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关于散文的论文3000字怎么写标题

发布时间:2024-08-30 21:00:03

关于散文的论文3000字怎么写标题

散文,她是一种心境,是一门哲学。精美散文,句句含情、字字珠玑,赏之,犹如一弘圣泉沁人心脾,令人沉醉。  写散文最重要的是写思想。  思想更胜于文采,做到“文不灭质,博不溺心”,也就是文采不掩盖内容。当前,网络上有不少散文只注重用滑丽的词藻、空有意境的文段,用典不鲜、结构不紧,东拼西凑、东拉西扯,读之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感,令人不知所云、不知所向,枯燥乏味。那么,何为文章思想呢?刘勰认为,《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是以怅述情。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好比人的骨骼。我们写散文首先要确立思想,看看要写的这篇文章有没有社会价值,如同新闻价值一样,有没有提起读者兴趣,是否道出众人的心声,能不能解渴,有没有现实指导意义。所以一定要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抓住人们关注的倾向性问题或者普遍众人的遭遇来写,多想想读者想读什么文章,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者哲理是否与读者情感产生共鸣,做到这些,这篇文章就有了方向。  写散文要注重修饰文采。  思想重要,但文采重不重要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她是文章的语言,是文章的外在表现,精美的句子和词藻,哪怕是一小段也足以令人回味。现在的很多网络文章,用滑丽的文采博得不少人的好感,即使没有内在的思想,也可以蒙蔽外行人。练好文采关键多读多写,多练基本功,从字、词、成语、句子、段落着手,掌握常用的汉字、词语,表达的逻辑方式,文章的排列布阵,这要求大家多掌握文学理论。切记文采是为文质服务的,不可独立于中心思想之外,要避免出现“翠纶桂饵,批所以失鱼”和“繁采寡情,味之必厌”现象。  写散文一定要有个漂亮的标题。  现在网络上的散文就像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天空中的星星,星罗棋布,令人眼花缭乱,只有漂亮的脸蛋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最亮的星星才足以吸取众人的目光、惟有漂亮的标题才足以留住读者的视线。所以一定要注重标题设计,精雕细琢,做到出奇制胜。标题如何做到“亮”和“奇”呢?如同新闻记者写新闻,把文章最有价值的语句做标题或者在标题上制作悬念、加深意境,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写散文要写好导语也就是题记。  导语不宜过长,但导语是决定读者是否往下阅读的关键语句,一般在30-50字左右。写好导语关键还是要进一步制造悬念,让读者不得不往下阅读。作者可以设计一个目标,告诉别人一个结果或者设计一个危险事件,还可以设计一个比较含蓄或者意境比较深远的标题。采取虚到实、大到小、时到空等等创作艺术进行包装处理,使标题更具内涵、更富哲理。如:一滴雨水从天而降(实),穿过茫茫夜空(实),滑过树叶(实),最后滴进我的心田(虚);又如:残月文章《其实很寂寞,只是不想说》的一句,“窗外,暗夜里的陨星,散发着针茫般的死光,旋照着颓废的大地。而我,则静静的伫立在这片朦胧的景象中,抬头仰望着(实)那场亘古不变的永恒(虚),然后于一首不断重复的时光禁歌里,再次跌入(实)寂寞的怀抱(虚)。”  写散文要注重结构布局和篇幅。  一篇散文的结构如同一条鱼,两头小,中间大,但都是缺一不可,一定要用好功夫,特别是结尾,不要写绝,要留给读者思索空间,才能回味无穷;中间的内容十分重要,要一段一段写,段与段之间内容不要重复、啰嗦,它们之间是并列或者递进关系,这样文章才有层次感、才有逻辑美;句子不要太长,现在的人没时间读那么长的句子和文章,好的散文多数不会超过1000字,不要浪费大家时间;句子过长让人读起来上气不接下气,现代的文人本来就累,时间很宝贵,别浪费别人的时间。  写散文要注重运用修辞和练字。  修辞我们在初中时学过,简单地概括,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深入一点还有曲喻、博喻、通感、点染、设彩、顿挫等,在现实作文中,我们还采用词采精拨、文小指大、秀外惠中、言不尽意、文不逮意、风行水上等等;《古人笔法百篇》还归纳有题字生情、一字立骨、波澜纵横、曲折翻驳、起笔不平、无中生有等等。练字练什么呢?我们有些新手在写散文时,喜欢用一些孤僻词语,用一些新生名词,让人感到十分深涩,这是练字大忌,好的文章应该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深邃的情感。练字要忌重复用一个字、忌用同一字押韵、忌用笔画较多的字,最讳忌的就是错别字,一定要检查好才能发表,以免让人怡笑,要注意文字的布局,把大小不一、肥瘦不同的字排在一起,才有顿挫感、和谐美。把这些项功夫用好了,才使散文磊落如珠、匀称得当。  散文内容要饱含精典蕴玉怀珠。  一篇好的'文章通常是要有精典语句在穿插里面的,让读者感到如同文海拾贝,越读越有滋味。因此作者一定要把精美的句子或富有哲理的句子安插其里,做到文章蕴玉怀珠。通过生活、工作、爱情经历,概括出富有哲理的精美语句,呈送读者。读者读之,有“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得,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喜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顿悟。这样一语立文,从而使读者反复读之,思而得之,文章便更有生命力。

任何优秀作品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是生活的情感,你谈散文这个面太广,你应抓住某一点来谈散文就好谈多了你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去谈比如你生活中有什么是你最难忘的事与人

挫折是前进的阶梯书本是甜的生命需要弧度

关于散文的论文3000字怎么写

杂文创作,是鲁迅毕生最重要的事业,是他心血的主要结晶和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正是他那博大精深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杂文创作, 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 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无以伦比的地位。如果说,散文诗和记叙散文,分别表现鲁迅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的某一方面,那么在杂文中,我们却看到了鲁迅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魂。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指出:现代杂文是“萌芽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这概括了中国现代杂文“打破传统的思想和手法” 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征。 “五四”新文化运动原先是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核心,猛烈批判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后来又扩展为广泛深入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这种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经常是以最便于攻战, 最便于启蒙宣传的杂文来进行的。这样,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自然就成为中国现代杂文的主要内容。鲁迅一再强调,他倡导议论性和批评性的杂文,为的是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的是打破中国社会这一“黑色大染缸”,为的是改变中国愚弱的“国民性”,为的是推进中国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既是鲁迅一贯的思想,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杂文创作历史经验的深刻理论概括。 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具体说,它们是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珍贵文献,是中国现代“社会相”的大全,是中华民族斗争史图的描绘,是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深刻解剖 鲁迅看问题的冷峻尖锐, 源于他“多疑”、 “尖刻”的现代智慧。他在《两地书》中,一再谈到自己的这一思维特点。“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他还在《我还不能“带往”》一文中指出:“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所谓“仔细”、“多疑”、“尖刻”,正表明鲁迅思维的周密性,不肯轻信表面、主观、片面的观察所得出的简单化结论,而努力追求对社会现象及其矛盾着的各个侧面做精细的观察与思考。 写于1918年7月的《我之节烈观》,就很好地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思维特点。“节”(守寡)和“烈”(殉夫)是封建礼教摧残女性的“吃人”道德, 这个道德的始作俑者孔子对女性十分卑视, 他曾说过:“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鲁迅对此曾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加以诘难:“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孔子还竭力表彰妇女为了愚贞而惨死的“妇道”。北宋理学家程颐恪守儒教的道德观,鼓吹“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南宋朱熹更张皇其说,于是妇女节烈之风,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直到民国,北洋军阀政府还在表彰“节烈”。鲁迅用怀疑主义的否定眼光考察在中国曾被当成“天经地义”的“节烈观”,一口气提出了十个疑问: (1)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 (2)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 (3)表彰之后,有何效果? (4)节烈是否道德? (5)多妻主义的男子,有无表彰节烈的资格? (6)节烈这事何以发生,何以通行,何以不生改革? (7)节烈难么? (8)节烈苦么? (9)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 (10)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子岂非白苦一番么? 鲁迅像解剖尸体的医生一样,非常冷峻地把传统“节烈观”这具历史陈尸的里里外外、 前前后后、 正面反面,都做了透彻的探查剖析,层层驳斥了“表彰节烈”的荒谬悖逆。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一文中说:“果戈理夸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号--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它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这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 却更知道这是谁。” 鲁迅很赞赏“五四”时期钱玄同创造的“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认为只有自己创造的“革命小贩”和“洋场恶少”差可匹敌。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捐班文人”、“粪帚文人”、“商定文豪”、“文坛鬼魅”等等,也都是“寥寥几笔”,就把对象“神情毕肖”勾画出来,让它逃到“天涯海角”也甩不掉的。此外,鲁迅还经常借助于荒诞的相似来比拟,造成一些最意想不到、最新颖奇特的组合。他在《匪笔三篇》中也认为:“这种拉扯牵连, 若即若离的思想, 自己也觉得近乎刻薄”如: (1)在《新药》中, 他把黔驴技穷、 失宠落寞的党国元老吴稚晖,比作宫女泄欲余下的药渣; (2)在《商贾的批评》中,他把“一知半解”的大学生林希隽砍杀杂文的高论,比作“孔雀翘起了尾巴,露出他的屁股眼”; (3)在《小品文的危机》中,他把上海“正在盛行,茶话酒谈,遍满小报的摊子上”的文人雅士的小品,比作“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躄到马路上来了”; (4)在《“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中,他把三十年代国民党文人发起的 “民族主义文学” 发扬踔厉、慷慨悲歌的文章和诗歌,比作“落葬的行列里”“悲哀的哭声”; (5)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中,把大都描写三角恋爱的张资平小说,比作“△” 。 (四)所谓“深刻”,是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更让我们叹服的是,鲁迅最善于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心理习惯,作为他思想探索的“开发口”,一直挖掘到历史的底层,揭示出深广的社会、历史、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如《坟》中的《看镜有感》、 《说胡须》、 《灯下漫笔》、《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论“他妈的”》,每一篇杂文都是一口开掘不尽的思想深井,你会惊异于几面古镜,几根胡须,饭后闲谈时的传闻, 兑换钱币的心理变化, 乃至于几乎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国骂”,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等的内涵,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本质。 如《看镜有感》,作者从家里的几面古铜镜子谈起,他发现汉唐的镜子周围和背后充满了外国风格的装饰,这在宋代以后几乎不可想象。鲁迅为此感叹: 遥想汉人多么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束,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气度,的确是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来的。鲁迅看镜有感,从汉唐艺术敢于猎取外来事物做装饰的闳放气度,谈到宋代文艺的国粹气味熏人,两相对比之下他得出了如下结论: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 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 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鲁迅的这段话很有启发意义,它教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分析,从表面虚伪的迹象中, 剖析出真实的心理状态来。 原来那种拒斥外来事物,宣扬国粹主义的行径,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对民族传统强有力的捍卫,实际上正如鲁迅所说,不过是缺乏民族自信力的孱弱心理的表现。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思维的一座高峰,是特别形式的一代诗史,是“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杂文洪流的强大源头,是一切杂文家智慧和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给你发了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也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的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的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记叙散文模式【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抒情散文模式【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结尾】感慨点评:散文的语言多是清新自然,优美洗练。还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也可以运用排比、夸张、对比等手法。但是,不要过于注重辞藻华丽,过于言过于实。扩展资料概念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古代文学中:散文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骈文和辞赋基本上属于韵文范畴,但在行文体制上更接近散文。现代文学中: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散文

去百度找一下就有了,这里复制也很长,写不下

满意回答诚信是金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而,说到“诚信”与否,很多人都认为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是一个人在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道德和利益往往是相邻而居的。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重视道德,讲究诚信,往往可以在经济上得到丰厚的收益;反之,不但会在道德上遭至谴责,受到法律的严惩,更难以在经济上获得长久的利益。就诚信的重要性而言,说“诚信是金”应是不为过的。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美貌”、“诚信”、“金钱”、“健康”、“聪明”等一些对人非常有用的东西。他乘船过江,由于所带的东西太多,超过了船的承载能力,船马上就要沉入江中,于是,情急之下,他去掉了诚信。当他上了岸,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因为,他没有了诚信。他感到非常痛苦。现实中,我也有过失信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张梦凡借了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说好两天后还他。可是,半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还他书。只到有一天,他向我讨要,我才还给他。事后我很后悔,下决心再也不失信了,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今天晚上,我准备去补课。走了一大半路,我才发现自己忘了拿阅读书,只好又返回学校去取。路上,遇到了胡春雨,真巧,她也忘了拿阅读书。于是,我答应帮她也拿上。当我到了教室拿上自己的阅读书后,便自觉地走到胡春雨的座位上取上了她的。我自己心里想,这回我不能失去信用了!当我把书交给胡春雨后,看到她那高兴的样子,我也尝到了守信的快乐。人们常说:“诚信是金”。可是,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切!他就会成为一个穷光蛋!诚信,失去就在一刹那,而得到却要几年,其至几十年。一个公司没有诚信,就会倒闭;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一生没有什么成就。啊!诚信是金。千万不要失去诚信,失去了,就再想得到,只需用两个字来说“太难!”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灯

3000字的小论文关于散文的题目怎么写

《牛虻》、《燃烧的男孩》、《直到最后一句》

一、纸型、页面设置、版式和用字。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5mm,地脚(下)20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二、论文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组成。文头:封面顶部居中,占两行。上一行内容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用小三号宋体;下一行内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号宋体加粗。文头上下各空一行。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论文副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作者、学校(市级电大)、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成员、答辩日期、申请学位等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适当居中左对齐依次排列。占行格式为:作者:XXX学校:XXX 年级:XXX 学号:XXX指导教师:XXX 职称:XXX答辩组成员:XXX(主持人) 职称:XXXXXX 职称:XXX……答辩日期:X年X月X日申请学位:学士(不申请可省略此项)由于论文副题可有可无,学位可申请可不申请,答辩组成员可以是3、5、7人,封面内容占行具有不确定性,为保持封面的整体美观,可对行距做适当调整。三、论文论文由论文目录(提纲)和题目、作者姓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目组成。需要列目录的论文,目录要独占一页。“目录”二字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以下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及参考文献、附录等项及其对应页码。用小4号宋体。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作者姓名:题目下方居中,用四号楷体。完成时间:作者姓名下方居中,字样为“X年X月”,用四号楷体。摘要:作者姓名下空一行,左起顶头,写明“摘要”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摘要内容。一般用五号字,字体用楷体。关键词:摘要下方,左起顶头,写明“关键词”字样加粗,点冒号,接排关键词。词间空一字。字型字体同摘要。正文:关键词下空一行开始。正文文字一般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正文文中标题: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如果居中,上下各空一行。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三、四、五级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一般不独占行,末尾加句号。如果独占行,则不使用标点。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注释:注释采用脚注形式。加注符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标在须加注之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后,用带圈或括弧的阿拉伯数字依次标示。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左起空两字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春江花月夜年龄:唐代作者:有章若旭风格:乐府春江花潮,海平面,海上明月共潮生。 燕燕(YAN)与波千里,春江没有明亮江流宛转都(店)芳甸,月照花林雨夹雪(西安)等。 空流霜在不知不觉中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的。 江天一色无灰尘,明晃晃的空中孤月轮。 河看到的月亮吗?江月,根据人之初? 生活代江月中旬只(“希望”)类似。 个月的时间,人们不知道的河流,整个长江送水。 白云一去悠悠,青枫浦上胜利的担心。 今晚的过山车子的吗?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轻妆镜台。 玉户帘中量不拂捣衣砧(深圳)(“装置”)。 海在这个时候听不到对方的声音,愿逐月华流照六月,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的钱吁垩水书面。 昨晚她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来了。 当前的春玉锦,蒋湖落月复西斜(押韵所以读霞)。 斜(这里是一个句子的开头,不押韵,所以读解)个月下跌了藏海雾,碣(读杰)。石潇湘无限路。 我不知道几个人去一个月,滨海略雷特(如“花”)摇情况满江树。 话来解释 :⑴严艳:波闪烁光泽。 ⑵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芳甸:所有的学生花的旷野。 ⑶霰雪珠。 ⑷流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从天空飘落,所谓的流霜。比喻月光皎洁,所以我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⑸婷:水,开放的空间。 ⑹纤尘细小的灰尘。 ⑺月轮:月亮,月亮是满月,像一个车轮,故称月轮。 ⑻穷人有:无遗。 ⑼,但看到我只看到了看到。 ⑽哟:遥控器,深远的。 ⑾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青枫浦。这里指的是流浪的地方。 ⑿船的船。 ⒀月徘徊:月光下移动。 ⒁化妆镜子的梳妆台上。 ⒂玉户:形容华丽的楼阁,玉石镶嵌。 ⒃捣衣砧锤捣衣石,布石。 ⒄相气味:互操作性音信。 ⒅逐渐:遵循。月华:月光。 ⒆文字:相同的模式。 ⒇无限道:“人民的声明,离题很远。 (21)乘以月:月光下的利用。 (22)震动情况:激动的情绪,犹他的情况。 问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个月亮从海上升起,仿佛倾泻而出,随着潮流。 月光下的春江,随着波闪耀数千英里,,春江是不明亮的月光下。 河曲折流动的花朵和树木丛生的荒野倍左右,月光洒鲜花盛开的树林细雪珠似乎闪烁。 月光像白霜的气流,感觉它飞了,,它照耀河白沙看不见的。是河流,天空变成相同的颜色,没有轻微的灰尘,只亮一个孤月高悬在天空中。 河边最初看见月亮,月亮河,原本闪亮的人吗? 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是无止境的,唯一的内河每年在月球上永远是一样的。 我不知道,我看到了明晃晃的月亮河上运输的长江水。 像一个白色的云慢慢地离开的妇女站在离别青枫浦胜利的悲伤,唯有徘徊。 ,它的流浪船漂流今晚?如果有人在月亮照楼上相思? 差不断移动楼上的月光下,应该从梳妆台上闪耀。 美丽的闺房窗帘卷没有月光,捣衣石拉丝的月光,但它再次。 对方这个时候,看着天上的月亮,而且对方无法听到声音,我希望的的月光流媒体照耀着你。能够使者天鹅飞出去很远,但在月光下不能来到你的身边,但也不是很远的鱼龙使者潜水游到你的身边,只激起阵阵涟漪在水面上。 昨晚梦见花儿都悠闲的春池后半不能回家。 河的水去弹簧,弹簧会脱落,游泳池,坠落在月球上的每一个晚上,现在西斜坡。 斜月慢慢下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遥远的距离。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骑月光回家,只有月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洒满河边的树林里挥洒距离。 [千古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电平,海上明月共潮的学生。在燕燕与波数千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描写春天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我不知道本文描述春天的诗歌晚春(韩愈)曹舒只淳不久归,各种红紫斗芳菲。 杨花于荚没有创造性,除了天空雪飞解决方案。 早春描??述春天的古诗词水部张十八岁(韩愈)天街小雨运行,如蛋糕,草色遥看近,但没有。 最的春天有益处,的柳树阴,说明弹簧春兴(武元衡)必须赢得全严柳皇家古诗词。 阴小雨清除流浪落尽见流莺。 一夜春风来吹乡梦,逐渐春风洛杉矶。 描写春天的诗标题都城南庄(回来)去年今日此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 脸型的人不知道哪里去了,爱与被爱。 描述春天的诗绝句(杜甫)晚一天江山李鲜花和芬芳的春风。 泥金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述春天的诗歌河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找到花(杜甫)黄4少女花了整整一个成蹊一千道一万低压棒。 留连戏蝶跳舞自在娇莺恰恰唱。 文章春来 渐暖的空气,的水打破僵局,绿色的柳枝,芽芽,这些信使春天,驱散了寒冷的风发出了热烈的气氛!春天的风,温暖的阳光包围着,所有的事情充满活力,春雨滋润,兰伟康。杏树枝春闹“,大自然的精灵,自然渴望,无声丰富的弹簧性能似乎听起来像蓬勃。3月,一个热闹的环月,一切,演绎春天的复苏也更令人兴奋的。 三月细雨如丝,如雾,只是淡淡的朦胧的感觉,雨,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着周围像一个梦幻般的错觉,走路小雨感受“毛毛雨纤细的风薄”的美丽和浪漫。听脚下的胎面自喷的声音,柔软的触摸雨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惬意和悠闲。 3月春天是出生的季节,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搅拌摇晃,茎尖微点水,养气泛泛的涟漪。绿杨烟黎明冷光源,杨柳堆烟,弥漫性眼无边的葱茏的感觉被忽视的清新和温柔的触摸,我相信,在春季后期,随着每一个现在,然后柳絮,而另一个一轮动人的美!春天,飘柳风万绦绿如海春,莺飞草长,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中,发挥与和谐的旋律,移动图片的解释,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件事三月沉默着招手的声音,鸣啭黄莺的声音在萌芽状态在冬季的茉莉花缠绵淋浴丝飞舞的搅拌棒,??到处都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徜徉在温暖的空气三月,一个小花园散步,感觉很舒服,春天既然已经来 春天的颜色真是丰富多彩,红灿灿的阳光,天空是蓝色的,树梢上嫩绿的,迎春花是明亮的黄色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世界的每一个融合了所有的颜色总是我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五彩缤纷的色彩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地球? 雨弹簧滚动,软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轻声呼唤地球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时,他们悄悄地合并成一条小溪,情节成为一个坑啊,春雨带来绿色生活的湖泊。 总是伴随着风和雨。早春的光环凛冽的寒风,吹醒了一切,树梢绿,绿大地,即使是高的高层建筑平台绿色。王安石的宋代诗云:“春绿江南岸。”说的好!但远远超过了“绿色”吗? 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开了她的眼睛,一个,两个,一个集群两丛连成片,海洋是人们面临的海洋蓝色,红色,黄色华丽的色彩,担心不是没有精神萎靡。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了力量和信心。 看看春天的天空。天空是丰富多彩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吗?啊,这是孩子们放的风筝。混合风筝潇洒自如和照明的蓝色的天空,飞行飙升的,令人振奋的场面!春天属于孩子们,属于自己的天空的孩子们,他们是没有,不过,同时也试图打扮的春天春天的颜色,添加?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来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棕色的口袋里,直到冬天留下的痕迹,你可能会叹了口气:“真的飞软膏“,看着垂头丧气的几茎折肢断臂草,谁就会拥有一份好心情,但是,您可能希望削减的棕色冬天外套,你将有更新奇的发现,嘿!但里面却是绿色的!原来的样子还草黄色的品种,孕育着更美好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春天的颜色,以便丰富:春天是在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天真幼稚的孩子们穿着;被忽视的草地上静静的品种。享受春天的喜悦,你的贡献的人对色彩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春天的临近。像刚清醒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睛。单龙运行,水升起来了,太阳的脸红了。偷偷钻在地上,招标,绿色的草花园,在田间地头,看看去一大片一大片满坐着,躺着打了两个滚踢踢球比赛几次跑去捉几回躲闪。精细,静静的,泡沫和柔软的草地上。桃,杏,梨,你会不会让我,我不会让你有充分的匆匆行程花儿童。红像火,粉似霞,白得像雪。带有甜味,闭了眼,树上的花似乎都充满桃子,胡杏儿,梨和孩子!花好几百个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蝴蝶飞。野花随处可见:杂项氏族名称,没有名字的,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但也折磨你。 “吹面不寒的风柳林“好,你觉得像母亲的手上。风带来了一些新的转折朴实的,混合的草坪,??有各种各样的花,香,酝酿稍微蘸空气。鸟筑巢安全之间的花,叶,振作起来,和他们的朋友卖弄清脆的喉咙,应和唱的歌曲响遍随着微风流水的牛市牧羊人后面的短笛,这时候整天响亮和明确的。 BR />雨是最寻常的,两到三天。不要生气。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粗斜纹编织,人在屋顶上笼着一层薄薄的烟雾闪亮的绿叶儿却,草绿色迫使你的眼睛。晚上的灯光时,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和宁静的夜晚。石桥的乡村小路上,撑着伞慢慢地走;农民工作接地,披着蓑,戴着企业。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在雨中沉默。 风筝越来越多地多生孩子。镇的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和,也赶趟孩子般的,一出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支撑,各做各的事情,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头部,有些工作,有些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 像一个小女孩,面带微笑花枝招展的春天,走了。 在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带我们上去吧。 不想回答之前看到我的,以便

关于散打的论文怎么写标题

散打与世界的接轨 如何让外国人接受散打 散打在无差别格斗中的缺点 从摔法看散打论时间差在散打中的运用 论散手的空当散打技术八要素拳腿组合在散手比赛中的运用 擂台上的策略与智谋以上都不行的话应该有你要的

个人以为,格斗技术包括五个原则: 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 2、以最大的力量攻击敌人最脆弱的位置; 3、在攻击敌人并使其失去身体平衡的同时,必须尽量保证自身的平衡; 4、善于借助敌人的动作增强自己的攻击力量,也就是传统武术中的‘四两拨千斤’; 5 、在准确掌握每个格斗基本动作的前提下,通过锻炼、对练甚至实战,不断提高攻击动作的速度、准确和力量!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二) 在这里首先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攻击敌人! 1、在进行徒手格斗时,自己的生命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应当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制服敌人,总之就是什么招管用就用什么招,千万别不好意思啊! 常见的招数有朝对手脸上扔沙土,用身边可以找到的东西(以战场上为例)比如挖战壕的工兵锹,构筑工事的钢筋、随身的钢盔、皮带等等等等打击对手!(如果在大街上那就用传统的十八般兵器好啦~比如斗殴兵器谱上的第一利器——板砖,还有折叠凳西瓜刀高跟鞋啤酒瓶子等等等等) 如果运气实在不好,找不到任何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屁股后面一摸,假装掏出个飞刀暗器什么的向对手投掷,使对手退缩或闪避、遮挡,如对手出现上述动作,可利用其迷盲之际向其迅猛攻击,并将其置于死地! 2、如果真的什么武器都找不到,则应该运用你自身的武器了! 比如: 手掌外侧——手指紧紧并拢伸直,使手掌外侧尽量坚硬;拇指紧贴食指。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受过训练的军人都懂得的招式,稍加训练,找准打击位置,手掌的打击效果并不亚于一根木棍,至少可以至敌伤残! 小拳——一般成年人的拳头打击面大概是50平方厘米左右,但如果在握拳时,以拇指紧扣食指将手绷紧,腕关节保持挺直以手指第二关节构成打击面,用尖锐的拳刃攻击敌人,其着力更好!通常一个成年人的小拳打击接触面大概是11平方厘米,压力压强作用力什么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拳尖——也就是传统无数中的凤眼拳的改版,主要用来攻击敌人的全身比较软弱、容易受伤的部位。握拳时,弯曲中指的第二关节,相临两个手指的第二节固定住中指两侧;拇指的末端紧扣中指的指甲(一定要扣紧,要不很容易伤到手指),腕关节保持挺直,然后你看对手哪脆弱就往哪敲吧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三) 实拳——只要用力抓紧手掌就可以啦!但打法上的差异就多了,直线攻击和侧摆勾拳之类的就不在此赘述了,但大部分人都只习惯用拳头的正面、侧面攻击,其实用拳头小指外侧好象使用破冰锥那样锤击也相当有效的,尤其是反手攻击太阳穴,马上可以让敌人毙命,至少也让对手晕乎半天 掌后部——也就是掌跟啦!一般的动作是手指微曲,手掌后仰,尽量保证掌后部的坚硬,用掌后部攻击敌人,往往比拳头更有效果:弯曲的手指可以挖敌人的眼睛,要不就干脆从上到下逮着什么是什么一路猛抓下来!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身材不是很高大的人使用,试想一下,当一个身高165厘米的人攻击一个180厘米的对手,在近身后用掌后部攻击对手下巴,然后从眼睛一路抓下来恐怖啊 有一双上好的皮靴其实就拥有了一件犀利的武器——个人认为用皮靴的内、外侧蹬踹比用靴尖踢更有效果,因为蹬踹的接触面比较大,用意攻击敌人的手部位较小和突出外露的骨骼最为合适,而靴尖的攻击往往只针对小腿的骨骼才能显出良好的攻击效果。 当然啦,膝盖、手肘、肩膀甚至头部的顶撞攻击也相当有效,尤其是个子不高的人,利用近身攻击的瞬间以较短的发力过程抢先攻击,往往能战胜比自己高大的对手。 在这里还说个缺德招式啊——如果您使用的是某种牙好胃口就好吃啥啥香的牙膏,那么恭喜您咯!近身格斗、尤其是贴身缠斗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秒钟时间发挥你的生存本能,就有可能改变格斗的结局。当你的门牙狠狠地咬在对手的颈动脉或喉结上的时候,估计你还没怎么使劲,对手已经给吓软了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四) 好了,现在聊聊用最大的力量攻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和如何保持格斗中的身体平衡。 用最大的力量攻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这个原则不但适用于格斗,也同样适用于作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对手总有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也一定有疏于防范的漏洞。 根据实际情况,用最大的力量攻击主动攻击敌人最脆弱的地方,可以取得速战速胜的效果!积极进攻是徒手格斗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积极进攻才有可能制服甚至杀死对手! 保持自己身体的平衡,使敌人失去平衡,是格斗中克敌制胜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在街头,在遇到敌人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迅速调整成防守姿势,首先保护好自己才能K别人嘛~~ 一般的防卫姿势有很多,这里就说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姿势吧!(别告诉我你是黄飞鸿的徒弟啊~那姿势打死我都不用,太费劲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左脚跟与右脚尖基本在同一个直线上,上身微微前倾,双膝稍微弯曲,注意一定不能让双腿僵化啊! 双手成立掌,至少左手要保持立掌,这样方便拨挡对手的攻击,距离自己的脸部大概十五厘米,掌外侧向前,侧身面对敌人。这姿势有点象拳击的姿势,但平衡效应比较好,在与对手接触前,这个姿势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自己的平衡。 在与对手进行搏斗时,记得按照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重心,脚掌稍微向外斜摆以保持自己的平衡!当然,如果你自认为嗓子不错比得上张学友那记得用吼叫来乱敌精神啊~~(还记得武侠电影里出招前那些高手哈哈嘿嘿的没完没了的吧)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五) 格斗中利用敌人的冲力,保证自己的准确和速度都相当重要! 冲撞攻击通常出现在一些身材高大,体魄强健的对手身上,尤其是某些国家的打法中经常出现腰间发力的抱摔,肩头发力的扛摔和顶摔,这些打法的前奏就是冲撞! 针对亚洲(那杂种国家不算啊!)人均身高比欧美国家人均身高低十五CM左右的现实,对于进攻中出现的冲撞只有采取利用、闪避为主的打法,要不就太(别人我不知道,我是不去找那个不痛快,几年前和个俄罗斯军爷友谊比赛了一把,被那家伙的肩头侧撞扫了一下,我肋骨疼了一星期,喘气都疼啊!) 善于利用敌人的冲力也是格斗的另一个原则。毛主席说得好,要在战 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啊!在格斗发生的时候,应该永远假设对手比你强大N倍,尽量不要马上与对手进行体力消耗上的较量。 利用对手的冲力和体力将对手制服,比如说看见对手冲过来,在调整好自己的姿势的同时往侧面横跨一大步,迅速闪过对手的攻击或撞击,顺便把对手绊倒等等等等 在与敌人格斗的时候,绝对没有任何时间让你考虑该用什么招式!也没有任何时间让你耍帅摆POSS之类的,任何格斗动作都必须成为人的本能一般流畅的出现才能起到效果! 在训练格斗的时候,从掌握格斗的基本要领开始,必须尽量加快自己的动作,一招一式都要准确无误,再通过不断地锻炼、对练和积累实战经验来提高动作速度!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六) 寻找正确的攻击目标是一个格斗者的必修科目,格斗是人与人之间的殊死争斗,格斗对象的弱点也就是自己的弱点,下面列出的这些人体上的位置基本上是人体最脆弱、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大家看看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啊! 人体在格斗中划分为三大部分:头和颈部、躯干、四肢。其各个部分的要害部位有: 头和颈部:耳、太阳穴、眼睛、鼻梁、上唇、下巴、喉结、咽喉、颈侧、颈背。 躯干:锁骨、腋窝、太阳神经丛、腹部、裆部、肋部、腰部、脊椎。 四肢:手指、手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脚腕关节、脚背。 在格斗中只要攻击这些要害部位,至少可以使人受伤,严重一点的就所以最好别找个没训练过的尝试啊,那会死人D!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七) 在人体的重要部位,只要轻轻地压迫或攻击,就有可能使人至伤,致死!所以嘛~~~~呵呵,万一有兄弟愿意照着练练那千万记住啊!动作一定要由慢到快,由轻到重,通过训练和适应逐渐加大攻击的力量,千万别把你的对练玩死了啊那是要赔钱D! 先说说头部和颈部上的一些重要位置的攻击! 1、耳:一般的打法就是传统武术中的双风贯耳,最好是从后面攻击!两手保持杯状,同时排击敌人的双耳,尤其要记得用比较坚硬的掌根发力,效果更好! 一般来说吧,被一个成年男人来这么一下子,轻则会击穿敌人的儿膜,使其神经受到冲击,或者是耳内出血,重一点嘛那就是脑震荡,要不就OVER了! 2、太阳穴:为什么太阳穴是每个格斗者的首选目标之一呢?太阳穴部位的骨质脆弱,还有一条动脉和大量的神经丛集中在皮下,稍加打击,最少就是个中度脑震荡,重一点的攻击就只有一个后果了(我亲眼看见一个身高不到160CM的女人,用菜篮子打一个身高至少178以上的家伙,一击毙命!那男人是个城管,天天早上去菜市场没收人家东西,他家里的塑料脸盆都一千多个了) 3、眼睛:传统武术中的双龙戏珠大家应该知道吧?是用食指和中指成V字形刺入敌人的双眼,手指和手腕要挺直!但是一般没有受过训练的都玩不好这招,一是对手不会站着不动让你瞄准,二是发力的过程中产生偏差,搞不好想插眼睛的反倒捅进人家鼻孔了 这里说一种安全系数高,成功率大的方法啊,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关节在近战的时候,尤其是贴身缠斗的时候,猛戳对手眼窝,这样的打法攻击距离短,发力过程也短,容易击中目标!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八) 接着上一章的说说啊~ 1、鼻子:只要是打过架的都知道鼻子上挨一下的后果吧?但一般的兄弟都习惯正面攻击,那样看起来效果不错,但本人以为,从侧向攻击,尤其是用掌或拳头横击鼻梁效果更好,至少是个暂时失明! 要是用的力度够大,还可以将鼻梁骨的碎片嵌入敌人脑部,做到一击毙命!如果已经是贴身缠斗的局面了,那试试用掌后部从下至上顶击,只要击中了那就热闹咯~~~~~你可以在一分钟内看到不同颜色的人体分泌物! 2、上唇:估计知道打上唇的人不多。上唇是鼻软骨与硬骨的连接处,这里的神经很靠近皮层,是脸的要害部位之一!可以用角度稍微向上的手掌外侧或小拳猛击敌人上唇,就算是轻轻地来一下子,那疼痛的感觉啊我是疼得当时就晕乎了,腿都打颤! 3、下巴:用掌后部的攻击比用拳头来得安全有效!用拳头攻击有可能伤到自己的手指,而且发力时间比较长,对手会有防备D! 4、喉结:提倡的攻击方式是用掌外侧攻击喉结,但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啊~个人认为用小拳攻击效果也不错D,还有种打法是将右手八字张开,就象是要抓住对手脖子一样猛地撞过去,呵呵~~我试过最好的效果是我的对练狂吐了十分钟,一个下午喘气都带血腥味!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九) 在这里说明啊,凡是有兴趣照着这些动作操练的兄弟,千万别随便找个人就试!万一出现什么不良后果可就违背了我交流探讨的初衷了,再次感谢那些关心我的朋友,是你们给我提了个醒! 1、咽喉:知道具体位置吧?就是脖子下面的那个窝窝!一般的方法就是戳击,用一到两个手指挺直,迅速地戳击咽喉下部的凹处。效果很明显,至少可以让对手感到剧痛,严重点的会窒息、咳嗽,再严重点~如果戳破了咽喉皮层,那 2:颈外侧:自己把手放在脖子两侧感觉一下,找到那两条血管没有?用手掌外侧猛然砍击对手的颈外侧(要是没找着血管的我说明一下、就是耳朵下面略微靠前的地方),可以马上使对手失去知觉。这方法无论用正手或反手都可以,不必拘泥于自己的站位或一定用右手,这么打一下,对手将因为颈动脉、颈静脉和迷走神经受到打击而昏迷,但是不至于马上毙命,用于纯粹的防卫比较合适。 3、颈后部:用手掌外侧和拳头外侧猛击对手的颈后部,一般的效果是一击必杀!当对手低头向前或没有用手保护其上部的时候,通常用这样的方法。这种打法最普遍的出现是在二战的欧洲战场,通常用来袭击敌方的哨兵,有时候也用来抢啊~大家知道了吧? 脑袋上的一些位置就先说到这里,有遗漏的或失误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我等着各位高手的板砖啊~不过我说过的位置就不要打了,会死人~~~~~~~D!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 —— 脑袋和脖子都说完了,该轮到躯干了! 人体的构造很奇特,所有的骨骼都有支撑人体重量,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就象是一套铠甲!但再好的铠甲也有空隙可钻,现在说说躯干上薄弱的地方。 1、锁骨:打这位置有个身高限制,万一你的对手比你高大半个头就不用想了,估计你的攻击没什么效果,除非他坐着蹲着什么的。用手掌外侧向下用力直砍对手的锁骨位置,可以打断对方的锁骨,马上达到使对方瘫痪的效果,最少也可以让对方的胳膊抬不起来!在这里我说说切身体会啊,如果身高悬殊太大,可以用肘关节攻击,效果更好。 2、腋窝:腋窝皮下有一条粗大的神经,打击腋窝可以让对手感到剧痛并导致局部瘫痪,好象在传统武术中那地方叫‘血藏’,一般是不允许随便攻击的。这种方法适合在对手倒地的时候用靴尖攻击,让对手进一步失去反抗能力! 3、太阳神经丛:这地方就是心窝,传统武术中的‘黑虎掏心’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针对太阳神经丛来的!打击这个部位,一般提倡用尖拳猛戳,用尖拳攻击太阳神经丛这样的小目标比较有穿透力,比用拳头或手掌更有效果! 对太阳神经丛的任何有穿透力的攻击,都可以让对手感到剧痛,或向前趔趄,或干脆就地瘫倒;猛烈的打击,也可以起到一击必杀的作用! 4、腹部:这个位置适合用小拳攻击,也就是拳棱。一般对腹部的攻击都是其他攻击的前提辅助动作,如果在遭受攻击后对手屈身向前,则可以用膝盖撞击其脸部,或用手掌猛击其颈后部!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一) 1、裆部:这个就不用我详细说了吧?大家都是男人,还是留点余地比较好,万一造出个太监来了就影响人家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了 2、肋部:正面或后面攻击肋部都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但本人的意见还是提倡攻击对手的右肋,因为肝脏的位置在右策肋部下方,在右边肋部的攻击可以导致肝脏的严重损伤! 对肋部的攻击,手掌外侧、拳外侧、折叠的第二指关节、脚后跟和膝盖都可以攻击,效果差异不大。 3、腰子:学名好象叫肾吧?肾部皮层下面有一些从脊椎骨分支的大神经,打击这个部位,可以使对手的腰子损伤,并引起严重的神经震动,至少要上医院里躺上好几天。 打击的时候,拳外侧、折叠的第二指关节、膝盖和靴尖都可以,效果比较相近! 4、脊椎:脊椎里面的东西是脊髓,打击脊椎,可以导致对手的脊椎关节脱位,轻的瘫痪,重的当场挂掉!其中用膝、肘、脚跟或脚尖的攻击效果比较好,建议攻击对手腰带上方7到9厘米的地方,这个位置比较薄弱! 总的来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而在进攻前确保自身安全也是很有必要的,武侠小说里那种以命搏命的打法最终结局就是同归于尽,绝不是格斗的中心!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二) 在格斗中,一般最危险的就是对方的手臂攻击,但最常见的也是针对对方的手臂进行攻击! 首先说说指关节的攻击,以敌人从后方抱腰攻击为例,当对手从后面抱住自己腰部时,以一只手抓住对手的一只手指,另一只手则必须紧紧抓住对手的手腕,在将对手手腕用力向下拉的同时,将其手指作反关节别压,然后就会听到一声清脆的骨折和对手发自肺腑的呐喊 手腕关节的攻击也是比较常见的攻击方式,将对手的手腕向任何方向用力折别,都会让对手产生剧痛,一般的方式是将双手的拇指置于对手的掌背,将对手的手腕向前臂方向折别成直角,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快让对手丧失攻击能力! 在中国武术中,用以折别关节的方式数不胜数,都具有较强的攻击效果,但关键在于熟练地掌握格斗技巧并熟悉人体结构,才能达到一击制敌、一击必杀的目的,因此,长期的锻炼和不断地实践(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啊!!!)才是掌握格斗技巧的关键所在! 感谢言言大大的指教,感谢各位高手的指点,有任何谬误和错失,请马上在书评区指出,本人不胜感激!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三) 摔打在格斗技巧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徒手格斗中,有时候需要将对手摔倒后才能有效地攻击其要害部位,常见的摔打方法有“臀部顶摔、臀部转动顶摔、过肩扛摔、过头摔、绊腿摔、由后摔等等等等。 本人以为,在摔打的练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几点有: 1、速度是摔打制敌的首要因素,但在训练中应该首先注重动作的精确,只要完全掌握了这些动作,速度就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得到提高! 2、在摔打过程中,一般首先不强调在对方反抗的状况下进行练习,彼此间只要注意倒地时的姿势就可以了,让对练配合自己准确地完成摔打的动作! 在传统武术中,个人以为摔交就是格斗中摔打的鼻祖,格斗中的摔打几乎全是摔交中演变出来的动作,在这里希望懂得摔交的朋友不吝赐教,谢谢谢谢!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四) 先说说臀部顶摔,一般在臀部顶摔开始时,首先面向对手成防守姿势,左脚置于对手左脚内侧前,同时以左手掌后部猛力顶击对手右肩并揪住或抓住其衣服,以首先让对手失去平衡为主要目的! 以左脚为轴心向左转动180度,同时以右臂搂住对手腰部,双臂猛然发力前拉,将对手拉至己方右臀部,使其离地悬空,在完成这个动作的时候应尽量保持双膝弯曲,这样效果更好! 迅速伸直双腿,用臀部猛顶敌腰部!与此同时,向前弯腰并用双手往前往下猛拉将敌摔倒在地。就是以臀部为支撑点,将敌顶在右臀部上(一定记住啊~不是腿外侧哦!)! 最后将敌摔倒在地成左侧倒姿势,尔后攻击敌要害部位。整个动作要尽量保持自身的平衡,尤其是在转体的时候,切记要把握好用力的方向的力度,要不自己就一起倒了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五) 臀部转动顶摔和臀部顶摔的差别比较大,一定要注意不要搞混淆了! 开始时面向敌人成防守姿势,比臀部顶摔距敌稍微近一些;左腿向前跨一大步,置于敌后右脚外侧几厘米的地方,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左脚;与此同时,左手猛击敌右臀上部并牢牢抓住这个部位,此一击可使敌失去平衡而后仰! 右脚绕敌跨步置于其身后,同时右臀抱住敌腰部;臀部尽量向右挤转,与敌屁股相对,将敌拉向已之右臀部使其悬空;然后以左肘夹住敌右臀。 伸直双腿,以右臀部为支撑点将敌猛地摔在地上。务必记住,应将敌置于右臀部,而非右腿外侧;始终挽抓敌右臀;将敌摔倒成左侧倒姿势。格斗中,这种打法可以置于敌于昏迷状态并可任意打击其要害部位。 这里多说两句啊~这种打法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力度掌握,万一在摔打过程中出现力量不到位的状况,那就有可能受制于人,所以最好是玩得熟练了再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六) 过肩扛摔,在传统摔交里好象叫背包吧?(不一定对哦) 开始时面向敌人成防守姿势。这个开始动作及步法与右臀部顶摔的技巧相同。左脚置于敌左脚的前内侧。与此同时,以左掌后部狠击敌右肩并牢牢抓揪其衣服。 以左腿为轴向左转体180度,并在转体之时始终以右臀护住头,颈部位。靠近敌人,并以右手抓揪其右肩,然后用双手牢牢揪住此处;在完成转体的同时,将敌前拉并将其腰部置于臀部处;右脚位于敌右脚之前并稍靠外侧,臀肘紧靠自己的身体,两膝弯曲。 双腿伸直,弯腰,两手往前下猛拉,一下子将敌扛上肩,并将其仰摔在地。 过头摔(好象又叫滚摔吧?) 应用这种扛摔方法的时侯应该充分借助敌人的冲力。开始时以防守姿势面对敌人,距敌约五至六步;当敌冲来时,即已双手抓揪其衣领,迅速抬腿(左、右腿都可以,反正怎么顺腿怎么来),以脚掌牢牢蹬住其腹部。 双手始终牢牢抓住敌衣领,脚掌牢牢蹬住敌腹部;借助敌人冲力,用力猛拉敌人并以脚将其蹬悬空;同时,趁势后坐,待臀部着地成坐地姿势时,继续向后翻滚,直到背部和肩部着地。 手抓牢不放,弓背,双臀回拉,双肩着地以脚猛蹬敌腹部,将其弹向空中。敌摔下成后倒姿势。 双手牢牢抓住敌衣领,使自己完成后翻动作,并骑坐在敌胸部之上。 作品相关 格斗技巧探讨(十七) 绊腿摔(嘿嘿~估计大家小时候没少用这招吧!不过我小时侯巨胖,基本上是摆出个驾架势,然后干脆利落地被别人摔在地上) 开始时面对敌人成防守姿势,然后左脚跨出置于敌右脚外侧,迅速以双手掌跟猛力击敌双肩并抓住其衣服。这种方法可以使敌失去平衡而后仰。 身体前移,重心置于左脚,两手始终抓住敌肩部;在转移身体重心的同时,右腿向前成弧形,在自己的左腿和敌右腿之间摆动。 以抬起的右腿猛然向下后方摆动,以小腿部猛力击敌小腿;在击中其右腿的同时,猛推敌肩部,将其摔倒在地;接着猛击敌要害部位。 (个人推荐部位是肋骨,还有就是啊~呵呵~知道了吧?) 由后摔 开始时为防守姿势,站于敌背后,面向其背部;然后左脚向敌跨步置于其左脚稍后处,同时双手迅速举起,手掌向下,至敌双肩上方处。 用脚踹敌膝窝,同时以双手猛力打抓敌双肩并向右后拉,使敌失去平衡仰摔在地,当敌倒地后,马上以膝顶撞其头颈部位,可以使敌人瞬间失去知觉,然后就看个人爱好作第二次攻击了!

对武术散打专项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

论边角反击战术,散打破泰拳肘法,鞭腿转趾发劲技巧总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关于散文的论文3000字内容怎么写

杂文创作,是鲁迅毕生最重要的事业,是他心血的主要结晶和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正是他那博大精深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杂文创作, 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 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无以伦比的地位。如果说,散文诗和记叙散文,分别表现鲁迅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的某一方面,那么在杂文中,我们却看到了鲁迅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魂。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指出:现代杂文是“萌芽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这概括了中国现代杂文“打破传统的思想和手法” 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征。 “五四”新文化运动原先是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核心,猛烈批判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后来又扩展为广泛深入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这种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经常是以最便于攻战, 最便于启蒙宣传的杂文来进行的。这样,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自然就成为中国现代杂文的主要内容。鲁迅一再强调,他倡导议论性和批评性的杂文,为的是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的是打破中国社会这一“黑色大染缸”,为的是改变中国愚弱的“国民性”,为的是推进中国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既是鲁迅一贯的思想,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杂文创作历史经验的深刻理论概括。 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具体说,它们是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珍贵文献,是中国现代“社会相”的大全,是中华民族斗争史图的描绘,是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深刻解剖 鲁迅看问题的冷峻尖锐, 源于他“多疑”、 “尖刻”的现代智慧。他在《两地书》中,一再谈到自己的这一思维特点。“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他还在《我还不能“带往”》一文中指出:“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所谓“仔细”、“多疑”、“尖刻”,正表明鲁迅思维的周密性,不肯轻信表面、主观、片面的观察所得出的简单化结论,而努力追求对社会现象及其矛盾着的各个侧面做精细的观察与思考。 写于1918年7月的《我之节烈观》,就很好地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思维特点。“节”(守寡)和“烈”(殉夫)是封建礼教摧残女性的“吃人”道德, 这个道德的始作俑者孔子对女性十分卑视, 他曾说过:“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鲁迅对此曾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加以诘难:“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孔子还竭力表彰妇女为了愚贞而惨死的“妇道”。北宋理学家程颐恪守儒教的道德观,鼓吹“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南宋朱熹更张皇其说,于是妇女节烈之风,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直到民国,北洋军阀政府还在表彰“节烈”。鲁迅用怀疑主义的否定眼光考察在中国曾被当成“天经地义”的“节烈观”,一口气提出了十个疑问: (1)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 (2)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 (3)表彰之后,有何效果? (4)节烈是否道德? (5)多妻主义的男子,有无表彰节烈的资格? (6)节烈这事何以发生,何以通行,何以不生改革? (7)节烈难么? (8)节烈苦么? (9)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 (10)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子岂非白苦一番么? 鲁迅像解剖尸体的医生一样,非常冷峻地把传统“节烈观”这具历史陈尸的里里外外、 前前后后、 正面反面,都做了透彻的探查剖析,层层驳斥了“表彰节烈”的荒谬悖逆。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一文中说:“果戈理夸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号--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它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这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 却更知道这是谁。” 鲁迅很赞赏“五四”时期钱玄同创造的“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认为只有自己创造的“革命小贩”和“洋场恶少”差可匹敌。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捐班文人”、“粪帚文人”、“商定文豪”、“文坛鬼魅”等等,也都是“寥寥几笔”,就把对象“神情毕肖”勾画出来,让它逃到“天涯海角”也甩不掉的。此外,鲁迅还经常借助于荒诞的相似来比拟,造成一些最意想不到、最新颖奇特的组合。他在《匪笔三篇》中也认为:“这种拉扯牵连, 若即若离的思想, 自己也觉得近乎刻薄”如: (1)在《新药》中, 他把黔驴技穷、 失宠落寞的党国元老吴稚晖,比作宫女泄欲余下的药渣; (2)在《商贾的批评》中,他把“一知半解”的大学生林希隽砍杀杂文的高论,比作“孔雀翘起了尾巴,露出他的屁股眼”; (3)在《小品文的危机》中,他把上海“正在盛行,茶话酒谈,遍满小报的摊子上”的文人雅士的小品,比作“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躄到马路上来了”; (4)在《“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中,他把三十年代国民党文人发起的 “民族主义文学” 发扬踔厉、慷慨悲歌的文章和诗歌,比作“落葬的行列里”“悲哀的哭声”; (5)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中,把大都描写三角恋爱的张资平小说,比作“△” 。 (四)所谓“深刻”,是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更让我们叹服的是,鲁迅最善于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心理习惯,作为他思想探索的“开发口”,一直挖掘到历史的底层,揭示出深广的社会、历史、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如《坟》中的《看镜有感》、 《说胡须》、 《灯下漫笔》、《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论“他妈的”》,每一篇杂文都是一口开掘不尽的思想深井,你会惊异于几面古镜,几根胡须,饭后闲谈时的传闻, 兑换钱币的心理变化, 乃至于几乎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国骂”,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等的内涵,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本质。 如《看镜有感》,作者从家里的几面古铜镜子谈起,他发现汉唐的镜子周围和背后充满了外国风格的装饰,这在宋代以后几乎不可想象。鲁迅为此感叹: 遥想汉人多么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束,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气度,的确是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来的。鲁迅看镜有感,从汉唐艺术敢于猎取外来事物做装饰的闳放气度,谈到宋代文艺的国粹气味熏人,两相对比之下他得出了如下结论: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 鲁迅的这段话很有启发意义,它教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分析,从表面虚伪的迹象中, 剖析出真实的心理状态来。 原来那种拒斥外来事物,宣扬国粹主义的行径,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对民族传统强有力的捍卫,实际上正如鲁迅所说,不过是缺乏民族自信力的孱弱心理的表现。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思维的一座高峰,是特别形式的一代诗史,是“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杂文洪流的强大源头,是一切杂文家智慧和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满意回答诚信是金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而,说到“诚信”与否,很多人都认为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是一个人在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道德和利益往往是相邻而居的。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重视道德,讲究诚信,往往可以在经济上得到丰厚的收益;反之,不但会在道德上遭至谴责,受到法律的严惩,更难以在经济上获得长久的利益。就诚信的重要性而言,说“诚信是金”应是不为过的。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美貌”、“诚信”、“金钱”、“健康”、“聪明”等一些对人非常有用的东西。他乘船过江,由于所带的东西太多,超过了船的承载能力,船马上就要沉入江中,于是,情急之下,他去掉了诚信。当他上了岸,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因为,他没有了诚信。他感到非常痛苦。现实中,我也有过失信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张梦凡借了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说好两天后还他。可是,半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还他书。只到有一天,他向我讨要,我才还给他。事后我很后悔,下决心再也不失信了,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今天晚上,我准备去补课。走了一大半路,我才发现自己忘了拿阅读书,只好又返回学校去取。路上,遇到了胡春雨,真巧,她也忘了拿阅读书。于是,我答应帮她也拿上。当我到了教室拿上自己的阅读书后,便自觉地走到胡春雨的座位上取上了她的。我自己心里想,这回我不能失去信用了!当我把书交给胡春雨后,看到她那高兴的样子,我也尝到了守信的快乐。人们常说:“诚信是金”。可是,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切!他就会成为一个穷光蛋!诚信,失去就在一刹那,而得到却要几年,其至几十年。一个公司没有诚信,就会倒闭;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一生没有什么成就。啊!诚信是金。千万不要失去诚信,失去了,就再想得到,只需用两个字来说“太难!”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灯

伴随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成长中,不断剖析自我个体的生命存在,这已是我们见证深刻的必修课,而且势必仍将持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难以表述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但对于我们而言,从学者抑或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实在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最早时读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诙谐、妙趣横生,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黄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乌,还有长妈妈讲的有关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儿时最远最深的遐想,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时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园中的草木,枝叶繁茂,尽皆奇花异草,随手摘取。这种以孩童的眼光来观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经常盼望突然来临的远客,带着故乡的趣事,捕鸟、拾贝壳、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美丽的世界。还有《社戏》,那么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兀自划了船去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见望的山庄,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归来时偷煮豆的欢晌,都成为我们回忆中的美景。 鲁迅以他特有的细腻的笔触为许多年后中国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童年图景,却以自我的孤独实践、审识了所谓的原乡情调,这种怀旧中隐藏的对现实的思考是更为深刻的历史使命感与生命剖析,这是我很久以后再读先生作品的体会,继而颠覆了置于一个时期和年龄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话般的文字,也使之成为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中的草木鸟兽、三味书屋里的摇头晃脑,都以一种幽默的笔调来调节给人的目不暇接的紧张感,这些都在文末“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的感慨中结束,给人一种回忆的阶段性与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忧伤继续行走,在回望与现实中,反而更突显了生命存在悲哀,这种悲哀正是鲁迅思想中有关“中间物”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得全人间世,而同时领会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的博大的诗人,不承认历史发展,社会形态,他拒绝了永恒,否定了历史社会生命的“凝固”与“不朽”,制造了空前的现实感与孤立姿态,这种“中间”的论调使对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回忆与现实产生一种巨大的隔膜,把人置于虚无的境界,推向绝望的极致。 《呐喊》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作者与现实结合,令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人物的统一性,浓郁、强烈的抒情性,使这首“还乡诗”塑造了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牧歌的情感也在闰土的一声”老爷”中彻底破灭,“我”的再次离去与闰土的离去是相互见证与背离的。鲁迅是真正透彻了解农民的心灵的作家,这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正是于悄无声息中洞穿,而这又是于平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的认识,在人们被乡村美丽深深打动的同时,不得不直视现实。《故乡》比起古典文学构筑的童话世界更富于现代性,它是描写无暇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描写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对立,表现在现实世界中童年的纯粹而美丽的童话般世界的崩坏与堕落,以及那个为‘一轮金黄的圆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寻”,实际上是引导人们的目光投入更深沉与痛苦的现实。乡村是没有陌生人的世界,与《祝福》、《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却正是从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发现、观察“陌生化”的“故乡”的,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拯救,关照现实对立的想象,以田园牧歌的笔调上位于这种自己身处其间却又终是孤独的陌生,极其高超的寄托了自己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不同于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重性。“幻景”与”现实”混沌一片,从“离乡”到“作怀乡梦”,“我现在的故事”始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相互剥离的过程,剥离的痛苦与“金黄的圆月”相映成辉,是折射后更为苦痛的现实。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社戏》并非原文的全部,而这种删节或许正引导和规定了更多的人对小说原作的理解,它在我们的记忆中展现的只是一幅精妙绝伦的江南小镇风物图,秀美的景致、豆麦的清香、淳朴的民俗以及一大群天真质朴的孩子,足以让人产生某种幻觉。但一联系前文“我”两次看京戏的情景,就完全不是一种印象了。戏院里“咚咚惶惶之灾”,由板凳“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工具”,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下的奇特而沉重的印象来重读我们早已读熟的文章,不得不有新的感觉感受,新的发现及新的眼光。再回忆鲁迅写在赵庄的看戏,竟至于如此的烦闷,其意并不在“戏”或“看戏”本身,而是来折射自己内心的世界,通过这些“看戏”过程中不同寻常的感觉感受,使人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扩张、霸占,对个体生命的挤兑、迫压使人产生甚至于生命的威胁感,实在是与后面的清闲不可比拟的。然而这种同现,正是产生了无法超越、剥离的负罪感与现实体验,以儿童视角描绘的鲁镇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在此时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心中无尽的伤痕与莫名的惋惜,鲁迅同样是以陌生化的视角来建构整篇小说的,前面删节的部分是于现实中的陌生,无法融入现实的体验,而后面则是一直以一种腼腆的姿态来回报当地不同人的相同热情,同样没能沉于“故乡”中,于是鲁迅思想的“中间物”的意象跃然纸上,这种回望与展现都不能完成的中间性,是作品中的“我”与作者的再度结合,从而在更深沉次上体现了现实主义。 钱理群在剖析鲁迅的思想时曾指出鲁迅作为现实主义者,最根本的含义,在于他彻底地屏弃了一切关于绝对,关于至善至美,对于全面而无弊端,关于永恒的乌托邦的神话与幻觉世界,杜绝一切精神逃薮,只给人们留下唯一的选择——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完美、缺陷、速朽,并从这种正视中,杀出一条生路。对于故乡的回忆,无论是真实的散文的语言,抑或自叙式的小说笔调,鲁迅都带有原乡情调似的追述展示绝对澄澈的世界,这种童话般的生活作为永恒的乌托邦的幻觉于不真实中表现无法企及的现实的悲哀。陌生化的视角,不是简单的怀乡和描述,而是更突显了屹立于“故乡”中的外乡人形象,这种无家可归的绝望的苍凉,构成了鲁迅极其作品“荒凉感”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田园牧歌实际上是现实的坟墓中葬送了现实,田园牧歌对于鲁迅自我只是回忆中爱的体验,却又背道而驰。鲁迅自己曾说“爱之转而畏惧于爱,最终逃避爱”,这些有关爱的回忆,造成一种距离感,可以使他摆脱爱的重压,更投入的反对现实。 “爱是奢侈品,在这样的人间”,先生正是于这样的彷徨的无地中以最深刻忧患的灵魂建构起一座丰碑,在田园牧歌中践行现实主义。 绝望与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伤逝》,读鲁迅,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与涓生谈易卜生、谈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雪莱半身像的羞涩,还为着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者/有那回音”,以此来祭奠子君,祭奠那些为了爱奋力拍翅飞出围城却又在无可奈何中走向坟墓的女子。《伤逝》是先生少有的温情之作,之中寄寓的,有关于爱的回忆,有对封建社会的现实性的反抗,更存在的是先驱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的无畏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代表着众多蒙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年青人,在才子佳人梦的破灭中,对于封建的叛逃只能留下一声叹息。这之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关系的探讨,深入触痛的,更是于绝望与希望中他都无法忘怀的启蒙,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斗争的空白,留给他只一点罅隙去品位再一次的孤独。 《伤逝》作于五四落潮时期,正如鲁迅在显示中所体会的各样人生情态,高升的高升,沉沦的沉沦,这些个体所表达的都是先驱者对于寂寞中选择的不同的历史命运。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是突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它具有不可回避性,这不仅来自五四偏执错误的启蒙思想,更有对自我认识的绝望与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壁、吉兆胡同生活的描写都带有回忆的性质,而这种回忆,终于没能落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后还是回到现实,重新面对新的痛苦与寂寞,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体解放中蕴涵的有鲁迅前期的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的思想,他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个性主义思想与封建传统思想以封建“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构成了尖锐的对立,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存权利的漠视和对思想的摧毁中,鲁迅把西方浪漫主义的某些观点也寄托在这里。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雪莱的诗,一同散步,探讨未来,于无畏中将自我从封建牢笼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实现了自我的启蒙,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是徘徊在希望边缘中渐而升起的绝望,这种绝望来自于未知前路的迷茫。等待的面前面对的是现实的危机,经济的拮据、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使子君与涓生对这种生活产生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溺于与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中,一个开始在内心中反思现实,这种背道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相结合、相协调,而这种结合与协调又不至于丧失自我。这之中,鲁迅提出的,是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对个性启蒙的怀疑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体验,更升华为对人的自觉的怀疑。人的独立品格、人的自由自觉都应是与人相协发展的。 当鲁迅着力于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的是极大的孤独,这种孤独,在《伤逝》中的体现,不仅有世人对涓生和子君的不理解,更有他们之间的无法沟通,于是个性主义在此沦落为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这种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使得温情的文字背后浮现的是更为深刻的思考。个性精神的解放,脱离了变革社会制度的斗争,是无法得到结果的,然而鲁迅又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个人意志和个性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爱必须有所附丽”,而这种“附丽”不仅来自对现实生活的经济需求,更应有双方自我生命存在的把握,这种希望似乎又于一瞬中陷入虚妄中,悲剧主人公自身本就是与周围环境相对的,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在鲁迅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应使其并存对立,择其能用者而用之,爱则爱之深,恨则恨之切,鲁迅不是“泛爱众”,提倡“人皆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纯粹浪漫的个性主义者,他既否定脱离开个性主义的的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性主义。正是在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相交织的此消彼长中,鲁迅在绝望与希望的中间,依然孜孜不倦的实现着对自我与社会的启蒙。子君的夭折、涓生的悔恨,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们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的选择,具有必然的孤立性与矛盾性。 作为处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咬着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来不否定或掩饰自身思想的矛盾与破碎,将慈爱与悲怆互为表里,使“爱”与“死”成为对立永恒的存在,又一次把自我放进了历史的荒原中,孤独的承担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愤激,《孤独者》里魏连殳的痛苦以及《在酒楼上》吕纬甫的感喟,都表现出先驱者对社会历史的背离与逆转,但这种背离又并非完全的复归,这种陷入极端孤立的状态中的先驱者,面对这种寂寞,或在绝望中死亡,或于希望中沉沦,辩不清真正的方向。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一直默默进行的启蒙工作中,是由自我来背负的,这种孤独与寂寞之于绝望与希望,是置于之中的艰难。他曾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我在年青时候也曾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然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历史给予先驱者的馈赠,全由自我一力承担。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先生拒绝了完美与圆满,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更、人生道路的极境,他都抱有怀疑,他同时拒绝了个性与人道的调和,在更深沉的痛苦与孤独中践行自我与社会的启蒙,于绝望与希望中实现真理的探索。“斯失子与之德,而留者为空无”。 黑暗灵魂的舞者 很简单的一个故事,最初读起只是语言晦涩颇有些古怪的神话,眉间尺与楚王还有“黑的人”的头之战,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许多奇异的幻彩。为父复仇而死的传说在中国是不少见的,被冠以忠孝的名义后终沉溺于历史的洪流中,不复听说。而《铸剑》似乎倾注了鲁迅先生极大的心血,最终也不辜期望成为先生探寻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独的代表之作,其极具先锋的艺术内涵仍恩泽此后的众多作家。 简单的子为父复仇的故事随着“黑的人”的出现逐步步入复杂的旋涡中。鲁迅花大笔墨写了眉间尺的优柔寡断,这就决定了复仇于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两难境地与复仇命运的必然性里,就决定了宴之敖出场的顺理成章,他的种种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种复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类生命个体的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再来看看楚王,残忍、无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摆脱现实的两难,铸莫邪剑,为的是消除戾气,增加的却是新一轮的杀戮有复仇。这种荒诞性的叙述,是通过细腻的笔法表现的,莫邪剑的诞生、充满血腥的头与头式的复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另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个奇怪个黑衣人,他的言谈、举止都带有对于世俗的生死、个人肉体摈弃与冷酷的决绝,鲁迅在他身上贯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万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迹,然而终也抓不住。他的冷酷与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述中只能置于理念的范畴,这实质上是顿入虚无的表现,对于人性的关注与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也使之成为他最具先锋性价值的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定如《铸剑》里的眉间尺与楚王,存在着两个极端,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然而这极端也终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带有古希腊神话的命运悲剧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亚戏剧式的性格悲剧,双重式的复仇使人的关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体验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生命个体,也必然会有斗争,人类就是在这种自我复仇中不断成长与继续生活着的。鲁迅把关注投入到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种荒诞性的叙事纬语,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极具现代性与先锋意义的。同时这种对自我的复仇、对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过绝对的神化将其置入一种虚无的境界来把握的,这就更深入了鲁迅自我的一种虚无主义精神。宴之敖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们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复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此岸的社会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生命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崇高赶的认同是来自此岸与彼岸间不可能建立的桥梁,这样就给复仇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的复仇来自虚无的认识,而虚无主义也正是源自对自我灵魂拷问,这种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比之同代人对自我在社会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这种虚无与孤独的荒原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的,而是整个人类从古自今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里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的告别》中的影显示了三种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反省和怀疑都表明了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慌与荒诞。主人公自我与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两难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虚无,而对于“无间”的复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体现,《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与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复仇》与《复仇之二》中充斥着荒诞感,也必会受到一番灵魂与心灵的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是来自自我,在理念上的声讨,于现实是虚无的,但鲁迅正是以这对自我的深刻复仇及虚无的剖析,创造了那个时代不应有的伟大认识。复仇与虚无带给他的,是更为绝对的孤独。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的‘过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努力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类属于非人道的意志王国,而是具有自由意识与善良意志的独立的主体”,这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意识使先生创造了非同一般的艺术成就,同时他将自己置于更为黑暗、孤独的世界里,在自我的虚无与复仇中寻找光明。 残雪说:艺术,就是黑暗灵魂的舞蹈。从复仇到虚无,鲁迅先生揭示了整个人类灵魂的存在状态,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哲理,这种对人性的孤独者的守望,恰似黑暗里的一首舞曲,在痛苦中将艺术留给后人。 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人生的思想随着我们的阅历渐渐成熟、改变,在少时读鲁迅先生,那是一首略带忧伤的儿歌,淳美中却又另带别质;很久前读先生,那时一首激进高昂的爱国歌曲深沉却又另蕴他意;现在读先生,是一幕幕轮番上演的对心灵与现实拷问的话剧,痛苦而又深涵哲意,就仿佛是广袤的沙漠里野草的鸣动,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成色才依稀可见,而我只能在此写下此刻的认识与见解,或许短暂,或许肤浅,但正如先生对历史承担的决绝,虚无中也自有那一份真意。

杂文创作,是鲁迅毕生最重要的事业,是他心血的主要结晶和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正是他那博大精深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杂文创作, 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 文化史和文学史上无以伦比的地位。如果说,散文诗和记叙散文,分别表现鲁迅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的某一方面,那么在杂文中,我们却看到了鲁迅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魂。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指出:现代杂文是“萌芽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这概括了中国现代杂文“打破传统的思想和手法” 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征。 “五四”新文化运动原先是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核心,猛烈批判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后来又扩展为广泛深入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这种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经常是以最便于攻战, 最便于启蒙宣传的杂文来进行的。这样,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自然就成为中国现代杂文的主要内容。鲁迅一再强调,他倡导议论性和批评性的杂文,为的是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的是打破中国社会这一“黑色大染缸”,为的是改变中国愚弱的“国民性”,为的是推进中国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既是鲁迅一贯的思想,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杂文创作历史经验的深刻理论概括。 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具体说,它们是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珍贵文献,是中国现代“社会相”的大全,是中华民族斗争史图的描绘,是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深刻解剖 鲁迅看问题的冷峻尖锐, 源于他“多疑”、 “尖刻”的现代智慧。他在《两地书》中,一再谈到自己的这一思维特点。“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他还在《我还不能“带往”》一文中指出:“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所谓“仔细”、“多疑”、“尖刻”,正表明鲁迅思维的周密性,不肯轻信表面、主观、片面的观察所得出的简单化结论,而努力追求对社会现象及其矛盾着的各个侧面做精细的观察与思考。 写于1918年7月的《我之节烈观》,就很好地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思维特点。“节”(守寡)和“烈”(殉夫)是封建礼教摧残女性的“吃人”道德, 这个道德的始作俑者孔子对女性十分卑视, 他曾说过:“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鲁迅对此曾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加以诘难:“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孔子还竭力表彰妇女为了愚贞而惨死的“妇道”。北宋理学家程颐恪守儒教的道德观,鼓吹“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南宋朱熹更张皇其说,于是妇女节烈之风,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直到民国,北洋军阀政府还在表彰“节烈”。鲁迅用怀疑主义的否定眼光考察在中国曾被当成“天经地义”的“节烈观”,一口气提出了十个疑问: (1)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 (2)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 (3)表彰之后,有何效果? (4)节烈是否道德? (5)多妻主义的男子,有无表彰节烈的资格? (6)节烈这事何以发生,何以通行,何以不生改革? (7)节烈难么? (8)节烈苦么? (9)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 (10)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子岂非白苦一番么? 鲁迅像解剖尸体的医生一样,非常冷峻地把传统“节烈观”这具历史陈尸的里里外外、 前前后后、 正面反面,都做了透彻的探查剖析,层层驳斥了“表彰节烈”的荒谬悖逆。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一文中说:“果戈理夸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号--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它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这正如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 却更知道这是谁。” 鲁迅很赞赏“五四”时期钱玄同创造的“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认为只有自己创造的“革命小贩”和“洋场恶少”差可匹敌。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捐班文人”、“粪帚文人”、“商定文豪”、“文坛鬼魅”等等,也都是“寥寥几笔”,就把对象“神情毕肖”勾画出来,让它逃到“天涯海角”也甩不掉的。此外,鲁迅还经常借助于荒诞的相似来比拟,造成一些最意想不到、最新颖奇特的组合。他在《匪笔三篇》中也认为:“这种拉扯牵连, 若即若离的思想, 自己也觉得近乎刻薄”如: (1)在《新药》中, 他把黔驴技穷、 失宠落寞的党国元老吴稚晖,比作宫女泄欲余下的药渣; (2)在《商贾的批评》中,他把“一知半解”的大学生林希隽砍杀杂文的高论,比作“孔雀翘起了尾巴,露出他的屁股眼”; (3)在《小品文的危机》中,他把上海“正在盛行,茶话酒谈,遍满小报的摊子上”的文人雅士的小品,比作“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躄到马路上来了”; (4)在《“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中,他把三十年代国民党文人发起的 “民族主义文学” 发扬踔厉、慷慨悲歌的文章和诗歌,比作“落葬的行列里”“悲哀的哭声”; (5)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中,把大都描写三角恋爱的张资平小说,比作“△” 。 (四)所谓“深刻”,是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更让我们叹服的是,鲁迅最善于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心理习惯,作为他思想探索的“开发口”,一直挖掘到历史的底层,揭示出深广的社会、历史、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如《坟》中的《看镜有感》、 《说胡须》、 《灯下漫笔》、《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论“他妈的”》,每一篇杂文都是一口开掘不尽的思想深井,你会惊异于几面古镜,几根胡须,饭后闲谈时的传闻, 兑换钱币的心理变化, 乃至于几乎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国骂”,竟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心理学等等的内涵,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本质。 如《看镜有感》,作者从家里的几面古铜镜子谈起,他发现汉唐的镜子周围和背后充满了外国风格的装饰,这在宋代以后几乎不可想象。鲁迅为此感叹: 遥想汉人多么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束,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气度,的确是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来的。鲁迅看镜有感,从汉唐艺术敢于猎取外来事物做装饰的闳放气度,谈到宋代文艺的国粹气味熏人,两相对比之下他得出了如下结论: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 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 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鲁迅的这段话很有启发意义,它教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分析,从表面虚伪的迹象中, 剖析出真实的心理状态来。 原来那种拒斥外来事物,宣扬国粹主义的行径,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对民族传统强有力的捍卫,实际上正如鲁迅所说,不过是缺乏民族自信力的孱弱心理的表现。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思维的一座高峰,是特别形式的一代诗史,是“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杂文洪流的强大源头,是一切杂文家智慧和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给你发了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