在这里如何把“外压”变为“内化”,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笔者认为注重“量化管理”才能使养成教育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外力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强化的措施。量化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外压”,使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最终变“外压”为“内化”,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校规校纪是学生应遵守的起码规范,它包含宏观和微观的德育内容。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就要通过点名、登记,按次数做出相应的处罚,又如:要学生养成不乱扔果皮纸屑的习惯。可以由学校组织检查每班的教室和寝室,根据情况进行打分,对班级及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促进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我们还可以通过班会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用竞赛、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比如以“八荣八耻”主题,搜集材料,办板报。同时,学校应加强对精品社团的指导,倡导、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文化味。   德育教育论文的确是一篇大文章,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研究。新时期的养成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既要教育学生做勤劳、孝顺、忍让等传统美德的人,又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效益与竞争、开放与创新、民主与法制等观念的现代人。要处理好这一关系,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接合实际,坚持以德治校,进行探索、改进、创新的研究。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德育本身即含有教育的含义,它一般有三元说和五元说两种理论观点。就高校而言,做好德育工作要坚持两个有机结合,一是紧紧依托“两课”教学,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内涵教育,并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修为和自觉行动,即讲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等深奥的理论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二是更要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教育,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及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使其更贴近生活、贴近学习、贴近社会,从而既解决了理论教育的空泛问题,又使教育过程具体化,能够解决和回答学生的认知困惑问题,使德育实效得以显著增强。  范文: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道德有时是一种爱心。道德,是春天的花儿,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  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德育论文5000字范文大全高中

德育论文 生命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四年大学时光如流水般转瞬即逝,如今即将离开母校,心头涌起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即将毕业的日子,我常常会仰望深邃的夜空,留恋于校园里,看这熟悉的一草一木,曾经奋斗过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小超市…一切的一切,熟悉而又陌生。理工大的校园,四年的生活,渐渐的化为一种回忆,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成为我一生宝贵的财富。悄然回首四年的大学时光,恍如昨日光阴,幕幕在心。2005年,我考入理工大学,进入外国语学院。从此,开始了我的大学之旅。永远都不会忘记大一刚刚入学的第一天,在通往学校的路上,绿树成荫,路上一张张兴奋的表情,充满着兴奋与快乐,那是何等的幸福啊!现在回忆起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平平淡淡之中却有很多让人回味的点滴。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宿舍的人谁也不认识谁,大家都是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因为不熟,大家自己忙着自己的事,谁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大家都很腼腆的样子。可是没过多久彼此都熟悉了,于是宿舍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都性格分明,但是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从来没有吵过架,大家彼此宽容忍让,就像亲姐妹一样,一起吃饭,上课,下课,上自习,开卧谈会。当有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耐心的听她的倾诉,开导她。当有人遇到困难不知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和她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当有人在某些比赛中获奖,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和她一起庆祝,好像是自己取得了成功一样开心。而且每次我们聊天的时候,都会不时冒出几句经典的话,我们总是说要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一个宿舍经典语录,等到毕业之后想念彼此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可是这个心愿一直没有完成,也成了我们心中的遗憾,但是我相信,那些话,那些笑声永远会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永远都不会被时间抹去。我们说好了,以后不管距离多远,工作多忙,我们都要找时间聚一聚,回母校看看我们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我们校园的新变化。很多人都觉得大学生活很空虚,不像高中每天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习题,应付不完的考试。我们一下子到了一个自由的天堂,我们以前一直向往的自由突然让我们有了一丝的不安和惶恐,没有了老师的约束,我们突然不知道干什么了。我想每个人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困惑,生活好像失去了方向,除了上课好像无事可做了。于是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可以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更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使自己的生活更有趣。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开始做起了兼职家教,一方面可以赚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是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误人子弟,慢慢的开始有点老师的样子了,有了自己的辅导方法,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通过一年多的家教工作,我觉得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同时,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我也总是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我的理想是什么?大学毕业后我能做什么?我学这些有用么?已经毕业的师哥师姐工作好找吗,都在做什么,工作状况如何?一个个现实的问题自己开始考虑。在和周围同学一点一滴的相处中,我也从她们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人生的第一步是确立目标。有目标的人始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有目标的人就不会茫然。人生的第二步是要努力。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努力的去实现目标才是人生的意义。因为努力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人生不可或缺的品质是责任。承担责任意味着承担义务,意味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充分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将会推动你向前直到实现自己更大的目标。健康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做人、做事的行为方式,同样,也就决定了其结果。在人与人相处中还有一样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本色。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可能有先天缺陷,也可能有后天的不足。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敢不敢以本色示人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而不去欺骗,不去隐瞒,不去做作,不去伪饰,不装腔作势,不虚情假意。人生是自己的,所以就要做真正的自己。有的人因为目标而充满自信,有的人因为努力而获得成功,有的人因为责任而变得可靠,有的人因为心态而永远快乐,有的人因为本色而个性鲜明。这些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也是我从周围同学和朋友们身上看到和学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优点,都有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这些东西也将会使我受用一生。在大学的四年中,我对学习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完善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只是书本上所注解的段段句句,在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身上有时能学到更多。因此,学习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里面,它更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30号,我们将会和去年学长毕业时一样,把行李装好了箱,一点点往外运,整个宿舍楼就那样会在几天之内将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记忆也同时会从校园离开,收藏进内心的匣子,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宝藏。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即将开始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四年的大学积累,留给我的是一张满意的成绩单和那一个个红色的证书:奖学金,优秀学生…感谢母校某某大学对我的四年的培养,她给予了我成长的营养,我会用我的努力来报答我亲爱的母校,今天我以理工大而自豪,明天理工大会以我而光荣!大学的四年生活有欢笑、有泪水,我和我的同学们拉紧双手一起面对成长的喜悦和挫败。年轻的梦想在河大绽放,勇敢的挑战在这里吹响号角,不敢确定明天是否辉煌,但是昨天的美好将成为我人生路途中的最大财富。感谢曾经帮助和关心我的老师、同学,是你们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少年蜕变成今天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未来的路上,祝愿我的老师,同学,朋友一生平安!祝愿我的母校---某某大学明天更加辉煌!

论文已发至你的qq邮箱。查收后请采纳!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3000字高中

论小学德育课程的理念呈现及其特点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关键词:小学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实施和开展已有三年,三年来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各方人士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探索。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反思和梳理三年来这两门课程所做的探索,可以发现,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反映出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的最新理念,打破了以往德育课程和社会课程以知识逻辑体系组织内容,只重灌输,忽视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态以及学生的个I生特征,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兼顾考虑教学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以及学习者自身素质,整合三个方面的因素,建构体系结构,使小学品德教育最终走向“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型模式。一、德育理念的整合方式及呈现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整合内容目标因素。新课程以整合而非分散的方式,整体地看待知、情、能的培养目标,将目标宽泛化,将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以及探索活动的过程与方法整合到目标当中,使标准所要求的教学内容重整,与知、情、能的整体目标相融合,采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f生发展,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基本知识。以同心圆扩散的方式全面整合社会生活因素。提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导,注重教育的生活性特学内窖点。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儿音网 童的经验范围为选择面。根据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特点,采用“同心圆扩散”的方式,在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基础上,在空间上以身边的生活环境为起点,向家乡、社区,进而向国家、世界拓展;在时间上以现在为圆点,向过去和未来延伸。同时,为解决过去教学中知识板块分割,内容缺乏整合的特点,新课程还从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个主要的方面选择内容要点,以面为依托,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将内容与过程及方法整合起来,穿插在各主题情境和课题之中,不完全强调各主题情境、课题内容上的一统性和逻辑性,而侧重儿童能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丰富生活经验,体验生活过程,提高社会适应和参与的能力,掌握相关的社会认识和技能,锻炼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以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教学内容动态整合学习者因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意识,反对一味地进行知识的外在灌输,以引导的方式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自主建构活动和学习意义,达到整体目标的实现。学习者既是德育的对象,又是德育过程的主体I生因素,学习主体既具备完整的知、情、能等多维素质,又是处于社会生活当中的成员和角色之一,这两点在图1、图2的截面图中已分别说明。但儿童社会生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是一个立体的成长过程,而非平面的简单构造,个体的知情能发展是三者交互作用和整体提升的结果,这个提升的过程是主体处于不断扩大的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伴随体验、认知、探索等活动,循序渐进地被潜移默化的。因此,儿童社会生活目标的实现,不是简单平白的书本知识灌输,新课程就综合了图1、图2展示的内容,在引导建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采取先易后难,由浅人深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和序列,并且将不同的内容综合交叉,高度整合,相同的内容本着从直观到抽象,螺旋上升的思路安排教学过程,即使是同一内容也可以在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情境中重复出现,但要求深度却有层次上的递进。这种综合考虑内容目标、社会生活因素和学习者因素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做到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中心,从而将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的最新理念依照“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具体呈现在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备比以往同时段同类课程更为优化的崭新特色。

金华市胜利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_html金华市胜利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_html金华市胜利小学少先队工作总结_html金华市胜利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_html给你找了这几个,不知您满意不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  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七、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八、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